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石油开采工程课程设计.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采油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流程,掌握油气藏开发的基本知识。
2. 使学生了解采油工程中常用的设备及技术,掌握其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
3. 引导学生掌握油气藏动态分析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采油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2. 培养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文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石油工程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激发学生投身石油行业的兴趣。
2.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工程质量意识。
3. 引导学生关注能源、环保等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采油工程的实际操作和技术应用。
学生特点:高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对石油工程有浓厚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采油工程概述- 油气藏类型及特点- 采油工程的基本任务和目标- 油气藏开发技术政策2. 采油技术及其设备- 钻井、完井工艺及设备- 采油方法及设备- 增产措施及设备3. 油气藏动态分析- 油气藏压力、产量分析- 油气藏动态预测- 采收率计算及评价4. 采油工程案例分析- 典型油气藏开发案例- 采油工程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讨论与总结5. 采油工程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智能油田技术- 环保型采油技术- 油气藏高效开发技术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安排,结合教材章节进行组织。
具体进度如下:第一周:采油工程概述第二周:采油技术及其设备第三周:油气藏动态分析第四周:采油工程案例分析第五周:采油工程新技术与发展趋势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掌握采油工程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方法。
石油开采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课程名称:自然科学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了解石油的基本概念、石油开采的基本流程及其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石油开采技术的兴趣和能力。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能源资源的认识,培养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石油开采的基本流程。
2. 石油开采技术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1. 理解石油开采过程中的复杂技术。
2. 探讨石油开采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石油开采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3. 实验器材:石油模型、试管、酒精灯、滴管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石油产品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石油开采的话题。
二、讲授新课1. 石油的基本概念:介绍石油的成因、分布和性质。
2. 石油开采的基本流程:- 地质勘探:展示地质勘探的图片和视频,解释其重要性。
- 钻井作业:讲解钻井工具和过程,展示钻井现场视频。
- 完井作业:介绍完井方法,如套管完井、射孔完井等。
- 试油作业:讲解试油的目的和方法,展示试油过程。
- 开采作业:介绍开采方式,如常规开采、三次采油等。
三、课堂活动-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石油开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角色扮演:模拟石油开采现场,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石油开采的全过程。
四、课堂小结- 总结石油开采的基本流程和关键步骤。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关于石油开采的基本知识。
二、深入探讨1. 石油开采技术:- 介绍先进的石油开采技术,如水平井、定向井等。
- 分析这些技术在提高开采效率、降低成本方面的作用。
2. 石油开采与环境保护:- 讨论石油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如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 探讨如何减少石油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如采用绿色开采技术。
三、实验活动- 学生分组进行石油开采模拟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四、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石油开采技术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海洋石油开采工程(第三章海上油气田开发设计与动态分析)
第一节 海上油气田开发前期研究
2、钻井、完井可行性研究
钻井、完井可行性研究是开展专题研究,在预可行性 研究的基础上对方案做进一步的研究筛选,对筛选出的钻 井、完井方案进行计算、论证、排序,推荐可行的目标方 案。
第一节 海上油气田开发前期研究
在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时,需要根据项目的背景和具体 要求,列出开展可行性研究所依据的文件,如: (1)可行性研究项目背景; (2)油藏地质及油藏描述成果; (3)有关国家、地区和行业的工程技术、经济方面的法令
、法规、标准定额资料,以及国家颁布的建设项目经 济评价与经济评价参数; (4)海上油气田的海洋环境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 (5)拟建陆上厂址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等资料。
提出主电站、热站选型、供电方案、控制系统和通信系 统设计思路。
第一节 海上油气田开发前期研究
(4)结构设计 提出固定平台结构设计依据,进行平台设计,考虑平台
的结构形式,估算结构用钢量;编制平台结构设计报告。 (5)海底管道
提出海底管道工艺,进行海底管道结构设计考虑。 (6)单点系泊
根据所处海域的环境条件、油田规模、油轮大小及用途 等条件,初选单点系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统形式。
➢ 技术专题研究
初步提出解决本专题的方法和手段,对整个方案的影响 及评价(包括技术方面和经济方面)。
第一节 海上油气田开发前期研究
3、地面工程预可行性研究
(1)总体布置 提出布置原则,各方案油气田总体布置图,单元工程的
平面及立体布置图。 (2)工艺设计
流程描述,确定主要工艺设备规格,进行各工艺方案对 比,绘制流程图。 (3)机、电、仪、讯
海洋石油课程设计
海洋石油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海洋石油的形成、分布及开采过程;2. 掌握我国海洋石油资源的基本状况,了解海洋石油开发对国家能源战略的意义;3. 掌握海洋石油开采技术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海洋石油资料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我国海洋石油资源开发中的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就海洋石油开发问题进行讨论、辩论和写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我国海洋资源的关注和热爱,树立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2. 增强学生对我国能源战略的认识,培养其国家利益观念;3. 通过学习海洋石油开发对环境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树立绿色发展的观念。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地理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海洋石油的基本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其关注国家能源战略、保护海洋环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程目标的设定,既考虑了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又注重了课程的实际应用价值,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1. 海洋石油的形成与分布- 引导学生了解海洋石油的成因,掌握地质时期、沉积环境和有机物质积累等关键因素;- 学习海洋石油资源的分布规律,关注我国海洋石油主要分布区域。
2. 海洋石油的开采技术- 介绍海洋石油开采的基本方法,如钻井、完井、采油等;- 分析海洋石油开采技术的进步,以及开采过程中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3. 我国海洋石油资源概况- 学习我国海洋石油资源的储量、产量及开发状况;- 探讨我国海洋石油开发对国家能源战略的意义。
4. 海洋石油开发与环境保护- 分析海洋石油开发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如油污染、生态破坏等;- 探讨海洋石油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引入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地理学科知识体系,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本章节教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按照教学大纲安排,明确教材章节和具体内容,以便教师有序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海洋石油相关知识。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要求课程设计者具有丰富的知识、经验和能力。
下面将介绍如何制定采油工程课程的步骤:
第一步,首先要了解采油工程的内容及相关知识,以便能够设计出适
合不同学习者的适当的学习内容和范围。
掌握采油工程的基本理论、
实践经验和知识结构,能够帮助课程设计者更好地理解不同领域的实
践应用。
第二步,根据不同学习者的能力和背景,明确目标和学习范围,确定
课程的类型、难度和学习方式,并考虑实践性训练。
如果是在校学习,可以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如果是远程学习,则可以采用网上教
学或视频教学的形式。
第三步,设计课程内容。
对于采油工程课程,课程设计者要搜集或撰
写大量相关资料,安排采油工程的结构及内容,然后细化知识点,把
它们编入课程大纲中。
同时,应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灵活的
学习计划,确定各种学习实践活动,以深入了解和巩固相关知识。
第四步,课程设计好后,还需要组织实施和评估。
具体的实施要综合
考虑学习者的实际情况,给学习者提供科学、有效的学习指导和技能
训练,不断加强学习者的实践性训练;在课程的最后,还需要对学习
者的学习效果及专业水平等做出有效的评估。
通过以上几步,我们可以看出,完成采油工程课程设计是一项费时费
力的工作,需要课程设计者具备准确的知识、丰富的经验、良好的分析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更有效、实用的课程,从而促进学习者专业水平的提高。
海洋石油开采工程(第一章绪论)
二、 海洋石油开发特点
(2) 油气开发规划
勘探钻井(含评价井)
油气开采可行性研究
勘探工作 评价 设备设计研究
阶段 技术可行性
经济可行性
基本设计与预算
详细设计
开发工作
设备制造与采购
设备安装
试运行与投产
(3) 整体开发代替滚动开发
三、国内外海洋石油工业发展概况
1、国外海洋石油工业发展概况
➢ 初始阶段 (1897年到1984年) 189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岸萨姆兰德油田用木桩作基 础建立了第一座海上钻井平台; 1920年委内瑞拉在马拉开波湖发现油田; 1930年,苏联在里海发现油田。
三、国内外海洋石油工业发展概况
➢ 起步阶段(1947年到1973年) 1947年美国在墨西哥湾成功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钢制 固定平台;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马尔根城西南12海里的海域,首次 使用了海上移动式钻井装置—带有驳船的钻井平台; 1953年美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艘自升式钻井平台—“ 马格洛利亚号”; 1954年美国建造了第一艘坐底式平台—“查理先生号 ”。
3、加速发展海洋能源开发技术,加大深海油气开发技 术研发投入 4、统筹制订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海洋运输、海洋能产 业和海洋人才等多方面的战略规划 5、在国际合作中,强化我国海洋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
五、国内外海洋油气资源分布
1、国外海洋油气分布
海洋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陆架,约占全球海洋油气资 源的60%,但大陆坡的深水、超深水域的油气资源潜力可观, 约占30%。在全球海洋油气探明储量中,目前浅海仍占主导 地位,但随着石油勘探技术的进步,将逐渐进军深海。水深 小于500米为浅海,大于500米为深海,1500米以上为超深海。 2000~2005年,全球新增油气探明储量164亿吨油当量,其 中深海占41%,浅海占31%,陆上占28%。
海上油气开采工程与生产系统教程
海上油气开采工程与生产系统教程导论:
一、海上油气开采的基本原理
1.1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和分布
1.2海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的优势和挑战
1.3海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的发展历程
二、海上油气开采工程设计
2.1采油平台的设计和选择
2.2海上钻井作业的设计和安全措施
2.3海底管道系统的设计和布置
2.4海上油气输送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2.5海上油气储存和处理系统的设计
三、海上油气生产系统的运行
3.1海上油气生产的基本步骤
3.2海上油气生产系统的运行控制
3.3海上油气生产系统的维护和修复
3.4海上油气生产系统的安全管理
四、海上油气环境保护
4.1海上油气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4.2海上油气环境监测和评价
4.3海上油气环境保护措施
4.4海上油气环境保护的法律和政策
五、海上油气开采的挑战和前景
5.1海上油气开采的技术挑战
5.2海上油气开采的经济挑战
5.3海上油气开采的环境挑战
5.4海上油气开采的未来发展前景
结论:
海上油气开采工程与生产系统是近年来海洋资源开发的热点之一、通过本教程的学习,读者可以了解海上油气开采的基本原理、工程设计和生产系统的运行,以及环境保护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和前景。
希望本教程对海上油气开采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有所帮助。
海洋石油平台课程设计
《海洋石油平台设计》课程设计目录第一章综述 (1)1.1 平台概述 (1)1.1.1 海洋平台的分类 (1)海洋平台结构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2)海洋平台结构的发展趋势 (4)1.2 海洋环境荷载 (5)海风荷载 (5)海流荷载 (5)波浪荷载 (6)海冰荷载 (7)地震作用 (8)1.3 ANSYS软件介绍 (8)1.3.1 ANSYS 的发展历史 (9)1.3.2 基本功能 (9)分析过程 (10)第二章导管架平台整体结构分析 (15)2.1 导管架平台简介 (15)2.2 平台整体模型建立 (15)工程实例基本数据: (15)平台几何模型的建立 (16)、波流耦合作用下导管架平台整体结构静力分析 (25)结构整体静力分析 (25)2.3.2 静力结果分析 (28)2.4 导管架平台整体结构模态分析 (32)结构模态计算 (32)观察模态分析结果 (33)2.5 波浪作用下平台结构瞬态动力分析 (38)瞬态动力分析 (38)动力分析结果处理 (42)第三章平台桩腿与海底土相互作用模拟 (47)3.1 基础数据 (47)前处理过程 (48)静力求解计算 (53)3.4 结构模态分析 (60)第四章总结 (68)第一章综述1.1 平台概述海洋平台是一种海洋工程结构物,它为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提供了海上作业与生活的场所。
随着海洋开发事业的迅速发展,海洋平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海底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与开发、海底管线铺设、海洋波浪能的利用、建造海上机场及海上工厂等。
目前应用海洋平台最为广泛的领域当属海上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
用于海上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的洋平台按功能划分主要分为钻井平台和生产平台两大类,在钻井平台上设有钻井设备,在生产平台上则设有采油设备。
若按结构型式及其特点来划分,海洋平台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固定式平台、移动式平台和顺应式平台。
1.1.1 海洋平台的分类1.固定式平台固定式平台靠打桩或自身重量固定于海底,目前用于海上石油生产阶段的大多数是固定式平台,它又可分为桩式平台和重力式平台两个类别。
采油工程含课程设计
采油工程 含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采油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工艺流程;2. 了解我国石油开采的现状、技术发展及环境保护要求;3. 掌握与采油工程相关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采油工程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团队合作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处理采油工程相关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石油工业的兴趣,激发他们投身于石油事业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石油开采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高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物理、化学基础,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实际操作和实验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课本内容,以实际案例为载体,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他们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采油工程基本概念:石油的形成、石油组分、油藏类型等;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2. 采油工程原理:驱油原理、油水分布、开采方式等;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3. 采油工艺流程:钻井、完井、试油、采油、提高采收率等;教材章节:第二章4. 我国石油开采现状与技术发展:主要油田分布、开采技术、环境保护措施等;教材章节:第三章5. 数学、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在采油工程中的应用;教材章节:第四章6. 实践操作:参观油田、实验室模拟实验、数据分析等;教材章节:第五章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基本概念及原理学习第二周:采油工艺流程学习第三周:我国石油开采现状与技术发展第四周:数学、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在采油工程中的应用第五周:实践操作与总结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学生掌握采油工程相关知识。
海洋石油221总体设计
海洋石油221总体设计海洋石油开采是一项复杂而极具挑战性的工程,涉及到海上设施的设计和建造,生产过程的管理和控制,以及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
海洋石油221总体设计的目标是保证安全高效的石油开采过程,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总体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设施设计:这包括海上平台、钻井设备、生产设备等的设计和建造。
海上平台需要考虑到海洋环境的恶劣条件,如风浪、海啸等,以确保平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钻井设备和生产设备的设计则要考虑到海水的腐蚀性、极寒环境和高压高温等特殊条件。
2.生产过程管理:包括石油开采、输送、储存等环节的管理和控制。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需要确保生产设备的高效运行,及时掌握油田的产量和储量等信息,并制定相应的生产策略。
同时,还需要建立起输送管道和储罐等设施,确保石油能够安全、高效地从海上平台运送到陆上设施。
3.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海洋石油开采对海洋环境具有一定的影响,包括海洋生物的生态破坏、废水和废气的排放等。
因此,在总体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环境保护的要求,制定相应的环境监测和排污控制方案。
同时,安全管理也是总体设计的重要内容,包括生产设备的安全设计、事故预防和应急响应等方面。
总体设计的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和论证。
首先,需要对勘探和开发区域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和评价,包括石油储量、矿藏性质等方面的调查。
其次,需要对海上平台的选址进行研究,包括受海洋环境影响的程度、基础设施建设的可行性等方面的考虑。
然后,需要对石油开采的技术方案进行研究和优化,以确保安全高效。
最后,需要对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的方案进行论证和评估,确保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总体设计的实施需要在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多个方面的合作下完成。
政府需要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法规制度,确保海洋石油开采的合法性和可持续性。
企业需要投入相应的资金和资源,进行设备的研发和建造,并履行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的责任。
科研机构需要提供科技支持,进行技术和环境方面的研究。
海洋石油开采工程课程设计
海洋石油开采工程课程设计目录一、设计概要 (1)二、基础数据 (1)三、采油参数计算 (5)四、注入水水源选择与水质要求 (7)五、注入系统压力分析 (10)六、注水井投(转)注措施及要求 (15)七、注水井增注及调剖措施 (16)八、注水井的日常管理要求 (16)九、注水工艺方案总结及实施建议 (17)十、参考文献 (17)一、设计概要注水在我国的大多数油田开发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开采方式,对于补充地层能量,维持油田较长期高产稳产,是一种有效、易行的方法,对我国原油生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多油层、小断块、低渗透和稠油油藏注水开发方面,形成了适合油藏特点的配套技术。
如何实现有效注水,确保注水水质合格,减少注水过程中的油层损害,减少注水系统的腐蚀及降低注水能耗,是衡量注水技术水平的尺度。
油田注水在注水开发方案确定之后,首先要依据油层物理性质和注水来确定注水水质标准,根据注水水质选定足量的水源、水处理技术、预测注水系统压力、进行注水水管柱优化设计、注水井投(转)注措施要求以及增效将耗措施和系统的生产管理要求等。
本设计针对MD碎屑岩油藏低孔低渗等储层特性,采用注水开发,并着重对注水水质,注水系统压力分析和注水管柱进行设计。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了解开采工程基本设计思路、设计内容,掌握设计的基本方法、步骤以及设计中所涉及的基本计算,加强系统的工程训练,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基础数据1、井深:2670m油层静压:26.7MPa套管内径:0.124m 油层温度:90℃恒温层温度:16℃地面脱气油粘度:30mPa.s油相对密度:0.84气相对密度:0.76水相对密度:1.0油饱和压力:10MPa含水率:0.4套压:0.5MPa油压:1MPa生产气油比:50m3/m3原产液量(测试点):30t/d原井底流压(测试点):15.35MPa抽油机型号:CYJ10353HB电机额定功率:37KW配产量:50t/d泵径:44mm冲程:3m冲次;6rpm沉没压力:3MPa抽油杆:D级杆,使用系数SF=0.8,杆径19mm,抽油杆质量2.3kg/m2、注水设计参数:油田储层属低孔、低渗岩屑砂岩储层,其平均孔隙度只有15.08%,平均渗透率仅有25.95×10-3μm2。
开采设计课程设计
开采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开采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各种开采技术的特点和适用条件,以及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2.技能目标:学生需要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开采设计,包括选择合适的开采技术和方法,进行开采方案的设计和评价。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应该培养对开采设计的兴趣和热情,认识到达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重要性,以及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必要性。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开采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开采设计的定义、目的和意义,以及开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开采技术及其适用条件:介绍常见的开采技术,如露天开采、地下开采、海洋开采等,以及各种技术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
3.法律法规和标准:介绍与开采设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如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等,以及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开采设计的要求和影响。
4.开采方案的设计和评价: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开采方案的设计过程和方法,以及如何对开采方案进行评价和优化。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开采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结构。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开采设计的实际应用和挑战,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实验法:通过实验室实践,让学生亲手操作和观察开采技术的实际效果,加深学生对开采技术的理解和认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合适的教材,提供系统的知识结构和理论基础。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深入理解。
3.多媒体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开采设计的原理和实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
采油工程(含课程设计)
采油工程(含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采油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工艺流程;2. 掌握油气藏开发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3. 了解国内外采油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4. 掌握采油工程中涉及的计算公式和实验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采油工程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分析油气藏开发资料、设计合理开发方案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的能力;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石油事业,树立为我国石油事业贡献力量的信念;2.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认识到石油开采与环境保护的密切关系;3.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4. 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敢于面对挑战,勇于探索。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采油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石油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我国石油事业输送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二、教学内容1. 采油工程概述:介绍采油工程的概念、发展历程、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教材章节:第一章2. 油气藏开发原理:讲解油气藏的类型、特性、开发原则及方法;教材章节:第二章3. 采油工艺技术:分析常规采油方法、热采、化学采油、气举采油等工艺技术的原理与应用;教材章节:第三章、第四章4. 采油工程计算:教授涉及油气藏开发、采油工艺等方面的计算公式及方法;教材章节:第五章5. 采油工程设计:培养学生设计油气藏开发方案、采油工艺流程的能力;教材章节:第六章6. 采油新技术与发展趋势:介绍近年来国内外新兴的采油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教材章节:第七章7.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结果分析等实践活动;教材章节:附录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按照教材章节顺序,结合课程目标和学时要求,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
海洋石油开采工程(第三章海上油气田开发设计与动态分析)
第一节 海上油气田开发前期研究
(4)结构设计 提出固定平台结构设计依据,进行平台设计,考虑平台
的结构形式,估算结构用钢量;编制平台结构设计报告。 (5)海底管道
提出海底管道工艺,进行海底管道结构设计考虑。 (6)单点系泊
根据所处海域的环境条件、油田规模、油轮大小及用途 等条件,初选单点系泊系统形式。
第一节 海上油气田开发前期研究
(7)FPSO(Floating Production Storage Offloading Units 浮式生产储油卸油系统) 主要是进行选型和外输方式等研究,总体布置原则及
说明,平面图及侧视图。 (8)陆上终端
陆上终端的平面坐标位置、工程地质条件及周围公用 设施条件;与周围公用设施的接口关系及处理意见;陆上 终端的系统说明;陆上终端的平面布置图、主工艺流程图 等。 (9)提出工程总进度
第一节 海上油气田开发前期研究
3、地面工程可行性研究
地面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工作重点是根据油气藏和钻完 井提出的方案,对油气田开发工程多个方案及关键技术难 点(专题)进行研究,寻求经济有效的开发途径,并提出 工程推荐方案及下一步研究工作的建议,为投资匡算、经 济评价,为概念设计、油气田总体开发方案(ODP)的 编制、项目评估等提供依据。
第一节 海上油气田开发前期研究
油气田总体开发方案主要内容:
(1)总论; (2)油藏地质和油藏工程; (3)钻井、完井和采油工艺; (4)油田开发工程; (5)生产作业; (6)安全分析; (7)海洋环境保护; (8)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
第三章 海上油气田开发设计与动态分析
第一节 海上油气田开发前期研究
第一节 海上油气田开发前期研究
石油行业海洋石油开采方案
石油行业海洋石油开采方案第1章绪论 (3)1.1 开采背景与意义 (3)1.1.1 石油需求持续增长 (3)1.1.2 海洋石油资源丰富 (3)1.2 海洋石油开采现状与发展趋势 (3)1.2.1 开采现状 (3)1.2.2 发展趋势 (4)第2章海洋石油资源评估 (4)2.1 资源分布与储量估算 (4)2.1.1 海洋石油资源分布特征 (4)2.1.2 储量估算方法 (4)2.2 开采技术经济评价 (4)2.2.1 开采技术概述 (4)2.2.2 经济评价方法 (5)2.2.3 开采技术经济评价 (5)2.2.4 开采技术优化与改进 (5)第3章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调查 (5)3.1 海洋地质条件分析 (5)3.1.1 海域地质背景 (5)3.1.2 沉积盆地分析 (5)3.1.3 断裂与褶皱构造 (5)3.1.4 油气地质条件评价 (5)3.2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与应用 (6)3.2.1 地震勘探 (6)3.2.2 重力勘探 (6)3.2.3 磁法勘探 (6)3.2.4 电法勘探 (6)3.2.5 地热勘探 (6)3.2.6 遥感技术 (6)3.2.7 综合地球物理勘探 (6)第4章开采工艺技术 (6)4.1 海洋石油钻探技术 (6)4.1.1 钻井平台选择 (6)4.1.2 钻井工艺 (6)4.1.3 钻井液及固井技术 (7)4.2 采油工艺与设备选型 (7)4.2.1 采油方式 (7)4.2.2 采油设备选型 (7)4.2.3 油气集输与处理 (7)4.3 提高采收率技术 (7)4.3.1 油藏改造技术 (7)4.3.3 三次采油技术 (7)4.3.4 海洋油气资源综合利用 (7)第5章平台设施与工程设计 (7)5.1 平台类型及选型依据 (7)5.1.1 平台类型概述 (7)5.1.2 选型依据 (8)5.2 设施布局与结构设计 (8)5.2.1 设施布局 (8)5.2.2 结构设计 (8)5.3 工程施工与安装技术 (9)5.3.1 工程施工 (9)5.3.2 安装技术 (9)第6章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 (9)6.1 安全管理体系与应急预案 (9)6.1.1 安全管理体系 (9)6.1.2 应急预案 (9)6.2 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 (9)6.2.1 风险评估 (9)6.2.2 防范措施 (9)6.3 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 (10)6.3.1 环境保护 (10)6.3.2 污染治理 (10)6.3.3 生态保护 (10)第7章海洋石油开采经济分析 (10)7.1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0)7.1.1 投资估算 (10)7.1.2 资金筹措 (10)7.2 成本分析与经济效益评价 (10)7.2.1 成本分析 (10)7.2.2 经济效益评价 (10)7.3 市场分析与竞争策略 (11)7.3.1 市场分析 (11)7.3.2 竞争策略 (11)第8章海洋石油开采法律法规与政策 (11)8.1 我国海洋石油开采法律法规体系 (11)8.2 开采权申请与审批流程 (11)8.3 国际合作与政策环境 (12)第9章海洋石油开采项目组织与管理 (12)9.1 项目组织结构与职责划分 (12)9.1.1 项目组织结构 (12)9.1.2 职责划分 (12)9.2 项目进度与质量管理 (13)9.2.1 项目进度管理 (13)9.3 人力资源管理及培训 (13)9.3.1 人力资源管理 (13)9.3.2 培训 (13)第10章结论与建议 (13)10.1 项目总结与成果展示 (13)10.2 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14)10.3 对行业发展的建议与展望 (14)第1章绪论1.1 开采背景与意义石油作为全球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x2海洋油气课程设计
x 2海洋油气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海洋油气的基本概念,了解其形成、分布及开采过程;2. 使学生了解我国海洋油气资源的现状及开发的重要性;3. 引导学生掌握海洋油气勘探、开采及加工的基本原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海洋油气资源分布规律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海洋油气勘探、开采及加工的实践操作技能;3.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海洋油气领域相关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海洋油气资源的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2. 增强学生热爱我国海洋资源,关心国家海洋事业的责任感;3. 激发学生探索海洋科技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达到以上课程目标,为我国海洋油气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1. 海洋油气基础知识:包括海洋油气定义、形成过程、分布规律,涉及教材第一章内容;- 海洋油气形成与地质环境- 海洋油气分布与成藏条件2. 海洋油气勘探技术:介绍现代海洋油气勘探技术及其原理,涉及教材第二章内容;- 地震勘探技术- 遥感探测技术- 海底地质调查技术3. 海洋油气开采技术:讲解海洋油气开采过程及主要技术,涉及教材第三章内容;- 海洋油气钻井技术- 油气藏开发技术- 增产改造技术4. 海洋油气加工与利用:分析海洋油气加工过程及其环保问题,涉及教材第四章内容;- 油气分离与加工技术- 伴生天然气利用- 环保与节能减排5. 海洋油气资源管理与保护:探讨海洋油气资源管理策略及保护措施,涉及教材第五章内容;- 海洋油气资源管理法规-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策略教学内容按照以上五个方面进行组织,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海洋油气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进度,确保教学质量。
海洋石油开采课程设计
海洋石油开采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海洋石油的形成、分布及开采原理;2. 学生能掌握海洋石油开采的主要技术、设备及其发展历程;3. 学生了解海洋石油开采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及我国海洋石油资源现状。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海洋石油开采的利与弊;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3. 学生能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分析海洋石油资源的分布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树立保护海洋资源、关爱生态环境的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2. 学生增强对国家能源战略的认识,激发为我国能源事业作贡献的志向;3. 学生通过学习海洋石油开采相关知识,提高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求知欲。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自然科学领域,结合地理、物理、化学等多学科知识,旨在培养学生对海洋石油开采技术的认识和理解。
学生特点分析:初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和探究能力,好奇心强,善于合作学习,对实际问题有较高的关注度。
教学要求:1. 紧密联系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 采用问题驱动、案例教学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3.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道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海洋石油的形成与分布- 地质时期与石油形成- 海洋石油的分布规律- 我国海洋石油资源概况2. 海洋石油开采技术与设备- 钻井平台及其类型- 钻井过程及关键技术- 开采设备的发展与优化3. 海洋石油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开采活动对海洋生态的影响- 石油泄漏等事故的案例分析- 环境保护措施及政策法规4. 我国海洋石油开采现状与未来- 我国海洋石油开采的发展历程- 当前海洋石油开采的主要成就- 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5. 海洋石油资源可持续利用-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 海洋石油资源合理开发策略- 海洋环境保护与能源转型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海洋石油的形成与分布第二课时:海洋石油开采技术与设备第三课时:海洋石油开采对环境的影响第四课时:我国海洋石油开采现状与未来第五课时:海洋石油资源可持续利用教学内容进度:每课时2学时,共计10学时。
海洋石油研学课程设计
海洋石油研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海洋石油的形成过程,掌握海洋石油资源的分布特点。
2. 学生能了解我国海洋石油勘探与开发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3. 学生能掌握海洋石油钻探、开采、加工的基本原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分析海洋石油资源对国家经济的影响。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海洋石油资源评估和勘探方案设计。
3. 学生能运用科学思维,对海洋石油勘探与开发中的问题进行探究和解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的保护意识,树立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 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认识到海洋石油资源对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勇于探索、严谨治学的态度。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海洋石油相关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海洋石油资源,形成正确的资源观和环保意识,为我国海洋石油事业的发展培养具备一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人才。
二、教学内容1. 海洋石油的形成与分布- 海洋石油的形成过程- 海洋石油资源的分布规律及特点- 我国海洋石油资源概况2. 海洋石油勘探与开发技术- 海洋石油勘探原理及方法- 海洋石油钻探技术- 海洋石油开采与加工工艺3. 海洋石油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 海洋石油资源管理制度及政策- 海洋石油勘探与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海洋石油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措施4. 实践活动- 实地考察:参观海洋石油勘探或开采现场,了解实际作业情况-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海洋石油勘探与开发的成功案例,总结经验- 小组讨论:针对海洋石油资源开发中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案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组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海洋石油相关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石油开采工程课程设计目录一、设计概要 (1)二、基础数据 (1)三、采油参数计算 (5)四、注入水水源选择与水质要求 (7)五、注入系统压力分析 (10)六、注水井投(转)注措施及要求 (15)七、注水井增注及调剖措施 (16)八、注水井的日常管理要求 (16)九、注水工艺方案总结及实施建议 (17)十、参考文献 (17)一、设计概要注水在我国的大多数油田开发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开采方式,对于补充地层能量,维持油田较长期高产稳产,是一种有效、易行的方法,对我国原油生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多油层、小断块、低渗透和稠油油藏注水开发方面,形成了适合油藏特点的配套技术。
如何实现有效注水,确保注水水质合格,减少注水过程中的油层损害,减少注水系统的腐蚀及降低注水能耗,是衡量注水技术水平的尺度。
油田注水在注水开发方案确定之后,首先要依据油层物理性质和注水来确定注水水质标准,根据注水水质选定足量的水源、水处理技术、预测注水系统压力、进行注水水管柱优化设计、注水井投(转)注措施要求以及增效将耗措施和系统的生产管理要求等。
本设计针对MD碎屑岩油藏低孔低渗等储层特性,采用注水开发,并着重对注水水质,注水系统压力分析和注水管柱进行设计。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了解开采工程基本设计思路、设计内容,掌握设计的基本方法、步骤以及设计中所涉及的基本计算,加强系统的工程训练,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基础数据1、井深:2670m油层静压:26.7MPa套管内径:0.124m 油层温度:90℃恒温层温度:16℃地面脱气油粘度:30mPa.s油相对密度:0.84气相对密度:0.76水相对密度:1.0油饱和压力:10MPa含水率:0.4套压:0.5MPa油压:1MPa生产气油比:50m3/m3原产液量(测试点):30t/d原井底流压(测试点):15.35MPa抽油机型号:CYJ10353HB电机额定功率:37KW配产量:50t/d泵径:44mm冲程:3m冲次;6rpm沉没压力:3MPa抽油杆:D级杆,使用系数SF=0.8,杆径19mm,抽油杆质量2.3kg/m2、注水设计参数:油田储层属低孔、低渗岩屑砂岩储层,其平均孔隙度只有15.08%,平均渗透率仅有25.95×10-3μm2。
其主要流动喉道半径平均为4~5μm。
由于储层孔隙喉道不规则,喉道半径小,极易受到入井液中固相颗粒造成的堵塞伤害。
目前该油田对注水中悬浮固相颗粒直径处理采用的精细过滤设备精度为≤2μm。
试验结果表明,该油田J2s层注入水中悬浮物大于0.75mg/L时,驱替1000倍孔隙体积的水后,岩芯损害程度平均为39.7%,而当悬浮物含量小于0.5mg/L 时,注入水中悬浮物对岩芯的损害程度很小,平均仅为2%。
3、储层粘土含量较高(主要含高岭石、绿泥石等敏感性较强的粘土矿物,见表1);因此具有中等~中等偏强的水敏性,但速敏较弱,无酸敏。
表1 某油田储层粘土矿物统计4、该油田的原油物性较好,表现为低密、低粘(50℃时1.91mP.s)、低凝的“三低”特性(见表2)。
表2 某油田原油物性5、该油田油层压力系数偏低(0.995~1.002),油气比高,地饱压差小(见表3、表4)。
表3 某油田基础数据表表4 某油田油井生产情况6、配产、配注根据开发方案的要求,该油田各个开发阶段的配产预测情况见表5。
该油田开发历程中,不存在后期的大幅度提液强采情况,气产能和注水的高峰期为开发的初期,此时,采油井平均单井日产20t,日产油平均499t,注水井平均单井日注41.7m3。
采油速度3.2%,允许最低流压20.5MPa,允许最大生产压差为6.26MPa。
7、由于该油田未搞试注,无实测的吸水指数资料,因此,依据地质开发方案所提供的吸水指数与采液指数的关系进行预测计算。
其预测结果见表6。
8、地层破裂压力梯度据M1、M3、M139井压裂资料测算,该油田的破裂压力梯度在0.0189~0.0207MPa/m范围,平均0.0198MPa/m。
油层中部深度H=2675m,考虑管柱摩阻。
9、注水管柱强度设计基础数据2 7/8"平式油管:D=7.3cm;d=6.2cm;t1=0.1412cmδ=0.551cm;m(壁厚系数)=0.875两种管材:材质为 J55时,σs=3870 Kgf材质为N80时,σs=5620 Kgf腐蚀量为直径方向的腐蚀量,年腐蚀量为0.076×2=0.152mm。
表5 某油田开发指标预测表6 某油田吸水指数预测结果三、采油参数计算3.1 采液指数计算已知测试点数据:MPa p wftest 35.15=,d t q txst 30=,饱和压力MPa p b 10=,油藏压力MPa p 7.26=。
因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所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2 计算某一产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下的井底流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根据 1)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时,2)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时,按流压加权平均进行推导3)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时,综合IPR 曲线的斜率可近似常数得到不同产量下的井底流压,如表所示不同井底流压下的流量0 10 20 30 40 44.14 50 55 58.82 59.63026.7 22.9 19.13 15.35 11.56 10.00 7.62 5.11 2.53 0根据上表绘制井底IPR 曲线:051015202530010203040506070IPR曲线产量 t/d井底流压 M P aIPR 曲线3.3利用IPR 曲线,由给定的配产量计算对应的井底流压。
产量为50t/d ,对应的井底流压为7.62Mpa 。
四、注入水水源选择与水质要求(一)目前国内各油田主要有以下几种供水水源:1. 地下水; 2. 地面水;3. 含油污水(指油层采出水);4.海水;5.混合水(二)水源选择应根据油田实际条件、环境条件、设备条件进行选择。
选择油田注水供水水源的原则:1.有充足的水量,且供水量稳定;2.有良好的水质,水处理工艺简单或水处理经济技术可行;3.含油污水优先,以减少环境污染;4.考虑水的二次或多次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三)水质的基本要求:1.控制悬浮固体浓度与颗粒;2.控制腐蚀性介质(溶解氧、CO2、H2S);3.控制含油量;4.控制细菌含量;5.控制水垢的形成。
(四)水质标准根据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制定的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标准SY/T5329-94(表A)表A 推荐水质主要控制标准(SY/T5329-94)并结合本油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于该油田的注水水质指标(表B)表B 油田注入水水质指标表C 膜滤系数指标某油田三间房(J2s)储层属低孔、低渗岩屑砂岩储层,其平均孔隙度只有15.1%,平均渗透率仅有25.95×10-3μm2。
其主要流动喉道半径平均为4~5μm。
由于储层孔隙喉道不规则,喉道半径小,极易受到入井液中固相颗粒造成的堵塞伤害。
目前该油田对注水中悬浮固相颗粒直径处理采用的精细过滤设备精度为≤2μm。
试验结果表明,该油田J2s层注入水中悬浮物大于0.75mg/L时,驱替1000倍孔隙体积的水后,岩芯损害程度平均为39.7%,而当悬浮物含量小于0.5mg/L 时,注入水中悬浮物对岩芯的损害程度很小,平均仅为2%。
五、注入系统压力分析(一)注入水井吸水能力预测表D 某油田吸水指数预测结果(二)地层破裂压力预测据M1、M3、M139井压裂资料测算,该油田的破裂压力梯度在0.0189~0.0207MPa/m 范围,平均0.0198MPa/m 。
油层中部深度H =2680m ,要考虑管柱摩阻。
井底破裂压力:1)最小破裂压力梯度:50.41MPa =2667×0.0189=⋅=H G P w 2)平均破裂压力梯度:52.81MPa =2667×0.0198=⋅=H G P w 3)最大破裂压力梯度:55.21MPa =2667×0.0207=⋅=H G P w 井口破裂压力:f w wh P P P P +-=水柱其中: MPa gH P 189.26667.28.9002.1=⨯⨯==ρ水柱注入水在注水油管中的流速是:s m A Q V w /126.0102.63600247.4136002442=⨯⨯⨯=⨯=-紊流230068.778810005.1126.0102.6100232>=⨯⨯⨯⨯==--w w w e dV R μρ 相对粗糙度:000248.0620154.0==d e 利用Jain (1976)公式计算紊流流态下的摩阻系数:0335.0)68.778825.21000248.0lg(214.1)Re 25.21lg(214.129.029.0=⎥⎦⎤⎢⎣⎡+-=⎥⎦⎤⎢⎣⎡+-=--d e fMPad HV fP w w f 01146.010062.02126.0266710002.10335.026232=⨯⨯⨯⨯⨯⨯==-ρ故井口破裂压力为: 1)最小破裂压力梯度:MPa P P P P f w wh 23.2401146.0189.2641.05=+-=+-=水柱 2)平均破裂压力梯度:MPa P P P P f w wh 63.2601146.0189.2652.81=+-=+-=水柱 3)最大破裂压力梯度:MPa P P P P f w wh 03.2901146.0189.2621.55=+-=+-=水柱 (三)注水压力设计根据配注量、吸水指数、管柱尺寸和油藏压力,利用注水井的节点分析方法,确定注水井的井口、井底注水压力,并从防止套管损坏的角度对注水压力作必要的限制。
当进行油层控制时,即装上水嘴注水。
根据预测注水井洗水能力,分别计算相应的注水压差。
结果如下表E :表E 某油田吸水指数预测和注水量含水率(%) 0 10 20 30 40 50 吸水指数(m 3/d ·MPa) 2.335 1.992 1.976 1.984 1.988 1.984 单井日注水量(m 3) 41.7 36.44 29.88 25.80 23.72 21.16 注水压差(MPa )17.8618.2915.1213.0011.9310.66根据配水器嘴损曲线选择4.2mm ,4.6mm ,5.0mm 的水嘴。
配水器嘴损压力值表5.0 mm 4.6 mm 4.2 mm 41.70 m 3/d 4.4 5.8 8.5 36.44 m 3/d 3.3 4.8 6.8 29.88 m 3/d 2.0 3.2 4 25.80 m 3/d1.52.33.3水 嘴直径配水量当单井日注入量为37.41m ,地层压力为28Mpa ,选择5.0mm 的水嘴时, MPa P P J Q P w86.5028586.17=++=+∆+=地启动配井底MPa P P P P PH f 08.29189.264.401146.086.50=-++=-++=嘴损井底井口同理分别计算出地层压力分别在28MPa ,23MPa,18MPa 时分别选用4.2mm ,4.6mm ,5.0mm 的水嘴,在不同含水率下的井底,井口压力,计算结果见下表F :表F 不同含水率不同地层压力三种水嘴下的井底井口压力(四)水嘴敏感性分析:根据上表F分别做出28MPa、23MPa、18MPa地层压力下4.2mm,4.6mm,5.0mm水嘴在各含水率下的井口压力图,如下所示:地层压力为28MPa下各水嘴在各含水率下的井口压力图地层压力为23MPa下各水嘴在各含水率下的井口压力图地层压力为18MPa下各水嘴在各含水率下的井口压力图井底破裂压力不随工作制度改变,为一定值,即:52.81MPa =2667×0.0198=⋅=H G P w 井口破裂压力:MPa P P P P f w wh 63.2601146.0189.2652.81=+-=+-=水柱而有以上图表表明,计算得到的最大井底压力也只有50.86Mpa, 最大井口压力也只有33.18Mpa,若以以上压力进行注水,并不会压裂地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