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安全小常识

合集下载

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精选(10篇)

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精选(10篇)

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精选(10篇)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篇1__年四月以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全面深入开展预防青少年溺水工作。

为此我校开展一系列“预防溺水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如每班上一堂预“防溺水”教育课;暑期前集中开展一次安全教育;组织一次预防溺水和游泳安全知识竞赛、知识展板等宣传活动;印发一份游泳安全和预防溺水宣传册页;召开一次家长会;开展一次家长专访活动;印发一份致家长一封信(暑假前,要求各校再发一次致家长一封信);布置一篇预防溺水安全教育作业;建立每周一次专题教育制度;建立每日一次安全提醒制度,课前课后进行安全提醒,等等。

另外我校还开展了“应知应会”教育。

主要是“六不一会”: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同学)结伴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上下学途中、节假日不到江(河)、水库、池塘等地戏水玩耍;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以及学会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防溺水教育系列活动的开展,切实增强了教师、家长和学生的防溺水意识,提高了正确施救的技能。

学校还会坚持不懈地抓此项工作,确保身边无安全事故发生。

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篇2会上,各班班主任就加强夏季学生安全管理做了专题发言。

首先,通报了近期全国各地多起学生溺水身亡的事件,分析了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希望家长们要充分认识溺水事故的危害性,做好预防溺水的家庭教育,教给孩子预防溺水的技能,提高自救自护能力,要求家长加强对孩子在期末及节假日(特别是暑假)的安全监管,切实担负起监护人的义务和职责。

另外,还要教育孩子注意交通安全、防雷电、夏季传染病预防等安全事宜。

接着,向全体家长解读了《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致全国中小学家长的一封信》、防溺水倡议书、防溺水承诺书、《预防溺水家访记录表》,并通过身边溺水案例,给予与会家长作了具体而细致的防溺水的家庭教育培训。

防溺水安全小知识十条

防溺水安全小知识十条

防溺水安全小知识十条
防溺水安全小知识十条
夏季是游泳的好时节,但同时也是溺水事故高发的时期。

为了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以下是防溺水安全小知识十条:
1. 学会游泳:学会游泳是避免溺水最基本的方法。

建议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游泳,无论年龄大小。

2. 不要单独下水:尽量不要单独下水,特别是在没有救援设备和救援人员的情况下。

3. 不要在未经许可的地方游泳:不要在未经许可的地方游泳,如没有安全警示标志或者没有专业救援人员的地方。

4. 注意天气变化:如果天气突然变化,请立即离开水域并寻找安全场所。

5. 遵守规则:在游泳场所遵守相关规则和标志,不要擅自跨越障碍物或者进入禁止区域。

6. 不要过度疲劳:不要过度疲劳,尤其是在长时间游泳后。

如果感到身体疲劳,请及时休息。

7. 注意饮食健康:注意饮食健康,不要在游泳前大量饮水或者进食过多食物。

8. 穿着合适的泳衣:穿着合适的泳衣,以免影响游泳动作。

9. 不要携带贵重物品:不要携带贵重物品下水,以免发生意外。

10. 学会救援知识:学会基本的救援知识,如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等。

如果遇到紧急情况,请及时拨打报警电话或者求助专业救援人员。

总之,防溺水安全小知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基本常识。

只有做好预防措施和紧急应对措施,才能让我们在夏季享受游泳带来的乐趣,并保证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防溺水六不准四不要内容

防溺水六不准四不要内容

防溺水六不准四不要内容
防溺水六不准四不要大家要记得,才能守护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防溺水六不准四不要内容,喜欢可以收藏分享。

防溺水六不准四不要内容防溺水六不准内容: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夏季就要到来,大家更要保持警惕,自己一人独自下水游泳是非常危险的,如果意外出现就无法及时得到救援。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放学回家路上不要和同学结伴去不正规的地方游泳,要去也是去有安全员的合规游泳场所。

3、不准在没有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家长和老师对于未成年人具有监护的义务,跟着大人去游泳比较安全,但前提是选择合规游泳场所。

4、不准去没有安全设施或者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在夏季游泳的时候要选择有安全设施或者有救援人员的场所,万一遭遇意外要使用安全设施施救,水中遇险人员和周围的人要及时向救援人员求助。

5、不准去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一些不熟悉的水域要远离,不要为一时冲动付出生命的代价,水下环境是很复杂的,在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很容易出意外。

6、不准盲目下水施救
一旦在游泳过程中发现有人出意外,不要盲目施救,要尽快求助大人或者救援人员,大声呼救。

防溺水四不要内容:
1、在没有家长陪同下不要私自下水游泳。

2、在未设置警示标识的水域不要冒险下水游泳。

3、不要在没安全保障的地方和野外水源地游泳。

4、在上下学途中和假期里,不要在水源周边戏水。

与防溺水“四不要”相应的还有防溺水“六不准”,大家都要记得,不要为了一时的快乐,葬送了大好青春。

防溺水安全知识

防溺水安全知识

防溺水安全知识〔一〕一、防溺水常识:1.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单独在水边玩耍;没有会游泳的人的陪伴,不要单独下水。

最好要有安全员的带领。

游泳时间不宜过长,20到30分钟应上岸休息一会。

2.游泳前应做全身运动,充分活动关节,放松肌肉,以免下水后发生抽筋、扭伤等事故。

如果发生抽筋,要镇静,不要慌乱,边呼喊边自救。

常见的是小腿抽筋,这时应做仰泳姿势,用手扳住脚趾,小腿用力前蹬,奋力向浅水区或岸边靠近。

3.不要从高处跳水,以免碰撞到硬物。

可以在水中玩抛水球的游戏,但不能起哄瞎闹、搞恶作剧,不能下压同伴、深拉同伴或潜水“偷袭”同伴。

4.游泳应在有安全保障区的游泳区内进行,严禁在非游泳区内游泳。

游泳者应选择水下情况熟悉的区域进行游泳。

二、溺水自救:溺水者切莫慌张,应保持镇静,积极自救。

游泳时用鼻子吸气,最容易引起呛水。

如果呛了水,首先要张大嘴,做深呼吸,哪怕喝上几口水,也一定要张大嘴,而不能用鼻子吸气。

不熟悉水性者自救方法除呼救外,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

呼气要浅,吸气要深。

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降到比水略轻,可浮出水面,此时千万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而使身体下沉更快。

三、水中抽筋自救法抽筋的主要部位是小腿和大腿,有时手指、脚趾及胃部等部位也会抽筋。

〔1〕游泳时发生抽筋,千万不要惊慌,一定要保持镇静,停止游动,先吸一口气,仰面浮于水面,并根据不同部位采取不同方法进行自救。

〔2〕抽过筋后,改用别种游泳姿势游回岸边。

如果不得不仍用同一游泳姿势时,就要提防再次抽筋。

四、水草缠身自救法〔1〕首先要镇静,切不可踩水或手脚乱动,否则就会使肢体被缠得更难解脱,或在淤泥中越陷越深。

用仰泳方式〔两腿伸直、用手掌倒划水〕顺原路慢慢退回。

或平卧水面,使两腿分开,用手解脱。

〔2〕如随身携带小刀,可把水草割断,不然试试把水草踢开,或像脱袜那样把水草从手脚上捋下来。

自己无法摆脱时,应及时呼救。

摆脱水草后,轻轻踢腿而游,并尽快离开水草丛生的地方。

防溺水防溜冰小常识

防溺水防溜冰小常识

防溺水防溜冰小常识
3. 不单独游泳:尽量不要单独在没有救生员或其他人员陪同的地方游泳,尤其是在陌生的 水域。如果发生紧急情况,有人可以及时提供帮助。
4. 注意水深和水流:在游泳或进行水上活动时,要注意水域的水深和水流情况。避免进入 水深超过自身能力的区域,以免发生危险。
防溜冰: 1. 穿戴适当的装备:在冰面上进行滑冰活动时,应穿戴适当的装备,包括冰刀、头盔、护 膝、护肘等。这些装备可以提供保护,减少受伤的风险。
防溺水防溜冰小常识
2. 注意冰面的。避免在薄冰 、裂缝或未经检查的冰面上进行滑冰。
3. 注意身体平衡:保持良好的身体平衡是防止溜冰摔倒的关键。保持身体的重心稳定,小 心移动和转弯,避免突然停止或急转弯。
4. 不滑行在未知区域:避免在未知的冰面区域滑行,如未经检查的湖泊、河流或其他未知 水域。选择公共冰场或经过检查和维护的滑冰场所进行活动。
总之,防溺水和防溜冰的关键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遵循安全规则,并确保有适当的装备 和环境条件。在进行这些活动时,始终保持警惕,并遵循相关的安全指导和建议。
防溺水防溜冰小常识
防溺水和防溜冰是非常重要的安全常识,特别是在接触水域和冰面时。以下是一些防溺水 和防溜冰的小常识:
防溺水: 1. 学习游泳:学习基本的游泳技能是防溺水的首要措施。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应该 接受正规的游泳培训。
2. 使用救生设备:在水域活动时,应该佩戴合适的救生设备,如救生衣、浮板或其他救生 器材。这些设备可以提供浮力,帮助人们在水中保持安全。

防溺水小常识10条

防溺水小常识10条

防溺水小常识10条
1、不要在河边、水库边、水沟边、池塘边等水域玩耍追赶,以防滑入水中。

2、不要私自下水游泳。

3、不要私自外出钓鱼。

4、如果不慎落入水中,应吸足气,拍打着水,大声地呼救。

5、当自己的东西,不慎掉入水中不要着急去捞,而应找来大人帮忙。

6、若是要去游泳,切勿太饿、太饱。

饭后一小时才能下水,以免抽筋。

7、若是要去游泳,游泳前试试水温,若水太凉,就不要下水。

8、若是要去江河湖海游泳,必须有同伴相陪,不可单独游泳。

9、若是要去游泳,应观察好游泳处的环境,若有危险告警,最好不要在此游泳。

10、若发现有人溺水,找到一些棍子或者绳子去救人,若是不会游泳,轻易不要涉险,以免自己也溺水,酿成悲剧。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常识教育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常识教育

一、如何防溺水:1.不要私自在海边、河边、湖边、江边、水库边、水沟边、池塘边玩耍、追赶,以防滑入水中;有句俗语:有事无事江边走,难免有打湿脚的时候。

2.严禁学生私自下水游泳,特别是中小学生必须有大人的陪同并带好救生圈;3.严禁中小学生私自外出钓鱼,因为钓鱼蹲在水边,水边的泥土、沙石长期被水浸泡,而变很松散,有些水边长年累月被水浸泡还长了一层苔藓,一踩上去就滑入水中,即使不滑入水中都有被摔伤的危险;4.到公园划船,或乘坐船时必须要坐好,不要在船上乱跑,或在船舷边洗手、洗脚,尤其是乘坐小船时不要摇晃,也不要超重,以免小船掀翻或下沉;5.在坐船时,一旦遇到特殊情况,一定要保持镇静,听从船上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能轻率跳水。

如果出现有人溺水,更不要冒然下水营救;6.遇到大风大雨、大浪或雾太大的天气,最好不要坐船,也不要在船上玩;8.不要在水中长时间憋气,容易7.如果不慎滑落水中,应吸足气,拍打着水,大声地呼救;憋气死亡;9.如果不幸溺水,当有人来救助的时候应该身体放松、让救助的人托住腰部;10.当自己特别心爱的东西,掉入水中时不要急着去捞,而应找大人来帮忙;当然,游泳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体育锻炼项目之一。

然而,不做好准备、缺少安全防范意识,遇到意外时慌张、不能沉着自救,极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

二、为了确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

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2、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

以便互相照顾。

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

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人士,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

幼儿防溺水安全小常识100条

幼儿防溺水安全小常识100条

幼儿防溺水安全小常识100条1. 不要在没有成年人陪同的情况下接近水源。

2. 在穿着救生衣、浮板、浮圈等救生设备时才可以在水中玩耍。

3. 不要靠近池塘、沟渠等深水坑或者大小水域。

4. 在游泳池里玩耍时,不要把头伸到下水道中,避免被吸住。

5. 当孩子发现溺水事故时要尽可能地大声地呼救,同时大力地向周围地面或墙壁挥舞,以吸引周围的人们的注意。

6. 水深超过孩子能站立的高度时,要穿着救生衣才可以进入水中。

7. 不要在水中拼命游泳,否则容易出现缺氧等现象,进而导致危险。

8. 放飞风筝时,不要贴近水源。

9. 雨后出门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路面上的水洼是否堵塞,以免掉进去。

10. 切勿直接在水中食用食物,以免呛食。

11. 在游泳池附近玩耍时,不要欺负比自己年纪小的孩子,以免造成伤害。

12. 不要沿着水流方向游泳,以免被水流带走。

13. 在恶劣的天气里不要到水源中去玩耍,比如下雨天、大风天等。

14. 当不会游泳的小朋友想要进入水中时,一定要有大人陪同,并穿好救生衣。

15. 切勿在没人看管的情况下到深水中去嬉戏。

16. 水中漂浮的物品一定不要轻易去抓,以免溺水。

17. 不要穿着厚厚的衣服下水,这样会增加在水中的重量,让游泳更加困难。

18. 孩子当时出现溺水状况时不要轻易上岸,应该快速去呼救。

19. 在浅水中遛棕比,不要让棕比跑到深水处。

20. 假如小孩不会游泳,可以先在浅水区练习,逐渐向深水区靠近。

21. 不要让孩子独自在水中玩耍,尤其是不会游泳的孩子。

22. 不要在水中玩乐时玩具过大,庞大的玩具可能会压制孩子,让孩子难以自救。

23. 游泳池中的深水区域、游泳池边缘等地方一定要禁止靠近。

24. 在游泳前要先进行身体热身活动,缓慢进入水中。

25. 如遇到危险情况应该尽快向岸边游泳,不需要慌张。

26. 不要让女童穿着带裙子的游泳衣下水,否则容易被裙子缠住而无法浮起来。

27. 在游泳中不要吸入水,也不要用嘴巴吹水,如果误吸或误吞水应该及时咳嗽。

防溺水安全教育内容

防溺水安全教育内容

防溺水安全教育内容随着夏季的到来,水上活动也变得越来越频繁。

可是,许多人往往在水上玩耍时忽略了防溺水安全意识,无意间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因此,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势在必行。

一、了解溺水的危害首先,对于防溺水安全教育来说,我们需要了解溺水的危害。

溺水不仅仅指人在水中窒息致死,还包括各种意外事故,如头部受伤、失去意识等,这些都可能导致人无法自救。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溺水原因。

溺水事故往往是由于人在水中浮力不足、溺水深度过深、身体疲劳等引起的。

人们因此需要在水上活动时保持清晰的头脑,明确自己的能力和水域情况,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二、加强防溺水安全意识为了在水上活动中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我们需要加强防溺水安全意识。

具体来说,我们需要遵守以下几点:1. 不离水岸太远。

在水上活动时,一定要知道自己的游泳能力,不能离水岸太远。

2. 不在禁泳区游泳。

很多水域都有禁泳区,这些区域可能存在暗流、水草等危险因素,一定要避免在这些地方进行游泳。

3. 避免疲劳。

游泳是一项运动量较大的运动,容易产生疲劳感。

因此,在游泳时要合理安排游泳时间,避免疲劳。

4. 不携带过多负重。

在游泳时携带过多的负重,如耳机、手机等,容易使人游不动、降低浮力,导致危险。

三、掌握正确的自救方法即使我们在水上活动中保持了清晰的头脑、遵守了安全规定,但是一旦出现意外情况,我们也需要掌握正确的自救方法。

首先,如果在水中感到疲劳、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要立即向岸边游动,或者用简单的浮具帮助自己浮起来。

其次,如果不幸出现溺水情况,要尽量保持冷静,在水中展开救援。

如果救援不成功,就需要在水中保持呼吸和浮力,等待救援人员的来临。

最后,我们需要强调的是,防溺水安全教育不仅仅是针对游泳爱好者,也是所有人应该掌握的重要知识。

只有充分了解溺水的危害、加强防溺水安全意识、掌握正确的自救方法,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度过一个安全、愉快的夏季。

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精选10篇)

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精选10篇)

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 1炎热的夏天游泳玩水是小学生最热门的活动。

我们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已经做了规定,严禁我们的同学到池塘、水库、小溪水渠等有水源的地方玩水。

那么游泳应注意什么呢?现具体介绍如下:一、如何防溺水游泳,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体育锻炼项目之一。

然而,不做好准备、缺少安全防范意识,遇到意外时慌张、不能沉着自救,极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

为了确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

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2、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

以便互相照顾。

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

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

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7、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时,现场急救刻不容缓,心肺复苏最为重要。

将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呕吐物和泥沙等杂物,保持呼吸通畅;应将其舌头拉出,以免后翻堵塞呼吸道;将溺水者的腹部垫高,使胸及头部下垂,或抱其双腿将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动或跳动"倒水"动作。

恢复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败的关键,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可采取口对口或口对鼻的人工呼吸方式,在急救的同时应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关于防溺水教育知识点精选(8篇)

关于防溺水教育知识点精选(8篇)

关于防溺水教育知识点精选(8篇)防溺水教育知识点篇1我认真学习了学校防溺水安全知识,并向学校作出以下保证:1.自觉遵守学校提出的防溺水相关安全规章制度,牢记老师的安全教育要求;自觉服从家长的监督管理和教育。

2.在校期间,自觉遵守学校纪律,有事出校要向班主任请假。

因病因事不到校及时向老师请假。

3.不在没有监护人陪同的情况下私自或结伴,到水库、池塘、河流及周边玩耍等。

4.节假日服从管理小组长的管理,及时汇报自身安全情况。

5.关于夏季游泳问题,坚决做到: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学会科学合理的应急、求助、报警方法。

以上各项我保证做到,请老师予以监督。

2月28日防溺水教育知识点篇2[教学内容]:学习游泳安全知识,学习溺水安全的基本常识,培养有关防范力。

[教学目标]:1、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去学习防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初步了解防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知道每一个学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3、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防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溺水事件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游泳的安全意识,充分了解溺水时各种逃生自救的办法。

[教学难点]:积极避险、自救方法[教学方法]:提出问题、启发思维、共同探究、讲授与讨论结合、重在理解。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课题现在正是天气逐渐转热季节,暑期即将来临,中小学生溺水伤亡的事故也明显多起来。

据教育部等单位对北京、上海等10个省市的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每年有1-2万名中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有40名左右学生死于溺水、交通或食物中毒等事故,其中溺水和交通仍居意外死亡的前两位。

二、了解令人心痛的溺水事件(当地最近两年发生的学生溺水事件)7月的一天、杨桥镇刘大行政村两名高中生下河游泳溺水死亡。

防溺水安全小知识十条

防溺水安全小知识十条

防溺水安全小知识十条
夏季是游泳的好时节,但同时也是溺水事故高发的季节。

为了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安全,我们需要了解一些防溺水的小知识。

下面是十条防溺水安全小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不要单独游泳。

最好有人陪伴,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互相救助。

二、不要在没有救生员的地方游泳。

如果必须在没有救生员的地方游泳,一定要确保自己的游泳技能足够好。

三、不要在酒精或药物的影响下游泳。

这会影响你的判断力和反应能力,增加溺水的风险。

四、不要在游泳池或其他水域中玩耍。

这可能会导致你失去平衡,摔倒或跌入水中。

五、不要在深水区游泳。

如果你不会游泳或游泳技能不够好,最好不要在深水区游泳。

六、不要在水中玩耍或嬉戏。

这可能会导致你失去平衡,摔倒或跌入水中。

七、不要在水中跳跃或潜水。

这可能会导致你失去平衡,摔倒或跌入水中。

八、不要在水中玩具或浮动物上玩耍。

这些物品可能会翻转或漂流,
导致你失去平衡,摔倒或跌入水中。

九、不要在水中追逐或玩耍。

这可能会导致你失去平衡,摔倒或跌入水中。

十、不要在水中游泳时过度疲劳。

如果你感到疲劳或气喘吁吁,最好停止游泳,休息一下。

防溺水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遵守安全规定,确保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如果你不会游泳或游泳技能不够好,最好不要在水中游泳。

如果你必须在水中游泳,请确保有人陪伴,并遵守安全规定。

防溺水小常识10条幼儿园

防溺水小常识10条幼儿园

防溺水小常识10条幼儿园嘿,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水呀,有时候可好玩啦,但要是不小心,也会变得很危险哦。

今天呀,我就来给大家讲讲防溺水的小常识。

有一次,我带着我家小侄子去公园玩。

那公园里有个小池塘,小侄子一看到水就特别兴奋,直嚷嚷着要去玩水。

我赶紧拉住他,跟他说:“宝贝呀,这水可不能随便玩。

你看,要是不小心掉进去了,那可就危险啦。

” 小侄子眨着大眼睛看着我,似懂非懂的样子。

第一条小常识呢,就是不要独自去水边玩。

小朋友们可不能自己一个人偷偷跑去河边、池塘边这些地方哦。

就像小侄子,如果他自己跑去池塘边玩,万一掉进去了,身边又没有人,那可怎么办呀?第二条,看到别的小朋友在水边玩,也不要跟着去。

说不定人家也不知道危险呢。

我们要做个聪明的宝宝,远离危险的水边。

第三条,在游泳池里玩的时候,一定要有大人陪着。

我记得有一次我带小侄子去游泳池,他一开始可兴奋了,在水里扑腾个不停。

但是我一直紧紧地看着他,生怕他有什么危险。

第四条,不会游泳的小朋友可不能随便下水哦。

就算水看起来很浅,也可能有危险呢。

第五条,要是看到有小朋友掉进水里了,千万不要自己去救。

要赶紧去找大人帮忙。

有一次小侄子问我:“要是我的好朋友掉水里了,我怎么办呀?” 我就告诉他,一定要马上找大人,不能自己去救。

第六条,在水边玩的时候,不要跑来跑去。

很容易滑倒掉进水里的。

第七条,不要在水边打闹。

万一不小心推到别人,或者自己摔倒了,都可能掉进水里。

第八条,下雨的时候,要远离河边和池塘。

因为雨水会让水变得更深,更危险。

第九条,不要把玩具扔到水里去捡。

这样也很容易掉进水里。

第十条,要听老师和爸爸妈妈的话,他们说不能去水边玩,就一定不要去。

小朋友们,记住这些防溺水小常识了吗?让我们一起远离危险,快快乐乐地成长吧。

就像我家小侄子,现在他知道了不能随便去水边玩,每次看到水都会乖乖地拉着我的手。

我们都要做个懂事的好孩子哦。

防溺水 小常识

防溺水 小常识

防溺水小常识防溺水小常识近年来,溺水事故频发,贻害不浅,给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如何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成为了当代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我们不但要学会自救,更要学会怎样去救别人。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防溺水的小常识。

一、不可将未经教育或未能力达标的儿童单独分放在水中由于儿童生理机能未完全发育,尤其对温度的感知敏感较差,极易发生高热、低血糖、低血压和低钠血症,从而影响正常呼吸和导致晕厥。

同时,儿童的认知能力尚未发育到一定程度,不能够全面理解危险,无法有效预防自身溺水事件,甚至因好奇和逞强放纵心理在水中嬉戏。

因此,不可将未经教育或未能力达标的儿童单独分放在水中。

二、注意饮酒后不可游泳酒精会影响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工作机能,使人的警觉性和反应速度变差,失去正常的平衡能力,因此喝酒后游泳十分危险。

酒精本身对脑神经也有抑制作用,在出现意外的情况下,容易因为反应迟钝而无法采取有效救援措施,从而加剧意外程度。

因此,不可酒后驾车,更不能饮酒后游泳。

三、在游泳时,不要顶风冒浪,以免进入危险区域顶风冒浪往往是游泳者的勇气和自信心在发挥,但具有非常高的风险。

水上环境突然变化所带来的反应时间短,往往导致严重后果。

此外,顶风冒浪时,下面的水流非常大,很容易被吸下水底,发生危险。

因此,不要顶风冒浪,遵循常规游泳路线,以归岸为主。

四、注意身体体质身体疾病、身体欠佳、长时间不进行锻炼等都会影响身体的体质,从而影响人体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导致意外的发生。

因此,赴游泳场所之前,应选择适合自己身体条件的游泳场所和不同的游泳方式,以避免发生溺水事件。

五、摸清水中地形分布在游泳前,应对泳池或游泳场地的深度进行检查,了解泳池或海滩地形的沉积、障碍物、潜在的水深和水流的情况,判断所要进行的游泳方式及技巧,可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和危险。

六、学会游泳游泳可以说是最基本的水上畅游技能,是防止溺水的最佳保障措施之一。

掌握一定的游泳技巧和依据自身身体条件进行个性化游泳,可以避免在水中的疑惑和动摇,从而正确地应对意外情况,使自己和他人免于溺水。

班主任每日防溺水安全提醒【十二篇】

班主任每日防溺水安全提醒【十二篇】

班主任每日防溺水安全提醒【十二篇】班主任每日防溺水安全提醒11、珍爱生命,远离危险水域。

2、请不要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3、珍爱你我生命,河塘切勿靠近。

4、珍惜生命,远离深水。

5、生命第一,预防溺水。

6、生命至高无上,学生安全第一。

7、为了你的生命安全,请不要在没有家长陪同的情况下私自下水游泳。

8、不要无父母陪伴下水游泳。

9、生命只有一次,请远离“水”边。

10、水中非天堂,涉水请慎重。

11、你不能像鱼儿那般在水中自由,所以,请你预防溺水。

12、生命只有一次,溺水只差一念。

13、如果你想变成死鱼一条,就请在此处下水。

14、生命只有一次,安全伴君一生。

15、溺水事故揪人心,下水游泳不安宁。

16、加强领导,切实落实预防溺水安全措施。

17、安全第一,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从我做起。

18、依法监护子女,杜绝溺水事故。

19、生命只有一次,请珍爱生命。

20、防范未成年人溺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班主任每日防溺水安全提醒2尊敬的家长:夏天临近,天气逐渐变热。

请加强监督和管理好孩子,加强对孩子的防溺水安全教育,禁止孩子私自外出捕鱼、捉虾、玩水、下塘游泳等,提高安全防患意识。

尊敬的家长:危险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当我们疏忽它时,它离得很近;当我们重视它时,它离得很远。

请你积极配合学校,切实加强孩子“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杜绝孩子在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闯入危险地区、擅自到河边、沟渠等水面戏水玩耍。

让我们携手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不懈努力!由于天气炎热擅自到江河水库游泳的学生数量大幅增加,溺水事故进入危险期、易发期、高发期。

我们要家校联合坚决预防学生溺水事故。

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要求学生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盲目下水施救。

特别要教育孩子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

防溺水安全常识15篇

防溺水安全常识15篇

防溺水安全常识15篇防拐骗安全常识心得推荐度:防溺水安全作文推荐度:防溺水安全知识内容推荐度:防溺水安全演练总结推荐度:防溺水安全活动计划推荐度:相关推荐防溺水安全常识15篇防溺水安全常识1中小学生游泳和防溺水安全常识一、中小学生游泳“十六忌”。

1、忌饭前饭后游泳。

空腹游泳会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也会在游泳中发生头昏乏力等意外情况;饱腹游泳也会影响消化功能,还会产生胃痉挛,甚至呕吐、腹痛现象。

2、忌剧烈运动后游泳。

剧烈运动后马上游泳,会使心脏负担加重;体温急剧下降,会使抵抗力减弱,引起感冒、咽喉炎等。

3、忌月经期游泳。

月经期间游泳,病菌易进入子宫、输卵管等处,引起感染,导致月经不调、经量过多、经期延长。

4、忌在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凡水域周围和水下情况复杂的都不宜下水游泳,以免发生意外。

5、忌长时间曝晒游泳。

长时间曝晒会产生晒斑,或引起急性皮炎。

为防止晒斑的发生,上岸后最好用伞遮阳,或到有树荫的地方休息,或披上浴巾,或在身体裸露处涂防晒霜。

6、忌不做准备活动即游泳。

水温通常比体温低,下水前必须做准备活动,否则易导致身体抽筋等不适。

7、忌游泳后马上进食。

游泳后宜休息片刻再进食,否则会突然增加胃肠负担,久之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

8、忌游泳时间过久。

皮肤对寒冷刺激一般有三个反应期:第一期:入水后,受冷的刺激,皮肤血管收缩,肤色苍白;第二期:在水中停留一定时间后,体表血流扩张,皮肤由苍白转呈浅红色,肤体由冷转暖;第三期:停留过久,皮肤出现鸡皮疙瘩和寒颤现象:这是夏游的禁忌期,应及时出水。

总之,游泳持续时间一般不应超过-2小时。

9、忌有癫痫史游泳。

患有癫痫病者,无论是大发作型还是小发作型,在发作时有一瞬间意识失控,如果在游泳中突然诱发,就难免遭遇“灭顶之灾”。

10、忌高血压患者游泳。

特别是顽固性的高血压,药物难以控制,游泳有诱发中风的潜在危险,应绝对避免。

11、忌心脏病患者游泳。

如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冠心病、较严重心律失常等患者,对游泳应“敬而远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学生游泳安全应做到“六不”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戏。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二)游泳过程中的“四注意”
1.应该相互关照、相互关心,而不应该相互嬉水,或捉弄对方。

一起去游泳,如果有人提前上岸,要告诉同伴,一起去游泳应该一起回家。

2.到天然游泳场所(如江河、水塘、水库)游泳,应该有家长、亲人或老师的带领。

特别强调初学者不要到野外去游泳。

3.要注意休息,不要长时间游泳,不要远离伙伴。

如果感到身体不适,要告诉同伴并上岸休息,在岸上观看同伴游泳,留心他们的安全。

4.中小学生不游潜泳,更不能相互攀比潜水的时间谁更长,潜水的距离谁更远。

这样做很容易发生危险。

(三)溺水的原因
1.私自下水。

未经大人允许私自到不明水域游泳,并且没有相应的防范措施。

2.意外落水。

在水边活动时失足落入水中。

3.打捞物品。

物品掉落到水中后,在对水域情况不了解的情况下进行打捞。

4.盲目施救。

他人落水后,在自己没有救助能力的情况下,盲目下水救人或采用手拉手救人。

(四)溺水致死的原因
缺氧是溺水死亡的原因。

人淹没于水中,由于呼吸道被水、污泥、杂草等杂质阻塞,喉头、气管发生后射性痉挛,引起窒息和缺氧,从而导致死亡。

1.水面以上及水面以下温差较大。

有些水域表面以上及以下温差较大,下水后突然遭受冷水的刺激后,会在水下出现四肢痉挛、抽搐,导致失去自主能力而下沉。

2.被水草缠绕、陷入淤泥。

有些水域中会有很多的水草和淤泥,下水后可能会被水底的水草缠绕而导致下沉,或者陷入淤泥中而失去控制能力。

并且水底乱石较多,坑洼不平,极易发生危险。

3.水域底部出现断层。

有些水域岸边看起来很浅,但底部呈现断层或坡状,在水中很容易突然落入深水区,出现呛水、惊慌紧张而导致溺水。

(五)儿童溺水防护8要点
1.不要私自下水游泳,家长时刻看护。

2.坚持让孩子穿高质量的浮身物。

3.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动身体,避免出现抽筋等现象。

4.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东西,有可能被呛住。

5.教育孩子不在水中互相嬉闹,防止呛水窒息。

6.教孩子学习游泳,并学习心肺复苏等技能。

7.不到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8.不熟悉水性、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六)7种迹象辨别溺水者
1.溺水者的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没有时间呼救
2.溺水儿童手臂可能前伸,但无法划水向救援者移动。

3.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挣扎20-60秒之后下沉。

4.溺水者眼神呆滞,无法专注或闭上眼睛。

5.溺水儿童的头可能前倾,头在水中,嘴巴在水面。

6.看起来不像溺水,只是在发呆,但如果对询问没有反应,就需要立即施出援手。

7.小孩子戏水会发出很多声音,一旦安静无声要警醒。

(七)儿童溺水后的正确施救方法
1.迅速救上岸:最好从背部将落水者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

2.清除口鼻堵塞物:让溺水者头朝下,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

3.倒出呼吸道内积水:救人者半跪,顶住溺水者的腹部,让溺水者头朝下,拍背。

4.人工呼吸: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

5.吸氧:现场有医疗条件,可对溺水者注射强心药物及吸氧。

条件不足的,用手或针刺溺水者的人中等穴位。

6.脱下外套: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要尽早脱下,湿漉漉的外套会带走身体热能,产生低温伤害。

(八)溺水时的自救方法
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2.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

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九)发现有人溺水时的救护方法
1.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2.若没有救护器材,可入水直接救护。

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后拖运。

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

3.特别强调: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贸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

(十)同伴溺水后如何急救
1.万一同伴发生溺水的情况后,切莫贸然下水救人,应马上呼喊大人搭救。

2.将溺水者搭救上岸后,立刻撬开牙齿,清除口腔和鼻内的杂物,使呼吸道通畅。

3.抢救者屈膝,将病人俯卧于大腿上,头朝下,按压腹部迫使呼吸道及胃内的水倒出,如溺水者呼吸和心跳均已停止,应头向上做胸外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同时急速送医院抢救。

(十一)岸上急救溺水者方法
1.迅速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污泥、杂草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拉出舌头,以避免堵塞呼吸道。

2.将溺水者举起,使其俯卧在救护者肩上,腹部紧贴救护者肩部,头脚下垂,以使呼吸道内积水自然流出。

但不要因为呛水而耽误了进行心肺复苏的时间。

3.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心脏按摩,并尽快联系急救中心或送去医院。

(十二)防溺水安全三字经
防溺水,六不准,牢遵守,定安稳。

看小河,多秀美,私下水,危险随。

水泥岸,直且立,力不支,无处栖。

黑淤泥,藏水底,如陷入,难逃离。

大河流,轮船行,水流急,波涛滚,
漩涡多,暗流行,被卷入,危险多。

不会游,远离水,同学邀,立拒绝。

会游泳,莫逞能,下水前,想亲人。

学救助,提技能,遵规章,享太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