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复习题(1)

合集下载

遥感导论复习题及答案

遥感导论复习题及答案

1.什么是遥感国内外对遥感的多种定义有什么异同点定义:从不同高度的平台(Platform)上,使用各种传感器(Sensor),接收来自地球表层的各种电磁波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对不同的地物及其特性进行远距离探测和识别的综合技术。

平台:地面平台、航空平台、航天平台;传感器:各种光学、电子仪器电磁波:可见光、红外、微波根据你对遥感技术的理解,谈谈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

3.什么是散射大气散射有哪几种其特点是什么辐射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小微粒而使传播方向改变,并向各个方向散开称为散射;大气散射有三种:分别为瑞利散射:特点是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既波长越长,散射越弱;米氏散射:散射强度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

云雾对红外线的散射主要是米氏散射无选择性散射:特点是散射强度与波长无关。

4.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2)地形起伏的影响;(3)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4)大气折射的影响;(5)地球自转的影响。

5.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1)未充分利用遥感图像提供的多种信息;(2)提高遥感图象分类精度受到限制:包括大气状况的影响、下垫面的影像、其他因素的影响。

6.谈谈你对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理解。

为了提高摄影像片解译精度与解译速度,掌握摄影像片的解译标志很有必要。

遥感摄影像片解译标志又称判读标志,它指能够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影像各种特征,这些特征能帮助判读者识别遥感图像上目标地物或现象。

解译标志分为直接判读标志和间接解译标志。

直接判读标志是指能够直接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图像各种特征,它包括遥感摄影像片上的色调、色彩、形状、阴影、纹理、大小、图型等,解译者利用直接解译标志可以直接识别遥感像片上的目标地物。

间接解译标志是指航空像片上能够间接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的特征,借助间接解译标志可以推断与某地物的属性相关的其他现象。

遥感摄影像片上经常用到的间接解译标志有:目标地物与其相关指示特征。

遥感复习题库

遥感复习题库

遥感复习题库遥感复习题库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利用卫星、飞机等远距离感知手段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

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中,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掌握和应用遥感技术,我们需要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复习。

下面是一些遥感复习题,帮助大家回顾和巩固相关知识。

一、选择题1. 遥感技术主要利用的是哪种电磁波?a) 可见光b) 红外线c) 微波d) X射线2. 遥感图像的分辨率是指什么?a) 图像中物体的大小b) 图像中物体的数量c) 图像中物体的形状d) 图像中物体的颜色3. 遥感技术可以用来监测哪些自然灾害?a) 地震b) 暴雨c) 沙尘暴d) 龙卷风4. 遥感图像的分类是指什么?a) 对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b) 对图像进行地物分类c) 对图像进行色彩增强d) 对图像进行尺度变换5. 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土壤湿度监测b) 农作物生长监测c) 病虫害预警d) 全部都是二、判断题1. 遥感图像的分辨率越高,图像中物体的细节越清晰。

(√/×)2. 遥感技术只能用于地球表面的观测,无法应用于其他行星。

(√/×)3. 遥感图像的颜色是由图像传感器决定的,与真实物体的颜色无关。

(√/×)4. 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可以用来监测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情况。

(√/×)5.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监测植被指数来评估植被的健康状况。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2. 什么是遥感图像的增强?请举例说明。

3. 遥感图像的分类有哪些方法?请简要描述其中一种方法。

4. 遥感技术在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有哪些优势?5. 请简要介绍一下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四、应用题1. 请利用遥感图像判断下面的土地利用类型:(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回答)2. 请利用遥感图像评估下面的植被健康状况:(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回答)通过以上的复习题,我们可以回顾和巩固遥感技术的相关知识。

遥感概论复习题

遥感概论复习题

遥感概论复习题遥感概论复习题第⼀章⼀、填空:1、遥感的分类⽅法很多,按遥感平台分:地⾯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航宇遥感。

2、遥感的分类⽅法很多,按⼯作⽅式分: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

成像遥感与⾮成像遥感。

⼆、简答及综合题1、何谓遥感?遥感技术系统主要包括哪⼏部分?遥感:⼴义上指⼀切⽆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场、⼒场、机械波(声波、地震波)等的探测。

狭义上指是应⽤探测器,不与探测⽬标相接触,从远处把⽬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遥感技术系统主要包括:被测⽬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五⼤部分。

2、遥感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哪⼏⽅⾯?并举例说明。

遥感的主要特点:(1)观测范围⼤、具有综合、宏观的特点(2)信息量⼤,具有⼿段多,技术先进的特点(3)获取信息快,更新周期短,具有动态监测的特点(4)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性:反映了地球上许多⾃然⼈⽂信息,红外遥感昼夜探测、微波遥感全球探测⼈们可以从中选择需要的信息(5)经济性:与传统⽅法相⽐⼤⼤节省⼈⼒、物⼒、财⼒和时间,具有很⾼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6)局限性:遥感技术所利⽤的电磁波还是很有限,仅是其中的⼏个波段。

3、遥感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哪⼏个阶段?(1)⽆记录的地⾯遥感阶段(2)有记录的地⾯遥感阶段(3)空中摄影遥感阶段(4)航天遥感阶段4、当前遥感发展趋势?(1)新⼀代传感器的研制,以获得分辨率更⾼,质量更好遥感图像和数据(2)遥感应⽤不断深化(3)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持是遥感发展的⼜⼀进展和⽅向5、根据你所学的知识,例举遥感在你所学专业领域中的应⽤。

(1)遥感在资源调查⽅⾯的应⽤ a:在农业、林业⽅⾯的应⽤ b:在地质矿产⽅⾯的应⽤ c:在⽔⽂⽔资源⽅⾯的应⽤(2)遥感在环境监测评价及对抗⾃然灾害⽅⾯的应⽤ a:在环境监测⽅⾯b:在对抗⾃然灾害⽅⾯的应⽤(3)遥感在区域分析及建设规划⽅⾯的应⽤(4)遥感在全球宏观研究中的应⽤(5)遥感在其他⽅⾯的应⽤a:在测绘地图⽅⾯的应⽤b:在历史遗迹、考古调查⽅⾯的应⽤c:军事上的应⽤第⼆章⼀、填空:1、电磁波谱按波长由低到⾼排列主要由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线电波等组成。

水文遥感复习题

水文遥感复习题

水文遥感第一次作业第一章遥感的物理基础一、名词解释:1、遥感: 在遥感平台的支持下,不与目标地物相接触,利用传感器从远处将目标地物的地磁波信息记录下来,通过处理和分析,揭示出地物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遥感技术:是从远距离感知目标反射或自身辐射的电磁波、可见光、红外线对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的技术。

3、电磁波:是在真空或物质中通过传播电磁场的振动而传播电磁能量的波。

4、电磁波谱:把各种电磁波按真空中波长或频率的大小,依次排列,建立图表,即为电磁波谱。

5、绝对黑体: 对任意波长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的物体.6、绝对白体:能反射所有入射光的物体.7、灰体:在各种波长处的发射率相等的物体。

8、绝对温度:或热力学温度: 按热力学温标度量的温度。

单位为开[尔文],符号“K”。

9、辐射温度: 如果实际物体的总辐射出射度(包括全部波长)与某一温度绝对黑体的总辐射出射度相等,则黑体的温度称为该物体的辐射温度。

10、光谱辐射通量密度: 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所接受的光谱辐射能量。

又称辐照通量密度。

符号为E,通常用瓦/米2表示。

11、大气窗口:通过大气而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电磁辐射波段。

12、发射率:实际物体与同温度的黑体在相同条件下的辐射功率之比。

13、热惯量:是表示物体阻碍其自身热量变化的一种量度,是红外遥感的基础。

14、热容量:某物质的比热与该物质质量的乘积。

即系统在某一过程中,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15、光谱反射率:物体的反射辐射通量与入射辐射通量之比。

16、光谱反射特性曲线:是某物体的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规律,以波长为横轴,反射率为纵轴的曲线。

45、大气层顶上太阳的辐射峰值波长为 0.47_μ三、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1、(2,3)绝对黑体的①反射率等于1 ②反射率等于0 ③发射率等于1 ④发射率等于0。

2、(2,6)物体的总辐射功率与以下那几项成正比关系①反射率②发射率③物体温度一次方④物体温度二次方⑤物体温度三次方⑥物体温度四次方。

遥感测试试卷 (1)

遥感测试试卷 (1)

遥感测试试卷1. 遥感影像的直方图均值较小,方差较大,说明() [单选题] * A影像较暗,对比度较大(正确答案)B影像较亮,对比度较大C影像较暗,对比度较小D影像较亮,对比度较小2. 多项式纠正用二次项时必须有() [单选题] *A.3个控制点B.4个控制点C.5个控制点D.6个控制点(正确答案)3. SPOT1-4影像产品的分级依据是() [单选题] *A.空间分辨率B.光谱分辨率C.时间分辨率D.几何校正和辐射校正(正确答案)4. 多项式纠正用一次项时必须有() [单选题] *A.1个控制点B.2个控制点C.3个控制点(正确答案)D.4个控制点5. 遥感图像处理第一步数据输入后进行的()。

[单选题] *A.几何纠正(正确答案)B.图像分类C.图像变换D.图像融合6. 标准假彩色合成(如TM4、3、2合成)的卫星影像上大多数植被的颜色是() [单选题] *A.绿色B.红色(正确答案)C.蓝色D.黑色7. 遥感图像的降质主要可以归结为两大类:辐射失真和()。

[单选题] *A.几何畸变(正确答案)B.人为干扰C.仪器失准D.大气密度影像8. 遥感图像的几何分辨率指() [单选题] *A.象元相应地面的宽度B.传感器瞬时视场内观察到地面的宽度C.能根据光谱特征判读出地物性质的最小单元的地面宽度(正确答案)9. 下面遥感卫星影像光谱分辨率最高的是() [单选题] *ndsat-7 ETM+(正确答案)B.SPOT 5C.IKONOS-2D.QuickBird10. 绝对黑体的吸收率为() [单选题] *A.等于1(正确答案)B.大于1C.小于1D.等于011. 在近红外的遥感影像上,清澈的水体呈()色。

[单选题] *A.黑(正确答案)B.红C.白D.黄12. 我国1954年在()设立了大地坐标原点,由此计算出来的各大地控制点的坐标,称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 [单选题] *A.北京(正确答案)B.西安C.格林尼治D.黄海13. 卫星与太阳同步轨道指() [单选题] *A.卫星运行周期等于地球的公转周期B.卫星运行周期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C.卫星轨道面朝向太阳的角度保持不变(正确答案)D.卫星轨道面朝向太阳的角度随时变化14. 航空摄影按倾角可以分为垂直摄影和()。

遥感原理与应用复习题

遥感原理与应用复习题

遥感原理与应⽤复习题遥感原理与应⽤复习题⼀、名词解释1、遥感2、遥感技术3、电磁波4、电磁波谱5、绝对⿊体6、绝对⽩体7、灰体8、绝对温度9、辐射温度10、光谱辐射通量密度11、⼤⽓窗⼝12、发射率13、热惯量14、光谱反射率15、光谱反射特性曲线16、遥感平台17、遥感传感器18、卫星轨道参数19、升交点⾚经20、轨道倾⾓21、近地点⾓距22、地⼼直⾓坐标系23、⼤地地⼼直⾓坐标系24、卫星姿态⾓25、开普勒第三定理26、重复周期27、近圆形轨道28、与太阳同步轨道29、近极地轨道30、偏移系数31、⼩卫星32、遥感传感器33、探测器34、红外扫描仪35、多光谱扫描仪36、推扫式成像仪37、成像光谱仪38、瞬时视场39、真实孔径侧视雷达40、合成孔径侧视雷达41、全景畸变42、动态全景畸变43、静态全景畸变44、距离分辨率45、⽅位分辨率46、雷达盲区47、基尔霍夫定律48、多中⼼投影49、多中⼼斜距投影50、⼏何校正51、多项式纠正52、间接法纠正53、直接法纠正54、灰度重采样55、最邻近像元重采样56、双线性内插57、双三次卷积58、图像配准59、数字镶嵌60、数字地⾯模型61、正射影像62、地理编码图象63、辐射误差64、辐射定标65、⼤⽓校正66、密度分割67、真彩⾊合成68、假彩⾊合成69、伪彩⾊图像73、低通滤波74、⾼通滤波75、图像融合76、直⽅图正态化77、梯度算⼦78、线性拉伸79、拉⽒算⼦80、直⽅图均衡81、邻域法处理82、模式识别83、遥感图像⾃动分类了84、统计模式识别85、结构模式识别86、光谱特征向量87、特征空间88、特征变换89、特征选择90、主分量变换91、哈达玛变换92、穗帽变换93、标准化距离94、类间离散度95、类内离散度96、判别函数97、判别边界98、监督法分类99、⾮监督法分类100、条件概率101、先验概率102、后验概率103、贝叶斯判别规则104、马⽒距离108、训练样区109、最⼤似然法分类110、最⼩距离法分类111、ISODATA法分类112、混淆矩阵⼆、英⽂释义GPSERTS_ LANDSAT_ SPOTIRS CBERS Space Shuttle MODISIKONOSQuick BirdRadarsatERSMSSTMHRVSARINSARCCDBSQBILBMPTIFFERDASPCIDEM三、填空1.电磁波谱按频率由⾼到低排列主要由、、、、、、等组成。

遥感原理与应用复习题

遥感原理与应用复习题

遥感原理与应用复习题遥感原理与应用复习题一、名词概念1. 遥感广义: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场、力场、机械波(声波、地震波)等的探测。

狭义:是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 传感器传感器是遥感技术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收集和记录地物电磁辐射能量信息的装置,如光学摄影机、多光谱扫描仪等,是获取遥感信息的关键设备。

3. 遥感平台遥感平台是转载传感器进行探测的运载工具,如飞机、卫星、飞船等。

按其飞行高度不同可分为近地平台、航空平台和航天平台。

4. 地物反射波谱曲线地物的反射率随入射波长变化的规律称为地物反射波谱,按地物反射率与波长之间的关系绘成的曲线称为地物反射波谱曲线(横坐标为波长值,纵坐标为反射率)5. 地物发射波谱曲线地物的发射率随波长变化的规律称为地物的发射波谱。

按地物发射率与波长之间的关系绘成的曲线称为地物发射波谱曲线。

(横坐标为波长值,纵坐标为总发射)6. 大气窗口通常把通过大气而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射率较高的电磁辐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7. 瑞利散射当微粒的直径比辐射波长小许多时,也叫分子散射。

8. 遥感平台遥感平台:遥感中搭载传感器的工具统称为遥感平台。

遥感平台按平台距地面的高度大体上可分为地面平台、航空平台和航天平台三类。

9. TM即专题测图仪,是在MSS基础上改进发展而成的第二代多光谱光学-机械扫描仪,采用双向扫描。

10. 空间分辨率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即扫描仪的瞬间视场或地面物体能分辨最小单元,是用来表征影像分辨地面目标细节能力的指标。

通常用像元大小、像解率或视场角来表示。

11. 时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指对同一地点进行遥感采样的时间间隔,即采样的时间频率,也称重访周期。

12. 波谱分辨率波谱分辨率指传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也称光谱分辨率。

遥感总复习题库(含答案)

遥感总复习题库(含答案)

遥感总复习题库(含答案)第⼀章电磁波及遥感物理基础名词解释:1、电磁波(变化的电场能够在其周围引起变化的磁场,这⼀变化的磁场⼜在较远的区域内引起新的变化电场,并在更远的区域内引起新的变化磁场。

)变化电场和磁场的交替产⽣,以有限的速度由近及远在空间内传播的过程称为电磁波。

2、电磁波谱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顺序排列,就能得到电磁波谱。

3、绝对⿊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的物体称为绝对⿊体。

4、辐射温度如果实际物体的总辐射出射度(包括全部波长)与某⼀温度绝对⿊体的总辐射出射度相等,则⿊体的温度称为该物体的辐射温度。

5、⼤⽓窗⼝电磁波通过⼤⽓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和散射的,透过率较⾼的电磁辐射波段。

6、发射率实际物体与同温下的⿊体在相同条件下的辐射能量之⽐。

7、热惯量由于系统本⾝有⼀定的热容量,系统传热介质具有⼀定的导热能⼒,所以当系统被加热或冷却时,系统温度上升或下降往往需要经过⼀定的时间,这种性质称为系统的热惯量。

(地表温度振幅与热惯量P成反⽐,P越⼤的物体,其温度振幅越⼩;反之,其温度振幅越⼤。

)8、光谱反射率ρλ=Eρλ/ Eλ(物体的反射辐射通量与⼊射辐射通量之⽐。

)9、光谱反射特性曲线按照某物体的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规律,以波长为横坐标,反射率为纵坐标所得的曲线。

填空题:1、电磁波谱按频率由⾼到低排列主要由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线电波等组成。

2、绝对⿊体辐射通量密度是温度T和波长λ的函数。

3、⼀般物体的总辐射通量密度与绝对温度和发射率成正⽐关系。

4、维恩位移定律表明绝对⿊体的最强辐射波长λ乘绝对温度T是常数2897.8。

当绝对⿊体的温度增⾼时,它的辐射峰值波长向短波⽅向移动。

5、⼤⽓层顶上太阳的辐射峰值波长为0.47µm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1、绝对⿊体的(②③)①反射率等于1 ②反射率等于0 ③发射率等于1 ④发射率等于0。

2、物体的总辐射功率与以下那⼏项成正⽐关系(②⑥)①反射率②发射率③物体温度⼀次⽅④物体温度⼆次⽅⑤物体温度三次⽅⑥物体温度四次⽅。

福师1208考试批次《遥感导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福师1208考试批次《遥感导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福师1203考试批次《遥感导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本课程复习题所提供的答案仅供学员在复习过程中参考之用,有问题请到课程论坛提问。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大气对电磁波的反射作用主要发生在顶部,因此应尽量选天气接收遥感信号。

参考答案:云层;无云2.散射现象的实质是电磁波在传输总遇到大气微粒而产生的一种衍射现象。

这种现象只有当大气中的分子或其他威力的直径小于或相当于辐射波长时才会发生。

大气散射的三种情况是、、。

参考答案:瑞利散射;米氏散射;无选择性散射3.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是技术在遥感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该技术的关键是提取待识别模式的一组,所依赖的是地物的。

参考答案:统计模式识别;统计特征值;光谱特征4.航空像片的像点位移量与地形高差成比,与航高成比。

参考答案:正;反二、选择题(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选对得3分,共15分)1.有关航空像片比例尺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像片上两点间距离与地面上相应两点间实际距离之比;B、像片上的实际比例尺可以用焦距除以航高来计算;C、地形起伏会产生像点位移,但不影响图像上两点间比例尺计算;D、倾斜摄影不会引起像片比例尺变化。

参考答案:A2.对于Landsat-7 上ETM+数据的描述,正确的是()。

A、TM2是蓝色波段,对水体有一定透射能力;B、TM6是热红外波段,空间分辨率120米;C、TM3是红色波段,可用来测量绿色素吸收率并进行植物分类;D、TM5是短波红外,可探测浅水水下特征。

参考答案:C3.在可见光波段有一个小的反射峰(0.55微米附近),两侧(0.45和0.67微米附近)有两个吸收带,近红外波段(0.7—0.8微米)有一反射“陡坡”,至1.1微米附近有一峰值。

具有这种反射波谱特征的是()。

A、植被;B、土壤;C、水体;D、岩石参考答案:A4.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的峰值波长为:()A、0.48μm和9.66μmB、9.66μm和0.48μmC、2.5μm和5μmD、0.5μm和0.8μm参考答案:A5.BIL是遥感数字图像的()A、按波段顺序依次排列的数据格式B、逐行按波段次序排列的数据格式C、每个像元按波段次序交叉排列的数据格式D、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B三、名词解释(每词3分,共15分)1.大气窗口参考答案: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透过率较高的波长范围。

遥感复习题及答案

遥感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30大气窗口:电磁波在大气中传输过程中耗较小,透射率很高的波段。

电磁波谱:将各种电磁波按波长的大小〔或频率的上下〕依次排列成图损表,就称为电磁波谱。

空间分辨率:表示地物的几何特征〔尺寸和形状〕和空间分布,即在形态学根底上识别目标的能力。

波谱分辨率:指遥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距,即遥感器的工作波段数目,波长及波长间隔〔谱带宽度〕辐射畸变:地物目标的光谱反射率的差异在实际测量时,受到传感器本身、大气辐射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这种改变称为辐射畸变。

辐射校正:通过简单的方法去掉程辐射度〔散射光直接进入传感器的那局部〕,从而改善图像质量。

监督分类:现在图像中选取样本的统计数据,从中找出分类的参数,条件,建立判别函数,然后对整个图像或待分类像元作出判别归类。

非监督分类:在没有类别的训练数据及分类数的情况下,依据图像数据本身的结构和自然点群分布,按照待分样本在多维波普空间中亮度值向量的相似程度,由计算机程序自动总结出分类参数,进而逐一对像元做归类,通常也称为聚类分析。

主动遥感:指传感器带有能发射讯号〔电磁波〕的辐射源,能主动发射电磁波,同时接收目标物反射或散射回来的电磁波,以此所进行的探测。

被动遥感:指传感器无辐射源,仅利用传感器被动的接收来自地物反射自然辐射源〔如太阳〕的电磁辐射或自身发出的电磁辐射,而进行的探测。

三基色: 任何一种单色光不能通过其它两种混合而成。

即红〔R〕、绿〔G〕、蓝〔B〕多源信息复合.多光谱扫描仪〔MSS〕:MSS〔Multi Spectral Scanner〕由扫描镜、聚光系统、成像板、光学滤波器及探测器等组成。

纹理特征:细小物体在像片上大量地重复出现所形成的特征。

它是大量个体的形状、大小、阴影、色调、空间方向和分布的综合反映。

环形影象:在遥感图像上由色调,水系,隐纹结构等标志显示出的近圆形,空心的环形或未封闭的弧形等影像特征。

环形构造:为突出地质意义,将成因上虞地质作用或宇宙作用有关的环状影像称为环形构造。

遥感概论复习题

遥感概论复习题

遥感概论复习题遥感概论复习题第一章一、填空:1、遥感的分类方法很多,按遥感平台分: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航宇遥感。

2、遥感的分类方法很多,按工作方式分: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

成像遥感与非成像遥感。

二、简答及综合题1、何谓遥感?遥感技术系统主要包括哪几部分?遥感:广义上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场、力场、机械波(声波、地震波)等的探测。

狭义上指是应用探测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遥感技术系统主要包括:被测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五大部分。

2、遥感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哪几方面?并举例说明。

遥感的主要特点:(1)观测范围大、具有综合、宏观的特点(2)信息量大,具有手段多,技术先进的特点(3)获取信息快,更新周期短,具有动态监测的特点(4)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反映了地球上许多自然人文信息,红外遥感昼夜探测、微波遥感全球探测人们可以从中选择需要的信息(5)经济型:与传统方法相比大大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6)局限性:遥感技术所利用的电磁波还是很有限,仅是其中的几个波段。

3、遥感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1)无记录的地面遥感阶段(2)有记录的地面遥感阶段(3)空中摄影遥感阶段(4)航天遥感阶段4、当前遥感发展趋势?(1)新一代传感器的研制,以获得分辨率更高,质量更好遥感图像和数据(2)遥感应用不断深化(3)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支持是遥感发展的又一进展和方向5、根据你所学的知识,例举遥感在你所学专业领域中的应用。

(1)遥感在资源调查方面的应用 a:在农业、林业方面的应用 b:在地质矿产方面的应用 c:在水文水资源方面的应用(2)遥感在环境监测评价及对抗自然灾害方面的应用 a:在环境监测方面b:在对抗自然灾害方面的应用(3)遥感在区域分析及建设规划方面的应用(4)遥感在全球宏观研究中的应用(5)遥感在其他方面的应用a:在测绘地图方面的应用b:在历史遗迹、考古调查方面的应用c:军事上的应用第二章一、填空:1、电磁波谱按波长由低到高排列主要由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等组成。

遥感概论复习题

遥感概论复习题

《遥感概论》复习纲要第一章遥感概述一、本章知识点1、遥感概念2、遥感技术系统3、遥感探测的特点4、遥感的分类5、遥感的应用领域6、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7、 RS、GIS、GPS的结合二、思考题1、名词解释(1)遥感:是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

是不与目标对象直接接触的情况下,通过某种平台上装载的传感器获取其特征信息,然后对所获取信息进行提取、判定、加工处理及解译应用的综合性技术。

(2)光谱特性:地球上所有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反射、吸收电磁波,而且不同物体对电磁波的发射、反射、吸收的特性不同。

物体的这种对电磁波固有的波长特性叫做光谱特性。

(3)遥感过程:是指遥感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及其判读分析和应用的全过程。

(4)遥感技术系统:是一个从地面到空中直至空间;从信息收集、存储、传输处理到分析判读、应用的完整技术系统。

是一个多维、多平台、多层次的立体化观测系统。

2、与传统对地观测手段比较,遥感有什么特点?(1)空间特性:宏观观测,大范围获取数据(范围广)(2)时相特性:动态监测,更新快(动态性)(3)光谱特性:技术手段多样,信息量大(信息量大)(4)应用特性:应用领域广,经济效益高(领域多)3、简述遥感卫星地面站,其生产运行系统的构成及各自的主要任务遥感卫星地面站:是一个复杂的高技术系统,它的任务是接收、处理、存档和分发各类遥感数据,并进行卫星接收方式、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技术的研究。

(1)接收站:主要负责完成捕获跟踪卫星、传送接收卫星数据的任务。

(2)数据处理中心:将原始遥感数据做一系列复杂的辐射校正及几何校正处理,消除畸变,恢复图像,提供给用户使用。

(3)光学处理中心:可以生产应用于不同用途的各种比例尺的图像产品。

4、遥感有哪几种分类?分类依据是什么?(1)按遥感平台分类:近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

(2)按传感器的探测波段分类:紫外0.05-0.38;可见光0.38-0.76;红外0.76-1000微米;微波1mm-1m;多波段遥感。

遥感复习题(答案)..

遥感复习题(答案)..

第一章1、遥感的概念(狭义);遥感是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遥感是指从不同高度的平台(Platform)上,使用各种传感器(Sensor),接收来自地球表层的各种电磁波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对不同的地物及其特性进行远距离探测和识别的综合技术。

2、遥感系统的组成;信息源:任何目标物都具有发射、反射和吸收电磁波的性质,这是遥感的信息源。

信息获取:传感器接收到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记录在数字磁介质或胶片上。

胶片是由人或回收舱送至地面回收,而数字磁介质上记录的信息则可通过卫星上的微波天线传输给地面的卫星接收站。

信息纪录与传输:地面站接收到遥感卫星发送来的数字信息,记录在高密度的磁介质上(如高密度磁带HDDT或光盘等),并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如信息恢复、辐射校正、卫星姿态校正、投影变换等,再转换为用户可使用的通用数据格式,或转换成模拟信号(记录在胶片上),才能被用户使用。

信息处理:地面站或用户还可根据需要进行精校正处理和专题信息处理、分类等。

信息应用:遥感获取信息的目的是应用。

这项工作由各专业人员按不同的应用目的进行。

3、遥感的分类(按平台、波段、工作方式);(1)按遥感平台分地面遥感:传感器设置在地面平台上,如车载、船载、手提、固定或活动高架平台等;航空遥感:传感器设置于航空器上,主要是飞机、气球等;航天遥感:传感器设置于环地球的航天器上,如人造地球卫星、航天飞机、空间站、火箭等;航宇遥感:传感器设置于星际飞船上,指对地月系统外的目标的探测。

(2)按传感器的探测波段分紫外遥感:探测波段在0.05一0.38μm之间;可见光遥感:探测波段在0.38一0.76μm之间;红外遥感:探测波段在0.76一1000μm之间;微波遥感:探测波段在1mm一1m之间;多波段遥感:指探测波段在可见光波段和红外波段范围内,再分成若干窄波段来探测目标。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复习题含答案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复习题含答案
4. GIS空间数据库系统的概念、组成部分 空间数据库(Spatial Database):是以依照某种空间数据模型来描述地理 空间位置和点、线、面、体特征的位置数据(空间数据)以及描述这些特 征的属性数据(非空间数据)为对象的数据库 。 组成:空间数据库
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空间数据应用系统
5. 矢量线段长度、多边形面积及区域体积的计算方法
基本思路 校正前的图像看起来是由行列整齐的等间距像元点组成的,但实际上,由于 某种几何畸变,图像中像元点间所对应的地面距离并不相等。校正后的图像 亦是由等间距的网格点组成的,且以地面为标准,符合某种投影的均匀分 布,图像中网格的交点可以看作是像元的中心。校正的最终目的是确定校正 后图像的行列数值,然后找到新图像中每一像元的亮度值。
3电磁波谱区间段,遥感探测区间段
紫外遥感:0.05~0.38μm
按传感器的 可见光遥感:0.38~0.76μm
探测波段分 红外遥感:0.76~1000μm
微波遥感:1mm~1m
多波段遥感:探测波段在可见光波段和红外波段范围内,再分
成若干窄波段来探测目标。
名称
波长范围
紫外线
0.01 ---- 0.38 μm
1.遥感影像辐射畸变的原因,辐射校正的原理及方法
原因:传感器仪器本身的误差、大气对辐射的影响 基本原理:在同一幅图像的有限面积内,程辐射度是一个近似于常数的值, 其值的大小只与波段有关。 方法:直方图最小值去除法、回归分析法直方图(亮度值、像元数)最小值去 除法
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原因、思路、步骤、方法及控制点的选取,教材P103112) 影响图像变形的外部因素: 1) 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 2) 地形起伏-像点位移 3) 地球的曲率-像点位移和地面宽度不等 4) 大气折射-像点位移 5) 地球自转-影像变形

遥感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遥感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遥感概论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遥感技术主要利用以下哪种波长的电磁波来获取地表信息?A. 无线电波B. 可见光C. 红外线D. 微波答案:B, C, D2. 下列哪项不是遥感数据的主要类型?A. 光学影像B. 雷达影像C. 声纳影像D. 红外影像答案:C3. 遥感技术在以下哪个领域中不常用?A. 农业监测B. 城市规划C. 军事侦察D. 天气预报答案:D二、填空题1. 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_________来获取地表信息的技术。

答案:遥感传感器2. 遥感数据的分辨率可以分为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_________。

答案:时间分辨率3. 多光谱遥感与高光谱遥感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_。

答案:光谱分辨率的不同三、简答题1. 简述遥感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答案:遥感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农业监测、城市规划、环境监测、资源勘探、灾害评估、军事侦察等。

2. 描述遥感数据的三种主要分辨率,并简要说明它们的重要性。

答案:空间分辨率是指遥感数据中单个像素所代表的地表面积大小,它影响着图像的清晰度;光谱分辨率是指遥感数据中可分辨的光谱波段的数量和宽度,它影响着数据对特定物质的识别能力;时间分辨率是指遥感数据获取的频率,它影响着对地表动态变化的监测能力。

四、论述题1. 论述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答案: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获取地表的光谱信息,可以监测植被覆盖变化、水体污染、土地利用变化等环境问题。

例如,利用多光谱或高光谱遥感数据,可以识别不同植被类型,评估植被健康状况,从而对生态系统进行有效监测。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监测自然灾害,如洪水、干旱、森林火灾等,为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提供重要信息。

五、案例分析题1. 某地区发生森林火灾,遥感技术如何帮助评估火灾影响范围和程度?答案: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火灾发生地区的热红外影像来评估火灾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热红外遥感数据能够捕捉到地表温度的异常升高,从而识别出火灾区域。

遥感原理与应用考试复习题

遥感原理与应用考试复习题

2014——2015年度《遥感原理与应用》考试复习题(命题:2011级土管系)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①遥感信息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应用领域②电磁波及遥感的物理基础③遥感平台和传感器第二章遥感图像处理的基础知识主要内容:1.图像的表示形式2.遥感数字图像的存储3.数字图像处理的数据4.数字图像处理的系统考题:第一二章(A卷)1.电磁波谱中(A)能够监测油污扩散情况,(D)可以穿透云层、冰层。

(2分)A.紫外电磁波()B.可见光红外电磁波 0μm)C.微波电磁波(1mm-1m)2.遥感按遥感平台可分为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

(2分)3.遥感数字图像的存储格式包括BS、BIL、GeoTIFF。

(1分)4.遥感传感器由收集器、探测器、处理器、输出器几部分组成。

(2分)5.地图数据有哪些类型?(3分)答:DEM 数字高程模型DOM 数字正射影像图DLG 数字线划图DRG 数字栅格图6.何谓遥感?遥感具有哪些特点?(5分)答:遥感,即遥远的感知,是在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使用传感器,接收记录物体或现象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息,并对信息进行传输加工处理及分析与解译,对物体现象的性质及其变化进行探测和识别的理论与技术。

特点:①感测范围大,具有综合、宏观的特点②信息量大,具有手段多,技术先进的特点③获取信息快,更新周期短,具有动态监测的特点④其他特点:用途广,效益高,资料性、全天候、全方位等.B卷1.绿色植物在光谱反应曲线可见光部分中的反射峰值波长是( B )。

(1分)A μmB μmC μmD μm2.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的数据源包括多光谱数据源、高光谱数据源、全色波段数据源和SAR数据源。

(3分)3.数字化影像的最小单元是像元,它具有位置和灰度两个属性。

(2分)4.函数I=f(x,y,z,λ,t)表示的是一幅三维彩色动态图。

(1分)5.遥感在实际中的应用有哪些方面?(4分)答:资源调查应用环境监测评价区域分析及建设规划全球性宏观研究。

(完整版)遥感导论复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遥感导论复习题及答案

1.什么是遥感?国内外对遥感的多种定义有什么异同点?定义:从不同高度的平台(Platform)上,使用各种传感器(Sensor),接收来自地球表层的各种电磁波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对不同的地物及其特性进行远距离探测和识别的综合技术。

平台:地面平台、航空平台、航天平台;传感器:各种光学、电子仪器电磁波:可见光、红外、微波//2. 根据你对遥感技术的理解,谈谈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

3. 什么是散射?大气散射有哪几种?其特点是什么?辐射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小微粒而使传播方向改变,并向各个方向散开称为散射;大气散射有三种:分别为瑞利散射:特点是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既波长越长,散射越弱;米氏散射:散射强度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

云雾对红外线的散射主要是米氏散射无选择性散射:特点是散射强度与波长无关。

4. 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2)地形起伏的影响;(3)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4)大气折射的影响;(5)地球自转的影响。

5.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1)未充分利用遥感图像提供的多种信息;(2)提高遥感图象分类精度受到限制:包括大气状况的影响、下垫面的影像、其他因素的影响。

6.谈谈你对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理解。

为了提高摄影像片解译精度与解译速度,掌握摄影像片的解译标志很有必要。

遥感摄影像片解译标志又称判读标志,它指能够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影像各种特征,这些特征能帮助判读者识别遥感图像上目标地物或现象。

解译标志分为直接判读标志和间接解译标志。

直接判读标志是指能够直接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图像各种特征,它包括遥感摄影像片上的色调、色彩、形状、阴影、纹理、大小、图型等,解译者利用直接解译标志可以直接识别遥感像片上的目标地物。

间接解译标志是指航空像片上能够间接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的特征,借助间接解译标志可以推断与某地物的属性相关的其他现象。

(完整word版)遥感复习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遥感复习题及答案

1、遥感?遥感与GIS的关系?高光谱遥感?遥感的概念:遥感就是从远处探测和感知物体或事物的技术。

遥感(RS)与遥测计算技术系统获取数据,通讯、互联网(Internet)传输数据,地理信息系统则承担处理、存贮及分析数据的任务,同时形成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Web GIS)。

高光谱遥感是高光谱分辨率遥感(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的简称。

它是在电磁波谱的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和热红外波段范围内,获取许多非常窄的光谱连续的影像数据的技术。

一般光谱分辨率在λ/100 。

2、遥感分类?1、按遥感平台来分: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太空遥感)【n 遥感平台:安装或装载传感器的飞行器。

n 传感器:记录地物发射或反射电磁波的装置】2、按传感器的探测波段来分:紫外遥感\可见光——(反射)近红外遥感\热红外线遥感\微波遥感3、按工作方式分:主动遥感\被动遥感\成像遥感\非成像遥感【n 主动遥感:遥感系统本身带有辐射源的遥感。

n 被动遥感:由传感器接收来自地物反射自然辐射源的电磁辐射来探测的遥感.】4、按遥感的应用领域分:外层空间遥感\大气层遥感\陆地遥感\海洋遥感OR 从具体的应用来分:资源遥感\环境遥感\农业遥感\林业遥感\渔业遥感\地质遥感\气象遥感\水文遥感\城市遥感\工程遥感\灾害遥感\军事遥感3、遥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宏观性2获取信息快3信息量大,技术先进4应用领域广5 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多波段性,多时相性(城市变迁)4、遥感技术组成包括哪些部分?遥感过程包括哪几部分?一、技术组成:遥感平台、传感器、地面控制系统.1、遥感平台:装载传感器的工具近地面平台、航空平台、航天平台2、传感器(遥感器):是记录地物反射和发射电磁波能量的装置是遥感技术系统的核心。

一般由信息收集、探测系统、信息处理和信息输出4部分组成.3、地面控制系统:指指挥和控制传感器与平台并接受其信息的系统二、遥感过程遥感试验,遥感获取,遥感信息接收,遥感信息处理,遥感信息分析应用5、遥感的发展趋势?(此题答案仅供参考,没找到和题目一致的答案)三、当前遥感技术发展的主要特点与展望1、新的传感器的研制,以获得分辨率更高,质量更好的遥感图像和数据2、大、中、小卫星相互协同,高、中、低轨道卫星相结合,时间分辨率从几小时到几十天不等,形成多级分辨率影像,以提供从粗到精的对地观测数据源。

《现代遥感导论》复习题

《现代遥感导论》复习题

《现代遥感导论》复习题《遥感概论》第1章绪论阶段测试题1. 什么是遥感?泛指⼀切⽆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场、⼒场、机械波(声波、地震波)等的探测。

是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也就是不直接接触物体,从远处通过探测仪器接收来⾃⽬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经过对信息的处理,判别出⽬标地物的属性。

2. 什么是遥感数据?遥感数据有那些类型?太阳辐射经过⼤⽓层到达地⾯,⼀部分与地⾯发⽣作⽤后反射,再次经过⼤⽓层,到达传感器。

传感器将这部分能量记录下来,传回地⾯,即为遥感数据.按平台分:地⾯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数据。

按电磁波段分: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紫外遥感数据等。

按传感器的⼯作⽅式分:主动遥感、被动遥感数据。

3. 遥感数据有哪些优势?空间特性视域范围⼤,具有宏观特性光谱特性:探测的波段从可见光向两侧延伸,扩⼤了地物特性的研究范围。

时相特性:周期成像,有利于进⾏动态研究和环境监测。

⼤⾯积的同步观测时效性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性经济性局限性4. 简述遥感数据的应⽤林业:清查森林资源、监测森林⽕灾和病⾍害。

农业:作物估产、作物长势及病⾍害预报。

⽔⽂与海洋:⽔资源调查、⽔资源动态研究、冰雪监控、海洋渔业。

国⼟资源:国⼟资源调查、规划和政府决策。

⽓象:天⽓预报、⽓候预报、全球⽓候演变研究。

环境监测:⽔污染、海洋油污染、⼤⽓污染、固体垃圾等及其预报。

测绘:航空摄影测量测绘地形图、编制各种类型的专题地图和影像地图。

城市:城市综合调查、规划及发展。

考古:遗址调查、预报。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更新数据。

《遥感概论》第2章遥感电磁辐射基础测试题1. 什么是电磁波谱?什么是可见光?什么是近红外?什么是热红外?电磁波谱:按电磁波波长的长短,依次排列制成的图表叫电磁波谱。

依次为:r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线电波。

可见光:波长范围:0.38~0.76µm,⼈眼对可见光有敏锐的感觉,是遥感技术应⽤中的重要波段。

遥感概论试题(一)

遥感概论试题(一)

4、密度分割——单波段黑白遥感图像可按亮度分层,对每层赋予不同的色彩,使之成为一种彩色图像,这种方法叫密度分割。

1.常见的遥感摄影相片包括黑白彩色、黑白红外相片、天然彩色、彩色红外、多波段摄影相片标准假彩色合成是TM的TM4、TM3、TM2三个波段的合成2.在彩红外航片上,清澈的水体一般为黑色,健康的植被为鲜红色,遭受严重病虫害的植被为青灰色。

3.在彩色合成时,滤光片分别透光并照射到白色屏幕上利用加色法原理,若是滤光片叠合透光又利用减色法原理。

4.飞机起飞后对机场进行热红外摄影,飞机在地面上留下的黯黑色轮廓为冷阴影、飞机喷气尾流在地面形成的喷雾状白色为暖阴影。

遥感数字图象复原处理包括辐射校正和几何校正。

5.描述颜色一般从明度、色调、饱和度三个性质来进行,黑白色只有明度3、减色法也是色彩生成的一种方法,青色是自然光(白光)中减去红光生成的。

4、陆地卫星携带的专题制图仪TM在不同的波段空间分辨率也不相同,TM3的空间分辨率为30m TM6的空间分辨率为60m6、1999年10月14日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该卫星的重返周期是26天四、简答(15分)1.结合地物光谱特征解释差值运算能够突出植被的原因。

答:从植被的反射光谱曲线可看出植被在近红外波段有一个很强的反射峰,其反射率远大于可见光波段,这是绿色植被独有的特性,而其他地物如水、土壤等则曲线较平缓,在近红外和可见光波段的反射率没有太大差异,这样采用差值运算后的图像上植被的色调较亮,而其他地物色调较暗,就能把植被从其他地物中提取出来。

一、计算:已知飞机在绝对航高5200米飞行,摄影平均海拔为2100米,摄影机焦距为209mm,请计算:1.在航空像片上,A点高程为1400米,B点高程为2400米,求A、B点局部比例尺(取整数),如在两点位置上各设大小为400m×400m样地,计算在A、B位置上的照片样地边长(保留一位小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陆地卫星:是美国地球资源卫星系列。

是美国用于探测地球资源与环境的系列地球观测卫星系统,曾称作地球资源技术卫星
波谱曲线:按地物发射率与波长之间的关系绘成的曲线(横坐标为波长,纵坐标为发射率)称为地物发射波谱曲线。

解译标识:只在遥感图像上能反映和判别地物和现象的影像特征
遥感:是指存高空和外存空间,通过飞机和卫星等晕在工具所携带的传感器
大气窗口:受大气吸收作用影响相对较小,大气透过率较高的电磁波段就成为遥感探测可以利用的有效电磁辐射波段
TM影像: 是指美国陆地卫星4-5号专题制图仪所获取的多波段扫描影像。

高光谱遥感:利用很多很窄的电磁波波段种感兴趣的物体获取许多非常窄杰光谱连续的图像数据的技术
空间定位系统: 利用多颗导航卫星的无线电信号,对地球表面某点进行定位,报时或对地表移动物体进行导航的技术系统。

二、填空题
1、“遥感”(Remote Sensing),即“遥远的感知”。

在一定距离以外感测目标物的信息,通过对信息的分析研究,确定目标物的属性及目标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是一种以物理手段、数学方法和地学分析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技术。

2、遥感信息的三个物理属性是:遥感平台,遥感传感器,遥感信息的传输
3、近红外波段在植物遥感中的重要作用,这是因为近红外区的反射是受叶内复杂的叶腔结构和腔内对近红外辐射的多次散射控制,以及近红外光对叶片有近50%的透射和重复反射的原因。

4、植物的发射特征主要表现在热红外和微波谱段。

植物在热红外谱段的发射特征,遵循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与植物温度直接相关。

5、土地覆盖是“地球陆地表层和近地面层的自然状况,是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不断满足自身需求的行为过程。

6、遥感图像的分类有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两种。

7、土壤热通量指土壤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土壤热交换量,与热流方向的土温梯度、土壤热容量、热扩散率成正比,对土壤蒸发、地表能量交换均有影响。

8、水的光谱特征主要是由水本身的物质组成决定,同时又受到各种水状态的影响。

水体可见光反射包含水表面反射、水体底部物质反射及水中悬浮物质的反射3方面的贡献。

9、海洋的微波辐射取决于2个主要因素:一是海面及一定深度的复介电常数,二是海面粗糙度。

10、遥感区域地质调查填图的最大特点是充分利用遥感图像的空间宏观优势,结合地面调查工作进行多层次的影像地质解译,在整体上提高对工作区区域地质特征的全面认识,解决突
出的基础地质问题和与成矿有关的关键问题,加快填图速度,提高成图质量。

11.遥感系统包括被测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应用五部分。

12.遥感中较多的使用可见光,红外线,微波三个波段。

13.遥感图像的分类依据是不同地物的波谱不同。

14.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识别特征:色调,颜色,阴影,形状,纹理,大小,位置,图形,相关布局。

15.热红外相片的色调是地物亮度温度的构像。

16.白光依次透过黄、蓝滤光片后得到绿色是减色原理。

17.进行信息复合前要先进行配准操作。

三、选择题
1、同为20米分辨率的中巴资源1号卫星CCD图象质量比法国SPOT多光谱图像差的主要原因是辐射分辨率低造成的。

2、地面信息息是多维的无限的,遥感信息是简化了的二维信息遥感信息复杂性。

3、植被指数有很多种,其基本原理都是利用植被在可见光的吸收和在近红外的强反射,来进行计算的。

4、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吸收光能和转换光能的过程。

它所利用的仅是太阳光的可见光部分,即称之为光合有效辐射(PAR),约占太阳辐射的47%~50%。

5、水面入射光谱中,不同波段的入射光的透射程度不同,其中蓝光水的透射性最好,对于清洁水可达几十米。

6、遥感器所探测的热红外辐射强度而得到的水体温度是水体的亮度温度,本应考虑水的比辐射率,方可得到水体的真实温度。

7、大气中水汽含量,对水温测算精度影响较大,因此遥感估算水温时,必须进行大气纠正。

8、大气窗口不包括X射线。

10、NDVI= (Ch2 - Ch1)/(Ch2 + Ch1)指的是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
11、遥感信息,是指以光或电磁波为载体,经介质传输而由航空或航天遥感平台所收集到的反映地球表层系统现象的空间信息。

12、遥感信息中最基本的几何单元是像元(pixel),每一个像元所载的信息是灰度。

13、近红外波段是叶子健康状况最灵敏的标志,它对植被差异及植物长势反映敏感,指示着植物光合作用能否正常进行;可见光红波段被植被叶绿素强吸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干物质,它是光合作用的代表性波段。

这两个波段数值的不同组合,是植被指数的核心。

14、作物在不同的生长期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

叶子生长过程中,叶绿素含量低____,叶肉细胞间隙数增加,可见光反射率_高______,而近红外反射率_低_________。

15、可见光——红外力法,主要利用土壤及土壤上覆植被的光谱反射特性来估算土壤水分。

16、水面入射光谱中,仅有可见光才透射入水,其他波段的入射光或被大气吸收或被水体表层吸收.
17、微波谱段适合于海洋遥感主要是因为穿透性,在水中穿透能力强。

18、遥感探测范围由大到小依次是宇宙飞船、陆地卫星、飞机。

19、遥感探测的范围越大,则对地物的分辨率越低。

20、在遥感影像上,湖泊、河流呈现的颜色是深蓝色或蓝黑色。

四、判断题
1、目视解译定性分析方法,着重于土地类型的遥感图像的分析解译以及相应的光谱特征的描述。

分析时注重考虑土地覆盖与其他自然景观要素的联系。

2、计算机自动分类方法在数理统计的基础上,进行遥感图像数据的自动分类。

它具有算法成熟、充分利用人机交互等特点,但其对解译分析人员依赖性强。

3、土地覆盖非监督分类的核心是按照图像本身的特征进行划分和聚类。

+
4、被动微波监测土壤水分,主要依赖于用微波辐射计对土壤本身的微波发射或亮度温度进行测量。

5、热红外遥感监测土壤水分依赖于土壤的介电特性和它的水分含量。

6、水体反射率与水体混浊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随着水中悬浮泥沙浓度的增加,水体在整个可见光谱段的反射亮度增加,水体由暗变得越来越亮,同时反射峰值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

7、水体的光谱特性仅是水体表面的特性,与水体的深度无关。

8、海洋水色遥感是利用机载/星载探测器测量与海洋水色有关的参数及沿岸流、浅水水下地形以及航道等下垫面的有价值信息。

9、海洋水色遥感本质上是可见光遥感,其中蓝光波段透水性好,对于清洁海水可透水十几米至几十米,称为“海窗”。

10、辐射畸变校正是为了消除机载成像光谱仪视场角较大、飞行高度低、飞行姿态不稳定及测区地形条件等因素引起的几何变形。

五、简答题
1.微波遥感的特点有哪些?
对某些地物有特殊的波谱特性
对冰雪、森林、土壤有穿透能力
对海洋遥感有特殊的意义
2.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一是指卫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姿态、地球曲率、地形起伏、地球旋转、大气折射、以及传感器自身性能所引起的几何位置偏差。

二是指图像上像元的坐标与地图坐标系统中相应坐标之间的差异。

3.辐射通量与辐射通量密度的关系与区别?
辐射通量:即辐射功率,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面积的辐射能量。

辐射通量密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能量。

4.基于光谱监督分类的基本原理?
利用计算机对遥感图像上不同地物进行不同的识别和分类
最大似然分类法
马氏距离分类法
最小距离分类法
神经网状分类法
支持向量分类法
二值编码匹配分类法
5.光学图像与数字图像的本质区别?
光学图像时连续值,而数字图像时离散值
6.黑体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所谓黑体是指入射的电磁波全部被吸收,既没有反射,也没有透射,但也要进行自身辐射
7.遥感影像地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一是以丰富的影像细节去表现区域的地理外貌,比单纯使用线划的地图信息量丰富,真实直观、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

二是用简单的线划符号和注记表示影像无法显示或需要计算的地物,弥补了单纯用影像表现地物的不足,因而减少了制图工作量,缩短了地图的成图周期。

8.比较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的优缺点
监督分类法优点是:简单实用,运算量小。

缺点是:受训练场地个数和训练场典型性的影响较大。

受环境影响较大,随机性大。

非监督分类法优点是:事先不需要对研究区了解,减少人为因素影响,减少时间,降低成本。

缺点是:运算量大。

9.水体的光谱特征是什么?水体识别可包括哪些内容
不同水体对光辐射的吸收和散射不同。

水体的富营养化
六、论述题
1、举例说明与遥感有关的网站、论坛等有哪些?为什么学好遥感这门学科必须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遥感中文在线教程精细农业台湾遥感教程国家遥感中心中国遥感研究组中国测绘网科学网地球科学网
2.从遥感应用领域的角度,分析遥感技术对土地资源管理发展的推进作用。

4、对遥感影像进行信息提取,主要做哪些工作?每个流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以美国陆地卫星影像为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