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影验光法的原理

合集下载

检影验光的原理新解及应用

检影验光的原理新解及应用

检影验光是准确的客观验光方法。

对于验光师来说,不仅要熟练掌握检影验光的方法,而且还应掌握好检影验光的原理。

检影验光的原理是学习检影验光的基础,以往关于检影验光原理的论述大多是从光束的角度去解释的,这与我们对一般光学现象的解释并不一致。

在几何光学中,我们研究的方法一般是从光线的角度分析光学现象,那么能否利用几何光学的基本方法,从光线的角度分析检影,从而研究采用普通方法无法分析的问题呢?经过研究,笔者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看待视孔,如果将视孔看作是光阑,那么需要从光束的角度分析,才能解释检影的原理。

如果将视孔看作是一个几何点,那么就可以利用几何光学的知识,从光线的角度分析检影验光。

本文将详细讨论如何采用单一一条主光线分析检影验光的原理,并且以此利用几何光学的基本知识推导出影动相对速度的公式。

1 检影验光的原理检影验光的光路图如图1所示。

由检影镜发出的光,经过眼睛屈光系统的折射在眼底形成一个光斑,由眼底光斑发出的光,经过检影镜的视孔,进入检查者的眼睛。

当检影镜向上转动时,眼底光斑也会随之向上移动。

当检影镜向下转动时,眼底光斑也会向下移动。

在检影镜转动的同时,由于患者眼睛的屈光状态不同,检查者会看到逆动、顺动、中和三种不同的影动图像。

图11.1 逆动由眼底光斑发出的光会在它的共轭焦点(即眼睛的远点聚焦),同时,我们将检影镜的视孔看作是一个几何点。

如果眼睛的远点位于检影镜前面(患者的屈光不正度小于检影距离的屈光度w,w为负),由眼底光斑发出的光经过眼睛屈光系统的折射作用,再经过眼睛远点和检影镜的视孔,进入检查者的眼睛。

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它的光路图如图2所示,在图中眼底光斑位于视轴之上,那么它所对应的眼睛的远点应位于视轴之下。

在检查者看来,患者眼底反光是由位于视轴之下的位置发出的,检查者就会看到逆动影动。

图21.2 顺动顺动的原理与逆动的原理相似,由眼底眼光斑发出的光线经过检影镜的视孔和眼睛的远点,此时眼睛的远点位于检影镜后面且位于视轴的下方,顺动的光路图如图3所示,在检查者看来眼底反光是由眼睛的上方发出,检查者会看到顺动图像。

检影的原理与方法

检影的原理与方法

检影验光的原理与方法原理:。

眼的屈光系统相当于58D的凸透镜。

如果在眼前适当位置放一发光点,其发出的发散光线经过眼折射后肯定会汇聚成一焦点(也叫像点,以下同)在眼底的黄斑部;根据光线可逆原则,黄斑部某点发出的光线经过眼折射后同样会在眼前的某一适当位置汇聚成焦点。

这样的发光点与焦点就是一对共轭点。

在做检影时我们人为地将这对共轭点位置固定下来:比如在1米处检影-----------发光点在黄斑部,焦点在1米处;(相当于远点在1米,也就是近视-1.00D)比如0.67米处检影--------发光点在黄斑部,焦点在0.67米处;(相当于远点在0.67米,也就是近视-1.50D)比如0.50M处检影--------发光点在黄斑部,焦点在0.50米处;(相当于远点在0.50米,也就是近视-2.00D)。

再通过在眼前增加镜片来改变眼内射出光线的聚散度,使射出光线在指定距离处聚焦。

检影镜射出的光线为弱发散光线,进入眼后回照亮视网膜,视网膜黄斑部必定会将光线反射回来,反射光经眼屈光系统后:1,如果刚好在检影距离1.0米聚焦,则光影不动,眼近视1.00D;2,如果在检影距离1.0米内聚焦(意思是到达检影距离前反射光已经聚焦了),则光影逆动,眼近视在1.00D以上;3,如果在检影距离1.0米后聚焦(意思是到达检影距离时反射光还未聚焦),则光影顺动,眼远视,或1.00D内的近视,或正视;方法:以一米距离检影为例1,相对暗室,客人背靠墙,直腰,平视一远方固定目标点,你与客人面对面偏侧而坐,视线等高,你眼与客人眼相距1米。

2,执检影镜于你右眼前,通过镜的小孔正对客人的右眼瞳孔观察,分别在水平和垂直方位晃动检影镜,同时观察影动的状况:1)光影不动,不需加近视片,镜片为0,则0—1.00=-1.00,说明近视-1.00D;2)光影逆动,在眼前加近视片,直到光影不动,所加的片比如为-4.00,则-4.00-1.00=-5.00,说明近视-5.00D;3) 光影顺动,在眼前加远视片,直到光影不动,所加的片比如为+0.50,则+0.50-1.00=-0.50,说明近视-0.50D;比如为+1.00,则+1.00-1.00=0,说明正视;比如为+4.00,则+4.00-1.00=+3.00,说明远视+3.00D;3,用带状光检影,先将光带转到任意位置,在与光带垂直的方向晃动,观察瞳孔区的反射光带是否与眼外皮肤上的光带平行,不平行则有散光存在,需要调整检影镜光带使两者平行,记住此光带方位为经线A,与此光带垂直的方位为经线B,再分别测定经线A,和经线B上的屈光度数。

浅谈检影验光

浅谈检影验光

浅谈检影验光泰兴张勤眼科专科门诊部【摘要】检影是一种他觉法测量眼屈光状态的方法,需要长期反复练习,才能掌握真谛。

检影镜又称视网膜镜,检影法又称视网膜检影法。

此种检查方法,工具简单,价格便宜,检查结果也不依靠被检者的主观状态,无论被检者是儿童或智力低下者,或对主观分辨不很确切者,此法均能得到较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检影验光;静态检影;动态检影1.检影验光概述检影验光全称为视网膜检影法,是一种客观验光方法。

是由William于1859年于偶然间所发现。

他用检眼镜检查散光眼时发现一个特殊运动的反光。

直到1873年才由Cuignet 应用于临床。

1884年Smith建议用检影这个名词。

视网膜检影法这个词是由Parent于1881年所提出。

检影是一种他觉法测量眼屈光状态的方法。

需要长期训练,才能掌握真谛。

在现代验光技术中,检影法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程序。

检影法是用检影镜将一束光线投射到患者眼屈光系统直达视网膜,再由视网膜的反射光抵达检影镜,穿过检影镜窥孔(简称检影孔),被验光师观察到。

这视网膜反射光即“红光反射”,是检影分析的主要依据。

患者屈光状态不同,其由红光反射而形成的顺动、逆动也不同。

验光师分析这不同的影动,在标准镜片箱中取出相应镜片来消解影动,直到找到中和点。

用来找到中和点的标准镜片与患者的屈光状态密切相关。

检影法又称视网膜检影法,检影镜又称视网膜镜。

检影镜有两类:点状光检影镜和带状光检影镜。

2.检影前准备①验光员必须是正视眼或屈光不正已全矫。

②检影需在暗室中进行。

③检影距离固定(1米,0.67米,0.5米)。

④患者14岁以下应麻痹睫状肌,14岁以上要注视5米视标,松弛眼调节。

⑤正确调整试镜架或综合验光仪的PD,前倾角和后顶距。

3.静态检影3.1规则散光的检影静态检影是指在散瞳麻痹睫状肌或不散瞳眼放松调节下检影验光。

检影要在光较暗的验光室中进行。

散瞳检影,瞳孔较大,影动往往不易中和。

瞳孔的中央部己中和,而周边部分在逆动。

检影验光技巧

检影验光技巧

检影验光技巧一、检影验光简介检影全称视网膜检影(retinoscopy或skiascopy)。

检影验光法已经有13 1年的历史了,最初是由William于1859年于偶然间发现。

他用检眼镜检查散光时,无意间发现一种由眼底反射出来,并有特殊运动的光。

经过研究,直到1873年才由Cuignet用于临床。

1884年Smith建议使用检影(shadow test)一词。

1881年由P arent提出了视网膜检影一词。

顾名思义,视网膜检影实际上是利用光线经过视网膜反射后形成影像的明暗及运动规律来判断屈光状态的一种验光方法。

二.检影在验光中的地位1. 动态检影可以快速确定屈光状态通过动态检影寻找远点和对调节幅度的判断可以简单快速的确定屈光状态和程度。

2. 静态检影可以确定光度范围通过寻找中和点可以较为准确的判断光度范围,但是检影验光的结果不能直接用于处方上,还必须通过主观验光复查。

3. 动态检影可以简单确定调节幅度高中和点的位置,可以用来判断调节幅度4. 静态检影可以用于调节性近视初查静态检影的中和点光度等于实际光度减去工作距离的倒数,实际上就是在完全光度上加上一个符合检影距离的正透镜,以达到中和点。

我们知道在眼前加上一个正透镜可以使调节放松,因此,静态检影时的调节可以得到一定量的放松,如果检影结果明显低于实际的近视度数时,可能存在调节性近视。

5. 检影的同时可以进行屈光间质的检查屈光间质的状态对验光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利用检影来快速的确定屈光间质有无问题,主要通过对阴影位置及活动性的判断来确定屈光间质的状态。

三.检影验光分类(一)从光源的形状可分为点状光检影和带状光检影。

如上图点状光源与带状光源的形状。

点状光检影与带状光检影相比,点状光检影与带状光检影存在明显的区别,使用方法也略有不同。

(二)从检影时工作状态可分为静态检影和动态检影。

静态检影是指,验光时被检查者的调节、集合与检查者的工作距离处于相对或绝对静止状态是的检影方式。

第三章 检影验光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三章 检影验光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一章检影验光验光就是指测量眼综合屈光不正程度。

根据检查的特点和思路,分为主观验光和客观验光两种。

所谓客观验光是指在检查过程中,无需被检者根据自己的感觉作出判断和回答,只由检查者使用仪器直接检查被检眼的屈光状态,并确定矫正镜片的屈光力。

本章只介绍客观验光的主要方法,即检影验光。

其他方法在下一章节介绍。

第一节检影和检影镜的发展检影全称视网膜检影(retinoscopy或skiascopy)。

检影验光法已经有131年的历史了,最初是由William于1859年于偶然间发现。

他用检眼镜检查散光时,无意间发现一种由眼底反射出来,并有特殊运动的光。

经过研究,直到1873年才由Cuignet用于临床。

1884年 Smith建议使用检影(shadow test)一词。

1881年由Parent提出了视网膜检影一词。

1926年柯佩兰德(copelamd)首推出带状光检影镜。

提高了检影法验光的精确度。

尤其对散光的检影,对散光光帶的检影既准确又易辨识。

最早的检影镜,是用一长方形或园形平面反射镜,中间开一2―4毫米直径的园孔成将中间镀银层刮去一园孔。

加一手持柄。

光源,是用一园筒,如同可乐罐一样,侧面开一直径大约2厘米的园孔。

筒中间放一灯泡。

灯光从园孔中射出,入射检影镜再反射至患者眼屈光系统直达眼底。

被照亮的视网膜又会将这束光线反射出,再到检影镜,穿过检影孔,被验光师窥见。

沈侠人先生一直使用这种检影镜,且爱不释手。

为了增加观察效果,验光室必需很暗。

检影镜直到现代,仍是分点状光检影镜和带状光检影镜两类。

各验光师喜好不同,会选择自己习惯使用的检影镜。

检影是一种客观测量眼球屈光状态的方法,我们利用检影镜将眼球内部照亮,光线从视网膜反射回来,这些反射光线经过眼球的屈光成分后发生了改变,通过检查反射光线的变化可以判断眼球的屈光状态。

检影法和其他验光方法相比,具有所需用附属设备少、成本低、携带方便、验光质量可靠、精确等优点。

虽然如此,但由于检影验光所涉及的光学基础知识和原理较为复杂。

检影验光法是怎么回事

检影验光法是怎么回事

1.William Bowman:最早发现不同度数屈光不正的眼内影动不同者。

2.F•cuignet第一个使用检影镜验光。

3.检影镜的组成:平面反光镜/一个外光镜。

4.检影验光分类:静态检影验光:测量被检眼的屈光状态。

动态检影验光:测量被检眼的调节状态。

5.检影验光法的基本原理检影验光是通过找被检眼的远点达到验光的目的。

远点指的是被检眼完全调节时,在空间与视网膜的共轭点。

共轭点是两个对应点和可逆点,物和像就是共轭点,检影验光的过程就是通过检影镜在空间寻找视网膜的点的过程,该共轭点就是被检眼的远点。

屈光不正:睫状肌松弛状态时,5米以外来的平行光线经屈光系统聚焦于视网膜之前或后方,称非正视眼也叫屈光不正(加眼轴与屈光力配合关系)A:正视眼:5米以外来的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在睫状肌放松状态时(即在调节静息状态下)恰好聚焦于视网膜上。

光学特点:①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②远点位于眼前远穷远,视网膜与无穷远共轭。

B:近视眼:由于眼轴太长或屈光力太强而使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的前方,称为近视。

眼轴长是因眼球过度生长,角膜曲率半径过小或晶体小造成的屈光力过强是生长不足的表现,每一种近视以上两种都可能同存在,(近一步阐述近视)光学特点:①平等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视网膜由发散光形成模糊圈。

②平等光线要经过发散透镜发散才能聚焦在视网膜(即凹透镜)此适当的发现透镜即为矫正此近视的度数。

③调节范围小,看远点以外的物体不用调节,看近于远点的物体才需调节④高度近视看得太近因会聚过度也会出现眼疲劳。

近视眼的远点:远点位于被检眼前真实一点,眼前远点与视网膜共轭。

即近视眼远点在眼球前方的距离等于矫正近视所需凹透镜的焦距。

例如:近视-2.0D的远点,在眼球前方(1/2)-4.0D的远点在眼球前方25cm。

-10.0D的远点在眼球前方10cm。

近视度数越高,远点离眼球的距离越短。

前已述及远点是代表眼球的屈光状态及程度,检影法即为确定该眼球远点位置的方法。

检影法验光 PPT

检影法验光 PPT
检影法验光 PPT
检影法基本原理
目 的:
• 一种客观评价屈光不正的方法
背 景:
• 通常 为 早 期 检 查, 作 为 主 观 验 光 的 基 础。 • 当交流非常困难或病人视力非常低的时候 ,检影可能是
检查屈光不正的唯一方法。 • 通过实践,完成双眼检影的时间不会超过5 分钟。
检 影 法: 基础理论 1
• 光带暗且运动速度慢表明屈光度较高。 • 沿其他子午线方向扫描光带或减少工作距离能帮助确定柱
镜的主子午线。
带状光检影 常规步骤-1
• 从右眼开始检。 • 确认检影镜射出的光束是交叉的。 • 从光带的垂直方向开始检。 • 在工作距离上通过窥孔,针对瞳孔平面的光束观察瞳孔反
光。 • 摆动检影镜,那么光带会在水平位扫过瞳孔。
检 影:
定位主子午线
检影 步 骤: 6
• 当增加柱镜的同时,监控影光运动的方向和调整 柱镜以致于“在轴”。
– ‘“离轴”散光易被觉察,如同散光矫正靠近终点(影 光运动速度快)
• 重复另一眼
检影 步 骤: 7
• 对于高度屈光不正,依次各眼部分矫正是很有帮助 的,以致双眼保持相同的误差。
– 使病人更容易保持注视。 – 有助于年青病人稳定调节。
在试镜架上设定病人瞳距,放好试镜架。
检 影: 准 备 2
位 置: • 病人取座位 • 检查者与病人的眼睛在同一水平(座位) • 工作距离为离病人67cm。 • 检查右眼时,检查者在被检者的右侧,反之亦然。
检影 常 规 步 骤 -1
1. 通过检影镜观察并找出检影光带。 2. 沿着水平方向摆动光带并确定运动的种类。
—反射光束在一条主子午线会变薄,另一条会变宽。
检 影: 逆 动

初学检影验光

初学检影验光

初学检影验光检影验光为他觉验光法(客观验光),检影具有不要询问被检者,即可得到准确光度,对学龄前儿童、弱视、震颤眼、白内障、弱智最适用。

它具有器械简单、便宜,节省时间的优点。

物体通过透镜成像,此物体与像的位置可以互换,二者是同轴共轭关系,检影即是根据此原理设计。

检影验光人员必须是正视眼,屈光不正要矫正,使之成为正视状态,检影验光时,验光者双眼要始终睁开,不要闭一眼,用另一眼观察,同时调节要放松。

持检影镜的姿势要正确,大拇指按在推板上,食指置于旋转环处,其余三指轻轻握住检影镜柄,肘部自然下垂。

检影器械:点状光检影镜或带状光检影镜、模拟眼,试片箱。

检影环境:相对较暗。

第一步:检影者和模拟眼相对而坐,距离可以是50cm,67cm,100cm,我认为67cm比较好。

我们的眼睛和模拟眼的高度相平,夹角不能大于10°。

第二步:开启电源,把光束投进模拟眼,观察反射映光的方向(顺动、逆动)、亮度(亮、暗)、速度(快、慢)、形状(带状光检影镜不需要考虑)。

认识体会映光四要素。

第三步:检影的基本功是在于映光四要素的观察。

假如我们的检影距离是67cm,人工近视是—1.50DS(距离的倒数,单位是米),我们把模拟眼的刻度调至-1.50的位置上,观察映光在中和时的影动,此时是似动非动,中间顺动,周围逆动(见图)。

中和的影动我们再调至0的刻度上,观察到的是顺动(这里谈的是带状光检影),一条光带随着检影镜的方向而动(见图)。

顺动的影动再调至-3.00的刻度上,我们观察到的是逆动,光影好像是球形,运动的方向是跟检影镜的运动方向相反,一边亮一边暗,有光亮有阴影(见图)。

逆动的影动第四步:通过以上的练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影动的大概,我们知道顺动插正镜片,逆动插负镜片,把模拟眼调至任意的位置,观察它的影动,插上相应的镜片。

例如,模拟眼呈顺动,插上+1.00DS的镜片,还是顺动,换成+1.75DS的镜片,此时中和,就说明这时的模拟眼的刻度在+0.25的位置上。

浅析检影验光

浅析检影验光

检影验光是一种唯一可以获得患者真实屈光状态的好方法,更是验光师及眼科医师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

近年来有不少从业人员虽经培训,但对于检影验光的原理还了解得不够深入,为此,我给我身边的员工及徒工,做了一个很通俗的浅析,以便易懂,在这里也和广大同仁交流探讨一下,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教。

1、检影的原理1.1光影的产生检影镜光源发出的光,经平面反光镜反射后的走向,通过被检者眼球的屈光系统(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聚焦在视网膜上,使照亮的视网膜发出返回光,返回的映光又经过眼屈光系统后,离开眼球,射向检影镜,检查者(即验光师)可以从检影镜后面的窥孔中看到被检者眼视网膜照亮返回的光影。

通过特定的检影距离和所需的正负读书透镜片,使被检眼与检查者眼二者互成共轭,此时检查者看到被检眼视网膜上的映光,就变成了平行的映光。

1.2平行光正视眼在调节静止状态下,当平行光线经过眼屈光系统聚焦在视网膜发出的返回光线经过眼屈光系统后,离开眼球时也同样是平行光。

1.3集合光近视眼在调节静止状态下,由于屈光系统的改变,当平行光线经过眼屈光系统后,焦点聚焦在视网膜之前,而到达视网膜上的只是一个集合过后的弥散圆。

此时视网膜返回出来的光,经眼屈光系统后,在离开眼球不远的地方即5m距离内,成为一个集合焦点,而在5m外即无限远处也只是一个集合过后的散开光,需要用凹透镜来使其变成平行光。

1.4发散光远视眼在调节静止状态下,由于屈光系统的缺陷,当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后,焦点聚焦在视网膜之后,落在视网膜上的只是一个未成焦点的光环。

此时,在任何一个距离的地方只是一未成集点的散开光,需要用凸透镜来集合它的散开光,使其成为平行光。

2、检影的工作距离验光师给患者检影时,应选择便于观察屈光状态的距离。

根据被检眼的屈光状态及矫正屈光度数的要求,平行光线入眼后,经眼屈光系统传到视网膜时,反射出来的光影,在无限远处也是平行的映光光影。

由于在5m以外(即无限远处)作检影验光是不现实的,是无法观察到屈光状况和光影动向的,所以只好把检影的工作距离用合适的透镜变化到有限近距离。

检影验光原理新解

检影验光原理新解

140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5·2021检影验光原理新解徐斌检影验光是一种常用的客观验光方法,实践证明,深入了解并熟练掌握检影验光原理,可以有效提高验光师的验光水平。

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对目前检影验光原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检影验光原理进行新的解释,以期与同行探讨交流。

1 目前检影验光原理存在的问题目前常见的检影验光原理的解释(如图1)比较繁琐,而且也不全面,主要问题在于它将检影镜的视孔看作是孔径光阑,而孔径光阑的作用是限制由眼底光斑发出的光束,但是在实际检影过程中,会看到在接近中和时,顺动影动往往是一个小圆光点,随着检影镜的转动而快速移动。

显然此时检影镜的视孔不是孔径光阑,因此目前的理论是不能解释这种影动图像的。

图12 检影验光的原理2.1 检影验光的光路图检影验光的光路(如图2):由检影镜发出的光,经过眼睛屈光系统的折射,在眼底形成一个光斑,由眼底光斑发出的光,再经过检影镜的视孔,进入检查者的眼睛。

当检影镜向上转动时,眼底光斑随之向上移动,当检影镜向下转动时,眼底光斑向下移动。

显而易见,检影镜的转动和眼底光斑的移动是一种“顺动”关系。

当检影镜转动时,由于被检眼的屈光状态不同,检查者会看到逆动、顺动、中和等3种不同的影动图像。

图 22.2 影动的形成原理在检影中,一般认为眼底光斑是发光点,检查者看到的眼底光斑像的移动就是影动(顺动、逆动和中和)。

假设眼底光斑是向上箭头的图标(如图3),那么检查者看到的像就是:O点表示眼睛的共扼焦点,由光线的直线传播性质可知,在A点检查者会看到正立的像,在B点会看到倒立的像,在O点会看到被检眼的瞳孔充满光。

图 3验光师之家因为O点同时是被检眼的远点,因此在远点前检查者会看到正立的像,在远点后会看到倒立的像。

由于检影距离的要求,实际检影时检查者只能看到眼底光斑模糊的像,不能确定是正立还是倒立,只有通过转动检影镜,判断顺动或逆动才可以确定是正立或倒立的像。

检影验光技术(附图)

检影验光技术(附图)

检影验光技术(附图)选自:英吉利视光论坛作者:不详一、检影验光简介检影全称视网膜检影(retinoscopy或skiascopy)。

检影验光法已经有131年的历史了,最初是由William于1859年于偶然间发现。

他用检眼镜检查散光时,无意间发现一种由眼底反射出来,并有特殊运动的光。

经过研究,直到1873年才由Cuignet用于临床。

1884年Smith建议使用检影(shadow test)一词。

1881年由Parent提出了视网膜检影一词。

顾名思义,视网膜检影实际上是利用光线经过视网膜反射后形成影像的明暗及运动规律来判断屈光状态的一种验光方法一.检影在验光中的地位1. 动态检影可以快速确定屈光状态通过动态检影寻找远点和对调节幅度的判断可以简单快速的确定屈光状态和程度。

2. 静态检影可以确定光度范围通过寻找中和点可以较为准确的判断光度范围,但是检影验光的结果不能直接用于处方上,还必须通过主观验光复查。

3. 动态检影可以简单确定调节幅度高中和点的位置,可以用来判断调节幅度4. 静态检影可以用于调节性近视初查静态检影的中和点光度等于实际光度减去工作距离的倒数,实际上就是在完全光度上加上一个符合检影距离的正透镜,以达到中和点。

我们知道在眼前加上一个正透镜可以使调节放松,因此,静态检影时的调节可以得到一定量的放松,如果检影结果明显低于实际的近视度数时,可能存在调节性近视。

5. 检影的同时可以进行屈光间质的检查屈光间质的状态对验光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利用检影来快速的确定屈光间质有无问题,主要通过对阴影位置及活动性的判断来确定屈光间质的状态。

二.检影验光分类(一)从光源的形状可分为点状光检影和带状光检影。

如上图点状光源与带状光源的形状。

点状光检影与带状光检影相比,点状光检影与带状光检影存在明显的区别,使用方法也略有不同。

(二)从检影时工作状态可分为静态检影和动态检影。

静态检影是指,验光时被检查者的调节、集合与检查者的工作距离处于相对或绝对静止状态是的检影方式。

简述检影验光的光学原理

简述检影验光的光学原理

简述检影验光的光学原理
检影验光是一种常用的眼科检查方法,用于测量和评估眼球的屈光状态和眼球的调节功能。

其光学原理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光的折射定律:光线从一种介质(例如空气)射向另一种介质(例如眼球组织)时,会发生折射。

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光线在折射时会发生弯曲,这种折射的大小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有关。

2. 眼球的光学系统:眼球是一个复杂的光学系统,包括角膜、晶状体等组织。

角膜为眼球提供大部分的屈光度,晶状体则可以通过改变曲度来调节眼球的屈光状态。

3. 光的成像:当光线通过眼球的光学系统时,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这个实像是通过眼球内的光线折射和聚焦形成的,反映了眼球的屈光状态。

4. 视觉的解释:视觉中枢会对视网膜上形成的实像进行解释和处理,从而使我们能够看到清晰的图像。

在检影验光过程中,医生会使用特定的仪器和工具,如自动验光仪和配镜架,通过调节透镜的度数来模拟不同的屈光状态,并观察被检查者对图像的清晰度和变
化的反应。

通过分析不同屈光状态下的反应,医生可以评估眼球的屈光状态,如近视、远视、散光等,并进行相应的矫正。

【视光】检影验光教程——简单上手易操作

【视光】检影验光教程——简单上手易操作

【视光】检影验光教程——简单上⼿易操作⼀、静态检影原理:检影镜⼜称视⽹膜检影镜它是⼀种⼜简单⼜准确的客观检查⽅法。

检查时,利⽤⼀块平⾯镜(或凹⾯镜)将光线反射到被检眼内,观察在转动镜⾯时由眼底反射出来光影的移动情况来判断被检眼的屈光度和性质。

此法是根据透镜的共轭焦点理论⽽产⽣的。

实际上在任何光学系统中影像和⽬标的位置是可以互换的,即将⽬标放在原来影像位置上,则在原来⽬标位置上产⽣影像。

平⾏光线通过正视眼时,必在视⽹膜上形成清晰的像,反之由正视眼视⽹膜上反射出来的光线,也⼀定是平⾏光线;同理由近视眼视⽹膜上⼀点向外反射光线时,则必是向远点聚合的光线;由远视眼视⽹膜上⼀点反射的光线必成为散开光线,此散开光线的延长线交于眼后⼀点(即为远视眼的远点)。

眼的视⽹膜与其远点互成共轭焦点。

实际上所谓检影法是采⽤客观的⽅法确定被检眼的远点位置,从⽽决定被检眼的屈光性质和程度⼤⼩的⼀种⽅法。

⼆、检影验光的优点1234三、检影法的难点1 检影法找到的中和点,是患者视⽹膜与验光师视⽹膜在检影孔上的共轭焦点。

为了达到这中和点,所⽤的消解镜⽚光度,包括:患者的屈光不正、患者的调节导致屈光改变、验光师的屈光不正、验光师的调节所组成。

只有排除后三项,才是患者的屈光不正。

⾸先在检影前必需消除患者调节,⽅法是⿇痹睫状肌或患者注视5⽶以远视标,松驰调节。

其次,验光师的屈光不正必需全矫,即使只有0.5度。

再就是,验光师在检影时必需放松⾃⼰调节。

检影镜下所见不是图像,⽽是视⽹膜的反射,在调节松弛下完全可以辨别顺动逆动。

初学难以掌握。

需长时间训练,⽅可得⼼应⼿。

2 我们希望检出的光度是患者黄斑中⼼凹的屈光状态。

但检影时⼜不易做到。

因为我们在平常检影时,欲看到中⼼凹的反射光,使检影投射光束与患眼视轴重合,也就是令患者注视检影镜光源,但这样就⽆法观察到反射光的影动。

其原因:患者因怕光⽽躲避光源;受⾓膜顶点反光和眼底中⼼凹反射的⼲扰,⽆法辨识影动。

检影验光技术(附图)

检影验光技术(附图)

检影验光技术(附图)选自:英吉利视光论坛作者:不详一、检影验光简介检影全称视网膜检影(retinoscopy或skiascopy)。

检影验光法已经有131年的历史了,最初是由William于1859年于偶然间发现。

他用检眼镜检查散光时,无意间发现一种由眼底反射出来,并有特殊运动的光。

经过研究,直到1873年才由Cuignet用于临床。

1884年Smith建议使用检影(shadow test)一词。

1881年由Parent提出了视网膜检影一词。

顾名思义,视网膜检影实际上是利用光线经过视网膜反射后形成影像的明暗及运动规律来判断屈光状态的一种验光方法一.检影在验光中的地位1.动态检影可以快速确定屈光状态通过动态检影寻找远点和对调节幅度的判断可以简单快速的确定屈光状态和程度。

2.静态检影可以确定光度范围通过寻找中和点可以较为准确的判断光度范围,但是检影验光的结果不能直接用于处方上,还必须通过主观验光复查。

3.动态检影可以简单确定调节幅度高中和点的位置,可以用来判断调节幅度4.静态检影可以用于调节性近视初查静态检影的中和点光度等于实际光度减去工作距离的倒数,实际上就是在完全光度上加上一个符合检影距离的正透镜,以达到中和点。

我们知道在眼前加上一个正透镜可以使调节放松,因此,静态检影时的调节可以得到一定量的放松,如果检影结果明显低于实际的近视度数时,可能存在调节性近视。

5.检影的同时可以进行屈光间质的检查屈光间质的状态对验光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利用检影来快速的确定屈光间质有无问题,主要通过对阴影位置及活动性的判断来确定屈光间质的状态。

二.检影验光分类(一)从光源的形状可分为点状光检影和带状光检影。

如上图点状光源与带状光源的形状。

点状光检影与带状光检影相比,点状光检影与带状光检影存在明显的区别,使用方法也略有不同。

(二)从检影时工作状态可分为静态检影和动态检影。

静态检影是指,验光时被检查者的调节、集合与检查者的工作距离处于相对或绝对静止状态是的检影方式。

检影验光如何通过人眼屈光不正的计算方法

检影验光如何通过人眼屈光不正的计算方法

3.
《验光技术》情境一客观验光 任务1检影验光
9
3.检影验光如何通过“人眼屈光不正的计算方法” 得出屈光不正
《验光技术》情境一客观验光 任务1检影验光
10
(1)检影影动性质
逆动
视 光 师 手 持 检 影 镜
不动
(2)检影工作距离(单位m)
顺动
《验光技术》情境一客观验光 任务1检影验光
11
《验光技术》情境一客观验光 任务1检影验光
1. -2.25 sphere 2. -2.25/+ 1.00 x 90 3. -3.50 4. -4.50 5. Plano
《验光技术》情境一客观验光 任务1检影验光
24
Question?
■ Positioned at arm's length (33 cm) from her patient, a retinoscopist found neutralization at all orientations of the retinoscopic streak with a +3.00 D lens held close to the patient's eye. That eye's refractive error is most likely to be:
案例
■ 某屈光不正患者,9岁,进行电脑验光,发现患者 不能有效配合,再对其进行主觉验光确定屈光不 正,亦发现沟通困难。 问题?
1.
2. 解决方案?
检影验光 •客观检查人眼屈光系统(正视、近视、远 视和散光 ) •通常用检影镜照亮被检者的眼底,用检影 镜直接观察从被检者眼底(色素上皮和脉 络膜)反射出来的光线的聚散度。

检影验光(理论课程总结)

检影验光(理论课程总结)

检影原理:A、视网膜检影法是用平面把光线射入被检眼内,观察由眼底反射出来的光影的动向来决定其屈光度的方法。

B、影动与远点的关系:影动取决于检影镜相对于被检验眼远点的位置。

高度近视其远点位于检查者和被检者之间,影动为“逆动”。

低度近视、正视眼、远视眼的远点分别位于检查者后面、无限远、被检者后面,影动为“顺动”。

远点正好位于检查者(眼睛)位置,影动为“中和”。

如50cm检影-2.00D为中和现象。

C、观察影动―>可知远点位置―>可换算出眼的屈光度。

固定工作距离,配合使用透镜。

“顺动”―>加正镜,“逆动”―>加负镜,最终获得“中和”影动。

推算公式:被检眼的屈光不正度=中和镜片度数+工作距离。

注:影动的形状、破裂现象及斜向运动提示有散光。

散光通过分别中和两条主经线检查。

检影步骤:让病人坐好坐舒适。

戴好试镜架或调好综合验光仪。

双眼均打开。

让病人注视远处目标。

检查者面对病人,保持同一水平。

用右手持镜,右眼检查病人右眼;用左手持镜,左眼检查病人左眼。

检影方法:A、球面屈光不正中和:选择适宜的工作距离。

通过检影镜观察被检眼的影动现象。

根据“顺动加正镜,逆动加负镜”在眼前加球镜片,直至中和影动。

计算被检眼的屈光不正度。

B、散光的中和:选择适宜的工作距离。

旋转光带找到破裂现象或斜向运动消失的方向,确定主子午线方向(光带方向即轴向)。

用球镜先中和一条主子午线,无须关心另一条,记录数据时记下轴向。

取出球镜,再用新的球镜中和另一条主子午线,记录数据及轴向。

计算被检眼的屈光不正度。

常用的工作距离:-50cm -2.00D-67cm -1.50D-100cm -1.00D结果校验:中和时:改变距离,向前一点则“顺动”,向后一点则“逆动”。

改变度数,加+0.25D则“逆动”,加-0.25D则“顺动”。

6检影验光法的光学理论

6检影验光法的光学理论

远点 检查者
被检者
影动 按“ESC”键退出
第 21 页
影动特征举例
检影验光的光学理论
举例:在50cm检影(工作距离镜=+2D)
• 产生“顺动” • 远点在被检者的眼后(可理解为比无穷远还远) • 如何中和:加正镜片(总检影度数)>+2.00D • >0D远视眼
检查者
被检者
远点
影动 按“ESC”键退出
4
第5 页
视网膜反射光的移动规律
检影验光的光学理论
反射光 屈光间质 远点
调节放松状态下,与视网膜共轭的即为该眼的远点
• 正视眼在无限远
远视眼
• 近视眼在眼前方
• 远视眼在眼后方
高度近视眼 工作距离
低度近视眼 正视眼
5
第6 页
屈光不正度数
与远点距离关系
检影验光的光学理论
屈光不正度数=? 1/远点距离
14
第 15 页
检影验光的原理-远点 理论
检影验光的光学理论
1. 根据屈光不正度数=1/远点距离的光学原理,利用远点上的影动特点-中和 来确定远点;
2. 为了方便检查者-固定工作距离,再根据被检查者屈光不正的度数=检影时 加放被检查者前的镜片度数-1/工作距离的光学原理,
3. 通过不断改变加放被检查者前的镜片度数,直到找到中和点,从而来确定被 检查者的屈光不正的度数。
22
第 23 页
中和点
4. 中和的理解 • 中和点 • 中和区:不是点,受像差等因素影响 • 大小取决于: (1)瞳孔 (2)工作距离:选择67cm或50cm为宜
检影验光的光学理论
23
第 24 页
检影法的误差

检影验光法的原理

检影验光法的原理

检影验光法是一种最常用、最实用的和最准确的客观验光法。

检影时,用检影镜照亮被检眼的眼底(黄斑区),然后通过检影镜的窥孔,直接观察被照亮黄斑区的反光及影动,从而对被检眼的屈光状况做出客观的判断。

检影验光的原理是从光学的角度分析检影验光的过程。

1检影镜的光学结构和用法检影镜是检影验光的工具。

从光学的角度,检影镜包括投射系统和观察系统。

1.1投射系统投射系统由光源、聚光镜、反光镜和套管组成(如图1所示),其作用是照亮被检眼的眼底。

由检影镜光源发出的光,经过聚光镜的折射和反光镜的反射进入被检眼。

图1中S′表示光源S的像。

相对于反光镜,间接光源S′是光源S 的像。

可以简单地认为,由间接光源S′发出的光进入被检者的眼底。

检影镜套管(图2)的作用是调节投射光束的聚散度。

它可以将检影镜发出的光变为会聚光束、发散光束和平行光束。

上下移动检影镜的套管,能够改变光源和聚焦镜之间的距离。

当光源在聚焦镜焦点之内时,检影镜发出的是发散光束。

当光源在聚焦镜焦点之外时,检影镜发出的是会聚光束。

1.2观察系统观察系统由眼底光斑、窥孔和检查者组成(如图3所示),其作用是观察被检者的眼底反光。

由检影镜发出的光在被检眼眼底形成光斑。

被检眼的眼底光斑可看作是间接光源,由眼底光斑发出的光经过检影镜窥孔进入检查者眼睛。

图3中fov表示检查者通过检影镜窥孔所能看到的眼底范围。

眼底光斑位于fov的中心。

检查者使用带状光检影镜时,会看到如图3所示的影光图像。

1.3检影镜的用法检影时,检查者需要转动检影镜才能观察被检眼的影动。

如图4所示转动检影镜,眼底光斑也随之移动。

当检影镜向上转动时,间接光源移至光轴下方,它所对应的眼底光斑移至光轴上方。

因此,检影镜转动的效果是:检影镜向上转动,眼底光斑向上移动;检影镜向下转动,眼底光斑向下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影验光法的原理
检影验光法是一种最常用、最实用的和最准确的客观验光法。

检影时,用检影镜照亮被检眼的眼底(黄斑区),然后通过检影镜的窥孔,直接观察被照亮黄斑区的反光及影动,从而对被检眼的屈光状况做出客观的判断。

检影验光的原理是从光学的角度分析检影验光的过程。

1检影镜的光学结构和用法
检影镜是检影验光的工具。

从光学的角度,检影镜包括投射系统和观察系统。

1.1投射系统
投射系统由光源、聚光镜、反光镜和套管组成(如图1所示),其作用是照亮被检眼的眼底。

由检影镜光源发出的光,经过聚光镜的折射和反光镜的反射进入被检眼。

图1中S′表示光源S的像。

相对于反光镜,间接光源S′是光源S的像。

可以简单地认为,由间接光源S′发出的光进入被检者的眼底。

检影镜套管(图2)的作用是调节投射光束的聚散度。

它可以将检影镜发出的光变为会聚光束、发散光束和平行光束。

上下移动检影镜的套管,能够改变光源和聚焦镜之间的距离。

当光源在聚焦镜焦点之内时,检影镜发出的是发散光束。

当光源在聚焦镜焦点之外时,检影镜发出的是会聚光束。

1.2观察系统
观察系统由眼底光斑、窥孔和检查者组成(如图3所示),其作用是观察被检者的眼底反光。

由检影镜发出的光在被检眼眼底形成光斑。

被检眼的眼底光斑可看作是间接光源,由眼底光斑发出的光经过检影
镜窥孔进入检查者眼睛。

图3中fov表示检查者通过检影镜窥孔所能看到的眼底范围。

眼底光斑位于fov的中心。

检查者使用带状光检影镜时,会看到如图3所示的影光图像。

1.3检影镜的用法
检影时,检查者需要转动检影镜才能观察被检眼的影动。

如图4所示转动检影镜,眼底光斑也随之移动。

当检影镜向上转动时,间接光源移至光轴下方,它所对应的眼底光斑移至光轴上方。

因此,检影镜转动的效果是:检影镜向上转动,眼底光斑向上移动;检影镜向下转动,眼底光斑向下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