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学基础《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中药学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医中药学基础
英文名称: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Chinese herbology
课程号(代码):50506225
课程类别:选修课
学时:42 学分:2.5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以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教学内容以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三基”为主线,通过本课程学习,拟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中医气血津液及的脏腑含义及内容,熟悉各脏腑及气血津液的基本生理功能;掌握中医病因学的主要内容及各种致病邪气的特点。
2.熟悉辨证中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的主要内容。
3.掌握中药学的性能的含义以及包含内容;掌握药物的功效与主治病证。
4.记忆各节掌握中药的功效及部分药物的主治病证特点。
三、教学内容
上篇中医学基础
教学内容
1.绪论
1.1中医药发展简史。
1.2.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2.1整体观念。
1.2.2辨证论治
1.3.中医学的思维方式
2.阴阳五行
2.1阴阳学说
2.1.1阴阳的基本含义
2.1.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2.2五行学说
2.2.1五行的基本含义
2.2.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3.气血津液
3.1气的含义及分类、运行及生理功能
3.2血的含义、生成与运行及生理功能
3.3津液的含义、生成与输布排泄及生理功能
3.4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4.脏腑经络
4.1五脏
4.1.1心的生理功能
4.1.2肺的生理功能
4.1.3脾的生理功能
4.1.4肝的生理功能
4.1.5肾的生理功能
4.2六腑
4.2.1胆的生理功能
4.2.2胃的生理功能
4.2.3小肠的生理功能
4.2.4大肠的生理功能
4.2.5膀胱的生理功能
4.3奇恒之腑的内容
4.4脏腑之间的关系
4.5经络的概念及组成
5.病因
5.1六淫邪气内容及致病特点
5.2疫疠邪气的致病特点
5.3七情的内容以及影响的脏腑
5.4饮食劳倦致病
5.5其他病因(痰饮与瘀血、外伤等)致病特点
6.病机与发病
6.1病机的发生、发展与变化
6.2发病条件
7.四诊
7.1望诊的主要内容
7.2闻诊的主要内容
7.3问诊的主要内容
7.4切诊的主要内容
8.辨证
8.1八纲辨证的内容及要点
8.2气血津液辨证的内容及要点
8.3脏腑辨证的内容及要点
8.4其他辨证的内容及要点
9.预防与治则
9.1预防疾病采取的措施
9.2中医治病的主要原则
教学要求
包括的内容、含义及致病特点;八纲辨证的内容,气病、血病辨证的内容以及“主证”特点。
2.熟悉中医学的特点;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基本含义;脏腑(五脏六腑)的组成,呈表里关系的脏与腑;脏腑辨证包括的主要内容。
3.了解中医药的起源;奇恒之腑的内容;经络的含义与组成发病以及与病机、诊法的内容、其他辨证、预防与治则等的大致内容。
考核知识点
1.中医学的特点。
2.脏腑、五脏、六腑的内容;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呈表里关系的脏与腑;分别与官窍的关系。
3.气的含义以及包括内容;气、血、津液各自的生理功能。
4.六淫邪气、七情包括的内容,各自的致病特点以及七情影响的脏腑功能;瘀血、痰饮的致病特点及临床特点。
5.四诊的内容;望闻问切诊含内容。
6.辨证的主要内容;八纲辨证与气血津液辨证内容以及特点。
中篇中药学基本知识
中药常识与基本理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中药的产地、采制与贮存的学习,要求掌握炮制的目的,了解中药材特定产地、恰当的采收时节、炮制加工是否合理以及药材贮存是否得当,均会直接影响药材质量,进而影响临床效应。
通过学习中药性能的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内容的学习,充分认识中药性能是中药基本理论的核心部分,其主要包括的内容。要求掌握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的含义,确定依据以及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掌握五味各味的作用特点;影响升降浮沉和毒性的主要因素。
通过学习中药的应用,要求掌握中药的配伍关系,十八反与十九畏的内容;确定中
药用量的主要依据;中药七情配伍关系以及配伍禁忌。熟悉中药用量含义以及特殊煎煮方法。了解中药的配伍、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及食忌的含义以及包括的主要内容;汤剂的一般煎煮方法;服药方法。
(二)主要内容与考核内容
10.1中药的产地与采制与贮存
10.1.1道地药材的含义,各地代表性道地药材。
10.1.2植物药材中全草类、叶类、花类、果实或种子类、根或根(块)茎类、树皮或根皮类的一般采集原则。
10.1.3炮制的目的;炮制方法的分类;水飞、炙的含义。
10.2中药性能的含义以及包含的内容
10.2.1四气的含义以及确定依据,四气的临床意义。
10.2.2五味的含义,各味代表的药物作用。
10.2.3升降浮沉的含义,以及临床意义;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10.2.4归经的含义,确定依据,以及临床意义。
10.2.5毒性的含义,影响毒性的因素以及对待中药毒性的正确态度。
10.3中药的应用
10.3.1中药的配伍:关于中药的配伍目的,七情配伍关系内容及各情含义;对待各种配伍关系的原则。
10.3.2用药禁忌(包括配伍禁忌,病证用药禁忌,妊娠用药禁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等主要内容)。
10.3.3中药的剂量的含义;确定剂量的依据。
10.3.4中药的用法包括给药途径、应用形式、汤剂的煎煮方法、服药方法等内容。
常用中药(170味)
[学习要求]
掌握50味常用中药的分类归属、功效与应用、特殊用法用量及特殊使用注意。熟悉中药应用以及60味常用中药的分类归属、功效与主治病证、特殊用法用量与特殊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