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地理调查报告
地理实践活动报告
![地理实践活动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1213741804d2b160b4ec02d.png)
地理实践活动报告地理研究报告篇一:乡土地理调查报告——乡土地理调查报告学校:杏坛中学班级:初二班指导老师:廖淑清老师组长:苏志聪成员:苏佳乐,苏志聪,何冠卓,胡海刚,曾志成,粱俊贤,陈志康,黄智鹏,粱兆基一、调查目的更好地了解家乡经济情况,希望能用在学校里学的知识为未来家乡的建设出一分力.希望能通过这次调查能有更多的人更好的认识这真实的杏坛.希望人民以后能实施一些更好的措施来营造一个更好的环境给我们.二、调查方式实地调查上网查资料三、成员分工:前线工作者:苏佳乐,苏志聪,何冠卓,胡海刚,曾志成,幕后工作者:粱俊贤,陈志康,黄智鹏,粱兆基四、调查时间安排五、调查报告、杏坛的概况杏坛镇位于顺德区西南,西江之滨,距广州区约50公里,香港80海里,澳门108公里。
境内为冲积平原,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水陆交通非常顺畅,杏坛镇距顺德港客运码头15公里,距货运码头17公里,客货运码头分别有快速喷射式客轮和集装箱货船直达香港。
邻近杏坛-7公里的勒流海关办事处为集装箱进出口业务提供方便。
镇区内公路四通八达,顺番公路横贯东西,百安公路纵穿南北,直通澳门、香港、佛山、广州等地。
新涌大桥、百丈大桥和七滘大桥的相继开通,使杏坛一改“孤岛”的历史,由古老的水乡变成水陆交通畅旺是广东省的工业卫星镇之一。
杏坛镇向来重视经济发展,坚持以工业立区,科技兴镇的宗旨,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塑料包装、纺织制衣、五金家电、饲料及食品加工等五大区域性支柱产业,初步显示出产业聚集效应的优势,其中科技含量较高、规模较大的工业企业有德冠包装公司、康宝电器、威和电器、东方罐头、昌宝电缆、金丰漂染、粤星饲料、恒业化工、华丽宝公司和盈通公司等企业,在我区乃至全国均有较高的知名度。
、杏坛近年经济发展的情况改革开放以来,杏坛镇委、镇政府带领全镇人民,认真贯彻党中央提出的“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方针,各项事业迅猛发展,全镇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势头,充分显示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地理初二地理实地考察报告范文集
![地理初二地理实地考察报告范文集](https://img.taocdn.com/s3/m/61423c4c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a7.png)
地理初二地理实地考察报告范文集1. 西湖风光区考察报告西湖风光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而闻名。
在这次地理实地考察中,我们深入了解了西湖的地理特点和保护措施。
2. 三峡大坝考察报告三峡大坝是中国长江上最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
我们参观了三峡大坝的工程建设和三峡库区的变化,学习了大坝的功能和影响。
3. 北京故宫考察报告作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北京故宫是一座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建筑群。
我们在北京故宫参观时了解了其建筑风格、布局和文化内涵。
4. 西藏珠穆朗玛峰考察报告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也是人们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我们在西藏珠穆朗玛峰的实地考察中了解了高山地带的生态环境和对登山者的挑战。
5. 云南丽江古城考察报告丽江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汉族居民城市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我们在丽江古城考察中了解了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
6. 上海浦东新区考察报告浦东新区是上海市的一个现代化经济开发区,其中包括上海东方明珠、上海金茂大厦等标志性建筑。
我们在浦东新区考察中了解了其城市规划、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7. 广州珠江塔考察报告珠江塔是广州市的地标性建筑之一,也是中国最高的塔型建筑。
我们在广州珠江塔的实地考察中了解了其建筑结构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8. 黄山风景区考察报告黄山风景区是中国四大名山之一,以其奇崛的山峰、怪石林立和云海景观而闻名。
我们在黄山风景区考察中了解了其地理气候特点和生态环境。
9. 苏州园林考察报告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以其精致的设计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
我们在苏州园林考察中了解了其典型的园林构造、水景布局和文化内涵。
10. 重庆长江索道考察报告重庆长江索道是世界上最长的高空索道,横跨长江两岸,提供独特的城市观景体验。
我们在重庆长江索道的实地考察中了解了其建设和运营情况。
在本次地理实地考察中,我们通过参观不同地理景点和地理过程的实际环境,深入了解了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地理环境的变化。
初中地理调查报告范文精选5篇
![初中地理调查报告范文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3d23f4e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22.png)
初中地理调查报告范文精选5篇第一篇:我的家乡本次地理调查主要是针对我们的家乡展开的,我们小组选择了我家所在的社区进行实地考察。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了解到了我家所在社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还了解到了居民的生活情况和社区的文化特色。
在实地考察中,我们观察到社区的自然环境较好,绿化覆盖率较高,空气清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也做得非常好。
人文环境方面,社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居民的生活条件也较为优越。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更深入了解了家乡社区的情况,在未来的研究和生活中,我们也能更好地为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
第二篇:上海的旅游景点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旅游。
我们小组选择了上海市区内的三个著名景点进行实地考察,分别是外滩、城隍庙和上海科技馆。
在实地考察中,我们发现外滩具有浓郁的近代历史建筑风格,是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滨江建筑群之一。
城隍庙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是上海市内重要的文化景点之一。
上海科技馆则是一座集科普、教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景点。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更深入了解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历史和现代化发展,也对旅游业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第三篇: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以其优美的自然风景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旅游。
我们小组选择了桂林市内的两个著名景点进行实地考察,分别是漓江和象山公园。
在实地考察中,我们被漓江两岸的奇峰异石、山青水秀所吸引,深深地感受到了桂林山水的美丽与神韵。
之后,我们又前往象山公园,体验了一把攀岩的乐趣。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更深入了解了桂林山水的自然风光,对旅游文化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第四篇:探秘云南石林奇观云南石林是世界著名的奇观,以其独特的石林地貌和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旅游。
我们小组选择了云南石林进行实地考察。
在实地考察中,我们被石林里的奇峰异石、石花石海所吸引,不仅深深地感受到了壮美的自然风光,也了解到了石林的形成与演化过程。
某初级中学中学生地理学习状况调查报告(doc 9页)
![某初级中学中学生地理学习状况调查报告(doc 9页)](https://img.taocdn.com/s3/m/d19f00b281c758f5f61f67a7.png)
某初级中学中学生地理学习状况调查报告(doc 9页)羊场初级中学地理学习情况调查报告学院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专业班级地理科学08(B)班学号 084130054姓名陈守胜调查对象羊场镇初级中学初二学生实习时间 2011/9/14~12/14日2011年12月1求知欲望;才会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想学,具有学习的内在动因;才能使班级形成良性循环。
使班级向主动学习的方向发展。
3、学习时间的分配从学生的学习结果来看,学习时间的分配对学习内在动因存在很大的关系,是学习绩效的主要制约因子。
调查结果显示,41%的同学除去自习的时间大约是花5分钟左右的时间学习地理;33%的学生大约花十分钟学习地理;4%的学生花30分钟的时间去学习地理;22%的同学竟然除了课堂和自习就没有翻翻地理。
从时间的分配上看,每天花5分钟的时间看看地理是比较可行,花十分钟、甚至30分钟的就有可能占用了太多的时间了,但是除了课堂和自习就没有花时间去复习学过的知识和内容,那么地理就处于被放弃的状态,这样怎么可能达到地理这门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只依靠课堂和自习也是学习被动的表现。
缺乏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
4、地理课堂表现地理学习最为重要的在于课堂的思维和习惯,如果你放弃了课堂的时间和课堂的功能,那么,课余不管你用多少时间都可能是付之一炬。
地理学习理解的知识太多,如果下去你用生硬的办法去记忆地理知识,那么记住这些知识又有何用。
经过调查,每堂课能认真听完的只有10%;有2%的学生在上课时候各自在下面玩,课堂与他实在无关紧要;而78%的学生在课堂上有时听课,有时没有听。
针对这种情况,很多学生没有抓住课堂来好好的学习。
相反,在课堂上采取放任自流的方式,更有个别同学放弃学习地理的机会,完全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取得多么良好学习绩效基本不可能。
老师于课堂上要提高地理学习的趣味性,要严格管束课堂纪律,严格要求每个学生,做到“不抛弃,不放弃”。
5、地理教师授课经过问卷调查,该班的学生有26%的人认为老师讲课的内容实在是难懂;而有54%的学生认为老师讲课的内容是易懂的,但是他们没有认真的听课,也许根本就没在听老师讲课。
地理教学实践调查报告(3篇)
![地理教学实践调查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eeddc23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17.png)
第1篇一、引言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地理教学实践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
为了了解当前地理教学实践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我们开展了本次地理教学实践调查。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观察等方法,对某地区初中地理教学实践进行了全面了解。
调查对象包括初中地理教师、学生以及地理教研员等。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 地理教学现状(1)教学理念:大部分教师能够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教学方法:教师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教学内容:教师能够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注重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
2. 存在的问题(1)教学观念滞后: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
(2)教学方法单一:一些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忽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
(3)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方式单一,过分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3. 教师与学生需求(1)教师需求: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2)学生需求:提高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增强环保意识,关注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四、改进建议1.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2. 丰富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如开展地理实验、野外考察等活动。
3.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4. 加强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
5. 注重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联,如与历史、政治、生物等学科的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结论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初中地理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初级中学中学生地理学习状况调查报告
![初级中学中学生地理学习状况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89a780d312b3169a451a49a.png)
初级中学中学生地理学习状况调查报告羊场初级中学地理学习情况调查报告学院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专业班级地理科学08(B)班学号姓名陈守胜调查对象羊场镇初级中学初二学生实习时间 /9/14~12/14日12月1日中学生地理学习状况调查报告一、导言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不但表现在教学方法和对学生的学业要求上,更体现在考试的过程中。
地理作为初中基本课程之一,在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下,结合课程的本身内在内容,对地理课程进行改革刻不容缓。
可是在进行地理新课程的改革的过程中,对教师进行深度培训的同时,也很有必要对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达到地理本身所要达到的目标进行深度剖析。
而地理教师在学生学习地理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对老师是否真正领悟新课程的基本要求也要思考。
对老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对教学理念的领会是否传达到学生也要进行探究。
这样,从教学的前线检验新课程改革的绩效,才能对新课程的实施有全面的了解。
针对当前全省实施的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对学生学习地理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
探究学生学习地理的心态极其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时间的分配等诸多问题。
目的在于调查学生地理学习的情况,更深层次的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地理素养,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调查方法和目标1、材料。
这次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含十一个方面。
主要包括地理课程的学习计划;地理学习的主动性;地理学习的时间的分配;地理课程的表现;地理自习的表现;地理教师的教学方法;地理课程的学习方法;在学习地理过程中的所获得地理知识;地理学习中所获得地理素养;以及对学习地理的态度和地理考试过程中的表现。
对以上方面调查,主要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的学习情况。
2、对象。
宣威市羊场镇初级中学由羊场镇一中和羊场镇二中合并而来。
合合并之后共有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583人,有教职工143人。
由于多种原因,羊场镇二中需要撤并,在原镇一中的基础上扩建一所高规格的初级中学,名为羊场镇初级中学。
地理调查报告10篇
![地理调查报告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20b5b83d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e7.png)
地理调查报告10篇地理调查报告1一、引言在教学和考试制度改革的今天,地理在初中学生的心目中还和往日一样吗?我们为此进行了调查,想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对地理课、地理教材、地理作业和考试、地理知识的应用等方面的情况,以便为全面提高地理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些参考资料,初中学生心目中的地理。
二、调查的对象和方法我们调查的学校是北京市朝阳区的一所区级重点中学——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这所学校从1991年起试用义务教育教材。
我们调查的对象是刚好学完世界地理的初一年级学生和刚学完中国地理的初二年级学生:初一年级252名,男生103名,女生149名;初二年级271名,男生111名,女生160名。
我们调查的方法是问卷法,问卷共30道题,每题设3个或3个以上答案供选择。
调查过程中,我们又和部分学生就某些问题进行了座谈。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一)地理课没有成为中学生的负担在被调查的523名学生中,有469名认为开设地理课很必要,占90%,只有31名学生认为地理课是负担,地理论文《初中学生心目中的地理》。
相关问题的调查结果也说明,中学生没有把地理视为负担。
53%的学生觉得地理知识好理解,45%的学生觉得难度一般,仅有2%的学生觉得不好理解;78%的学生自己能读懂课本,还有20%的学生至少能读懂一半;48%的学生觉得地理内容易记忆,还有41%的学生觉得地理内容的记忆难度一般;有58%的学生觉得地理填图作业的难度一般,而40%的学生则认为很容易,学生们认为填图作业中的空格为填图作业的完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这些调查结果充分说明,在平时的`教学、作业过程中,地理教材难度小,作业较容易,没有给学生构成负担。
那么学生又是怎样看待地理考试的呢?40%的学生觉得考试前在课堂上复习就足够了,20%的学生则用不着多复习,可见每学期一次的地理考试也没有给学生构成负担。
(二)地理教材有待改进地理课虽不是中学生的负担,却也不是大多数学生最喜欢的科目。
调查表明,只有22%的学生觉得地理是他们最喜欢的科目,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初一比初二多7个百分点。
初二地理调查报告
![初二地理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665d06ff524ccbff0218442.png)
初二地理调查报告篇一:初二(11)地理调查报告地理调查报告——容桂乡土地理调查报告容桂中学初二11班陈丹红小组指导老师:何梅艳小组成员和分工:资料收集:陆泳仪、谭斯恩、余舒婷、梁杏淋图文编辑:陈泳诗、陈丹红、汪雨思数据统计:薛慧卉引言“树生桥”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容桂街道办的容里居委,是由3榕树的气根跨容里鹏涌而过形成的一座奇特小桥,因此树生桥又称鹏涌桥。
它形成于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是远近闻名的一道胜景。
整座桥宽2米左右,长则6米有余。
容桂树生桥鹏水壮龙邀明月,绿榕生树揽古桥。
树生桥是由于人工和天然造成的一座奇特的桥。
是值得保护的一个奇迹。
容桂树生桥公园前有一座大牌坊,上面工工整整地刻着一副对联,上联是:鹏水壮龙邀明月,下联是:绿榕生树揽古桥。
公园里立着三株巨大的古榕树,每棵都像巨大的柱子般粗,最小的也要两个人才能合抱,叶子向各方展开,好似一把巨大的绿绒伞,叶子呈小椭圆形,叶色苍翠欲滴,郁郁葱葱,树上还缠绕着各种寄生植物。
向桥的底部望去,只见有三根粗壮的气根,其中一条弯弯曲曲地伸向对岸,好似一个演员伸展着身体在跳舞似的,非常有趣。
榕树形成的桥骨最粗的直径有30厘米,像大蟒蛇一样。
树根像长蛇一样盘旋在石板上。
树的东南面还有一口“无叶井”,这井又窄又深,清澈明亮,据说树上的树叶飘落在井里,不一会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以前树生桥的坏境较差,但近年得到较大的改善。
是容桂的旅游景点之一,为了解树生桥的“蜕变”,我们展开调查......(一)实地调查调查表:我们还问过附近的居民地点:树生桥目标:附近的居民(二)图分析从表来看,满意和肯定的人数较多,证明树生桥的改善是有效的。
我们也问过附近的居民,他们说有些人要倒垃圾,但不想去那么远,就顺手把垃圾倒到河里。
一些工厂也贪方便,直接把脏水倒到河里。
这种行为真是十分可耻!!篇二:中学地理调查报告xxxx中学地理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施效果调查报告调查时间:XX年3月15日调查地点:山东xxxxxx调查对象:高一部分学生撰稿人: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提要:高中地理新课程中,“过程与方法”目标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亮点。
初中地理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初中地理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f4a334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ba.png)
初中地理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分析报告为了更好地了解初中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情况以及实地考察活动的参与度,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并收集了大量有效数据。
本报告将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以期为地理教学改革和实地考察活动的优化提供参考。
一、调查背景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仅涉及自然地理知识,还包括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方面的内容。
初中地理实地考察作为一种教学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素养。
然而,关于初中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态度、实地考察活动的参与度等方面的信息尚不充分。
因此,我们开展了此次问卷调查,以期为地理教学和实地考察活动的改进提供依据。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形式,共收集了大量有效数据。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年级等;2. 学习态度:包括学习地理的兴趣、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3. 实地考察活动:包括参与度、活动组织、活动效果等;4. 意见和建议:针对地理学习和实地考察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 基本信息分析根据调查数据,参与此次问卷调查的初中生中,男生占比55.1%,女生占比44.9%;年龄分布在12-15岁之间;涵盖初中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
2. 学习态度分析大部分初中生对地理学科具有一定的兴趣,其中61.3%的学生表示对地理感兴趣,32.6%的学生表示兴趣一般,仅有6.1%的学生表示对地理不感兴趣。
在学习方法方面,69.2%的学生表示会主动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等拓展学习途径;28.6%的学生表示主要依赖课堂学习;2.2%的学生表示很少进行课外学习。
在学习效果方面,47.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地理学习效果较好,39.6%的学生认为效果一般,12.6%的学生认为效果较差。
3. 实地考察活动分析在参与实地考察活动的方面,81.9%的学生表示曾参加过地理实地考察活动,18.1%的学生表示没有参加过。
在活动组织方面,65.2%的学生认为实地考察活动的组织较为合理,32.8%的学生认为一般,仅有2.0%的学生认为组织不合理。
初中地理学科调研报告
![初中地理学科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fcaa684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56.png)
初中地理学科调研报告一、引言地理学科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空间分布、物质与能量运动与转化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
为了更好地了解初中地理学科在教育教学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次调研针对一所普通初中进行,旨在探索该学科的教学特点、教学资源和学生学习情况等内容。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首先,我们向学校的初中地理教师发放了调查问卷,了解其对地理学科的认识、教学方式和教材使用情况。
其次,我们到地理课堂观察,了解教师的授课风格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最后,我们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出本次调研的结论。
三、调研结果分析1. 教师对地理学科的认识经调查,大多数地理教师认为地理学科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还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他们普遍认为地理学科与生活密切相关,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所处的环境。
2. 地理学科的教学方式大部分地理教师采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地理应用能力。
同时,他们也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鼓励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并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地理教材的使用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大部分地理教师普遍使用国家课程标准的地理教材,认为其内容覆盖全面、结构合理。
不过,也有部分教师反映教材内容过于抽象和理论性强,不够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兴趣。
4. 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态度和水平观察发现,学生们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参差不齐,其中一部分学生认为地理学科抽象难懂,无法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然而,也有一些学生对地理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取得较好的成绩。
四、问题与建议1. 地理教材的更新和优化考虑到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教材的抽象性感到困惑,建议教育部门进行地理教材的更新和优化,使教材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最新地理社会实践报告初中
![最新地理社会实践报告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824fc753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2d.png)
最新地理社会实践报告初中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们初中的地理社会实践团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社区参与来增强学生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以下是我们实践活动的详细报告。
一、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变化我们的第一次实践活动是调查本地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变化。
学生们分组走访了城市的不同区域,记录了绿地覆盖率、水质状况以及空气质量指数。
通过对比旧城区和新开发区的数据,学生们发现城市扩张往往伴随着绿地的减少和环境污染的加剧。
这一发现促使学生们讨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改善建议,如增加城市绿化和推广清洁能源。
二、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接下来,我们组织学生参观了附近的农村地区,了解农业生产模式和乡村发展状况。
学生们与当地农民交流,学习了作物种植的季节性规律和农业技术的应用。
此外,学生们还调查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如灌溉系统和道路状况,以及这些设施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影响。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认识到农业地理对于食物安全和乡村经济的重要性。
三、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在第三个实践活动中,我们带领学生前往本地的一个自然保护区,探讨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学生们参与了保护区的清洁活动,并学习了当地特有的植物和动物种类。
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们意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并讨论了如何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进行资源的开发。
四、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最后,我们通过一系列的讲座和小组讨论,让学生们了解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潜在影响。
学生们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研究了气候变化对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此外,学生们还参与了模拟气候变化对本地社区可能造成的影响的活动,这增强了他们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和应对策略的思考。
总结: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的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而且提高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我们相信,这些经历将对他们的个人成长和未来的学术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八年级地理学情报告
![八年级地理学情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947fe2b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e1.png)
八年级地理学情报告一、引言本报告针对八年级学生地理学科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我们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建议和指导。
二、学情分析2.1 学习态度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具有一定的兴趣,但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态度较为被动。
建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地理现象,提高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
2.2 知识掌握学生在地理知识的掌握上存在一定的差距。
大部分学生对基础地理知识掌握较好,但对地理现象背后的原理和规律理解不够深入。
此外,部分学生在地理思维和地理技能方面有待提高。
2.3 学习方法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学生对地理学习方法掌握不足,学习效果不佳。
建议学生采取以下学习方法:1. 加强地图学习,提高地图阅读和绘制能力;2. 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地理现象的联系,提高地理思维能力;3. 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三、学情反馈与建议3.1 学情反馈针对学生在地理学科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以下反馈:1. 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较为浓厚,但学习态度有待提高;2. 学生在地理知识掌握上存在差距,尤其在对地理现象背后原理的理解上;3. 部分学生地理学习方法不当,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3.2 建议与措施针对学情反馈,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与措施:1. 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地理学习观念;2. 加强地理知识的系统教学,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学生地理思维能力;3. 指导学生采取有效的地理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四、总结本报告对八年级学生地理学科的学习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与措施。
希望通过本次学情报告,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地理学习效果。
同时,我们也期待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不断进步,取得更好的成绩。
地理调查报告范文3篇(最新篇)
![地理调查报告范文3篇(最新篇)](https://img.taocdn.com/s3/m/665a53d0e009581b6bd9eb5d.png)
地理调查报告范文3篇地理调查报告范文3篇地理调查报告范文篇一:水资源污染,你在意了吗?关于居民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情况调查报告随着北盛经济的不断的发展,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严重的水资源污染。
水,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就拿我们北盛的母亲河捞刀河来说吧!捞刀河中有大量的水生生物,居民在河边洗衣服、洗菜,还有的居民甚至在河中洗澡.但是,近年来,河边的塑料袋呀,泡沫呀,都应有尽有 .河面的水葫芦长得密密麻麻,还有的居民甚至于把装有化学物品的瓶子丢入河中。
这对我们的捞刀河是多大的伤害呀!且各地工厂排放的废水流入河流中,废水中含有很多有毒物质,要是一旦进人体,将对人体造成多么大的伤害呀!如果保护水资源能够成为大家共同的目标的话,那么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为此,我们决定对北盛镇内的居民进行一次调查,了解居民们对水资源污染的认识情况.调查安排:1. 组员介绍:组长:曹灿副组长:伍磊、聂思思、曹勇组员:许威、张绍锋、刘彦君、张馨之、张丹、曹正、汪婷婷、聂萧调查地点:浏阳市北盛镇边州村捞刀河一带3. 调查xx年12月15日下午两点钟4.调查过程:本组人员前往捞刀河进行调查,采访到了以下几个片段: 片段一: 组员们来到捞刀河,见一老人,骑自行车驶来.灿: 请问您,以前的捞刀河是怎样的?老人: 以前哪!里可是一片生机、繁荣的景象.而现在呀!久晴少雨,造成了干旱.以前的水位那么高,那么汹涌澎湃,真象一条威龙,现在你看,河底的岩石都露出来了。
磊:请问造成这条河如此不堪的原因完全是由天气造成的吗? 老人:不!不!不!并不完全是由天气造成的.还有大多数都是由于人为原因.比如,人们乱排放废水,使河水变得很浑浊.还有许多家畜在水面上栖息.并且这河中水葫芦,都是由于某些人不在合理时间内铲除它们,才导致了河面被覆盖.唉!算了!算了!灿:那您对此有什么好的建议呢?老人:只要国家有钱,在上游修坝,也许就行了吧?片段二:组员们继续在河边往前走,偶然发现河的东边干旱无水,而西边水却比较深。
初中地理优秀作业调研报告
![初中地理优秀作业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d7154ec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ed.png)
初中地理优秀作业调研报告初中地理优秀作业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及背景地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我们认识地球、了解世界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了了解同学们的地理知识掌握和学习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地理优秀作业的调研。
二、调研方法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
问卷调查主要是了解同学们的地理知识掌握情况和学习方式;实地考察则是通过参观同学们的地理作业,深入了解他们的学习成果。
三、调研结果1.大部分同学对于地理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学习地理。
2.调研对象普遍喜欢通过参观实地考察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
3.调研对象的地理作业中,较多同学能够认真对待,作业内容准确、详尽。
四、调研分析通过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同学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浓厚,这对于学习地理知识十分有利。
同时,同学们通过实地考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地理知识,这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另外,调研对象的地理作业制作精美,内容准确、详尽,这体现了同学们的地理知识掌握能力和动手能力。
五、调研总结通过此次地理优秀作业调研,我们发现同学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浓厚,喜欢通过实地考察来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同时,同学们的地理作业制作精美,内容准确、详尽,展现了他们的地理知识掌握能力和动手能力。
然而,由于调研样本数量有限,调研结果仅仅代表了一部分同学的情况,并不具有普遍性。
六、调研建议鉴于此次调研结果,我们建议学校在地理学科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实地考察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在地理作业中注重内容准确和总结整理,从而更好地巩固地理知识。
此外,还需要加大地理学科的实践活动和课外拓展,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八年级地理课题探究报告
![八年级地理课题探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6d0598d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3b.png)
八年级地理课题探究报告地理是一个关于地球表面、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学科,通过地理探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改善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八年级的地理课程中,我们探究了一系列有关地球的课题,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方面。
本报告旨在总结我们在八年级地理课上所学到的知识,并展示我们的探究成果。
**一、自然地理探究**在自然地理方面,我们学习了有关地球表面形态、气候、水资源和生态系统等内容。
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分析,我们深入了解了地球上的自然现象和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
其中,气候变化是我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我们通过研究气候图表和数据分析,了解了全球变暖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和措施。
**二、人文地理探究**在人文地理方面,我们学习了有关人口分布、城市化、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等内容。
通过对人类活动的分析和比较,我们了解了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和发展模式。
城市化是我们关注的另一个课题,我们研究了城市化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以及城市规划和管理的相关问题。
**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研究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我们讨论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以及生态平衡等问题,并探讨了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来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认为保护地球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只有通过全球合作和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结语**在八年级的地理课程中,我们不仅学到了地球的奥秘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对地球的热爱和环境的意识。
通过地理课题的探究,我们不断拓展视野,提升思维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我们能继续保持对地理学科的热情,为建设美丽的地球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上是八年级地理课题探究报告的内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感谢您的阅读!。
初中地理学科调研报告
![初中地理学科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bc61443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bb.png)
初中地理学科调研报告第一篇:初中地理学科调研报告2012-2013学年度地理学科调研报告一、我区地理课堂教学的优势1、教师比较注重研读课标,课堂教学中力求达到课标的要求,并在实际教学中努力在达到标准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方式,具备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2、大部分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注重了全新教育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积极进行创新型教学。
教学中注意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各种能力的增长,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实践。
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课堂活动,突出主干知识,解决教学重点、难点,并将与高中地理学习相关的地理知识重点强化,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3、大部分教师比较注重社会生活与地理课堂授课内容的融合,使地理课堂生动、有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4、教师能够合理地开发和使用教学资源,大部分教师已形成了自己的和谐、民主、开放的地理课堂教学协作氛围,课堂气氛宽松、和谐。
5、大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真正做到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管理者、平等中的首席、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能从深度和广度上指导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探究式、问题式教学模式的尝试,大大提高了课堂指导的有效性。
6、在评价的手段上趋向多元化,大部分教师对学生进行了激励性的评价。
7、大部分地理教师实施校本研修的热情较高,能在学校的校本研训管理体制下,结合地理学科学生的学习实际,确定各自的研究目标,进行相关的学习、研究与反思。
二、我区地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一)存在的问题1、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和学法指导。
2、教学手段单一,现代教学手段应用不全。
3、教师包讲比较多,师生互动少。
4、地理教学的“生活性”体现不够。
5、知识的整合、拓展不够。
6、学情分析有待进一步深入。
(二)改进建议1、地理学科具有空间性、区域性、综合性、人地有关性等特点,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了解这一特点,掌握学习技巧,尽快适应,及早“入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学地理、想学地理、会学地理。
某初级中学中学生地理学习状况调查报
![某初级中学中学生地理学习状况调查报](https://img.taocdn.com/s3/m/d8e0cba54b73f242326c5f2e.png)
羊场初级中学地理学习情况调查报告学院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专业班级地理科学08(B)班学号084130054姓名陈守胜调查对象羊场镇初级中学初二学生实习时间2011/9/14~12/14日2011年12月1日中学生地理学习状况调查报告一、导言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不仅表现在教案方法和对学生的学业要求上,更体现在考试的过程中。
地理作为初中基本课程之一,在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下,结合课程的本身内在内容,对地理课程进行改革刻不容缓。
但是在进行地理新课程的改革的过程中,对教师进行深度培训的同时,也很有必要对在地理教案过程中学生是否达到地理本身所要达到的目标进行深度剖析。
而地理教师在学生学习地理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对老师是否真正领悟新课程的基本要求也要思考。
对老师的教案方法以及对教案理念的领会是否传达到学生也要进行探究。
这样,从教案的前线检验新课程改革的绩效,才能对新课程的实施有全面的了解。
针对目前全省实施的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对学生学习地理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
探究学生学习地理的心态极其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时间的分配等诸多问题。
目的在于调查学生地理学习的情况,更深层次的改进我们的教案方法和教案过程中要注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地理素养,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调查方法和目标1、材料。
这次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含十一个方面。
主要包括地理课程的学习计划;地理学习的主动性;地理学习的时间的分配;地理课程的表现;地理自习的表现;地理教师的教案方法;地理课程的学习方法;在学习地理过程中的所获得地理知识;地理学习中所获得地理素养;以及对学习地理的态度和地理考试过程中的表现。
对以上方面调查,主要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的学习情况。
2、对象。
宣威市羊场镇初级中学由羊场镇一中和羊场镇二中合并而来。
合合并之后共有36个教案班,在校学生2583人,有教职工143人。
由于多种原因,羊场镇二中需要撤并,在原镇一中的基础上扩建一所高规格的初级中学,名为羊场镇初级中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地理调查报告篇一:初二(11)地理调查报告地理调查报告——容桂乡土地理调查报告容桂中学初二11班陈丹红小组指导老师:何梅艳小组成员和分工:资料收集:陆泳仪、谭斯恩、余舒婷、梁杏淋图文编辑:陈泳诗、陈丹红、汪雨思数据统计:薛慧卉引言“树生桥”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容桂街道办的容里居委,是由3榕树的气根跨容里鹏涌而过形成的一座奇特小桥,因此树生桥又称鹏涌桥。
它形成于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是远近闻名的一道胜景。
整座桥宽2米左右,长则6米有余。
容桂树生桥鹏水壮龙邀明月,绿榕生树揽古桥。
树生桥是由于人工和天然造成的一座奇特的桥。
是值得保护的一个奇迹。
容桂树生桥公园前有一座大牌坊,上面工工整整地刻着一副对联,上联是:鹏水壮龙邀明月,下联是:绿榕生树揽古桥。
公园里立着三株巨大的古榕树,每棵都像巨大的柱子般粗,最小的也要两个人才能合抱,叶子向各方展开,好似一把巨大的绿绒伞,叶子呈小椭圆形,叶色苍翠欲滴,郁郁葱葱,树上还缠绕着各种寄生植物。
向桥的底部望去,只见有三根粗壮的气根,其中一条弯弯曲曲地伸向对岸,好似一个演员伸展着身体在跳舞似的,非常有趣。
榕树形成的桥骨最粗的直径有30厘米,像大蟒蛇一样。
树根像长蛇一样盘旋在石板上。
树的东南面还有一口“无叶井”,这井又窄又深,清澈明亮,据说树上的树叶飘落在井里,不一会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以前树生桥的坏境较差,但近年得到较大的改善。
是容桂的旅游景点之一,为了解树生桥的“蜕变”,我们展开调查......(一)实地调查调查表:我们还问过附近的居民地点:树生桥目标:附近的居民(二)图分析从表来看,满意和肯定的人数较多,证明树生桥的改善是有效的。
我们也问过附近的居民,他们说有些人要倒垃圾,但不想去那么远,就顺手把垃圾倒到河里。
一些工厂也贪方便,直接把脏水倒到河里。
这种行为真是十分可耻!!篇二:中学地理调查报告xxxx中学地理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施效果调查报告调查时间:XX年3月15日调查地点:山东xxxxxx调查对象:高一部分学生撰稿人: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提要:高中地理新课程中,“过程与方法”目标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亮点。
通过对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分析和实践,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具体的课程标准数量较多,但其中对“过程与方法”的表述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运用地理图表,说明地理原理和规律;2.通过“运用实例、典型案例、举例”,来分析地理原理和规律;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本报告分别从这三方面入手调查xxxx地理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施效果。
1.调查概况1.1调查背景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遇到了不少的问题,新课程标准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意味着学生更注重掌握地理学科分析方法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教学工作中更好地实践这一目标,值得地理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探索。
1.2调查的具体目标本次调查以xxxx为调查地点,从教师、学生、学校教学设施等方面入手,利用调查问卷分析结果,结合教师座谈会有关信息,试图探析普通县城高中的地理学科“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施效果。
,以及该教学方法在学生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来分析原理和规律的教学现状。
,以及这些方法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中的作用。
,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促进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施提供辅助性参考资料。
1.3调查方法,比较系统的了解xxxx地理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施效果。
;对该校所有地理教师进行听课比较,进一步了解农村中学地理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实施地理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4对调查问卷的解释说明本调查以随机问卷形式调查了xxxx高一年级18个班的部分同学,共发出问卷150份,收回150份,其中有效问卷121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我对回收的121份问卷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统计,统计数据真实性高。
本问卷为不记名调查问卷,共有11道题目,其中9道单项选择题,1道为开放型多选题,1道简答题(关于调查问卷的具体内容附在后面)。
1~3题调查地理图表的教学现状;4~6题调查案例地理教学和乡土地理教学现状;7~10题调查该校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现状;最后一题简答题为开放性题目。
限于调查者的能力和精力,本调查依据数据的整理分析上只能得出简单的参考性结论。
2.调查结果分析2.1运用地理图表插图,开展课堂教学现状不尽人意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科重要的语言和工具,培养学生从中提取信息,提高其读图、析图和画图能力是地理教学中一直所要求的。
在高中地理新课程中,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类型地理图表,以获得课标中所要求的知识与能力。
这也是使学生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的重要教学方法,因此运用地理图表开展教学,会影响地理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
教师在地理教学课堂上,运用地理图表进行教学的现状不尽人意。
调查数据显示,仅有17.4%的同学认为教师在地理课堂上经常采用地理图表进行教学,52.6%的同学认为教师只是偶尔采用地理图表进行教学,高达30%的同学认为老师很少或者没有采用地图图表进行教学。
以下是关于教师运用地图开展教学的调查的统计图:605040302010经常偶尔很少没有%图1:教师运用地图开展教学次数统计图同时,采用地理插图等进行教学,呈现重点班比普通班频繁的趋势。
高一年级普通班主要是新教师或者教龄不大的教师,重点班是经验较为丰富的老教师。
从教学经验来说,老教师懂得一幅地理图表,它主要体现的内容是什么,并且知道从哪里去引导,而新教师则不行;从地理教学基本功来说,老教师一般板图比较强,他们会利用课本的地理图表,结合板图进行讲解,而新教师板图基本功较为薄弱。
课标要求,在学生对地理图表的学习过程中,不应是停留在对地图进行机械记忆的层面上,而是始终围绕着图中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探讨,而且具备了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即学生对该知识的掌握,不再局限在教材所提供的地理图表,而是能够在不同图式中提取相关的知识。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地图教学处理的方法非常重要,xxxx该方面的现状如下图:52%图2:教师地图教学处理统计图表由数据明显看到,地理教师在地理图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直接讲出结论者占了52%,29%的注重读图析图过程。
在调查者对该校地理教师的听课中观察到,绝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运用地理图表解决问题,但是在处理过程中,教师偏重于直接讲出结论,不利于学生掌握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不能够举一反三。
只有少数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在讲解图表时注意传授读图和析图的过程和方法。
在这种教学状况下,学生通过了课堂学习,有31.7%的选择完全掌握和部分掌握了读图方法,68.3%的“没有掌握”和“不知道有没有掌握”读图获取信息的基本方法。
这说明,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施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但是仍然不够,应该要让更多的学生完全掌握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
2.2案例教学开展得较好在高中地理必修的不同版本教材中(尤其是关于人文地理的内容),引入了大量的案例来说明相关的地理原理和规律。
因此,对案例的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案例教学也成为地理教师在教学中所经常采用的方法和手段。
%图3:地理案例教学统计有四成的同学认为老师上课经常结合实例进行教学,有五成的同学认为老师偶尔结合实例进行教学,共占了87.5%,可见,案例教学在该校进行得还比较好。
在教师座谈中,该校的杨老师说:“我以前读书时很喜欢老师在地理课堂上插入有趣的地理现象,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我尽量在课堂上利用案例去解决问题。
”并且大部分老师都认为案例教学是一件屡试不爽的法宝,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你认为教学过程中多举事例()激发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以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问题中,高达92.3的同学认为“非常有利于”;6.4%的同学认为“比较有利于”,仅有1.3%的同学认为“一般”和“没有”。
数据统计表如下:%图4:案例教学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可见,案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发现地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相关的案例,并开展探究活动,形成探究的成果。
通过案例教学,大部分同学都能够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和原理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现象和问题。
这样,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终实现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获取有用的地理知识和能力的目标。
2.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存在诸多不足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地理,教学方法的改变特别重要,应该改变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实施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xxxx在这方面做得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自主交流,充分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对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积极引导。
对于教师在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的频度调查结果如下:图5:地理课堂学生自主讨论的次数经常偶尔没有很少数据显示:有15%的学生认为教师从来没有让学生进行自主交流,有45%的学生认为教师偶尔让学生进行自主交流。
只有1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地理老师是经常让学生进行交流的。
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多样,原因分析如下:1.课堂教学任务紧,缺乏自由讨论的时间。
教师首先在上课时间内要完成教学任务,而按照地理教材的课时安排,每节课的内容都比较多,往往在讲授基本内容之外就没时间进行更多的提问和讨论了。
2.教师的思想观念未转变,有些教师仍停留在传统的灌输知识型的传统教学方式上。
其实绝大部分学生都是希望老师给予足够的自由交流及思考空间的。
图6:教师的授课方式统计直接灌输知识注重现象及原理的分析注重方法的讲解注重扩展课外知识上图显示了教师主要的讲课方式,从结果可以看出,有34.6%的学生认为教师是直接灌输知识,主要分布在普通班。
“注重地理现象及原理的分析”占百分比最大为35.4%。
注重方法的讲解也占了19.8%,这一部分主要分布在重点班,但是注重课外知识拓展的只占9.2%。
这说明很多地理老师注重的是地理现象和原理的分析而忽略了适当扩展地理相关的课外知识和讲述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而这两种授课方式对于地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都是非常重要的。
地理图表教学和案例教学是达成“过程与方法”目标的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其中在自然地理的教学中,地理实验就是应该引起教师重视的方法和手段。
调查显示,学校从来没有组织学生开展地理实验和地理社会调查活动。
学校的地理园正在筹建当中;学校的地理实验室设备简陋,标本落后残缺;地理兴趣小组虽已经建立,但是没有组织过任何地理实验或调查活动;地理教师欠缺。
这些都成为地理实验举行的阻碍因素。
,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形式难以实现。
图5:能否实现自主探究学习调查统计选项分别为:A、完全可以做到;B、由于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很难做到;C、由于教师观念未转变,很难做到;D、由于学生未能积极参与,很难做到;E、基本上不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