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必修二2.3伴性遗传

合集下载

2-3伴性遗传课件 高一下学期 生物人教版必修2

2-3伴性遗传课件 高一下学期 生物人教版必修2

XBXB 女正常
XBXb 女正常(携带者)
XBY 男正常
XbXb 女患者
女性正常与男性红绿色盲婚配
亲代
女性正常 X 男性色盲
XB XB
XbY
男性色盲基因的传
递方向?
配子
XB
Xb Y
男患者的色盲基因
只能传给女儿
子代
XBXb
女性携带者
1

XBY 男性正常
1
亲代 配子 子代
女性携带者与男性正常婚配
女性携带者 X 男性正常
05 伴XY遗传
3.基因位于XY同源区段的遗传也与性别有关
【例题】果蝇的刚毛和截刚毛一对相对性状位于XY同源区段, 刚毛基因(XB、YB)与截刚毛基因(Xb、Yb),写出雌雄果 蝇关于这对性状的基因型。
性别
雌果蝇
雄果蝇
基因型 XBXB XBXb
XbXb XBYB XBYb XbYB XbYb
表型 刚毛 刚毛 截刚毛 刚毛 刚毛 刚毛 截刚毛
1972年,英国人道尔顿在观察一朵花时发现了十分奇怪 的现象,这朵花在白天和晚上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颜色。这 种现象只有他和他的弟弟观察到了,其他人说这朵花始终 是粉红色的,道尔顿决定弄清楚原因,他发现自己和弟弟 对一些颜色识别不清,原来这是一种色盲现象,为此他发 表了论文《有关视觉的离奇事实——附观察记录》,成为 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后来他从事化学等方面的研究,提 出了化学史上著名的“原子论” 。
3.基因位于XY同源区段的遗传也与性别有关
画出有关刚毛与截刚毛遗传的遗传图解: ①杂合刚毛雌果蝇×截刚毛雄果蝇 ②截刚毛雌果蝇×刚毛雄果蝇(XbYB)
P: XBXb × XbYb
P: XbXb × XbYB

生物人教版必修2课件:2.3 伴性遗传.

生物人教版必修2课件:2.3 伴性遗传.

伴性遗传的应用 [自读教材·夯基础]
1.鸡的性别决定 (1)雌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异型的,表示为 ZW 。 (2)雄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同型的,表示为 ZZ 。 2.根据雏鸡的羽毛特征来区分雌性和雄性
1.是否所有生物都有性染色体,都存在伴性遗传现象? 提示:不是,有的生物无染色体(原核生物),有的生物无 性染色体(如玉米)。 2.在伴性遗传现象中,请总结如何设计合理的杂交实验, 使子代性状与性别相联系,即根据性状就可判断子代性别? 提示:同型性染色体个体选用隐性亲本,异型性染色体个 体选用显性亲本杂交,表示如下:
提示:Y 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也属于伴性遗传病。 2.色盲调查结果显示,人群中男性色盲患病率(7%)远远 高于女性(0.49%),试探讨出现这么大的差异的原因。 提示:女性体细胞内两条X染色体上同时有b基因(XbXb)时, 才会表现为色盲;男性体细胞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只要有色盲 基因b,就表现为色盲。所以,色盲患者总是男性多于女性。
①男女患病比例基本相当。
(×)
②具有世代连续遗传现象。
(√ )
③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
( ×)
1.为什么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女患者多于男患者? 提示:因为女性只有XdXd才表现正常,而男性只要X染 色体上有一个隐性基因d就表现正常。 2.为什么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中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 一定是患者? 提示: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且来自于母亲,传给其女儿, 所以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中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
易错提醒 “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遗传概率的计算 (1)常染色体遗传中,后代“男孩患病”和“患病男孩”的 概率: “男孩患病”已确定所生孩子为男孩,只求出子代中患病 概率即可。 “患病男孩”不确定所生孩子性别,求出子代患病概率再 乘男孩概率1/2即可。

人教版必修二生物§2.2.3伴性遗传(共58张PPT)

人教版必修二生物§2.2.3伴性遗传(共58张PPT)

人的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男性、女性 应如何表示?
你认为“人妖”是男 性还是女性呢?
人类染色体
高倍显微镜下 男性染色体
高倍显微镜下 女性染色体
男性染色体图
思考:
女性染色体图
(1)男女体细胞中染色体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
(2)男女的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 (3)男女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如何表示?
一、性别决定方式
从一个自然存在果蝇种群中选出一部分未交配过的 灰色和黄色两种体色的果蝇,这两种体色的果蝇数 目相等,每种体色果蝇雌雄各占一半。已知灰色和 黄色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有的果 蝇均正常生活,性状分离合乎遗传基本定律。请回 答下列问题:现用两个杂交结合,灰色雌蝇×黄色 雄蝇、黄色雌蝇×灰色雄蝇,只做一代杂交试验, 每个组合选多对果蝇。推测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 可能出现的性状,并以此为依据,对那一种体色为 显性性状,以及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 是常染色体这两问题,做出相应的推断。(只写子 一代性状表现和相应的推测结论)
有两种罕见的家族遗传病,它们的致病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性染色 体上.一种先天代谢病称为黑尿病(A,a),病人的尿在空气中一段 时间后,就会变黑.另一种因缺少珐琅质而牙齿为棕色(B,b).如 图为一家族遗传图谱.
(1)棕色牙齿是______性遗传. (2)写出3号个体可能的基因型:______.7号个体基因型可能有 ______ (3)若10号个体和14号个体结婚,生育一个棕色牙齿的女儿概率是 ______. (4)假设某地区人群中每10000人当中有1个黑尿病患者,每1000个男 性中有3个棕色牙齿.若10号个体与该地一个表现正常的男子结婚,则 他们生育一个棕色牙齿有黑尿病的孩子的概率是______.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2.3伴性遗传 课件 (共35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2.3伴性遗传 课件 (共35张PPT)
8、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 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2021/11/162021/11/162021/11/162021/11/16
4、人类有关红绿色盲的婚配方式
A.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则为伴X显性遗传病
B.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有正常的,则为常染色体显性 遗传病
3.伴Y遗传:患者都是男性,且有“父—子—孙”的规

(三)不能准确判断的类型:
1.若该病在代代之间呈连续性,则很可能是显性遗传。
2.若患者无性别差异,男女患者患病各为1/2,则该病很
可能是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2021/11/162021/11/162021/11/1611/16/2021
7、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 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2021/11/162021/11/16November 16, 2021
XbY XbXb
XbXb XbY
③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
5、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
XBXB
1、男患多于女患
2、交叉遗传
X BY
X BX b
3、一般隔代
XBXB XBXb XBY XbY
X bY XBY
常见伴X隐性遗传的例子:红绿色盲、血友 病、果蝇的白眼、女娄菜的狭披针形叶
1
2

人教新课标版生物必修二教师用书:2-3第3节 伴性遗传 Word版含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生物必修二教师用书:2-3第3节 伴性遗传 Word版含答案

第3节伴性遗传[学习目标] 1.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及伴性遗传的特点。

(重点)2.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重、难点)3.明确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和遗传特点。

知识点1伴性遗传的概念及人类红绿色盲症请仔细阅读教材第33~36页,完成下面的问题。

1.伴性遗传(1)概念: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其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2)常见实例:人类的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和果蝇的眼色遗传等。

2.人类红绿色盲症(1)致病基因及其位置①显隐性:红绿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

②位置: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等位基因。

(2)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与表现型(3)红绿色盲的主要遗传方式①方式一由图解分析可知:男性的色盲基因只能传给女儿,不能传给儿子。

②方式二由图解分析可知:男孩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于母亲。

③方式三由图解分析可知:女儿色盲,父亲一定色盲。

④方式四由图解分析可知:父亲正常,女儿一定正常;母亲色盲,儿子一定色盲。

(4)遗传特点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②具有交叉遗传现象,即男性色盲的基因来源于母亲,且只能传给女儿。

③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该特点在遗传系谱图中,判断遗传方式时有应用)。

知识点2抗维生素D佝偻病和伴Y遗传请仔细阅读教材第36页,完成下面的问题。

1.抗维生素D佝偻病(1)致病基因及其位置①显隐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显性基因。

②基因位置:位于X染色体上。

(2)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型和表现型(3)遗传特点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②具有连续遗传现象。

③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

2.伴Y遗传病下面为人类外耳道多毛症患者的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归纳:致病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无显隐性之分,患者后代中男性全为患者,女性全为正常。

简记为“男全患病,女全正常”。

知识点3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请仔细阅读教材第36~37页,完成下面的问题。

1.伴性遗传的应用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2.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1)根据生物性状判断生物性别已知鸡的性别决定是ZW型,芦花鸡羽毛和非芦花鸡羽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B和b(位于Z染色体上)控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2.3 伴性遗传(共46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2.3 伴性遗传(共46张PPT)

X BXb
受精卵
XbY
Xb Y
女 病 父 必 病
XB
Xb
子代
XBXb XbXb
女性携带者 女性色盲
XBY
男性正常
XbY
男性色盲
1
:
1
:
1
:
1
㈡色盲女性与正常男性结婚后的遗传现象
P 女性色盲 男性正常
XbXb
配子
XB Y
XB Y
母 病 子 必 病
Xb
F1
XB Xb
女性携带者XbY男性色盲1 Nhomakorabea:
1
伴X隐性遗传病特点:
问题: 什么样的人不能当司机?
!一般来说色盲的人不能当司机
色盲的发现 ——袜子颜色的故事

约翰· 道尔顿,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近代化学之父” 第一个发现色盲症的人,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 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的人(著作《论色盲》)
红绿色盲检查图
正常色觉与色盲色觉比较 正 常 色 觉
红 绿 色 盲 色 觉
第二章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第3节 伴性遗传
同是受精卵发育的个体, 为什么有的发育成雌性,有 的发育成雄性?
我为什么是女孩?
我为什么是男孩?
性别决定 是指雌雄个体决定性别的方式 (一)基本概念: 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 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无的染色体
(二)性别决定的方式
雄性: XY:异型 性染色体 雌性: XX:同型 性染色体
男→女→男 女→男→女
XbY
母亲 → 儿子 → 孙女
XBXb XbY
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
1.女患者的儿子和父亲一定患病
(女病父必病,母病子必病)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2.3 伴性遗传 课件(共43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2.3 伴性遗传  课件(共43张PPT)

伴Y染色体遗传:外耳道多毛症。
小结:伴性遗传的特点
1、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 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2).隔代交叉遗传 3).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
2、伴X显性遗传的特点: 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2).世代相传 3).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是患者
3、Y染色体遗传的特点: 患者均为男性,具有连续性,也称限雄遗 传 (例:外耳道多毛症)
ZW型性别决定和人类相反
♂ zz 同型
♀ zw 异型
请设计实验: 通过后代羽毛的特征即可区分鸡的雌雄。
芦花鸡羽毛(B)
非芦花(b)
同型的用隐性纯合子
非芦花雄鸡 ×
亲代
ZbZb
芦花雌鸡
ZBW
配子
Zb
ZB
W
子代
ZBZb
芦花雄鸡
1

ZbW
非芦花雌鸡 1
金版P30 预习反馈4; 金版P34 10
遗传系谱的判定思路
XBXb
XBY
XbY
女性正常 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
1: 1 : 1 : 1
儿子的红绿色盲基因一定是从_母__亲__那里传来。
女性携带者 × 男性色盲
亲代
XBXb
XbY
配子 XB
Xb
Xb
Y
子代 XBXb
XbXb
XBY
XbY
女性携带 女性色盲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
1: 1 : 1 : 1
女儿是红绿色盲,_父__亲___一定是色盲。即女病_父___必病。
金版P30 典例1
【典例1】 (2014·课标全国Ⅱ卷)山羊性别决定方
式为XY型。下图所示的系谱图表示了山羊某种性状的遗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2-3 伴性遗传 教学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2-3 伴性遗传 教学课件

4.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还是Y染色体上? X染色体
XX
正常男性
X正X常女性
男性患者 女性患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X 婚配
XY
第十页,共三十五页。
探究 红绿色盲遗传特点
演绎推理
若”红绿色盲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成立的话,请 你预测群体调查的结果会呈现什么特点?
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
预期结果:人群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接近1:1
患者由于对P、Ca吸收不良而导致骨发育障碍。患者常常表现为X型
(或0型)腿、骨骼发育畸形(如鸡胸)、生长缓慢等症状。
基因型 表现型
女性
XDXD
XDXd
患者 患者
(病症轻)
XdXd 正常
男性
XDY 患者
XdY 正常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五页。
男女6种婚配方式
1. XDXD x XDY 全患病
特点一 女病多于男病
B
A、25% B、50%
C、75%
D、100%
第三十三页,共三十五页。
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比较
★白化病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分析一对杂合子父母产生白化病子
代的情况?
1、父母的基因型是
Aa Aa,子代白化的几率
,1/4
2、男孩白化的几率 1/4 ,女孩白化的几率
1,/4
3、生白化男孩的几率 1/8 ,生男孩白化的几率
I
II 1
2
1
34
2
女性正常 男性正常
女性色盲
III
IV 1 2
3
1
男性色盲
III3的基因型是__X__bY_,他的致病基因来自于I中 ___1__个体,该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X_B_X_b__.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2.3伴性遗传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2.3伴性遗传

常染色体遗传
伴性遗传
伴X遗传 伴Y遗传
常染 色体
隐性 (无中生有,发病率 _低__,常为隔代遗传)
男女发病机会均__等_
显性 (有中生无,发病率 _高_,常为代代相传)
男女发病机会均__等_
X染 色体
①男性患者_多__于___女性 ①女性患者_多__于___男性
②发病率低,常为隔代遗传 ②发病率高,常为代代相传
性别


BB
基因型
XBXB
Bb
bb
B
XBXb XbXb XBY
b
XbY
表现型
正常
正常 (携带者)
色盲
正常
色盲
男性的基因型
XBY 正 常
XbY 色 盲
女性的基因型
XBXB 正 常 XBXb 携带者 XbXb 色 盲
男女婚配方式
XBXB x XBY XBXb x XBY XbXb x XBY
XBXB x XbY XBXb x XbY XbXb x XbY
这种病受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D)的控制,
根据基因D和基因d的显隐性关系,填写人的正常 与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基因型和表现型
性别 类型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XdXd XDXD XDXd XdY XDY
表现型
正常
抗维生素D佝偻 病患者
正常
患者
女性患者中XDXd比XDXD发病轻,XDY与XDXD症状一样
男女6种婚配方式
课本第35页
遗传咨询
情境一:A小姐是色觉正常并不携带红绿色盲基因, 她的丈夫患有红绿色盲,请分析后代患色盲症的情况。
亲代 女性正常 XBXB
男性色盲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2.3伴性遗传 课件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2.3伴性遗传 课件

五、伴性遗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蛾类、蝶类、鸟类(鸡、鸭、鹅)的性别决定属于“ZW”型
雄性♂ zz
雌性♀ zw
芦花鸡羽毛(B),非芦花(b) 你能设计一个杂交实验,对其子 代在早期时,就根据羽毛来区分 鸡的雌雄吗?
非芦花雄鸡
芦花雌鸡
亲代 ♂ ZbZb X
配子
Zb
♀ ZBw ZB W
从早期的雏鸡就 可根据羽毛的特 征区分雌性和雄 性
X
Y
性别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BB XBXB Bb XBXb bb XbXb B XBY b XbY
表现型 正常
正 常 色盲
(携带者)
正常 色盲
据统计: 男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7%,女性红 绿色盲的发病率为0.5%。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的原因是什么?
三:人类红绿色盲症
母患 子 必患
女患 父 必患”
X隐:色盲症、血友 病、进行性肌营养不
正常 患病
特点: 1. 传 男不传 。女
外耳道多毛症 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无穷尽
如果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男女发病 率是什么情况?
男女发病率相同。
常染色体 多指、并指、软骨发 显性基因 育不全 控制:
常染色体隐 性基因控制:
白化病、先天性聋哑、苯 丙酮尿症、囊性纤维病、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和_性__别__相关联的现象。
伴性遗传在
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蜜蜂中的蜂后与雄蜂交配后,产下的卵中有 一部分是未受精的,这些卵发育成为雄蜂。雄蜂 是单倍体(n),具有16条染色体。
而受精卵可以发育成为二倍体(2n)的雌蜂, 具有32条染色体。雌蜂又分为蜂后和工蜂,只吃 二三天蜂皇浆,之后改喂食一般蜂蜜的雌蜂发育 成为终日忙碌而不育的工蜂;持续食用蜂皇浆的 雌蜂发育成为具有生育能力的蜂后。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2.3《伴性遗传》优质课件26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2.3《伴性遗传》优质课件26张PPT

2.下列哪项不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 是( C )
A.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B.男性患者的女儿全部发病 C.此病表现为隔代遗传 D.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个患者
3.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可能有 的特点是 ( B )
A.如果父亲患病,女儿一定不患此病 B.如果母亲患病,儿子一定患此病 C.如果外祖父患病,外孙一定患此病 D.如果祖母为患者,孙女一定患此病
症状:患者对磷、钙吸收不良,导致骨
发育障碍。常表现为X型(或0型)腿、 骨骼发育畸形(如鸡胸)、生长缓慢
1.遗传性质:受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D)的控制。XD
2.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组成
性 别 女 男
基因型 XDXD XDXd XdXd 表现型 患病 患病 正常
(发病轻)
XD Y
患病
XdY
正常
患病率
女多男少
3.伴X显性遗传病的特点 1)患者女多男少; 2)世代连续(代代有患者);
3)男病,其母和女都病 (父病女必病、儿病母必病)
二、实例分析
(三)外耳道多毛症
1、遗传性质:伴Y遗传病
2、特点:患病的都是男性;且父传子、子 传孙、传男不传女
随堂检测
第一关 选择题
1.关于性染色体的不正确叙述是( A ) A.XY型的生物体细胞内含有两条异型性染 色体 B.生物体细胞内的两条性染色体是一对同 源染色体 C.性染色体上基因在遗传时与性别相联系 D.性染色体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
(1).患者男多于女:
(2).交叉遗传,常有隔代 外公-女儿-外孙。 (3).女病,其父和儿都病 (母患儿必患,女患父必患)
伴X 隐性。 血友病: 患者凝血障碍,皮下、肌肉反复出 血,形成瘀斑。受伤时流血不止,易死亡。

高中生物必修二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2.3伴性遗传

高中生物必修二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2.3伴性遗传

3 XBXb x XBY 男:50% 女:0
女性携带者与正常男性结婚后的遗传现象
亲代
女性携带者
XBXb
男性正常
XBY
XB
Xb
XB
Y
配子
子代 XBXB XBXb XBY XbY
女性正常 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
1 : 1: 1 : 1
男女6种婚配方式
1 XBXB x XBY 2 XBXB x XbY
无色盲 无色盲
3 XBXb x XBY 4 XbXb x XBY 5 XBXb x XbY 6 XbXb x XbY
男:50% 女:0 男:100% 女:0 男:50% 女:50% 都色盲
I
XbY 1
2
II 1
2 XBXb3
III
12 3 4
5



4
传 家


6 XbY
男性色盲基因只能传给女儿并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
(4)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中生无为显性,生女 正常为常显。
(5)伴X显性遗传: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
3.不确定的类型:
(1)代代连续为显性,不连续、隔代为 隐性。
(2)无性别差异、男女患者各半,为常 染色体遗传病。
(3)有性别差异,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为 伴X隐性,女多于男则为伴X显性。
口诀:
无中生有为隐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 隐性遗传看女病 父子无病非伴性 显性遗传看男病 母女无病非伴性
亲代
女性色盲
XbXb
配子
Xb
男性正常
XBY
XB Y
子代
XBXb
女性携带者
1
XbY
男性色盲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2.3《伴性遗传》课件(共50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2.3《伴性遗传》课件(共50张PPT)

XBY 男性正常
1
:
1
不男 能性 传的 给色 儿盲 子基 。因 只 能 传 给 女 儿 ,
2.女性携带者与正常男性的婚配图解 P:
女性携带者 XBXb 男性正常 XBY
配子
XB
Xb
XB
Y
F1
XBXB 1 :
XBXb 1 :
XBY 1 :
X bY 1
女性正常 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
男 孩 的 色 盲 基 因 只 能 来 自 于 母 亲
二:伴性遗传
带着问题出发:
• 1、什么是伴性遗传? • 2、伴性遗传有什么特点? • 3、伴性遗传在实践中有什么应用?
病例一:人类红绿色盲症
道尔顿发现色盲的小故事
•道尔顿在圣诞节前夕买了一件礼物---一双“棕灰色”的袜子,送给妈妈。 妈妈却说:你买的这双樱桃红色的袜 子,我怎么穿呢? •道尔顿发现,只有弟弟与自己看法相 同,其他人全说袜子是樱桃红色的。 •道尔顿经过分析和比较发现,原来自 己和弟弟都是色盲,为此他写了篇论 文《论色盲》,成了第一个发现色盲 症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 患者。 •后人为纪念他,又把色盲症又叫道尔 顿症。
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
3对:ⅡⅡ,Ⅲ Ⅲ,Ⅳ 雌性同型:XX 雄性异型:XY

常染色体
高倍显微镜下男性的染色体 高倍显微镜下女性的染色体
性染色体
思考:人类染色体组成有何异同? X和Y是同源染色体吗?
讨论:为什么人类的性别比总是接近于1:1?
22对(常)+XX(性)
卵细胞
22对(常)+XY(性)
精子 22条+X
对红绿色盲进行分析(P34,资料分析)以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优秀课件 (共42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优秀课件 (共42张PPT)
点:
① 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②.通常为交叉遗传 (隔代交叉遗传)
永远不会直接由父亲传给儿子
③.女性色盲,她的父亲和儿子都色盲
(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
XbY XbXb
XbY
其他伴X隐性遗传
如人类中血友病的遗传
致病基因是h
动物中果蝇眼色的遗传
红眼基因为W 白眼基因为w
雌雄异株植物中某些性状的遗传(如女娄菜叶 形的遗传)
控制披针形叶的基因为B ,控制狭披针形的基因为b
迁移训练1、一个男孩患红绿色盲,但其父母、祖父母、 外祖父母视觉都正常。推断其色盲基因来自( B ) A.祖父 B.外祖母 C.外祖父 D.祖母
【解析】患红绿色盲男孩的基因型为XbY,根据伴性 遗传的特点,其致病基因来源于他的母亲,而母亲视 觉正常,故其母亲基因型为XBXb,而该男孩的外祖父 视觉正常,所以其母亲的Xb基因不可能来自于其外祖 父而只能是来自于其外祖母,并且其外祖母的基因型 同样是XBXb。
① 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因为男性只含一个致病基因(XbY)即患色盲,而 女性只含一个致病基因(XBXb)并不患病而只是携 带致病基因,她必须同时含有两个致病基因(XbXb) 才会患色盲。
I
XbY
1
2

1
2
XBXb 3

1
2
3
4
5


4
遗 传


XbY 图
6
男性的红绿色盲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
传给女儿(不是从男性传递到男性)。这种传递特点,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1.伴性遗传的特点。(重点) 2.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难点)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2.3 伴性遗传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2.3  伴性遗传
色盲基因传递给Ⅲ3的个体 顺序 Ⅰ1→Ⅱ1→Ⅲ3
⑶Ⅳ1个体为纯合子的概率是 为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 率是
当两种遗传病(甲病和乙病)具有“自由组合”关 系时,各种患病情况的概率如下表:
类型
概率的计算公式
1 患甲病的概率
m,则非甲病的概率为1-m
2 患乙病的概率
n,则非乙病的概率为1-n
3 两病皆患的概率
③色盲女性在人群中出现几率? XbXb % = 7%×7% = 0.49%
3、婚配方式
① XbXb x XbY ③ XBXB x XbY
6种
② XBXB x XBY ④ XBXb x XBY
⑤ XBXb x XbY
⑥ XbXb x XBY
女性正常 男性色盲
× 亲代 XBXB
XbY
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
女性患病概率=0 男性患病概率=100%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色盲)的特点:
1、交叉遗传(隔代遗传) : 男性的Xb只能从 母亲 传来, 以后只能传给他的 女儿 。
2、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3、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必患病
【略显身手】
1、下图是一色盲的遗传系谱:
1
2
3
45
6
7
8
9 10
13
14
11 12
盲b为显性。一对正常夫妻生育了一个既患白化病、又患红绿色
盲的男孩。请回答:
请注意书写规范哈!
⑴这对夫妻的基因型是 AaXBY、AaXBXb
⑵在其后代的正常女性个体中,纯合子的几率是
杂合子的几率是
,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是 1:5 。
⑶若这对夫妻继续生育,请计算:
①后代患白化病的几率 ,不患白化病的几率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2.3伴性遗传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2.3伴性遗传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一、性别决定 1、概念: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由性染色体决定
XY型性别决定
ZW型性别决定
XY:雄性 XX:雌性 人类、哺乳类、果蝇
ZZ:雄性 ZW:雌性 鸟类、蝶蛾类
后代性别在什么时候决定? 形成受精卵时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52021/8/25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52021/8/252021/8/258/25/2021 4:29:46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52021/8/252021/8/25Aug-2125-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52021/8/252021/8/25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两条异型的同源染色体
色盲检测图
二色、盲症红的绿发色现盲(道尔顿症)
①关注身边小事的认真态度。 ②勇于承认自己,尊重科学 的精神。
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
1、患者是什么性别?说明色盲同什么有关? 男性 性别
2、色盲是显性还是隐性遗传病? 隐性 3、色盲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在性染色体上?性染色体上
4、色盲基因在X染色体上还是Y染色体上? X染色体 5、Ⅰ代1号是否将自己的色盲基因传给了Ⅱ代2号? 没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1⇒____(_3_∶__1_)×__1_⇒
(Bb×Bb)×(Aa×aa)
(Aa×Aa)×(BB×BB)或 (Aa×Aa)×(BB×Bb)或 (Aa×Aa)×(BB×bb)或 (Aa×Aa)×(bb×bb)。
实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1.实验原理: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_雌__雄__生__殖_器__官__, 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__雌__雄__配_子_,用不同彩 球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 _雌__雄__配_子__的__随__机__结_合___。
特点: 1. 患病的均是男性,女性全正常 2.男性患者的男性后代必全患病
1.最可能的遗传 方式 __伴__X_隐__性__遗_传____
2.若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中有正
常的,则一定为_________________
遗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人类遗传系谱图中遗传方式的判断与 分析:
1、首先确定是否是伴Y染色体遗传 2、其次判断显隐性
▪ 正常规律举例:
(1)9∶3∶3∶1⇒(3∶1)(3∶1)⇒(Aa×Aa)(Bb×Bb)
(2)1∶1∶1∶1⇒ ___(_1_∶_1_)_(1_∶1)⇒____(A_a_×__a_a_)×__(B_b×bb); (3)3∶3∶1∶1⇒___(3_∶__1_)_(1_∶_⇒1) (Aa×Aa)×(Bb×bb)
③女性携带者与色盲男性

性交
亲代
女性携带者
男性色盲
XBXb × XbY
色叉
盲 父 亲
遗 传
配子
XB
Xb
Xb
Y
儿 子


子代 XBXb XbXb XBY XbY
女性携带者 女性色盲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
色 盲
1 : 1: 1 : 1
亲代
女性色盲
XbXb
配子
Xb
子代
XBXb
女性携带者
1
男性正常
XBY
XB Y
提示 类比推理法。

()
×
() ×
( ×)
() ×
()
提示 只含成对基因中的1个。
提示 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基因才自由组合。
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
3对常染色体+XX
3对常染色体+ XY
1901年,麦克朗首次发现性染色体。 XY型 人:女 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XX
男 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XY 女只产生一种含X的卵细胞,男产生含X 或Y的精子且比值为1:1,所以子代的性 别比例为1:1。
3、再次确定是否伴X或常染色体遗传
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伴X显性
1.观察下表中的遗传系谱图,判断遗传方式并说明判断依据。
序号 图谱
遗传方式 判断依据
全患病 全患病 男:50% 女:100% 男:0 女:100% 男:50% 女:50% 全正常
小结: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特点 ①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 ②具有连续遗传的特点,即代代都有患者。 ③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都是患者,即“父病女
必病,儿病母必病”。 ④女性正常,其父亲、儿子全都正常。
伴Y遗传:
蛙:蝌蚪孵化时:20℃ ♀:♂=1:1
30℃ 全为雄性
蝌蚪细胞中性染色体不变
性染色体存在于( )
A.精子 B.神经细胞 C.进行有丝分裂中的细胞 D.以上三种细胞
P
×


根 的
F1
红眼(雌、雄)


F1雌雄交配

交 F2



红:白=3:1
♀、♂
P
XwXw
X
XwY
配子
Xw
F1
Xw
Y
配子
XwXw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考纲要求
定位解读
伴性遗传(Ⅱ)
1.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2.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 3.理解伴X隐性、伴X显性、伴Y遗 传的特点
4. 理解单基因遗传病的类型、特点 以及判断方法
[判一判] 1.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2.萨顿利用假说—演绎法,推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3.所有的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 4.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 1 个基因 5.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都是自由组合的
实例:所有的哺乳动物和多种昆虫,某些 鱼类、两栖类以及一些雌雄异株植物。
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的正好相反,雌 性个体的两条染色体是异型的(ZW), 雄性的是同型的(ZZ)。 实例:鸟类、鳞翅目昆虫、某些两栖类
性别主要由性染色体决定,除此之外,有些 生物的性别决定还与受精与否,基因的差别 以及环境条件的影响等密切有关。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 显性致病基因控制的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 由于对磷、钙吸收不良而导致骨发育障碍。 患者常常表现为X型(或0型)腿、骨骼发育 畸形(如鸡胸)、生长缓慢等症状。 你能总结出该病的遗传规律吗?
特点1:女>男 男女6种婚配方式
1 XDXD x XDY 2 XDXD x XdY 3 XDXd x XDY 4 XdXd x XDY 5 XDXd x XdY 6 XdXd x XdY
2.实验注意问题 (1)两小桶中小球数可以不相等,但每个小桶中两 种颜色的配子必须相等。 (2)要_随__机__抓取,且抓完一次将小球放回原小桶并搅 匀。 (3)重复的次数足够多。
3.结果与结论 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Dd∶dd≈__1_∶__2_∶_,1彩球代 表的显隐性状的数量比接近_____3_∶。1

1
2

1
2
3
4
57 8 9 10 11 12
特点1:男>女 男女6种婚配方式
1 XBXB x XBY 2 XBXB x XbY 3 XBXb x XBY 4 XbXb x XBY 5 XBXb x XbY 6 XbXb x XbY
全正常 全正常 男:50% 女:100% 男:100% 女:0 男:50% 女:50% 全患病
XbY
男性色盲
:
1
母父 亲亲 色正 盲常 儿女 子儿 一一 定定 色正 盲常
小结: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特点 ①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②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 ③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即 “母病儿必病,女病父必病”。 ④男性正常,其母亲、女儿全都正常。
(3)伴X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
X
XwY
F2
Xw
Xw
Xw Y
XwXw XwXw
红:白=3:1
XwY
XwY
伴性遗传的规律: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 色体上。
伴性遗传的规律:
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遵循基因分离定律,特殊性在于性 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
(1)伴Y遗传 (2)伴X遗传
伴X隐性遗传 伴X显性遗传
人类红绿色盲遗传图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