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怎么了
_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及如何改善医患关系
![_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及如何改善医患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08dc66f0eff9aef8951e06e4.png)
1 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医患关系贯穿于医疗的全过程,它是随着医疗事件的发生而形成的,这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我们不应该回避和掩盖这对矛盾的客观存在。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
1.1 解决医疗纠纷适用的法律不健全医疗卫生事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而针对其特殊性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卫生法律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未能真正起效于解决现实中的医患纠纷.目前对卫生立法的更高要求是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但建立或健全的真空期,造成了有些纠纷在处理上的无法可依、无的放矢。
1。
2 医学的复杂性医学领域充满着未知和变数,针对复杂的患者个体,医务人员对疾病的认知和医疗技术的运用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即使在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国内外一致承认的疾病确诊率仅为70%,各种急症抢救的成功率也只在70%~80%。
因此,任何医院和医生都不可能包治百病,疾病的治疗过程始终存在着成功与失败两种可能.病人对医疗效果期望过高,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
1。
3 少部分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欠佳少数单位和少数医务人员中存在着不正之风及服务态度差、职业道德水平低等问题。
虽然医疗事故在整个医疗卫生事业中是小概率事件,难以杜绝,而对当事人来讲却是百分百。
患方对医方的不满,加之始料未及的悲伤,也就难免使医患关系的紧张程度升级。
1。
4 部分群众对医疗制度改革不适应随着医保制度的建立,医疗费用由过去的公费全包变为个人承担一部分。
有些患者对自己花钱看病还不适应,心理承受能力降低,往往将不满发泄到医疗服务中。
1.5 体制问题体制问题是改革过程中不能回避的问题.原有的医疗卫生体制在市场经济初建的今天,明显存在不合时宜的地方.在旧体制改革过程中,对医患关系进行分析时,我们不难发现:不适应时代的旧体制成分,在束缚改革进程的同时,也成为医患关系紧张的隐患。
1.6 新闻媒体的不当渲染某些新闻媒体在报道一些医疗事件时,未能考虑医疗问题的特殊性,对医疗事件的严重性存在不切实际的渲染,给群众就医留下了心理疑虑。
如何处理医患关系
![如何处理医患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a5008934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d8.png)
如何处理医患关系医患关系,这可是个热乎乎的话题。
很多人都知道,医生和患者之间,沟通是关键。
有时,一句简单的问候,能让患者觉得心里踏实。
再说了,医患之间的信任,就像那座桥,得好好修,才能走得稳。
一、沟通的重要性1.1 听,真的很重要。
医生常常忙得不可开交,面对病人,时间紧迫。
可这时候,医生能不能多停一停,听听病人的心声呢?病人来医院,心里通常七上八下。
身体不舒服,心理压力也大。
如果医生能静下心来,认真倾听,病人会觉得被重视,会更愿意配合治疗。
1.2 用简单的语言。
医疗术语多得让人眼花缭乱。
什么“慢性病”“症状”都听得病人云里雾里。
医生用简单的语言,通俗易懂地解释病情,真是太必要了。
你想啊,病人要是听不懂,心里就会慌。
简单明了,能让病人放心,知道该怎么做。
二、建立信任关系2.1 让病人感觉安全。
医院本身就有种神秘感。
白大褂、药水、机器,吓得人直打哆嗦。
医生在这样的环境里,更要让病人感受到安全感。
给他们一点温暖,比如笑一笑,拍拍肩膀,这种小动作,能让病人感觉亲切,心里舒服多了。
2.2 透明度也很重要。
做检查、开药方,医生需要告诉病人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种透明度,让病人觉得自己不是个“病人”,而是个参与者。
大家一起探讨病情,一起决定治疗方案。
这种方式,不仅增强了信任感,也让病人更积极地配合治疗。
2.3 适时的陪伴。
在病房里,看到病人孤独无助的样子,真让人心疼。
医生不仅仅是治疗身体的,还能在精神上给患者支持。
有时候,一句“你不是一个人,我们会一起度过”就能给病人带来无限的力量。
陪伴,才是最好的良药。
三、医患双向理解3.1 患者的苦恼。
作为病人,他们面对的不仅是身体的疼痛,还有心理的负担。
排队挂号、等检查结果,心里七上八下。
医生要理解这种焦虑。
试着站在病人的角度想问题,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
患者需要的是理解,而不是单纯的医学数据。
3.2 医生的压力。
医生的工作压力也不小。
要照顾好每一个病人,还得面对繁重的行政工作。
观看医患关系怎么了有感
![观看医患关系怎么了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eec2cfcd08a1284ac850431a.png)
观看医患关系怎么了有感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医患关系。
但是,医患关系紧张,彼此缺乏信任,医疗纠纷增加,是当前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一、医患关系现状及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医患关系从总体上看,是基本和谐之中存在着局部的不和谐,和谐是主流,不和谐是支流。
医患关系成因复杂,有医疗资源不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患者有意见;有医疗质量不高、服务态度不好,群众不满足;也有更复杂的社会因素。
既有体制、机制上的问题,也有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还有治理监督不力等原因,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医患沟通不够、医疗纠纷增加,是医患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因素。
有统计表明:在已经发生的医疗纠纷中,由于医患沟通不够,医患关系不和谐导致的纠纷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二。
(二)在医疗过程中缺少人文关怀,加剧了医患关系不和谐的情况。
治病、救人原是一体的,但有些医生却只重视“病”不重视人;(三)医患之间缺乏信任,是造成医患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
医患之间缺乏信任、理解,不能换位思考。
部分医务人员不能设身处地替患者着想,而是较多地考虑医疗机构和自身的利益。
而有些患者对医务人员也缺乏理解,不了解医学的复杂性。
(四)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障体系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及时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全民医疗保险体制不健全,是医患矛盾尖锐最根本的原因。
二、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对医疗机构来说,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首先要眼睛向内,正视并克服自身的不足,不能抱怨患者不理解,怨天尤人解决不了问题。
要善于分析自身的问题,从服务环境、服务理念、服务态度、服务效果等各方面查找原因,制定措施,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从思路到规划,从举措到实施,一切从患者利益出发,积极转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把病人的满足作为医院的追求。
用保障人民健康来促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一是以人性化服务为中心,寻找服务创新点。
患者在就医的时候不仅仅关注医院的医疗水平,而且更加关注医院的人性化服务。
医院除了拼技术、拼设备等硬实力外,如何将人性化理念融入医疗服务与医院治理的全过程,改变以往“病人来医院是看病,医院对病人是只管治病”的陈旧观念,树立医疗对象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的现代医学模式,寻求服务创新点,通过人性化服务不断提高群众对医院的满足度。
医患沟通,医生最好不要说这几句话
![医患沟通,医生最好不要说这几句话](https://img.taocdn.com/s3/m/eca7dde683c4bb4cf7ecd1db.png)
医患沟通,医生最好不要说这几句话医学先驱希波克拉底曾说过,医生有3件法宝——语言、药物、手术刀。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早在1989年发布的《福冈宣言》中就指出:“所有医生都必须学会交流和人际关系的技能。
”不可否认,医患纠纷与沟通不当密不可分,一句话说得不合适,就拉大了医患间的心理距离。
近年来,各大医学院校纷纷开设“医患沟通”课程,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来看,有10句习惯用语是医生最应避开的。
第一句:你怎么了?不少医生以这句话作为开场白,认为再寻常不过了,然而在患者听来,似乎难以感受到医者的温度。
如果能换成“我能帮你什么呢?”效果会大不一样。
尤其在面对初诊病人时,医生最好先做自我介绍并请患者坐下,再用开放式问题开场。
此外,“不急着打断患者”也是一个有效的沟通技巧和基本礼仪。
美国哈佛医学院的杰若·古柏曼教授在《医生如何想》一书中指出,美国居高不下的误诊率和首诊时间有关,病人陈述病情时,通常在18秒内就会被医生打断。
由于时间仓促或思路出了差错,即使再好的医生,也可能出现15%的误诊,建议先让患者讲1~2分钟。
也许有人会质疑在现有医疗条件下,大医院的医生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听患者自述。
事实上,会管理时间、把事情按照重要程度做出正确的顺序排位,也是医生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本领。
随着医联体的形成、医疗下沉到基层,三甲医院的医生应该把看病速度放慢,学会“变速看病”,即对于首诊、理解能力差、爱刨根问底的病人放慢速度,让他们对病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患者就更愿意听从医生的指导,快速完成诊疗。
第二句:没看到我正忙吗?外面等着!诚然,部分医院就诊秩序混乱,很多患者或家属不排队,一窝蜂地挤在诊室里,甚至大声喧哗、打电话。
这不仅干扰诊病的思路,还影响医患的心情。
对此,希波克拉底说,应像尊敬自己的父母一样,尊敬那些传授我行医之术的老师——患者。
医生要先学会尊重患者,才能赢得患者的尊重与信任。
遇到加塞的患者,不妨严肃而客气地告诉他:“请你先去门外等一下,我给这位患者看完病就叫你,谢谢。
医患关系与沟通技巧
![医患关系与沟通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28408f08bd63186bcebbc73.png)
医患关系与沟通技巧写在课前的话当前和谐医患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医护人员同时承担着管理者、沟通者、照顾者、代言者、保护者及教育者等多重角色。
因此,医护工作者不仅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心理素质,而且要有高深的专业素质、广博的人文素质,并应用于医患活动中,达到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目的。
医患关系概述什么是医患关系?一、医患关系的含义医患关系是指在医疗活动中,通过医患沟通建立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如果不是在医疗活动中而建立的关系,就不叫做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那么人际关系的含义是:首先是跟我们具有直接性的某种关系,称为人际角色关系;其次是跟我们具有情感性的某种关系,称为人际情感关系。
因为人必须在不同状况下充当不同角色,在不同情况下都能做到恰到好处。
从角色上,医是指为群众提供卫生医疗保健服务的群体,包括医生、护士、医技人员、卫生管理人员的统称。
一个患者到了医院来了,只要是这个医院里面的,穿白大衣的人,包括管理人员,都称为医,这是两个集合体。
患是指来就诊的病人及其他的相关人员,比如家属、亲戚、朋友,或者是监护人,或者是他同事领导等等。
也包括未求医的的人,如健康体检、咨询、采取各种预防措施的人。
广义的讲,他们都是患者。
二、医患交往的形式和水平医患关系是在沟通上形成的一种关系,医患交往沟通的时候一般就是语言形式的沟通和非语言形式的沟通,如书面的一些等等。
医患交往的两种水平,首先,医这一方面是有技术的,是技术水平;来就诊的人不一定懂医,我们叫非技术水平,呈现这两种现象。
医患关系有哪几种模式?三、医患关系模式(一)主动与被动型医护人员的作用,就是为病人做某事,给病人看病。
病人的作用,是接受,不能反对或反对无效。
医生说怎么做就怎么做,病人不能够反对或是反对无效。
比如说麻醉、严重的外伤、昏迷、谵妄,自己也做不了主,完全是一种被动的。
我们把这种模型也叫做父母和婴儿的模型。
父母给婴儿做什么,婴儿也反对不了,就得被动的听父母的。
医护人员收到的最哭笑不得的4个投诉,你有同感吗?
![医护人员收到的最哭笑不得的4个投诉,你有同感吗?](https://img.taocdn.com/s3/m/2e64b2f750e2524de5187ea2.png)
现在,医患关系的确比较紧张,医护人员经常能收到病人或者家属的投诉,但有些投诉的确令人哭笑不得,同时也让医护人员心太累了。
这不仅仅是一种无知,更是一种对医生的严重不信任。
而在临床上,我们也经常面对这样让人啼笑皆非的投诉,可以说,没有最奇葩,只有更奇葩。
下面就和各位讲讲:1一个患者住院后就各种嫌弃,她特别的挑剔:一会儿说,你们医院的墙怎么有快黑黑的地方,那么不卫生;一会儿说,你们这个地板很久没拖过了吧,感觉都可以赶上火车站的了(其实每天早上我们都会用双氧水拖两遍地板);一会儿又说,你们床位费多贵啊!比三星级酒店的还贵,就是在乱收费。
最奇葩的就是这样:我的床位怎么会是4号,多不吉利啊!想我快点“死(4)”吗?我要换床。
一轮折腾下来,终于住下了,但这之后又是抱怨床位不舒服、又是抱怨护士护工来得不够及时,搞得那病房像“恶人谷”那样,哪个医护人员进去都怕!第二天医生查房,她又开始诉苦了,你们科主任态度太差了,就过来看看,也不详细和我说明,我要投诉你!医生就问他,请问您是对哪里感到不满意。
那个病人忿忿不平地说,我住进来这么多天了,你们对我都不够好!然后话锋一转,神秘地说道,我和你们主任很熟的,经常一起吃饭。
这样吧,你跟主任说一声,让他下午过来看我吧!而问他话的医生正是我们的科主任.......2最近,我们科室的何医生接到医务科的通知,说有人投诉他服务态度差。
何医生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还是硬着头皮去医务科。
一路上他一直在回想,但还是没有想到最近对谁态度不好。
推开医务室的门,病人一见到他就破口大骂。
听了半天,何医生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是那天病人在病房里随地吐痰,他就对病人说了一句:“请不要在病房内随地吐痰,这样不卫生,就这样一句话,竟然得罪了病人!后面医务科的人劝了半天,病人才平静下来。
但他似乎还不善罢甘休,临走前对何医生说了句,我上面有人,我儿子就在市里当领导,我舅舅是公安局的,你们医院这样,分分钟叫警察过来把你们端了。
如何改善医患关系
![如何改善医患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0ff50f0e3169a4517723a3ca.png)
6.3定期随访,迫踪疗效,建立医患长期信任的关系 研究表明 医生自认为所在的医院服务技术可靠并主动指导居民各种保健知识然而患者他们却在就此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因此 我觉得我们医生应该更高要求自己 对患者更加认真负责以获得他们的认可。
医生应该如何改善医患关系 经调查研究表明 得出以下几点具体对策。
6.1提高患者对医生的理解及医药制度的了解 研究表明 绝大多数患者并不知道国家已颁布最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文件。试想 患者不了解新的医药制度 对医生的不够理解 怎么会不发生误解呢 有了隔阂 两者间的关系怎么能够和谐呢 医疗活动是一个双方面的实践行为,单靠医生单方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患者应该提高自身对所患疾病的认识,充分信任医务人员,与医生充分沟通,决不能隐瞒与病情有关的情况。实际上相当一部分患者的死亡、残废和功能障碍等,并非是医务人员的过失所致,而是由于不可预料的和不可避免的并发症所致,完全属于意外情况的,患者应接尊重科学尊重事实,不应将所有责任都归因于医务人员。因此 提高患者对医生的理解 和大力地宣传国家颁发的有关医疗制度的文件 这有助于降低医患纠纷等问题。
这也是医生在其与患者沟通过程中最为主要的也是最能直接体现其主导作用的行为 往往也是与患者在沟通过程中最容易产生误解、分歧甚至纠纷的重要环节。
5从系统论角度看待医生和医院在医患关系中的作用处理医患关系时,应采取系统论思维方式方法,即重视事物的整体性、内在要素的交互性和系统受外在环境影响、干扰和交互作用等。从系统论角度,医患关系是指在社会背景下,在医疗机构内患者通过疾病与医务人员间形成的一个特殊系统。
卫生系统面试题及参考答案
![卫生系统面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71fdd23169a4517623a32d.png)
卫生系统面试题及参考答案一、例题1,你求职的目标是什么?你的优势在哪里?2,一副漫画,关于看病难,看病贵,让你想解决方法2,一幅漫画,一个人站在一排窗口面前,分别是挂号室,门诊室,化验室,影像科,药房等等,漫画下面有三个字:路漫漫…… 让你发表看法4、很多医生不明原因的死亡,有的累倒在工作岗位上,说说你的看法?5、现在农民交20元参加新型合作做医疗方案,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对此谈谈你的看法?二、真题解答:卫生系统招考面试热点问题及参考要点〔一〕以救死扶伤为天职的医务人员,一直为人们所敬仰,为何这些年的从事环境、医患关系却急转直下呢?请谈谈你的看法并提出对策?【答题参考】主要从现状、原因、对策三个方面来答复医患关系的现状:〔1〕医患冲突不断发生,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2〕医疗纠纷以医疗过失为主转变为非医疗过失为主。
〔3〕处理难度越来越大,对其处理以行政为主体转变为以法院为主体。
〔4〕医疗纠纷易于引发社会的反响,人的生命安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构成了社会各界关系的焦点。
〔5〕医疗纠纷的赔款额越来越高。
〔6〕刑事案件增多,个别地区甚至发生杀害医生的恶性事件,患者疾病久治不愈,患方伤害医生的事件时有发生。
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既有医疗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医患双方的问题。
〔一〕现行体制构造的原因:1、政府对医疗事业投入缺乏,可以说是医患关系紧张的总根子。
政府投入少,医院为了自身的生存开展,必然会产生逐利冲动,甚至陷入以药养医的误区,导致一些医生不顾病情需要,过度检查,开大处方等,令患者不堪重负。
2、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疗保障水平低,覆盖面窄,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使他们对医疗单位和医务人员极易产生抵触情绪。
3、现行医疗事故处理法规缺乏可操作性,解决医患纠纷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常出现理解上的偏差,现有的法律制度不健全,给执法人员带来一定的难度,没能有效地将事件扼杀在萌芽状态。
4、医疗赔偿制度不健全,最具风险的医院是唯一缺乏保险理赔的,医院、医护人员、患者均不能投保,一旦出了问题,患者就只能找医院。
有关医患关系的论文大全精选
![有关医患关系的论文大全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babb01306c175f0e7cd13752.png)
有关医患关系的论文大全精选医患关系现在是这个社会很重要,关注度很高的一个问题,那么应该怎么样去处理这个关系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一篇有关医患关系的论文范文,一起参考一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医患思想的不一致导致医患之间越来越多矛盾的发生,从而造成了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
要解决现社会紧张的医患关系,重点是构建成功的医患沟通体系,要从心理、语言、行为等多角度、全方位、艺术化处理医患两者间信任。
医患关系归根到底是整个社会的问题,最终得由社会政府出面实施医改方案,落实到底,才能得到可见的缓解。
所以医患关系,重在沟通,基于调适。
和谐的氛围需要我们共同不懈的创造,沟通是避免误会最好的方法,如果医患双方能够加强沟通并互相理解,那么我相信和谐的医患关系必定能建立起来。
关键词:医患关系紧张因素【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588-02随着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医患思想的不一致导致医患之间越来越多矛盾的发生,从而造成了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
现今,医院发生暴力冲突的事情屡见不鲜,暴力致使医护人员伤亡的的极端事件也时有发生,在医疗纠纷方面,美国护士协会统计,美国护士曾被威胁占到57%而遭到暴力攻击的只有17%,而对于医生来讲,根本没有医生被威胁相关统计。
换到中国,60%患者面对医疗纠纷,医务人员被殴打辱骂高达70%以上。
面对这样的数据,说中国医生行业是高危行业就一点也不夸张了。
医生,心中秉承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解人病痛救人性命,又是什么原因让这一职业被推上极端冲突的风头浪尖。
首先,我们假设有A患者去医院就诊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从表格来看,首先患者在对与医务工作者的态度上就存在本质性的问题,思想上对整个医疗行业妖魔化,邪恶化。
医患关系沟通不当的例子
![医患关系沟通不当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bd8e975f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6a.png)
医患关系沟通不当的例子
以下是 9 条关于医患关系沟通不当的例子:
1. 医生不耐烦地说:“跟你说了你也不懂!”小张的妈妈在旁边听到,那心里得多不是滋味啊!这就好像你满心期待别人给你解释,结果却被冷冷地怼回来,能不让人难受吗?
2. 病人小心翼翼地问:“这个药有啥副作用啊?”医生却爱搭不理地回答:“吃了就知道了!”哎呀,这不就像你满心好奇地问问题,却被人无视一样吗,病人得多郁闷啊!
3. 家属着急地说:“医生,他怎么还这么难受啊?”医生却很冲地来了一句:“我又不是神仙,哪能一下子就好!”这简直就是一盆冷水浇下来啊,能不让家属心凉吗?
4. 病人说:“我觉得我好多了,可以出院了吧。
”医生直接回:“你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这咋感觉病人一点话语权都没有呢,像被人强硬地怼了一下似的。
5. “医生,这个检查是不是必须要做啊?”“让你做你就做!哪来那么多话!”病人听到这样的话,心里会不会嘀咕,这也太霸道了吧。
6. 家属询问病情,医生却很不赖烦地摆摆手:“别吵我,忙着呢!”嘿,这态度像是对待关心病人的家属该有的吗?
7. 病人提出不同的治疗想法,医生马上说:“听我的就对了,你懂什么!”哇,这多打击病人的积极性啊,真让人无奈啊。
8. 医生对病人说:“行了行了,别啰嗦了!”老天,这跟赶人有啥区别啊,病人能不气吗?
9. “我怎么感觉这个治疗没啥用啊。
”“那是你的感觉,我才是专业的!”哎呀呀,这高高在上的样子,病人得多委屈啊。
我觉得医患关系中沟通真的太重要了,医生应该多一些耐心和理解,病人和家属也要更加信任医生,这样才能减少这些不当沟通导致的矛盾和不愉快啊。
改善医患关系的方法
![改善医患关系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dd0352c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6d.png)
改善医患关系的方法医患关系,那可是个大话题呀!就好像是生活中的一场大戏,医生和患者就是舞台上的主角。
咱先说说医生这边。
医生们那可是救死扶伤的天使呀,但有时候患者可能不太理解他们的辛苦。
医生们每天要面对那么多病人,忙得像个陀螺,难免会有照顾不周全的时候。
这时候患者心里可能就会有点不舒服,哎呀,这矛盾不就来了嘛。
所以医生们得时刻提醒自己,要有耐心,要多和患者沟通解释呀,别让人家心里犯嘀咕。
再讲讲患者这头。
患者生病本来就难受,心情可能也不太好,到了医院就希望医生能药到病除。
可医学哪有那么神奇呀,不是所有病都能一下子治好的。
患者们得理解医生不是神仙,他们也在尽力呀。
而且,患者自己也得注意呀,要如实跟医生讲病情,别隐瞒什么,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嘛。
那怎么改善这医患关系呢?嘿,这可得双方一起努力呀!医生要多关心患者,不只是关心病情,还得关心人家的心情。
患者呢,也得尊重医生,别动不动就发脾气。
这就好比两个人一起划船,得齐心协力才能往前进呀。
比如说,医生在看病的时候,多问问患者的感受,多解释一下病情和治疗方案,让患者心里有底。
患者呢,对医生多一些信任,别总是怀疑这怀疑那的。
大家都换位思考一下,医生想想如果自己是病人会怎么样,病人也想想如果自己是医生会怎么做。
还有啊,医院也可以搞一些活动,让医生和患者有更多交流的机会。
比如说组织个医患座谈会啥的,大家坐下来,好好聊聊,把心里的话都说出来。
这样不就能减少误会了嘛。
另外,媒体也得发挥作用呀!别老是报道那些医患矛盾的负面新闻,也多宣传宣传那些感人的医患故事,让大家知道医患之间也有温暖和真情。
改善医患关系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这得大家长期努力呀!医生和患者都别把对方当成敌人,而要当成合作伙伴。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对抗疾病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咱可不能让医患关系这根弦一直紧绷着呀,得让它松一松,变得和谐起来。
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咱都好好想想,从自己做起,为改善医患关系出一份力,让医院这个本该充满温暖的地方,真正变得温暖起来!。
申论医患关系范文
![申论医患关系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26df053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86.png)
申论医患关系范文医患关系,这就像一场特殊的“双人舞”。
一方是治病救人的医者,一方是渴望健康的患者,这本该是一场充满希望与信任的合作,可现实中却有点变了味。
咱先说说医生这一边。
医生啊,那可是经过多年苦读,就像修炼武功秘籍一样,从各种复杂的医学知识里摸爬滚打出来的。
他们每天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病症,就像在战场上面对千奇百怪的敌人。
你想啊,一个感冒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表现,更别说那些疑难杂症了。
他们得迅速判断病情,然后给出治疗方案。
这压力可不小啊,就像背着重重的壳在赶路。
有时候因为患者太多,忙得晕头转向,可能在态度上就没法做到像对待亲人一样温和。
可这并不代表他们不负责啊。
再看看患者这边呢。
患者生病了,身体难受得很,心里就像堵了一团乱麻。
他们把自己的健康都交到医生手里了,就盼着医生能像神仙一样妙手回春。
一旦病情没有按照自己预期的那样好转,或者是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小波折,就容易对医生产生怀疑。
这就好比你把自己最心爱的宝贝交给一个人保管,结果发现宝贝有点小损坏,你能不着急吗?而且啊,有些患者对医学知识了解不多,就像在黑暗里摸索的人,对医生开的药、做的检查不理解,觉得是不是被坑了。
这医患关系紧张起来,就像两根绷紧的弦,一触即发。
可这样对谁都不好啊。
医生每天提心吊胆地工作,生怕哪一点没做好就被患者或者家属责怪。
患者呢,带着怀疑的态度看病,也不利于病情的治疗。
这就像两个人一起划船,却一个往东划,一个往西划,船能往前走吗?那怎么改善这种情况呢?医生要多一点耐心,多给患者解释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
这就像给在黑暗里摸索的人点一盏灯,让他们心里有底。
患者呢,也得对医生多一些信任。
毕竟医生是专业的,就像你不会怀疑厨师做菜的专业水平一样,虽然偶尔也可能有失手的时候,但大多数时候肯定是靠谱的。
曾经我就见过这样一个例子。
有个老人得了重病,子女们都特别着急。
一开始对医生的治疗方案各种质疑,觉得医生是不是没用心。
这医生呢,也很委屈。
后来啊,医生就找了个时间,把老人的病情、治疗的思路、可能出现的风险,仔仔细细地给子女们讲了一遍。
医患关系特点
![医患关系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2ebdb04f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64.png)
医患关系特点
1. 医患关系那可是相当复杂呀!就好比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船,医生是船长,患者是乘客。
你想想,要是船长和乘客不能好好配合,这船还能顺利到达彼岸吗?比如有时候患者不遵医嘱,随意停药,这不是给治疗添乱嘛!哎呀!真让人着急呀!
2. 医患关系有时候很微妙哦!就像一场拔河比赛,医生和患者都在用力。
比如说患者希望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可治疗哪有那么快呀!这时候就需要双方互相理解呀,不然这场拔河比赛怎么能共赢呢?对吧!
3. 医患关系有时真的很需要信任呀!这不就像是朋友之间的情谊嘛。
要是患者总怀疑医生的用心,那怎么能好好配合治疗呢?就像那次有个病人一直质疑医生的诊断,哎呀,这不是在破坏彼此的信任吗?多不好呀!
4. 医患关系也会有紧张的时候呀!简直就像拉紧的弓弦,一不小心就可能断掉。
比如发生医疗纠纷时,双方剑拔弩张的,多吓人呀!这不是大家都不想看到的局面吗?所以要好好沟通呀!
5. 医患关系其实也能很温暖的嘞!好比冬日里的暖阳。
比如医生对病人关怀备至,病人对医生心怀感激,这多美好呀!记得有个病人康复后给医生送了一面锦旗,那场面,真温馨呀!
6. 医患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呀!就像大楼的基石一样。
如果医患关系不稳定,那医疗体系还能好好运转吗?好比地基不牢,大楼怎么能稳稳矗立呢?所以大家都要重视起来呀!
结论:医患关系是复杂多样的,既需要医生的专业与负责,也需要患者的理解与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医院作风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表现怎么写
![医院作风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表现怎么写](https://img.taocdn.com/s3/m/edc47246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9.png)
医院作风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表现怎么写医院作风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表现引言医院作风纪律的问题是一个值得关注和解决的重要议题。
良好的医院作风纪律对于提高医院的整体效能、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满足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我国的医院作风纪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医务人员行为不规范、职业道德缺失、工作纪律松散等,这些问题给患者、医务人员以及医疗机构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患者关系、药品管理、医疗服务规范、腐败问题等方面详细探讨医院作风纪律存在的问题及其表现。
一、医院患者关系问题1.1 患者尊重问题目前,一些医务人员对患者缺乏足够的尊重,忽视患者的合理需求,存在“大夫王法”的现象,即医生一言堂。
这种现象在手术室和急诊科尤为常见,严重影响了医患关系的建立。
1.2 医患沟通问题医患沟通不畅也是医院作风纪律问题的一个表现。
目前,一些医务人员在沟通中不够耐心、不细心倾听患者的诉求,导致患者不能真正得到解决问题的解答和心理的安慰。
1.3 医院内部管理问题医院内部管理问题也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
医院内部管理混乱,医务人员间存在着拉帮结派、勾心斗角的现象,这些问题也直接影响到了医患关系的形成和维护。
二、药品管理问题2.1 药品质量问题当前我国的药品质量问题依然存在,部分医院由于追求经济利益,使用非法渠道购买廉价药品,极大地降低了药品品质,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了威胁。
2.2 药品放线问题药品放线问题也是医院作风纪律问题的一个表现。
一些医务人员存在私售药品、盗窃药品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削弱了医院药房的管理能力,严重破坏了药品管理的规范。
2.3 药品价格和费用问题一些医院存在医疗费用过高的问题,尤其是一些药物价格的不合理高昂,导致患者承受不起医疗费用的压力。
三、医疗服务规范问题3.1 医疗流程不规范一些医院的医疗流程不规范,导致患者等待时间过长,无法及时得到治疗,这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就医体验和对医院的满意度。
如何化解医患矛盾范文
![如何化解医患矛盾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ae77a07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96.png)
如何化解医患矛盾范文在医院这个特殊的场所里,医患矛盾就像一场时不时冒头的小火苗,要是不及时扑灭,那可就容易引发大灾祸。
咱今儿就来唠唠怎么把这矛盾给化解喽。
一、患者角度。
1. 多些理解。
患者和家属啊,首先得明白医生不是神仙。
咱去医院看病,心里都着急,都想药到病除,可很多病它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
就好比您那汽车坏了,师傅也得这儿看看那儿查查才能确定问题在哪,治病也是这个理儿。
有时候医生忙得脚不沾地,可能态度上没那么热情,但咱得理解人家是在忙着救人呢,不是故意冷淡咱。
我有个朋友,他感冒去医院,排了半天队才看上病。
医生就简单问了几句,开了点药。
他当时就有点不乐意,觉得医生不重视他。
可后来他才知道,那天医院人满为患,医生连口水都没顾得上喝。
从那以后,他再去医院就多了份理解。
2. 好好沟通。
患者有啥疑问就好好跟医生说,别闷在心里瞎琢磨。
比如说医生开了个药,您觉得贵或者不知道为啥开这个药,您就客客气气地问:“大夫啊,您看这个药是不是必须得吃啊?有没有便宜点的替代品呢?”可别一上来就指责医生乱开药。
而且说话的时候得尊重人家,咱尊重医生,医生也会更耐心地给咱解释。
我听说有个大爷去医院看病,本来就是个小毛病,可他不听医生的建议,自己在网上看了些乱七八糟的治疗方法,还非让医生按照他的想法来。
医生给他解释为啥不行,他就跟医生吵起来了。
这就是没好好沟通,还不尊重医生的意见。
3. 遵守规则。
医院有医院的规章制度,像挂号排队、遵守探视时间这些。
咱可不能因为自己心急就破坏规则。
大家都遵守规则,医院的秩序才能好,医生也能更高效地工作。
就说挂号排队吧,谁要是插队,那后面的人肯定不高兴,这就容易产生矛盾。
我曾经见过一个小伙子,因为急着看病就插队,后面的人不愿意了,差点打起来。
这时候医生护士还得过来调解,耽误了大家的时间。
二、医生角度。
1. 耐心倾听。
医生啊,再忙也得给患者和家属几分钟时间,让他们把话说完。
有时候患者就是想倾诉一下自己的病痛和担忧,您要是不耐烦地打断,那患者心里肯定不舒服。
医患纠纷的著名案例
![医患纠纷的著名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9726968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42.png)
医患纠纷的著名案例
哎呀呀,今天来说说那个挺有名的医患纠纷案例。
你知道吗,曾经有个事儿发生在王大爷身上。
王大爷本来只是去医院看个小感冒,这下可好了,直接闹得不可开交。
那天王大爷去医院,排了好久的队才轮到他。
医生呢,可能是太忙了,简单问了几句就开药让王大爷去拿药了。
王大爷回家吃了药,不但没见好,还感觉更难受了,这心里能不窝火吗?他就气冲冲地回到医院找那个医生理论。
王大爷说:“我这吃了你开的药,怎么反倒更严重了啊?你这是怎么看病的呀!”医生却有点不耐烦地回应:“药也不是仙丹,哪能这么快见效啊!”哎呀,你说这像话吗?这不是激化矛盾嘛!
王大爷这下可不干了,直接就和医生吵起来了。
旁边的病人和护士都来劝,可王大爷那股气怎么也消不下去。
他心想:我本来就难受,还碰上这么不负责任的医生!这和我们去菜市场买菜有啥区别呀,我花钱了还买不到好的服务!这医患关系能好吗?最后呢,医院的领导也出来了,又是道歉又是安抚的,这事才慢慢平息下来。
你说这个事是谁的错呢?其实双方可能都有做得不好的地方。
医生的确应该更耐心更负责一些,而王大爷呢,也不应该那么冲动,大家好好沟通不
行吗?医患关系不就是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嘛!我们每个人都会生病,都会和医生打交道,如果都这么闹,那医院还不得乱套了?所以啊,大家都各退一步,多换位思考,这样才能减少医患纠纷,让我们的看病过程更加和谐呀!哼!。
医患关系典型案例分析
![医患关系典型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274435dd0d233d4b04e69b0.png)
患者原文
• 3.6日早4:40起床,5:00出家门,路上没有什 么行人,三环也很畅通,平时拥挤的北京,这个 时段还是让人心情很舒畅的,虽然周围黑蒙蒙笼 罩在夜色中,但一路畅通对于我这个赶时间挂号 的人,真是个恩赐,我得儿意的笑(吼吼~~~), 头一次来这家医院,全凭网上查到的好口碑,凭 着前一天在网上查好的行车路线,一路摸索到了 目的地,5:40进了医院的挂号大厅,领号排队。 拿到第14号,庆幸还不晚,应该能挂上张京泰专 家号。6点医院夜勤值班保安开始安排大家到窗口 按号站队,等着挂号时间难熬,看了看大厅告示, 知道了7:30开始放号,8:00看病。慢慢的天亮 了,路上行人多了起来,我也看到了希望,腿已 经站酸了。
医患关系典型案例分析
• 分析12:由于患者投诉渠道的不通畅,越来越多 的患者学会了通过网络投诉。起初我有点怀疑是 不是患者恶意中伤,或者恶作剧,后来到好几家 医院了解,得到的结果是,凡是政府宣传部门、 卫生局在网络上发现的,指名道姓说出医院(医 生)名字而责成医院检查的,都属实。所以,给 医院的建议是,一方面要加强医生的沟通能力培 训,一方面要加强医院投诉渠道的改进。沟通能 力的加强可以预防纠纷的产生,投诉渠道的改进 可以把矛盾消化在内部。这样,更有利于保护医 生名声,保护医院的荣誉。投诉渠道的改进,5年 前,在我《医院服务营销战略》里讲得非常清楚, 全国2000多家医院都应该懂得怎么做。我查过资 料,这家医院不是我的客户。
• 分析15:就“排队难、排队痛、排队苦”的实际 现状,建议医院在患者排队的时候,给患者一点 消遣,给患者几个小凳子坐,或者改变排队的方 式,这都很容易实施,并不花钱。我也看到过不 少医院开始学会了做这么点小事情。
医患关系典型案例分析
• 分析16:网络上查到医院的好口碑,恐怕 只是技术上的好口碑,落实到具体服务上 未必是好口碑,两者往往是截然相反。这 给患者的心理造成非常大的落差,期望越 高失望越大,是任何人都懂的道理。所以, 医院要懂得做“期望管理”。
怎么改善医患关系
![怎么改善医患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2fc4ac89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51.png)
怎么改善医患关系卫生事业的发展必须坚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从全局出发,正确看待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牢牢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深刻认识,统一思想,自觉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卫生工作,加强医患沟通,改善医患关系。
1保证医患沟通渠道的畅通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人文科学知识和技能,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不断转变观念,提高与患者进行语言沟通交流的能力,使他们敢于沟通,善于交流,既掌握原则性,又把握灵活性,把患者当作亲人,多一些耐心,建立融洽的朋友式的关系,不断赢得患者的信任和理解。
在医患关系中,医方处于主动地位,患方处于被动地位,要时时掌握主动权,有针对性引导,做到有的放矢。
3注重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在医疗工作中,患者复杂的心理变化是医患之间发生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患者会遇到许多困难,有些困难会使患者产生难以自控的情绪和过激行为。
尤其是绝症、严重伤残以及期望值过高的患者,当发现自己无法实现预期要求,又无法摆脱疾病的痛苦时,其心理负担过重,埋下了发生矛盾的隐患。
当患者需要把心理压力发泄出来时,首当其冲的是医务人员,此时医患关系的紧张、激化是不可避免的。
这时作为医方,必须冷静,在诊疗的同时,注重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疏导,以求得患者的理解与配合,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减少误会,扫清心理障碍,形成共识。
这也是心理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
4讲究医患交往的技巧在医疗工作中有的医务人员从未与患者发生矛盾,而有的却时有发生,这是交往中的语言技巧与心态问题。
医患交往中语言技巧非常重要,牵涉到医生的基本素质,细心地观察、耐心地倾听、敏锐地交谈、热情地鼓励、认真地解释等技巧在沟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有的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使”要由谁来养——东方直播室“医患关系怎么了”医患媒法有交集(3)[作者:庞婷清影转贴自:医疗纠纷律师网点击数:130 更新时间:2012-1-26 文章录入:清影]“天使”要由谁来养——东方直播室“医患关系怎么了”医患媒法有交集(3)2012年1月2日和3日,东方卫视《东方直播室》连播两集《医患关系怎么了?》专题节目。
宋中清律师与2006央视“315质量先锋”陈晓兰、中国工程院院士戴勀戎、上海市医学会副会长范关荣、大学教师志凌参加了评论。
节目由新当选的2011年度上海名主持人骆新主持。
参与节目的医方、患方、媒体和法律四方人士,对当前医疗行业的红包、回扣现象同仇敌忾,对医患双方谁更弱势产生了争论,关注到了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产生了目光的交集。
对当今中国医疗行业由来已久的“红包”、“回扣”、“卖药”挣钱的现象深恶痛绝,东方直播室的主办者,及参与节目的医、患、媒、法四方人士有共识;对“白衣天使”是否弱势群体、应由谁来养的问题有目光交集。
形成了国家必须担负起责任的共识。
主持人:为什么救命的关系在中国却成了致命的关系主持人骆新:医疗问题,我们相信这是国家的一项基本任务。
但是在国家能够使它的整个医疗资源配比更平衡的时候,我们又要考虑到它有哪些制度可以帮助我们去解决医患之间的困境和矛盾。
主持人骆新:其实从1996年开始,我们国家就开始定给我们的公共医疗支出总额,我们在GDP当中占的比例,曾经有一个指标百分之五。
但是非常遗憾地跟大家说,十五年过去了,这个数字,在2009年到2010年,我们从两会拿到的报告,是百分之四点三。
为什么在其他一些国家,没有出现如此剧烈的冲突,但是在中国,救命的关系却成了致命的关系?医方嘉宾及医生:医生不应是药贩子唯一的出路是全民医保由国家来处理医方嘉宾戴尅戎:在中国为什么要提出医药分开?因为太多人痛恨以药养医了。
所以分了它。
如果医药分开了,病人是好处多还是坏处多?医院的药房从医院搬到了街对面,或者隔两条马路以后,药价真的就能降下来吗?回扣就会没有吗?他照样。
而且外面那么一群人你要有正式的药师,起码两个人轮班。
你还没有一个唱一个发。
你要一个唱一个发,四个药师。
你雇得起吗?谁来维持?这一连串的问题如果我们想都不想就这么做了,因为美国做了,因为日本做了,所以我们中国也要做。
中国做得像做得不像?医方嘉宾戴尅戎:我觉得一个医生卖药为生,我觉得他不是医生,他是药贩子。
但是医生不能离开药,医生还得开药。
但是我开药的目的不是为了卖药,我是为了治病。
这点要搞清楚。
但是医生要靠他的技术来吃饭。
否则医生怎么活?但是医生的技术得不到承认。
针灸医生:治疗费低、药价高,造成了我的失败。
我原先是一家医院的医生,我是一个针灸医生。
我的特种针法在医院里面得不到赏识。
看一个病人很少的钱,一个月下来也许三千到四千。
正当年的时候,我觉得我养不起自己。
药价现在是比较高的。
但是我们本身的价值得不到体现。
最后我逼于无奈,我最后选择了离开医院。
现在不得已,我一个人在战斗,为了我自己的理想在战斗,为了传承我们中医的传统的针灸在战斗。
医方嘉宾戴尅戎:对于红包,我很明确:十块钱也不能收。
儿童医院主治医生:我相信我们广大的医护工作者,没有红包,我们一定也会竭尽全力治好病人的。
医方嘉宾戴尅戎:怎么叫没有办法?依靠司法才是强者,依靠暴力是弱者。
我们这样讲吧:在一个电影院里,如果有两个小流氓在里面大闹,影响人家看电影,他的后果是什么?先是保安进来,然后110把他带走。
现在七十个人到了医院,谁管?有没有医疗事故的问题,你可以用七十个人来解决吗?不能。
但是勒索可以。
他可以敲诈你三十万。
医方嘉宾戴尅戎:看病就得付钱。
在我们这里好像天经地义。
但是你们知道不知道:全世界有两百多个国家。
看病要付钱只有二十几个国家。
其他的国家他看病就是不要钱。
现在呢,是把矛盾下放,下放到医生和病人之间。
为什么看病贵?医生敲竹杠,医生拿红包?老百姓为什么这么苦,有病没地方治?如果要改变现在的面貌,我可以这样讲,所有的那些拿红包的医生、拿回扣的医生,全部靠边站。
所有的医生,工资别拿了,奖金不发了。
难道我们看病贵就没有了吗?看病照样贵,照样难。
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追根。
追根就在于,我们唯一的出路,全世界两百多个国家都是走的这条出路,就是全民医保。
当然,这个全民医保,给很多的国家加上了沉重的负担。
但是这件事情由国家来处理。
我们要进入到全民医保,要真正的每一个病人都能生病了以后,能够不付钱就看病,我觉得这是我最大最大的期望。
患方亲朋:救死扶伤生命高于一切医院领导避而不见维权讨说法不是医闹患者朋友李医生:杨老师这个病人是一个重型的颅脑损伤。
如果茂名医院只收在一般普通的外科的病房里面做一般的处理,对这个事情不够重视。
中途由于药钱不够中途停药,损失了一条生命。
患者朋友李医生:医生应该是救死扶伤的,不是红包、足够资金的问题。
没钱也要治。
患方嘉宾陈晓兰:刚才发言的这位网友这种自己的理解方式(市场经济医院自负盈亏,不交钱当然不给治病)是错误的。
一般来说抢救药是不贵的,有些只有几分钱。
不管哪个年代,不管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有一点:生命高于一切。
这里面是一个原则的问题。
重危的病人是转院都不能转的,他怎么能让他出院?家属一定要出院的话,医院也不应该让他出院。
严格讲他已经触犯了刑律。
患者亲属杨诗梅:七十多人不是我们花钱雇的,是我们村里自己人。
大家就认为这是医院的责任,带我们过来一起讨个说法。
我爸爸平时在村里,大家都比较看重。
然后有一些人也是他的学生。
因为我爸走了,大家就认为责任是医院的,所以他们就觉得如果医院不给个说法,我们心里也不平。
要医院给个说法,就是说明死因。
他们说三天给我们答复,但是并没有。
就让他们说个说法,到底我爸是怎么死的。
我们那时不是说去闹事,只是因为我们家只有三个人,除了我爸爸,我妈妈身体又不好。
可是只有我们三个人去,人家会理我们吗?根本就不会理。
患方嘉宾陈晓兰:问题是他开始就没有管过。
院长,院领导在哪里?卫生监管部门在哪里?患者朋友李医生:他不是什么医闹。
因为杨老师他老婆是一个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病人。
他自己的生活并不富有。
他的女孩又小。
他那么低微的工资,对一个孤寡老人长期以来,每年逢年过节都送东西。
杀一个鸡都拿一半给这个孤寡老人。
所以杨老师在当地是个德高望重的老师,得到很多人的喜爱。
他们是想讨个说法要问死因。
那个领导避而不见。
他们没有办法的情况之下,这一批人是自发起来,由于对杨老师的无比的敬重和爱戴。
根本不是什么医闹。
媒体记者:医院收钱不过分豪取回扣要监管报社记者柴会群:医院要牟利,现在都嚷着说医院没钱、国家拨款少、医院要赚钱要生存。
医院它想收钱,我觉得这本身是不过分的。
问题是监管医院的人哪儿去了?有关部门哪儿去了?为什么任由医院去如此无理、如此过分地乱收费?问题在这儿。
报社记者潘志贤:患者去拿药,他可能不知道他拿着一个药只值十块钱的,那他现在花了一百块钱,这个价格是怎么高上来的。
我想把这个给解释一下,一百块钱的药为例:这个药在药厂这儿占10%,这10%里面可能有他的生产成本,还包含批号等一些行政费用;然后,全国总代理这儿占10%;省级代理占10%;医药代表占10%;招投标占10%;医院15%,这个是固定的;然后,医院院长5%;药剂科主任5%;科室主任5%;医生20%。
一个药的价格里面,有50%,是在医院里面。
当然各个医院的具体情况不同。
有的是明扣,有的是暗扣。
有一些,可能这个医院要求回承兑的。
包括税收这一块儿,前面的药商药企把税收也都替他们拿出来了。
我们可以看到,包括医院这些统方这些人,包括这些划价的取药的药房的人,甚至药库的人,他们都是要打点的。
医药代表给他们都是要稍微塞些小点的红包的。
财政投入可能占一个医院正常运营成本,可能只占到10%左右;其他的90%都是靠医院来自己创收的。
卖药可能占到一个医院总收入的70%左右。
报社记者柴会群:医院里面哪些科室油水最多?不是药品用药多的那些科室。
有的话也就是肿瘤科多一点。
多的(科室)是什么?多的是心内科、骨科。
我年前做过一个心脏支架方面的报道。
就这么一个心脏支架:直径是两三毫米,长度也就是两三厘米,专门用在冠心病病人的血管堵塞这方面。
单价现在是一万块钱一个。
这种东西的出厂价两千块钱。
这个器械商除了要卖这个产品之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游说这些著名的心脏医院的这些医生专家们下去走穴。
这些走穴的利益分配怎么分配呢?按心脏支架的个数来算:你用我一个支架,两千块钱的回扣。
除了这个器械商给专家的两千块钱回扣之外,病人要包一个一千块钱的红包。
然后这个心脏专家走这么一天,不是一个医院,是好几个医院;每个医院不是一个病人,是好几个病人。
这么一趟,净收入两万块钱。
我算了一下,他们这种还不是顶级的专家,这就是二流的,医院里副主任级专家,一年在心脏支架上,回扣的收入在五百万。
报社记者柴会群:医生看病就两只手:一只手是药品,一只手是器械。
你把药也分开了,器械也分开了。
他用什么看病?他从外边买,照样也有回扣。
这个不是问题的关键。
法律嘉宾:医护人员的劳动报酬问题应当找老板解决律师嘉宾宋中清:《执业医师法》有规定,医师对急危患者不得拒绝急救处置。
违法是严重的过错。
律师嘉宾宋中清:医闹前面还有两个字叫“职业”。
专门吃这碗饭的人,闹事的人,才叫医闹。
其他的,患者的亲属有怨言,家属有过激行为不叫医闹。
律师嘉宾宋中清:杨诗梅要做好你爸爸的身后事。
如果说你经济困难的话,你可以到当地的司法局法律援助机构,他们是不收费的。
你最重要的,现在要提供一份完整的病历。
到医院复印病历,这是你的权利。
律师嘉宾宋中清:以“以药养医”制度为开端,30年片面市场化的旧医改政策逐步推进让医生员工漠视老板给的工资数额,重视向劳动对象赚“利润”的“市场化”制度。
少数医生员工暗地里大肆向患者利益举刀,豪夺药品和器械的回扣、提成;明着向患者顾客发情绪、要红包。
律师嘉宾宋中清:医护人员作为员工,如果认为劳动报酬低、劳动强度超负荷,应当找老板解决,不应当直接从劳动对象上攫取利益。
因为公立医院的老板是国家,医院的开办机构及医院院长是老板请来的“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