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校本课程

合集下载

地理校本课程设计

地理校本课程设计

地理校本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地理课程中有关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概念,如地形、气候、水文等。

2. 学生能够描述我国不同地理区域的特点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 学生能够了解并分析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进行地理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分析。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地理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激发探究地理现象的欲望。

2. 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观念,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 学生通过学习我国丰富多样的地理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地理学科性质,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掌握地理知识,又能提升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这些具体学习成果展开,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概念: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等,参考教材相关章节。

2. 我国地理区域特点:学习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七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点,结合教材相关内容。

3. 人地关系:分析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可持续发展策略。

4. 地理信息收集与分析: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学习地理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分析方法。

5. 实践活动:组织户外实地考察,观察地理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如下:第一周: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概念;第二周:我国地理区域特点(东北、华北);第三周:我国地理区域特点(华东、华中);第四周:我国地理区域特点(华南、西南);第五周:我国地理区域特点(西北);第六周: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第七周:地理信息收集与分析;第八周:实践活动及总结。

地理校本课程设计

地理校本课程设计

地理校本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地理校本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我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和行政区划;(2)掌握我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3)了解我国的、经济、文化等人文环境特点;(4)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2.技能目标:(1)能够使用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查询地理信息;(2)具备地理观察和描述能力,如观察地形、气候等;(3)学会分析地理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地理概况: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和行政区划,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情况。

2.自然环境:详细讲解我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让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

3.人文环境:阐述我国的、经济、文化等人文环境特点,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社会发展。

4.地理实践: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章节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我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基本知识。

2.讨论法:分组讨论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地理案例,使学生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实验法:利用实验设备,进行地理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地理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地理知识。

2.参考书:提供丰富的地理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初中地理校本课程

初中地理校本课程

初中地理校本课程概述:初中地理校本课程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而设计的课程。

它旨在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和热爱,并提高他们的地理意识和空间认知能力。

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通过研究地理知识,使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增强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认知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3. 促进学生地理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课程设计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课程内容:1. 地球与环境:包括地球的形状结构、地球的运动与地理经纬度等基础知识,以及地球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等内容。

2. 区域地理:涵盖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气候变化和地域分布等内容,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

3. 城市与人类活动:主要介绍城市的发展历程、人口变化和城市规划等内容,使学生了解城市的演变和人类在城市中的活动。

4. 资源与环境保护:关注地球上的资源分布和利用问题,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地理知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好奇心。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地理实地考察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小组合作研究: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促进他们的交流和合作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估方法:1. 日常表现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评估学生的研究态度和表现。

2. 知识考核:定期进行知识考核,评估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项目评估:根据学生在实践项目中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估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结论:初中地理校本课程通过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地理意识和空间认知能力,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

初中地理校本课程设计

初中地理校本课程设计

初中地理校本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我国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基本地理知识。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工具,进行地理信息的查询和分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以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为例,主要包括:1.第一章:地理常识2.第二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3.第三章:亚洲的国家4.第四章:我们国家的疆域和行政区划5.第五章:地形和气候6.第六章:河流和湖泊7.第七章: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地理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利用实验设备,进行地理现象的观察和验证。

四、教学资源1.教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参考书:地理知识拓展读本3.多媒体资料:地图、卫星图像、地理视频等4.实验设备:地球仪、地形模型、气候模型等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准备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需要,确保资源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五、教学评估教学评估采用多元化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地理绘图、报告、论文等,评估学生的地理知识和运用能力。

3.考试:定期进行书面考试,检测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4.综合素质:评估学生在地理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实地考察、地理竞赛等。

教学评估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六、教学安排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教学,确保每个章节都有足够的教学时间。

2.教学时间:每周安排两节地理课,每节课45分钟。

3.教学地点:教室和实验室。

4.实践活动: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地理竞赛等活动,丰富学习体验。

中学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案

中学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案

中学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案1. 引言地理课程在中学阶段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和解释地球表面的现象,而且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本文档旨在提出一份中学地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地理知识,并提升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2. 目标与目的中学地理校本课程的目标是:- 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和过程的兴趣和热爱;- 促进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发展;- 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地理问题的解决能力;-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维。

3. 课程设计与分级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中学地理校本课程应采取一系列的课程设计与分级。

3.1 核心课程核心课程包括:- 地理概论-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地理实践核心课程的设计应包括相关的知识点、概念解释、案例分析等,通过丰富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理论和现实应用之间的联系。

3.2 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应提供更深入的地理学科知识,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让他们有机会选择他们感兴趣的特定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选修课程可以包括:- 经济地理- 城市地理- 人口地理- 气候与气象选修课程的设置应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力。

4. 教材开发与资源准备为了实施中学地理校本课程,我们需要开发适合学生研究的教材,并准备相应的教学资源。

4.1 教材开发教材开发需要团队合作,我们将聘请地理学界专家和中学教师组成编写团队,制定详细的编写计划,确保教材内容准确、科学,并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4.2 教学资源准备教学资源包括但不限于:- 多媒体教学辅助材料:PPT、视频等;- 实地考察、户外实践的相关指导和安全措施;- 地理实验室和设备的购置和管理。

5. 教学方法与评估方式中学地理校本课程应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

5.1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应多样化,包括但不限于讲授、讨论、小组合作研究、案例分析等。

中学地理校本课程教材

中学地理校本课程教材

中学地理校本课程教材XXXChapter: Life and GeographyXXX:1.XXX of the world around them.2.To teach students how to apply geographical knowledge to explain n。

life。

and other geographical phenomena.3.XXX' XXX and judge n using their knowledge.4.XXX.5.XXX.Table of Contents:1.n to Life and Geography2.Preface to Life and Geography3.Wilderness Survival4.Meteorology and Life5.Disaster nXXX:XXX.n to Life and GeographyI。

The Philosophy of the New High School Geography CurriculumThe "General High School Curriculum Plan (Experimental)" clearly states that "general high school XXX the quality of the n and is oriented towards the public."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basic task of high school n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n。

Geography is a subject course set up in general high schools and belongs to the nal curriculum。

高中地球科学校本课程汇编

高中地球科学校本课程汇编

高中地球科学校本课程汇编一、引言本文档旨在为高中地球科学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课程汇编,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地球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地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地球的各个方面,包括地质、气候、水文、生态等等。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能够:- 理解地球的结构和形成过程。

- 分析地球上的地貌和岩层,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 掌握地球的气候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 理解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管理。

- 了解生物和生态系统的地球科学意义。

三、课程内容1. 地球的结构与演化-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的外部地貌- 地质时间和地质历史- 地壳板块运动和地震活动2. 地球物质与岩石- 地球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岩石的分类和成因- 矿物和矿石的特征和应用3. 地球的大气- 大气成分和结构- 气候和气候变化- 大气循环和天气系统4. 地球的水资源- 水循环和水资源分布- 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5. 地球的生物与生态系统- 生物圈和生态系统的特征- 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适应性-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四、课程安排本课程将根据教学进度和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安排,建议每周进行两节地球科学课程,每节课时长为45分钟。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研究进度和理解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五、评估方法为了衡量学生对地球科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可采用以下评估方法:- 课堂参与和讨论- 小组项目和报告- 个人作业和实验报告- 期中和期末考试六、总结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地球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希望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欣赏地球这个宝贵的家园。

如需更详细的课程信息,请参阅教材和教学辅助资料。

【初中地理】初中地理校本课程内容解读

【初中地理】初中地理校本课程内容解读

【初中地理】初中地理校本课程内容解读【—校本课程内容解读】初中地理校本课程内容阐释的传授内容哦。

课程内容第一部分天文概论第一章天文简史§1.1古代天文学发展§1.2星座故事§1.3近代天文学发展§1.4现代天文学与展望第二章宇宙环境§2.1宇宙起讫问题与假说§2.2宇宙天体类型§2.3恒星§2.4恒星进化§2.5其他天体类型第三章宇宙中的地球§3.1太阳系§3.2太阳系成员§3.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3.4地球的运动及其地理意义第四章天体力学§4.1万有引力定律§4.2万有引力定律运用§4.3其他天体力学现象第二部分天文观测第一章光学望远镜§1.1凸透镜§1.2凹透镜§1.3折射望远镜§1.4凹面镜§1.5反射望远镜§1.6光学望远镜特点及运用第二章射电望远镜§2.1黑体电磁辐射定律§2.2射电望远镜类型§2.3射电望远镜特点及运用第三章天文观测§3.1天球坐标§3.2星图判读应用§3.3宇宙观测前沿观测活动:常规观测辨认银河系;观测大熊座、小熊座、仙后座、天鹰座、天琴座、金牛座、猎户座、狮子座等星座;观察北极星、织女星、牛郎星、天狼星等恒星;观测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等行星;观察太阳大气层、太阳黑子等;观测月球表面地貌、观测月相变化,总结变化规律;特殊天象实时追踪彗星流星雨日食和月食其他各种天象野外观测在有特殊天象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前往野外(如崇明东滩、天平山等地)观测。

以上对初中地理校本课程内容阐释科学知识,同学们都能够较好的掌控了吧,期望同学们较好的展开地理知识的自学,并在考试中获得较好成绩。

初中地理校本课教案

初中地理校本课教案

初中地理校本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形状、地球仪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以及经纬网的构成和作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球仪,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通过制作手绘地球仪,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地球的认识和保护地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地球的基本形状和地球仪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2. 经纬网的构成和作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b.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仪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2. 自主学习:a.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地球的基本形状、地球仪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b. 学生相互讨论,交流自己对地球仪的理解。

3. 课堂讲解:a. 讲解地球的基本形状:椭球体和赤道膨胀。

b. 讲解地球仪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地球仪的构造、如何读取地球仪上的信息。

c. 讲解经纬网的构成和作用:经纬网的定义、经纬度的划分和表示方法。

4. 实践操作:a. 学生分组观察地球仪,总结地球仪上的重要信息。

b. 学生动手制作手绘地球仪,加深对地球仪的理解。

5. 课堂小结: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b. 学生分享自己在制作手绘地球仪过程中的收获。

6. 作业布置:a. 让学生运用地球仪,观察自己所在城市的经纬度位置。

b. 让学生结合教材,了解地球仪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地球仪、制作手绘地球仪等活动,使学生了解了地球的基本形状、地球仪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以及经纬网的构成和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初中地理】初中地理校本课程性质的解读

【初中地理】初中地理校本课程性质的解读

【初中地理】初中地理校本课程性质的解读【—】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

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就是一门兼具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一)区域性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以区域地理居多,展现出各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点,阐述相同区域的地理概况、发展差异及区际联系。

(二)综合性
地理环境就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变成的繁杂系统。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初步阐明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繁杂关系,从相同角度充分反映地理环境的综合性。

(三)思想性
地理课程注重当今社会遭遇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阐述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含有爱好家乡、热爱祖国、高度关注全球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内容。

(四)生活性
地理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充分反映学生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将碰到的地理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

(五)实践性
地理课程所含多样的课堂教学内容,包含图表绘制、学具制作、实验、模拟、野外观测、社会调查和乡土地理考察等,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初中地理
崭新课程标准建议从地理的视角重新认识和观赏我们所存活的这个世界,从而提高生活品位和精神体验层次,加深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

2024年中学地理必修课程大纲

2024年中学地理必修课程大纲

2024年中学地理必修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与人文现象的学科,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地球和人类社会的认知能力,提供地理思维和地理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 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地球结构、地球运动、地球与宇宙关系等。

2. 理解自然地理现象: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现象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理解人文地理现象:人口、城市、交通等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4. 培养地理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5. 增强地理实践能力:通过实地考察、地理信息系统等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应用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地理基本概念与技能- 地球的结构与性质- 地图与地图阅读技巧-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2. 自然地理- 海洋与大气- 陆地形成与变化- 气候与气象- 水资源与管理- 生态环境与保护3. 人文地理- 人口与人口迁移- 城市化与城市规划- 农业与农村发展- 工业与经济地理- 交通与运输4. 地理实践- 实地考察与调研-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案例- 地球观测与遥感技术- 地理实验与数据分析四、教学方法1. 授课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和技能。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数据收集和分析,培养实践操作和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促进交流与合作。

4. 多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技术提供丰富的视听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概念。

5. 自主学习: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地理活动,进行独立学习和研究。

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实验报告等。

2. 作业与考试:定期布置作业,进行考试测试学生的掌握情况。

3. 实践操作:实地考察、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等实践活动的报告和评估。

六、教材与参考资料教材:根据课程内容编写的:《中学地理基础知识》、《自然地理学概论》、《人文地理学概论》等。

参考资料:包括地理科普读物、地理学术期刊、相关研究报告和国内外地理信息数据等。

初中地理校本教研课程(3篇)

初中地理校本教研课程(3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地理学科作为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需求,提高地理教学质量,我校特设计初中地理校本教研课程。

二、课程目标1.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 优化地理教学策略,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3. 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4. 促进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内容1. 地理教学理念与课程改革(1)地理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2)课程改革: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校本地理课程。

2. 地理教学方法与技巧(1)课堂导入:运用多种导入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1)地理与历史、政治、生物等学科的融合:通过跨学科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地理与信息技术、艺术等学科的融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地理教学手段。

4. 地理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1)教材资源:深入挖掘教材,提高教材利用率。

(2)网络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地理教学渠道。

(3)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课程实施1. 组织教师参加地理教学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2. 开展地理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 开展地理教学观摩课、公开课等活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4. 组织地理学科竞赛、实地考察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5. 定期进行地理教学评价,不断优化教学策略。

五、课程评价1. 教师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2. 学生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地理素养等方面。

3. 家长评价:了解家长对地理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初中地理校本教案

初中地理校本教案

初中地理校本教案年级:初中七年级学科:地理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洋的基本概念,知道海洋的特点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世界四大洋的分布、面积、深度等基本信息。

3. 培养学生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的意识。

教学重点:1. 海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世界四大洋的分布和基本信息。

教学难点:1. 海洋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2. 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海洋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海洋。

2. 提问:你们对海洋有什么了解?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海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 讲解海洋的形成和作用。

2. 讲解世界四大洋的分布和基本信息。

四、课堂互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后作业1. 绘制世界四大洋分布图。

2. 写一篇关于保护海洋的短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2. 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二、课堂讲解1. 讲解海洋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2. 讲解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及保护海洋的重要性。

三、课堂互动1.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保护海洋的措施。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后作业1. 收集有关海洋资源的资料,进行课堂分享。

2. 写一篇关于海洋保护的宣传稿。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海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世界四大洋的分布和基本信息的记忆情况。

3. 学生对保护海洋的认识和措施的提出。

浙江省奉化中学高中地理校本课程世界地理2.4中亚教案

浙江省奉化中学高中地理校本课程世界地理2.4中亚教案
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教师需要在作业评语中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激发他们的学习亚地区的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板书设计
1.中亚地区地理特征:
-地理位置:亚洲中部,东西北南分别为里海、天山山脉、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包围。
-自然环境:干旱、半干旱气候,草原、沙漠、高山地形。
-河流湖泊:阿姆河、Syr Darya河,里海等。
2.中亚地区经济发展:
-农业:棉花、小麦、粟等,灌溉农业为主。
-工业: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开采,轻工业、机械制造业。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要求学生在课后阅读提供的拓展阅读材料,并针对其中的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同时,鼓励学生通过查阅其他资料、参加学术讨论、撰写论文等方式,深入探究中亚地区的相关问题,以提高他们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
在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对中亚地区的文化特点、经济合作、历史背景、自然环境以及国家之间的关系等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通过拓展与延伸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掌握中亚地区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地理核心素养和人文素养。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
点评作业:教师需要在作业评语中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点评,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例如,教师可以表扬学生作业中的亮点,如对某个知识点掌握得很好,或者分析得很有深度等。同时,教师也需要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如对某个知识点理解不够准确,或者分析不够全面等。
反馈学习效果:教师需要在作业评语中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例如,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你的作业做得很好,对中亚地区的地理特征掌握得很好,但还需要加强对经济发展方面的了解。”
3.中亚地区的历史背景:提供关于中亚地区历史背景的阅读材料,如中亚地区的古代历史、重要事件、历史人物等,帮助学生了解中亚地区的历史发展脉络。

高中地理校本计划

高中地理校本计划

校本地理计划校本地理计划是一个针对学校特色和学生需求而设计的地理教育计划。

该计划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增强他们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以下是一个校本地理计划的示例,供您参考:一、计划目标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空间感知能力。

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和实践能力。

激发学生的地理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基础地理知识:包括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地方特色地理:介绍学校所在地的地理特色,包括地形地貌、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等。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了解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

三、教学方法课堂教学:通过讲解、演示、讨论等方式,传授地理知识和方法。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地理特色地点,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加深对地理环境的认识。

实践活动:设计地理实践活动,如制作地图、进行环境调查、撰写地理报告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安排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间等。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教学质量。

定期进行教学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五、教学资源教材与参考书: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地理教材和参考书,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

地图与图表:利用地图和图表展示地理信息,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感知。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如地理网站、在线地图等,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六、计划实施与评估实施计划:按照教学安排进行教学活动,确保计划的顺利执行。

定期评估:通过考试、作业、实践活动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计划的实施效果。

总结反馈:对计划的实施进行总结,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以便对计划进行改进和完善。

通过以上六个方面的规划和实施,校本地理计划可以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地理教育,帮助他们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素养,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同时,该计划还可以结合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初中地理校本教材

初中地理校本教材

初中地理校本教材初中地理校本教材篇一:地理校本课程教案地理校本课程教案世界旅游篇二:中学地理校本课程地理校本课程***前言***坐落于甘肃省玉门市赤金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学校。

赤金镇是“铁人”王进喜的故乡,***也继承了“铁人精神”,建校几十年以来,通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在学校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全面发展的思维正日趋形成新教育理念的潮流,******遵循着与时俱进的思想,认为单纯靠“教师的讲授、学生的接受、考试的分数”来诠释的旧教育观,应该逐渐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遗弃。

应该将目光投入到新课程的开发上来,以期真正地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培养全新的能独立思考和进行自主学习的新一代接班人。

而校本课程的开发自然就成了这种实践的一种相当有效的手段和措施。

***基于学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和学生、老师的特点,通过各种方式,如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对国家地理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国家地理课程和地方地理课程校本化、个性化、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特点和需要的地理课程,形成了具有赤金特色的校本课程。

在课程编写过程中,注重了以下几方面:1、制定目标、明确要求。

校本课程的设计不能违背国家课程的要求,同时也不能随意地开设。

明确了课程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素质,最后要求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或者是能拿出什么成果。

对于课程目标的设定有以下几方面:第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发展观。

第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三,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操以及作为主人翁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

第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敢想敢做”的行动能力。

对学生的要求突出以下方面:首先,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到一定程度。

其次,明确学习成果的表现形式,即课程评价方式。

2、最大限度利用现场课程资源。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立足于我们所学过的课本知识,同时也是对所学内容的一个扩充;立足生活题材,让学以至用;借助各方教学资源,让课程变得生动有趣。

地理知识校本课程设计

地理知识校本课程设计

地理知识校本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我国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理解各地理区域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2. 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认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自然、人文特点。

3. 使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提高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气候、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

2. 提高学生地图阅读、绘制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能力,为后续地理学习打下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激发探究地理知识的兴趣。

2. 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自豪感,树立全球化观念,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关注和参与地理环境保护。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地理学科特点,注重知识传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帮助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其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我国地理区域划分及特点:依据教材相关章节,讲解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特点,分析各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和人文特色。

2. 世界地理概览:结合教材内容,介绍世界主要地理分区、国家和城市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及人文风情。

3. 地图知识与应用:教授地图的基本要素,如比例尺、方向、图例等,以及地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地形图、交通图、气候图等。

4. 地理信息系统(GIS)入门:引导学生了解GIS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学会使用简单的GIS软件进行地理信息查询和分析。

教学安排与进度:第一周:我国地理区域划分及特点(1-2课时)第二周:世界地理概览(3-4课时)第三周:地图知识与应用(5-6课时)第四周:地理信息系统(GIS)入门(7-8课时)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紧密相连,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系统地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地理技能,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设计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设计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高中地理课程中的重要概念和基础理论,如地理位置、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等。

2. 使学生了解我国地理特点及其对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3. 帮助学生理解世界地理格局及其演变,提高对全球地理现象的分析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进行地理信息查询、分析、处理的能力。

2. 提高学生通过实地考察、社会调查等方法,对地理现象进行实证研究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其探索地理奥秘的欲望。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关注地理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全球意识,使其具备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本课程针对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结合地理学科的性质,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和未来职业发展中。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地理学科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地理基础知识:地理位置、地理环境、气候、水文、地貌等,对应教材第一章至第三章。

-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第二章:地貌与地理环境- 第三章:气候与水文2. 中国地理:我国地理区域划分、区域特点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应教材第四章至第六章。

- 第四章:北方地区- 第五章:南方地区- 第六章: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3. 世界地理:世界地理分区、地理现象及其成因,对应教材第七章至第九章。

- 第七章:亚洲- 第八章:欧洲、非洲和大洋洲- 第九章:美洲4. 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应用:地图制作、地理信息查询与分析,对应教材第十章。

- 第十章: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应用5. 地理实践:实地考察、社会调查、案例分析等,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实践性教学。

中学地理校本课程教材

中学地理校本课程教材

中学地理校本课程教材介绍本文档旨在讨论中学地理校本课程教材的重要性及其编写要点。

中学地理课程教材在学生研究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知识以及地理实践技能。

重要性- 帮助学生理解地理概念和原理:地理课程教材应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地理概念和原理,为他们建立地理思维提供坚实基础。

- 培养地理综合能力:地理课程教材应以多样化的研究活动和案例,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 关注地理实践:地理课程教材应关注地理实践,通过野外考察、地理实验等方式,将地理理论与实际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并掌握地理技能。

编写要点- 内容涵盖全面:地理课程教材应涵盖各个地理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如地球与地图、人口与城市、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等。

相应的重点应根据学生的年级和研究阶段来进行合理划分。

- 结构清晰且可读性强:地理课程教材应具有清晰的结构,包括目录、章节、段落等,使学生能够有条理地研究地理知识。

同时,应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增加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吸收。

- 激发学生的兴趣:地理课程教材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特点,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图片、图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 与时俱进:地理课程教材应结合当前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及时更新内容,使教材更具现实性和可靠性。

总结中学地理校本课程教材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和培养地理综合能力的重要资源。

在编写过程中,应确保全面涵盖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结构清晰且可读性强,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与时俱进。

这样的教材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校本课程***前言***坐落于甘肃省玉门市赤金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学校。

赤金镇是“铁人”王进喜的故乡,***也继承了“铁人精神”,建校几十年以来,通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在学校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全面发展的思维正日趋形成新教育理念的潮流,******遵循着与时俱进的思想,认为单纯靠“教师的讲授、学生的接受、考试的分数”来诠释的旧教育观,应该逐渐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遗弃。

应该将目光投入到新课程的开发上来,以期真正地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培养全新的能独立思考和进行自主学习的新一代接班人。

而校本课程的开发自然就成了这种实践的一种相当有效的手段和措施。

***基于学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和学生、老师的特点,通过各种方式,如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对国家地理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国家地理课程和地方地理课程校本化、个性化、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特点和需要的地理课程,形成了具有赤金特色的校本课程。

在课程编写过程中,注重了以下几方面:1、制定目标、明确要求。

校本课程的设计不能违背国家课程的要求,同时也不能随意地开设。

明确了课程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素质,最后要求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或者是能拿出什么成果。

对于课程目标的设定有以下几方面:第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发展观。

第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三,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操以及作为主人翁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

第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敢想敢做”的行动能力。

对学生的要求突出以下方面:首先,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到一定程度。

其次,明确学习成果的表现形式,即课程评价方式。

2、最大限度利用现场课程资源。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立足于我们所学过的课本知识,同时也是对所学内容的一个扩充;立足生活题材,让学以至用;借助各方教学资源,让课程变得生动有趣。

3、结合时事热点,开发校本课程。

学生对时事热点的了解往往是来自网络、报纸,而对于这些报道的内容,因此往往是停留在知道的基础上,要他们进一步解析或者是提出意见、见解就显得困难了;也就是说我们的学生对时事的了解不够深入、全面。

开设与时事有关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有一定的帮助。

4、重视学生兴趣,让校本课程更具活力。

学校是为学生而存在的,学生的兴趣与需要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

***在开设地理校本课程的时候,注意学生兴趣与知识的结合,务求令到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从而期望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教材主要由“气象万千”和“野外生存”两部分组成。

教材编写紧扣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气候,锻炼学生的生存能力。

希望本教材对学生的生活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目录第一章气象万千....................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如何观天气....................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气候与健康....................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野外生存....................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野外天气观察..................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野外方向判断..................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地图与指北针的认识和使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寻找水源和取火................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露营知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节灌木丛穿越知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节野外避难之策..................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气象万千第一节如何观天气学习目标:1、能简要说出生活中常见的几种天气现象,并能结合自身生活说出自己对天气的理解。

2、与同学分享自己所知道的有关天气的民谚。

3、说说自己是如何预测天气的,将经验传授给自己的同学。

一、生活中常见的几种天气现象1、晕天空中有一层高云,阳光或月光透过云中的冰晶时发生折射和反射,便会在太阳或月亮周围产生彩色光环,光环彩色的排序是内红外紫。

称这七色彩环为日晕或月晕,统称为晕。

由于有卷层云存在才出现晕,而卷层云常处在离锋面雨区数百公里的地方,随着锋面的推进,雨区不久可能移来,因此晕就往往成为阴雨天气的先兆。

2、华天空中有一层透光薄云,云中的水滴大小均匀,若是由冰晶组成的云则要求冰晶尺寸均匀。

月光或阳光透射云层过程中,受到均匀云滴(水滴或冰晶)的衍射,结果会在月亮或太阳周围紧贴月盘或日盘形成内紫外红的彩环,称为华。

因日光太亮,所以人们不易观察到日华,月华则比较常见。

紧贴月盘的华又称华盖,通常华盖的紫色不太显著故内环呈青蓝色,其外呈黄色为主,最外呈红色。

有时在华盖外隔一暗圈后还会出现一个甚至几个彩色排序与华盖相同,但亮度弱得多的同心光环,称为副华。

3、虹和霓含七种色光的太阳光线,射入大气中的水滴(雨滴或雾滴),各种色光经历折射和反射后,可在雨幕或雾幕上形成彩色光弧环。

当光环的彩色排序是内紫外红时,称为虹。

在虹的外面,有时还出现较虹弱的彩色光环,彩色环的排序与虹相反即内红外紫,称为霓或副虹。

虹和霓都要背对太阳而立才能观察到。

在夏日的傍晚,西方放晴而东方天空有云雨时,最易看到虹和霓。

4. 曙暮光日出前,即太阳未露出地平线前,阳光照射到高层大气,阳光被大气分子散射,造成天空微亮,地面微明,从这时刻起到太阳露出地平线为止的光亮称曙光。

日落后即太阳西沉到地平线以下后,仍有一段时间阳光可照射到高空大气,因空气分子散射使天空和地面仍维持微明,这段时间的光称暮光。

曙光与暮光合称曙暮光。

曙光时段称黎明,暮光时段称黄昏。

由于曙光开始与暮光终了的标准不同,通常分为民用曙暮光,航海曙暮光与天文曙暮光。

曙暮光持续的时间在赤道最短,随纬度增加而增加。

二、听民谚、识天气异常的气候变化事件总会给人们留下异常深刻的记忆和思索。

我国古人就曾对严寒等异常气候条件联系气候变化过细致的观察并形成民谚。

“夏有奇热,冬有奇寒”。

夏秋时,当太平洋台风来袭之前多酷热,令田间鱼儿被晒死,民间视当年气温变幅增大,冬天有严寒之兆。

“奇热必有奇寒”。

是指入冬之后如果持续温暖,则一旦冷空气南来,降温可能剧烈、持久。

放眼于更长的时间范畴,世界连续数年暖冬,就得留心终归会来一个寒冬。

“日暖夜寒,东海也干”。

这主要指半个月的天气。

通常寒潮于冷空气笼罩下,天气整日晴朗,所以日夜温差大。

“奇寒必有奇旱”。

奇寒本身就表明干冷空气势力特强,大气环流形势有利于冷空气继续频繁南下,暖湿空气萎缩退居外海。

此种局势往往持久,若至今春雨水推迟,导致冬春连旱。

历史上不少严重冬春连旱年皆为前期严寒有关。

“冷得早,回暖早”。

如果最冷时段明显提前,则同一冬季中往往不容易再次出现同样量级的严寒,也表明季节会相应提前,春天可能早来。

三、如何预测天气现在人们往往通过天气预报来得知天气状况,虽然方便,当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及时获悉,况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疏忽大意,一旦失去科技服务,既失去了依赖,又没有丝毫自然常识,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困扰。

现将一些预测天气的经验收集,希望对学者有帮助。

1、清晨,太阳末出之前,看东方黑云,如鸡头、龙头、旗帜、山峰、车马、星罗,如鱼、如蛇、如灵芝、如牡丹,或紫黑气贯穿,或在日上下者,主当日有雨,多在13~17时。

2、夜晚,看月亮颜色,或青或红,主次日有雷雨。

月亮周围有白云结成圆光,或大如车轮者(月晕),主来日大风。

所谓“日晕则雨、月晕则风,何方有缺、何方有风”。

又曰"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础润者,即柱脚石是有水珠渗出,主不日有雨。

结合现代情况有人总结出"暴热生风、管润生雨",即:突然暴热数天,一两日必有大风,自来水管管道上面有水珠渗出,擦去后仍渗出者,主一两日内有雨。

3、星光闪烁,必定风作。

白云遮住北斗星的2~4小时。

"天公作变,水面生靛",夏日水底生苔、水作靛青色,主有暴雨。

水有泥腥味或有香味时,主雨水将至。

下雨时,泥腥味甚浓者,一二日内难晴。

4、阴历正月初七、初八,北风必定发。

阴历二月初三、三月清明、四月夏至、六月十二日主阴天或雨天。

5、云向东,刮黄风;云向南,雨漂船;云向西,水滴滴;云向北,晒干麦。

东风虽主降雨,然在黄梅时节,大伏之中,刮东风则天晴,秋日吹北风每每降雨,但秋夜吹北风则主天气晴朗。

课后作业:写一篇小短文,介绍自己预测某一天天气的方法。

第二节气候与健康学习目标:1、能说出天气和气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说说自己亲身经历的有关气候影响健康的事件。

一、气候怎样“塑造”人类人的容貌、性格和行为,并非完全能由人类自己主宰,这个“权力”有时还握在大自然的“手心”。

人的高矮胖瘦以及容貌的红黄黑白,不仅与人的遗传有关,而且与气候也有一定的关系。

生活在赤道附近热带地区的人,由于光照强烈,气温又高,人的皮肤颜色黑黝黝的。

为了抵御酷热的气候,他们的脖子很短,头明显偏小,而鼻子较阔,这样有利于散发体内热量。

在寒带、温带的高纬度地区,常年太阳不能直射,光照强度较弱,气温很低,严寒期又长,这里大多为白种人。

为了抵御严寒,他们往往生有一个比住在温、热带地区的人更钩的鼻子。

鼻梁较高,鼻内孔道较长。

就头型而言,寒带和温带居民头大、头型圆,脸部比较平,这很有利于保温,减少散热量。

为适应高山稀薄的空气,山区居民的胸部突出,呼吸功能发达,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比沿海地区的居民明显偏多。

气候对身高的影响更为明显。

以我国为例,北京的年日照时数为2778.7小时,武汉年日照时数为2085.3小时,广州年日照时数为1945.3小时,成都年日照时数最少,仅为1239.3小时,所以这些城市居民的平均身高依次由高到矮。

其原因是日光中的紫外线能使人体皮肤内的脱氢胆固醇变成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有促进骨钙化和长粗长高的作用。

生活在热带地区的人,在室外活动的时间比较多。

气温高,使生活在那里的人性情易暴躁和发怒。

居住在寒冷地带的人,大部分时间在一个不太大的空间里与别人朝夕相处,养成了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具有较强的忍耐力的性格。

比如生活在北极圈内的爱斯基摩人,被人们称为“永不发怒的人”。

居住在温暖宜人的水乡的人们,因为气候湿润、风景秀丽,人们对周围事物敏感,且多情善感,机智敏捷。

山区居民因为山高地广,人烟稀少,长久生活在这种环境中,说话声音宏亮,性格诚实直爽。

居住在广阔的草原上的牧民,因为草原茫茫,交通不便,气候恶劣,风沙很大,所以,他们常常骑马奔驰,尽情舒展自己,性格变得豪放直爽,热情好客。

二、气候影响生男生女婴儿的出生日期与气候有关。

在所有实行生命统计的国家里,婴儿的出生季节呈现出明显的统计规律。

以日本为例,在 1月份和3月份婴儿出生数最多,7月份最少;而双胞胎则大都出生在下半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