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凯恩斯主义的反对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 经济周期理论
2.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实际因素:石油危机、农业歉收、战争、 人口增减、技术革新等等; – 技术冲击是最常见、最具代表性的经 济波动源。 实际冲击引起经济波动的途径 – 改变技术状况(生产率); – 使可利用资源发生变动。
(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
经济周期理论
1. 总财富 • 实际国民收入y
2. 非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的比例 • 非人力财富与人力财富之间的比例w
3. 各种非人力财富的预期报酬率
Y=Py=MV
• 债券的预期报酬率rb • 股票的预期报酬率re • 物质资产的预期报酬率rp 4. 其他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u
货币供给量M是影响名义收入 Y的决定性因素
2.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基本模型 – 总量生产函数:y=zf(k) – 总资源函数:zf(k)+(1-δ)k – 资源约束线:消费和资本积累可能线 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 – 技术进步→生产函数线、资源函数线 上移→约束线右移→k、c、i增加→(没 有进一步的技术进步) 实际收入、资源 增加减慢→约束线右移减慢→ ……→ 新均衡 – 强调技术变化是经济波动的根源。
(一)货币主义简介
5. 货币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的主要争论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孰更有效? – LM曲线的斜率 总供给曲线的形态? – 菲利普斯曲线的有效性
(一)货币主义的主要理论
1. 现代货币数量论 货币数量论的理论渊源 传统的货币数量论 – 欧文·费雪的“交易方程式” ❖现金交易数量说 – 庇古的“剑桥方程式” ❖现金余额数量说
(二)货币主义的主要理论
3. 通货膨胀理论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通货膨胀理论 – 通货膨胀理论模型 ❖小国开放经济的货币主义模型 ❖货币主义的世界通货膨胀理论 – 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 ❖国际贸易传导机制:价格效应 ❖国际资本流动传导机制:流动效应
(三)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
1. “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 内涵: – 单一:以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的 惟一最佳选择; – 合适稳定的货币增长率:平均国民收 入的增长率。 作用: – 防止货币本身成为经济波动的主要根 源; –为经济运行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
(四)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 政策理论
1. 宏观经济政策的无效性 能预期到的货币供给变化,只会改变价 格水平,而对实际产量和就业没有影响;
只有未预期到的货币供给变化,才会影 响实际产量;
结论:宏观经济政策要想有效,必须具 有欺骗性质。
(四)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 政策理论
2. 政策评价的无用性 凯恩斯主义模型的政策评价方法; “卢卡斯批评” – 凯恩斯主义的政策评价没有用处。 “卢卡斯批评”的意义: – 对用最优控制理论制定、评价政策的 反思; – 强调政策本身是一个对策问题,而不 是控制问题。
2. 拉弗曲线:税收和税率的关系 税率会影响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税率会影响人们投资的积极性; 税率会影响人们储蓄的积极性; 税率会影响人们纳税的积极性。
(三)供给学派的基本理论
3. 通货膨胀理论 从供给阐释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解决通货膨胀的方法 – 削减政府规模; – 鼓励革新; – 减税; – 调整税收结构。
P与M正比变化; 强调货币的交易媒介作用。
• 庇古(1917年)的剑桥方程(货币需求方程)

M=kY=kPy
百度文库
剑桥方程(货币需求方程)
庇古(1917年)的剑桥方程(货币需求方程): M=kY=k Py P:价格总水平或价格指数 Y: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常量 y: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常量 k:经常持有的货币量 货币需求总量和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V的倒数,常量 M: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强调货币的储藏手段 暗含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5.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贡献 使宏观经济理论的研究发生了根本性的 变化; 对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施 加了重大影响; 使宏观经济研究方法利用了自然科学的 分析工具。
(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简介
6.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缺陷 技术问题: – 理性预期模型往往得出多个均衡解; – “理性”标准难以确定。 理论缺陷——排斥了经济中的不确定性 – 市场随时出清? – 理性预期假设? – “自然率”如何决定? – 只强调个人和企业对政府政策的反应
(四)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
1. 注重宏观经济政策的供给效应 减税 – 提高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 长期政策效应:增加国民收入。 转移支付: – 加剧财政赤字; – 降低寻找工作的积极性。 货币政策:造成通货膨胀,降低供给能力。
(四)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
2. 减税是供给学派政策主张的核心内容 3. 就业和社会福利支出方面的政策思想 4. 精简规章制度,促进经济自由 5. 稳定、适度和可测的货币增长以稳定币值
(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简介
3.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新”之处: 涉及更多内容; 吸收计量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4.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学的比较: 所有人都作关于价格的预期; 经济人很擅长作预期——令人难以置信的 精确性; 迅速修正因信息障碍发生的预期错误。
(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简介
(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 经济周期理论
1. 货币经济周期理论 货币周期模型 – 卢卡斯的供给模型 基本思想 – 不完全信息→货币非中性→产出和就 业波动 – 货币冲击→价格变动→ 短期产出波动 →理性预期→长期产出恢复到自然率 水平
(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 经济周期理论
1. 货币经济周期理论 货币经济周期理论的政策含义 – 系统的货币政策无效; – 随机的货币政策有害。 货币经济周期理论的缺陷 – 理论上:信息障碍问题 – 经验检验:预期的货币中性问题
货币流通速度V=Y/M=1/f(rb,re,rp,w,y,u)
– V不是数值不变的常数,短期可以轻微变动,长期不变。
(二)货币主义的主要理论
2. 名义国民收入的货币理论 传统简单货币数量论与凯恩斯“收入- 支出”理论宏观经济模型 – 共性: ❖ 6个方程7个未知数 ❖ 短期分析 – 分歧: ❖ 外生变量 ❖ 货币变动对名义国民收入的影响
(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
基本假设
1. 理性预期
静态预期:Pt*=Pt-1 非理性预期(or外插型预期):
Pt*=Pt-1+α(Pt-1-Pt-2) 适应性预期:Pt=Pt-1-β(Pt-1-Pt-1*) 理性预期:使用一切有关的、可以获得
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理智的整理。
2. 市场出清:劳动力市场、产品市场
(三)供给学派的基本理论
4. 费尔德斯坦曲线 财政赤字对通货膨胀、资本形成的影响及 其相互关系的分析模型; 充分就业:财政赤字使通货膨胀率和资本 形成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预算平衡:费尔德斯坦曲线为一条和自然 通货膨胀率相重合的水平线。 菲利普斯曲线 – 非充分就业:短期存在替代关系; – 充分就业:被费尔德斯坦曲线所取代。
四、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简介
1.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20世纪70年代:理性预期学派 创始人:罗伯特·卢卡斯 研究特点: – 从局部均衡转向一般均衡 – 寻找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简介
2.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第二代”代表人:罗伯特·巴罗、爱德 华·普雷斯特、芬恩·基德兰德 经济周期理论: – 卢卡斯的货币经济周期模型 – 第二代的实际经济周期模型
(二)货币主义的主要理论
1. 现代货币数量论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 基本观点 – 主要结论:商品价格变动的主要原因 是货币供给量的变化。
新货币数量论
• 欧文·费雪(1911年)的交易方程(费雪方程)
Py=MV
交易方程(费雪方程)
欧文·费雪(1911年)的交易方程(费雪方程) : Py=MV P:价格总水平或价格指数 M: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强调货币的流通手段 y:一国的实际国民收入 决定于资源、技术条件。——常量 V:货币的流通速度 名义GNP除以货币总量 由公众的支付习惯、使用信用范围的大小、交通和通讯的方便 与否等制度上的因素决定。——常量
(一)货币主义简介
2. 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 弗里德曼——创始人 其他代表人物 – 美国:卡尔·布朗纳、艾伦·梅尔泽、 奥纳尔·安德逊 – 英国:艾伦·沃尔特斯、戴维·莱特勒、 迈克尔·帕金 – 奥地利:赫尔姆特·费里希
(一)货币主义简介
3. 货币主义的基本观点 货币数量的增长率和名义收入增长率之 间保持着一致关系; 货币数量的变化对收入的影响需要一段 时间; 货币数量的变化在短期内影响产量和价 格,长期内只影响价格;
(二)货币主义的主要理论
2. 名义国民收入的货币理论 弗里德曼的名义国民收入的货币理论 – 基本假设 – 货币理论模型 – 重要结论:货币数量的增加将直接导 致名义国民收入的增加 – 传到机制:资产重组
(二)货币主义的主要理论
3. 通货膨胀理论 自然失业率 菲利普斯曲线的三个阶段 货币供给量的过度增长与通货膨胀 – 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 ❖ 货币供给的过度增长 – 货币供给过度增长的原因
三、供给学派
(一)供给学派的形成
1. 供给学派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罗伯特·蒙代尔:供给学派的先驱 阿瑟·拉弗:最引人注目的代表人物 裘德·万尼斯基、保罗·克雷·罗伯茨、 乔治·吉尔德、马丁·费尔德斯坦
2. 供给学派产生的背景 3. 供给学派的理论渊源——萨伊法则 4. 供给学派的实践——里根政府
(二)供给学派与凯恩斯学派的 争论
1. 供给与需求哪个更重要? 2. 储蓄是抑制还是促进经济增长? 3. 应该如何认识税收与税率对经济的影响? 4. 政府应该怎样安排转移支付和就业政策? 5. 政府干预规章制度应该多一些好,还是少
一些好?
(三)供给学派的基本理论
1. 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供给与生产率 供给决定需求 生产过剩的原因 经济增长决定于供给
(三)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
2. 就业政策与负所得税方案 自然失业率有上升趋势; 降低自然失业率——改善市场结构; 提高就业率 – 减少或消除劳动力流动障碍; – 进行技术培训; – 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渠道; – 负所得税方案。
(三)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
3. 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实现多边自由贸易的必要条件; 实现经济全球化的先决条件; 反对冻结汇率的管制手段。 – 浮动汇率 ≠ 不稳定的汇率
(一)货币主义简介
3. 货币主义的基本观点 通货膨胀随时随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 货币数量最初影响的不是收入,而是资 产调整; 货币量和利率之间步调不一致; 货币政策非常重要。
(一)货币主义简介
4. 货币主义的经济主张 继承了芝加哥学派的传统; 经济自由主义的思想; 自由的市场经济不等于无政府主义; 经济自由政策。
第三讲 凯恩斯主义的反对派
一、凯恩斯主义反对派简介
1. 凯恩斯主义反对派的产生 凯恩斯主义理论无法对 “滞涨”现象 作出合理解释。
2. 凯恩斯主义的主要反对派 货币主义学派 供给学派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
二、货币主义(Monetarism)
(一)货币主义简介
1. 货币主义的产生 20世纪50年代:出现在美国; 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步发展成为新 自由主义具有深远影响的一个学派; 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 家开始实践,以摆脱经济“滞涨”。
凯恩斯的新货币需求方程
P与M正比变化; 强调货币的储藏手段的职能。
M/P=L(y,r)=L1(y)+L2(r)
注重利息率和收入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 弗里德曼的新货币数量论
忽略了人们对财富的持有量对 货币需求的影响。
弗里德曼的新货币数量论
M/P=f(rb,re,rp,w,y,u)
弗里德曼的新货币数量论:M/P=f(rb,re,rp,w,y,u) 货币需求量取决于:
(四)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 政策理论
3. 公债效果的中性 公债与税收的共性和区别 凯恩斯主义:公债和税收的效果是非中性 的; 巴罗:公债和税收的效果是中性的。 – 复兴了“李嘉图等价定理” 政策含义: – 刺激经济的减税财政政策是无效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