构造主义、行为主义与精神分析学派对比

合集下载

论述心理学各大流派和主要思想

论述心理学各大流派和主要思想

论述心理学各大流派和主要思想心理学是一门具有长远历史但又很年轻的科学。

因为,早在古希腊时就已经有了心理学的萌芽,但心理学被确立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还只是一百多年的事情。

由于心理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心理学在独立后的一百多年中,出现了各种心理学流派。

一、构造主义科学的心理学创始于十九世纪末,1879年是现代心理学创始的一年,心理学的创始者是德国的一位哲学家、生理学家冯特(1823~1920),他作为独立科学的心理学的创始人,建立了现代心理学第一个学派--构造主义,该学派从1879年开始,兴盛了二、三十年。

构造派认为,人的心理意识现象是简单的“心理元素”构成的“心理复合体”,它致力于心理意识现象“构造”的研究;分析心理意识现象的“元素”,设想心理元素结合的方式。

所以该学派又称为“元素主义心理学”。

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冯特和其学生铁钦纳(1867~1927)。

冯特及其心理学体系的主要观点:(1)心理学是研究直接经验的科学;(2)元素分析与创造性综合;(3)实验内省法。

铁钦纳一方面继承了冯特的心理学体系,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修正和发展了冯特的心理学体系,冯特认为内省法只能用来研究简单的心理过程,而铁钦纳则把内省法用来研究思维、想象等高级的心理过程;冯特把心理元素分解为纯粹的感觉和简单的情感,铁钦纳则把意识经验分析为三种元素:感觉、意象和感情。

感觉是知觉的基本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感情是情绪的元素。

总之,铁钦纳把心理过程分析为感觉、意象、感情,并认为感觉、意象有四种属性,即性质、强度、持续性和清晰性。

感情有前三种属性而缺乏清晰性,元素在时间和空间上混合形成知觉、观念、感觉、感情、情绪等心理过程。

二、行为主义现代心理学的第二个派别是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出现在美国,在20世纪初自然科学飞速发展,一些年轻的心理学家对冯特学派不满意,认为心理学不能研究意识,认为心理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处于同样的地位,应该象其他自然科学一样研究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东西,也就是行为。

十大心理学派

十大心理学派
► 电子计算机模拟类比法。
►格式塔心理学把构造主义的元素说称为“砖 块和灰泥心理学”,说它用联想过程的灰泥 把元素的砖块粘合起来,借以垒成构造主义 的大厦。问题在于:一个人往窗外观望,他 看到的是树木、天空、建筑,还是组成这些 物体的各种感觉素质,例如亮度、色调等等。 如果是前者,则构造主义的大厦就会倒塌。
心理学家的艰难探索……
► 冯特主要研究心理的内容,布伦塔诺主要研究心理 的活动,铁钦纳着重研究心理的构造,詹姆士着重 研究心理的机能,华生主要研究人的行为,格式塔 主要研究心理的整体组成,弗洛伊德主要研究人的 本能及病态心理,皮亚杰主要侧重纵向研究人的心 理的形成发展,马斯洛主要侧重人的心理的积极的 有价值的部分的研究,而认知心理学则侧重从信息 加工的角度研究人的认知过程。
三、铁钦纳的构造主义心理学派
构造主义认为是先前经验的记忆痕迹加到感 觉中去,从而构造出一个知觉形象,因此对 于同样的图形,不同的人却构造出不同的知 觉。它强调任何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分析 元素组合成的。
四、詹姆士的机能主义心理学派
►机能主义主要研究的是作为生物 适应工具的心理(意识)的机能或 功用。
► 研究方法主要是“自我观察”,“自我体验”的实 验内省法。
二、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派
►布伦塔诺主张心理学应研究心理活动的本身。 心理的活动又叫意动。我们看见一朵花,花 的印象即为“内容”,看见即为“意动”; 我们听一支歌,歌的印象为内容,听则为意 动。内容属于物理现象,是物理学研究的对 象,只有意动才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布伦 塔诺被视为是心理学机能主义倾向较早的代 表。
► 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自省法、观察法、个 案法等。
十、乔治·米勒的认知心理学派
► 认知心理学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 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二十世纪70 年代开始其成为西方心理学。研究人的 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知过程,如注 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认为人是进行信息加工的生命机体,人 对外界的认知实际上类似于计算机的信 息的输入、编码、操作,提取和使用的 过程。忽视了人的客观现实生活条件和 人的实践活动的意义,而集中于人的主 观经验世界,同时,它的基本理论大都 具有一种明显的实证主义倾向,忽视对 神经系统生理活动机制的研究。

现代主要心理学流派及原理

现代主要心理学流派及原理

现代主要⼼理学流派及原理现代主要⼼理学流派及原理NO.1 构造主义⼼理学代表⼈物:冯特(奠基⼈)、铁钦纳、费希纳基本主张:⼼理学研究⼈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元素,所有复杂的⼼理现象都由这些元素构成。

强调意识的构成成分。

知觉时有感觉、观念是由意向、情绪由激情构成的。

研究⽅法:强调内省⽅法。

(依靠被试⾃我观察)评价:1、冯特创建了第⼀个从哲学分化出来的⼼理学学派,1879年在莱⽐锡⼤学建⽴了世界上第⼀个⼼理学实验室,开始对⼼理现象进⾏系统的实验研究,是⼼理学脱离哲学⾛向独⽴发展的道路。

2、推动了其他⼼理学派的产⽣,促进⼼理学的发展。

3、研究内容过于狭窄且脱离实际。

4、把⼼理分解为元素,割裂其整体性。

NO.2 机能主义⼼理学代表⼈物:詹姆斯(奠基⼈),杜威,安吉尔。

基本主张:也主张研究意识,但强调意识的作⽤与功能。

他认为⼼理学的⽬的是研究个体适应环境时的⼼理或意识功能,⽽不是像构造主义只分析意识的元素。

他们认为意识并⾮是元素的组和,⽽是⼀个川流不息的过程,其作⽤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机能主义推动⼼理学向实际⽣活发展。

评价:促进了美国⼼理学向实际发展,促使其⼴泛应⽤于教育、⼯业、临床等领域。

NO.3 ⾏为主义⼼理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代表⼈物:华⽣(《从⼀个⾏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的⼼理学》)斯⾦纳,班杜拉。

基本主张:1、反对研究意识,完全不同意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将意识作为⼼理学研究的主题,主张⼼理学研究⾏为;2、反对内省法,主张⽤实验法,对⾏为进⾏研究。

评价:强调研究可观察的客观⾏为,对⼼理学⾛上客观研究的道路有积极作⽤,但其过分极端,不研究⼼理的内部结构和过程,否定意识的重要性,限制了⼼理学的健康发展。

以⾏为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研究:1、程序学习:新⾏为主义者斯⾦纳提出的基于⾃我学习的程序学习系统。

是20世纪(60)第⼀个具有全球影响的教学改⾰运动,深刻影响当时美国及其他国家的教学实践。

心理学七大流派 (1)

心理学七大流派 (1)

心理学七大流派一、构造主义(1)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2)活跃时间:1879—20世纪20年代(3)观点:①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②主张将内省与实验结合起来。

(4)评价:①首先应用实验方法系统研究心理问题,推动了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传播和发展;②把心理学看成纯科学,只研究心理的实际存在,不去讨论其意义和功用,因而狭隘。

(5)备注: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是内容心理学思想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但二者无论在形成的时间、地点以及研究方法和具体内容上都存在着差异。

二、机能主义(1)代表人物:詹姆士、杜威、安吉尔(2)活跃时间:1890—20世纪30年代(3)观点:①主要研究意识,把意识看成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提出意识流的概念;②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推动向实际生活的发展;③强调心理现象对客观环境的适应和功用,不以研究意识经验为限;④关心心理学在各个领域内的功效和应用及改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4)评价:由于机能心理学对心理的研究已从主观方面扩大到外部行为,因此为行为主义心理学开拓了道路。

在机能心理学的影响下,个别差异心理学、各种心理测验、学习心理学、知觉心理学等在美国有了明显的发展。

三、行为主义(1)代表人物:旧行为主义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以斯金纳为首(2)活跃时间:20世纪20年代—50年代(3)观点:①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②主张心理学是一门科学;③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④主张“环境决定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完全是由环境所控制和决定的。

(4)评价:①促进了心理学的客观研究,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推动了心理学的应用;②过分简化的S—R公式不能解释行为的选择性和适应性;③主张过于极端,不研究心理的内部结构和过程,否定研究意识的重要性,因而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④犯了机械还原论的错误。

(5)备注:电击疗法四、格式塔心理学派(1)代表人物:维特海默、柯勒、考夫卡(2)活跃时间;1912—20世纪40年代(3)观点:①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②反对行为主义的“S—R”公式,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识经验不等于感觉和感情等元素的集合,行为也不等于反射弧的集合。

心理学学派的分类

心理学学派的分类

心理学学派的分类心理学的发展历史是技术和系统发展的历史,而心理学系统,指的是各种解释人类行为的理论和方法。

不同的理论,不同的方法,形成了不同的心理学流派,而不同的流派背后,都有其世界观(Paradigm)。

世界观的不同,造就了心理学技法的不同。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分有七个,分别是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是心理学诞生以来第一个产生的心理学派。

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等。

冯特等人认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直接经验即意识的科学,用内省的方法分析人的意识内容,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把人的经验(意识)分为感觉、意象和感情三种元素;内省指的是依靠被试对自己经验的观察和描述,了解人们的直接经验。

简而言之,心理学研究的是被分成基本元素的意识,研究的不是意识整体。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派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杜威和安吉尔等人创立,该主义是作为构造主义的对立面提出来的。

它也主张研究意识,但反对把意识看成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不把意识分析为感觉、情感等元素,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过程,即研究的是“意识流”,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具有适应性的心理活动,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意识的作用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华生和斯金纳。

该学派自成立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统治地位。

被称为心理学第一势力。

行为主义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意识,应直接研究外显的行为,因为意识看不见、摸不到,具有主观性。

把刺激——反应作为解释人行为的工具,通过人对刺激做出的外显行为,研究人的心理。

研究方法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法,而不使用内省法。

该主义也有不足之处,过分强调用“刺激——反应”来解释人的外显行为,通过控制外界环境去塑造人的行为。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无论他的祖先如何,我会把他塑造成任何我想要的人”华生的这句话能够很好地表明他的观点,忽略了遗传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同时也属于外铄论(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教育心理学主要流派有哪些?

教育心理学主要流派有哪些?

教育心理学主要流派有哪些?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尽管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论,但该学说强调的“整体”观点以及关于知觉的组织原则、学习和思维的研究成果等至今仍有积掇意义。

心理学流派之五:精神分析心理学产生于1900年,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

前面所说的构造主义、机能主义和格式塔心理学主要重视意识经验的研究,行为主义重视正常行为的分析,而精神分析学派则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该学派的理论根据是来自对精神病患者诊断治疗的临床经验。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的系统。

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是人格的这三种力量相互矛盾冲突的结果。

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中很小的一部分,处于心理的表层。

无意识才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主体,处于心理的深层,它是被压抑的或未变成意识的本能冲动。

性欲则是人的所有本能冲动中持续时间最长、冲动力最强,对人的精神活动影响最大的本能。

弗洛伊德把心理区分为意识和无意识,并关注需要、动机等心理的动力因素,这是他对心理学发展作出的贡献。

但他把人的一切行为都归于被压抑的性欲的表现,认为无意识决定意识,甚至决定社会发展则是错误的。

心理学流派之六:人本主义心理学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等。

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对心理学研究问题的窄化和偏颇,被称为现代心理学的第三种势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他们就会力争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标。

人本主义反对精神分析认为人是受无意识欲望的驱使,并为实现这些欲望而挣扎的野兽。

重视意识经验,认为人们的思想、欲望和情感这些内部过程和内部经验,才使他们成为各不相同的个体。

人本主义反对行为主义认为只能相信可以观察到的刺激与反应。

心理学三大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心理学三大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心理学三大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心理学流派大致有: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存在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功能主义心理学、结构主义心理学。

这些流派着重于心理本质的探索,是其基本理论部分。

下面对这些流派进行逐一分析,实际这种种流派都是着重心理现象、过程或功能的某个环节,而忽落其他环节所引起的,是片面、局部或环节性的研究,没有进行整体、全面或本质的研究。

行为主义心理学侧重于心理外化的一个表现(行为)进行研究。

心理通过神经系统来支配肌肉收缩和舒张产生动作,从而产生行为。

心理的这种发挥作用的方式是心理发挥作用的主要而且明显的渠道。

心理发挥作用的方式还有许多渠道,例如:谈话、书面语言和眼神等。

实际上,心理通过神经系统表现于外的整体现象是体态,行为是从体态之中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这个分支被优先发展而且突出出来,以致掩盖整个体态。

体态的其他分支好比星辰,而行为就好比太阳,行为掩盖了其他分支的光芒,人们往往是从明显而突出的部分着手来研究的,所以行为在心理学研究中被突出出来。

甚至以研究行为来代替心理的研究,把心理学定位为研究行为的科学,这是研究方向的歧化和膨胀。

行为主义心理学只是对心理的一个外在现象的研究,心理表现的整体是体态,体态还有其他形式----言谈、书面语言和眼神等等,近年来语言心理学的兴起就是一个明证。

精神分析心理学研究的侧重方向是潜意识功能的探究,确切的说是对压抑在潜意识中的伤害意识的研究。

而心理的其他方面都很少涉及。

其实潜意识与意识的界限并没有弗洛伊德所说那样明显。

比如边骑自行车边看风景,骑自行车的行为控制可以根据情况变化随时出入潜意识。

本质上意识也是潜意识,意识的内容一旦不被注意就压入潜意识,变成潜意识的内容。

人的绝大部分行为是受潜意识控制的,受意识控制的行为只占很小的比例,这样有利于一个人同时从事多项运动,更深刻讲有利于人类适应自然,人的心跳、呼吸和眨眼等基本生理活动都是受潜意识控制的,这有利于减轻意识的压力。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重要心理学派别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重要心理学派别

行为主义研究可以观察的行为, 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动机的研究和无意 创立了第一个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 这对心理学走上客观研究的道路 识现象的研究,这是他们的共享。但 着重在知觉的层次上研究人如何 心理学派,推动了其他心理学派的 促进了心理学的发展,使心理学 有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它的主 是,他们过分强调无意识的作用,并 认识事物,重视心理学实验,研 产生,然而,研究过于狭窄,脱离 广泛应用于教育、工业、临床等 张过于极端,不研究心理的内部 且把它与意识的作用对立起来;他们 究的结果很有影响,在心理学中 实际,把心理分解为元素,割裂其 领域。 结构和过程,否定研究意识的重 的早期理论具有泛性欲主义的特点, 占据重要地位。 整体性。 要性,因而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 把性欲夸大为支配人类与一切行为的 发展。 动机。这些都是错误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重要心理学派别
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里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人们把这个实验室的建立看成是心理学脱离哲学的怀抱、走上独 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构造主义 创始人 冯特 机能主义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 杜威、安吉 心理学要研究个体适应环境时的 心理或者意识功能。不能把意识 看成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应 看成川流不息的过程,意识的作 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意识 强调心理是一个整体,整体不能 人类的一切个体的和社会的行为,都 心理学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 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 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 外显的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研 和;部分相加不等于全体;整体 特别是性欲的冲动。重视异常行为的 究决定行为的因素,反对内省, 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 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 主张用实验方法。 分的性质和意义。 识现象。 可观察的事件,即行为 实验法 知觉、学习、思维等问题 实验法 无意识 自由联想、释梦 行为主义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格式塔心理学 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 精神分析学派 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

心理学七大流派

心理学七大流派

心理学七大流派一、构造主义(1)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2)活跃时间:1879—20世纪20年代(3)观点:①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与激情状态三种元素;②主张将内省与实验结合起来。

(4)评价:①首先应用实验方法系统研究心理问题,推动了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传播与发展;②把心理学瞧成纯科学,只研究心理的实际存在,不去讨论其意义与功用,因而狭隘。

(5)备注:构造主义心理学派就是内容心理学思想的继承与进一步发展,但二者无论在形成的时间、地点以及研究方法与具体内容上都存在着差异。

二、机能主义(1)代表人物:詹姆士、杜威、安吉尔(2)活跃时间:1890—20世纪30年代(3)观点:①主要研究意识,把意识瞧成就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提出意识流的概念;②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推动向实际生活的发展;③强调心理现象对客观环境的适应与功用,不以研究意识经验为限;④关心心理学在各个领域内的功效与应用及改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4)评价:由于机能心理学对心理的研究已从主观方面扩大到外部行为,因此为行为主义心理学开拓了道路。

在机能心理学的影响下,个别差异心理学、各种心理测验、学习心理学、知觉心理学等在美国有了明显的发展。

三、行为主义(1)代表人物:旧行为主义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以斯金纳为首(2)活跃时间:20世纪20年代—50年代(3)观点:①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②主张心理学就是一门科学;③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④主张“环境决定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完全就是由环境所控制与决定的。

(4)评价:①促进了心理学的客观研究,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推动了心理学的应用;②过分简化的S—R公式不能解释行为的选择性与适应性;③主张过于极端,不研究心理的内部结构与过程,否定研究意识的重要性,因而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④犯了机械还原论的错误。

(5)备注:电击疗法四、格式塔心理学派(1)代表人物:维特海默、柯勒、考夫卡(2)活跃时间;1912—20世纪40年代(3)观点:①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强调经验与行为的整体性;②反对行为主义的“S—R”公式,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与,意识经验不等于感觉与感情等元素的集合,行为也不等于反射弧的集合。

心理学的三大主要势力

心理学的三大主要势力

斯金纳 认为心理学所关心的是可以观察到的外表的行为, 而不是行为的内部机制。他认为科学必须在自然科学的范围内进行研究,其任务就是要确定实验者控制的刺激继之而来有机体反应之间的函数关系。当然他不仅考虑到一个刺激与一个反应之间的关系,也考虑到那些改变刺激与反应的关系的条件,他的公式为:R=f(SoA)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
构造主义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是冯特和他的学生铁钦纳(E.B.Titchener,1867—1927),是自心理学独立后的第一个心理学派。该学派于1899年产生于德国,后在美国得到发展,20世纪30年代以后渐趋衰落。构造主义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即心理经验的构成元素及结合的方式与规律,并主张心理学应该用实验内省法研究意识经验的内容或构造,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及它们如何结合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他们强调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其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人的一般心理规律,但不重视心理学的应用。该学派是用实验法独立研究心理学问题的学派,促进了西方心理学派的兴起和美国心理学的发展。它的研究成果已经成为现代心理学组成部分。但由于它确定的研究对象过于狭窄并陷入元素主义与内省主义境地,因而遭到许多心理学家的反对。
人本主义方法论不排除传统的科学方法,而是扩大科学研究的范围,以解决过去一直排除在心理学研究范围之外的人类信念和价值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门尚处于发展中的学说,其理论体系还不完备,他们对人的一些研究还停留在关于人性的抽象议论上,因而不能揭示人的心理本质规律。
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影响最大,被称为心理学的三大主要势力
(二)行为主义学派
行为主义学派(又称早期行为主义学派)于1913年产生于美国,其创始人是华生(J.B.Watson,1878—1958)。这一学派不同意心理学探讨意识,认为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心理学的目的应是寻求预测与控制行为的途径。他们认为心理学应当研究“客观观察所能获得的并对所有的人都清楚的东西”,也就是人的行为,并提出“刺激—反应”(S—R)的行为公式。行为主义主张客观的研究方向,有助于摆脱主观思辨的性质,更多从实验研究中得出结论。但他们无视行为产生的内部过程,反对研究意识,引起不少人的非难与反对。

7大心理学流派

7大心理学流派

7大心理学流派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名称、代表人物和基本观点如下表所示:
记忆口诀:
冯特构造铁钦纳,奈瑟加工皮亚杰。

机能主义詹杜安,完型格式特可靠。

行为开创有华生,人本主义在罗马。

性欲人格潜意识,精神分析弗洛伊。

一行二知两革命,神人认知三势力。

1. 冯特构造铁钦纳。

构造心理学派,代表人物是冯特和铁钦纳。

2. 奈瑟加工皮亚杰。

信息加工心理学派又称现代认知学派,代表人物是奈瑟和皮亚杰。

3. 机能主义詹杜安。

机能主义心理学派代表人物有詹姆士、杜威和安吉尔。

4. 完型格式特可靠。

格式塔心理学派也称为完形心理学,代表人物有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

5. 行为开创有华生。

行为主义学派开创者是华生。

6. 人本主义在罗马。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代表人物有罗杰斯和马斯洛
7. 性欲人格潜意识,精神分析弗洛伊。

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主张性欲论,提出潜意识,主张人格结构的三层次。

8. 一行二知两革命。

“一行”是指行为主义的兴起被称为心理学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二知”是指认知心理学的兴起被称为心理学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9. 神人认知三势力。

认知行为主义理论是第一大势力,精神分析是第二大势力,人本主义是“第三势力”。

关于心理学七大流派的评价

关于心理学七大流派的评价

构造主义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在于确定构成心理活动或意识的基本元素、以及这些元素合成为复杂心理活动的基本法则,他们强调内省方法。

在构造主义看来,了解人们的直接经验,要依靠被试者对自己经验的观察和描述。

构造主义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应用实验方法系统研究心理问题的派别,对西方心理学的实验研究的迅速传播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但他们的理论基础只是纯粹的经验论,而且并不讨论心理的意义和功用。

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机能主义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探讨人的心理如何帮助人们适应生存环境,他们的心理学研究中对于应用的关注以及对于个体差异研究的关注对现代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机能主义看来,意识是个人的、永远变化的、连续的和有选择性的,他们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推动了美国心理学面向实际生活的过程。

代表人物:William James(美国第一位心理学家)、霍尔(发展心理学先驱)、卡特尔(心理测验运动的促进者)行为主义认为只有可观察的外显行为可以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揭示特定的环境刺激与特定的反应之间的联系。

行为主义锐意研究可以观察的行为,是心理学获得了与其他自然科学所共有的客观性,从而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具有自然科学的特征,对心理学走上客观研究的道路有积极的作用,扩大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促进了心理学的应用。

但主张过于极端,不研究心理的内部结果和过程,否定研究意识的重要性,贬低了生理和遗传的作用,否定本能的存在、脑和神经中枢的地位,片面强调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继承洛克“白板说”代表人物:华生(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班杜拉格式塔学派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意识的组织性。

格式塔学派很重视心理学实验,在知觉、学习、思维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

它的理论对学习、问题解决、思维等领域都有影响。

格式塔学派强调研究意识经验的整体性的意义,在知觉研究中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理论,在研究学习心理学方面做了不少的贡献;但它把直接经验作为唯一的研究对象过于片面。

心理学考研-历年真题(312、347)大题-普心

心理学考研-历年真题(312、347)大题-普心

1普心1.1312真题简答题(每题10分)1什么是观察法?它有何优缺点?(2018)2简述句子理解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2018)3试用维纳(B.Weiner)归因理论,分析能力和运气的归因属性。

(2017)4简述应激状态下“一般适应综合征”的阶段及其表现。

(2017)5简述费希纳定律和史蒂文斯定律。

(2016)6简述斯滕伯格关于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方式的三种假设及研究成果。

(2016)7简述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的含义,并说明这两种智力的发展趋势。

(2015)8什么是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简要比较二者的异同。

(2015)9简述知觉的组织原则。

(2014)10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2014)11简述内部语言的含义及特点。

(2013)12简述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及其对梦的解释。

(2012)13什么是短时记忆?影响短时记忆编码的因素有哪些?(2012)14简述时间知觉及影响因素。

(2011)15什么是注意?举例说明注意的品质。

(2010)16根据感觉互相作用的现象,说明为什么重感冒患者往往会感到食而无味。

(2010)17简述德伟克的成就目标定向理论。

(2010)18简述心境、激情和应激的含义及特点。

(2009)19简述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2009)20简述短时记忆的含义与主要特点。

(2008)21简述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2008)22简要说明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2007)综合题(每题30分)1试述斯滕伯格三元智力理论,并进行简要评价。

(2018)2在日常生活中,智力测验得分高的人并不一定事业成功。

请用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2017)3根据下面的案例,应用动机的成就目标理论及情绪的“评定-兴奋”说,分析王刚和李强对同一业绩产生不同反应的原因。

(2016)4五因素模型(大五人格理论)是当代重要的人格理论,请回答下列问题:(2015)(1)五因素模型属于哪种类型的人格理论?(2)简要概述五因素模型的形成过程。

简述心理学发展过程的主要流派

简述心理学发展过程的主要流派

简述心理学发展过程的主要流派1、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冯特。

主要观点:认为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经验)的科学。

他把意识分为感觉、意象和感情三个基本元素,认为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由这些基本元素构成的。

冯特首创实验内省法。

2、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詹姆士。

主要观点:比较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认为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其著名代表人物还有杜威、安吉尔、桑代克、卡尔等。

3、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华生。

主要观点:反对心理学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把刺激一反应(S-R)作为解释行为的公式。

行为主义反对内省,主张使用客观研究方法。

4、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惠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

后期代表人物是勒温。

主要观点:格式塔心理学反对把意识分解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心理组织的意义。

5、精神分析心理学代表人物: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

主要观点:该学派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该学派的理论根据是来自对精神病患者诊断治疗的临床经验。

6、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等。

主要观点:该学派反对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对心理学研究问题的窄化和偏颇,被称为现代心理学的第三种势力。

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七、认知心理学。

代表人物:皮亚杰、布鲁纳。

主要观点:这一学派反对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不一定必须在搞清心理的生理基础后,才能研究心理现象。

他们还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强调对人的认知过程进行整体综合分析。

十大心理学流派的联系与区别(超价值文档)

十大心理学流派的联系与区别(超价值文档)
三类意动
看不见的意识的变化
3、构造主义心理学派
英德美.铁钦纳
19世纪末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观点: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如何连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
成人心理规律
看不见的结构与变化的关系
4、机能主义心理学派
美国。詹姆斯
刺激到反应S—R
看得见的心理表现
6、格式塔心理学派
德国。魏特曼、考夫卡和苛勒
20世纪初
格式塔心理学派观点:格式塔心理学派强调整体的观点,重视各部分之间的综合。
整体大于部分
看不见的意识的起源部分的特征
7、精神分析学派
德.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
20世纪20年代
认为人内心的生物方面的冲动、情欲等原始本能的东西,是人的个体复杂生存活动和传宗接代的种族生存的主导驱动力.
价值与尊严
看不见的意识发生发展的健康标准及种子识的生命价值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这个学派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和詹姆斯实用主义思想的推动,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具有适应性的心理活动,强调意识活动在人类的需要与环境之间起重要的中介作用。(意识流)
适应性意识流
看不见的关系下的功能
5、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美。化生、斯金纳
20世纪初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
潜意识
看不见的意识的原动力
8、日内瓦学派
瑞士。皮亚杰
20世纪20年代
该学派主要研究儿童的认知活动、探索智慧的结构和机能及其形成发展的规律。
发生认识论
看不见的意识的自身发展历程
9、认知心理学派

反省心理学简介

反省心理学简介

“反省心理学”简介1.反省心理学创建于2007年12月,以“反省”为主要研究方法,故名“反省心理学”。

反省心理学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反省研究法)、独特的概念体系(心潮、浅层、三式信息等新概念),以及独特的理论体系(心理二元说、心理结构理论、意识流理论、心潮理论、浅层理论、精神相对论等)和应用体系(心理治疗、天才培养、高级人工智能、打开心理黑箱四大应用领域),所以,反省心理学像西方的认知心理学、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等流派一样,是心理学发展史上一个独立的新流派。

2.反省心理学是世界心理学史上为数不多的具有独创的概念、独创的理论,并且其概念、理论能贯穿应用于人的整个心理活动的理论体系之一。

3.反省心理学是历史上最年轻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富有现代气息,也是目前中国本土唯一原创的心理学流派,与西方的认知心理学、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行为主义等心理学流派相并立。

反省心理学具有东方文化色彩,更适合中国人的需要。

4.反省心理学吸收、继承了中外心理学思想中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了重大的创新与发展。

例如,继承了西方的“意识流”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四大意识流”学说;继承了西方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潜意识领域里的“心潮理论”、“浅层理论”、“精神相对论”等整套理论;继承了认知心理学中的“计算机比喻”,在此基础上做出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并提出了“心理的工厂比喻”,从而使对心理的揭示和描述更形象、更生动、更深刻;继承了西方心理学中的“元记忆”“元认知”等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整的新理论—“心理二元说”等。

5.反省心理学已成功破解人脑智力之谜、天才之谜、心理疾病之谜和人脑灵感、直觉、想象等高级创造性思维之谜,并找到了有效提高智商的方法、培养天才的方法、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和用计算机模拟灵感、直觉、想象思维的初步方法,因此,反省心理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心理学,在心理治疗、人才培养、心理调控、情绪管理、人工智能等方面都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

心理学七大流派

心理学七大流派

心理学七大流派一、构造主义(1)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2)活跃时间:1879—20世纪20年代(3)观点:①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②主张将内省与实验结合起来。

(4)评价:①首先应用实验方法系统研究心理问题,推动了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传播和发展;②把心理学看成纯科学,只研究心理的实际存在,不去讨论其意义和功用,因而狭隘。

(5)备注: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是内容心理学思想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但二者无论在形成的时间、地点以及研究方法和具体内容上都存在着差异。

二、机能主义(1)代表人物:詹姆士、杜威、安吉尔(2)活跃时间:1890—20世纪30年代(3)观点:①主要研究意识,把意识看成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提出意识流的概念;②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推动向实际生活的发展;③强调心理现象对客观环境的适应和功用,不以研究意识经验为限;④关心心理学在各个领域内的功效和应用及改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4)评价:由于机能心理学对心理的研究已从主观方面扩大到外部行为,因此为行为主义心理学开拓了道路。

在机能心理学的影响下,个别差异心理学、各种心理测验、学习心理学、知觉心理学等在美国有了明显的发展。

三、行为主义(1)代表人物:旧行为主义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以斯金纳为首(2)活跃时间:20世纪20年代—50年代(3)观点:①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②主张心理学是一门科学;③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④主张“环境决定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完全是由环境所控制和决定的。

(4)评价:①促进了心理学的客观研究,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推动了心理学的应用;②过分简化的S—R公式不能解释行为的选择性和适应性;③主张过于极端,不研究心理的内部结构和过程,否定研究意识的重要性,因而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④犯了机械还原论的错误。

(5)备注:电击疗法四、格式塔心理学派(1)代表人物:维特海默、柯勒、考夫卡(2)活跃时间;1912—20世纪40年代(3)观点:①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②反对行为主义的“S—R”公式,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识经验不等于感觉和感情等元素的集合,行为也不等于反射弧的集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造主义
行为主义
精神分析学派
代表人物
冯特、铁钦纳
华生、斯金纳
弗洛伊德
研究内容
意识的结构和成分
环境对人和动物、外线行为的影响
重视动机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的直接经验要依靠被试对自己经验的观察和描述。)
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强调科学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只是能够由别人客观观察和测量的外显行为,提出刺激—反应(S—R)模式。
精神分析方法—通过解释梦和自由联想等手段的一种临床技术。
主要观点
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意识的内容可以分解为基本要素,即人的经验(意识)可分为感觉、意像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元素构成的。
1、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认为心理学是行为而不是意识的科学;
2、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肯定“无意识”的存在,认为儿童时期的无意识经验是人格特征与心理障碍的根源。
对心理学发展的主要贡献
构造主义作为科学心理学的第一个流派,倡导实验心理学,促进了对心理问题的实验研究。
行为主义的产生,在世界心理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对心理学走上客观研究道路有积极作用。
精神分析学摆在欧洲影响很大,其方法至今仍广泛使用,开都脱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其理论对人格、动机等诸多领域的心理学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