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发挥工程建设标准化的积极作用
进一步发挥工程建设标准化积极作用
![进一步发挥工程建设标准化积极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c5c51472e3f5727a5e96270.png)
进一步发挥工程建设标准化的积极作用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重要保证。
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在国家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要制定并强制执行节能、节水、节材的标准”。
对加强和改进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
1工程建设标准化的作用工程建设标准是为在工程建设领域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建设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
积极而合理地建立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可以保护我国在该领域的自身利益,提高我国建设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建设工程只能固定在某个地点,必然受当地的气候、地质、环境等自然条件以及经济、社会、人文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工程建设标准规定的技术、工艺和质量等要求,必然对应用在工程中的材料和设备产生影响。
工程建设标准涵盖了不同地域中的各类建设工程,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代表性。
2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还存在诸多有待改进的工作,比如:法律法规及制度需要进一步健全;工程建设标准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框架需要进一步完善;国内建设市场的标准化监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标准化人才队伍的建设须加大力度;工程建设标准与科技研发的协调机制须尽快建立等。
3充分发挥工程建设标准化的作用3.1健全与完善工程建设标准化法律法规首先,应根据建设事业发展的要求,充分反映工程建设和工程建设标准化的特点,重视并积极参与《标准化法》的修订工作,为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提供相适应的法律基础;其次,在对《建筑法》等有关工程建设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过程中,充分体现工程建设标准的地位和作用;第三,出台《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条例》,确立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化的基本准则,组织制定工程建设标准化的相关规章制度,全面规范工程建设标准化行为。
3.2全面实施工程建设标准体系3.2.1建立和完善工程建设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标准新体制参照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通行做法,根据《标准化法》等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改革我国现行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体制。
建筑工程施工领域标准化(3篇)
![建筑工程施工领域标准化(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68fb1ca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03.png)
第1篇一、建筑工程施工领域标准化的意义1. 提高施工质量:标准化工艺和材料的应用,能够确保施工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降低因施工不规范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
2. 保障施工安全:通过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3. 提高施工效率:标准化工艺和施工流程的优化,可以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
4. 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标准化有利于推动建筑行业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
二、建筑工程施工领域标准化的内容1. 施工工艺标准化:制定各类施工工艺的标准,包括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参数等,确保施工质量。
2. 施工材料标准化:对施工材料进行分类、筛选,制定材料质量标准,确保材料质量。
3. 施工设备标准化:对施工设备进行分类、筛选,制定设备技术参数和操作规程,确保设备性能。
4. 施工管理标准化: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计划等,规范施工管理。
5. 安全生产标准化: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6. 环境保护标准化:制定环境保护措施,降低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三、建筑工程施工领域标准化的实施1. 建立标准体系:制定涵盖施工工艺、材料、设备、管理、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标准体系。
2. 培训与宣传:对施工人员进行标准化培训,提高其标准化意识;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标准化知识。
3. 监督与检查: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标准化执行。
4. 评估与改进:对标准化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发现不足之处,及时改进。
5. 信息化管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施工标准化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和共享。
总之,建筑工程施工领域标准化是提高施工质量、保障施工安全、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不断推进标准化工作,有助于提升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住房环境。
第2篇一、标准化的重要性1. 提高施工质量:通过实施标准化工艺,规范施工流程,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降低质量问题发生率。
全面深入开展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全面深入开展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7c6fadce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0c.png)
全面深入开展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建筑安全生产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确保建筑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
全面深入开展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对于提升建筑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全面深入开展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进行探讨。
一、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1. 推动建筑行业规范发展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建筑行业规范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标准化工作,可以统一行业标准,提升建筑施工管理水平,推动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2.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筑安全事故往往导致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遭受损失,通过全面深入开展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可以有效预防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 提升建筑施工质量建筑安全生产与建筑施工质量密切相关,通过标准化工作,可以规范建筑施工过程,提升建筑施工质量,确保建筑工程安全。
1. 加强组织领导要全面深入开展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责任,统一部署推进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2. 完善标准体系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需要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包括制定建筑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建筑施工安全规范、建筑材料安全标准等,确保建筑安全生产的各个方面都有相应的标准。
3. 强化宣传教育要全面深入开展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升全社会对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
4. 加强监督检查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需要加强监督检查,对标准化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标准化工作的顺利推进。
5. 推动科技创新要全面深入开展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需要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引进先进的建筑安全生产技术和设备,提升建筑安全生产水平。
1. 制定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计划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需要有明确的计划和目标,制定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计划,确保标准化工作有序推进。
标准化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标准化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8782a565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fb.png)
标准化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哎,说起标准化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那可真是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我呀,今天就随便聊聊,大家别当真,权当我胡咧咧。
咱先说说标准化这事儿。
我呀,一直觉得标准化就像是一把金箍棒,虽然不长,但用处大得很。
你看,咱们中国的建筑工程,以前那叫一个乱。
什么豆腐渣工程啊,质量问题啊,层出不穷。
那时候,大家心里也没个准儿,你说这房子能不能住?你说这桥梁能不能过?标准在那儿,模糊得很。
后来呢,标准化慢慢出来了。
标准一出来,整个建筑行业就像吃了定心丸,大家心里有底了。
甲方问:“你这工程做得怎么样?”乙方答:“放心吧,我们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来,绝对过硬。
”这样一来,工程质量和安全就有了保障。
我有个朋友,以前是个建筑工人。
他说,以前干工程,都是凭感觉,心里没底。
现在好了,有了标准化,咱们就像按图索骥,再也不用担心做错了。
再说了,标准化还能提高效率,以前咱们干一天,现在能干两天。
你说,这不是美事儿吗?不过,标准化也不是万能的。
有时候,它也会让人头疼。
我有个亲戚,在建筑公司当技术员。
他说,现在标准化太死板了,有时候一个细节改动,就要跑断腿。
我问他:“那怎么办?”他说:“没办法,谁让这是标准化呢?”我笑着说:“其实,标准化就像咱们的规矩。
规矩虽然死板,但规矩在,咱们心里就有底。
你看,咱们的交通法规,虽然严格,但正是因为有这些规定,咱们才能在马路上安心开车。
”标准化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我觉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保证工程质量。
有了标准,咱们就能从源头上杜绝豆腐渣工程,让咱们住得安心,行得放心。
第二,提高施工效率。
标准化让咱们有了统一的规范,减少了返工和修改,提高了施工速度。
第三,降低安全隐患。
标准化要求咱们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降低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第四,促进技术创新。
有了标准化,咱们就可以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大胆尝试新技术、新材料,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总之,标准化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加强建筑标准化提高建筑经济效益
![加强建筑标准化提高建筑经济效益](https://img.taocdn.com/s3/m/3b7618ea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78.png)
加强建筑标准化提高建筑经济效益一、加强建筑标准化的意义建筑标准化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水平,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过程中,制定、发行和实施一系列规程、标准和技术文件的过程。
加强建筑标准化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1、保证建筑安全建筑是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活动的场所,建筑安全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
加强建筑标准化能够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保障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2、提高建筑品质建筑品质是客观存在的,它与建筑技术、建筑设计、施工工艺、施工质量等诸多因素有关。
建筑标准化能够将这些因素纳入到统一的规范中,提高建筑品质,提升建筑市场竞争力。
3、降低建筑成本标准化能够降低建筑成本。
通过规范化设计和施工,可以减少物料的浪费和不必要的人工,从而达到减少成本的目的。
标准化能够提高建筑效率。
建筑标准化可以帮助建筑企业实现工艺的标准化和流程的标准化,从而提高施工效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1、制定技术标准技术标准是指在设计、施工、验收、使用等各个环节中所必须的技术规范。
技术标准能够规范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保障建筑安全和质量。
管理标准是指在施工管理、工程验收、使用与维护、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所必须遵守的有关规定。
加强管理标准制定,能够更好地规范管理行为,提升工程质量。
行业标准是指由建筑行业协会、学会制定的行业技术标准,它反映了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技术水平。
加强行业标准制定,能够规范建筑行业的技术水平,推动行业的快速发展。
4、推动国家标准化国家标准化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和执行的标准。
在加强建筑标准化的过程中,需要推动国家标准化,进一步整合标准化资源,改进标准化机制,提升标准化管理水平。
三、建筑标准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建筑标准化能够规范施工工艺和质量,避免因施工质量问题而导致的修补和改造,从而减少了建筑成本。
加强标准化制定和实施,能够提高建筑企业的品牌价值,推动企业向高端品质的建筑产品方向发展。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管理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管理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2063935c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1a.png)
建筑工地存在明显安全文明施工隐患或问题被责令整改的,在隐患或问题消除前,建设单位可以拒绝支付除预 付款外的后续相关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合同约定制约措施的,此处载明合同相关条款)。
四、奖惩措施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 工地管理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 工地管理的通知
为进一步完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安全生产风险闭环管控机制,打赢除险保安攻坚战,规范安全文明 施工标准化工地创建工作,现就进一步加强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目标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落实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安全生产、文明施 工主体责任。以建筑工地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强化建筑工地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软硬件投入,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 制,全面提升建筑工地安全保障和文明施工水平,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街道全域,下同)的工程,加大奖罚力度。在全县范围内,满足县级优良但低于市级申报条件的工程,明确县级优
良创建目标;满足市级及以上申报条件的工程,明确不低于市级的创建目标;公建项目满足省级及以上申报条件的
,明确不低于省级创建目标。
2,非国有投资项目。鼓
励建设、施工单位在合同中明确标化工地创建目标和奖罚措施。在主城区的工程,以县级优良及以上为创建目 标。成功创建市级及以上标化工地的,施工企业和项目负责人在各类评优评先中优先考虑。
.建设、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合同中明确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以及该项费用单独预付及支付、使用要求、调 整方式等条款。办理质安监手续时,应提供建设单位与
施工单位共同签署的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支付计划(参附件一)。对非招标项目,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房建工 程低于合同造价的L6%、市政工程低于合同造价的L2%且不能做出合理性说明的,建设、施工单位应依据相关规定 重新核算并约定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支付计划。
标准化在工程建设中作用
![标准化在工程建设中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6b1e2d81d4d8d15abe234e1b.png)
标准化在工程建设中作用摘要: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低消耗、高速度、低成本地向社会提供产品,除了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进行生产外,学习、掌握标准化对钻探工程技术人员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文章就标准化的具体技术要点进行了论述,力求让钻探工程技术人员对此提高重视程度。
关键词:标准化;钻探工程技术人员;作用多年的工作实践告诉我们,标准化是现代化的一个标志,也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政策,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组织现代化大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管理的一项综合性基础工作。
标准化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尤其是目前对钻探工程技术人员来说,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后,许多钻探设备就要面向生产第一线,标准化工作宣传、贯彻的好与坏,是衡量一个单位在市场竞争中成败的关键,同时标准化这门学科也是每个钻探工程技术人员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之一。
本文所指的钻探工程技术人员,主要是指从事钻探设备设计、制造、管理和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
这些人员中的大部分都工作在生产第一线,他们对标准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日常工作影响很大。
所以加强钻探工程技术人员学习掌握标准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组织现代化生产,必须搞好标准化现代化的生产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严密分工与协调基础上的高效率大生产,各行各业的分工越来越细,协作关系更为密切。
往往涉及到几十个单位生产的产品,有的协作点遍及全国各地,即使是在一个企业内部,也要涉及到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和许许多多的生产技术环节,如果有一个生产环节不按技术标准生产,就会影响整个产品的生产,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产品质量标准化,特别是钻探设备产品质量标准化,关系着广大用户在钻探生产施工中的应用效果。
有章不循或无章可循所造成的恶果为数不少,如某产品研制过程中违反常规的设计程序和装配工艺导致停工。
配合标准不统一,不能互换,在施工中往往也会造成停工。
在科研领域中,任何一项科研成果,不论是新材料、新工艺、新器件还是新产品等,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必须制订相应的技术标准,即日常讲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方可投入批量生产。
建筑标准化如何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建筑标准化如何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fa615d49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eb.png)
建筑标准化如何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在当今社会,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发展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建筑标准化已经成为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建筑标准化是指在建筑领域中,对建筑设计、施工、材料、设备等方面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效率和可持续性。
那么,建筑标准化究竟是如何助力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呢?首先,建筑标准化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通过制定严格的标准和规范,明确了建筑材料的质量要求、施工工艺的流程和标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等方面的内容。
这使得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有章可循,能够有效地避免因施工方法不当、材料质量不过关等问题导致的工程质量缺陷。
例如,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标准化规定了混凝土的配合比、浇筑的顺序和振捣的时间等,从而保证了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提高了建筑物的整体质量。
其次,建筑标准化能够保障建筑施工的安全。
建筑施工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标准化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能够为施工人员提供明确的安全指导,减少安全隐患。
比如,在高空作业时,标准化要求必须佩戴安全带、设置防护栏杆等,有效地降低了高空坠落事故的发生概率。
同时,标准化还对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机械设备的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保障了施工过程中的用电安全和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进一步降低了安全事故的风险。
再者,建筑标准化有助于提高建筑行业的生产效率。
标准化的设计和施工流程可以实现构配件的工厂化生产和现场的装配式施工,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
例如,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就是建筑标准化的一个重要体现。
预制构件在工厂中按照标准生产,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装配,减少了现场施工的时间和工作量,提高了施工效率。
此外,标准化的施工工艺和管理流程还能够减少施工中的返工和整改,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建筑标准化还有利于促进建筑行业的技术创新。
建筑中的建筑标准化提高施工效率与质量
![建筑中的建筑标准化提高施工效率与质量](https://img.taocdn.com/s3/m/436d5bbf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cb.png)
建筑中的建筑标准化提高施工效率与质量在建筑行业中,建筑标准化是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建筑标准化在建筑设计、施工工艺、材料选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建筑中的建筑标准化如何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首先,建筑标准化在设计阶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设计是建筑的基础,良好的设计可以确保建筑结构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通过建筑标准化,可以规范设计中的各项要素,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从而减少设计错误和漏洞的出现。
此外,建筑标准化还可以提供一套标准化的设计模板和方案,使设计师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设计,减少重复劳动和时间浪费。
其次,建筑标准化在施工工艺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施工是建筑过程的核心环节,合理的施工工艺可以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的控制。
通过建筑标准化,可以制定出一系列规范和标准,明确施工所需的步骤、工序和要求。
这样一来,施工人员可以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操作,减少误差和事故的发生。
同时,建筑标准化还可以提供一些施工工具和设备的标准规格,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设备选用和使用符合相关标准,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此外,建筑标准化还在材料选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筑材料的选用直接影响着建筑的质量和寿命。
通过建筑标准化,可以对建筑材料进行分类和评估,制定出一系列合格材料的标准和要求。
这样一来,建筑施工单位可以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对材料进行选用,保证材料的质量和可靠性。
同时,建筑标准化还可以推动材料行业的技术创新和进步,提供更加优质和可持续的建筑材料,进一步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总之,建筑标准化在建筑行业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它通过规范设计、施工工艺和材料选用等方面,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建筑标准化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更是一种推动整个建筑行业进步的重要途径。
未来,我们应该继续加强对建筑标准化的推广和应用,致力于打造更加高效、安全和可持续的建筑环境。
建筑标准化如何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建筑标准化如何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10b04b9c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8a.png)
建筑标准化如何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在当今社会,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发展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建筑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在这一背景下,建筑标准化成为了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
建筑标准化,简单来说,就是对建筑设计、施工、材料、设备等方面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这些标准和规范涵盖了建筑的安全性、功能性、耐久性、节能环保等多个方面,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约束。
首先,建筑标准化有助于保障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在建筑工程中,质量和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标准化的设计规范和施工工艺要求,可以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因设计不合理或施工不规范导致的安全隐患。
例如,对于建筑的抗震设计,有明确的标准规定了不同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和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要求。
按照这些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的抵御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其次,建筑标准化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率和效益。
标准化的构配件和施工方法,可以实现工厂化生产和装配式施工,大大缩短建筑工期,降低施工成本。
同时,标准化的管理流程和质量控制标准,能够减少施工中的错误和返工,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和经济效益。
以预制装配式建筑为例,通过标准化的预制构件生产和现场装配,可以大大提高施工速度,减少现场湿作业,降低劳动力成本和环境污染。
再者,建筑标准化有利于促进建筑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标准化并不是限制创新,而是为创新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基础和平台。
在标准化的框架内,企业和科研机构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活动。
例如,随着节能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筑节能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这就促使企业加大对节能技术和材料的研发投入,推动了建筑节能技术的快速发展。
此外,建筑标准化还有助于加强建筑行业的管理和监督。
标准化的规范和标准为政府部门的监管提供了明确的依据,有利于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加强建筑标准化提高建筑经济效益
![加强建筑标准化提高建筑经济效益](https://img.taocdn.com/s3/m/a68ef737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23.png)
加强建筑标准化提高建筑经济效益加强建筑标准化是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
建筑标准化是指在设计、施工、管理等各个环节中,按照一定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安全和可持续性。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阐述加强建筑标准化对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作用。
加强建筑标准化可以提高建筑物的质量。
建筑标准化可以规范建筑物的设计与施工流程,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通过严格执行标准化要求,可以减少设计与施工过程中的错误和缺陷,提高建筑物的品质和可靠性。
标准化还可以对建筑材料、设备等进行质量控制,确保使用的材料和设备符合相关标准,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可以减少后期维护与修缮的成本,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
加强建筑标准化可以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
通过建立标准施工流程和标准作业规范,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和浪费,提高施工的效率和速度。
标准化还可以提高施工的组织性和协调性,统一施工进度和质量要求,减少施工中的冲突和纠纷。
提高施工的效率可以缩短工期,减少人力和资源的浪费,降低建筑成本,提高建筑物的经济效益。
加强建筑标准化可以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
建筑标准化可以规范建筑物的能源设计和节能措施,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采用高效节能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建筑物的运营成本。
标准化还可以统一能源管理和监控系统,提高对能源使用情况的监测和控制。
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运营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建筑物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加强建筑标准化对提高建筑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和施工效率,降低建筑成本;通过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加强建筑标准化不仅有利于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提升国家经济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我们应该加强对建筑标准化的重视,不断推动标准化建设的深入发展。
加强建筑标准化提高建筑经济效益
![加强建筑标准化提高建筑经济效益](https://img.taocdn.com/s3/m/e53a6fb7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2a.png)
加强建筑标准化提高建筑经济效益建筑行业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容小觑。
然而,建筑行业的发展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如建筑设计不合理、建筑施工质量低、建筑安全问题等。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加强建筑标准化是提高建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
建筑标准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基石。
建筑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通过建筑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可以规范建筑行业的各个环节,保证建筑质量稳定和安全,提高建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时,建筑标准也可以促进建筑行业的技术创新和提高建筑行业的竞争力。
建筑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应该着力作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一、加强建筑设计标准化建筑设计是建筑行业的一个基础性工作,直接关系到后续建筑工程的实施和建筑质量的稳定。
因此,建筑设计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建筑设计标准化工作应该按照国家和地方规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加强设计制度和设计规范的建立和完善。
建筑设计标准应该包括建筑设计规范、建筑设计评审制度、建筑设计审批流程等方面的制度和规范要求。
这将有助于建筑设计单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提高建筑设计水平,保证建筑质量和建筑安全。
建筑施工是建筑行业的核心工作,对于建筑质量和建筑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建筑施工标准化工作也应该加强。
建筑施工标准化应该完善建筑施工管理制度和施工规范,做好施工质量监督和质量检测工作。
同时,要加强对施工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保证先进施工技术和装备的使用,提高建筑施工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建筑材料是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质量和建筑安全有着重要影响。
建筑材料的标准化工作应该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要求,做好材料质量检测工作,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建筑材料的标准化应该包括建材产品标准化和建材生产标准化两个方面,以保证建筑材料的性能和品质。
建筑管理是建筑行业的关键性工作,对于建筑质量和建筑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加强建筑标准化提高建筑经济效益
![加强建筑标准化提高建筑经济效益](https://img.taocdn.com/s3/m/11ba1aae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8d.png)
加强建筑标准化提高建筑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成为了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建筑行业的重要环节,建筑标准化不仅关乎建筑质量和安全,而且直接影响到建筑的经济效益。
加强建筑标准化,提高建筑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建筑标准化的意义1.提升建筑质量和安全建筑标准化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科学规范地进行各项工作,以达到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的目的。
加强建筑标准化可以有效规范建筑行业的各个环节,提升建筑质量和安全水平,降低建筑事故的发生率,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提高建筑经济效益加强建筑标准化还可以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
通过科学规范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可以有效降低建筑成本,提升建筑的使用寿命和品质,增加建筑的投资回报率,降低维护和修复成本,提高建筑的整体经济效益。
3.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建筑标准化是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通过建立健全的标准化体系,可以引导和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建筑产业向质量型、效益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4.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建筑标准化也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建筑作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场所,其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
加强建筑标准化,可以提供更安全、更舒适、更环保的建筑环境,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加强建筑标准化的途径和对策1.健全建筑标准法规体系要加强建筑标准化,首先要健全建筑标准法规体系。
政府部门应加强建筑标准化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建筑行业各个环节的规范化水平。
针对建筑行业的特点和现实问题,建立健全一系列建筑标准法规,明确建筑标准化的基本要求和原则,规定相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职责,加强对建筑市场的监管和服务,维护公平竞争的环境。
建筑工地标准化建设
![建筑工地标准化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60a315ec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c4.png)
建筑工地标准化建设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地标准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建筑工地标准化建设不仅可以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建筑工地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1.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建筑工地标准化建设可以规范施工流程和标准,避免施工中出现差错和意外事故。
此外,标准化建设还能够建立完善的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2.提高工作效率标准化建设可以优化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
通过建立标准化的施工标准和流程,可以减少无效的人力和物力浪费,缩短施工周期,提高工作效率。
3.降低成本1.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建筑工地标准化建设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并进行标准化的培训和实施。
通过建立管理制度、规范流程、制定施工标准和规范等手段,从而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
同时,应加强对工人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施工操作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
2.加强安全管理建筑工地标准化建设要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责任制。
通过建立安全演练和应急预案,加强安全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从而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4.规范施工流程建筑工地标准化建设要规范施工流程,确保施工流程的顺畅和规范。
通过建立规范的施工流程和操作标准,达到同质化的施工过程,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建筑工地标准化建设要加强环保管理,建立健全的环保责任制和环保管理制度。
通过合理规划施工进度和内容,采取环保措施和施工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加强建筑标准化提高建筑经济效益
![加强建筑标准化提高建筑经济效益](https://img.taocdn.com/s3/m/9e783df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2e.png)
加强建筑标准化提高建筑经济效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为了提高建筑行业的经济效益,加强建筑标准化成为一个重要的手段和路径。
建筑标准化是指在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过程中,根据一定的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以达到统一的设计标准和施工质量。
强化建筑标准化可以提高建筑行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施工安全,进而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
建筑标准化可以提高建筑行业的生产效率。
在建筑过程中,如果能够遵循统一的标准和要求进行操作,可以减少重复劳动和浪费,提高施工速度和效率。
对于常见的施工工艺,可以制定标准化的作业流程,将施工过程的时间和劳动力成本降到最低,从而提高建筑行业的生产效率。
建筑标准化可以提高建筑产品的质量。
通过制定严格的建筑标准和要求,可以确保建筑产品的设计符合安全、环保和功能需求,施工按照规范进行,从而保证建筑品质的稳定和优秀。
标准化的施工过程可以减少人工失误和质量问题的发生,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用户提供更高品质的建筑产品。
建筑标准化可以提高建筑的施工安全。
严格的标准和规范要求可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操作规程得到落实,从而减少事故和意外发生的风险。
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通过标准化的施工流程和操作规范,可以有效地防止坠落、电击等安全风险,保障工人的安全。
加强建筑标准化是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通过标准化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可以提高建筑行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施工安全,降低成本,最终达到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目标。
政府、企业和专业机构应加强对建筑标准化的推动和引导,提高建筑行业的标准化水平,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工程建设标准化现状及发展规划
![工程建设标准化现状及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fc7a300c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d7.png)
工程建设标准化现状及发展规划杨瑾峰【期刊名称】《工程建设标准化》【年(卷),期】2013(000)006【摘要】工程建设标准是经济建设和项目投资的重要制度和技术依据,经过6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标准数量迅速增加、标准体系构架基本建立、标准实施与监督得到强化、标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基础理论研究取得重要成果,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当前,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大形势下,工程建设标准化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已成为法律法规的重要技术支撑,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同,进一步发挥工程建设标准化的作用已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未来,以落实党和国家决策部署和战略规划、服务建设事业发展为重点,以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为目标,完善法规制度,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标准实施与监督,切实发挥标准的作用,促进工程建设标准化全面、深入发展,将成为未来工程建设标准化发展规划的总的趋势和要求。
【总页数】7页(P6-11,15)【作者】杨瑾峰【作者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07.963【相关文献】1.浅谈我国大功率内燃机排放现状及排放后处理发展规划 [J], 吕明朗2.近20年我国电子文件管理政策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 [J], 李海涛;徐亚婷3.侗族传统建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及保护措施和发展规划——以木杉村为例[J], 代申勇;廖军;刘松;邹金江;朱元;刘秋美;卢云4.沈阳市冰雪旅游产业资源的布局现状及发展规划研究 [J], 姜春雪;潘书波5.解读中小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发展规划 [J], 葛美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标准化工地建设重要作用-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需要
![标准化工地建设重要作用-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需要](https://img.taocdn.com/s3/m/0e747f515f0e7cd1842536ae.png)
全面推进标准化工地建设做大做强企业标准化工地建设,目的是探讨以在建项目为载体,如何进一步加强企业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培育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快速、持续、稳定发展。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企业快速持续稳定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加强标准化工地建设的重要性对于我们这个从事工程建筑业的企业来说,施工现场是企业的信誉之本、效益之源、人才之基,是企业的窗口和镜子。
施工现场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
我们之所以一直强调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因为这是加强企业各项管理的一项“源头”性工作,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一环。
因此,我们必须从企业生存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强化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真正当作大事来抓,落到实处。
“标准化管理”内涵是“通过制定标准、组织实施和有效监控,以获取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其实质就是管理及作业活动的标准化。
推行标准化工地建设,就是实施施工现场管理标准化,就是要求全体员工围绕项目施工全过程的一切工作内容和目的,依据国家、企业制定的各项法规、标准和规定展开的规范化、制度化的现场管理活动;通过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将各项制度、标准、规范全面地在施工现场得到贯彻、落实,将“标准”化为员工的基本理念,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化为管理和操作的实践。
1、加强标准化工地建设,有利于提高在建项目的综合管理水平。
项目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有效地把施工企业的各项专业管理融为一体,是企业管理水平、综合实力、整体能力的重要体现。
企业的管理能力、创利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品牌影响力,所有这一切以项目管理为核心,并以工期、安全、质量、成本和文明施工等各个方面为载体表现出来。
几年来,在集团公司和各个子分公司的努力下,通过项目评估、项目监察、项目审计及项目考核兑现,全集团的项目管理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但是,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我们要认真客观地分析我们在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期控制不到位。
工程标准化建设
![工程标准化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b50f4426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7e.png)
工程标准化建设工程标准化建设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它为各种工程项目提供了规范的指导,保证了工程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工程标准化建设的意义、挑战和前景。
首先,工程标准化建设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标准作为一种规范,可以确保工程项目按照既定的技术要求和程序进行,减少了人为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通过标准化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等环节都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减少了工程事故的发生概率,提高了工程的可靠性。
其次,工程标准化建设可以促进工程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随着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多和规模的迅速扩大,许多问题如工期延误、成本超支、质量不达标等也相继浮现。
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工程标准,可以规范和标准化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减少因人为操作不当而导致的问题。
同时,标准化建设也为工程行业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技术交流和协同发展的平台,促进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然而,工程标准化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由于工程项目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制定和执行标准并非易事。
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需要考虑的因素和要求各不相同,因此需要制定一系列细分的标准。
此外,工程标准的修订和更新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以跟上技术的发展和行业的变化。
这些都需要行业各方的共同努力和资源的支持。
未来,工程标准化建设将面临更广阔的前景和发展空间。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工程项目将呈现出更加复杂和高难度的特点。
这要求标准化建设不仅要关注基本的技术指标,还要考虑到项目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等因素。
此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工程标准化建设也需要与国际标准接轨,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
在推动工程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强对工程标准化建设的支持和监督;企业可以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提高自身的标准化水平;专业机构和研究机构可以加强技术交流和协作,推动工程标准化建设的研究和应用。
工程建设领域标准化施工技术的应用
![工程建设领域标准化施工技术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b1d365d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c4.png)
工程建设领域标准化施工技术的应用
工程建设领域是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之一,也是科技创新和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
在
工程建设领域中,标准化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工程质量,还可以加快施工速度、
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且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首先,标准化施工技术能够提高工程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施工,能够保证不同施工环节的协调配合,从而降低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率。
施工标准化可以规
范施工人员的行动,从而使工人能够有条不紊地按照标准施工。
标准化施工技术还可以避
免建筑材料选用不当、施工工艺不规范等问题,从而提高工程的抗震性、耐久性和安全
性。
其次,标准化施工技术能够加快施工速度。
在施工过程中,标准化施工技术可以大大
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使施工过程更加规范、高效。
标准化施工技术可以减少施
工现场的交叉影响,提高施工效率,避免施工过程中的重复、漏项、错项等问题,从而提
高施工速度。
再次,标准化施工技术能够降低施工成本。
标准化施工技术可以合理控制施工过程中
的材料选购、机械采购、劳务人员使用等,从而降低施工成本,减少建设单位对建筑工程
的投资。
最后,标准化施工技术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
标准化施工技术提高了施工效率,使得
工人的劳动效率也可以提高,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标准化施工技术可以为工人提供可靠
的工作保障和宽松的工作环境,增加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和投入感,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一步发挥工程建设标准化的积极作用
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重要保证。
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在国家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要制定并强制执行节能、节水、节材的标准”。
对加强和改进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
1工程建设标准化的作用
工程建设标准是为在工程建设领域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建设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
积极而合理地建立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可以保护我国在该领域的自身利益,提高我国建设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建设工程只能固定在某个地点,必然受当地的气候、地质、环境等自然条件以及经济、社会、人文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工程建设标准规定的技术、工艺和质量等要求,必然对应用在工程中的材料和设备产生影响。
工程建设标准涵盖了不同地域中的各类建设工程,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代表性。
2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还存在诸多有待改进的工作,比如:法律法规及制度需要进一步健全;工程建设标准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框架需要进一步完善;国内建设市场的标准化监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标准化人才队伍的建设须加大力度;工程建设标准与科技研发的协调机制须尽快建立等。
3充分发挥工程建设标准化的作用
3.1健全与完善工程建设标准化法律法规
首先,应根据建设事业发展的要求,充分反映工程建设和工程建设标准化的特点,重视并积极参与《标准化法》的修订工作,为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提供相适应的法律基础;其次,在对《建筑法》等有关工程建设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过程中,充分体现工程建设标准的地位和作用;第三,出台《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条例》,确立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化的基本准则,组织制定工程建设标准化的相关规章制度,全面规范工程建设标准化行为。
3.2全面实施工程建设标准体系
3.2.1建立和完善工程建设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标准新体制
参照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通行做法,根据《标准化法》等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改革我国现行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体制。
以《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为基础,以性能、功能为目标,以完整的建设工程为对象,突出安全、卫生、环境保护以及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等有关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技术要求,通过试点,不断建立和完善工程建设技术法规,实现技术标准的自愿采用,逐步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建设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标准体制。
3.2.2完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框架
以城乡规划、城镇建设、房屋建筑为基础,按照系统分析的方法,以结构优化、数量合理、层次清晰、分类明确、协调配套为目标,深化《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框架》、《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体系框架》等的研究与编制工作,形成科学、动态、开放的工程建设标准技术体系,确保标准制定的工作秩序,减少标准之间的
重复与矛盾,有效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
3.2.3强化工程建设标准的实施与监督,建立并实施建设市场的标准化监管机制利用法律手段,加强对建设市场的标准化监督
管理,通过激励政策和标准化服务措施调控建设市场的技术行为,维护公众利益,推动标准的实施;同时,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通过利益原则和诚信原则来推动企业自觉有效地执行标准,实现建设市场的标准化监管机制的顺利实施。
3.2.4促进工程建设标准快速反应机制的运行
(1)建立预警系统,即将国外将要制定或实施的可能对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化产生影响的技术法规、标准或评定程序及时通报相关单位,使之能快速采取相应对策,将负面影响降至最低程度;
(2)提高反应能力,加强对风险信息的搜集和研究,建立工程建设标准化的快速反应工作程序;
(3)开展合格评定,由专门机构针对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进行评估,建立合格评定制度;
(4)构建信息平台,实现标准信息咨询网络服务,建立我国工程建设技术法规、技术标准的数据库和咨询中心,及时跟踪和研究国内外技术法规、技术标准。
3.3加强重点领域和环节的工程建设标准制定工作针对工程建设标准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加快工程建设标准的制订、修订速度。
在解决城乡建设、城市规划等领域和信息技术应用、工程管理、使用维护等环节标准缺项、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的基
础上,加快完成和突出解决相关技术法规及与之配套的系列技术标准的编制,以保护国内市场、增强我国建设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3.4着力解决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经费的投入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事业,需要必要的财政投入。
作为处在市场快速发展中的大国,中国正在努力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工程建设标准化的经费投入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极不协调。
从国家的角度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并保持一定的递增幅度,对于标准的战略研究、体系构建等具有关键而重大的影响。
应将工程建设标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采取政府补助、上级拨款、企业资助及标准有偿使用等多渠道予以解决。
3.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化的人才培养,造就一支熟悉专业技术和标准化、素质高、结构优的工程建设复合型人才队伍。
强化工程建设标准化机构的建设,全面提升这些机构的综合运转能力,为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保障。
3.6推动工程建设标准与科技进步的协调发展
强调工程建设标准转化为科研成果的要求,建立工程建设标准的项目计划提出及其技术水平的考核评估机制,推动科研成果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广泛应用。
围绕提高工程建设标准的质量和技术水平,组织开展建设领域的科研。
由于工程建设的标准化科
研工作不同于常规的基础科研,带有综合性和系统性,因而应着力建立起“标准科研”的促进和保障制度,并加大投入,逐步形成科技研发和标准制定、修订的良性互动。
3.7重视和加大对工程建设标准化战略的研究为不断完善和充分发挥新形势下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重要作用,根据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工业化进程,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要积极开展关于标准化战略、制度建设的研究;要进一步研究
科研与标准协调机制等重大问题;开展标准基础和应用理论研究,特别是用科学发展观,按照与时俱进的工作方针,不断审视工程建设标准化的特殊作用、地位。
积极开展国际标准的分析研究和与我国标准化进行对比的工作,对国际标准转化为我国标准的可行性、适应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提高采用国际标准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