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伊索寓言 狐狸和葡萄 牧童和狼 蝉和狐狸
关于狐狸的伊索寓言故事十则
关于狐狸的伊索寓言故事十则(原创版)目录1.狐狸与葡萄2.狐狸与乌鸦3.狐狸与刺猬4.狐狸与山羊5.狐狸与公鸡6.狐狸与狗7.狐狸与猴子8.狐狸与狮子9.狐狸与狼10.狐狸与农夫正文【1.狐狸与葡萄】从前,有一只狐狸路过一片葡萄园,看到满园的葡萄,它想尽办法去够葡萄却总是够不到。
最后,狐狸只好放弃,黯然离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学会放下那些无法达成的目标。
【2.狐狸与乌鸦】有一天,狐狸看到树上的乌鸦嘴里叼着一块肉,它想要乌鸦嘴里的肉。
于是,狐狸心生一计,夸乌鸦美丽,想要乌鸦唱歌。
乌鸦被狐狸的花言巧语迷惑,张口唱歌,肉掉了下去,被狐狸捡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警惕别人的花言巧语,不要轻易上当。
【3.狐狸与刺猬】狐狸与刺猬相遇,狐狸想要吃掉刺猬,但每次都被刺猬的刺扎伤。
最后,狐狸放弃了捕捉刺猬。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那些看似弱小的人或物,也有保护自己的方法,不要轻易去招惹他们。
【4.狐狸与山羊】狐狸掉进了井里,山羊路过井边,狐狸请求山羊帮忙把它拉上来。
山羊将狐狸拉了上来,但狐狸却将山羊踢回井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对恶人仁慈,他们不会懂得感恩。
【5.狐狸与公鸡】狐狸想要捉住公鸡,便假扮成善良的人,告诉公鸡它有一件宝物可以提高公鸡的嗓音。
公鸡信以为真,跟着狐狸去了森林,结果被狐狸吃掉。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要懂得分辨善恶。
【6.狐狸与狗】狐狸与狗相遇,狐狸想要欺负狗,但狗却忠心耿耿地保护着主人。
狐狸心生嫉妒,便在狗主人面前诬陷狗,结果被主人识破,狐狸被赶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忠诚是一种美德,而背叛者终将被揭穿。
【7.狐狸与猴子】狐狸与猴子一同旅行,路上遇到危险,狐狸丢下猴子独自逃命。
猴子历经艰险,终于逃脱危险,狐狸却因为胆小而陷入困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勇敢面对困难,不要抛弃朋友。
【8.狐狸与狮子】狐狸看到狮子威风凛凛,心生嫉妒,便在狮子面前夸大自己的能力。
狮子不信,狐狸便提出与狮子比试,结果被狮子轻松击败。
寓言故事狐狸和葡萄
寓言故事狐狸和葡萄
从前,有一只狐狸,它非常喜欢吃葡萄。
每当它看到葡萄挂在
枝头上,就会忍不住想要吃下一颗。
可是,每次它跳起来,却总是
够不着那些鲜美的葡萄。
狐狸跳了好几次,还是徒劳无功,最后它
灰心丧气地走开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在面对困难时,总是不愿意承认自
己的失败,而是找各种借口来掩饰。
他们总是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于
外部因素,而不愿意检讨自己的不足。
这样的人往往无法取得成功,因为他们没有勇气正视自己的问题,也没有努力克服困难的毅力。
与狐狸相反,还有一种人,当他们面对困难时,会不断地努力
尝试,直到克服困难为止。
他们不会轻易放弃,而是会不断地寻找
解决问题的方法。
即使最终没有成功,他们也会从失败中吸取经验
教训,为下一次的尝试做好准备。
在这个寓言故事中,狐狸就是那些不肯承认失败的人的代表,
而葡萄则是他们一直渴望却无法得到的成功。
而那些勇于尝试、不
怕失败的人,就像是狐狸最终放弃的那一刻,他们会不断地努力,
最终获得他们想要的成功。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像勇敢的人一样,勇于面对失败,不断努力,直到成功为止。
我们要相信,只要我们有足够的毅力和勇气,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获得成功。
不要成为那只永远只能远远望着葡萄却得不到的狐狸,而要成为那个不怕失败,勇往直前的人。
五年级语文上册3.12伊索寓言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教案3苏教版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3.12伊索寓言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教课设计3苏教版12、伊索寓言教课目标:1、认识课文中 14生字,此中绿线中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2、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依靠课文中详细的语言资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遇到启迪教育,学会做人。
教课要点:能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是教课的要点。
教课难点:在朗诵课文中懂得寓言中所包括的寓意,指导自己的行动。
教课器具:《伊索寓言》、投影、录音等教课时间:教时教课过程:第二课时一、经过前方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1、复习课文中的词语。
2、学生有选择地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仔细感悟(一)学习《狐狸和葡萄》1、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
2、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3、指名朗诵课文,要读出感情,读出狐狸的真切感情。
4、读句子“葡萄架上,垂下几串成熟的葡萄。
一只狐狸看到了,谗得直流口水,他想尽了各样方法去够葡萄,可是空费力。
“启迪想象,练习说话:(1)、我看到了-------------------------------的葡萄。
-------2)、看到这么多甜美的葡萄,狐狸内心会怎么想?3)他都会想到哪些方法呢?4)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句子。
5、成熟的葡萄经常让人百吃不厌,谈谈滋味如何?那么狐狸为何说:出示:他边走边回过头来说:“这些葡萄一定是酸的,不好吃。
”你从“边走边回过头来”感觉到了什么?学生说自己的领会请同学读句子。
16、从这个故事我们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有些人力所不及,做不可事,却恰恰说机遇2还没有成熟。
3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4(二)学习《蝉和狐狸》5、教师:狐狸力所不及的走开葡萄园,一步一回头,肚子早已经饿的咕咕直叫,到哪234里找吃的呢?,不知不觉,他到达一棵大树下,看到树上有一只蝉,眼睛一转,他想到了一个方法5、请同学们读课文,看狐狸想到了如何的方法呢?6、指名读课文,要注意有感情。
7、出示“您的歌声多么美好!您真是个天才的歌唱家!您能下来让我见解一下您那悦耳的歌喉吗?”这三句话次序能够颠倒吗?为何?说话:我从这句话,看到一只 -------------------的狐狸。
2023年《伊索寓言》语文教案
2023年《伊索寓言》语文教案2023年《伊索寓言》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这则寓言的故事,理解寓意并能从中获得教益。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寓意。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上节课咱们学习了第12课《伊索寓言》的前两则寓言《狐狸的葡萄》、《牧童和狼》,今天,咱们接着学习第三则《蝉和狐狸》。
(齐读课题)2.说起狐狸,还记得咱们学过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吗?谁来简单地说一说?(指名说)3.你对其中的狐狸和乌鸦各有什么看法呢?(指名说)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指名说)(出示幻灯片:爱听奉承话的人容易上当受骗。
)二.初读感知1.今天,狐狸又使出了它的老办法——说奉承话来欺骗别人了,不过,蝉可没上它的当,这是怎么回事呢?咱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打开书)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3检查自学生字、新词情况。
出示幻灯片:圈套故意赞叹歌唱家察觉有诈粪便戒心(其中“粪”和“戒”为红色)先自读,记住两个红色字。
指名读,再齐读。
4.请一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这篇寓言说了件什么事?(指名读课文)5.课文读完了,谁能根据黑板上的这些词语说说课文说了件什么事呢?(先自由练说,再指名说。
)三.细读寓言,体会寓意师:蝉凭借自己的智慧,战胜了狐狸的花言巧语,没上它的当,在这个故事里,你对谁印象比较深刻?再读读课文,适当地做些记号,针对具体语句,谈谈你的想法。
(生自由读悟课文)生:我对狐狸印象比较深,因为它和在《狐狸和乌鸦》里一样,仍然用老办法来骗人,说明它的本性是阴险狡猾的。
师:从哪儿能看出来?生:它想吃蝉,便“设下圈套”,而且还“故意”站在蝉的对面赞叹蝉。
(师相机板书:设下圈套、故意赞叹)引导学生理解“圈套”及设下了个什么圈套。
[(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第二自然段文字)引导学生读好这段话,说出自己的感受。
狐狸与葡萄伊索寓言
狐狸与葡萄伊索寓言狐狸与葡萄伊索寓言《伊索寓言》中收录有300多则寓言,内容大多与动物有关。
书中讲述的故事简短精练,刻画出来的形象鲜明生动,每则故事都蕴含哲理,或揭露和批判社会矛盾,或抒发对人生的领悟,下面为大家带来狐狸与葡萄伊索寓言,快来看看吧。
狐狸与葡萄伊索寓言一天,狐狸出去散步,走着走着,它看到前边山脚下有一大片绿绿的葡萄。
走近一看,啊!高高的葡萄架上,绿叶掩映着一串一串的葡萄,多极了。
狐狸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绿得透亮的葡萄,让狐狸感到肚子叽哩咕噜地叫起来。
于是,狐狸决定摘几串葡萄吃。
狐狸站直了身子,把前臂使劲伸长了,去摘葡萄,可是怎么也够不到。
狐狸急得抓耳挠腮。
狐狸是很聪明的,它想:跳一跳不就够着了。
于是,它憋足了劲,使劲一跳。
可是前爪只摘下几片葡萄叶子。
它不服气地想:“难道我连一串葡萄都摘不到吗?”狐狸决定还是先想一个好办法。
狐狸坐下来,仔细地动脑筋:怎么才能够到葡萄,怎么才能吃到葡萄呢?哦,对了!我应该寻找一个架子低的地方摘,那样准能摘到葡萄。
狐狸开始一点儿一点儿地绕着葡萄架子走,这样可以发现长在低处的葡萄。
狐狸终于发现一处它认为长得比较低的葡萄,于是摆好了架式,用劲一蹦,没摘到,再一蹦,还是没有摘到。
狐狸累得气喘吁吁,它想:这一串一定不是长得最低的。
它又绕着葡萄架走起来,哎!这次发现一串比刚才那串还要低,狐狸高兴极了。
葡萄的香味一阵阵飘来,狐狸吸了吸鼻子,心想:我就要吃到香甜的葡萄了。
狐狸又拉开架式,在那串葡萄底下使劲一窜,葡萄没有摘到,还差点儿闪了腰。
狐狸气坏了,一边喘粗气,一边揉着腰,一边自言自语地说:“我为什么一定要吃那些葡萄呢,那些葡萄一眼看去就是没有成熟的样子,颜色青青的,怎么能好吃呢?说不定又酸又涩,即使摘到了,吃进去也得吐出来,真没意思。
”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
有些人就是这样,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就说多么不好,其实,这是一种自我安慰、自欺欺人的可笑心理。
读伊索寓言有感《伊索寓言》是一本家喻户晓的书,里面有许多的`寓言故事。
狐狸和葡萄伊索寓言故事
狐狸和葡萄伊索寓言故事《狐狸和葡萄》1. 那只狐狸呀,看到高高的葡萄架上挂着的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眼睛都直了,“哎呀呀,那葡萄看起来可太好吃了呀!”它在葡萄架下跳来跳去,就是够不着,“我就不信我吃不到!”它气呼呼地说。
就像我看到橱窗里漂亮的裙子却买不起一样,心里那个着急哟!最后,狐狸只能饿着肚子走了。
结论:有些东西看似美好,但并非轻易能得到。
2. 有一天,狐狸又晃悠到了葡萄架下,看着那诱人的葡萄,馋得口水都要流出来了,“这葡萄肯定很甜很甜!”它尝试了各种办法去够葡萄,累得气喘吁吁,“哼,我才不放弃呢!”这和我们考试遇到难题不放弃是一样的啊!可最终它还是没能吃到葡萄。
结论:努力了不一定能成功,但放弃就一定失败。
3. 一只小狐狸跟着大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小狐狸兴奋地叫着:“哇,好多葡萄呀!”大狐狸无奈地看着它:“傻孩子,咱可够不着呀!”小狐狸不相信,使劲往上蹦,“我一定要吃到!”这不就像我们小时候固执地想要一个玩具吗?结果当然是小狐狸也只能失望地跟着大狐狸走了。
结论:不切实际的渴望往往会带来失望。
4. 狐狸在森林里向其他动物吹牛,说那葡萄架上的葡萄它随便就能吃到,“那都不是事儿!”可当它再次来到葡萄架下,还是只能干瞪眼,“哎呀,怎么这么高呀!”这多像那些光说不做的人呀!最后狐狸灰溜溜地走了。
结论:不要光说大话,要用行动证明。
5. 狐狸看着葡萄,心里恨恨地想:“哼,那葡萄肯定是酸的!”它自我安慰着转身离开,“酸的我才不稀罕呢!”这和有些人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不是一样吗?就像我没得到那个奖,就说那奖也不怎么样。
结论:人有时候会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
6. 当狐狸第三次来到葡萄架下的时候,它犹豫了,“我还要不要去够呢?”它纠结了一会儿,还是决定再试试,“说不定这次就能吃到了呢!”就像我们面对困难,也会纠结但还是会勇敢尝试。
可是结局依旧,葡萄还是没吃到。
结论:即使失败过多次,也不妨再尝试一次。
7. 那只聪明的狐狸呀,最后想到了一个办法,它找来了猴子帮忙,猴子轻松地爬上树摘下了葡萄,和狐狸一起分享,“哈哈,合作真愉快呀!”这不就像是我们和朋友一起解决难题吗?最后它们吃到了美味的葡萄。
狐狸和葡萄阅读答案
狐狸和葡萄阅读答案【篇一:教学案例《狐狸和葡萄》】狐狸和葡萄一、教学目标:1.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狐狸和葡萄》。
3.学会生字“狸”“葡萄”“馋”“酸”。
理解“白费劲”“无望”“无能为力”的意思。
4.理解寓意。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寓意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寓意。
三、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些故事,想听吗?(师问)《龟兔赛跑》,听过吗?(听过)《狼和小羊》,听过吗?(听过)师:你们可真了不起,因为你们看过或听过的故事可不是一般人编的,而是一个叫“伊索”(板书)的人讲的。
伊索又是谁呢?(简介伊索)他是距现在 2600 多年前希腊的一个寓言家。
他曾经是个奴隶。
伊索幽默机智,聪明过人。
在儿童心目中,他可是个故事大王。
他讲的故事大多短而有趣,又能说明一个道理,被称为“寓言”(板书)。
也就是说,寓言就是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来说明道理的文章。
伊索所讲的故事就被搜集整理在《伊索寓言》中。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很多,你们可能听过或读过一些,比如《龟兔赛跑》《狼和小羊》《农夫和蛇》《狐狸和乌鸦》等等。
有一些也许大家没听过。
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篇,那就是《狐狸和葡萄》(板书课题)。
过渡:《狐狸和葡萄》这个故事讲得又是什么呢?(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汇报:课文讲了什么故事?(生大致说出内容)问:故事会讲了,会读课文了吗?2、抽查读课文:你能把课文中的字词读准吗?3、出示生字卡:认读、讲解、书写(师生互动完成)狐狸(读音,反犬旁字的归类认识:狗、猪、狼、猩、猿、狮、猴?? )葡萄(写法指导)馋(有形释义)酸(由字意想到些什么东西?醋、没成熟的杏、没成熟的葡萄 ?? )过渡:狐狸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
那么,“这些葡萄究竟酸不酸?好吃不好吃?”(小黑板出示该问题)我们来看课文中的描述。
解读课文。
1、范读,听清:哪些段是讲故事的?哪些段是说明道理的?2、细读课文1-2 自然段:问:故事的起因是什么呢?找出来读一读。
伊索寓言狐狸和葡萄的主要内容
伊索寓言狐狸和葡萄的主要内容可是,事情总是没那么简单。
狐狸兴奋地跑到树下,抬头一看,那些葡萄挂得高高的,根本就够不着。
他试着跳,哎呀,跳了一次,没成功;再来一次,还是没成功。
狐狸气喘吁吁,心想:“真是个高难度的任务啊!”不过,他可不想就这样认输,心里想着,总得想点办法才行。
狐狸又开始了他的跳跃大挑战,可这次也没什么好结果。
他心里那个气呀,真是有点儿想骂人了。
眼看着那些美味的葡萄就在眼前,却总是高高在上,这可真让狐狸受不了。
于是,他开始自我安慰:“这些葡萄一定是酸的,没准根本不好吃。
”狐狸心里这样想着,嘴角露出了一丝狡黠的微笑,心想:“我才不稀罕呢,这些酸葡萄谁会喜欢啊!”可心底里,狐狸其实还是非常渴望那美味的葡萄,恨不得能一下子就把它们都吃掉。
狐狸这个时候就是典型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谁都知道的道理,偏偏他就是要嘴硬。
嘴上说得轻松,心里却已经想象着那美味的滋味了。
想想那些紫色的葡萄,外皮光滑,咬上一口,果汁四溅,啧啧,光是想想就让人流口水。
可是,这狐狸偏偏不愿意承认自己想吃,他就那么倔强地说:“哼,这些葡萄根本没意思,我才不想吃呢!”这可真是个典型的例子,大家都知道,想要的东西不一定能得到,尤其是像狐狸这样总想走捷径的家伙。
狐狸的这番自我安慰,其实就是一种防卫机制,让自己不至于那么失落。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明明心里很渴望,却偏偏要用嘴说出相反的话,真是滑稽至极。
狐狸想了又想,心里暗自庆幸:“还好我没被这些葡萄给迷了眼,万一我吃了,结果发现不好,那多尴尬呀!”想想,狐狸这小心思也挺有趣,明明很想,却又要装得毫不在乎。
反正他觉得,反正生活还得继续,总不能因为一串葡萄就伤心难过,对吧?于是,狐狸就这么悠闲地离开了葡萄园,心里那种矛盾的情绪渐渐消散。
或许,狐狸还是很聪明的,他明白有些东西得不到就是得不到,强求也没用。
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面对的都是这样的小失落,想要的东西总是遥不可及,这时候就只能笑着对自己说:“没关系,人生还长嘛!”狐狸离开葡萄园后,继续他那有趣的森林生活,寻找其他的美味。
狐狸和葡萄伊索寓言
狐狸和葡萄伊索寓言
狐狸早就听说葡萄香甜可口,可就是没吃过,因此从冬天开始,他就吩着希望在今年的夏天能吃到葡萄。
这天,狐狸到河边取水,突然看到河边的树架上挂满了葡萄,晶晶闪亮。
狐狸三步并作两步跑到葡萄架下想饱饱地准备大吃一顿。
哎!可是,葡萄架太高了,狐狸根本够不到葡萄。
狐狸的口水都流出来了,急得眼睛都红了。
他往后退了几步,然后憋足了劲,猛地往上跳,这样重复了几次,却还是够不到葡萄。
葡萄看来是吃不到了,狐狸又渴又急,只好趴在河边喝凉水。
然后他一步一回头地往家走去,边走边自言自语:"葡萄都是酸的,酸的牙都啃不动骨头了!"
《狐狸和葡萄》的故事告诉我们,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是自欺欺人的做法。
爸爸妈妈们要告诉自己的孩子:
一、我们要实事求是,勇敢的面对自己的不足,不要去欺骗自己。
每个人都不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当能力还不行的时候,要做各种努力。
就算真的失败了,我们也要勇敢的去面对它,面对失败并没有那么可耻。
二、对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不要随意的去诋毁它,以此来寻求心理安慰。
在我们的一生中会碰到很多的困难,酸葡萄心理的确能够帮助我们寻求一点心理安慰,免受失败带来的伤害。
但是不能沉溺其中,从此贬低成功。
一味贬低成功会让你变成一个经不住挫折和打击的脆弱的人。
伊索(约前620年-前560年),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戈特霍尔德•埃夫莱姆•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
据说他曾是埃塞俄比亚人,后做过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并被转卖多次,但因知识渊博,聪颖过人,最后获得自由。
狐狸和葡萄伊索寓言
狐狸和葡萄寓言故事简介在古希腊文化中,伊索寓言是广为流传的一种文学形式,它以动物为主角,通过短小的故事传达出深刻的道德教训。
其中,《狐狸和葡萄》是其中一则经典寓言。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只饥饿的狐狸试图够到高高悬挂的葡萄,但最终放弃并说这些葡萄实际上也不好吃。
故事内容从前有只饥饿的狐狸,它漫步在森林中寻找食物。
突然,它看到了一串美味诱人的葡萄悬挂在高高的枝桠上。
这些葡萄看起来新鲜多汁,让狐狸垂涎欲滴。
于是,狐狸跳起来试图够到那些令人心动的葡萄。
然而,无论它如何努力跳跃,都无法够到那些高处。
每次都差那么一点点。
终于,在跳了很多次后,狐狸放弃了。
它坐在地上,叹了口气,心想:“这些葡萄实际上也不好吃,它们肯定是酸的。
”然后,狐狸转身离开了。
寓意与教训这则寓言故事传达了一个深刻的道德教训:当我们无法得到我们渴望的东西时,我们常常会通过贬低它们来缓解我们的失落感。
狐狸试图够到葡萄却失败了。
面对失败和挫折,它选择否定自己的渴望,并告诉自己那些葡萄并不好吃。
这种否定和贬低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帮助我们应对失去的情感需求。
然而,这个故事警示我们要警惕这种否定和贬低的倾向。
当我们无法得到某样东西时,我们应该反思自己是否真正需要它,或者是否可以通过努力来实现目标。
如果我们只是因为无法得到而贬低它们,那么我们可能会失去更多机会。
此外,《狐狸和葡萄》还提醒人们要珍惜已经拥有的东西。
狐狸看到高高悬挂的葡萄,却无法得到。
它没有意识到自己可能已经拥有其他珍贵的食物资源,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无法得到的葡萄上。
这也是我们常常犯的错误,我们往往对已经拥有的东西视而不见,一味追求无法得到的东西。
思考与反思通过阅读《狐狸和葡萄》这个寓言故事,我们可以从中汲取一些启示:1.意识到并警惕否定和贬低的倾向:当我们无法得到某样东西时,要反思自己是否真正需要它,并努力实现目标。
2.珍惜已经拥有的东西:不要只关注那些无法得到的东西,而是要珍惜眼前所拥有的。
五年级语文上册 3.12 伊索寓言(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教案1
12 伊索寓言教材解读调整寓言,本来指有所寄托的话,后来成为一种文学体裁。
它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一个道理,常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伊索寓言》诞生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有影响的寓言之一,也是全世界读者阅读率最高的文学作品之一。
相传为伊索所作,故以《伊索寓言》名之。
作品大部分以动物为主,也有写人与神的.它们广泛地概括了社会斗争经验和人生教训,闪耀着人民群众智慧的光辉。
《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三个故事,情节紧凑,意蕴丰厚,拉·封丹说:“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与灵魂两个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狐狸和葡萄》先写狐狸想吃成熟了的葡萄,但用尽办法够不着,于是说葡萄是酸的,不好吃。
这是寓言的身体,而它的灵魂是文章的最后一句“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
”讽刺自欺欺人。
这则寓言身体与灵魂俱在.《牧童和狼》是一篇流传广泛的寓言故事,也有以《儿戏的牧人》为题的。
它也有着类似的结构。
先讲了一个牧童好几次说谎,大喊狼来了,当狼真来时,他再喊也无人前去帮忙。
接着点明寓意:针砭说谎的害处。
《蝉和狐狸》先写设下圈套,诱骗蝉儿上钩;然后写蝉儿识破欺诈,使狐狸凶相毕露;接着写蝉儿聪明机智的缘由;最后紧承故事点明寓意:启发人们要善于吸取教训。
结构也与前两篇类似。
这三个故事篇幅短小,但以浅近的语言,用多种手法把角色刻画得生动传神。
1、情态描写:狐狸想吃葡萄“谗得口水直流”,夸张又逼真;牧童撒谎,众人“惊慌失措”,他却“哈哈大笑”,狼真来时他“慌忙大叫",可无人帮忙,形象切境切情,有感染力.2、语言描写:狐狸吃不到葡萄自说自话:“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正好揭露了它以此掩盖自己无能为力的本质。
而狐狸对蝉大唱赞歌,其狡猾奸诈昭然若揭。
蝉的冷静分析,足见它的聪明机智。
3、动作描写:狐狸的“转身离去”,人们的闻讯“赶来”,蝉的“扔下"树叶等等动作恰到好处,体现了角色的心理活动,表意很准。
伊索寓言中的狐狸和葡萄的故事
伊索寓言中的狐狸和葡萄的故事狐狸和葡萄是伊索语言故事中最为人熟知的故事之一。
那么到底这个故事是在怎样的?又蕴含了哪些哲理?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就让小编带大家一睹为快!伊索寓言中的狐狸和葡萄中文●一个炎热的夏日,狐狸走过一个果园,他停在一大串熟透而多汁的葡萄前。
●狐狸想:“我正口渴呢。
”于是他后退了几步,向前一冲,跳起来,却无法够到葡萄。
●狐狸后退又试。
一次,两次,三次,但是都没有得到葡萄。
●狐狸试了一次又一次,都没有成功。
最后,他决定放弃,他昂起头,边走边说:“葡萄还没有成熟,我敢肯定它是酸的。
”寓意: 在经历了许多尝试而不能获得成功的时候,有些人往往故意轻视成功,以此来寻求心理安慰。
、伊索寓言中的狐狸和葡萄英文One hot summer day a fox was walking through an orchard. He stopped before a bunch of grapes. they were ripe and juicy "I'm just feeling thirsty," he thought. So he backed up a few paces, got a running start, jumped up, but could not reach the grapes.He walked back. One, two, three, he jumped up again, but still, he missed the grapes.the fox tried again and again, but never succeeded. At last he decided to give it up.He walked away with his nose in the air, and said“I am sure they are sour.”伊索寓言中的狐狸狐狸和葡萄2有一只狐狸看到围墙里有一株葡萄树,葡萄树上结满了诱人的果子。
狐狸和葡萄的故事原文
狐狸和葡萄的故事原文从前,有一只狐狸,它非常喜欢吃葡萄。
有一天,它走进了一个葡萄园。
葡萄园里长满了紫红色的葡萄,狐狸闻到了香甜的味道,忍不住想要品尝一下。
狐狸看到葡萄挂在藤上,高高悬挂着,它伸长了脖子,想要够到葡萄,可是葡萄却离它很远,够不到。
狐狸跳了几次,还是够不到葡萄。
它感到很失望,于是抱怨道,“这些葡萄一定是酸的,我也不想吃了。
”。
狐狸转身离开了葡萄园,心里却一直在想着那些葡萄。
它觉得自己一定是够不到葡萄,所以才会说葡萄酸。
于是,它又回到了葡萄园,再次伸长脖子,试图够到葡萄。
可是,葡萄还是太高,够不到。
狐狸感到非常沮丧,它又一次抱怨道,“这些葡萄一定是酸的,我也不想吃了。
”然后,它又生气地离开了葡萄园。
一只路过的兔子看到了狐狸的样子,好奇地问道,“你为什么一会儿说葡萄酸,一会儿又说不想吃了呢?”狐狸生气地回答说,“这些葡萄太高了,我够不到,所以我才说它们一定是酸的。
”。
兔子笑了笑,说道,“你这是 sour grapes(酸葡萄)心理。
你觉得自己够不到葡萄,就生气地说葡萄酸,其实你只是因为够不到才这样说。
”。
狐狸听了兔子的话,陷入了沉默。
它开始反思自己的想法,觉得兔子说的有道理。
于是,它决定不再抱怨,而是想办法解决问题。
狐狸找来了一根长长的棍子,用力把葡萄从藤上摘了下来,它终于得到了心心念念的葡萄。
狐狸尝了一口葡萄,觉得非常甜美,心情也变得愉快起来。
从此以后,狐狸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因为得不到而抱怨,而是要努力去争取。
它也明白了,有些事情并不是因为无法得到,而是因为自己没有尽力去争取。
所以,它决定以后不再有 sourgrapes(酸葡萄)的心态,而是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因为得不到而抱怨,而是要努力去争取。
有时候,我们只是因为没有尽力去做,才会觉得事情无法实现。
只要我们努力去争取,就一定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2《伊索寓言(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苏教版 (共张PPT)
演一演
学习了这篇寓言,小朋友想不想扮演一下狐狸 和蝉呢?
“听了蝉的话,狐狸灰溜溜的走了。这时那只 上了狐狸当的乌鸦飞了过来,它会对蝉说什么呢? 我们来继续演一演”
议一议
• 同学们,比较一下《乌鸦与狐狸》和《蝉和狐 狸》,小组讨论一下,为什么乌鸦会上狐狸的 当而蝉却能避免上当呢?
• 蝉:善于思考、观察,能从他人的灾难中吸取 教训,能够战胜别人的花言巧语。
•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8/32021/8/3T uesday, August 03,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32021/8/32021/8/38/3/2021 11:56:40 AM
•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8/32021/8/32021/8/3Aug-213-Aug-21
• 乌鸦:爱听别人的奉承,不能抵抗住别人的花 言巧语
点明寓意
• 一个聪明的人,总是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 取教训。
•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很多人的 失败、灾难可以给我们带来思考、教训,大家来 说一说。
• (同样的错误不要犯两遍;择其善者而从之,其 不善者而改之;拔苗助长;牧童和狼;滥竽充数; 亡羊补牢;手机诈骗)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8/32021/8/32021/8/3T uesday, August 03, 2021
•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8/32021/8/32021/8/32021/8/38/3/2021
伊索寓言(狐狸和葡萄-蝉和狐狸)教案
课题:12伊索寓言——《狐狸和葡萄》《蝉和狐狸》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本教材分析:古希腊的《伊索寓言》脍炙人口,在全世界享有盛誉。
本课选取了其中三则寓言,故事情节简单紧凑,意蕴丰厚。
故事中的角色是同学们熟悉的动物,因此感到亲切自然,兴趣浓厚。
每则寓言的最后点明寓意,又使人获得深刻的启示和教益。
另外两则寓言《狐狸和葡萄》《蝉和狐狸》分别告诉我们: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
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中的7个生字,认识1个要求认识的字,理解生词。
3·读懂《狐狸和葡萄》《蝉和狐狸》,并从中受益。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寓意。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
教学思路:教学中以学生的朗读为主,使他们在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再概括出故事大意,最后由故事悟出道理,结合实际和平时的积累写出感受,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寓意,导入新课1·大家还记得上节课学习的《伊索寓言》中的《牧童和狼》吗?它告诉我们——(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
)2·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伊索寓言》中的另外两则寓言——《狐狸和葡萄》《蝉和狐狸》(板书课题)二·学习《狐狸和葡萄》(一)自学生字,读通全文1·提出自学要求:小声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哪几个自然段是讲“故事”,哪个自然段揭示寓意?3·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狸狐狸提醒注意单独念二声,词中读轻声(2)出示:葡萄强调部首,理解意思a·结合生活:你们吃过葡萄吗?葡萄什么味儿?那成熟的葡萄呢?(甜的)b·结合句子:“葡萄架上,垂下几串成熟的葡萄。
”从句中哪几个词可知葡萄是甜的?(垂下,成熟)c·看插图,描绘秋天葡萄成熟的景象。
伊索寓言关于狐狸的故事
《狐狸和葡萄》小朋友们,今天来讲《伊索寓言》里狐狸的故事。
有一只狐狸呀,它特别饿,到处找吃的。
走着走着,它看到了一个葡萄架,上面挂满了一串串紫莹莹的葡萄,看起来可好吃啦。
狐狸馋得口水都流出来了,它使劲往上跳,想去摘葡萄。
可是它跳了一次又一次,怎么也够不着。
最后,狐狸累得气喘吁吁,它生气地说:“这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然后就灰溜溜地走了。
小朋友们,这只狐狸是不是很可笑呀?它自己摘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
我们可不能像它这样哟,遇到做不到的事情,不能给自己找借口。
《狐狸和乌鸦》小朋友们,咱们来讲另一个狐狸的故事。
在一棵大树上,有一只乌鸦,嘴里叼着一块香喷喷的肉。
树下有只狐狸,它看到乌鸦嘴里的肉,馋得不行。
狐狸眼珠一转,想出了一个坏主意。
它笑着对乌鸦说:“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可就差多了。
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几句吧!”乌鸦听了狐狸的话,特别高兴,它张开嘴就唱起歌来。
结果,嘴里的肉一下子掉了下去,狐狸赶紧叼起肉跑掉了。
小朋友,乌鸦因为听了狐狸的夸奖就得意忘形,弄丢了肉。
我们可不能像乌鸦这样,被别人一夸就晕头转向啦。
《断了尾巴的狐狸》小朋友们,我来讲狐狸的故事啦。
有一只狐狸,它不小心掉进了陷阱,尾巴被夹断了。
它好不容易逃出来,觉得没有尾巴太难看了。
于是,它想了个办法。
它召集了其他狐狸,对它们说:“尾巴太麻烦啦,又重又不好看,不如把尾巴都断掉。
”其他狐狸听了,都觉得它很奇怪,没有听它的。
小朋友们,这只狐狸自己断了尾巴,还想让别人也断尾巴,是不是很傻呀?我们可不能像它这样做错了事还想让别人也犯错哟。
伊索寓言故事《狐狸和葡萄》
伊索寓言故事《狐狸和葡萄》狐狸和葡萄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来吃,但又摘不到。
看了一会儿,无可奈何地走了,他边走边自己安慰自己说:“这葡萄没有熟,肯定是酸的。
”这就是说,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未成熟。
掉在井里的狐狸和公山羊一只狐狸失足掉到了井里,不论他如何挣扎仍没法爬上去,只好呆在那里。
公山羊觉得口渴极了,来到这井边,看见狐狸在井下,便问他井水好不好喝?狐狸觉得机会来了,心中暗喜,马上镇静下来,极力赞美井水好喝,说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并劝山羊赶快下来,与他痛饮。
一心只想喝水信以为真的山羊,便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当他咕咚咕咚痛饮完后,就不得不与狐狸一起共商上井的办法。
狐狸早有准备,他狡猾地说:“我倒有一个方法。
你用前脚扒在井墙上,再把角竖直了,我从你后背跳上井去,再拉你上来,我们就都得救了。
”公山羊同意了他的提议,狐狸踩着他的后脚,跳到他背上,然后再从角上用力一跳,跳出了井口。
狐狸上去以后,准备独自逃离。
公山羊指责狐狸不信守诺言。
狐狸回过头对公山羊说:“喂,朋友,你的头脑如果像你的胡须那样完美,你就不至于在没看清出口之前就盲目地跳下去。
”这故事说明,聪明的人应当事先考虑清楚事情的结果,然后才去做。
熊与狐狸有一头熊大肆吹嘘,说他很爱人类,因为他从不吃死人。
一只狐狸对他说:“但愿你把死人撕得粉碎,而不要危害那些活着的人。
”这故事适用于生活中那些假装善良的恶人。
狗、公鸡和狐狸狗与公鸡结交为朋友,他们一同赶路。
到了晚上,公鸡一跃跳到树上,在树枝上栖息,狗就在下面树洞里过夜。
黎明到来时,公鸡像往常一样啼叫起来。
有只狐狸听见鸡叫,想要吃鸡肉,便跑来站在树下,恭敬地请鸡下来,并说:“多么美的'嗓音啊!太悦耳动听了,我真想拥抱你。
快下来,让我们一起唱支小夜曲吧。
”鸡回答说:“请你去叫醒树洞里的那个看门守夜的,他一开门,我就可以下来。
”狐狸立刻去叫门,狗突然跳了起来,把他咬住撕碎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简短而精炼的小
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
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
训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
讽刺和劝诫的性质。
《伊索寓言》显著特点
故事中的角色大都是 同学们所熟悉的动物。这 些动物和人一样,会思考, 能说话,从本质上说仍是人 的化身课文, 想想这则寓言讲了 一件什么事?
牧童和狼
说说自己对寓意的理解
不诚实,经常说谎,自食其果 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 也没有人会相信。
12、伊索寓言
蝉 和 狐 狸
12、伊索寓言
认真读课文,想想这则寓言 讲了一件什么事?
狐狸用骗乌鸦 的方法骗蝉,但是 蝉没有上当。
主要内容:
先写狐狸设下圈套,诱骗蝉儿上钩; 接着写蝉儿识破欺诈,使狐狸凶相毕露; 然后写蝉儿聪明机智的缘由;最后故事 点明寓意: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 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1、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狐狸在“白费劲”、“无望” 的情况下,仍然对葡萄恋恋不舍? 2、同学们吃过成熟的葡萄吗?是什 么滋味?狐狸为什么说葡萄肯定是 酸的,不好吃?
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 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
1、从上面的故事你能知道“无能为力”是什么意 思吗?你怎么理解这段话? 2、你觉得狐狸是怎样的一个人?
要正确认识自己,抵住诱惑,善于观察, 善于思考,头脑清醒,保持警惕。
1、如这是一只虚荣心强、喜欢听奉承话的蝉, 会怎样想,怎样做? 2、文中这只蝉在扔树叶前,想过什么? 3、这只蝉看到狐狸迫不及待地猛扑了过去,又 怎样想?
• 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是教育极为重要的一部 分。 ———(英)罗素
• 善于吸取教训会使人迅速成长起来
细读寓言,体会寓意。 想想《狐狸和乌鸦》和《蝉和狐 狸》这两个故事有什么相似之处,又 有什么不同之处 ?
相似之处是狐狸为 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 目的,都在说奉承话。 不同之处是乌鸦上 当了,而蝉没有上当。
思考:蝉为什么没有上当?
乌鸦在狐狸的奉承话前丧失了警惕, 最后上当受骗,而蝉始终保持警惕,还能 当机立断,进行试探,更可贵的是能从别 人身上吸取教训。 蝉是智慧的,没有上当,狐狸的诡计 没有得逞。更让人明白了在奉承话面前, 在诡计和坏人面前,要头脑清醒。
2、 哪几个段落是揭示寓意的?寓意是什 么? 3自然段揭示了寓意:一贯说谎 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
12、伊索寓言
任务二 默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 在“好几次”和“后来”发生的事情中,牧 童和村民们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牧童和狼
• 一个牧童在村边放羊。好几次他大叫: “狼来了!狼来了!”村民们闻声赶来, 哪里有什么狼!牧童看到他们惊慌失措的 样子,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 后来,狼真的来了。牧童吓坏了,他 慌忙大叫:“狼来了!狼来了!快来帮忙 啊,狼在吃羊了!”然而,他喊破喉咙, 也没有人前来帮忙。
狐狸吃不到葡萄 就说葡萄是酸的。
葡萄架上,垂下几串成熟的 葡萄。一只狐狸看到了,馋得直 流口水。他想尽了各种办法去够 葡萄,但是白费劲。
1、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狐狸非常想吃葡萄? 2、狐狸能想到哪些方法去够葡萄? 3、“白费劲”说明了什么?你能想象出此时狐狸 的神情吗?
狐狸感到无望了,只好转身离开。 他边走边回过头来说:“这些葡萄肯 定是酸的,不好吃。”
虚荣,表里不一
3、学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你在平时学习、 生活中是否遇到相 似的情况,你会怎 么做?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12、伊索寓言
牧童和狼
自学反馈
1、 说出哪几个段落是讲故事的,讲了一个什 么故事?
1和2自然段是讲故事的。 一个牧童总爱说谎骗人,后 来他说了真话,却没有人相 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