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筑自然通风共32页文档
浅谈生态建筑中的自然通风技术
![浅谈生态建筑中的自然通风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1cbc662a98271fe910ef9c9.png)
浅谈生态建筑 中的 自然通风技术
张文 丽 ( 省建筑职工大 陕西 学)
摘要 : 随着空调技术的不断发展 , 人们渐渐淡忘 了自然通风的应用 。 迫于 降 低 了通 风 的 效率 。
当前能源 、 生活质量等 的多重压力下 , 使得人们重新重视 自然通风技术 。 本文 1 机 械 辅助 式 自然通 风 在 ~ 些 大 型 建筑 中 ,如 体 育 场馆 、 . 4 展 结合工作经验 , 自然通风技术的基本原理 及其在建筑设计 中的应用进行 了 览 馆 、 对 商业 设 施 等 大 型 公 共 建筑 , 往 由于 通 风 路 径 较 长 , 动 阻 力 往 流 分析, 以便于同行交流和学习。 较大 , 单纯依靠 自然风压 与热压往往不足于实现 自然通风。 而且对于
一
关键词: 通风 自然
决夏季或过渡季的热舒适性问题 , 取代或部分取代空调。 随着可持续 小间距的 目的。 在单体设计中还应结合总体布局对建筑的体型 , 包括 发展战略思想的深入 , 以及人们对 室内空气品质要求的提高 , 自然通 进深、 高度 、 面宽乃至形状等 实行一定的控制 , 除前幢建筑对后幢 解 风必将在我 国得到广泛重视和研究应用。本文对有关 自然通风技术 建 筑 通 风 的影 响 。 的基本原理及其 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 了分析和讨论。 22优化设计建筑物 门窗开 口 建筑 物开 口的配置以及开 口的 _ 1 自然 通 风 的原 理 尺寸、 窗户 的型式和开启方式、 窗墙面积 比等的合理设计 , 直接影响 建筑 物 内空 气 流 动 主 要有 四个 原 因 : 压 、 压 、 压 和 热 压 共 着 建筑 物 内部 的 空 气流 动 以及通 风 效 果 。若 进 风 口大 , 风 热 风 则流 场 大 ; 进 同作用速 虽然 增 加 , 是 流场 缩 小 。 据 实 验研 究 , 流 但 根 当开 口宽度 为 11 风 压 作 用 下 的 自然 通 风 风 压 是 指 空 气 流 受 到 阻挡 时 产 生 开 间宽 度 的 13 , , 口大 小 为 地 板 总 面 积 的 1 % ~2 % 时 , . / ~23时 开 5 5 的静压 。 在具有 良好的外部风环境 的地区, 风压 可作为实现 自然通风 通风效果最佳。 另外进风 口与 出风 口应相对错开位置 , 这样可以使气 的主要手段。当风吹 向建筑 物正面的时候 , 因受到建筑 的阻挡, 会在 流在室内改变方向, 使室内气流均匀, 通风效果更好。 建 筑 的 迎 风面 产 生 正 压 力 ( 为 风速 动 压 力 的 O5—08倍 )气 流再 约 . . , 23有效组织穿堂风 所谓“ . 穿堂风” 是指在风压作用下 , 室外空 向上偏转 , 同时绕过建筑物各侧面及背面 , 在这些面上产生局部涡流 气从建筑 物一侧进入 , 贯穿内部 , 从另一侧流 出的 自然通风。“ 穿堂 ( 为 风速 动 压 力 的 03~04倍 )静压 降低 , 成 负 压差 。 压 就是 风 ” 自然 通 风 中效 果最 好 的 方式 , 该 尽 量 组 织 好 室 内 的通 风 , 约 . l , 形 风 是 应 有 利用建筑迎风面和背风面的压力差,室 内外空气在这个压力差的作 效组织 穿堂风的具体措施有: 主要房间应该朝向主导风迎风面, 背风 用 下 由压 力 高 的~ 侧 向压 力低 的 - %流 动 ,而这 个 压 力差 与 建 筑 形 面则布置辅助用房 ; 利用 建筑物 内部 的窗户和 门的开 口, 引导气流 ; 式 、 筑 与 风 的夹 角 以及 建筑 物周 围 自然地 形 等 因 素相 关 。 建 当风 垂直 根 据 需 要 , 通过 调 节 风 口, 变风 速 风 量。 另 外 合理 的布局 家具 与 隔 改 吹 向建 筑 正 面 时 ,迎 风 面 中 心处 正压 最 大 ,在 屋 角 及屋 脊 处 负 压最 断 , 还能让风的流速、 风量更加宜人。 穿堂风的具体设计要求有 : ①气 大 。 们 通 常所 说 的 “ 堂 风 ” 是 典 型 的风 压 通 风 。 外 , 努利 流 流路线应流经人 的活动范 围; 有必要的风速 , 我 穿 就 另 伯 ② 最好达到 03 s以 .m/ 体 原理显示 , 流动空气的压力随其速度的增加而减 小, 而形成 低压 上 。 有 大 量余 热 和 有害 物质 的 生产 车 间 , 织 自然通 风 除 保证 必 要 从 对 组 区。根据这种原理 , 可以在建筑 中局部留出横向的通风通道 , 当风从 通风量外 , 还应保证气流 的稳定性和气流线路 的短捷性。 通道 吹过 时 , 会在 通 道 中形成 负压 区 , 而 带 动 周 围 空 气 的 流 动 , 从 这 24 利用屋顶增强 自然通风 屋顶 除了作 为整个建筑 自然通风 . 就 是管 式 建筑 的通 风 原理 。 系统的一个组成部 分, 本身也可以成 为一个独 立的通风系统。 通风屋 12 利 用 热压 实现 自然通 风 热压 通 风 即 通 常 所说 的烟 囱效 应 , 顶内部一般有一个 空气问层 ,利用热压通风的原理使气流在空气间 _ 其原理为室内外温度不一, 内外密度差产生 , 室 沿着建筑物墙面 的垂 层 中流 动 , 以提 高 或 降低 屋 顶 内 表面 的温 度 , 进而 影 响 到 室 内空 气 的 直 方 向出现 压 力 梯 度 。 果室 内温 度 高于 室 外 , 物 的上 部 分将 会 温度。 如 建筑 通风隔热屋面通常有 以下两种 方式 : ①在结构层上部设置架空 有较高的压 力, 而下部存在较低的压 力。 当这些位置存在 口时 , L 空 隔热层 ; ②利用坡屋顶 自身结构 , 在结构层中间设置通风隔热层。 气通过较低 的开 口进入 , 从上部流出。如果室内温度低于室外温度 , 25 双层 玻璃幕墙维护结构 双层幕墙是 当今 生态建筑 中所普 . 气流方向相反。热压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开 口处的高度差 H和室内外 遍采用 的一项先进技术 , 又称“ 呼吸式幕墙” “ 或 热通道幕墙 ”被誉为 , 的空 气 温度 差 。 而在 实 际 中 , 建筑 师们 多采 用 烟 囱 、 风塔 、 通 天井 中庭 “ 呼 吸 的皮 肤 ” 它 由 内外 两 道 幕墙 组 成 , 层 玻璃 幕 墙 之 间 留一个 会 。 两 等形式 , 自然通风的利用提供有利 的条件 , 为 使得建筑物能够具有 良 空腔 , 空腔 的两端有可以控制的进风 口和出风 口。在冬季 , 关闭进出 好的通风效果。 与风压式 自然通风不同, 通常热压 式自然通风更 能适 风 口, 用 “ 室效 应 ” 提 高围 护 结构 表 面 的 温度 夏 季 , 开 进 出 利 温 , 在 打 应常变的外部风环境和不 良的外部风环境。 风 口, 利用 “ 囱效应” 烟 在空腔内部 实现 自然通风。 为了更��
生态建筑中的自然通风设计问题研究
![生态建筑中的自然通风设计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74c011ead51f01dc281f1f7.png)
生态建筑中的自然通风设计问题研究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各种新型通风设备进入建筑市场,但日益严峻的能源紧缺与环境污染问题使得节能型绿色建筑物应运而生,自然通风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从动力能源消耗方面来说,自然通风是一种低能耗的通风方式,想要获得良好的自然通风效果,更多的是需要建筑物的智慧巧妙设计,无需大量设备资金投入,不会占据过多建筑空间。
自然通风不仅仅能减少通风设备在建筑中的使用,并且在室外空气温度较低时,通风能够降低室内环境温度,从而减少空调设备的使用。
从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角度考虑,自然通风应当在建筑领域受到大力推广。
健康、舒适、智能取代简单的遮风挡雨成为现代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新要求,越来越多的人们注重生活品质的提升,回归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生活理念。
室内空气有很多污染源,如果没有良好的通风环境,污染物长期积累会危害人体健康,通风换气的主要作用就是排除污浊气体,向室内补充洁净新鲜空气。
温度和湿度条件是影响室内人员舒适度的重要因素,并且潮湿温暖的环境有助于细菌的滋生,自然通风能够带走室内多余的热与湿,有效平衡室内温湿度。
另外,在利用通风设备对室内进行通风换气时,难免会产生一定的噪声,影响室内声环境品质,自然通风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1 自然通风的形成原理 1.1 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是利用建筑物竖向的压力差进排风。
当同一空间内存在两种温度不同的空气时,热空气的密度小,冷空气的密度大,从而形成一种自然的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的趋势,污浊的热空气上升后,能够通过建筑物上部的孔洞排到室外,室外的新鲜空气就会从底部的进风口进入室内,这样在室内与室外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空气流通过程。
这种自然通风方式与室内外的温差有关,温差越大,通风作用越明显,同时也与进排风口的高度差有关,高差越大通风的效果越好。
1.2 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是利用建筑物迎风面与背风面和侧风面的压力差促进空气流通,当风吹向建筑物时,迎风面流动受阻,动压降低,静压增大,在建筑物的迎风面形成正压区。
建筑的自然通风
![建筑的自然通风](https://img.taocdn.com/s3/m/6e65d81e16fc700abb68fc79.png)
点击添加文字内容
您 的 内 容 打 在 这 里, 或 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 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 只保留文字您
D
点击添加相关的文字标题
添加标题
70% 30%
添加标题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 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 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描述说明,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描述说明。
计划完成:84% 实际完成数目:1020万 回款数:890万
点击添加相关的文字标题
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 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 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 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 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 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
请输入标题
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 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
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 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 描述说明,在此录入 上述图表的描述说明。
添加标题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描 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 图表的描述说明。
06
添加标题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描 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 图表的描述说明。
05
04
03
添加标题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 描述说明,在此录入 上述图表的描述说明。
添加标题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描述说明,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描述说明。
您 的 内 容 打 在 这 里, 或 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 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 只保留文字您
点击添加文字内容
您 的 内 容 打 在 这 里, 或 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 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 只保留文字您
B
分析内容
C
点击添加文字内容
您 的 内 容 打 在 这 里, 或 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 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 只保留文字您
浅谈生态建筑中的自然通风
![浅谈生态建筑中的自然通风](https://img.taocdn.com/s3/m/50827d60336c1eb91b375d16.png)
浅谈生态建筑中的自然通风浅谈生态建筑中的自然通风摘要:本文介绍了生态建筑中自然通风技术的作用原理,热压和风压对自然通风的影响。
分析了建筑结构对自然通风的影响,指出了在实际应用自然通风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自然通风;热压;风压;生态建筑中图分类号:S891文献标识码: A生态建筑无疑是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矛盾的有效方法,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
而自然通风就是在生态建筑中广泛关注的一种技术。
风是人类生存空间中的生态因子,它降低了能耗,减少了污染,提高了室内空气品质和舒适感觉,为居住者和使用者提供了良好的生活与工作空间。
研究者调查发现,人们对室外的自然风有着更好的接受性。
调查结果显示,尽管许多家庭配有完善的空调装置,但大部分人都喜欢打开窗户,依靠自然通风来保持室内空气环境,只有当自然通风无法满足要求时,才会使用空调设备。
在炎热地区的建筑中,自然通风降低室温,驱除异味,保持房间空气新鲜,是实现生态建筑的重要手段。
1 自然通风的机理通常意义上的自然通风指的是通过有目的的开口,产生空气流动。
这种流动直接受建筑外表面的压力分布和不同开口特点的影响。
压力分布是动力,而各开口的特点则决定了流动阻力。
就自然通风而言,建筑物内空气运动主要有两个原因:风压以及室内外空气密度差。
这两种因素可以单独起作用,也可以共同起作用。
1.1 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风的形成是由于大气中的压力差。
如果风在通道上遇到了障碍物,如树和建筑物,就会产生能量的转换。
动压力转变为静压力,于是迎风面上产生正压(约为风速动压力的015 -018倍),而背风面上产生负压(约为风速动压力的013 -014倍)。
由于经过建筑物而出现的压力差促使空气从迎风面的窗缝和其他空隙流入室内,而室内空气则从背风面孔口排出,就形成了全面换气的风压自然通风。
某一建筑物周围风压与该建筑的几何形状、建筑相对于风向的方位、风速和建筑周围的自然地形有关。
生态建筑中的自然通风设计探讨
![生态建筑中的自然通风设计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427d19f0a32d7375a5178026.png)
生态建筑中的自然通风设计探讨摘要:生态建筑是人类尝试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项已取得成功的探索项目,强调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零破坏、零污染,将生态学与建筑科学相融合,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实现建筑内的有机循环,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
自然通风是生态建筑的衍生理念,是依据风的形成原理,通过改变微观环境来实现建筑物的室内通风效果。
本文通过分析自然通风的原理及影响因素,探究了为建筑实现自然通风的方法。
关键词:生态建筑;自然通风;自然环境;空气流通引言生态建筑就是通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将生态学与建筑科学相融合,设计建造无污染、科技、生态、宜居的建筑空间。
生态建筑的设计建造必须使人工的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利用自然资源,但不破坏环境,甚至反馈给自然环境以好的影响,既节能环保,又舒适健康。
生态建筑的发展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了新的共生模式,利用自然的因素制造更宜居的环境,通过生态学知识及建筑科学形成适宜的室内气候条件和一定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形成良性循环,促使人、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在生态建筑的设计与建设中,自然通风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一、生态建筑中自然通风的原理自然通风就是利用自然条件或者人工创造的自然原理对建筑物内进行通风换气的方式。
我们都知道风的形成是由空气的流动造成的,我们可以利用室内室外不同的生态条件,通过一些巧妙的设计,加快空气的流动,从而达到自然通风的效果。
(一)风压形成的自然通风运用风形成的基本原理,通过改变改变建筑物迎风面及背风面的压力差,形成气流的运动,从而形成风。
这是因为我们所说的气流在运动中遇到建筑物的阻碍时,就会在建筑物迎风的这一面形成正压力,而建筑物的其他面就会产生负压力,这种压力差会进一步造成空气的流动,从而形成风,风便会沿着建筑的空隙流入室内,形成自然通风。
(二)热压形成的自然风气流的运动受到温度的影响,当温度升高时,气压升高,当温度降低时,气压降低,空气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就形成了风。
生态建筑中的自然通风设计问题研究
![生态建筑中的自然通风设计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eea4e02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7b.png)
生态建筑中的自然通风设计问题研究摘要:影响建筑物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通风,自然通风是指使用热压空气压力等促进室内空气流动,不消耗能源情况下达到通风效果,是一种环保和节能的通风方式。
良好的通风可以为房间带来新鲜空气,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关键词:生态建筑;自然通风;设计;前言:在建筑物中,通过自然通风调节室内温度的原始手段,一直在建筑设计中广泛应用。
生态建筑以当地的生态环境为前提将建筑与环境学科相结合,打造宜居且节能高效的建筑,以节约能源并应对全球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
一、自然通风设计原则1.风是由高气压场所到低气压场所的气流形成的,自然通风在风压作用下利用风压达到自然通风。
当风吹过建筑物时,建筑物会阻挡和改变风的流向和速度,风速会降低,部分风的动能转化为压力能,在建筑物的上风面会产生大气压以上的正压,建筑物的两侧和建筑物的后部空气流动会缩短气流截面,增加流速产生大气压以下的负压,如果在建筑物的立面打开窗户,则由于空气压降的存在而形成穿透风。
在设计建筑物时结合建筑物的朝向和风向,风速来确定窗户的开启角度与方式。
2.热压下的自然通风在室内和室外的不同温度下进行。
当室内和室外的形成温度差时,例如室内温度较高,会导致室内空气的对流和上升,相应地在建筑物的顶部安装排气孔。
室内热空气向外流出而在建筑物的下部,由于空气流量增加空气变得稀薄,形成负压区,室外冷空气向下吸气形成在热压下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在热压作用下受温度,排气孔高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当室内外温差较大时,自然通风效果更好,正如排气孔高差高低一样,自然通风效果也更明显。
在许多情况下,热压通风的实现通常体现在公共建筑的空间。
自然通风的效果,通常取决于建筑形体和空间关系,空气吸收效果更为明显。
3.自然通风机械是借用一些机械措施再利用风压、热压的一种自然通风手段,它主要用于一些建筑通风不良,通风不稳定的情况,单独使用自然通风,不能完全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可以采用机械通风,辅助通风相结合这种做法的原则,主要是利用机械冲击去除室内不良空气。
自然通风与建筑设计方案PPT课件
![自然通风与建筑设计方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3ea74bb14791711cd7917a0.png)
二.中空化建筑: 1.于建筑物立面中段位置设一大的开口部,使风能穿透而过, 如此可减低「下降风」的风速。 2.建筑物中空层设置的位置以接近受风面的气流分岐点附近, 其风速增加领域为最小。
三.邻栋间通廊顶盖: 为防止高层建筑物受风面与低层建筑间通路,入口处之逆流风 对行人活动的影响,故于上部设置顶盖。
香港城市设计指引 .hk/tech_doc/hkpsg/chinese/ch11/ch11_text.htm
2.建筑内通风的设计
自然通风性能,以空间中「开窗」型态,与其它「开口」之通风路径 关系为判定,分为「置中窗」(窗中心线距离墙面值D:1/2X≧D≧1/3X) 及「边窗」(非置中窗) 两种开窗型态,空间较佳的通风路径以「相对 侧」通风路径设计或「多侧」通风路径设计。
(4)设置风廊/风道
(3)由道路、休憩用地及低 矮楼宇连成的通风廊道
校园建筑群和宿舍 楼群布局是否合理?
(5)利用非建筑用地 的配置以辟设风道
3.室外风吹过建筑物时, 形成正压区或负压区,对 周边建筑产生影响。
4.改善建筑群通风的方法
平面 一.建筑平面转角处理: 1. 角偶锯齿状处理,使迎风侧上游处面积小,而下游处面积大。 2. 将建筑物平面圆形化以减低风速增加领域。 二.墙面凹凸变化: 1. 将建筑物墙面做成凹凸状,以阻扰气流,降低横切建筑物侧 面的风速。 2. 建筑物墙面凹凸状变化,可藉遮阳板或增设阳台方式处理。 三.建筑群设计要求: 1.建筑物长边与长年风向平行。 2.加大建筑物群邻栋间隔,避免产生局部峡谷风。 四.利用绿化改变气流状况
自然通风在生态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自然通风在生态建筑设计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67c567b01f69e3143329483.png)
自然通风在生态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摘要:应用自然通风既有利于节约能源,又有益于改善室内环境,是生态建筑设计中首要考虑的设计要素,本文通过分析常用的自然通风方式,总结出在生态建筑设计能够实现自然通风的有效途径,从而为综合运用节能设计手段实现节能目标提供参考。
关键词:自然通风;生态建筑设计;通风塔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natural ventilation is advantageous to save energy, and to improve the indoor environment,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design is the primary consideration in the design element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ommon way of natural ventilation, summed up in the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design will be able to realize the natural ventilation effective way, and so as to realize the comprehensive use of energy saving design means saving energy goals provide reference.keywords: natural ventilation;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design; ventilation tower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自然通风与生态建筑设计生态建筑是一项以建筑为切入点、以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为目标、以环境质量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系统工程。
其技术策略可概括为五个方面:1)对环境的生态化补偿;2)结构体系的选优;3)外围护结构的节能;4)室内环境控制;5)能源系统的选择。
生态建筑中的自然通风
![生态建筑中的自然通风](https://img.taocdn.com/s3/m/70f2435e69eae009591bec1d.png)
生态建筑中的自然通风作者:肖云川来源:《华夏地理中文版》2015年第04期摘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科技对经济和文化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生态建筑是一项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技术,而生态建筑中的自然通风是一项节能、环保、低成本、高品质的技术,对我们的科技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影响作用。
关键词:生态建筑;自然;通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西方发达国家为了追求经济的发展对环境进行破坏引发了重大的生态问题,而如今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提倡科学发展观,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而生态建筑应运而生。
生态建筑主要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污染环境破坏自然和生态平衡的建筑物,这种技术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生态建筑的生态系统有着自动调节气候的功能,而自然通风,在生态建筑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一、自然通风的原理自然通风是指通过人为的有目的对建筑开发空隙,让空气发生流动的现象。
这主要是由生态建筑内外的压力分布不平衡造成的。
(一)利用风压作用下形成的自然通风我们都知道风是由于大气中存在着压力差而导致空气的定向流动而产生的自然现象,如果空气在流动的过程中遇到了障碍物也就是风力受阻,那么便会产生一定的能量并且能量会进行转换。
在生态建筑周围,由于风力受到墙壁或是周围植被的影响发生压力差,这就促使空气从迎风面的窗隙或者是其他的什么空隙流入到生态建筑的内部,而建筑内部原本存在的空气便从背风面的空隙中流出,于是就在生态建筑中就形成了一次全面的在风压的作用下形成的自然通风过程。
(二)利用热压作用下形成的自然通风因为室内外的温度往往存在差异,因而建筑的周围会存在热压。
我们都知道,空气的温度不同,其密度也有很大的区别和不同,热空气要轻于冷空气,这也就是热气球为什么能够飞起来的原因。
在生态建筑的内外,空气的温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内外的空气密度也就不同,此时便形成了热压。
一般来说,当建筑内的温度高于建筑外的温度时,建筑内部的上层会有较高的压力,而下部的压力相对就会比较小一点。
生态建筑中的自然通风设计
![生态建筑中的自然通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4b3e327b9d528ea80c7799e.png)
2019年2月【产业论坛】住宅与房地产2 生态建筑中的自然通风设计*周兆辉,苏志彬(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山东 聊城 252059)摘要:随着可持续战略的提出,自然通风的优越性越来越受到广大生态建筑设计者的重视。
自然通风的组织设计也成为了生态建筑研究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介绍了生态建筑中自然通风设计的三大原理,然后提出了利用建筑构造去实现室内通风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生态建筑;自然通风;措施中图分类号:TU8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6012(2019)02-0002-01生态建筑是以当地的生态环境为前提,将建筑学与生态学及其他学科相结合,得到的一种舒适宜居、节能高效的建筑,它是应对全球生态环境恶化,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
生态建筑的设计方法多种多样,其中自然通风的组织设计是生态建筑设计中引起广泛关注的一种技术。
风是空气从气压大的地方向气压小的地方流动而形成的,合理利用自然风,不仅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更能给居住者提供一个清新的居所,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同时满足人们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需求。
1 自然通风组织设计的原理1.1 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利用风压来实现自然通风,本质是利用风的流动性造成建筑物不同侧面各点大气压力的不同,当风吹过建筑物时,风受到建筑物的阻碍,风速会下降,使风部分动能转化为压能,所以在建筑物的迎风面上,会产生高于大气压的正压力,而建筑物的两侧及背面,空气的绕流会使气流截面收缩,流速增大,从而产生低于大气压的负压。
此时,若在建筑物正面及其他侧面开窗,则会由于风压差的存在,而形成穿堂风。
在进行建筑物设计时,要结合建筑物走向及当地的主导风向,来确定开窗位置,合理组织穿堂风,提高室内舒适度[1]。
1.2 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热压下的自然通风,是利用室内外温度的不同而实现的。
当室内外存在温差时,室内温度较高,会使室内的空气发生对流作用而上升,若据此在建筑物顶部设排气孔,则室内的热空气会排到室外,而在建筑物的底部,由于气流的上升,该处的空气变得稀薄,产生负压区,将室外的冷空气在底部吸入,如此一来,便形成了热压下的自然通风。
住宅建筑的生态建筑与自然通风
![住宅建筑的生态建筑与自然通风](https://img.taocdn.com/s3/m/7229cc1b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9c.png)
住宅建筑的生态建筑与自然通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居住环境的质量。
生态建筑与自然通风作为提升住宅品质的重要手段,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专业角度分析住宅建筑的生态建筑与自然通风,探讨如何在设计中实现节能、环保、健康的目标。
生态建筑的理念生态建筑是指在建筑的设计、施工、使用过程中,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以降低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建筑的生态效益为目标的建筑。
生态建筑的核心理念是和谐共生,即建筑与自然环境、人与建筑、人与人之间达到和谐共生。
在住宅建筑中,生态建筑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节能与环保:生态建筑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等因素,采用合理的建筑形式、材料和构造方式,降低建筑的能耗,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2.与自然环境的融合:生态建筑应尽可能地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植被等因素,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居住环境。
3.功能的多样性与灵活性:生态建筑应具备较强的功能性,能够满足居民在不同时间段、不同季节的居住需求。
同时,建筑空间应具有灵活性,可根据居民的需求进行调整。
4.健康与舒适:生态建筑应关注居民的健康与舒适,通过合理的室内空间布局、采光、通风等方式,创造宜居的居住环境。
自然通风的重要性自然通风是指利用建筑本身的结构特点,通过风压和热压的作用,实现室内外空气的交换。
自然通风对于住宅建筑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提高室内空气质量,降低能耗,还能提升居住的舒适度。
自然通风的优点如下:1.提高室内空气质量:通过自然通风,室内外的空气得以交换,新鲜空气进入室内,有害气体和异味得以排出,有利于居民的健康。
2.节能降耗:自然通风可以降低空调等机械通风设备的使用频率,从而降低能耗。
3.提升居住舒适度:自然通风使室内空气流动,有利于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提高居住的舒适度。
设计实践中的应用在住宅建筑的设计实践中,生态建筑与自然通风的理念应贯穿始终。
绿色建筑——自然通风的利用
![绿色建筑——自然通风的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d1d18e39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6c.png)
绿色建筑 ——自然通风的利用发布时间:2021-03-26T10:48:20.813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9期作者:李玥珊[导读] 摘要:风环境是绿色建筑的特殊系统,也是建筑节能的重要因素。
乐山市城乡规划设计院四川乐山 614000摘要:风环境是绿色建筑的特殊系统,也是建筑节能的重要因素。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气候差异极大,自然风的大小方向及成因各有不同。
在少占地,不增加投资的情况下,如何利用自然风创建绿色建筑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
是规划和设计人员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节能自然风自然通风一、通风原理风是由大气的热压形成的,分季候风和地方风两种。
季候风随冬夏季节的不同而相随变换,主要受大气环流的影响。
地方风则受小范围自然地形、地貌、山川河流及植被等的影响,主要有水陆风、山谷风、林园风和巷道风等。
水陆风又因地域不同分为海洋风和内陆河流风。
一般情况下,建筑物的迎风面为正压,背风面为负压。
两种不同的压力即产生气流,形成风,但在建筑物的背风面则会形成一定的涡旋气流,涡旋会减弱风速,使气流相对稳定。
涡旋范围及其大小与风速成正比。
在寒冷地区,要求有最大的涡旋范围尽可能减弱寒冷的气流;在炎热地区,则要求涡旋范围最小,以便获得更多的凉爽空气,创造良好的室外风环境。
影响气流涡旋范围及其体积大小的几种主要因素:1、自然风风速越大,则气流涡旋范围及其体积越大。
2、建筑物的体型(长、宽、高)。
气流涡旋范围及其体积与建筑物长、高成正相关系,与宽成反相关系。
3、与建筑物的平面型式有关。
4、与建筑物长边同主导风向的夹角大小有关。
5、与群体建筑平面型式有关。
二、利用自然风的几种措施四川盆地居夏热冬冷气候区,在夏季,气候炎热,空气湿度大,呈闷热状态,人们对降温通风的要求甚为迫切。
我们可以巧妙地利用自然风形成原理,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尽可能多地获得自然通风,改善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一般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建筑物高低搭配。
生态建筑通风
![生态建筑通风](https://img.taocdn.com/s3/m/f1ad3c19aef8941ea66e058e.png)
自然通风在建筑中应用的案例分析摘要:自然通风是建筑节能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于降低能耗,提高室内舒适度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介绍自然通风的两种基本形式(风压通风和热压通风)的原理以及国内外自然通风建筑的实例,揭示自然通风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
关键词:自然通风、风压、热压、传统建筑自然通风是当今建筑普遍采取的一项改善建筑热环境、节约空调能耗的技术,有两点至关重要的意义:1) 实现有效被动式制冷;2) 可以提供新鲜、清洁的自然空气,有利于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实现自然通风主要有两个途径:利用风压和热压。
利用风压来实现建筑自然通风,即平常所讲的“穿堂风” 。
首先要求建筑有较理想的外部风环境,平均风速一般不小于3 m/s〜4 m/s。
其次建筑应面向夏季夜间风向,房间进深较小:一般情况下,单向自然通风的进深应小于房间净高的2倍,大致在 6 m 左右;双向自然通风的进深应小于房间净高的 5 倍,大致在12 m〜15 m 左右,以便易于形成穿堂风。
由于自然风变化幅度较大,受周围环境影响,常在建筑周围形不成足够的风压,并且通常公共建筑进深大,如果同时处于不利朝向时,利用风压实现穿堂风常常不具备可能性。
因而建筑师利用自然通风的另一种机理:通过建筑内部的热压差实现自然通风,即平常所讲的“烟囱效应”。
热空气上升,从建筑上部风口排出,室外新鲜的冷空气从建筑底部或者建筑各层被吸入,从而实现通风的效果。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由于风速随着高度增加而变大,因而实现自然通风比较容易。
但是风速往往过大,窗户直接外开不仅存在安全隐患且风速过大不利于舒适度的改善。
自然通风尚有着强烈的地域性和适应性。
追求大同的国际式建筑文化,是现代派建筑大师们梦寐以求的理想。
但是,进入20 世纪60年代以来,这种无视地域,民族和文化差异性的国际式风格引起人们的普遍反感。
人们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它们不仅仅是那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具体形式,它们还蕴含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建筑的发展不能以破坏传统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