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教案

合集下载

化学人教版(24新版本)九年级初三上册 碳单质的多样性(1)教学教案含答案

化学人教版(24新版本)九年级初三上册 碳单质的多样性(1)教学教案含答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前五单元已初步学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从最简单的碳的单质入手,系统的从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角度仔细的研究碳的单质,对随后学习复杂的碳的氧化物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第六单元从联系生活的碳及其碳的氧化物出发,本节课介绍一些生活中常见碳单质的用途和一些新型碳材料的前沿科学,淡化学生在上一单元的纯理论学习的枯燥感,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对前沿科技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眼界。

以学生兴趣和心理出发,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1.通过情景设置、小组讨论及多媒体展示使学生掌握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了解C60的相关信息,从而认识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2.通过小组实验探究展示使学生了解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能。

3.通过分组实验探究,提高学生试验操作技能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知道C60分子的结构特点。

知道活性炭和木炭的吸附性。

【教学难点】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知道C60分子的结构特点。

知道活性炭和木炭的吸附性。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仪器和用品:活性炭、红墨水、烧杯、药匙、玻璃刀、玻璃片、“钻石”、转笔刀,8B铅笔。

学生准备:预习课本并查阅资料了解金刚石、石墨。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举例: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提出问题:同一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最常见元素C 所组成的不同单质。

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明确学习内容。

【探究新知】:一、金刚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1.无色透明、折光率很高,具有强色散性。

经仔细琢磨后,成为装饰品—钻石。

2.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刻划玻璃、切割大理石加工坚硬的金属,以及装在钻机的钻头上,钻凿坚硬的岩层等。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实验现象:黑色粉末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说明反应生成了红色金属Cu,也产生了CO2。

知识点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反应原理1.实验药品某某石(石灰石)和稀盐酸。

2.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知识拓展】:实验目的是制得较为纯净的二氧化碳,从原料角度来分析:浓盐酸、浓硝酸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在制气过程中会挥发出氯化氢或硝酸蒸汽,从而导致产物不纯;碳酸钠、碳酸氢钠是粉末状的固体且易溶于水,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速度过快,不利于收集气体;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物为硫酸钙,微溶于水,包裹在碳酸钙表面,阻止外界的酸与内部的碳酸钙继续反应,使反应速度大大减慢;综上所述:实验室制取较纯净的二氧化碳宜采用块状的某某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作原料。

二、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1.研究实验原理研究制取气体的实验原理,即在实验条件下(如加热、常温、催化剂等)可用什么药品,通过什么反应来制取这种气体。

2.研究支取气体所采用的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

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是气体的性质。

(1)发生装置的选择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装置举例固体(固体+固加热体)固体+液体(液体+液体)不加热(2)收集装置的选择气体的选择收集方法装置举例优缺点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排水法O2、H2、CO等收集气体较纯,但含水蒸气密度比空气大,不与空气中各组分反应向上排空气法O2、CO2等纯度不高,需要验满,但较干燥密度比空气小,不与空气中各组分反应向下排空气法H2、NH3等纯度不高,需要验满,但较干燥3、研究如何验证制得的气体就是所要制取的气体O2、H2、CO2的检验方法气体检验方法现象O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木条复燃CO2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H2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纯净气体能安全燃烧,有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知识拓展(1)当气体的密度和空气密度相近且难溶于水时,一般用排水法收集。

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优秀教案

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优秀教案

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优秀教案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优秀教案一、二氧化碳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易溶于水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不支持燃烧。

2、化学性质(1)CO2 + H2O = H2CO3 H2CO3 = H2O + CO2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

(2)CO2 + Ca(OH)2 = CaCO3 + H2O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二、一氧化碳1、可燃性: CO + O2 = CO22、毒性:一氧化碳能与人体内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中毒。

3、复原性: CO + CuO = Cu + CO2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取教学目的:1、知识与才能: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知道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处。

2、过程与方法:〔1〕通过二氧化碳制取的学习,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2〕通过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过程,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根本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步擅长合作、勤于考虑、严谨务实、勇于创新和理论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教学难点:探究二氧化碳和水、石灰水的反响原理。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交流教学用具:1、仪器:锥形瓶、长颈漏斗、止水夹、集气瓶、火柴、盖玻片、双孔塞及导管、托盘天平、烧杯、矿泉水瓶、试管。

2、药品及相关物质: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紫色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蒸馏水。

教学过程:回忆一下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室制氧气的原料?化学方程式?实验装置?通过同学们预习课本知道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和化学方程式。

〔问〕大家想想:能不能利用制氧气的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呢?〔答〕可以。

因为都是固体和液体反响,而且不需要加热。

问题:怎样判断瓶中是否充满了二氧化碳气体?〔答〕:用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假设燃着的木条熄灭,那么证明搜集满。

动手操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学生活动〕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利用所提供的仪器或者自己选择有关仪器,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一氧化碳PPT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一氧化碳PPT
当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占到0.02%时,人在2h~ 3h后就会出现头晕恶心的症状;当一氧化碳的含量达 到0.08%时,2h即昏迷;含量再高,将危及生命。
发生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煤气阀门并开窗通风。此时千万不 能开灯检查泄漏源,因为开灯时会产生电火花引爆煤气。轻 微中毒者应呼吸大量新鲜空气即可,病情严重者要立即送医 救治。
例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采用的 方法是( D ) × A.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焦炭 × B.把混合气体点燃 × C.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 D.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解析:一氧化碳可与氧化铜反应,而二氧化碳则不 反应。同时,此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不增加新杂 质,符合除杂原则。
课后反馈总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学习一氧化碳的性质,首先根据一氧化 碳与二氧化碳在组成上不同来认识,然后分别介绍一氧化 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这些学习过程中注重紧密联 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 境的情感,让学生从中得到启示并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本节课结束后要注意加强相关化学方程式的巩固与练 习,对个别学生应加强督促与辅导。通过有关碳及碳的氧 化物的化学方程式的练习,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含碳物 质间的转化规律,提升学习的效率,扩大知识的结构。
(3)还原性: 3.CO的用途 (1)作气体燃料(可燃性) (2)冶炼金属(还原性)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小结
物理
性质


化 碳
化学 性质
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略小
可燃性: 还原性: 毒性:与血红蛋白结合,使机体缺氧。
用途
作燃料,冶炼金属
课后反馈总结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案

第2课时单质碳的化学性质【课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1)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2)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知道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从得氧失氧的角度理解的化学变化。

2.过程与方法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会对现象分析归纳,总结出重要的知识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了解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碳单质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试管(大小各1个)、铁架台、酒精灯、网罩、带导管的塞子、木炭粉、CuO粉末、澄清的石灰水一、导入新课上一课我们学习了几种碳的单质,并了解了它们重要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碳的化学性质。

二、推进新课碳的化学性质(1)常温下稳定[设问]①利用多媒体展示几幅古画或古人真迹。

这些字画都已几百年乃至几千年,纸或布都已破损,但黑色(墨中含有碳)仍然不变,这说明了什么问题?②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一些古建筑被埋入地下且被火将表面烧成黑色的柱子。

如果将这种木头柱子直接埋入地下,你们认为有什么后果?这又说明什么问题?[分析]上述两个现象都与碳的化学性质有关,说明了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经得起风吹、日晒、雨淋。

[讨论]是什么决定了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的呢?能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什么?[总结]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它要成为稳定结构,得4个电子或失4个电子都不容易,所以化学性质不活泼。

(2)可燃性[过渡]如果升高温度,碳是否会发生反应?回忆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说出反应的现象。

[回答]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O2点燃CO2,实验现象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介绍]当氧气不充足时,碳燃烧就不充分,这时生成一氧化碳,放出热量。

2C+O2点燃2CO[提醒]CO俗称“煤气”,有剧毒。

生活中烧煤取暖时,若燃烧不充分就会生成CO,使人中毒。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六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六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在化学学习道路上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对化学现象和实验有一定的认识和兴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碳及其氧化物的了解可能局限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对一氧化碳的认识可能较为模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以下学情:
3.通过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界奥秘的欲望。
2.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环保意识,关注碳及其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
3.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化学知识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吗?它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性?通过这个问题,引发学生对碳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利用多媒体展示碳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图片,如钻石、石墨、活性炭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碳的存在和多样性。
-碳及其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
3.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分析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与日常生活、工业生产等方面的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5.请同学们关注生活中的环保问题,举例说明碳及其氧化物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享。

初中部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

初中部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单质碳、一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初步学习选取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思路。

过程与方法从不同角度认识本单元化学方程式的特征,确立本单元各物质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讨论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CO2、CO的性质、用途以及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1、碳单质、CO2、CO的化学性质。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难点:选取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思路。

【导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请同学们回顾一下。

【自主探究】按照下表所列顺序,回忆所学知识,填写相关内容,形成本单元知识网络,总结出研究方法。

请同学们自主完成,提出你认为还应补充的内容以及你还有哪些疑问。

____________单质 ___________ 化学性质____________碳物理性质:__________ ____二氧化碳化学性质: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制法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氧化物验满: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方法:_____________物理性质: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化学性质: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一氧化碳用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合作探究】1、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项目物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碳单质金刚石石墨C60分子碳的氧化物CO2 CO项目氧气二氧化碳原料氯酸钾、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溶液石灰石(或某某石)、稀盐酸原理装置图收集方法检验方法验满方法为了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人类应该采取哪些措施?练习:下图分别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讲义及答案)附解析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讲义及答案)附解析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讲义及答案)附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B.金刚石、石墨、碳60由于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它们的性质存在明显差异C.CO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CO2用于人工降雨、灭火D.CO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危及生命2.实验室制取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全部都不会用到的装置是()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④⑤D.②④⑥3.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是()A.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C.金刚石、石墨和C60由不同种原子构成D.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4.下列装置都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其中与启普发生器原理不相符的是A.A B.B C.C D.D5.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氧气,下列说法正的是A.氧气占空气总质量的21% B.铁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紫色火焰C.夏天鱼池里需要增氧,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 D.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纯净的氧气时,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放出即可开始收集6.有两份质量相等的碳,其中一份在充足氧气中燃烧生成ag的二氧化碳;另外一份碳先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再将生成的一氧化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bg的二氧化碳,则a和b的关系是()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7.我国科学家将立方金刚石中的每个碳原子,用一个由四个碳原子组成的正四面体结构单元取代,形成了用途更为广泛的“T﹣碳’,(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T﹣碳”的说法正确的()A.它与金刚石是同一种物质B.其中的碳原子静止不动C.它是一种新型的含碳化合物D.它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8.如图所示装置(不可倒置)有多种用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H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B.若用水将此装置中的O2排出,水应从B端进入C.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CO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D.若要除去H2中的CO2可在此装置中装入NaOH溶液,气体从B端通入9.水资源缺乏、温室效应、酸雨、沙尘暴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学案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学案

初三化学科复习学案课题:碳和碳的氧化物学科化学姓名班级组别使用时间年月日【当堂检测】1.北约曾用“石墨炸弹”使南联盟的高压输变电线路短路,这是利用了石墨的( )A.可燃性B.还原性C.导电性D.润滑性2.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发现C60有重大贡献的三位科学家。

现在C70也已制得。

下列对C60和C70这两种物质的叙述中,有错误的是()A.它们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B.它们是两种新型的化合物C.它们都是由分子构成的D.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差是1203.世博“零碳馆”是中国第一座零碳排放的公共建筑。

“零碳”中的“碳”主要指( )A.CO B.CO2 C.CH4D.C4.二氧化碳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认识中正确的是()①在地窖、枯井内二氧化碳含量会比较高②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量跟压强成反比③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④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一个氧原子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 ②④5.合肥晚报讯(节选):合肥市卫生局应急办主任龚仁俊提醒说2013年春节,应急办已接到全市50余起煤气中毒事件报告;2013年2月14日,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等四家医院陆续接收因使用煤球炉不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87人,其中3人死亡……据介绍,通过煤气中毒的案例分析,可以发现,煤气中毒者呈现几个共同特点:一是大多中毒者居住空间狭小;二是将煤炉放在屋内;三是通风不够。

请回答:(1)煤气中毒是由气体引起的;使人中毒的原理是。

(2)在煤燃烧过程中,CO是怎样产生的?(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人为什么不易察觉到它的存在而发生煤气中毒?冬季取暖如何预防煤气中毒?【拓展升华】为了制取并收集干燥的CO2气体,现有如下实验装置。

(已知浓硫酸可以吸收水蒸气,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浓盐酸有挥发性)①a、b两种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碳及其化合物教学案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碳及其化合物教学案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碳及其化合物教学案【考点归纳】—、碳的几种同素异形体3、C60——碳单质家族新成员,为足球状,又名“足球烯”。

二、碳的氧化物1.二氧化碳(CO2)(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78℃时,凝华成固态干冰。

(2)化学性质:一般不具可燃性,也不能支持燃烧,不具还原性.无毒,但含量高可使人窒息而亡。

(3)用途:可用于灭火,作致冷剂,常用于人工降雨,制汽水、啤酒等饮料,也可作为气体肥料,促进植物光合作用.(4)实验室制法: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原理:CaCO3十2HCl = CaCl2十H2O十CO2↑收集:向上排空气法,不能用排水集气法.验满方法: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口,木条熄灭,说明气体已满.检验方法: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2.一氧化碳(CO)(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2)剧毒性: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缺氧死亡.原理:一氧化碳比氧气更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又不易分离,导致血红蛋白不能较好携带氧气,造成人体缺氧。

(3)还原性:CO+CuO Cu+CO 2 (4)可燃性:2CO+O 22CO 2 (5)用途:作气体燃料及用于冶炼金属。

三、有机物定义:含碳化合物,如:甲烷、酒精、乙炔、醋酸等。

但CO 、CO 2、碳酸盐等一向被视为无机物,原因是它们的组成、性质和无机化合物相似。

酒精、醋酸的化学式及性质:(1)酒精——化学名称:乙醇; 化学式:C 2H 5OH性质:可燃烧:C 2H 5OH+3O 22CO 2+3H 2O(2)醋酸——化学名称:乙酸;化学式:CH 3COOH性质:一元弱酸、其水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

3.煤、石油、天然气是世界上三大矿物燃料,必须记住它们的元素组成及用途。

【问题探究 】【例1】: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材料。

纳米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几个纳米(1纳米=10-9)的空心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纳米碳管如果完全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B .纳米碳管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C .纳米碳管材料管道多,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D .纳米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审题与思路:本题属于信息迁移题.解题关键在于能把学过的知识与题中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出正确的判断。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教学设计番禺区石碁中学薛少华一、教学设计思想本节课分为两部分,一是梳理本单元重要知识点,建构知识网络;二是通过创设情境问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首先,本课以CO2 为突破口,通过“产生CO2的反应”和“消耗CO2的反应”两个问题复习本章有关化学方程式。

再通过化学方程式整理出含碳元素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师生共同构建知识网络关联简图。

再以简图为基础,补充物质转化所需条件及体现的性质,得到一个完整的关联图,且在讲解每一个关联后,辅以即时练习,锻炼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二阶段为知识运用,以有针对性的题目帮助学生将知识学以致用。

精选两道与本课构建的知识网络紧密相关的推断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网络结构的应用。

二、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本单元是继第二、四单元学习空气、氧气和水以后,学习的又一个“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单元,学习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衍变关系。

这里既是对前一阶段启蒙学习能力达成的检验——需要全面运用启蒙阶段学习所积累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又是为以后学习燃料及其利用、酸和碱、盐和化肥等单元的内容打基础、作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

2.学生分析学生在学完本单元后,对于碳的单质的种类、性质、用途,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等内容有初步认识,就是对于一些常识类的知识学生较易接受。

学生普遍反映本单元知识多且乱,主要体现在考查化学性质时,学生不清楚反应过程及产物,不知道物质的性质,写不出或者混乱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因此,本节课重点在于梳理本单元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够写出生成CO2与消耗CO2 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 能够构建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知识网络图。

【过程与方法】1. 能运用知识整合的方法建构本单元化学物质间的网络关系图。

2. 学会利用知识框架图进行物质推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与消耗二氧化碳的反应体现化学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中的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教案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知道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2)了解金刚石、石墨、木炭、活性炭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3)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4)了解结构、性质、用途三者的关系。

2、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

教学重点: (1)了解金刚石、石墨、活性炭、木炭的性质和用途;(2)了解结构、性质、用途三者的关系。

(3)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阅读、探究、合作交流、演示教具准备:模型、图片、锥形瓶、木炭、红墨水、试管、酒精灯、导气管、铁架台、澄清石灰水和氧化铜粉末。

教学用时:1课时教学过程: [提问] 我们都见过晶莹璀灿的金刚石,也经常使用铅笔、碳棒,冬日里还可用木炭取暖,可你们知道它们各是由什么成份组成的?它们有什么联系吗? [讲解] 铅笔芯、碳棒的主要成份是石墨,金刚石、石墨、木炭,还有活性炭、焦炭等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

这节课主要学习金刚石、石墨及木炭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阅读] 课本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

一、碳的单质 1、金刚石【学生演示实验】用玻璃刀切割玻璃【提问】1、根据生活经验,你知道玻璃刀切割玻璃的原理吗? 2、由此,你可以推断出金刚石的性质吗?【讲解】1、金刚石装在钻探机的钻头上钻凿坚硬的岩层;金刚石砂轮用来磨削硬质合金; 2、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

【讲解】金刚石经过仔细的琢磨加工后,折光性能大大加强,成了商店里价格昂贵的钻石。

总结:金刚石的性质和用途(学生活动) 2、石墨【过渡】金刚石是碳单质家庭中最璀璨夺目的、最稀有和昂贵的,而同为碳元素组成的石墨和金刚石相比外表要暗淡许多,【指导看图】:书本石墨图【介绍】石墨是一种深灰色、有金属光泽的细鳞片状的固体。

【联系生活:】生活中哪些物质中含有石墨?(1)、质软【设疑】为什么石墨可以用作铅笔芯?【讲解】石墨也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但跟金刚石相反,它是硬度最小的矿物之一。

【介绍】由于石墨太软,只用石墨做铅笔芯,易断又易磨损,所以加入粘土。

铅笔是石墨和粘土混合而成的。

铅笔的型号用”H”、和”B”区分。

【联系生活】有人说:“不小心吃了铅笔芯就会中毒,因为铅笔芯中含有铅。

”你同意吗?学生活动: 讨论交流(2)、导电性【提问】石墨可做电极,由此推知它具有什么性质?(3)、润滑性【提问】如果有一把长期不用而生锈的铁锁,怎样轻易打开它呢?想一想?这个实验留给同学们回家去做。

(4)、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设疑】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别很大(外观、硬度、导电性等),这是什么原因呢?【指导看图】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示意图【讲解】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化学性质形似,如,都具有可燃性,燃烧后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

[讲解]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决定了用途上的差异。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性质上有如此大的差异是由于二者中碳原子的排列顺序不同,即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结论:物质的组成结构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用途 3、木炭、活性炭(1)、木炭【介绍】木炭、活性炭都是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组成的。

【提问】它们的物质分类?【介绍】木炭具有吸附性,吸附颜色、异味,如吸附食品和工业产品中的色素。

【设疑】为什么木炭具有吸附性?【展示】因为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把气体或溶液中的一些物质吸附在它的表面。

(2)、活性炭【联系旧知】联系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活性炭具有什么性质?【演示实验】实验6-1(对比实验;增加过滤操作)【讲解】活性炭的用途�D防毒面具(实物演示)、制糖工业。

【提问】木炭和活性炭来吸附色素和异味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只是把被吸附物吸附到疏松多孔的细孔管里,没有生成新物质) 4、C60 【介绍】除了金刚石和石墨以外,科学家还发现了一类新的碳的单质,它就是C60。

【提问】 1、观察它的化学式,你认为它是单质还是化合物? 2、该物质由哪种微粒构成? 3、“60”的含义?【实物演示】C60分子的结构模型,【讲解】这种分子形状与足球相似,也成为“足球烯”这种结构很稳定,这决定了碳60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

【介绍】C60的用途:目前,人们正在进一步地研究C60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以及在材料科学、超导体等方面的应用。

C60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介绍】除C60外,一些新的单质碳也相继被发现,如:C70、C240、C540 二: 碳的化学性质复习提问: 请写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常温下:(讲解)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阅读书上图6-8说明碳在常温下的稳定性)1、可燃性: 提问:回忆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并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讲述:木炭充分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C + O2 CO2),如氧气不足时,则会生成一氧化碳(2C+O22CO)小结:碳和氢气一样,都具有可燃性,但在不同的条件下,其生成的产物不同 2:还原性演示实验6-2(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现象)讲解: 现象是黑色固体变红色,并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板书: C+CuO Cu+CO2 讲解: ①在该反应中,碳得到氧、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碳是还原剂。

氧化铜失去氧、被还原成铜,是氧化剂②单质碳的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焦炭可以把铁从它们的氧化物中还原出来:2C+ Fe3O4 3Fe + 2CO2↑ 3: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相互转化及热量变化(讨论)在燃烧的很旺的煤炉里,添上新煤后,温度为什么会降低?且会有煤气产生?讲解:① 炽热的碳还能使二氧化碳还原为一氧化碳 C+CO2 2CO(吸收热量)②C+O2 CO2 (放出热量)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并预习下一节内容板书设计: 课题一金刚石、石墨和C60 一、碳的单质名称金刚石石墨 C60 外观纯净的金刚石是一种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晶体石墨是一种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的细磷片状的固体。

质软,有滑腻感,分子形似足球状。

有金属光泽,其徵晶粉末呈黄色。

导电性几乎不导电良好几乎不导电硬度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质软质脆导热性很差良好很差用途钻头、刻刀、装饰品电极、铅笔芯、润滑剂制备新材料、新配件、医学应用结论:物质的组成结构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用途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1、可燃性:碳与氧气的反应 C + O2 CO2 2C+O22CO 2、还原性: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C+CuO Cu+CO2 2C+ Fe3O4 3Fe + 2CO2↑ C+CO2 2CO(吸收热量)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CO2 (3)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获得二氧化碳气体的途径的讨论与分析,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药品,树立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意识;(2)通过对二氧化碳和氧气有关性质的比较,了解制备二氧化碳和氧气时,其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异同,初步确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作出创新、大胆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制取方法。

难点: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出发,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教学准备:锥形瓶,带导管的橡皮塞,集气瓶,玻璃片,烧杯,试管,火柴,澄清石灰水,稀盐酸,稀硫酸,碳酸钠,石灰石。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合作交流、演示、实验。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创设情景 1、结合生活和已有的知识,列举大家知道的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

2、上述这些反应能否用于实验室中制取CO2?简要说明理由。

(导入课题并板书)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演示实验)实验1: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实验2: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观察并描述现象:实验1:由大量气泡产生,反应很剧烈。

实验2:开始反应时有气泡,一会儿就没有气泡。

(讨论与思考)通过上述两个实验,思考实验室中能否采用上述方法制取CO2气体?分析得出:实验1反应太快,来不及收集气体,实验2反应一会儿就停止,不理想。

(演示实验)实验3: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讨论与思考)上述三个实验中,哪一个比较适合于实验室制取CO2气体?为什么?学生讨论并得出结论:实验3反应速率比较适中,适合实验室制取CO2气体。

一、药品及反应原理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原理:CaCO3 + 2HCl ==== CaCl2+ H2O + CO2↑ (过渡)我们已经知道了实验室制取CO2的原理,那么实验室该用哪种装置来制取CO2气体?二、装置的确定实验室制取O2的两套发生装置讨论下列几个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由哪几个部分组成?2、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3、收集气体一般由哪几种方法?确定气体收集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小结: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固液常温型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收集装置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排水法(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引导讨论二氧化碳和氧气制取实验及相关性质的比较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或小)是否与水反应氧气(加热高锰酸钾)二氧化碳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找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异同,从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自主选择组装仪器(讨论与思考) 1、如何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怎样检验集气瓶中气体已经集满? 2、实验的步骤有哪些?布置作业课本P116 习题3、4做在作业本,其他练习做在课本上。

板书设计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药品及反应原理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原理:CaCO3 + 2HCl ==== CaCl2+ H2O + CO2↑ (碳酸钙) (氯化氢)(氯化钙)二、装置的确定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固液常温型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收集装置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排水法(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记住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的主要用途和温室效应。

(3)了解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因及防护措施。

2、过程与方法(1)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归纳(2)会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了解温室效应对人类可能产生的危害,形成热爱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