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登高精选课件PPT

合集下载

《登高》ppt课件

《登高》ppt课件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zhǔ)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bìn),潦(liáo)倒新停浊酒杯。
字词解析
猿啸哀:猿凄厉的叫声。《水经注·江水》引民谣 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 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回:回旋。 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萧萧: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为何前人将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 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 也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落木萧萧:生命之飘零 长江滚滚:时间之流逝 无边、不尽:空间上广大无边,时间上横跨古今,容量极大, 涵盖极广。
字词解析
万里:指远离故乡。 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 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 苦恨:极恨,极其遗憾。苦,极。 繁霜鬓: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 潦倒:衰颓,失意。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 新停:刚刚停止。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在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 为什么诗人写“落木”而不写落叶?
落木:从上到下看到落叶飘零,诗人联想到自己像此一样,已 是晚年,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晚秋。
木,树也。木叶即树叶。“木叶”是文人喜好的传统意象。楚 辞已有使用。“木”字好在既有树叶的含义,又无树叶的繁密,浓 郁之感,从而更加能够凸显空阔、光秃的感觉,更符合作者对于秋 季衰败、凋零的表达意图。

《登高》优秀课件 精品PPT

《登高》优秀课件 精品PPT

别》、《无家别》)。
经历与作品
漂泊西南时期(759-770):思想更深 邃、诗风更沉郁; 作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
《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
村》、《登岳阳楼》。
诗风情感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诗人的风格与其情感思
想的特点密不可分。
情感离不开社会现实个人经历与思想、性格
的碰撞,离不开诗人在岁月中的颠簸与感悟。
作品:《望岳》。
困守长安时期(746-755):忧国忧民;
作品:《丽人行》、《兵车行》、《出塞》、 《赴奉先咏怀》。
经历与作品
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现实主义
创作达到高峰; 作品:《月夜》、《春望》、《羌村三首》、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 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
远的影响,被后世誉为“诗史”。他是我国诗坛承
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集大成者,最伟大的现实主义
诗人,被尊为“诗圣”。
谢谢观看!
独特的情感内涵和情感的表达汇成作者鲜明
的个人风格。
杜诗风格
感慨阔大、悲情起伏; 沉郁顿挫; 无尽感慨深沉悲情。
思想经历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羹与冷炙,处处潜悲辛。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春望》
仕途失败
志怀高远
国运衰落
诗文大意
颔联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译文:无边的落叶萧萧飘下,不尽长江
流水滚滚奔来。
诗文大意
颈联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译文:常年到处漂泊,作客他乡,于秋
天更添悲凉,晚年多灾多病,今天又独自登 临高台。

《登高》ppt课件

《登高》ppt课件

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
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
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
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登高
检查预习
结合课下注释,解释词语的含义。
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
萧萧:
风吹落叶的声音。
常作客: 长期漂泊他乡。
苦恨:
极恨,极其遗憾。苦,极。
繁霜鬓: 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 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潦倒:
衰颓,失意。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
新停:
新近停止。
登高
作家作品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 出身于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祖父杜审言是著名诗人。 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49岁时,弃官携家入川,在成都郊外建草堂定居, 由好友严武保荐任过一段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常被 称为杜工部)。
流落四川8年,57岁时出川,辗转流徙于湖北、 湖南各地,58岁时在岳阳附近病死于一只小船上。
登高
作家作品
他的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 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 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 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也被称为诗圣。代表作品《兵车行》、 《登高》、《蜀相》、《春望》、《北征》、 “三吏” 、 “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 歌》、《秋兴》等,有《杜工部集》。
登高
登高
登高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杜甫的有关常识及创作背景。 2.学习借助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3.品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4.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部编版高中必修上册《登高》课件(共14张PPT).ppt

部编版高中必修上册《登高》课件(共14张PPT).ppt
艰难:①国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难 ②个人艰难
忧国忧民 心怀天下
品读诗歌
4.联系当时诗人所处环境,说说尾联中“艰难”二字的含义。
5.用自己的话说说如何理解“苦”和“新停”二字。
6.此时是重阳节,按习俗应该喝酒赏菊花。酒是中国人的最 爱,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悲的感情。杜甫 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无论高兴还是伤悲都要来上一口。在我 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白 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但是现在的杜甫却不能 喝酒了,这是为什么呢?
登高
杜甫
学习目标
1、品读诗歌,从意向意境特点、语言特点、情感 内容角度,体会诗人“沉郁顿挫”的诗风。
2、赏析诗歌,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 受杜甫的爱国主义情感。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 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 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 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生平诗歌创作研究 资料生平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 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他祖上还有西晋著名 将领、镇南人将军杜预。
品读诗歌
2.颔联写了几种意象?体会意象的选择之妙。
落木、长江 落木: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 “风飒飒兮木萧萧”——《九歌·山鬼》 “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意,传达出年华易逝的感慨。
长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 娇·赤壁怀古》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临江仙》 “不尽长江”是为时间无穷,历史长河永不停息,人的生命显 得尤为短暂。
总结:寓情于景,借景抒情,为全诗奠定了沉郁、 凄清、悲怆的感情基调。

《登高》ppt课件20张

《登高》ppt课件20张

沉痛
独登台
六悲:孤独无依
悲 多离病乡独万登里台、时值悲秋七、作悲客:他多乡病、缠长身久漂泊、八
百人年到多老病年、独体登弱多病八、孤悲独:无身依已、衰国老家多事 重

抒 合: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尾联中“艰难”形容的是国家艰难还是个人?
“苦恨”二字如何理解?
艰难:既指国家,也指个人。
人生艰难——常年做客他乡的羁旅之愁;
描景手法
①描写视角:风、天(仰视)
渚、沙(俯视)
俯仰结合
②绘声绘色绘形:急、回(形) 清、白(色)
视听结合
啸、萧萧(声) 动静结合 ③动静结合:清、白(静)
啸、飞(动)
④对比:萧萧下、滚滚来(宇宙永恒,人生短暂)
借景抒情:为全诗奠定了沉郁、凄清、悲怆的感情基调。
齐诵:小结前四句 首联两句,指明了时节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构成 一幅高远壮阔而又苍凉萧瑟的秋景图画,为全诗定下了哀婉 凄凉的基调。 颔联写山景、江景,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索之声,长江汹 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的悲怆。同时让人想到生 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宋代罗大经曾说“万里悲秋常 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联含有 八层意思,即八可悲。(《鹤林玉 露》)你能读出几层?
抒 转: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情
作客
一悲:羁旅之苦
常作客 悲秋常作客
二悲:常年漂泊 三悲:秋景荒凉
愁苦
万里悲秋常作客 四悲:远离故土
登台
五悲:渺小无助
杜甫诗风
沉郁顿挫
“沉郁”
指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
“顿挫”
指诗歌表情达意抑扬跌宕,声调起伏迭变。

《登高》ppt课件

《登高》ppt课件
《登高》是杜甫晚年时代的作品,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此时诗人五十 六岁,安史之乱虽已结束,但社会动荡,军阀四起。他入严武幕府,但不久严武病逝 ,只好南下夔州。一天,杜甫独自登上城外的高台,看到萧瑟的秋天,想起自己的身 世,悲叹自己的境遇,触动并激起了心中的全部感触,于是写下了这首被誉为“七律 之冠”的《登高》。
因为艰难,因为苦恨,所以诗人的头发变得像霜一样白,但这千丝万缕的头发并非是一夜之间 白的,也并不是仅仅为个人而白的。结合整首诗的创作背景,国家刚经历一场消耗国力的安史之乱 ,却又陷入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中,诗人漂泊的根源也在于国家的动乱,所以诗人的一杯酒无法消 掉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漂泊痛苦,更是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情感差异
《望岳》青年时代的豪情壮志:在《望岳》中,杜甫以泰山为象征,表达了自己攀 登人生高峰的豪情壮志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体现了青年杜甫的积极向上和勇往直 前的精神风貌,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
《登高》晚年生活的悲凉无奈:在《登高》中,杜甫则更多地流露出对晚年生活的 悲凉与无奈。他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萧瑟和荒凉来反映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哀伤,表 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悲叹和对国家兴衰的忧虑,体现了晚年杜甫对现实的无奈和对人 生的深刻反思。
点明宇宙与时间的永恒,而人身处其中,便 愈发显得渺小,给人以惆怅之感
写出长江的奔腾不息 写出江水的滔滔气势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写出落叶之多 写出落叶之声
点明生命的短暂与时光的易 逝,给人以悲凉之感
任务一:具体分析诗歌,品味诗句,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

四 字 之 间 含
秋内 季心 萧悲 瑟凉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 萧萧下, 不尽长江/ 滚滚来。 万里悲秋/ 常作客, 百年多病/ 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课件(共42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登高》课件(共42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而在天宝十四载(755)岁末(安史之乱前夕755—763)写成的传世名篇《自 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更表现了他深广的忧愤:他以“彤庭所分帛,本自 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控诉了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掠夺; 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揭露了贫富的悬殊。这些光芒四射的诗篇标志 着诗人创作上一个全新时期的到来——他已走上了现实主义的广阔道路。
作者介绍
——杜甫长安十年生活概况——
杜甫于唐玄宗天宝五载(746)来到京城长安。他满以为从此可以“立登 要路津”(《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出 处同上)的政治抱负,但他的希望落空了。
在政治上屡屡受挫的同时,他的经济条件也日益恶化。由于在奉天县令 任上的父亲病故,断绝了经济来源,他只好在一些贵族府邸中充当“宾客”, 陪他们饮酒赋诗,靠他们的一点施舍来维持生计。他满含辛酸地写下了这种生 活的情状:“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处处潜悲辛。” 在最 困难的日子里,他甚至上山采药,换取“药价”,这就是他后来说的“卖药都 市,寄食友朋”。
类型 特点
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律诗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末联(或尾联);每联两句, 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第二、四、 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凡偶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 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两联须对仗。
深入探究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尾联展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境界?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诗圣”杜甫无论穷达,都心怀天下,忧国忧民。
诗人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生计潦倒,时事艰难,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

8.1《登高》优秀课件(23张PPT)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8.1《登高》优秀课件(23张PPT)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 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 低飞盘旋的水鸟。
这些都是夔州三峡秋季的景物,形象 鲜明,使人读了如临其境,而且所展示的 境界雄浑高远,肃杀凄凉。
颔联写了萧萧而下的“无边落木”、滚滚 东流的“不尽长江”两种意象。这对于飘 零流落在外,又是一个现实主义有阔大胸 襟的诗人杜甫来说,会产生怎样的感慨?
意境:苍凉、雄浑而壮阔
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作为一个现实主义 诗人,虽有无奈,他仍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有一种宏大的气势。
情感:豁达、坦荡、开阔的胸襟
沉郁而悲壮
总结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前四句重在写景,运用哪些意象?营造了一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诗歌赏析
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 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 出作者喜悦的心情。
颔联直接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 时喜出望外的心情。
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课后作业
颠沛流离、困顿潦倒。
倍感老病孤独,身世凄凉。
自主完成学案诗歌鉴赏 萧萧
滚滚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3、理解杜甫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悲哀,孤洲沙白,只有沙鸥不时地回旋。无 意境:苍凉、雄浑而壮阔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边无际的落叶纷纷飘坠,奔腾不息的长江滚 尾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滚而来。这两联浑然一体,境界深远,营造 无边无际的落叶纷纷飘坠,奔腾不息的长江滚滚而来。
代表作:《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

《登高》课件(共16张PPT)

《登高》课件(共16张PPT)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情 于

青衣2011.08.29

《登高》一诗,阅罢尤觉“悲愁”铺天盖地,无一
景不如此,无一语不如此,顿觉无处遁逃之感



——王国维


青衣2011.08.29
宋代罗大经曾说颈联的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意思:
万里,地之远也;

秋,时之凄惨也;
于 这四句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景 这首诗的意象,它们体现出诗人怎样的“悲愁”?
青衣2011.08.29


伍天

寓猿
啸哀

于渚





飞回
孤独无依 漂泊痛苦
青衣2011.08.29
意境 凄凉
落木 伍
无边
萧萧
生命之短暂

沉郁
寓 情
长江


不尽
滚滚
时间之永恒

高昂
意境:苍凉、雄浑、沉郁而悲壮
青衣2011.08.29
诵读入境法

通过反复诵读,展开想象与诗人形成共鸣,甚至让自己化

身为诗人,体味诗人所思所想所感。

意象分析法

通过分析意向,抓住诗中的形象,紧扣表现形象特征的词
语,体味情感。
青衣2011.08.29
是悲壮还是悲哀?

哪些景体现了“壮”?
问 题
哪些字本身体现了“壮”?
探 哪些事的细节体现了“壮”?


年,但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去世

《登高》ppt课件

《登高》ppt课件

走近作者
▪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 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 一度任工部员外郎, 又称杜工部。 ▪ 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 代表作: “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 ▪ 其诗显示了唐的历史,被称为“诗史”,后人推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① 悲秋景的萧瑟肃杀、凄清悲凉 ② 悲个人渺小而天地广阔 ③ 悲时光流逝而宇宙永恒
景借 景 抒
情情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南宋学者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评析此联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 即八可悲。
既然杜甫一生不得志并未得到重用,为何还将自己身世之 悲与国运之悲关联在一起?
杜甫出身京兆杜氏,名臣之后,志向“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杜甫人生的跌宕起伏几乎与国家命运有着相似的历程,“诗史” 强烈的使命感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不求解脱和自由,而是沉浸在 对国家和人民的苦难中
“诗圣” 家国情怀
诗人借登高表达的“悲秋”情怀,意蕴丰富。 请结合诗句,概括诗人的“悲秋”情怀
“悲”
秋景之萧瑟肃杀、凄清悲凉 个体之渺小而宇宙之无穷 身世之漂泊孤独、年老体衰、壮志难酬 国运之动荡战乱、民不聊生
沉郁 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
七言律诗
风急天高 / 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景 对仗
无边落木 / 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平仄
万里悲秋 艰难苦恨
/ /
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你认为选择哪个词,最能体 现诗意?

《登高》ppt课件

《登高》ppt课件

文本研读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把上下两句意思联系起来看,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一仰一俯,对比、衬托。 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 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文本研读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思考】颈联哪些字眼暗含情感?各有何含义?
抬眼望,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岳飞《满江红》
“啼”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文本研读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
急风,使人感到寒冷。身体的,心灵的。 高天,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 三声泪沾裳”。 渚清沙白,冷色调,给人寥落凄凉、伤感渺茫的感觉。
文本研读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2、选词精工,极具表现力

无边:极言无穷无尽,绵延无际,从天到地,纵向拓展了

画面的高度。

萧萧:描摹落木窸窣之声

不尽:极言流水之一望无际,从远及近,拉长了画面的广
度。
滚滚:描绘波涛汹涌之状
文本研读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 甫
导入
2020年4月6日,BBC推出了一部关于诗歌的纪录片, 主角不是莎士比亚,也不是但丁,而是遥远东方的一 位诗人——杜甫。杜甫被冠以“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第一次详细地介绍给西方世界。从巩义、西安到成都、 长沙,从出生到入仕,从开元盛世到战乱流离,回溯 了诗人颠沛流离的一生。这部纪录片的标题是《杜甫: 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8.2《登高》优秀课件(14张PPT)(新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8.2《登高》优秀课件(14张PPT)(新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请再读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艰难、潦倒:国事艰难,国家动乱;人生潦倒,生活艰 难,漂泊在外,两鬓如霜,壮志难酬。两个词形容的既 是国家,也是个人。客观上,“国破”与“家亡”是因 果关系;主观上,诗人忧国忧民,为国家破亡忧心如焚。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近体诗与古体诗(又称古风)相对,是唐代形成的新诗 体,严格讲究格律,分为绝句、律诗,多为五言、七言。
古体诗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杂言体,不讲对 仗,字数较多。
悲秋,时之惨凄也; 作客,___羁__旅__也_____; ____常__作__客____,久旅也;
百年,暮齿也; ___多__病___,衰疾也; ___台___,高迥处也; 独登台,__无___亲__朋__也___。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对于首、颔联,学界常用“一密一疏”来评价两联关系,你能理 解这个评价吗?(试试看从意象的数量以及作用上把握)
B:酒能移情,如果尾句是,“潦倒不停浊酒杯”,我们还会好 受些。可是连酒都停了,前七句的悲哀之气就郁结不流了,因 为只能直面惨淡的现实了。 这种最后也不给读者一个发泄口的手法,古代文学中较少。甚
至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无悲剧,我们实在太爱大团圆结局了。03

杜诗风格:沉郁顿挫
• 沉郁:思想内容。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古体诗
四言古诗 五言古诗 七言古诗 乐府诗
绝句 近体诗

《登高》PPT教学课件

《登高》PPT教学课件

再见!
登高
杜甫
目录
作者介绍 时代背景 诗歌赏析
艺术成就
登 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 (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远祖杜预为京兆杜 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人,故自称“杜陵布衣”、 “杜陵野老”、“杜陵野客”。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创作从不同的侧面真实而 集中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 和社会面貌,因而被誉为“诗史”。他是我国古典诗 歌的集大成者,诸体兼擅,无体不工,五古、七律成 就尤高,被世人尊为“诗圣”。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图
“不尽长江”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 不停息。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体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 山万古长青。此联“无边”“不尽”,使人联想到落木 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 的感怆。 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也感到有些无可奈 何。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胸襟 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 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 ,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 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 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九 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 甫喜也喝酒,忧也喝酒。我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 尽致地表达或喜或悲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 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 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 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 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 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 的心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潦艰
倒难
命运艰难,可恨鬓角又像著了繁 新 苦
霜,穷途潦倒心灰冷,因病戒酒 停 恨
不举杯。
浊繁
酒雪
杯鬓

艰难苦恨繁雪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叹老嗟病,实则是诗人忧时愤世、国难家愁、 心情悲苦的实录
首联 仰望 云天秋风

俯视 江水渚洲

仰望 无边落叶
颔联
(扩大了视野)
俯视 不尽江水
颈联 悲秋作客
悲壮而不悲哀, 激动而不消沉,
经常飘泊万里,作客他乡, 更添悲秋情绪,晚年多灾多 病,更何况今天又独自登临 高台。
百万 年里 多悲 病秋 独常 登作 台客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盖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 客,羁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 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十四字间含八意,而对偶又精确—罗大经
地坠下,不尽的长江啊,波涛滚滚
奔流不息。
不无
尽边
长落
江木
滚萧
滚萧
来下

首联、颌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风 天 猿 渚 沙 鸟 落木 长江
急 高 哀 清 白 飞 萧萧 滚滚
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 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答:
• 萧瑟、凄凉、寥廓、清丽、辽阔、壮美、 雄浑
• 扣题写登高之所见闻,一山一水,且实且 虚,亦俯亦仰,由近而远,有声有色,勾 画出空旷无边、悲壮苍凉的秋江秋山图
Thank You For Watching
2021/02/25
13

多病登台
阔大而不狭小。

苦恨霜鬓
尾联
新停酒杯
高浑一气,独步古 今,当为杜集七言 律诗第一—清·杨
• 侧身天地更怀古; 独立苍茫自咏诗。
• 垂老但吟诗,亦先生所不得已; 斯人常作客,正天下莫可如何。
• 江山留胜迹; 天地渺孤舟。
•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PPT教学课件
谢谢观看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雪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急切的秋风,高远的天空, 悲凉的猿啼在回鸣; 江水澄碧,流沙雪白,鸟儿在 小洲上飞来飞去。

渚风 清急 沙天 白高 鸟猿 飞啸 回哀
无边的旷野,风儿吹荡着落叶萧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