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陶岘简介
南阳陶三简介
![南阳陶三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fa13390a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62.png)
南阳陶三简介摘要:一、南阳陶三简介背景二、南阳陶三的主要成就三、南阳陶三的影响力与贡献四、南阳陶三的生平与事迹五、南阳陶三的评价与纪念正文:南阳陶三,原名陶渊明,字元亮,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辞赋家。
他出生于一个官僚家庭,由于家族衰落,他走上了自学成材的道路。
陶三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被誉为“田园诗派”的奠基人。
他的诗歌作品以自然、真诚、质朴的风格赢得了后世的赞誉。
南阳陶三的主要成就体现在诗歌创作上。
他的诗歌作品以描绘田园生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抒发归隐情怀为主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其中,《桃花源记》、《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等作品成为千古传世的佳作。
他的诗歌风格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苏轼、辛弃疾等大家均受其熏陶。
南阳陶三的影响力与贡献不仅在于文学领域,还在于他的人格魅力。
他崇尚自然、真诚,倡导简朴生活,淡泊名利,拒绝了多次做官的机会。
他的品行和作品成为了后世学习的楷模,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南阳陶三的生平与事迹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自幼聪颖过人,但因家族衰落,历经磨难。
成年后,他虽然曾做过一些小官,但始终未能施展才华。
陶三晚年饱受贫困之苦,但仍坚持创作,以诗歌抒发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后人的评价中,南阳陶三被誉为“千古第一隐逸诗人”。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如今,南阳陶三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不可或缺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和事迹被广泛传颂,成为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了纪念南阳陶三,后世在他的故乡建立了陶渊明纪念馆,搜集、整理、研究他的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位伟大的文学家。
同时,南阳陶三的名字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永恒的光辉。
总之,南阳陶三是我国东晋时期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诗人,他的作品和事迹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甘肃洮砚
![甘肃洮砚](https://img.taocdn.com/s3/m/4db6b769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ad.png)
甘肃洮砚洮砚,又称毛峰砚,因其产于中国甘肃省洮阳县而得名。
洮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精湛的技艺成为了砚画和砚台的代表之一。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甘肃洮砚的历史、制作工艺和价值。
洮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据传说,唐代有一次定州洮阳县君主名叫洛阳旺,他非常喜欢书法和研究研磨器具。
一天,他在研究中意外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石料,认为这种石料非常适合做砚台。
于是他将这种石料带回府中,开始研究和试验。
经过多年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他终于研发出了一种独特的砚台。
这种砚台由于出产于洮阳县而得名为洮砚,后人又称之为毛峰砚。
洮砚的制作工艺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
首先,制作洮砚的石料必须经过挖掘、砸碎、筛分等步骤。
然后,石料中的杂质需要经过多次清洗,以确保其纯净度。
接下来,将清洗干净的石料放入特制的模具中,进行冷压成型。
压制完成后,将其放入烘炉中进行初烧。
这个过程有助于石料更好地结合,并形成坚固的砚体。
随后,砚体需要进行打磨和雕刻工艺。
打磨过程中,工匠们使用特制的打磨工具进行砚台的整体形状和底部孔的雕刻。
最后,将打磨完成的砚台进行细致的雕刻和抛光。
整个过程耗时耗力,需要工匠们的耐心和技巧。
洮砚的价值在于其独特的品质和历史文化底蕴。
首先,洮砚的石料来自天然矿石,在砚台的磨研过程中可以释放出丝丝微香。
这种微香被认为可以增添砚台的灵气和墨香。
其次,洮砚从制作工艺到砚台的外观都非常精美,常常被人们用作艺术品的收藏品。
再次,洮砚作为研究和欣赏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承载了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心血和智慧。
因此,洮砚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具有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
洮砚不仅在中国国内广为流传,而且在海外也有很高的知名度。
自唐代起,洮砚就作为一种贵重的礼物被赠送给各国使节和重要客人。
如今,洮砚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成为了国内外艺术家和文化爱好者争相追捧的对象。
洮砚的市场需求日益增长,促进了洮阳县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陶姓的历史名人及主要成就
![陶姓的历史名人及主要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61f547d6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be.png)
陶姓的历史名人及主要成就
陶姓是一个常见的姓氏,有很多历史名人在各个领域做出了重要成就。
以下是一些知名的陶姓历史名人及其主要成就:
1. 陶潜(字名轩,公元365年-427年):中国东晋时期的文学家,以其散文和诗歌创作而闻名,尤以《桃花源记》和《陶渊明集》著称。
2. 陶渊明(字元亮,公元365年-427年):中国东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农学家,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农耕文化代表之一。
他主张耕读传统,提倡自耕自读,被誉为"田园诗人"。
3. 陶弘景(公元368年-419年):中国东晋时期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曾担任大将军、侍中等职务,是晋朝末年的重要政治人物。
4. 陶侃(公元379年-452年):中国南宋时期的著名军事将领,以其对抗北方鲜卑族的作战和边防事务的管理而得到赞誉。
他还是宋文帝赵倩的岳父。
5. 陶弘景(公元498年-548年):中国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被誉为"梁代文臣之冠"。
他的诗文作品广泛流传,并
被编入《全唐文》和《全唐诗》。
6. 陶泽如(公元1210年-1279年):中国南宋时期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曾率领华夏水师在对抗蒙古帝国的战斗中发挥关键作用。
陶泽如也是南宋末年的抗元名将。
7. 陶谦(公元1903年-1980年):中国现代资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曾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的军长和党的东北局书记。
他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人只是陶姓历史名人中的一小部分。
陶姓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许多陶姓的人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独特的南唐陶俑
![独特的南唐陶俑](https://img.taocdn.com/s3/m/e18676925fbfc77da269b1bb.png)
独特的南唐陶俑作者:朱毓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8年第05期摘要:南唐处在中国唐代和宋代之间的五代十国时期,而南唐就是十国之一,南唐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只有短短的三十八年,分别经历先主、中主、后主三位皇帝统治。
在此之前有关南唐的资料更是少之又少,而这些独特陶俑的发现恰好弥补了这些空白。
关鍵词:南唐;李昪;陶俑中国江苏南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件人物造型的陶俑,他表现的是男性跳舞的形象,而且他跳的舞蹈直到今天仍然很流行。
这件国宝的故事还得从一件盗墓案说起,1950年春在江苏省南京的夫子庙市场几个文物贩子在向路人兜售一些陶俑,突然几位警察出现在他们面前,警方对文物贩子审讯后得知,他们贩售的是几件中国古代陶俑来自南京郊外祖唐山上的一座古墓。
公安部门立即将这一情况上报给南京市的相关部门,当时的南京市市长刘伯承立即指示文物部门迅速对被盗的古墓展开考古发掘。
事后人们得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文物部门第一次对中国古代帝王陵墓进行考古发掘。
考古人员在南京郊外的祖唐山上发现了两座相邻的墓葬,墓道口都用青石板封堵,考古人员分别对两座墓室进行发掘,发现墓葬在落成不久后就被盗掘,棺材已经被毁坏。
尽管如此,墓中仍保存有壁画,还出土了大量陶俑,其中还包括造型怪异的人首鱼身俑和人首蛇身俑,那么墓主人究竟是谁呢?为什么会选择这些奇特的陪葬品呢?当时,中国著名考古学家时任南京博物院院长的曾昭燏发现了解开墓主人身份的重要线索,赠曾昭燏参与了现场的发掘工作,墓中一些散乱的玉片引起了她的注意,她很快发现这些玉片不是普通的陪葬品而是玉衰册,所谓玉衰册是古代高等级墓葬的标志之一记录墓主人身份的祭文,它是考古人员揭开墓主人身份最直接、最重要的资料。
专家发现玉片上有用金粉书写的“维保大元年”几个字,“保大”是南唐的年号之一,这证明墓主人很可能是南唐时期的一位帝王。
南唐处在中国唐代和宋代之间的五代十国时期,而南唐就是十国之一,领土范围包括今天江西全省以及安徽、江苏等部分地区,都城设在金陵也就是今天的江苏南京,南唐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只有短短的三十八年,分别经历先主、中主、后主三位皇帝统治。
8徂徕山与名人
![8徂徕山与名人](https://img.taocdn.com/s3/m/3dd7931b76c66137ee06193d.png)
【徂徕山与名人】徂徕山以其秀丽的景色和悠久的历史吸引了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志士,也养育了许多人才,可以说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有名的孔子晒缨台,参与夹谷会盟,陈抟修真处,二圣(孔子和老子)宫,吴王阖闾伐齐,驻军徂徕山的中军帐,鲁国名相鲍叔牙故乡在汶河畔鲍庄,山南柳里是柳下惠、柳下跖的故乡,鲁僖公建泮宫取徂徕之松,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帝等帝王禅梁父山、司马迁也曾‚北陟汶泗‛,西晋名将羊祜,故乡为山下羊流,曾在山南建梁父城,李白、孔巢父等人号称‚竹溪六逸‛,隐居竹溪,宋人石介在徂徕建徂徕书院,与苏轼、欧阳修来往频繁,其墓志为欧阳修所撰,元代大学士,著名书法家党怀英生于山下徂徕镇,徐向前元帅为徂徕山起义纪念碑题写碑名、罗荣桓元帅曾带领115师在徂徕山地区作战,这些无不记载着徂徕山的悠久和辉煌。
又因其地形崎岖,高深莫测,兵家到此休整者颇多。
现在择要介绍几位与徂徕山关系密切的人物。
鹿森鹿森(元)一名善森,字茂之,关中人,隐居徂徕。
昧老氏言,晚而玩易,题其居曰‚贫乐岩‛曰‚演易斋‛。
姜潜姜潜(宋),字至之,奉符人,徒学石介,读易徂徕山中,田况举召试学士院,为明州录事参军,以母思乡,求致仕。
吴奎、韩絳共荐徒兖州,又荐为国子监直讲。
神宗闻其贤,召访以治道封。
曰:‚有尧舜二典在观,陛下致之,之道何如?‛知陈留数月,青苗令下。
潜知民不愿出榜,县门已乃徒之乡落,各三日无应者,遂撤榜付吏,不放一钱,司农开封,各遣其属来验封,皆如初条例,司劾以沮格,潜知不免移疾,竟去。
县人诣府,请留之,不得。
卒年六十六。
杜仁杰杜仁杰(约1201~1283后),元代散曲家。
字仲梁,号止轩,又字善夫。
济南长清(今山东济南市西南)人。
杜仁杰散曲虽传世不多,却有特色,笔触老辣而有谐趣,善于驾驭丰富活泼的口语。
在徂徕山多有他的石刻,多已磨灭。
许衡许衡(1209-1281年)字仲平,号鲁斋,祖籍为怀州河内(今沁阳)人。
金元之际学者,著名的理学家、政治家和杰出的教育家,世称‚鲁斋先生‛。
朱蕴山纪念馆
![朱蕴山纪念馆](https://img.taocdn.com/s3/m/573bc7dbc77da26924c5b064.png)
更多精彩内容浏民革中央网站请览 朱蕴山纪念馆
朱蕴山纪念馆钢笔画:李为民作
朱蕴山(1887—1981),又名朱汶山,安徽六安人,是我国著名政治活动家。
民革创始人之一,曾任民革中央主席。
早年加入光复会、同盟会;曾参与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事败后被捕陪斩。
旋参加辛亥革命、讨袁运动和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等。
朱蕴山纪念馆坐落在六安市金安区东河口镇嵩嶚崖村(朱蕴山的出生地),立于双蟾寺前首,三面环山,于2013年7月18日开馆。
同期,被定为民革党史教育基地。
占地5345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580平方米。
馆名为民革中央原主席周铁农题写。
馆内珍藏有一批朱蕴山生前的生活用品、作品原稿、书信真迹、笔墨纸砚等历史资料。
纪念馆门前有二级广场,广场中央立有朱蕴山铜像,为纪念馆落成时朱蕴山后人捐建。
铜像自身高252厘米,寓意朱蕴山曾先后加入国共两党,亲身经历辛亥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等五个历史时期艰苦卓绝的斗争。
纪念馆周围还有朱蕴山讲学堂。
辛亥革命后期,朱蕴山因母病故、父亲染病在身而归家尽孝。
在家期间,为继续为革命做贡献,朱蕴山决定将自家的佛堂改为讲学堂,招收大批工农学子前来学习新文化、新科学。
在纪念馆东9公里东河口镇镇区东南方的山顶上,有一当地群众为纪念朱蕴山筹资兴建的朱蕴山纪念塔。
(李伟民,民革昆明市委会专职副主委/责编刘玉霞)。
探索陶渊明古墓之谜
![探索陶渊明古墓之谜](https://img.taocdn.com/s3/m/aa73a36e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c1.png)
探索陶渊明古墓之谜(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探索陶渊明古墓之谜探索陶渊明古墓之谜【人物简介】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陶澍应是开启中国近代史的杰出政治家
![陶澍应是开启中国近代史的杰出政治家](https://img.taocdn.com/s3/m/b8f78e5e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76.png)
陶澍应是开启中国近代史的杰出政治家一般讲中国近代史,都习惯于从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这一政治事件开始。
于是,开启中国近代史的人物之先驱者便是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然后是所谓“中兴将帅”曾、左、彭、胡、李鸿章,然后是戊戌维新、辛亥革命人物康、梁、谭、唐,孙中山、黄兴、蔡锷等等,而那位开启中国近代史的政治家陶澍却成了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似乎历史上可以忽略或一笔带过的人物。
究其原因,就在于陶澍既属古代史末期,又卒于鸦片战争前夕的1839年,这可说是以政治事件界定历史分期,给历史留下的一大遗憾,因为,它既对陶澍很不公平,又与历史事实极不相符。
事实上,不论是亲历晚清的陶澍同时代人,还是晚清以后的历史学家都早已对陶澍有着不可置疑的历史评说。
陶澍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呢?先看陶澍的顶头上司“道光”这位清代爱新觉罗氏第六代君主——昊宁宣宗皇帝的说法。
道光帝于1820年快四十岁时从他父皇嘉庆帝那儿接过一个危机四伏的皇位后,便雄心勃勃,企图振衰起弊。
虽然他在位三十年中重用的两名内阁大学士“盐枭首相曹振镛”和“世仆总管穆彰阿”都是庸佞之辈,但其间十多年对陶澍的“特达之知”,委以三省重任,还算是“知人善任”,也使自己在困境中稍有舒缓。
道光初年的国家政治腐败,境况已诚如道光帝朱批的无奈:“无如世风日下,人心益浇,官不肯虚心察吏,吏不肯实意恤民,遇事则念及身家,行法不计及久远。
”他在“欲求一堪膺重寄者,不可多得”的困境中,认准了陶澍的才干和人品,使陶澍从安徽、江苏巡抚不仅直升到两江总督,还兼辖两江河工、盐务,让这个湖南人替自己打理半壁江山。
正是通过陶澍在江南一带的除弊兴利、推进经济改革并获得成功,才使国民经济稍有复苏,道光皇帝自己也舒了一口气。
陶澍革新政治的突出政绩,主要是在赈灾、水利、吏治、漕运、盐政五大方面,其中尤以漕粮海运和盐政改革效果最为显著。
据道光十一年九月陶澍《陈奏岸盐广销并严拿侉匪惩办附片》记载,通过推行陶澍与幕僚魏源等具体商定的《两淮盐务章程十五条》改革措施(其中第十五条“淮北另议”,实行票盐法还在后),“两淮盐务,自新章既立,删除积弊,盐价稍减,销路渐通……统计自正月十一日起,截至七月二十九日,共销盐一千六百五十六万七千余包,计引三十五万五千九百有奇。
陶朝怎么写
![陶朝怎么写](https://img.taocdn.com/s3/m/89a7f994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35.png)
陶朝怎么写陶朝,又称西陶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位于公元9世纪至16世纪,其历史地位较为特殊,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陶朝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艺术等方面。
首先,陶朝的历史背景。
陶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纪,其建立者为陶禹。
陶禹是一位具有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的统治者,他在乱世中崭露头角,终将北方的各个部落统一起来,建立了陶朝。
陶禹善于运筹帷幄,有着很高的政治智慧,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加强了统治的稳定性。
同时,陶禹还注重发展经济,推动了社会的繁荣与发展。
其次,陶朝的政治制度。
陶朝采取的是中央集权制度,陶禹被尊称为太祖皇帝,他拥有绝对的权力。
在陶禹统治下,实行了科举制度,选拔人才。
此举推动了文官阶层的发展,促进了政治体系的稳定。
此外,陶朝建立了完善的行政组织和法律制度,使得社会秩序得以维护。
第三,陶朝的经济状况。
陶朝时期,农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农民的生产技术得到了提高,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增加。
同时,陶朝还注重对商业的发展,加强了对丝绸之路的控制,从而促进了国内外贸易的繁荣。
此外,陶朝的手工业也得到了推动,工艺品的制作水平在当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最后,陶朝的文化艺术。
陶朝时期,文化艺术得到了极大的繁荣。
在文学方面,陶朝崇尚诗词歌赋,许多杰出的文学家纷纷涌现出来,他们的作品以唐诗为代表,达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
在绘画方面,陶朝的画家以山水画和花鸟画为主,他们重视表达自然界的生动和美丽。
陶朝还发展了雕塑艺术、建筑艺术等,为中国艺术史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总之,陶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艺术等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同时,陶朝也为后世的中国历史文化提供了充足的源泉和参考。
我们应当认真研究和传承陶朝的历史成果,以期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陶湘的藏书特色与刻书编辑观念
![陶湘的藏书特色与刻书编辑观念](https://img.taocdn.com/s3/m/e6658db6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e8.png)
陶湘的藏书特色与刻书编辑观念*□文│饶 黎民国陶湘的收藏和刻书不仅数量多,而且颇有特色。
他富有远见,收藏和编辑刊刻了前人忽视的领域。
他善于整合资源,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出版个性化图书。
重新认识陶湘的藏书特色和刻书编辑观念,对未来书籍的发展颇具启发意义。
一、藏书家、刻书家陶湘生平释疑和新材料的发现陶湘(1870—1940),字兰泉,号涉园,江苏武进人。
曾在多处任职,如京汉铁路副监督、上海三新纱厂总办等职,民国以后,历任招商轮船局、汉冶萍煤铁矿董事、北京交通银行总经理等。
1932年,陶湘辞职在家,专门从事刻书。
丰富的人生经历、良好的家庭背景、广交社会各界名流,这些都为陶湘藏书、刻书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学者郑伟章在《陶氏涉园藏书、刻书纪略》中描述,“民国二十一年,谢职居家,次年受故宫图书馆馆长傅增湘之聘,任该馆编辑之事,编撰书目达五、六寒暑始卒业。
”[1]在《七十年记略》中,有一段重要的文字:“二十一年壬申六十三岁……冬辞山东鲁丰纱厂常务董事及天津北洋纱厂经理各职,闭户家居,专理刻书之事,是年玻璃板影印宋本八经白文告成。
”[2]即1932年,陶湘辞职在家,开始了刻书的身份转变。
陶湘丰富的生活阅历,为藏书、刻书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他为了谋生,进入商海,奔波于北京、天津、上海等地,从事过纺织、煤矿、银行等行业,收益日渐丰裕。
在工作期间,他受到了企业家盛宣怀的赏识和提携。
上海图书馆珍藏的盛宣怀资料中,发现了陶湘工作期间与同事交往的新证据,即陶湘在京汉铁路、海三新纱厂、北京交通银行等处工作期间,与多位同事往来的信函电报。
由此可见,由于工作需要,陶湘经常与盛宣怀互通信函。
与他往来信函的还有孙钟祥、柯鸿年、顾润章等。
工作之余,陶湘广交文人墨客、达官贵人。
先后邀请诸多文人大家和政界朋友为书籍题写书名。
如《武进涉园陶氏鉴藏明板书目》的书名由民国藏书家、刻书家董康题写,罗振玉题写《天工开物》的书名;他还邀请政界朋友张寿龄[3]题写《宝砚堂砚辨》《御制恭和避暑山庄图咏》的书名。
中国历史故事-陶岘简介 他是哪个朝代的人?
![中国历史故事-陶岘简介 他是哪个朝代的人?](https://img.taocdn.com/s3/m/6edf4afadaef5ef7ba0d3c90.png)
中国历史故事-陶岘简介他是哪个朝代的人?陶岘xiàn,晋陶渊明第九代商孙,号风月散人。
江南丝竹首创者。
唐朝人,生卒年不详。
史书只记载灵武关于他的传记,开头是这样写的:“陶岘者,彭泽之孙也。
开元中,家于昆山,富有田业。
择家人不欺而了事者悉付之,身则泛艚江湖,遍游烟水,往往数岁不归。
见其子孙成人,初不辨其名字也。
”也就是说陶岘这个人,是陶渊明的不知隔了几代的孙子,也许是源自于血缘的对山水的喜爱,即便家产万贯,自身才华也不错,但是始终没动过去做官的念头,也就是一个洒脱的隐士。
但是陶岘这个人对家庭极其不负责,抛弃妻子,他挑选了一个老实巴交值得信赖的人做管家,自己乘船出游去了。
他常常泛舟湖海之间,几年不见一面。
到后来,儿子孙子一大堆,他都叫不上名来。
陶岘却丝毫不以为意,笑道:“我不认识儿孙,儿孙认识我即可,倘若儿孙也不认我,我全当没这些儿孙,不亦乐乎?”这种态度完全是无赖加不负责任,你都没有对儿子孙子做过什么好处,而且数年不见一面,你还希望别人认得你?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最可悲的估计是他的妻子,如若觉得这些是负担,又何必娶妻。
陶渊明当年不愿为五斗米折腰,陶岘家庭富裕,也根本不可能为五斗米折腰,但是他最出名的不是他的诗才,二是他的音乐才华。
据说他精通音律,能用砖块弹奏乐曲,还写了《乐录》这样的音乐专著,有人说他是“砖家”,他笑道:“没错,我就是能用砖头奏乐的音乐家,简称‘砖家’。
”陶岘喜好游乐,他对生活的享受程度不下于朝廷的某些大官员,而且最喜欢在水上游乐,青山绿水别有一番滋味。
他出游一定要备三艘船,都精巧别致坚固无比。
一艘船自己乘坐,一艘船给几个铁哥们儿,另一艘满载美酒佳肴。
陶岘的铁哥们儿有“前进士”孟彦深、进士孟云卿、“非进士”焦遂三位,仨哥儿们都很穷,陶岘为他们买了美女、丫鬟作陪,一块游山玩水。
只能感慨,为何铁哥们也是如此不求上进之人,难道是臭味相投吗?喜爱音乐,自然少不了舞蹈,也就少不了美女,他还有一个美女乐队随侍左右,能演奏“清商曲”,每每抵达风景秀丽的所在,陶岘就让美女乐队演奏,青山绿水、仙乐飘飘再加上红袖添香、美酒佳肴,其生活享受程度不好听地就是只好游乐的纨绔之徒,完全没有其祖辈陶渊明的朴素气质,陶渊明是自己耕种,一句“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让多少人神往,但是他的后代子孙却……不过这种情况,陶岘却被当时的官府所喜爱,因为正值开元盛世,陶岘的船队正合朝廷“粉饰太平”的心意,游玩到一地,他的船队必受欢迎,他冷笑道:“我是山野中人,与麋鹿为友,非王公贵胄座上客!请我干嘛?”但是小编却十分想反驳这句话,你山野之人,与麋鹿为友,但是你看你现在的行为,是这样吗?奢侈享乐程度可不是山野之人能做到的,颇为讽刺。
陶姓历史名人
![陶姓历史名人](https://img.taocdn.com/s3/m/6ace7c3a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34.png)
陶姓历史名人第一篇:陶姓历史名人历史名人陶谦,(132年-194年),字恭祖。
丹阳郡(治今安徽宣城)人。
汉末群雄之一。
最初为诸生,在州郡任职,被举茂才,历任舒、卢二县令、幽州刺史、议郎,性格刚直,有大志。
后随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对抗北宫伯玉,任扬武校尉,之后又随张温征韩遂、边章。
中平五年(188年),徐州黄巾起,陶谦被朝廷任为徐州刺史,击破徐州黄巾,并推行屯田,恢复生产。
尔后听从王朗、赵昱建议遣使进京朝贡,获拜安东将军、徐州牧,封溧阳侯。
晚年因战事上为曹操大败,徐州大半几乎遭兵祸所害,以致过度忧劳而逝,终年63岁。
陶侃(259年-334年7月30日),字士行(一作士衡)。
本为鄱阳郡枭阳县(今江西都昌)人,后徙居庐江郡寻阳县(今江西九江西)。
东晋时期名将。
陶瞻,字道真,晋朝官员,陶侃之子。
陶瞻官至散骑常侍、封都亭侯。
苏峻之乱中遇害,后追赠大鸿胪,谥愍悼世子。
兄弟陶夏、陶琦、陶旗、陶斌、陶称、陶范、陶茂、陶洪,儿子陶弘。
陶臻,东晋将领。
字彦遐,庐江寻阳(彦遐今江西九江)人,陶侃兄子。
有勇略,多智谋,赐爵当阳亭侯。
咸和中,为南郡太守、领南蛮校尉。
卒于官。
追赠平南将军,谥曰肃。
陶回(277年―327年),丹阳(今安徽当涂)人,三国时吴国交州刺史陶基之孙,太子中庶子陶抗之子,东晋官员、将领。
陶回起初历任参军、州别驾、从事中郎、司马。
苏峻之乱时,陶回等劝司徒王导尽早出兵守卫长江渡口,又劝庾亮设伏兵截击苏峻,庾亮不听,结果兵败。
陶回回到丹阳,聚集一千多步兵,与陶侃等攻击苏峻,又败韩晁,因功封康乐伯。
陶回因有才干,任北军中候、中护军。
后升任征虏将军、吴兴太守。
当时饥荒粮贵,三吴地区特别严重。
陶回擅作主张,开仓放粮,赈济百姓,境内得以保全。
不久朝廷诏令会稽、吴郡效法陶回,因此二郡百姓也得以保全。
后入朝任领军将军、散骑常侍,征虏将军之职如旧。
咸和二年(327年),陶回因病请求辞职,晋成帝不同意。
调任他为护军将军,常侍、领军之职如旧,陶回还未赴任便去世,时年51岁,谥号威。
济宁金乡县名人介绍,
![济宁金乡县名人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e271950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65.png)
济宁金乡县名人介绍,王粲介绍:(177~217)汉魏间诗人。
建安七子之一。
字仲宣。
山阳高平(今山东省金乡县)人。
曾祖王龚、祖王畅,都曾位列三公。
父王谦,为大将军何进长史。
王粲少时即有才名,曾受到著名学者蔡邕的赏识。
年十七,司徒辟举,诏授黄门侍郎;当时董卓新诛,其党李□、郭汜等在长安作乱,乃不应征召而往依荆州牧刘表。
王粲在荆州住了16年,刘表以其貌不扬,又体弱通脱,不甚重用。
建安十三年(208)秋,曹操南征荆州,粲劝刘表之子刘琮举州归降。
操召授粲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后又迁军师祭酒。
建安十八年(213),魏国既建,拜侍中。
建安二十一年(216)冬,随军征吴,次年春,在返回邺城途中病卒。
王粲天资聪慧,博闻强记,言辞明辨。
精于数学、棋艺,对前代典章礼仪,尤为熟悉。
在魏多参与朝廷奏议及拟订制度,《太庙颂》等皆出自王粲手笔。
他自视甚高,在《仿连珠》一文中,隐然以管仲自比,并强调说:帝王虽贤,非良臣无以济天下。
他的政治思想基本上属儒家,间亦杂有法家刑名之学,认为欲致治世,必须吏服雅训,儒通文法,宽猛相济,刚柔自克(《儒吏论》)。
他还接受了道家的某些影响,如《安身论》中把社会的稳定和个人的安全,归结到寡欲,就是入了黄老一途。
王粲颇得曹操信任,在建安七子中,他的政治地位最高,是唯一的封侯者。
他同曹丕、曹植的关系也相当密切,生前诗赋往还,死后曹丕临丧亲吊,曹植又作《王仲宣诔》,谓吾与夫子,义贯丹青;好和琴瑟,分过友生,可见其交情之一斑。
檀道济(?—436.4.9),高平金乡(今山东金乡北)人,南北朝时期宋朝著名将领。
檀道济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自幼父母双亡,檀道济便侍奉哥哥和姐姐,为此受到人们称道。
元兴三年(404年),檀道济便随两个兄长投奔了刘裕,随其讨桓玄入建康。
檀道济参刘裕建武军事,转征西。
讨平鲁山,俘桓振,任辅国参军、南阳太守,后又封吴兴县五等侯。
义熙六年(410年)八月,檀道济升为扬武将军、天门太守,率军镇压卢循起义,身先士卒,屡立战功。
宁国市历史名人
![宁国市历史名人](https://img.taocdn.com/s3/m/2b7f7f8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9d.png)
宁国市历史名人
宁国市作为安徽省的一个县级市,历史悠久,涌现过许多杰出的历史名人。
这些
历史名人以其卓越的成就和影响力,为宁国市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下面将介绍几
位宁国市的历史名人。
郑板桥
郑板桥,字子厚,号椒园,宁国人。
他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诗人、文学家。
郑
板桥精通书法,尤以行草、楷书见长,被誉为“清代书坛巨擘”。
他的诗文清丽高妙,被誉为“江南才子”。
郑板桥不仅在书法上有着极高造诣,还在文学创作方面有着深
远影响,为宁国市的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张圆
张圆,字子量,宁国人。
他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将领。
张圆在明代历史上
留下了光辉的一笔,他在政治上深得皇帝信任,多次担任要职。
同时,张圆在军事方
面也表现出色,成功率领军队取得多次重要战役的胜利。
他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华为
宁国市的发展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
徐霞客
徐霞客,字玄霸,号稼轩,宁国人。
他是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探险家和旅行家。
徐霞客在中国地理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的著作《徐霞客游记》被誉为中国地理学
的奠基之作。
徐霞客不畏艰险,游历了大半个中国,记录了大量珍贵的地理资料。
他
的探险精神和治学态度影响了后人,为宁国市的地理学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些历史名人各有所长,他们的成就和影响力横跨书法、政治、军事和地理等多
个领域,为宁国市增添了璀璨的历史光芒。
滕州出土的北宋陶洙墓志铭简释
![滕州出土的北宋陶洙墓志铭简释](https://img.taocdn.com/s3/m/3ef0bff8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6b.png)
滕州出土的北宋陶洙墓志铭简释李朝英( 滕州市博物馆,山东滕州277500)Ξ[ 摘要《]陶评事墓志铭》是滕州市博物馆早年征集的出土文物之一,资料尚未发表。
这方北宋墓志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和史料价值,有裨于地方史研究。
[ 关键词]北宋;陶洙墓志;地名[ 中图分类号K871 . 44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4 - 7077 (2004) 04 - 0059 - 03Ξ [ 收稿日期]2004 -01 -05[ 作者简介]李朝英(1950 —) ,女,山东滕州人,滕州市博物馆馆员,主要从事考古学研究。
·59 ·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 年4 期·60 ·李朝英滕州出土的北宋陶洙墓志铭简释符七年设为南京。
此地本为唐宋州,至道中属京东路,景德三年升为应天府。
辖县六:宁陵、宋城、谷熟、下邑、楚丘、虞城。
墓志又说,陶洙次子陶才臣“知沂州新太县”。
新太即新泰,墓志简写为太。
沂州治所设在临沂,辖县五:临沂、承、沂水、费、新泰。
新泰为沂州西北边鄙之县。
墓志还说,陶洙第三子陶圣臣“终于齐州司法参军”。
齐州即今之济南,州治设在历城,辖县五:历城、禹城、章丘、长清、临邑。
其地先属京东路,后割属京东东路,政和六年升为济南府。
与滕州出土的另外一方北宋时旦墓志相比,陶洙生平经历显然不如时旦复杂,他本人既未出仕做官,又与显贵名流鲜有交接。
但这方墓志也有其自身特点,志文中出现的一些职官、地名等,对于研究古代职官沿革、地名变易具有一定用处。
关于家世的记述,亦可作为谱系研究的参考资料。
有关庆历年间水患灾害,可与古代史籍相互印证。
另外, 这方墓志保存较好,字迹清晰,文字无任何泐蚀残缺。
书体采用行楷,结体紧密,书风清俊,不失为一件颇有水平的古代书法作品。
[ 参考文献]1 司马迁. 史记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2 凌迪知. 氏族博考(卷四) A .清四库全书本C. 济南:齐鲁书社,1995 .3 王应麟. 姓氏急就章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4 李朝英. 宋时旦墓志考释J . 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 , (3) .5 杨仲良. 通鉴长编纪事本末M. 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 .6 田况. 儒林公议A . 勾延庆. 全宋笔记C. 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 .7 脱脱. 宋史A . 四部丛刊C. 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 责任编辑:张爱民]T he T extual R esearch of T AO Z hu′s T omb M emorial T a b let in N orth So ng Dyna sty of T engzhouL I Chao - ying( Tengzhou City M useum , Tengzhou 277500 , China)Abstract : The TAO Zhu′s tomb mem orial tablet is one of the earlier unearthed cu ltural relics w hich w ere collected b y Teng zhou Muse2 u m. The material ab ou t it has not b een p ub lished. The tab let of N orth S ong d ynasty has the importan t valu es of b oth historic materials and cu ltural relics. I t is propitious to the locality historic research.K ey w ords : North song d ynasty ; TAO Zhu′tomb mem orial tab let ; place name(上接第40 页)无力把它变成现实,这也许就是我们无法在小说中看到那些重生英雄与他们的爱人拥有最后归宿的原因。
兰溪历史上的名人
![兰溪历史上的名人](https://img.taocdn.com/s3/m/7ea922e7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a4.png)
兰溪历史上的名人1、贯休:贯休,俗姓姜,字德隐,浙江省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
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
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
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
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
2、张志和:张志和字子同,初名龟龄,汉族,自号烟波钓徒,又号玄真子。
唐代著名道士、词人和诗人。
十六岁参加科举,以明经擢第,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唐肃宗赐名为志和。
因事获罪贬南浦尉,不久赦还。
自此看破红尘,浪迹江湖,隐居祁门赤山镇。
其兄张鹤龄担心他遁世不归,在越州城东筑茅屋让他居住。
3、李渔:李渔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
籍贯兰溪市夏李村。
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
18岁补博士弟子员,在明代中过秀才,入清后无意仕进,从事著述和指导戏剧演出。
后居于南京,把居所命名为芥子园,并开设书铺,编刻图籍,广交达官贵人、文坛名流。
著有《凰求凤》、《玉搔头》等戏剧。
扩展资料:兰溪地处金衢盆地北缘,地质学上称为绍兴江山深断裂带,地层展布相当齐全。
岩体以沉积岩为主,有少量侵入岩体和次火山岩体。
地质构造属浙江西部扬子准地台浙西台褶带诸暨衢州拗陷。
板块构造属晚元古代太平洋板块俯冲带。
市境属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克的稳定地区。
境域地貌为浙中丘陵盆地地貌。
东北群山环抱,西南低丘蜿蜒,中部平原舒展。
境内有四支山脉:北部东部为龙门山脉和金华山脉,西北为千里岗山脉支脉,南部为仙霞岭山脉余脉。
三块丘陵北部丘陵、南部丘陵和西部丘陵。
两个盆地金衢盆地和墩头盆地。
一片平原三江河谷平原山地丘陵822平方千米,盆地平原403平方千米,水面85平方千米,自古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称。
滕州出土的北宋陶洙墓志铭简释
![滕州出土的北宋陶洙墓志铭简释](https://img.taocdn.com/s3/m/96f89321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38.png)
滕州出土的北宋陶洙墓志铭简释
李朝英
【期刊名称】《枣庄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4(021)004
【摘要】<陶评事墓志铭>是滕州市博物馆早年征集的出土文物之一,资料尚未发表.这方北宋墓志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和史料价值,有裨于地方史研究.
【总页数】3页(P59-61)
【作者】李朝英
【作者单位】滕州市博物馆,山东,滕州,277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1.44
【相关文献】
1.三海岩的开创者--北宋陶弼墓志铭考释 [J], 刘瑞
2.北宋中前期宗室妇女风范探析r——以《北宋皇陵》中的墓志铭为例 [J], 谢翠维
3.河北新出西夏文墓志铭简释 [J], 刘广瑞
4.襄汾陶寺北墓地出土书者编钟试释 [J], 黄锦前;
5.从墓志铭看明代南京的士商交谊——以南京出土明代商人墓志铭为中心 [J], 胡正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人物陶岘简介
历史人物陶岘简介
不过,他唯一可取的优点是,所到之处有隐居世外的高士抑或才高八斗的士子,陶岘必亲往拜访,琴棋书画诗酒天涯,成就了一段段佳话。
吴越之士,莫不对陶岘赞赏钦慕,称其为水仙。
但是后世却没有几首他的诗流传下来,可见,他的成就并不在诗歌,更多的是在音乐丝竹,他的诗歌有这么一首《西塞山下回舟作》:匡庐旧业是谁主,吴越新居安此生。
白发数茎归未得,青山一望计还成。
翻枫叶夕阳动,鹭立芦花秋水明。
从此舍舟何所诣,酒旗歌扇正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