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阻力模拟系统》PPT课件

合集下载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ppt课件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ppt课件

u 3.2.2气压计基点测定法
1)风压测量
2测定内容和要求
1.测算井巷风阻。井巷风阻是反映井巷通风特性的重要参数, 很多通风问题都和这个参数有关。只要测定出各条井巷的通风阻 力和该巷通过的风量,就可以计算出它们的风阻值。只要井巷断 面和支护方式不变,测一次即可;如果发生了变化,则需要重测 。测风阻时,要逐段进行,不能赶时间,力求一次测准。
了解现有通风系统中阻力分布情况,发现通风阻力 较大的区段和地点,为了使通风系统更为经济合理 ,为下一步提出切合实际的改进意见提供依据。
作为矿井扩建、延深等提供有关通风设计数据参考 依据,为下一步进行通风系统优化等提供依据。
《煤矿安全规程》第119条规定:新井投产前应进行 1次矿井通风阻力测定,以后每3年至少进行1次;在 矿井转入新水平或改变一翼通风系统后,都必须重 新进行矿井通风阻力的测定。
u 3.2.1倾斜压差计法
1)风压测量
倾斜压差计法风压测量是在巷道中①和②两测点各安置一根皮 托管,如图2-1。皮托管布置于巷道中心,为消除速压,需将尖部 迎向风流,管轴与风向平行;在末点②安放倾斜压差计;同时,用 风表在①和②两测点分别量出风速,还需同时用湿度计和气压计在 两测点附近分别测出风流的干、湿球温度和风流的绝对静压,从而 测算出两测点的空气密度。此时压差计所测得的数值是两测点之间 的静压差和势能差。
3测定原理与方法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的常用方法有压差计法和气压计法两 种,前者适合于局部范围内或部分巷道的通风阻力测定 ,测量资料的整理计算工作量少,但在现场铺设、收放 胶管费时费力,工作量大;后者则与之相反,仪器体积 小重量轻,现场测量工作简便、快速、省人省力,更适 合于全矿性的大规模测量。
3.1测定原理
2.测算摩擦阻力系数。断面形状和支护方式不同的井巷,其摩 擦阻力系数也不同。只要测出各井巷的阻力、长度、净断面积和 通过的风量,代入公式即可计算出摩擦阻力系数。测摩擦阻力系 数时,可以分段、分时间进行测量,不必测量整个巷道的阻力, 但测量精度要求高。

《矿井通风与安全》-通风阻力测定课件

《矿井通风与安全》-通风阻力测定课件

a
16
第三章
第五节
矿井通风阻力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掌握矿井通风阻力测定知识 2、矿井通风阻力测定过程方法
1、通风阻力测定的操作步骤 2、测定数据的整理计算方法
◆ 矿井通风阻力的计算
a
17
第五节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
知识内容: 一、 测定通风阻力的目的 二、 通风阻力测量基本内容 三、 测量前的准备工作:6步
整理、计算测量资料 两个计算实例
课程小结与讨论 作业布置
时间合计 (2课时)
时间分配
约5min 约10min 约10min 约10min 约5min 约5min 约10min 约12min 约13min
约5min 约5min
90min
九、板书设计
课 题: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
教学目 的: 1、掌 握矿井通风阻力测量知识 2、掌握矿井通风阻力测定过程方法
(2)计算风阻。通过测量各类井巷、各区域或整个矿井的 通风阻力和风量,计算其风阻值 h=RQ2,R=h/Q2), 并编辑成表,作为基本资料。
(3)计算摩擦阻力系数。通过测定摩擦阻力,计算各种支 护方式的井巷摩擦阻力系以供通风设计时参考使用。
(4)测量矿井通风阻力的分布情况,绘制通风阻力分布图。 为了寻求和分析问题,时需要沿着通风阻力大的路线, 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连续测量各个区段的通风阻力,有以 得出整个路线上通风阻力的分布情况。
③ 操作实验或参观教学,是应用教育的主要教学方法 操作参观、边讲边学,理解直观、投资偏大。应据知识 性质来设置此类课时。一般用于完成必要的教学课程
3. 讲课方式 本课程知识内容:前部分是生产实际操作步骤内容,后
部分测阻原理可以简化为应用理解。系统性较强,课堂需 简化内容细节;用普通图片熟悉公式的简单方式,将知识 传授给学员。 课程知识量大,需学员专心致志学习。

矿井通风与安全 精品课课件 第二章 通风阻力及动力

矿井通风与安全 精品课课件 第二章  通风阻力及动力


第二章
通风阻力及动力
• 2.1.2 矿井风流的能量方程 • 当空气在井巷中流动时,将会受到通 风阻力的作用,消耗其能量;为保证空气 连续不断地流动,就必须有通风动力对空 气做功,使得通风阻力和通风动力相平衡。 空气在其流动过程中,由于自身的因素和 流动环境的综合影响,空气的压力、能量 和其他状态参数沿程将发生变化。本节将 重点讨论矿井通风中空气流动的压力和能 量变化规律,导出矿井风流运动的连续性 方程和能•
通风阻力及动力
(三)关于能量方程使用的几点说明 从能量方程的推导过程可知,方程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导出的,并对它 做了适当的简化。 因此,在应用能量方程时应根据矿井的实际条件,正确理解能量方程中各 参数的物理意义, 灵活应用。 (1)能量方程的意义是,表示1kg(或1m3)空气由1断面流向2断面的过程 中所消耗的能量(通风阻力)等于流经1、2断面间空气总机械能(压能、位能、 动能)的变化量。 (2)风流流动必须是稳定流,即断面上的参数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所研究的始、末断面要选在缓变流场上。 (3)风流总是从总能量(机械能)大的地方流向总能量小的地方。在判断 风流方向时,应用始末两断面上的总能量来进行,而不能只看其中的某一 项。如不知风流方向,列能量方程时,应先假设风流方向,如果计算出的 能量损失(通风阻力)为正,说明风流方向假设正确;如果为负,则风流 方向假设错误。 (4)正确选择基准面。 (5)在始、末断面间有压源时,压源的作用方向与风流的方向一致,压 源为正,说明压源对风流做功;如果两者方向相反,压源为负,则压源成 为通风阻力。
第二章
• • • • • • •
通风阻力及动力
(一)单位质量(1kg)流体能量方程 1.能量组成(讨论1kg空气所具有的能量) 在井巷通风中,风流的能量由机械能(压能、位能、动 能)和内能组成,常用lkg空气或1m3空气所具有的能量表 示。 1)风流具有的机械能 风流具有的机械能包括压能、位能和动能。 2)风流具有的内能 风流的内能是风流内部储存能的简称,它是风流内部 所具有的分子内动能与分子位能之和。 2.风流流动过程中能量分析 风流在如图2-2-2所示的井巷中流动,设1、2断面的 参数分别为风流的绝对静压P1、P2(Pa);风流的平均流 速(m/s);风流的内能ul、u2(J/kg);风流的密度(kg/m3)距 基准面的高程Z1、Z2(m)。

3矿井通风阻力

3矿井通风阻力
动状 态
3.2摩擦阻力 3.3局部阻力 3.4通风阻力定律 和特性
3.5通风阻力测量 3.6流体的相似理 论与应用
井巷通风阻力可分为两类:摩擦阻力(也称为 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
一、风流流态
1、管道流
当流速较低时,流体质点互不混杂,沿着与管 轴平行的方向作层状运动,称为层流(或滞流)。
2 、摩擦风阻与阻力--摩擦阻力-- 摩擦阻力系 数-- 摩擦风阻--阻力计算--阻力测定
3 、局部风阻与阻力--局部阻力及计算--阻力 系数--局部风阻
4 、矿井总风阻与矿井等积孔--阻力特性--矿 井总风阻--矿井等积孔
5 、降低矿井通风阻力措施
6、通风阻力的测量
7、流体相似理论与应用
3.1风流的流动状态
3.1风流的流动状态
3 矿井通风阻力 3.1风流的流动状 态
3.2摩擦阻力 3.3局部阻力 3.4通风阻力定律 和特性
3.5通风阻力测量 3.6流体的相似理 论与应用
二、井巷断面上风速分布
(1)紊流脉动 风流中各点的流速、压力等物理参数随时间作不规则脉动
(2)时均速度 瞬时速度 vx 随时间τ的变化。其值虽然不断变化,但在一足够 长的时间段 T 内,流速 vx 总是围绕着某一平均值上下波动。
和特性
3.5通风阻力测量
v
3.6流体的相似理 论与应用
δ
vmax
1
平均风速:
v S
S vidS
式中: S vidS巷道通过风量Q。则:Q=V ×S
3.1风流的流动状态
3 矿井通风阻力 3.1风流的流动状 态
3.2摩擦阻力 3.3局部阻力 3.4通风阻力定律 和特性
3.5通风阻力测量 3.6流体的相似理 论与应用

《通风阻力》PPT课件

《通风阻力》PPT课件
❖ 对于圆形管道:

Re
Vd
(V3d—1)
❖ 式中 V─管道中流体的平均速度,m/s;

d─圆形管道的直径,m;

v─流体的运动粘性系数,与流体的温度、压力有关,对于矿井
风流,通常取平均值14.4×10-6m2/s。
6
❖ 对于非圆形管道: ❖ 公式3—1中的管道直径应以井巷断面的当量直径来表示
❖ ❖
运动,沿程阻力系数与雷诺数Re,相对糙度的关系较为复 杂,用当量直径de=4S/U代入(3—4)式中的d,则可得紊 流状态下的井巷摩擦阻力计算式:
❖ ❖
hf
LU V 2
8S
8
LS,U3 QP2a
(3—7)
❖ 应当指出,用当量直径代替圆管直径计算非圆管的沿程阻 力,并不适合所有断面形状,但对于矿井巷道常用的断面 而言,造成的误差很小,可不预考虑。
❖ 将(3—8)式代入(3—7)中,得

hf ,LSUP3 aQ2 (3—9)
❖ 这是完全紊流状态下摩擦阻力的计算式,只要知道巷道的 、L、U、S和通 过的风量Q,便可计算出该巷道的摩擦阻力。
❖ 摩擦阻力系数 值一般是通过实测和模型实验得到。下面所附的表为标准状态 下(0 = 1.2kg/m3)条件下的各类巷道摩擦阻力系数值。
❖ 实验表明,流体在直圆管内流动时,当Re≤2320时,流动状态为层流;当Re> 4000时,流动状态为紊流;在Re=2300~4000的区域内,流动状态不是固定的,由 管道壁的粗糙程度、流体进入管道的情况等外部条件而定,只要稍有干扰,流 态就会发生变化,因此称为不稳定的过渡区。在实际工程计算中,为简便起见, 通常把管道流动状态的判断基准数定为:
为确定阻力系数的问题。无因次系数必须通过大量典型实验求得。这样,公式中没

第四章 通风系统 ppt课件

第四章 通风系统 ppt课件
• 由于外界新鲜空气不断被送入车内,与其等量的车内污 浊空气就由排风口和排风道被排出车外,以保持车内压 力恒定。
15
➢ 吸风口、送风口及其调节板
1)吸风口 • 也称新风口或进风口 ,它是新鲜空气的吸 入口。 • 一般布置在装有通风 机端的车门上部,也 可设置在车端上部和 车顶上部。
16
2)送风口
本章内容简介
❖第一节 通风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 合理的气流组织 ❖第三节 空气净化 ❖第四节 诱导通风 ❖第五节 应急通风 ❖第六节 典型动车组通风系统介绍
5
第一节 通风系统的组成
一、通风系统的作用
• 通风系统是空调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经过处理的空气输 送和分配到客室并获得合理的气流组织,同时还将客室内污浊的空气 排出室外,使室内的空气参数满足设计的要求。
工作区内的气流近似于单向流;换气 效率较高;既节省冷量,又有较高的
室内空气品质。
下部送风的室内气流分布
32
单向流的室内气流分布
气流在空间的断 面上均匀分布
33
局部式气流组织
座椅送风的局部气流分布
34
第三节 空气净化
一、空气净化的概念
• 空气净化的目的是去除空气中的污染物质,从而控制车 内空气达到洁净要求。
• 列车的通风系统除了可以给乘客提供新鲜空气外,它的另一项功能就 是保证车厢内具有适当的气压,即当车外气压发生明显变化时,通风 系统会将车厢内的气压维持在一个让人们感到舒适的水平。
6
二、通风系统的特点及分类
• 通风系统是客车空调装置中唯一不分季节而长 期运转的系统,因此,它的质量状态直接影响 到旅客的舒适性和空调装置的经济性。
• 由于将臭氧直接释放到空气中,整个室内空间 ,包括该空间内的所有物品周围,都充满了臭 氧气体,因而消毒灭菌范围广。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推荐精选PPT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推荐精选PPT

(一)测定前的准备工作
1.仪表和人员的准备2. Fra bibliotek择测量路线和测点
3.准备记录表格
(二)压差计法测量通风阻力
1.测量仪器
图6-2
此种测量法一般是用单管倾斜压差计作为显示压差的仪器,传
递压力用内径4-6mm的胶皮管,接受压力的仪器用皮托管或静压管。
2.测量阻力原理
图6-1
用单管倾斜压差计测量阻力的计算公式为:
计算的数据包括每一个测点的密度、风速、断面积、风量、动压、位压、静压、相对压力、两测点的通风阻力、最大阻力路线上的总
要求连续、快速。 阻力、井巷风阻、摩擦阻力系数等,并要有具体的计算过程,并将结果绘制成表。
式中 h阻——单管倾斜压差计的读数,mm; 3、人员组织和任务分配
一、通风阻力测定的方法及步骤
通风阻力的测量方法常用的有两种,一为压差计测 量法,二为气压计测量法。
通风阻力测定的基本内容及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测算井巷风阻。井巷风阻是反映井巷通风特性的重 要参数,很多通风问题都和这个参数有关。只要测定出各条 井巷的通风阻力和该巷通过的风量,就可以计算出它们的风 阻值。只要井巷断面和支护方式不变,测一次即可;如果发 生了变化,则需要重测。测风阻时,要逐段进行,不能赶时 间,力求一次测准。 2.测算摩擦阻力系数。断面形状和支护方式不同的井 巷,其摩擦阻力系数也不同。只要测出各井巷的阻力、长度、 净断面积和通过的风量,代入公式即可计算出摩擦阻力系数。 测摩擦阻力系数时,可以分段、分时间进行测量,不必测量 整个巷道的阻力,但测量精度要求高。
h 阻 1 2 = P 静 h 位 h 动
气压计测量通风阻力的方法有逐点测定法和双测点同 时测定法。
1)逐点测定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