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方式适用规范
交通信号控制标准规范
交通信号控制标准规范引言:交通信号控制是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通过交通信号灯和指示牌等信号设施的组合运用,引导和控制车辆和行人的交通行为,确保交通有序、安全、高效。
本文将围绕交通信号控制标准规范展开论述,包括信号灯布置、信号相位设置、信号时长配时等方面的内容。
1. 信号灯布置信号灯是交通信号控制的核心设施,正确的信号灯布置对于实现交通有序至关重要。
在进行信号灯布置时,应当根据路口的交通流量以及车道情况等因素进行合理规划。
一般情况下,应当设置红、绿、黄三个信号灯,且红灯位于最顶端,绿灯位于中间,黄灯位于底部。
同时,在信号灯的四周应设置符合规范的辅助标志,以提醒驾驶员和行人遵守信号指示。
2. 信号相位设置信号相位是指交通信号灯按照一定的时序变化,控制不同车辆和行人通行的时间段。
根据交通流量和道路情况,合理设置信号相位是提高路口通行能力和交通效率的关键。
一般情况下,信号相位设置应包括直行相位、左转相位、右转相位和行人过街相位等,具体的设置应进行交通流量观测和分析,确保相位的切换符合实际需要,避免不必要的延误。
3. 信号时长配时信号时长配时是指信号相位的时间长度安排,它直接影响到车辆和行人的等待时间和通过时间。
在进行信号时长配时时,应考虑交通流量、道路宽度、行人通行时间等因素。
通常情况下,车辆通行的主方向应得到较长的绿灯时间,行人过街相位应得到足够的时间以保证行人的安全通行。
同时,信号时长的设置也要结合交通峰值期、非峰值期的不同需求,灵活调整,达到最佳的交通流畅度。
4. 信号灯的组合控制在某些路口和交叉口,为了更好地引导车辆和行人的通行,可以采用多信号灯的组合控制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合理设置信号灯的位置和灯色,以区分不同车辆和行人的通行方向。
组合控制时,应根据道路交通流量、车道数量、行人需求等因素,综合考虑不同信号灯之间的协调性和连贯性,避免造成混乱和误导。
5. 信号灯故障处理交通信号灯是一种机电设备,偶尔会出现故障或失灵的情况。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国标GB14886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国标GB14886道路交通信号灯在现代城市交通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交通的安全和流畅,道路交通信号灯的设置和安装需要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操作。
本文将介绍国标GB14886中对于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和安装的规范要求。
一、信号灯的种类和功能根据GB14886的规定,道路交通信号灯主要分为三种:红灯、黄灯和绿灯。
1. 红灯:红灯表示禁止通行或者停车等待的信号。
当红灯亮起时,车辆必须停下并等待信号灯变为绿灯才可以继续通行或者启动。
2. 黄灯:黄灯表示警示信号,用于过渡信号状态或者警告交通参与者即将发生改变的信号状态。
当黄灯亮起时,驾驶员应该谨慎驾驶,做好准备停车或者通过交叉口。
3. 绿灯:绿灯表示允许通行的信号。
当绿灯亮起时,车辆可以通行,但需要遵守交通规则和信号控制。
二、信号灯的安装要求GB14886对于道路交通信号灯的安装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以确保信号的清晰可见和正常运行。
1. 安装位置:信号灯应当按照交叉口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安装位置。
一般来说,信号灯的设置应该尽可能接近交叉口的中心位置,便于各方向的车辆和行人能够清晰地看到信号。
2. 安装高度:信号灯的安装高度应根据道路交通的具体情况确定。
信号灯的高度应当满足视线通畅的要求,能够让司机和行人在车辆和建筑物等干扰物的情况下清楚地看到信号。
3. 安装角度:信号灯的安装角度应适合交通参与者的视线。
一般来说,纵向交通信号灯的安装角度应使之在车辆通过交叉口时最容易被驾驶员看到。
4. 可见性要求:信号灯的颜色和亮度应使其在各种天气和光照条件下都能够清晰可见。
灯头和信号面的亮度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亮度进行调整,以确保信号的可见性和辨识度。
三、信号灯的控制方式根据GB14886,信号灯的控制方式分为多种,包括定时控制、感应控制和手动控制等。
1. 定时控制:定时控制是最常见的信号灯控制方式之一。
根据交通流量和时间段的不同,信号灯的显示时间可以设置为固定的时长,以保障交通流畅。
交通信号控制标准
交通信号控制标准引言:交通信号控制是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设置和规范运行交通信号灯来指挥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效率,保障交通安全。
本文以交通信号控制标准为主题,从交通信号灯的设置原则、信号相位的设计、信号配时、信号灯颜色以及交通信号设施的维护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交通信号灯的设置原则交通信号灯的设置需要考虑道路类型、交通流量、交通事故数据等多个因素。
根据道路交通流量、行人需求以及道路空间等因素,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
主要原则如下:1.根据交通流量进行合理分配,确保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和流畅性。
2.根据道路类型和功能,设置适当数量和种类的信号灯,确保道路交通有序进行。
3.考虑行人需求,合理设置人行横道信号灯,保障行人交通安全。
4.保证不同交通流的有机结合,以及行人与车辆之间的协调与安全。
二、信号相位的设计信号相位的设计是指不同道路上的交通流通过交叉口的时间序列。
合理的信号相位设计有助于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和交通运输效率。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交叉口流量的分析:根据交叉口进口道路上的交通流量情况,进行流量的分析,确定主干道和支路的交通流量。
2.交叉口信号配时的研究:根据交叉口的交通流量和行人需求,结合交叉口形态和交通流组成等因素,确定信号相位的设置,包括左转相位、直行相位、右转相位和行人相位等。
3.信号相位的协调:相邻交叉口的信号相位需要进行协调,以保证交通流量的连续性和交通效率。
三、信号配时方案信号配时是对交叉口信号灯进行时间上的配置,以满足交通流量、行人需求和道路交通安全的要求。
在信号配时方案的制定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1.根据交通流量进行配时:根据交叉口各个进口道路上的交通流量,给予主干道较长的绿灯时间以保障道路通行效率。
2.考虑行人需求:根据行人的交通需求,给予行人过街信号灯较长的时间,确保行人的交通安全。
3.信号相位的协调:相邻交叉口的信号配时需要进行协调,以保证交通的连续性和流畅性。
交通信号控制规范
交通信号控制规范引言: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壮大,交通信号灯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交通秩序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交通形势的安全和有序,交通信号控制规范的制定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围绕交通信号控制规范进行详细阐述,从信号灯的种类、设置要求、运行模式、维护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信号灯的种类交通信号灯根据其形状和颜色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红灯、绿灯和黄灯。
红灯代表停止,绿灯代表通行,黄灯代表警告。
信号灯的颜色和形状的选择要符合国家规定,并且清晰明亮,以确保驾驶员和行人能够准确识别。
二、信号灯的设置要求1.布局合理:信号灯应根据交通流量和道路情况合理布局,确保各个信号灯之间有足够的距离和视野,以避免造成交通混乱和事故发生。
2.可视性良好:信号灯的设置应考虑到各种气象条件下的可见性,如雨天、雾天等,确保驾驶员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清晰看到信号灯。
3.倒计时显示:对于一些频繁通行的交叉口,可以设置信号灯的数字倒计时显示,方便驾驶员合理判断通行时间,减少等待时间和交通堵塞。
三、信号灯的运行模式1.定时控制:信号灯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进行信号切换,适用于交通流量相对较为稳定的交叉口。
2.感应控制:信号灯根据交通流量的实时变化进行信号切换,通过感应器和计算机系统实现,适用于交通流量波动较大的交叉口。
3.联动控制:多个相邻的信号灯通过联动控制系统进行信号切换,以实现交通的协调通行,提高交通效率。
四、信号灯的维护1.定期检查:交通信号灯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和长时间稳定工作。
2.故障处理:一旦发现信号灯出现故障,应及时进行维修和处理,以避免给交通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和风险。
3.时效更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交通信号灯的控制系统也在不断升级和更新,应及时跟进最新的技术,以提高交通信号控制的精准性和效率。
结语:交通信号控制规范是确保城市交通安全有序的重要保障,通过合理设置信号灯、运行模式的选择以及维护的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交通流量的通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国标GB14886-2022)[7]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国标GB14886-2022)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一、目的和适合范围本规范适合于城市道路、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等各类道路上的信号灯设置与安装工程。
二、术语和定义2.1 信号灯指用于指示或者控制道路交通的一种设备,通常由红色、黄色和绿色三种颜色的光源组成,按照一定的时序和方式发出不同的信号。
2.2 信号灯组指由一个或者多个相同或者不同类型的信号灯构成的一个单元,用于指示或者控制同一方向或者同一位置的交通流。
2.3 信号灯相位指信号灯在一个周期内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时间发出不同颜色或者形状的信号,以控制不同方向或者不同位置的交通流。
2.4 信号灯周期指信号灯从一个相位开始到下一次重复该相位之间的时间间隔。
2.5 信号灯时段指根据交通流量、交通组织等因素,将一天划分为若干个时间段,并在每一个时间段内采用不同的信号控制方案。
2.6 信号灯控制器指用于控制信号灯发出不同颜色或者形状的信号,并根据预设的时序和方式进行切换的一种设备。
2.7 信号灯检测器指用于检测道路上车辆或者行人的存在、位置、速度等信息,并将检测结果传送给信号灯控制器的一种设备。
2.8 信号灯协调指根据交通流量、交通组织等因素,对相邻或者相关的多个信号灯进行统一或者协调的控制,以提高道路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三、信号灯设置条件3.1 基本原则以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和效率为目标,以满足道路交通需求为依据,以科学合理为原则。
根据道路类型、功能、等级、结构、形式等因素,选择适当的信号灯类型、数量、位置、方位等参数。
根据交通流量、交通组织、交通特点等因素,确定合理的信号控制方案、相位设置、周期长度、时段划分等参数。
根据现场条件、技术条件、经济条件等因素,采用先进可靠的信号灯设备、控制器、检测器等设施。
信号灯设置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等要求。
3.2 设置条件道路交叉口或者其他需要控制的地点,交通流量较大,交通组织复杂,交通冲突频繁,交通事故多发,人工或者其他控制方式难以有效解决交通问题。
交通信号灯控制规范
交通信号灯控制规范随着城市交通的日益拥堵,交通信号灯的作用越发重要。
为了保障交通的顺畅和安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交通信号灯控制规范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交通信号灯的规范,包括信号灯配时、信号灯颜色、信号灯形状等多个方面。
一、信号灯配时交通信号灯配时的合理性对于交通流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信号灯配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的概率。
(一)交通流量控制交通信号灯的配时应根据不同时间段的交通流量进行合理的调整。
在交通高峰期,信号灯的绿灯时间应适当延长,以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而在交通低谷期,信号灯的绿灯时间可以适当缩短,减少行车等待时间。
(二)行人通行时间在配时规范中,要充分考虑到行人的通行需求。
信号灯的绿灯时间应足够长,以确保行人安全过马路。
同时,在红灯等待时间中,应适当加长行人等待时间,以保证行人的通行优先权。
二、信号灯颜色交通信号灯的颜色直接决定了车辆和行人的行动。
(一)红灯红灯是信号灯中的停止信号,意味着车辆和行人必须停下等待。
红灯应该在合适的时间内保持稳定,以确保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二)黄灯黄灯是信号灯中的警告信号,表示即将变为红灯。
黄灯的时间应设计得足够长,以便驾驶员和行人有足够的时间做出反应,避免突然的刹车或越线行为。
(三)绿灯绿灯是信号灯中的行进信号,表示车辆和行人可以通行。
绿灯的时间应该足够长,以确保车辆和行人可以顺利通过路口。
三、信号灯形状交通信号灯的形状也有其规范。
(一)圆形信号灯圆形信号灯是最常见的信号灯形状,表示交通信号的三个状态:红灯、黄灯和绿灯。
圆形信号灯的规范设计和标准化制造,可以有效地避免驾驶员和行人对信号灯的误解。
(二)箭头信号灯箭头信号灯用于指示特定方向的行驶规则。
例如,左转箭头表示车辆可以左转,而其他方向的车辆必须停车等待。
箭头信号灯的规范设计可以提高交通信号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三)人形信号灯人形信号灯通常用于行人通过道路的指示。
例如,绿灯时有行人图标亮起,表示行人可以通过。
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方式适用规范(GA527-2005 )
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方式适用规范(GA527-2005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不同信号控制方式的适用基本原则、多相位控制方式设计原则以及采用不同控制方式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方式的设计和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A/T 509-2004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术语3术语和定义GA/T 509-2004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单点多时段定时控制方式、单点感应控制方式、线协调控制方式、区域协调控制方式适用基本原则单点多时段定时控制方式、单点感应控制方式、线协调控制方式、区域协调控制方式均应根据交通需求和道路条件选定,并需进行技术-经济评价。
在选用某种控制方式时,宜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分析比较和配时方案的优化。
4.1单点多时段定时控制方式适用原则单点多时段定时控制方式是最基本、最经济的控制方式。
当交通状况符合总体流量稳定、变化比较规律的条件时,可选用此种控制方式。
4.2单点感应控制方式适用原则4.2.1当单点控制的交叉口交通状况变化比较频繁且没有规律时,宜采用单点感应控制。
4.2.2单点感应控制一般在交叉口进口车道设置检测器或在人行横道线前设置行人按钮,信号配时参数可随检测到的信息而改变。
4.2.3单点感应控制分为半感应控制和全感应控制。
在支路流量比较小的信号控制交叉口或路段的人行横道处,可采用半感应控制。
在支路上设置检测器或在人行横道处设置行人按钮,根据是否有交通需求而确定是否运行该相位,并根据交通需求情况确定相应相位时间。
在各进口流量相近,且变化较为频繁的信号控制交叉口宜采用全感应控制方式。
若单个路口信号机有能力根据检测的实时交通状况进行配时优化,也可实现单点优化控制。
交通信号设施规范
交通信号设施规范交通信号设施是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它起着引导车辆和行人通行的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道路交通的安全和顺畅,制定和执行一套科学合理的交通信号设施规范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信号灯、交通标志和标线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交通信号设施的规范。
1. 信号灯规范信号灯是指通过颜色和灯光的变化来引导交通的设备。
为了准确指示车辆和行人的行驶方向以及加强交通流的控制,信号灯应满足以下规范要求:1.1 色彩标准:信号灯的颜色应符合国家标准,一般红色表示停止,绿色表示行驶,黄色表示减速或警示。
同时,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使用蓝色或橙色等特殊颜色进行指示。
1.2 信号灯的布置:信号灯应安装在交叉口的适当位置,离地面高度要符合标准要求,避免被车辆或行人阻挡。
同时,在较宽的路口,应设置多个信号灯以确保可视性。
1.3 灯光控制:信号灯的灯光应具有明确的变换时间和节奏,红绿黄灯的切换应根据实际交通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在高峰时段,可以适当延长绿灯时间。
2. 交通标志规范交通标志是指通过图案、文字和色彩等信息来提供交通指示的设施。
为了让驾驶员和行人能够准确理解并遵守交通规则,交通标志应符合以下规范要求:2.1 标志种类:交通标志应根据需要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示标志和指导标志四大类。
不同类型的标志应采用不同的形状和颜色进行区分。
2.2 标志内容:标志上的文字应简明扼要,字体应清晰可辨。
同时,标志上的图案和符号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确保被大多数人能够理解。
2.3 标志布置:标志应放置在道路两侧或合适的位置,以确保驾驶员和行人能够在看到标志后有足够的时间作出正确的决策。
同时,标志的高度和角度也要符合标准要求,避免被遮挡或反光。
3. 标线规范标线是指通过绘制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线条来引导车辆和行人通行的设施。
为了提高道路的可视性和导向性,标线应符合以下规范要求:3.1 路面标线:路面标线应根据道路类型和用途进行合理设置,包括车道线、中心线、停车线等。
城市道路交通规范要求交通信号灯的设置与配时
城市道路交通规范要求交通信号灯的设置与配时交通信号灯是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设置与配时可以有效地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
本文将从信号灯的设置原则、配时方案和优化措施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信号灯的设置原则1. 安全原则:信号灯的设置应符合交通安全的要求,例如在交通流量较大和交叉路口视线较差的地方设置信号灯,以保障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2. 效率原则:信号灯的设置要考虑道路的通行效率,合理安排信号灯的数量和位置,尽量减少交通拥堵和停车等待时间。
3. 经济原则:信号灯的设置要合理布局,避免过度投资,节约成本,并确保交通信号灯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保障。
4. 环境原则:信号灯的设置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避免对周边居民和自然环境产生过大的干扰,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配时方案1. 配时环节:交通信号灯的配时可以分为固定配时和感应配时两种方式。
固定配时适用于交通流量相对稳定的路段,通过设定固定的绿灯时间和红灯时间来调控交通流量。
感应配时适用于交通流量波动较大的路段,通过感应器检测车辆的数目和速度来自动调整信号灯的配时。
2. 信号灯的颜色:交通信号灯一般采用红、黄、绿三种颜色进行信号的显示。
红灯表示停车,黄灯表示警告和减速,绿灯表示通行。
配时方案应根据道路交通状况科学地设定不同颜色的显示时间,保证交通的有序进行。
三、优化措施1. 定期维护:交通信号灯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各个信号灯的显示正常,避免出现信号失灵或者错误的情况。
2. 调整配时: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和道路状况的调整,可对信号灯的配时进行调整,以优化道路交通流量和行驶效率。
3. 提供实时信息:在适当的位置设置交通信息显示板,向驾驶员提供实时的交通状况,以帮助驾驶员选择最佳的行驶路线和时间。
4. 采用智能化技术:在信号灯控制中引入智能化技术,如交通流量感应器、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等,提高信号灯的智能性和响应能力,有效地调节和控制交通信号灯。
交通信号控制规程
交通信号控制规程交通信号控制是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合理设置和运行交通信号灯,可以保障道路通行的安全和顺畅。
为了落实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制定科学有效的交通信号控制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交通信号控制规程的背景、目的、内容和实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背景城市交通拥堵、事故频发等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交通信号灯的设置和管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随着车辆数量的不断增加和道路资源的有限,传统的交通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建立科学规范的交通信号控制规程迫在眉睫。
二、目的交通信号控制规程的制定旨在引导车辆和行人按照规定的信号指示通行,提升道路的通行能力,降低交通事故率,并提高交通系统的整体效率。
通过有效的交通信号控制,可以实现交通流量的优化分配,缓解拥堵,提升通行效率,保障交通安全。
三、内容1. 信号灯的类型与设置根据道路的交通流量和特点,制定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行人、自行车等交通参与者适应的信号灯类型和设置模式,包括红、黄、绿等信号灯的显示时间和切换逻辑,以及不同类型道路的信号灯设置标准。
2. 信号灯的功能和显示方式明确信号灯在交通管理中的功能,如示意交通参与者停车、通行、减速等行为,以及各种情况下信号灯的显示方式,如不同颜色和闪烁频率的含义和使用规则等。
3. 特殊交通流量的处理针对特定的交通流量,如高峰期、交叉路口、施工现场、人行横道等,制定相应的信号控制方案和应急处理措施,确保交通的有序通行。
4. 信号灯的维护和管理明确信号灯设备的维护保养标准和周期,及时修复损坏的信号灯,不断提高信号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制定信号控制系统的管理流程,包括定期巡检、故障排除、信号配时调整等内容。
四、实施1. 人员培训与资质要求对于从事交通信号控制工作的人员,要进行相关的培训和考核,掌握交通信号控制规程的内容和操作技能,确保能够准确设置和调整信号灯。
2. 监测与评估建立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监测机制,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和分析,对信号控制效果进行评估和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城市交通信号规范要求
城市交通信号规范要求城市交通信号规范是为了确保道路交通的安全和流畅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则和标准。
它涵盖了交通信号的设计、使用以及维护等方面,旨在提供准确、明确和统一的信号指示,方便行人和车辆的通行。
以下是城市交通信号规范的要求及其重要性。
一、信号灯的颜色和意义城市交通信号规范要求,常见的信号灯颜色应为红、黄、绿三种。
红色代表停止,禁止通行;黄色代表警示,即将改变信号状态;绿色代表前进,允许通行。
这种颜色和意义的统一设计,可以帮助行人和驾驶员迅速理解信号的含义,减少混淆和事故的发生。
二、信号灯的位置和高度城市交通信号规范要求,在道路上设置信号灯时,应将其安装在行人和车辆易于识别、看见的位置。
通常情况下,信号灯的高度应在2.5米至4米之间,确保行人和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能够清晰地看到信号灯的指示,以便做出相应的反应。
三、信号灯的定时设置城市交通信号规范要求,信号灯的定时设置应根据道路交通流量、行人通行情况和道路结构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安排。
例如,交通繁忙的路口可以设置绿灯时间相对较长,以保证车辆流畅通过;而人行道上设置红灯等候时间较短,方便行人通行。
合理的信号灯定时设置可以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改善出行体验。
四、交通信号的维护保养城市交通信号规范要求,道路管理部门应定期检查和维护交通信号装置,确保其正常工作。
信号灯的损坏或故障可能给道路交通带来不便甚至危险。
因此,定期的维护保养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并修复信号灯问题,保障交通信号系统的稳定运行。
五、交通信号的改进和更新城市交通信号规范要求,道路交通状况和需要的变化是随时发生的。
因此,不断改进和更新交通信号设施是必要的。
新的道路建设、交通流量的增长以及交通事故的分析等都可以成为改进信号灯设施的依据。
及时的改进和更新工作可以提高交通信号设施的效能和适应性,为行人和车辆提供更好的出行环境。
综上所述,城市交通信号规范的要求是为了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和流畅性。
遵守这些规范可以帮助行人和驾驶员理解信号的含义,减少事故的发生。
交通信号灯控制设置规范
交通信号灯控制设置规范交通信号灯是目前城市道路交通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产品,它是给道路交通中相冲突的交通流交替分配道路通行权利的一种控制设备,主要设立在城市道路、十字路口、公路与铁路平面交叉口等。
通过交通信号灯的显示向交通参与者传递通行权信息,是为了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道路使用效率。
但是,我们在进行交通信号灯设置控制时,都需要遵循一些规定才可以进行设置。
那么你知道交通信号灯控制设置规范有哪些吗?交通信号灯控制设置规范:1、先进性应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计算机软件并有完备功能,系统要具有不断升级、更新的能力。
2、整体性子系统相对独立,接口清楚,通信良好,在逻辑上是一个整体,彼此分工协作,协调统一。
3、经济性应选用性能价格比最高的实施方案,降低系统造价,且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选用国内成熟技术和设备相结合使用。
4、实用性所采用技术和设备都应经实践检验是成功的,而且所应用的软件应要符合我国交通管理的特点,满足管理需求,界面要直观、友好,系统操作简单易学,且高度智能。
5、规范性交通信号灯控制设置,必须符合交通灯设置规范。
其建设应依据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形成一套适合当地交通管理的信号处理和交换的规范,并需要有一整套的管理规章制度作保证。
6、可靠性交通信号灯控制设置时,应选用高集成度的设备,系统要有较强的容错能力,要有系统自动检测和自动报警功能。
即使网络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时,也应要保证路口机降级到单点控制,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恢复。
7、开放性交通信号灯控制设置中的各种设备应有良好的互联能力和互操作能力。
且必须遵守最新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应遵守开放的原则,系统设计要有外部接口,能方便地与外部设备连接,使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能力。
以上所介绍的内容,就是交通信号灯控制设置规范。
法马认为交通信号灯控制设置,在符合设置判别条件的情况下,应该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保证人民生命安全为根本目标,从而构建出一个安全、畅通、秩序良好的城市交通体系。
公路交通信号灯规范
公路交通信号灯规范公路交通信号灯是城市道路中重要的交通设施,它们起到引导和控制车辆与行人通行的作用。
为了保证交通的顺畅和安全,各地普遍采用了公路交通信号灯规范,下面将针对该规范进行详细介绍。
一、信号灯类型及颜色规定根据公路交通信号灯规范,信号灯主要分为红灯、黄灯和绿灯。
红灯用于表示禁止通行,黄灯用于表示警告和准备停车,绿灯用于表示允许通行。
1. 红灯规定:红灯是交通信号灯中最重要的信号之一,它表示禁止通行。
根据规范,红灯的颜色应为鲜红色,亮度要充分满足交通参与者的视觉识别需求。
红灯亮起时,车辆和行人应立即停车或停下。
2. 黄灯规定:黄灯是交通信号灯中的警告信号,用于告知交通参与者红灯即将亮起。
根据规范,黄灯的颜色应为黄色,亮度要适中。
黄灯亮起时,车辆和行人应准备停车,并在安全情况下停下。
3. 绿灯规定:绿灯是交通信号灯中的通行信号,用于允许车辆和行人通行。
根据规范,绿灯的颜色应为绿色,亮度要适中。
绿灯亮起时,车辆和行人可以安全通行。
二、信号灯布置规范公路交通信号灯的布置必须满足一定的规范,以确保交通参与者能够清晰准确地识别信号信息并做出相应动作。
1. 信号灯位置:交通信号灯应当设置在距离交叉口或单个道路口适当距离的地方,并且垂直于道路。
信号灯的高度应适中,以免被高大建筑物或树木遮挡。
2. 信号灯数量和排列:交通信号灯的数量和排列应根据交叉口或道路口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在一个交叉口或道路口,通常需要设置红灯、黄灯和绿灯,以确保交通参与者能够准确识别信号灯并做出相应动作。
3. 信号灯显示时间:交通信号灯的显示时间应根据交通流量和交通安全需求来确定。
红灯、黄灯和绿灯的显示时间应合理设定,以保证交通的顺畅和安全。
三、信号灯维护和管理为了确保交通信号灯的正常运行和有效作用,对信号灯的维护和管理至关重要。
1. 定期检查和维护:交通信号灯应定期检查,确保灯泡、反射板和信号灯外壳的完好无损。
如有任何故障或损坏,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规范要求
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规范要求随着城市交通流量的增加和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凸显,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规范要求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交通信号的类型、设置标准和规范要求等方面进行探讨。
1. 交通信号的类型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按照功能和形式可以分为红绿灯信号、指示标志和标线等。
其中,红绿灯信号是最为常见的信号类型,主要负责控制道路交通流量和优化交叉口通行。
指示标志和标线则用于引导驾驶员遵守交通规则和规范行驶。
2. 交通信号设置标准为了确保交通信号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的设置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要求。
在设置红绿灯信号时,需要考虑交叉口通行能力、车流量、行人通行需求等因素。
同时,信号机与车辆和行人的安全距离也需要符合规范要求,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指示标志和标线的设置也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以便驾驶员能够准确理解和遵守。
3. 交通信号控制规范要求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规范主要包括信号控制的基本原则、时序设置和灯色规范等要求。
首先,信号控制的基本原则是安全和效率。
交通信号应该合理设置,确保车辆和行人的安全通行,并尽量减少交通拥堵。
其次,时序设置是交通信号控制的核心。
信号的绿灯时间、黄灯时间、红灯时间等必须根据实际交通流量和通过能力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
最后,信号灯色的使用也有一定的规范。
红灯表示停车,绿灯表示行驶,黄灯则表示准备停车。
驾驶员通过正确理解和遵守信号灯色规范,可以提高交通安全性和流量效率。
4. 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管理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规范要求还包括信号设备的及时维护和管理。
信号设备应定期进行巡视检查和维修保养,确保其正常工作。
同时,信号控制的时序和灯色设置也需要得到定期的评估和调整。
交通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交通信号的维护和管理,确保信号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结起来,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规范要求包括信号的类型、设置标准和规范要求等方面。
合理的交通信号设置和科学的信号控制将有效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和效率。
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规程
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规程一、前言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是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优化车辆行驶流程、提高交通效率、保障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本文将围绕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规程展开探讨,包括信号控制原则、信号灯的设置、信号控制策略等,以期为城市交通管理提供有效的规范指导。
二、信号控制原则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的核心原则是保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通行。
在制定信号控制规程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原则:1. 行人优先原则:提高行人的安全和方便性,尤其是在人流密集的区域和过街设施设置。
2. 减少车辆停车时间原则:通过科学合理的信号配时和车道设置,减少车辆的停车时间,提高交通效率。
3. 协调通行原则:对于主干道和支路之间的交通协调,以及相交路口信号的协调设置,确保交通流畅。
三、信号灯的设置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的核心是信号灯的设置。
合理的信号灯设置可以明确交通参与者的行为,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下面将从不同区域的交通情况进行信号灯的设置探讨:1. 主干道信号灯设置:主干道因其交通流量较大,应合理设置信号灯来引导车辆通行。
根据主干道车流情况,设置不同颜色的信号灯来指示车辆行驶、减速和停车。
合理的信号配时和相位设置可以提高主干道车辆的通行效率,缓解交通压力。
2. 支路和小区道路信号灯设置:对于交通流量较小的支路和小区道路,可以采用感应器或人工控制的信号灯。
只有在需要通行的车辆或行人出现时,信号灯才会转换为绿灯,确保道路通畅。
3. 步行街信号灯设置:步行街作为行人区,信号灯设置应优先考虑行人的安全和便利。
可以设置行人过街信号灯来引导行人通行,也可以通过分时段禁止机动车辆进入步行街。
四、信号控制策略信号控制策略是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的重要内容,可以根据交通流量和道路网络特点采取不同的策略。
1. 定时控制策略:定时控制策略是采用固定的时间间隔进行信号配时控制,适用于交通流量相对稳定的区域。
根据道路等级和车流量,设定不同的信号周期和相位时长,既可以保证道路通畅,也可以确保交通安全。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规范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规范随着城市交通流量的不断增加,交通信号控制成为了提高道路交通效率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为了统一和规范城市交通信号的设置和运行,制定交通信号控制规范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交通信号规划、交通信号设置、交通信号运行等多个方面阐述城市交通信号控制规范。
一、交通信号规划1. 交通信号规划的目标及原则城市交通信号规划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和交通拥堵,同时保证交通安全和便捷。
规划必须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充分考虑交通流量、道路网络、行车速度和行人需求等因素。
2. 信号配时的原则信号配时是指设置信号灯的绿灯时间、黄灯时间和红灯时间。
配时原则包括最短延误原则、最小汽车总延误时间原则、最大行进能力原则等,应根据道路的交通流量和车辆行驶速度等因素来确定。
3. 信号机设置的原则信号机的设置应符合道路结构、交通流量和视距等要求。
信号机应设置在路口进口、变道口、分叉口等道路交叉点处,以便驾驶员和行人能够清晰地看到信号灯。
二、交通信号设置1. 信号灯的种类和用途城市交通信号灯一般包括红灯、绿灯、黄灯和人行横道灯等。
红灯用于停车,绿灯表示通行,黄灯表示减速停车,人行横道灯用于指示行人通行。
2. 信号灯的布置和标志标线信号灯应按照交通流量、车辆行驶速度和道路结构等因素进行布置,以便驾驶员能够清晰地看到信号灯。
在布置信号灯的同时,还应设置相应的标志标线,以提醒驾驶员和行人注意。
3. 信号灯的维护和检修信号灯的维护和检修十分重要,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信号灯的正常工作。
同时,还应设置备用信号灯,以便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切换。
三、交通信号运行1. 信号控制方式交通信号的控制方式一般分为定时控制和感应控制两种。
定时控制是根据交通流量和车辆行驶速度等因素预先设置信号灯的配时,而感应控制则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和车辆需求来调整信号灯的配时。
2. 信号灯的协调城市交通信号控制需要通过协调来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城市交通信号规范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流量控制要求
城市交通信号规范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流量控制要求城市交通信号规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如何有效地控制交通流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交通信号灯作为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规范交通秩序、提高交通效率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从交通信号灯的设置原则、信号灯的类型以及交通流量控制要求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城市交通信号规范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一、交通信号灯的设置原则1.合理布局:交通信号灯的设置应根据道路状况和交通需求,合理选取信号灯的类型和数量,并合理布局在交叉口附近,以提高交通流量的通行能力。
2.安全优先:交通信号灯的设置应以交通安全为首要考虑因素。
在重要交叉口和繁忙道路上,应设置信号灯以保障交通参与者的行车安全。
3.主次分明:交通信号灯的设置应根据交通流量的大小和道路等级等因素,将主干道和支路进行合理划分,以减少交叉口的冲突和拥堵现象。
二、交通信号灯的类型1.红绿灯:红绿灯是最常见的交通信号灯类型,通过红、黄、绿三个颜色的灯光变化,指示车辆的停止、准备和行驶的状态。
红绿灯的设置应根据交叉口的交通压力和道路宽度等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2.行人信号灯:行人信号灯是为了保障行人过马路安全而设置的。
通过人形图案和红、绿灯的变化,指示行人何时可以安全地过马路,起到保护行人的作用。
3.箭头信号灯:箭头信号灯是指示特定行驶方向的信号灯。
通过不同方向箭头的亮灭来指示车辆何时可以进行转弯、掉头等操作。
三、交通流量控制要求1.交通信号灯的时序设置:不同方向的车辆流量大小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的时序,以增加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主干道的绿灯时间可以适当延长,而支路的绿灯时间可以适当缩短。
2.交通信号灯的配时控制:配时控制是指不同交通流量在时间轴上的分配。
根据交通流量峰值和不同时间段的交通需求,合理调整信号灯的配时,以提高交通的通行效率。
3.交通信号灯的感应控制:现代交通信号灯多采用感应控制技术,通过感应车辆流量和行人流量等信息,自动调整信号灯的切换时间,以满足实际交通需求。
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方式适用规范
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方式适用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不同信号控制方式的适用基本原则、多相位控制方式设计原则以及采用不同控制方式的技术- 经济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方式的设计和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A/T 509-2004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术语3 术语和定义GA/T 509-2004 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 单点多时段定时控制方式、单点感应控制方式、线协调控制方式、区域协调控制方式适用基本原则单点多时段定时控制方式、单点感应控制方式、线协调控制方式、区域协调控制方式均应根据交通需求和道路条件选定,并需进行技术- 经济评价。
在选用某种控制方式时,宜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分析比较和配时方案的优化。
4.1 单点多时段定时控制方式适用原则单点多时段定时控制方式是最基本、最经济的控制方式。
当交通状况符合总体流量稳定、变化比较规律的条件时,可选用此种控制方式。
4.2 单点感应控制方式适用原则4.2.1 当单点控制的交叉口交通状况变化比较频繁且没有规律时,宜采用单点感应控制。
4.2.2 单点感应控制一般在交叉口进口车道设置检测器或在人行横道线前设置行人按钮,信号配时参数可随检测到的信息而改变。
4.2.3 单点感应控制分为半感应控制和全感应控制。
在支路流量比较小的信号控制交叉口或路段的人行横道处,可采用半感应控制。
在支路上设置检测器或在人行横道处设置行人按钮,根据是否有交通需求而确定是否运行该相位,并根据交通需求情况确定相应相位时间。
在各进口流量相近,且变化较为频繁的信号控制交叉口宜采用全感应控制方式。
若单个路口信号机有能力根据检测的实时交通状况进行配时优化,也可实现单点优化控制。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技术规程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技术规程一、前言城市交通信号控制技术规程是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规范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技术,提高交通流量、安全性和舒适度。
本规程适用于各类城市交通信号控制设施的设计、施工、调试和维护,旨在为城市交通信号控制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二、基础知识1.交通信号灯的种类(1)红灯:红灯代表停止,禁止通行。
(2)黄灯:黄灯代表警示,表示即将变红或绿,要求驾驶员减速慢行,准备停车。
(3)绿灯:绿灯代表通行,允许车辆通行。
2.信号控制方式(1)定时控制:按照预设的时间周期来控制信号灯的变换。
(2)感应控制:利用感应器检测车辆、行人等实时情况,实现信号灯的变换。
3.交通信号灯的安装位置(1)路口中心:交通信号灯安装在路口中心,以便于行人和驾驶员观察。
(2)路口四角:交通信号灯安装在路口四角,以便车辆在路口四角处观察。
4.交通信号灯的灯位布置(1)车道指示灯:用于指示车辆行驶方向。
(2)人行横道指示灯:用于指示行人过马路的时间。
(3)辅助指示灯:用于指示特定交通情况,如左转等。
三、设施设计1.信号灯控制箱(1)信号灯控制箱应当设置在离路口近的地方,并且保证易于维护和检修。
(2)信号灯控制箱应当采用防水、防尘、防腐蚀等材料制作,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信号灯控制箱内应当设置接地端子、闸刀开关、熔断器等安全装置。
2.感应器(1)感应器应当设置在车道或人行横道的下面,以便于检测车辆或行人的实时情况。
(2)感应器应当采用高灵敏度、高可靠性的设备,并且保证易于维护和检修。
(3)感应器应当设置在路面深度小于50mm的地方,避免车辆或行人碾压导致损坏。
3.信号灯(1)信号灯应当具有高亮度、长寿命、低功耗等特点,以提高交通信号灯的使用寿命和效果。
(2)信号灯应当采用防水、防尘、防震等材料制作,以保证灯具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信号灯应当设置在路口中心或路口四角,以便于行人和驾驶员观察。
四、设施施工1.信号控制箱的安装(1)信号控制箱应当安装在离路口近的地方,并且保证易于维护和检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方式适用规范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不同信号控制方式的适用基本原则、多相位控制方式设计原则以及采用不同控制方式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方式的设计和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A/T 509-2004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A/T 509-2004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单点多时段定时控制方式、单点感应控制方式、线协调控制方式、区域协调控制方式适用基本原则单点多时段定时控制方式、单点感应控制方式、线协调控制方式、区域协调控制方式均应根据交通需求和道路条件选定,并需进行技术-经济评价。
在选用某种控制方式时,宜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分析比较和配时方案的优化。
4.1单点多时段定时控制方式适用原则
单点多时段定时控制方式是最基本、最经济的控制方式。
当交通状况符合总体流量稳定、变化比较规律的条件时,可选用此种控制方式。
4.2单点感应控制方式适用原则
4.2.1当单点控制的交叉口交通状况变化比较频繁且没有规律时,宜采用单点感应控制。
4.2.2单点感应控制一般在交叉口进口车道设置检测器或在人行横道线前设置行人按钮,信号配时参数可随检测到的信息而改变。
4.2.3单点感应控制分为半感应控制和全感应控制。
在支路流量比较小的信号控制交叉口或路段的人行横道处,可采用半感应控制。
在支路上设置检测器或在人行横道处设置行人按钮,根据是否有交通需求而确定是否运行该相位,并根据交通需求情况确定相应相位时间。
在各进口流量相近,且变化较为频繁的信号控制交叉口宜采用全感应控制方式。
若单个路口信号机有能力根据检测的实时交通状况进行配时优化,也可实现单点优化控制。
4.3线协调控制方式适用原则
4.3.1当需要在单点控制的基础上扩大控制范围,对若干连续交叉口形成的线路上进行协调控制以提高整体通行效率时,可采用线协调控制方式。
4.3.2采用此种控制方式时,针对若干连续交叉口设计一种相互协调的配时方案,通过时钟同步,各交叉口的信号机按预设方案协调运行。
4.3.3线协调控制方式应考虑相邻交叉口的距离。
通常若路口间距离大于800 m以上时,会降低路口间的协调效果。
4.3.4线协调控制通常采用无电缆线协调控制方式。
交通状况符合总体流量稳定、变化比较规律的条件时,可选用此种控制方式,但不能适应随机性较强的交通。
采用此种控制方式,宜进行事前交通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设定控制参数,并应根据交通变化情况适时调整控制参数,以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无电缆线协调控制方式若适当设置检测器,应用感应控制,可根据交通需求调整绿信比,提高控制效果。
4.4区域协调控制方式适用原则
4.4.1当需要取得较线协调控制更大范围内的协调控制效果以提高路网内的整体通行效率时,可采用区域协调控制方式。
4.4.2区域协调控制方式应考虑相邻交叉口的距离。
通常若路口间距离大于800 m以上时,会降低路口间的协调效果。
4.4.3区域协调控制方式可分为定时的和实时的两种方式。
应用定时的区域协调控制方式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为固定配时协调控制系统。
交通状况符合总体流量稳定、变化比较规律的条件时,可选用此种控制方式,但不能适应随机性较强的交通。
采用此种控制方式,宜进行事前交通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设定控制参数,并应根据交通变化情况适时调整控制参数,以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应用实时的区域协调控制方式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通常有方案实时选择协
调控制系统或自适应协调控制系统。
采用此种控制方式时应在受控道路网络内适当设置检测器,实时采集交通数据,根据交通状况实施交通控制,能及时响应交通变化的需求。
5多相位控制方式设计原则
相对于两相位控制方式,多相位控制能减少交叉冲突点、提高交通安全程度、改善交叉口交通秩序、提高路口通行能力。
在增加相位的同时,会增加相位损失时间,降低交叉口通行效率,故一般相位数不宜过多。
应根据路口转弯机动车流量、可设置专用左转弯机动车道、对向直行车流要求及车道数状况等实际交通状况综合考虑交通安全、交通秩序和通行能力等因素,确定相位的运行方式。
采用多相位控制时基本原则:
——相位数应尽可能少,以使时间利用率最高;——同一个相位内宜放行尽可能多的交通流;
——在一个相位内避免有严重冲突的交通流同时出现;——同一方向的交通流尽可能连续出现;
——在车流组合中,出口道的车道数要与进入交叉口车流的股数基本相配;——减轻相位尾车和后继相位首车出现潜在的交叉冲突。
6技术经济评价方法
选用不同控制方式时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可分为效益-成本评价和效用-本
评价。
6.1效益-本评价
对于可估算成币值的效益指标,可用效益-本法来评价比选。
6.1.1效益指标
交通控制系统各可选方案的效益指标一般考虑以下几项:——由于车辆延误与停车次数的降低导致运行成本的下降;——车辆行程时间的缩短导致车辆运行效率提高的收益;——交通事故降低导致的交通事故损失费用的减少;——环保效益:如废气减少、噪声降低、油耗减少。
效益分析一般有:延误,停车次数,行程时间或平均车速等指标。
通常采用前、后效益分析的方式,即在系统建成前、后,分别对同一抽样路口进行停车次数、延误调查,或抽样路段进行行程时间或平均车速的调查,一般还常常伴有流量调查数据,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
性。
调查要在相同的道路与交通环境下进行,包括调查人员与方式、调查周日与时段、气象等等,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可比性。
从前、后调查结果之百分比可以看出效益的增、减情况。
6.1.2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首先要列出各可选方案的成本要素清单。
——单点多时段定时控制方式成本要素表见表1;
——单点感应控制方式成本要素与表l比较,室外设备的信号机需采用感应式信号机、增加检测器,土建施工需增加检测器相应的土建施工;
——无电缆线协调控制方式成本要素与表1比较,主成本中需增加分析软件;——应用感应控制的无电缆线协调控制方式成本要素与表1比较,主成本中需增加分析软件,主成本中室外设备的信号机需采用感应式信号机、增加检测器,土建施工需增加检测器相应的土建施工;
——区域协调控制方式的成本要素表见表2,采用定时的区域协调控制方式时,中控室设备要求较低,或者可以取消,
——实时的区域协调控制方式的成本要素与表2相比较,可选项均需选用,主成本中室外设备需增加检测器,土建施工需增加检测器相应的土建施工。
对于确定的可选方案分别列出所需成本要素清单,根据报价资料估出各可选方案成本。
6.1.3比较
进行效用-本比较。
6.2效用-本分析
对难于用价值来描述的那种指标,可考虑用效用-成本分析法。
效用-成本分析法步骤如下:
6.2.1效用指标
交通控制系统各可选方案一般考虑选用下列效用指标:——交通运行:满足现有和未来交通需求的能力;——可靠性:在最小维护费条件下系统失效时间的长短;
——适应性:在情况变化的条件下,能长时间满足交通运行要求的能力;——应变能力:对重要任务和交通事件的响应能力;
——操作性:从老系统改成新系统的方便程度,使系统投入使用时遇到问题的多少等;——附带功能:在不损失主要功能效果条件下可以执行的附加功能。
如感到上列指标还不够具体,则可根据实际情况,把上述各指标分解成更为详细的分指标,例如:
——交通运行:可分成配时方案的数量、控制方案按交通需求改变的灵活性、需要时进行信号协调的方便程度等;
——可靠性:可分成部件故障自动报警的完善程度、部件故障造成影响的严重程度,可对各可选方案所列主要部件进行分别评价;
——适应性:可分成增建信号机和检测器的能力、改为其他控制方式的方便程度、改变控制参数的方便程度等;
——应变能力:可分为应对重要任务,如警卫、大型活动等任务、交通事件等的快速反应能力;
——操作性:可分成使用现有设备所占的比例、系统调试的难易程度、安装时备有关方面搭配协调的难易程度,对人员培训的要求程度等;
——附加功能:可按附加功能的有无来评价,如交通信息开放程度、交通数据记录功能、脱机交通数据处理功能等。
6.2.2效用指标权重
把上列各项指标(或包括分指标),按其对于交通控制系统的重要程度确定各指标的加权值,如表3例。
6.2.3效用指标加权评分
确定指标的评分:对各可选方案的各项评价指标打分(如0—10),然后按各指标的加权数算出各项指标的加权总分。
6.2.4成本分析
确定成本,参见6.1.2。
6.2.5比较
进行效用-成本比较。
6.3兼用效益-成本评价和效用-本分析必要时应兼用两种方法或加用其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