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成功之处
(一)中国古代伦理道德体系以宗法等级的社会结构为基础
中国古代的道德教育始终建立在经济社会结构上。在周朝的时候,以周公为主的奴隶主贵族根据当时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等级社会结构和等级分封制,就建立了“有孝有德”的伦理思想。“孝”成为宗法道德规范的核心,“孝”本身的等级观念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结构。周人为了使自己的政权取得合法化,永远牢固,还提出了“修德配命”与“敬德保民”的思想。[1]到了汉代,小农经济取代了周朝时的国土王有制,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家族宗法制代替了氏族宗法制。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神学化了的儒家思想维护了“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
整个封建社会儒家思想始终占着统治地位,这不是天命,也不是一种偶然,而是历史的选择。中国封建社会始终以农业为主要的生产方式,人们靠土地生活,同一个家庭的后代,由于经济的原因,不得不生活在一起,由此发展起中国的家族制度。[2]经济环境成为这种社会制度的基础,儒家思想的一大部分是这种社会制度的理性论证,反映了它的伦理价值。
伦理道德思想实际上是一种规范,它是从现实中提取出来,反过来又去约束现实,让现存的一切合理起来。儒家的思想反映了社会实际存在着的宗法、等级关系,具有更多的现实可行性,因而被历史所选择,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墨家思想尽管有很多美妙的东西,但由于其脱离现实,而被历史所淘汰。
(二)中国古代伦理道德思想的变革始终以传统为基础
伦理思想尽管为社会的上层所制定,为维护一定集团的利益服务,但它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存在价值,在实践中积淀为人们稳定的价值信仰,成为人们所共同遵守的规范。这种思想作为一种历史的积淀,又存在于民族的群体意识中,它不会随着朝代的更替、时代的变迁而彻底消亡。因此,当时代发生巨变时,一些有形的制度可能会完全变革,但伦理思想不能彻底抛弃。如果抛弃了这种已经内化于民族生命之中的伦理思想,不从传统中汲取营养,新的伦理思想体系就很难产生。
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既适应当时的经济社会结构,又从前辈身上吸收有益的东西,尊重中华民族已经形成的伦理道德传统。
二、把握当今经济社会结构,创造适应新时代的道德观
(一)当今经济和社会结构的特点
中国现在的经济社会结构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在经济形式上几种经济形态并存,既有农业经济,又有工业经济,也有知识经济的成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精神方面有了更多的追求。二是社会正逐渐打破封闭,人口流动开始加剧,旧有的家族观念也在解体。三是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民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个人选择的自由性在加大,人们对自由和民主有了更多的向往。
(二)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
在道德建设方面要强调多元化,我们不仅要介绍马克思主义的道德价值观,还要吸收西方的一些有益的价值观,更要向年轻一代传播我国古代道德教育的优秀传统。在介绍古代道德教育传统方面,我们不仅要介绍占主导地位的儒家的主流道德教育思想,还应介绍先秦诸子及后来儒家及其它学派的道德伦理思想。比如对义利观的介绍,不仅让人们知道儒家主流派别所提倡的“重义轻利”思想,还应该让人们知道墨子的“既贵义,又尚利”的义利统一观,以及明末清初以来近代启蒙思想家所提倡的义利思想。通过这种介绍展示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性,消除人们对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道德的误解,增强其对民众的亲和力。
在加强多元性的同时,应不断培养国民尤其是中小学生道德的判断力,让他们通过各种道德伦理思想
屈彩霞丰向日
(山西师范大学)
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启示
[摘要]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成功之处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以宗法等级的社会结构为基础,二
是重视继承传统。当前的思想道德教育要把握时代社会特点,不断汲取传统中有益的营养,以传统
的智慧解决中小学道德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道德教育古代成功启示
道德教育研究
2007年第10期当代教育论坛
的比较,选择既合乎传统又合乎新时代要求的道德观。
三、尊重传统,注意从传统中汲取有益的营养
(一)正确认识传统
当前对于传统道德文化有几种偏颇的认识,如有的人把传统道德等同于封建意识,认为其与现代民主、法制的思想格格不入;有的人认为我们的物质文明是落后的,建立在其上的道德也一定是落后的;更有一些人一味追求西方的、现代的东西而不辨良莠。这些认识都是不正确的。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传统道德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从传统当中汲取营养。
首先,道德伦理可以分为“宏观伦理”和“微观伦理”,“宏观伦理”是蕴涵在某一伦理体系的形而上学之生活观和宇宙观,是人们关于人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取向,它是道德教育的根基。“微观伦理”只是为具体特定的行为所设定的准则和规范,它反映特别的学说和特殊集团的道德风俗。我们从中国古代道德教育中汲取的是宏观伦理也即中国道德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从中国道德文化中抽象出来的、有生命力的,能够而且必然与时代道德融为一体。因此,不能把道德教育传统简单地等同于封建意识。
其次,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物质文明确实有落差,而且还将必然存在,但物质的落后并不代表文化传统的落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传统中的道德精神是完全可以自豪地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第三,必须承认我们是生活在传统中的,因而,不能以传统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反传统,中国人无法超脱于中国传统精神之上,就像人不能拽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样。传统道德文化是每一个华夏儿女必须具备的遗传基因,只有受到这种母体文化的滋养,一个人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才能有创造的灵感。
(二)当代道德的缺失与补偿
当代中小学道德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从我们传统的道德教育中寻找解决的智慧。
1.道德任务目标定位过高,缺乏层次性和渐进性。在中小学中,往往把德育窄化为政治思想教育,把道德教育理解为要把学生都培养成为高尚完美的人、纯粹理想的人。把理想目标当作现实目标,把道德教育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混为一谈。由于目标定位太高,缺乏层次性和渐进性,常常不能取得预期效果。[3]古人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比如孔子的仁爱思想是有层次的,先是爱自己的亲人,然后扩大到“爱众”即父兄以外的氏族其它成员,最后扩展到“仁德于天下”即对外族、对天下人的爱。一个人只有爱自己的父母才能真正爱国家,如果只提爱国不谈爱父母,要么是虚假的,要么是非人道的。因而,要追求道德教育的最大价值,就必须降低重心,从学生生活的小事做起,从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做起,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才能成功。
2.既要重视道德认知,又要重视道德情感。我们
的道德教育经常是重视道德认知、忽视道德情感,用空洞的说教和灌输来解决道德认知问题。由于没有调动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道德规范没有真正被学生所接受,也难于化为学生的行动,道德教育实效很差。我们古人在道德教育中很重视情感体验。比如孔子提出的“忠恕”思想,就是让人能够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相互宽容。墨子的兼爱思想同样体现了这种互相理解、互相沟通的思想,要想让别人尊重你,你自己首先要尊重别人,爱别人等于爱自己,帮别人等于帮自己。古人不仅重视这种内在的情感体验,而且重视外在的情感熏陶。比如通过“乐”达到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提倡“德音”、“和乐”,反对“溺音”、“淫乐”。[4]但我们今天的儿童连属于自己的童谣都没有了,怎么可能对孩子进行情感的熏陶呢。
3.既要强调道德的外在功能,又要注重道德的内在需求。对于道德的功能,今天通常只强调道德能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人类的生产生活得以正常进行的一面,而忽视了道德本身也是人生的目标和终极追求的一面。前者的价值取向是把道德作为营造良好社会秩序的工具,也就是说,道德仅仅是利他的,而在后者看来,道德还是人生的目的。人们完全能够在道德追求中体验做人的尊严、幸福和自豪。道德是人们自我实现的重要领域。我们古人不仅强调道德的外在功能,更强调个人的内在修养,个人的内在修养是实现道德的外在功能的基础。极有典型的证明就是《大学》所列“八目”:格物、致知为第一层次,是思想品德基础,也体现为方法论;诚意、正心、修身为第二层次,是道德修养,也即培养道德情感、树立道德信念和信仰;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第三层次,是政治化的大德,即关怀国家社稷与贡献层次。
4.既要讲求外在评价,又要讲求学生的自我评价。我们对学生道德品质的评价,大多是教师以道德标准对学生的德性进行主观判断,是教师单向进行而不是学生也参与的,是鉴定式的而不是发展性的。中国传统道德精神虽重规范约束却更求自觉自德。孔子就特别强调“内自省”、“内自讼”,孟子强调“反求诸己”。钱逊先生曾指出中国的道德精神具有“自讨”的特点,别人完全没有责备,自己首先进行自责。[5]因此,我们既要讲求道德教育中对学生的外在评价,也要讲求学生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1]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增订本)[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3]靳伟才.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缺失与重构[J].宁夏教育,2004,(1).
[4][5]杨启亮.中国传统道德与21世纪的学校德育[J].教育研究,1999,(12).
(责任编辑:马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