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实名制下网站经营者的法律责任

合集下载

目前我国与网络实名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等简析

目前我国与网络实名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等简析

目前我国与网络实名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等简析网络是现实生活的延伸,网络发生或进行的很多活动都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

对监管机关而言,网络也是其监管范围的延伸。

不同的监管机关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享有不同监管权力,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权力划分偶尔也会发生冲突,当网络出现后,监管机关相互间的监管界限也变的有点模糊。

这种界限模糊在网络实名制上就有很大的体现。

网络实名制,就是指在从事网络活动中,以真实身份或以他人可辨认的身份参与活动。

其最大目的在于落实责任,“谁实施谁负责”。

因此,从广义的角度来看,网络实名制是与网络相关的任意活动均以真实身份参与。

这种实名制的对象就包括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互联网上网服务提供者和网民。

从狭义的角度来看,网络实名制是针对不特定用户而实施的真实身份信息核查、管理制度。

(一)广义网络实名制法律体系分析所有的服务提供者从一开始就实行的是实名制管理。

相关规定从法律效力层次上,依次有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

这些实名管理规定散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2000年9月25日起施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2000年9月25日起施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2002年11 月15日起施行)、《互联网IP地址备案管理办法》(2005年3月20日起施行)、《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管理办法》(2005年3月20日起施行)、《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2005年9月25日起施行)和《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管理办法》(2006年3月30日起施行)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七条规定,国家对电信业务经营按照电信业务分类,实行许可制度。

因此,不论是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还是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其都必须提供公司或个人的真实身份或资格信息才有可能获得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分为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两类。

其第四条特别指出,国家对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实行许可制度;对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实行备案制度。

网络安全法网络实名制的规定是什么

网络安全法网络实名制的规定是什么

⽹络安全法⽹络实名制的规定是什么《⽹络安全法》第三⼗⼀条,指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具体范围和安全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次引⼊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概念,并规定在⽹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实⾏重点保护。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作为关乎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福祉的战略性资源,其重要性显⽽易见。

⼀、《⽹络安全法》⽹络实名制的规定是什么?1、规范个⼈信息收集⾏为第四⼗⼀条⽹络运营者收集、使⽤个⼈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规则,明⽰收集、使⽤信息的⽬的、⽅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2、斩断信息买卖利益链第四⼗四条任何个⼈和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法⽅式获取个⼈信息,不得⾮法出售或者⾮法向他⼈提供个⼈信息。

3、个⼈信息泄露补救第四⼗⼆条⽹络运营者不得泄露、篡改、毁损其收集的个⼈信息;未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提供个⼈信息。

但是,经过处理⽆法识别特定个⼈且不能复原的除外。

4、溯源追责第六⼗四条⽹络运营者、⽹络产品或者服务的提供者违反本法第⼆⼗⼆条第三款、第四⼗⼀条⾄第四⼗三条规定,侵害个⼈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处⼀倍以上⼗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百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员和其他直接责任⼈员处⼀万元以上⼗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关闭⽹站、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

⼆、⽹络实名制的必要性1、保障⽹络运⾏安全草案将现⾏的⽹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上升为法律,要求⽹络运营者按照⽹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技术防范等措施,履⾏相应的⽹络安全保护义务。

2、保障数据安全随着云计算、⼤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络数据安全对维护国家安全、经济安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数据利⽤⾄为重要。

为此,草案作了以下规定:⼀是,要求⽹络运营者采取数据分类、重要数据备份和加密等措施,防⽌⽹络数据被窃取或者篡改。

目前我国与网络实名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等简析

目前我国与网络实名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等简析

目前我国与网络实名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等简析引言概述:网络实名制是指在互联网上进行各种活动时,用户需要提供真实身份信息进行注册和认证的制度。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来规范网络实名制的实施。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目前我国与网络实名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进行简析。

一、网络实名制的背景和意义1.1 网络实名制的背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份。

然而,网络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虚假信息、网络诈骗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秩序和网络安全。

1.2 网络实名制的意义网络实名制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虚假信息和网络诈骗等问题的发生,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维护网络空间的秩序和安全。

二、我国网络实名制的法律法规2.1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该法规定了网络实名制的原则和要求,要求网络运营者对用户进行实名认证,并保存用户的真实身份信息。

2.2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了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实名制度,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进行注册和认证。

2.3 《网络实名制管理规定》该规定对网络实名制的具体实施进行了细化,包括用户实名认证的要求、实名认证的方式和实名认证信息的保存等。

三、网络实名制的实施效果3.1 减少虚假信息和网络诈骗通过实名制,用户需要提供真实身份信息进行注册和认证,可以有效减少虚假信息和网络诈骗等问题的发生。

3.2 提升网络安全水平实名制可以追溯用户的真实身份,对于网络安全事件的调查和追责提供了便利,有助于提升网络安全水平。

3.3 保护用户权益实名制可以有效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减少个人信息泄露和侵权行为,提高用户对网络的信任度。

四、网络实名制的问题与挑战4.1 隐私保护问题实名制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可能涉及到用户的隐私保护问题,需要加强对用户信息的保护。

4.2 实施难度和成本网络实名制的实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于一些小型互联网企业来说,可能存在实施难度和成本的问题。

网络实名制下的隐私侵权初探

网络实名制下的隐私侵权初探

Po ie 和 网 络 内 容 提 供 商 I P It t o t t r i r 。 目前 rv r d ) C (ne ne o d ) me C n P v e 我 国 大 部 分 网站 提 供 后 两 种 服 务 。 ( ) 络 接 入 服 务 提供 者 。即 通 过 自己 的硬 件 设 施 为 客 户 以 1网
随 着 国 家 网 络 管 理 制 度 的 变化 , 名 制 已 经成 为 中 国当 前 网 实
络 环 境 下 的一 种 管 理 方 式 。网 络 实 名 制 , 指 将 网 络 用 户 的 网络 是 身 份 与 其 真 实 的 主体 信 息 相 统 一 的制 度 。 网络 实 名 制 的 实 行 使
tre cs rvdr , 络 平 台 服 务 提 供 商 IP(ne tPafr en t esPo ie) 网 Ac P Itme l om t
的 识 别 进 而 确 定 行 为 主 体 , 而 引 发 隐私 侵 权 的 隐 患 。本 文 从 数 从
据 传输 流 程 的 不 同阶 段 对 侵 害 隐 私 权 的 方 式 进 行 分 类 、 析 。 分
为 网络用户提供存 储空 间 作为 发布 信 息的 平 台的服 务 提供 商 ,
其 中最 典 型 的 信 息 平 台服 务 包 括 网 络 论 坛 、 络 硬 盘 、 人 博 客 网 个 等 。它 们 提供 网 络 联 线 后 各 项 网 络 相 关 业 务 的服 务 , 提 供 电子 如
2 黑客 的 攻 击 。“ 客 ” 法 截 获 或 复 制 他 人 传 递 的 电 子 信 、 黑 非
容 易受到 各种 方 式的侵 害 , 文从 不 同 网络参 与 者 的 角度入 手 , 本 分别

浅析网络实名制的相关法律问题

浅析网络实名制的相关法律问题
20 0 2年 清 华 大 学 新 闻 学 教 授 李 希 光 , 南 方 谈 在
通过 身份 验证后 , 能在 网络上 活 动 , 活动 时并不 方 但
显 示 真 实 的 身 份 。 用 户 以 网 名 、 号 的 方 式 显 示 其 账
收稿 日期 :0 1 O 2 1 6—1 7 作 者 简 介 : 婕 吉 娅 ( 9 5 ) 女 , 江杭 州人 , 海 同济 大 学 硕 土 研 究 生 , 究 方 向 : 法 学 与行 政 法 学 。 程 18 , 浙 上 研 宪
4 不 安 全 性 .
言 , 们 的身份 识别 标志 为 I 他 P地 址 。二是 非实 名 或
者假 名 , 一些 网站并 未严 格 实施 网络实 名制 , 即 网名
既可用 真名 亦可 用假 名进 行注 册 ,而人 们也 大 多愿 意用假 名进 行 注册 。在 这 类 网站 中 , 网民 的 身份 真 假 难辨 。三 是实 名 , 即网 民在 网络 注 册 时 使用 真 实
5 O
的, 只能 在虚拟 的 网络世 界 中流通 。所 以 , 既使 实行
网络 实 名 制 也 难 剥 离 干 净 网 络 本 身 所 特 有 的 “ 虚
拟 性 ” 。
与 其 真 实 姓 名 、 效 身 份 证 号 等 个 人 真 实 信 息 相 对 有 应 、 联 系 、 统 一 的 制 度 。 目前 , 民 在 论 坛 发 帖 相 相 网
律 的视 角 , 析 网 络 实 名 制 的基 本 内 涵 、 行 网络 实 名 制 的利 与 弊 , 提 出 我 国建 立 网 络 实 名 制 的相 关 建 议 。 分 实 并 关 键 词 : 络 ; 名 制 ; 律 ; 施 网 实 法 措 中 图分 类 号 : 9 2 8 D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2—5 7 ( 0 1 0 l7 3 9 2 1 ) 9—0 4 —0 09 3

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加强网络市场监管的意见

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加强网络市场监管的意见

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加强网络市场监管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5.11.06•【文号】工商办字〔2015〕183号•【施行日期】2015.11.0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市场规范管理正文工商总局关于加强网络市场监管的意见工商办字〔2015〕18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加强事前规范指导,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网络市场监管工作格局,推动网络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加强网络市场监管规范化建设,推进“依法管网”。

积极参与电子商务立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修订工作。

推动工商法律法规向网络市场延伸应用。

适应业态发展和监管需要,以问题为导向,完善规章制度,为监管工作提供充分的法律支撑。

鼓励支持各地工商、市场监管部门结合各自实际,进一步健全完善网络市场规制体系。

依法履行职责,强化执法监督,不断规范执法行为。

面向全系统和全社会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推动网络市场监管法治化建设。

二、强化技术手段与监管业务的融合,推进“以网管网”。

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手段,提高监管执法效能。

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和电子营业执照推广应用为契机,进一步完善网络经营主体数据库,提高数据质量。

加强网络市场监管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大数据应用,提高监测监管的前瞻性、实效性。

优化网络监管平台功能。

建设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监管系统。

根据各地软硬件水平和监管压力,探索跨区域监测、监管协作机制,逐步实现总局与各地监管平台之间、工商内部各业务条线之间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完善网络市场监管工作基础设施,提升运用技术手段发现违法线索和电子数据取证能力。

三、充分发挥信用激励约束机制的作用,推进“信用管网”。

目前我国与网络实名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等简析

目前我国与网络实名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等简析

目前我国与网络实名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等简析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实名制成为了保障网络安全和用户权益的重要手段。

我国也在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以规范网络实名制的实施。

本文将对目前我国与网络实名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等进行简要分析。

一、相关法律法规1.1 《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基本法律,于2017年6月1日正式实施。

该法规定了网络运营者应当为用户提供实名注册服务,并保存用户注册信息等要求,以保障网络安全和用户权益。

1.2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明确了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对用户进行实名认证,并保存用户信息的规定,以确保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1.3 《个人信息保护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了个人信息的保护范围和处理原则,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收集、使用和传输用户个人信息时必须经过用户同意,并保证用户信息的安全性。

二、相关规章2.1 《网络实名制管理暂行规定》《网络实名制管理暂行规定》是我国网络实名制的具体实施规定,明确了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对用户进行实名认证,并保存用户信息的要求,以防止网络用户冒用他人身份从事违法活动。

2.2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规定了网络信息内容的管理要求,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对用户发布的信息进行实名认证,并对违法违规信息进行监管和处理,以维护网络信息的健康有序。

2.3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规定了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管理要求,要求网络运营者对用户进行实名注册,并根据不同安全等级的要求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确保网络安全和用户信息的保护。

三、相关标准3.1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是我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基本标准,明确了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基本要求和实施细则,要求网络运营者对用户进行实名注册,并建立健全的安全保护机制。

目前我国与网络实名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等简析

目前我国与网络实名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等简析

目前我国与网络实名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等简析引言概述: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网络实名制作为一种保障网络安全的手段,受到了广泛关注。

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等文件来规范网络实名制的实施。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简析我国与网络实名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等内容。

一、网络实名制的立法背景1.1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问题的日益突出1.2 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和网络环境的需要1.3 国际经验的借鉴与学习二、网络实名制的法律法规2.1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2.1.1 强调网络运营者的实名登记义务2.1.2 规定网络用户的实名认证要求2.1.3 确立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2.2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2.2.1 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的实名登记要求2.2.2 强调互联网用户实名认证的重要性2.2.3 提供了网络实名制的具体操作指南2.3 《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2.3.1 规定网络游戏用户的实名认证要求2.3.2 强调网络游戏运营者的实名登记义务2.3.3 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措施三、网络实名制的规章制度3.1 《网络实名制管理办法》3.1.1 规定了网络实名制的管理机构和职责3.1.2 明确了实名认证的流程和标准3.1.3 强调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3.2 《网络实名制实施细则》3.2.1 提供了实名认证的具体操作指南3.2.2 规范了实名登记的流程和要求3.2.3 加强了对网络用户信息的保护措施3.3 《网络实名制工作规范》3.3.1 强调了网络实名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3.2 规范了网络实名制的工作流程3.3.3 提供了实名认证的技术要求和标准四、网络实名制的实施效果4.1 保护了公民个人信息安全4.2 提高了网络环境的安全性和健康性4.3 促进了网络行业的健康发展五、网络实名制的问题与展望5.1 实名认证的难度与挑战5.2 个人信息保护的难题5.3 未来网络实名制的发展方向结语:网络实名制作为一种保障网络安全的手段,在我国得到了法律法规、规章等文件的规范。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解读【网络侵权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解读【网络侵权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解读【网络侵权责任】第三十六条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

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解读】本条是关于网络侵权责任的规定。

网络侵权概述随着计算机应用及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已快速辐射到社会各个领域,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方式,上网浏览新闻、网络游戏、网络购物、网络聊天、网络下载等几乎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而与此同时,通过网络侵犯他人民事权益的现象也日益增多,如利用网络诽谤他人、公开他人个人信息、上传盗版音乐及影视作品等。

但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分散性等特点,权利人很难找到实施侵权行为的人,维权成本太高,很多权利人便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侵权责任,但由于网络上存在的信息是海量的,网络服务提供者无法一一审查,要求其对所有侵权信息承担责任也是不公平的。

所以,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在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与促进网络产业正常发展之间取得平衡,是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正是基于此,本法对网络侵权作了专条规定。

(一)网络侵权的概念网络侵权是指发生在互联网上的各种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它不是指侵害某种特定权利(利益)的具体侵权行为,也不属于在构成要件方面具有某种特殊性的特殊侵权行为,而是指一切发生于互联网空间的侵权行为。

(二)网络侵权的特征没有网络,也就不存在网络侵权,网络侵权的现象正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出现的。

相比传统侵权行为,网络侵权的特殊性也是由网络技术的特殊性决定的,而且还将不断发展变化。

1.主体的特殊性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用户不再只是网络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而是正逐渐转变为主动参与者。

网吧实名制责任书

网吧实名制责任书

网吧实名制责任书
网吧实名制责任书
一、背景
近年来,网吧作为一个重要的网络娱乐场所,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然而,不少网吧由于管理不善、违规经营等原因,给用户带来了不良影响。

为了规范网吧的经营行为,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网吧实名制责任书》。

二、实名制落实责任
1. 网吧经营者应当依法落实用户实名制,保障用户资料的真实合法性。

2. 每位进入网吧的用户都必须进行实名认证,网吧经营者有责任进行核实。

3. 网吧应当建立完善的用户信息管理制度,确保用户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4. 网吧应当严格遵守相关监管制度,确保实名制落实到位。

三、用户权益保障责任
1. 网吧应当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和设备,确保用户的上
网体验。

2. 网吧应当加强对用户行为的管理,不得传播违法信息或提供
涉黄等违法服务。

3. 网吧应当保障用户个人信息的隐私,不得泄露用户个人信息。

4. 网吧应当依法承担对用户的安全保障责任,如遭遇网络安全
事件,应积极协助用户解决。

四、违规处理责任
1. 网吧经营者如发现用户提供虚假信息,有权拒绝其进入网吧。

2. 网吧经营者如发现用户传播违法信息或从事违法活动,应立
即停止其行为并报告相关部门。

3. 网吧经营者应当定期对用户信息进行审核,及时清理异常信息。

4. 网吧经营者如严重违反实名制相关规定,应当追究其法律责任,并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

经营者签字: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用户签字: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目前我国与网络实名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等简析

目前我国与网络实名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等简析

目前我国与网络实名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等简析引言概述: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实名制成为了我国网络管理的重要一环。

为了保护网络安全,维护公共秩序,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与网络实名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等。

本文将对目前我国与网络实名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进行简析,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我国网络实名制的相关政策。

一、法律法规的制定与修订1.1 《网络安全法》的颁布与实施1.2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修订与完善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实施条例》的发布与落地二、网络实名制的要求与规定2.1 网络实名制的基本原则2.2 网络实名制的适用范围与对象2.3 网络实名制的具体要求与程序三、网络实名制的实施与效果3.1 实名制的推行与推广3.2 实名制对网络用户的影响3.3 实名制对网络安全的促进作用四、网络实名制的问题与挑战4.1 实名制对个人隐私的影响4.2 实名制的技术难题与挑战4.3 实名制的管理与监督机制的完善正文内容:引言概述: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实名制成为了我国网络管理的重要一环。

为了保护网络安全,维护公共秩序,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与网络实名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等。

本文将对目前我国与网络实名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进行简析,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我国网络实名制的相关政策。

一、法律法规的制定与修订1.1 《网络安全法》的颁布与实施《网络安全法》于2016年6月1日正式实施,它是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基本法律,其中明确规定了网络实名制的要求和原则。

该法规定了网络运营者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采取技术措施,确保用户实名注册,并保存用户注册信息等。

1.2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修订与完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是我国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的基本规范,2017年进行了修订,明确了网络实名制的具体要求和程序。

根据该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并对用户信息进行保存和保护。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实施条例》的发布与落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实施条例》于2018年12月1日正式实施,该条例对《网络安全法》的实施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和明确。

目前我国与网络实名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等简析

目前我国与网络实名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等简析

目前我国与网络实名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等简析引言概述: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实名制成为了保护网络安全和用户权益的重要手段。

为了规范网络实名制的实施,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目前我国与网络实名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等进行简析。

一、网络安全法1.1 网络实名制的原则和要求网络安全法明确规定了网络实名制的原则和要求。

其中,要求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在用户注册时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并对用户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和保护。

1.2 网络实名制的适用范围网络安全法明确了网络实名制的适用范围,包括网络服务提供者、网络应用程序提供者等。

这些主体在提供服务时必须要求用户进行实名注册,并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

1.3 网络实名制的违法责任网络安全法对网络实名制的违法行为作出了明确规定,包括虚假注册、盗用他人身份信息等行为,将受到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2.1 实名制要求的明确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对网络实名制的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在用户注册时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并对用户身份信息进行核实。

2.2 实名制的实施机制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规定了实名制的实施机制,包括建立用户身份信息数据库、加强对用户身份信息的核实和保护等措施,以确保实名制的有效实施。

2.3 实名制的监督和管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对实名制的监督和管理作出了规定,要求相关部门对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的实名制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实名制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三、网络实名制管理规定3.1 实名制的义务和责任网络实名制管理规定明确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实名制义务和责任,包括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等。

3.2 实名制的技术要求网络实名制管理规定了实名制的技术要求,包括用户身份信息的验证机制、用户身份信息的加密和存储等技术措施,以保障实名制的有效实施。

3.3 实名制的监督和处罚网络实名制管理规定了实名制的监督和处罚措施,对违反实名制要求的行为将进行相应的处罚,以维护网络安全和用户权益。

网络实名制度的法律依据

网络实名制度的法律依据

网络实名制度的法律依据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网络空间也存在着一些不良行为,如网络欺诈、网络暴力等,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和威胁。

为了维护网络空间的秩序和安全,许多国家纷纷出台了网络实名制度,以确保网络活动的真实性和责任追究的可行性。

本文将从法律的角度探讨网络实名制度的法律依据。

一、宪法保障网络实名制度的法律依据可以从宪法中找到。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对于国家的组织和权力的行使有着最高的规范力。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其中包括言论自由、个人隐私等权利。

然而,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使得一些人利用网络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破坏了他人的合法权益。

为了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网络实名制度应运而生。

网络实名制度要求网络用户在进行网络活动时提供真实身份信息,这有助于减少网络欺诈、网络暴力等不良行为的发生,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二、法律法规的支持网络实名制度的法律依据还可以从法律法规中找到。

在许多国家,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网络实名制度进行了规范。

例如,中国的《网络安全法》明确规定了网络运营者应当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并对网络用户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追责。

韩国的《网络实名制度法》要求网络用户在进行网络活动时必须提供真实身份信息,否则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为网络实名制度的实施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三、社会需求的呼唤网络实名制度的法律依据还可以从社会需求中找到。

随着网络空间的不断扩大和普及,网络犯罪和不良行为也日益增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例如,网络欺诈活动层出不穷,许多人因此遭受了经济损失。

另外,网络暴力现象也时有发生,一些人在网络上进行人身攻击和侮辱,给受害者带来了心理伤害。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网络实名制度成为了社会的呼声。

网络实名制度的实施可以减少网络犯罪和不良行为的发生,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满足社会的需求。

四、国际经验的借鉴网络实名制度的法律依据还可以从国际经验中借鉴。

目前我国与网络实名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等简析

目前我国与网络实名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等简析

目前我国与网络实名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等简析引言概述: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实名制成为维护网络安全、保护用户权益的重要手段。

我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以规范网络实名制的实施。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我国与网络实名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

正文内容:1. 法律法规的基础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规定了网络实名制的基本要求,要求互联网服务提供者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

- 强调网络运营者的责任,要求其采取措施确保用户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 对违反实名制要求的行为进行了处罚规定。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强调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规定了个人信息的采集、使用、存储和保护的原则。

- 要求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在采集个人信息时必须经过用户允许,并且保证信息的安全性。

- 对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行为进行了处罚规定。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信息内容生态管理规定》- 规定了网络信息内容的管理要求,包括实名制要求。

- 要求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对用户发布的信息进行实名认证,并保存相关信息。

- 对违反实名制要求的行为进行了处罚规定。

2. 实名制的具体要求2.1 用户实名认证- 用户在使用互联网服务时,需要提供真实身份信息进行实名认证。

- 互联网服务提供者需要对用户提交的身份信息进行核实,并保存相关信息。

- 用户实名认证是保障网络安全、防止虚假信息传播的重要措施。

2.2 信息发布实名制- 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信息的个人或者组织需要进行实名认证。

- 网络平台需要对发布的信息进行审核,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 实名制要求可以有效减少虚假信息的传播,维护网络信息的健康生态。

2.3 网络安全实名制- 互联网服务提供者需要对网络安全进行实名认证。

- 互联网服务提供者需要采取措施确保用户信息的安全性,防止黑客入侵和信息泄露。

- 网络安全实名制是保障用户权益和网络安全的重要举措。

3. 实名制的优点与问题3.1 优点- 有效防止虚假信息传播,提高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网络实名制对在线交易影响研究

网络实名制对在线交易影响研究

网络实名制对在线交易的影响研究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实名制成了一个争议不断的话题。

但网络实名制破坏了网络民主,泄漏隐私,增加了管理成本,因此有人认为其不可行并且没有必要。

本文从网络实名制对在线交易双方的影响利弊进行分析,探讨如果实施网络实名制,需要把握哪些策略。

关键词:网络实名制在线交易影响一、中国网络实名制的提出和争议网络提供了一个虚幻的世界和释放人们内心的空间,由于其便利性,网上销售和购物备受亲睐。

这也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违法犯罪的便利。

网络实名制正是从网络欺诈和侵权问题泛滥现状出发,将网络用户的身份与其个人的真实身份建立一一对应关系的一种制度。

实行网络实名制是监管的需要,但因涉及到言论自由和隐私保护问题,一直备受争议。

2002年清华大学新闻学教授李希光提出“中国人大应该禁止任何人网上匿名”的建议,指出网络版权和知识产权的保护。

“李希光事件”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但大多数人认为在法律和技术上,网络实名制都是不可行的。

随后,相继提出了“高校校园网bbs是信息交流的平台,要严格实行用户实名注册制度”,“pk类练级游戏应当通过身份证登录,实行实名游戏制度,拒绝未成年人登录进入”等,实名制成为一个越来越火的词汇。

10年6月,为了促进网络商品交易的健康发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布了《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办法中规定:“个人在网上开店必须实名注册,具备条件的还需办理工商登记。

”其中关于“网络经营者实名制”、“实体店网上经营需出示执照信息”、“网店交易后需出示电子票据”、“网络交易平台对网店管理不善将面临处罚”等政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让实名制再次成为焦点。

二、中国的在线交易市场问题分析目前,中国网络市场发展迅猛,问题层出不穷,从一定程度上讲,这些问题是由网络的匿名导致的,这些问题的扩大,催生了网络实名制。

2.1.在线交易存在安全隐患目前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安全问题。

在线交易是基于互联网的,而互联网的诞生是为了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而并非出于商业目的。

目前我国与网络实名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等简析

目前我国与网络实名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等简析

目前我国与网络实名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等简析在当今数字化社会,网络实名制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方式,旨在保护网络空间的安全和秩序。

我国也制定了一系列与网络实名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等,以规范网络用户的行为。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简析我国与网络实名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等。

一、法律法规的制定1.1 《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法》于2016年11月7日正式颁布实施,其中明确规定了网络实名制的要求和范围,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对用户实施实名认证,并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

1.2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规定了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信息管理制度,对用户进行实名认证,并保存用户的登记信息,以便监管和管理。

1.3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要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对出借人和借款人进行实名认证,确保交易双方的身份真实可靠。

二、规章的颁布2.1 《网络实名制管理规定》《网络实名制管理规定》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部门联合颁布的,规定了网络实名制的具体操作流程和要求,明确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和义务。

2.2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要求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提供者对用户进行实名认证,并对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保护,以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

2.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规定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对用户进行实名认证,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以维护网络新闻信息的传播秩序。

三、实名制的实施效果3.1 提升网络空间安全通过实名制,可以有效监控网络用户的行为,减少网络犯罪和不良信息的传播,提升网络空间的安全性。

3.2 保护用户权益实名制可以有效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个人信息被盗用或泄露,提升用户的信息安全感和权益保障。

3.3 规范网络经营行为实名制可以规范网络服务提供者和用户的经营行为,减少虚假信息和欺诈行为,维护网络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

目前我国与网络实名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等简析

目前我国与网络实名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等简析

目前我国与网络实名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等简析引言概述: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我国逐步推行了网络实名制,要求在使用互联网时必须进行身份验证。

本文将从法律法规、规章等方面简析我国与网络实名制相关的情况。

一、法律法规的制定与修订1.1 《网络安全法》的出台《网络安全法》于2017年6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明确规定了网络实名制的要求。

该法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并对其进行验证,不得为用户提供匿名服务。

这一法律的出台为网络实名制的推行提供了法律依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法》是我国首部专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于2021年10月1日正式生效。

该法明确规定了网络实名制中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保存、传输等方面的要求,保护了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

1.3 其他相关法规的修订除了上述两部法律外,我国还对相关法规进行了修订,以进一步规范网络实名制的实施。

例如,修订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明确了网络实名制的具体要求和实施细则。

二、网络实名制的目的与意义2.1 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网络实名制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可以有效防止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同时,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也能够追究责任,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2.2 维护网络安全网络实名制可以追溯用户的身份信息,对于网络攻击、网络病毒等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的威慑作用。

同时,网络实名制也有利于网络监管部门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维护网络环境的安全与稳定。

2.3 促进诚信建设网络实名制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可以有效减少虚假信息的传播,提高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这有助于促进网络诚信建设,提升网络社交、网络交易等领域的信任度。

三、网络实名制的实施与挑战3.1 实施进展情况自《网络安全法》实施以来,我国网络实名制的推行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网络安全法》出台 企业经营者值得关注的六大焦点

《网络安全法》出台  企业经营者值得关注的六大焦点

《网络安全法》出台企业经营者值得关注的六大焦点11月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该法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网络安全法对企业在网络安全方面提出了哪些责任和义务呢?今天,从六个焦点为你解读。

焦点一:明确数据保护的总原则【法律条文】第十条建设、运营网络或者通过网络提供服务,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求,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网络安全、稳定运行,有效应对网络安全事件,防范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网络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解读】网络安全法在开篇的总则部分就提出,数据保护的关键是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完整性是指数据不被篡改、破坏、盗用、丢失。

保密性是指对数据进行加密,只有授权者方可使用,流通中不被窃取。

可用性是指合法用户必须得到系统和网络提供的正常服务。

数据安全的三大特性写入法律,显示出国家对数据安全技术的高度重视,以技术手段维护网络安全的坚定决心。

焦点二:国家大力扶持网络安全技术创新项目【法律条文】第十六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扶持重点网络安全技术产业和项目,支持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推广安全可信的网络产品和服务,保护网络技术知识产权,支持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等参与国家网络安全技术创新项目。

第十八条国家鼓励开发网络数据安全保护和利用技术,促进公共数据资源开放,推动技术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

【解读】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网络安全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未来,国家将在网络安全领域持续加大投入,国内网络安全产业将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作为信息安全的核心,数据安全在第十八条被专门提及,显示出它的关键性。

焦点三:对“网络实名制”做出明确法律规定【法律条文】第二十四条网络运营者为用户办理网络接入、域名注册服务,办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入网手续,或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即时通讯等服务,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或者确认提供服务时,应当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

目前我国与网络实名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等简析

目前我国与网络实名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等简析

目前我国与网络实名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等简析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实名制已经成为我国网络管理的重要一环。

为了维护网络安全和保护用户权益,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与网络实名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等。

本文将对目前我国与网络实名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等进行简析,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相关政策。

一、《网络安全法》1.1 《网络安全法》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网络安全领域的立法,于2016年11月7日正式实施。

1.2 《网络安全法》明确规定了网络运营者应当实行实名制管理,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和登记。

1.3 《网络安全法》要求网络运营者对用户的实名信息进行严格保密,不得泄露或滥用。

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2.1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是我国对互联网信息服务进行管理的重要法规,于2011年正式实施。

2.2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对用户进行实名认证,确保用户信息的真实性。

2.3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要求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建立用户信息保护制度,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

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3.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是我国对网络信息保护进行重要决策的文件,于2012年通过。

3.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强调了网络实名制的重要性,要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对网络实名制的监督和管理。

3.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要求网络运营者对用户进行实名认证,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和可靠性。

四、《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4.1 《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是我国对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进行管理的规定,于2017年正式实施。

4.2 《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规定,互联网用户应当使用真实身份信息注册账号,不得使用虚假身份信息。

4.3 《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要求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对用户的账号名称进行实名认证,确保用户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实名制下网站经营者的法律责任
马云说,“商道的根本在于诚信的积累”。

确实,商业诚信体系的缺失是商业交易的最大障碍,在传统的地面交易如此,在互联网之上的电子商务更是如此。

众所周知,近十年来中国的电子商务借助于互联网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由于诚信的缺失,电子商务在发展的过程中滋生了不少如欺诈等现象,尽管这些负面现象不是主流,亦不能阻挡互联网交易的时代潮流,但其带给消费者网上消费的不安全不踏实感,已成为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巨大障碍。

在此大背景下,《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顺势于2010年5月31日出台,并于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该办法将互联网交易之下诚信之商业道德上升为法律规范,对互联网交易进行强制规范。

尽管该暂行办法中许多规定在规范商业交易的其他法律(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已经有所涉及,但其集中于一部法律规范为规范网络交易这一特定目的,体现了国家对于规范网络交易发展电子商务之高度重视。

故,本人相信,该管理办法的出台,中国的电子商务将迎来一个春天。

因此,无论中国的纯电子商务企业,还是借助公司网站等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网络营销的传统企业,深谙其法律责任,之于其企业借助网络交易发展壮大,至关重要。

本人,自一年前关注网络营销以来,一直在研究网络交易法律实务,以期指导从事网络营销的企业与个人。

在此,综合网络营销与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与规章,就“网络实名制下网站经营者的法律责任”进行归纳与诠释,以期与从事网络营销企业及个人共同创造中国电子商务的春天……
本文的网站经营者是指通过网络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有关经营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者自然人。

“法不可违”,网站经营者不违法,首先必须清楚懂得网站经营者的法律义务与责任。

网站经营者担负着如下法律义务与责任:
一、必须公示经营者真实身份
众所周知,在互联网之下的地面交易中,无论公司还是个体户,均要领取并悬挂营业执照以公示其真实存在的交易身份。

同样道理,网站经营者是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的,应当在其网站主页面或者从事经营活动的网页醒目位置公开营业执照登载的信息或者其营业执照的电子链接标识;网站经营者是自然人的,应当向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的经营者提出申请,提交其姓名和地址等真实身份信息。

这也是建立互联网交易诚信秩序的第一步。

对违法者,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不得交易禁止交易物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交易物有准许交易物、限制交易物与禁止交易物之分。

如毒.品、黄.色.淫.秽物品、性.服务、管制刀.具等均属于禁止交易物。

同理,网络交易中,法律法规禁止交易的商品或者服务,经营者不得在网上进行交易。

很多的网上商城,均对限制交易物与禁止交易物均进行了列举。

三、不得损害消费者权益
我国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制定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规章。

同理,网站经营者在经营网络商品或服务过程中,也应当遵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不得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四、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消费者享有知情权,无论是地面交易还是网络交易。

因此,网站经营者应当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事先向消费者说明商品或者服务的名称、种类、数量、质量、价格、运费、配送方式、支付形式、退换货方式等主要信息,采取安全保障措施确保交易安全可靠,并按照承诺提供商品或者服务。

五、电子格式合同公平
公平交易,这既是基本商业道德,也是我国民法的原则。

网站经营者在网络交易中提供电子格式合同条款的,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按照公平原则确定交易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并采用合理和显著的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与消费者权益有重大关系的条款,并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

网站经营者不得以电子格式合同条款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经营者义务、责任或者排除、限制消费者主要权利的规定。

因此,根据法律规定,即时电子合同格式条款中存在上述情形,也归于无效。

六、出具交易凭据
购物凭证或服务单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的证据。

消费者要求网络商品经营者和网络服务经营者出具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的,经营者应当出具。

网站经营者向消费者出具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商业惯例;征得消费者同意的,可以以电子化形式出具。

电子化的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可以作为处理消费投诉的依据。

七、保密客户信息
网站经营者对收集的消费者信息,负有安全保管、合理使用、限期持有和妥善销毁义务;不得收集与提供商品和服务无关的信息,不得不正当使用,不得公开、出租、出售。

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八、不得虚假宣传与表示
网站经营者发布的商品和服务交易信息应当真实准确,不得作虚假宣传和虚假表示。

九、不得侵犯他人在先权利
网站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遵守《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不得侵犯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企业名称权等权利。

十、不得进行不正当竞争
网站经营者不得利用网络技术手段或者载体等方式,实施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以及侵犯权利人商业秘密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十一、身份审查义务
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的网站(如B2B、B2C)经营者应当对申请通过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者自然人的经营主体身份进行审查。

应当对暂不具备工商登记注册条件,申请通过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自然人的真实身份信息进行审查和登记,建立登记档案并定期核实更新。

核发证明个人身份信息真实合法的标记,加载在其从事商品交易或者服务活动的网页上。

违反本条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一万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十二、监督检查义务
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的网站(如B2B、B2C)经营者应当对通过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及其发布的商品和服务信息建立检查监控制度,发现有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的,应当向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并及时采取措施制止,必要时可以停止对其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现网络交易平台内有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依法要求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的经营者采取措施制止的,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的经营者应当予以配合。

十三、制止侵权行为的义务
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的网站经营者应当采取必要手段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企业名称权等权利,对权利人有证据证明网络交易平台内的经营者实施侵犯其注册商标专用权、企业名称权等权利的行为或者实施损害其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应当依照《侵权责任法》采取必要措施,即接到被侵权人后,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

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十四、保存交易记录
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的经营者应当审查、记录、保存在其平台上发布的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信息内容及其发布时间。

经营者营业执照或者个人真实身份信息记
录保存时间从经营者在网络交易平台的登记注销之日起不少于两年,交易记录等其他信息记录备份保存时间从交易完成之日起不少于两年。

十五、不得发布、传输非法信息
网站经营者有保证信息内容合法的义务,不得制作、发布、传播含有下列内容的信息:
1、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
2、危害国家安全,泄漏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
3、损坏国家荣誉与利益;
4、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
5、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
6、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
7、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8、侮辱或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9、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上述,只是对网站经营者的义务进行部分列举,尚未穷尽所有。

总之,网站经营者也属于法律规定的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自然人,网络交易与经营,与地面交易与经营一样,均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与商业道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