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培训调研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度公司培训需求调研方案

一、目的

为了有效支持公司战略和年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提高公司培训工作的效果,公司决定从战略(年纲要)、业绩目标、业务流程、胜任能力、职业发展五个层面开展年度培训需求调研。

二、基于公司战略的培训需求分析(11月5日-7日)

1. 调查目的

从战略和年度工作纲要实现出发,确认公司哪些部门和层级上的人员在年度需要培训。

2.调查对象

中层干部、副总经理、总经理

3.调查方式

3.1综合管理部依次对中层干部、副总经理、总经理进行一对一的提问访谈。

3.2首先访谈对象提出对公司整体培训提出意见或建议,随后依据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对其分管部门的培训需求进行分析。

3.3填报《公司战略培训需求调查表》

公司战略培训需求调查表

3.4综合管理部对中层干部、副总经理提出的培训需求进行提炼分析,明确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于各副总沟通后,报总经理修订并审批。

三、基于业绩目标的培训需求分析(11月8日—15日)

1.调查目的

为实现年度工作纲要目标,通过对现有人员业绩实现难点和压力点逐一识别,确定哪些人员需要培训。

2.调查对象

目标受训人员的直接上级(必要时包括上级的上级)。

3.调查方式

3.1直接上级根据《公司战略培训需求调查表》的识别情况,结合年工作纲要分解,对目标受训人群的业绩难点和压力点逐一识别,并对压力进行表述,通常,相同岗位上业绩压力较大和压力中等的员工更需要培训。

3.2填写《员工业绩压力分析表》,部门将结果提炼汇总并经主管副总审核后报综合管理部审批。

员工业绩压力分析表

四、基于业务流程的培训需求分析(11月16日—25日)

1.调查目的

通过梳理岗位的核心业务流程,明确核心业务所需要的各项能力,识别必备能力及能力短板。

2.调查对象

目标受训对象及其直接上级

3.调查方法

3.1直接上级与目标受训对象根据《员工业绩压力分析表》识别情况,协商并画出目标受训对象实现核心业务的流程(就是技能)。

3.2分析确认受训对象实现核心业务流程中的能力短板。

3.3填写《员工业务流程及能力短板分析表》,部门将结果提炼汇总并经主管副总审核后报综合管理部审批。

员工业务流程及能力短板分析表

五、基于胜任能力的培训需求分析(11月26日-12月5日)

1.调查目的

通过识别岗位胜任能力,评估员工的现有能力现状,发现能力短板,确认培训主题。

2.调查对象

目标受训对象及其直接上级

3.调查方法

3.1直接上级与目标受训对象从知识、技能、态度三个方面识别岗位胜任能力,评估现有能力,分析和判断目标人员实现工作所需要的哪些关键能力短板,确定需要培训的能力模块。

3.2填写《胜任能力模型表》、《能力现状分析表》,部门将结果提炼汇总并经主管副总审核后报综合管理部审批。

胜任能力模型表

术语解释:知识:首先定义岗位的核心工作任务,再围绕岗位核心工作任务找出

所有的与之相关的知识领域,其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就是其应具备的知识范围;

技能:见《员工业务流程及能力短板分析表》技能描述一栏;

态度:首先定义岗位工作的特殊性,以及从业者容易受到的负面影响;再定义从业者防范、消除负面影响所应具备的心理素质、精神条件和思维方式。

能力现状分析表

注:一般以上(含一般)不培训,一般以下需要培训

六、基于个人职业发展的培训需求分析(12月6日—15日)

1.调查目的

根据岗位业务流程、胜任能力的分析需求,结合目标受训对象的职业发展路线,并分析其现有能力与拟晋升岗位所需要的能力之间的差距,依此来确定要对其进行哪些方面的培训。

2.调查对象

目标受训对象及其直接上级

3.调查方法

3.1直接上级与目标受训对象根据《能力现状分析表》,结合受训对象未来的职业晋升通道,找出现有能力短板,确定培训主题。

3.2填写《职业发展培训需求分析表》,部门将结果提炼汇总并经主管副总审核后报综合管理部审批。

职业发展培训需求分析表

七、培训需求计划(12月6日-15日)

1.各部门根据前面五个方面的需求分析,汇总填写《部门年度培训需求计划表》,如下

部门年度培训需求计划表

2.所涉及模块、培训课程按重要程度进行排序,排序靠前的优先考虑。

3.根据可塑性和重要性二个维度确定培训方式:重要性高-可塑性高,选择外培;重要性高-可塑性低,主管辅导;重要性低-可塑性高,选择内培、传帮带;重要性低-可塑性低,选择自学、读书领悟。

4.各部门将培训汇总结果加以提炼后经主管副总审核后报综合管理部。

八、年培训计划的确定(12月16日-30日)

综合管理部汇总各部门上报的《培训需求计划表表》,并组织评审,评审通过后下发公司年培训需求计划。

制度是以执行力为保障的。“制度”之所以可以对个人行为起到约束的作用,是以有效的执行力为前提的,即有强制力保证其执行和实施,否则制度的约束力将无从实现,对人们的行为也将起不到任何的规范作用。只有通过执行的过程制度才成为现实的制度,就像是一把标尺,如果没有被用来划线、测量,它将无异于普通的木条或钢板,只能是可能性的标尺,而不是现实的标尺。制度亦并非单纯的规则条文,规则条文是死板的,静态的,而制度是对人们的行为发生作用的,动态的,而且是操作灵活,时常变化的。是执行力将规则条文由静态转变为了动态,赋予了其能动性,使其在执行中得以实现其约束作用,证明了自己的规范、调节能力,从而得以被人们遵守,才真正成为了制度。“制度”。是在通过其执行力对人们的行为起到规范作用的时候才成为制度的,使其从纸面、文字或是人们的语言中升腾出来,成为社会生活中人们身边不停发生作用的无形锁链,约束、指引着我们的行为和尺度。无论是正式制度还是非正式制度都须有其执行力,只不过差别在于正式制度的执行力由国家、法庭、军队等来保障,而非正式制度的执行力则是由社会舆论、意识形态等来保障的。在笔者看来,认清制度所具有的执行力是剖析制度本质的首要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