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西环素治疗恙虫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多西环素和莫西沙星治疗恙虫病的效果及安全性对比
[3]Bystrom CE,Salameh W,ReitzR,etal.PlasmareninactivG
itybyLCGMS/MS:developmentofaprototypiealclinicalassay revealsasubpopulationofhumanplasmasampleswithsubstanG tialpeptidase activity [J].Clin Chem,2010,56 (10): 1561G1569. [4]鄞国书,张少玲,严励,等.原发性醛固酮 增 多 症 筛 查 中 血 浆 醛固 Ⅳ 肾 素 活 性 比 值 的 影 响 因 [J].中 华 内 分 泌 代 谢 杂 志, 2009,25 (2):238G241. [5]CarterS,OwenLJ,Kerstens M N,etal.AliquidchromaG tographytandem massspectrometryassayforplasmareninacG tivityusingonlinesolidGphaseextraction [J].Ann Clin BioG chem,2012,49 (6):570G579. [6]邵姣梅,刘钰涛,唐 家 荣.溶 血 反 应 对 高 血 压 患 者 肾 素G血 管 紧张素G醛固 酮 系 统 检 测 的 影 响 [J].临 床 内 科 杂 志,2013, 30 (1):18G20. [7]陈永跃,刘丹,张屏,等.血管紧张素转换 酶 抑 制 剂 对 高 血 压 患者血 浆 肾 素 水 平 的 影 响 [J].中 国 分 子 心 脏 病 学 杂 志, 2016,16 (1):1585G1588. [8]张明,王喜青,汪静.两种检测方法测定抗 甲 状 腺 球 蛋 白 抗 体 和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结 果 的 比 较 [J].标 记 免 疫 分 析 与 临床,2014,21 (6):722G725������ [9]赵静峰,罗天敏,王攀.全自动微粒子化学 发 光 免 疫 分 析 法 与 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促 甲 状 腺 激 素 的 对 比 分 析 [J].实 用 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 (9):96G97. [10]方光辉.放射免疫分析与 电 化 学 发 光 法 检 测 血 清 HCG 效 果 分 析 [J].检验与临床,2010,48 (27):74G76. [11]刘进,朱晓丽.两种方法 测 定 甲 状 腺 激 素 的 比 较 研 究 [J].中 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2 (31):94G94. [12]高通,陈文新.血清促肾上腺皮 质 激 素 ECLIA 法 与 RIA 法 测 定 结 果 的 比 较 分 析 [J] 福 建 医 药 杂 志,2015,37 (5): 75G77������ [13]赖凤华,曹筱佩,林慧美,等.两种血浆 肾 索、 醛 固 酮 检 测 方 法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查效率 的 评 价 [J].中 华 高 血 压 杂 志,2015,23 (2):150G153. [14]杨超一,冯婷婷,张雪峰,等.血 管 紧 张 素I化 学 发 光 免 疫 分 析 方 法 的 建 立 [J].中 国 免 疫 学 杂 志,2016,32 (6): 838G840������
恙虫病临床实施多西环素治疗的疗效分析
恙虫病临床实施多西环素治疗的疗效分析目的:分析应用多西环素治疗恙虫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3月-2012年2月收治的120例恙虫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多西环素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结果:退热有效率为100%,临床治愈率为100%,平均住院时间(7.8±3.1)d,5例以轻微恶心呕吐和腹痛腹泻肠道不良反应为主,未影响治疗效果。
结论:应用多西环素治疗恙虫病临床效果较好,恙虫病临床应加强诊断,做好预防。
标签:恙虫病;多西环素;不良反应恙虫病是临床中由恙虫病东方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在湿热地区呈现高发病率,临床表现以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发热和皮疹为主,对患者身体健康影响较大,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患者全身多脏器损伤[1-3]。
本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3月-2012年2月收治的120例恙虫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多西环素对其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3月-2012年2月收治的120例恙虫病患者,其中男54例,女66例,年龄16~68岁,平均(32.7±6.9)岁,患者发病时间分布:七月份36例,八月份38例,九月份30例,十月份16例。
所有患者均有高热现象,持续时间3~13 d,平均(5.6±2.1)d,体温38.9 ℃~41.6 ℃,呈弛张热或稽留热,多有畏寒,少数患者有寒战症状;患者均有焦痂,大部分患者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其中肝脏肿大15例,肝脾同时肿大12例;少数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结膜充血现象,其中5例患者出现中毒性脑病,以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颈部抵抗为主要症状。
1.2 检查对所有患者进行血常规、尿常规检查、外裴氏实验检查,观察其生化表现。
患者血白细胞总数正常,但是多数患者中性粒细胞分类减少,淋巴细胞分类增多,其中中性粒细胞增高42例,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45例,少数患者单核细胞分类增多,血小板减少。
盐酸多西环素治疗恙虫病临床疗效分析
治疗 总有 效率 为 9 7 . 0 5 %,对照组 显效 1 5 例 ,有 效 1 o例 ,无效 9例 ,治疗有 效率为 7 3 . 5 3 %,治疗组 临床 疗效 明显优 于对
照组 ,两组 比较 差异存 在统计 学意 义 ( P<0 . 0 5)。 结论 :盐酸 多西环 素治疗 恙 虫病 ,临床疗 效佳 ,不 良反应 少 ,经济
显效 :治疗后体 温 降至 正常 ,3~ 5日后均 未再发 热,肝 功能 肌 酶指标未 完全恢 复正常;无效 :治疗后病 情无好转甚 至加重 。
1 . 4 统计学 方法
四环 素 类药 物 过敏 者 、8岁 及 心肌酶 指标恢复 正常 ;有效 :治疗后体温 恢复正常 ,肝功 能及 心 又 名 强力 霉 素 ,是 四环 素类 抗 生素 ,
以我 科 2 0 1 0 年 1月至 2 0 1 4 年1 2月收 治 的 6 8 例 恙 虫病 患 者 杂 ,起 病突 然 ,多 以不 明原 因的 弛张性 高热 为 首发症 状 ,体温 达
为观察对 象 , 分 为治疗 组和对 照组各 3 4 例, 治疗 尘 且 3 4 例, 男l 8 例, 3 9 ~4 O ℃ 以上 ,伴寒 战 、头 痛 、四肢酸痛 、眼 结膜充血 、皮 疹、
发症如 肝功 能、心肌 酶指 标在 治疗前后 的变化 情况 。 1 . 3疗 效评 价 t
和 程度 给 予相应 对症 处 理 ,治疗 期间严 密观 察血 象 , 以防药物 副 作 用发 生 。 早期 诊断及 治疗 是 治疗 恙虫 病最 根本 的措施 ,盐 酸 多西环 素 以 下儿 、 孕妇 禁 用 。其 作 用 机 制 为药 物 能 特 异 性 与细 菌 核 糖 体 3 0 S 亚 基的 A 位置 结合 , 抑制 肽链 的增长和 影响细 菌蛋 白质 的合 成 。
恙虫病病例报告
入院后使用了左氧氟沙星与多西环 素
现患者已好转出院
问题 1病因是什么? 2是否考虑EB病毒感染? 3为什么要用氧氟沙星与多西环素?
恙虫病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感染所致的急性自然疫 源性传染病。人被恙螨幼虫叮咬(无痛性)而获感 染。
恙虫病立克次体先在入侵部位繁殖,引起皮肤损害,继而进入血 液循环,形成立克次体血症,在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系 统内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全身毒血症状和各脏器的炎性变 性病变。
临床表现
1 、发热及全身中毒症状 起病急,体温可在1-2日内上升到39℃以上,呈弛张热型, 常伴有畏寒或寒战、头痛、全身酸痛、疲乏、食欲减退等 急性感染症状。患者颜面潮红、结膜充血等。随着病程延 长还可出现多脏器损害和出血现象。 2 、焦痂 对本病的诊断最具特征性,可见于36%-100%的患者,其 外观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3-15mm,焦黑色,边缘稍隆 起,周围有红晕(围堤症) 多数患者只有一个焦痂,个别可有2-3个。恙螨幼虫好侵 袭人体湿润、气味较浓、较隐蔽的部位。
目前诊断可能
• 感染性疾病? • 变态反应性疾病? • 自身免疫性疾病? • 某些特殊的皮肤病? • 恶性肿瘤?
进一步检查
入院后检查:
(2020-11-24 16:19,本院)行常规心电图[常规心电图检查]检查 提示:常规心电诊断:1.窦性心律;2.下壁、前侧壁T波改变。
(2020-11-24 16:35,本院)行CT[胸部薄层CT平扫[CT](胸部);上腹 部平扫[CT](腹部)]检查提示:两肺下叶炎症。上腹部CT平扫未 见明显异常。
为什么要用左氧氟沙星与多西环素?
现治疗恙虫病,氯霉素有特效,但氯霉素副作用大,因氯霉素抑制骨髓造血功 能,有诱发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可能性,故不宜作为本病的首选治疗药物。 四环素类对恙虫病亦有良好疗效,故选用其中效果优良的多西环素 喹诺酮类,对该病也有疗效,同时,这类药物抗菌谱广、抗菌能力强,可以兼 顾其他病原。
莫西沙星与多西环素治疗重症恙虫病的疗效差异及不良反应对比
恙虫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主要传染源是鼠类,传播媒介为恙螨[1],主要宿主动物是黄毛鼠、黄胸鼠,恙虫病累及血液、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起病后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消化道症状等[2],治疗上,四环素或氯霉素为特效药,在使用后药物可能会发生的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已经在临床中很少使用,为此抗恙虫病一线药物治疗方案在临床中仍有一定争议。
多西环素和氟喹诺酮类在治疗恙虫病时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重症恙虫病患者100例,分析莫西沙星与多西环素的治疗疗效及药物安全性。
资料与方法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重症恙虫病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实验室检查提示变形杆菌OXk凝集试验阳性,凝集效价≥1:160,符合《流行病学》中关于恙虫病的诊断标准。
分对照组50例(治疗方案莫西沙星)和研究组50例(治疗方案为多西环素)。
研究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3~58岁,平均(42.35±8.34)岁。
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2~61岁,平均(43.12±9.14)岁。
两组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入选标准:①符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流行病学》中的诊断标准。
②首次确诊恙虫病者。
排除标准:①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
②近期接受过其他四环素类、其他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者。
③其他急性感染致发热者。
治疗方法:①对照组:给盐酸多西环素片,首剂200mg/次,此后100mg/次,1次/12h,口服。
②研究组:给莫西沙星注射液,400mg/次,静脉滴注。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平均住院日;两组治疗情况。
⑴疗效判定标准:参考文献标准,采用《临床疾病诊断治愈好转标准》进行评价[3]。
①治愈:治疗后无症状,实验室及各项检查均恢复正常;②显效:治愈后病情明显好转,有1项指标未完全恢复正常;③无效:用药后病情无改善或加重。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例恙虫病临床报告
4 4・
匡堂
生筮 丝 鲞筮 鱼
曼 n r ete ein , l.21 j g e nv d i Jn 02 v i M ce l
.
V0 4. No 12 .6
3例 恙 虫 病 临床报 告
毛 文英 周 文龙
中图分类号 :R 1. 5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 0 7—0 3 2 1 9 1( 02)0 0 4 6— 04—0 2
恢 复正常 。
讨
论
恙虫病 又 名 丛林 斑 疹 伤 寒 ,潜 伏 期 一 般 为 1 0
—
1 ,短 的 4d 4d ,长 的可 达 2 。潜 伏 期 末 恙 螨 1d
虫 叮咬部 位皮肤 损害形 成 圆形或 椭 圆形 的褐 色 或黑 色 焦痂 ,继而 恙虫病 立克次 体侵 入血 液 ,在 小血 管
疗 ,无 明显 效果 。确诊 后 ,1例 患者 给予 多西 环 素 治疗 ,用 法 : . ,2次/ ,口服 ,连续使用 7d 2 0 1g d ;
其 中男性 2 ,女性 1 ;年龄 3 6 例 例 5— 2岁 ,平均 年龄 4 7岁 。 2 流行病学史 3 例患者均有疫 区野外作业或接 触史。其中 2 例患者在发病前持续在山林和田地间 工作 ,并常坐在石头 、树木、干草上休息 ;1 例患 者 在发 病前 1 到疫 区板栗林 间帮忙工 作数 日,多 周 次坐 于林下 的石 头 、干树 枝上休 息 。 3 I床症状 3例患者均 以发热为首发症状 ,体 缶 温 3. 4. 8 8~ 0 1℃ ,呈 弛 张 热 。均 有 头 痛 、全 身 酸 痛 、疲 乏等 毒血 症症状 。其 中 2例发现 有特 征性 的 焦 痂 ,直 径 在 5~1 0mm;1例 有 特 征 性 的溃 疡 ;
多西环素与氯霉素治疗恙虫病临床分析
①连江县 医院 福 建
连江
3 5 0 5 0 0
显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P < 0 . 0 5 ) ,见表 3 。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 比 分
到微创 ,表 现 了治 疗高 血压脑 出血技术 的不 断进步 『 6 】 。在 临床
上应 用硬通道 颅 内血肿 微创 清除术 ,手 术成功率 高 ,有效 消除
血肿 [ 7 - 8 ] o手术简单快速 ,创伤 小 ,安全性好 ,经济 。但 缺点是
灵 活性较弱 ,进 针后不 能调整 与改变针 的方 向,需 要在进 针前
准确定 位 ,因为针 的方 向不能改 变 ,少数病 例显示 了引流 不充
分 ,血肿残 留较多 ,临床效果不好 的结果 。
本研 究采用分 组 的方 法探究 了微创硬通 道手术 治疗高 血压
2 9 7 O.
加灵 活 、方 便 ,可 以更加灵 活地对 引流 区域进行调 整 ,盲 区较
少嘲 。硬通道 微创 技术 可将颅 内血肿快 速消 除 ,使颅 内压快 速 降低 ,机制 如下 : ( 1 ) 采 用更加 良好 的密封技 术 ,确保抽 吸时 管
腔保持稳 定 的负压 ,增强 了对血肿 的抽 吸能力 。f 2 ) 穿刺针管是 钢制 的 ,更加 锋利 、尖锐 ,可一步 到位 ,准 确 固定 ,能 够快速 有 效将 液 态化 的血肿 清除 。( 3 ) 应用 血肿粉 碎器 和生化 酶技 术 , 可以有效 将血肿变 得液化 ,更有 利于排 除。( 4 1 应用硬通 道技术 有利 于快速将 血肿 清除 ,有 明显 的减 压作用 ,预防脑疝 ,减轻 脑 水肿 。( 5 ) 对不规则 大血肿 的出现 ,可 以应 用双针法或 者多针 法 引流 ,临床效 果更加 显著 。高 血压脑 出血患者 多伴有神 经功 能缺损 ,造 成 日常生 活质 量 大大 降低 ,引发 一系 列心 理障 碍 ,
恙虫病23例临床分析
恙虫病23例临床分析1 引言1.1 恙虫病背景及研究意义恙虫病,又称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通过恙螨叮咬传播。
该病在我国多个地区均有病例报告,尤其在南方地区发病率较高。
恙虫病临床表现多样,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甚至死亡。
因此,对恙虫病进行临床分析,了解其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对于提高临床诊断和救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了我国某地区近5年来确诊的23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例基本信息、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及预后等。
所有数据均来源于医院病历系统和随访记录,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1.3(此处内容已删除,因为题目要求不包含推荐生成文案字数等信息。
)2 恙虫病病例概述2.1 病例基本信息本研究共收集了23例恙虫病病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1例,年龄范围在4至68岁之间。
病例来源主要是我国恙虫病流行区域,多数患者有明确的户外活动史。
2.2 临床表现与诊断23例病例中,均有发热症状,体温在38.5℃至40.5℃之间。
部分患者伴有头痛、全身乏力、恶心、呕吐、咳嗽等症状。
体格检查发现,患者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的比例分别为65.2%和39.1%。
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部分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
根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参照我国卫生部门发布的恙虫病诊断标准,23例患者均被确诊为恙虫病。
2.3 治疗与转归所有患者在接受诊断后,立即给予抗感染治疗,主要包括多西环素、氯霉素等抗生素。
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经过治疗后,22例患者体温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愈出院;1例重症患者因并发症死亡。
总体治愈率为95.65%。
3. 恙虫病临床治疗与分析3.1 治疗方法与效果评估在23例恙虫病患者的治疗中,主要采用了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以及并发症处理等综合治疗方法。
多西环素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恙虫病的疗效观察
( 临安 市人 民医 院 , 江 临安 310 ) 浙 130
【 摘
要】 目的 探讨多西 环素联 合热毒宁注射 液辅助 治疗恙 虫病 的临床疗 效。方法 7 例恙虫病患 者随机分 成治 8
疗组 4 例 和对 照组 3 例 , 0 8 治疗组给予热毒 宁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 口 服多西环素 , 对照组单纯服用 多西环素 。比较两组 治疗
2 结 果
阳性且随病程效价逐渐升高 , ( ) 和 或 间接免疫荧光 试验 阳性。本组 7 例虫咬后 6 5日 8 ~1 就诊 , 均出现 皮疹 , 皮疹 在发热 2~6 出现 , 天 体温 最高 时均 在 3 . ̄ 以上 ,8 95C 7 例中 4 例有典 型焦痂 ( 15 ,5 8 6 .%)3
1 资料 与方 法 11 一般 资料 . 选 择 本 院 20 06年 5 ~21 月 00年 9
13 疗效标准 .
痊愈: 7天后体温恢复正常 , 临床
症状消失 , 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 ; 显效 : 3天后体温
月 7 恙虫 病 患 者 , 3 8例 男 8例 , 4 女 0例 , 龄 (0± 年 5 l) , 均 4 . , 5岁 平 16岁 发病 季 节 5~1 。全部 病例 0月 正常 , 临床症 状 明显改 善 , 验 室主 要 指标 ( 常 规 实 血 白细胞 , 超敏 c反 应蛋 白, 功 能丙 氨 酸 转氨 酶 , 肝 天
速缓解征状和控制病情发展的效果 , 联合多西环素
效果更 加显 著 。本 结 果显 示 , 毒 宁联 合 多 西 环素 热 疗 效优 于单 纯应用 多 西环 素 , 组 总有 效 率 有显 著 两 性差异 ( 00 )值 得推 广应 用 。 P< .5 , 参考 文献
恙虫病的临床诊治进展
恙虫病的临床诊治进展摘要】恙虫病有名丛林斑疹伤寒,全国各个省份均由恙虫病的报道,感染人群主要是野外工作人群,以恙螨为主要传播媒介,患者临床症状包括发热、淋巴结肿大、皮疹等,不及时治疗可能存在严重并发症,下面主要综述恙虫病临床诊治进展。
关键词:恙虫病;诊断;治疗;流行病学恙虫病是以鼠类为主要传播源的疾病,患者缺乏临床典型症状,容易出现误诊,导致病情延误,影响治疗,甚至引起患者死亡。
当前临床诊断主要包括病原学、血清学、分子生物学等,以药物治疗为主要治疗方法,下面主要对近些年恙虫病研究进行综述。
1流行病学国内对恙虫病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园313年,进入到21世纪后,恙虫病开始向长江以北地区扩散[1],全国有关恙虫病的报道不断出现[2],北方地区流行范围不断扩大,并且存在局部爆发疫情[3]。
血清学调查研究显示,恙虫病感染率存在上高趋势,恙虫病东方体基因型以Kaw asaki和Karp为主。
恙虫病的出现以蚊虫叮咬为主,当前尚没有人传人报道,当前已经成为高湖、海岛、地里纤恙螨等,北方主要在秋冬季节发病,患者报道病例多为散发,部分地区发病率逐渐增大,已经威胁到人们生命健康安全。
2诊断进展恙虫病临床表现不具有典型性,以发热、皮疹、溃疡等为主要表现[4],几乎所有患者均会表现出发热,部分患者伴随头痛、寒战等,一般为高热,病程1~3周,也有部分患者会表现出不规则热。
恙虫病最具有特异性的特征为溃疡和焦痂,患者出现粉红色丘疹,皮肤坏死,形成褐色焦痂。
除了这些特征之外,恙虫病释放的毒素能够损害患者全身脏器官,严重时引起多器官损害。
恙虫病诊断中多是根据患者临床体征和生化指标检测联合诊断,实验室诊断技术包括血清学、分子生物学、实时荧光PCR诊断等。
当前血清学诊断技术包括WFT、补体试验、蛋白免疫试验等,WFT采用体外培养变性杆菌菌体抗原,与其他抗原,检测抗原,但是这种诊断方法特异性不高[5]。
间接免疫荧光法[6]是WHO推荐使用检测立克次体标准方法,检测特异性抗原达到诊断目的,灵敏性和特异性都较高,但是在实践中也发现,分型存在一定实验误差。
莫西沙星与多西环素治疗重症恙虫病的疗效差异及不良反应对比
莫西沙星与多西环素治疗重症恙虫病的疗效差异及不良反应对比作者:张频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9年第08期摘要目的:探讨莫西沙星与多西环素治疗重症恙虫病的疗效差异及不良反应。
方法:收治重症恙虫病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治疗方案为莫西沙星)和研究组(治疗方案为多西环素)。
对比两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平均住院日;两组治疗情况。
结果:研究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平均住院日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期间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莫西沙星相比,多西环素治疗重症恙虫病疗效更为肯定,安全性好。
关键词莫西沙星;多西环素;恙虫病;疗效;不良反应;对比恙虫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主要传染源是鼠类,传播媒介为恙螨[1],主要宿主动物是黄毛鼠、黄胸鼠,恙虫病累及血液、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起病后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消化道症状等[2],治疗上,四环素或氯霉素为特效药,在使用后药物可能会发生的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已经在临床中很少使用,为此抗恙虫病一线药物治疗方案在临床中仍有一定争议。
多西环素和氟喹诺酮类在治疗恙虫病时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重症恙虫病患者100例,分析莫西沙星与多西环素的治疗疗效及药物安全性。
资料与方法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重症恙虫病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实验室检查提示变形杆菌OXk凝集试验阳性,凝集效价≥1:160,符合《流行病学》中关于恙虫病的诊断标准。
分对照组50例(治疗方案莫西沙星)和研究组50例(治疗方案为多西环素)。
研究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3 - 58岁,平均(42.35±8.34)岁。
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2~61岁,平均(43.12±9.14)岁。
多西环素、氯霉素、阿奇霉素治疗恙虫病的疗效观察
多西环素、氯霉素、阿奇霉素治疗恙虫病的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4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6--01恙虫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疾病,主要是由于恙螨幼螨叮咬而导致的自然疾病[1]。
该疾病的临床表现明显,而且起病突然,患者持续高热,而且恙螨幼螨叮咬处出现焦痂,部分患者还伴有溃疡、皮疹或是淋巴结肿大现象[2]。
临床上主要进行对症治疗,我院对恙虫病患者采用多西环素、氯霉素以及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恙虫病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其于2012年11月-2017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90例,1组为对照组,2组为观察组。
其中,对照组男女比例61/29,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43.6±11.3)岁;观察组男女比例63/27,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43.5±11.6)岁,两组患者在基础信息上无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1.2.1 对照组给予患者氯霉素片(大同市卫华药业有限责任公司,0.25g/片,批号:国药准字H14021699),1天3次,每次2片。
共治疗1周。
1.2.2 观察组给予患者多西环素片(株洲市金泰制药有限公司,0.1g/片,批号:国药准字H43020552),1天2次,每次1片;同时服用阿奇霉素片(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0.25g/片,批号:国药准字H20000477),1日1次,每次4片。
共治疗1周。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焦痂脱落时间和总有效率。
总有效率[3]:显效:患者发热、淋巴结症状等全部消失,所有检查表明患者完全恢复。
有效:患者发热、淋巴结症状等明显好转,所有检查表明患者有所恢复。
无效:患者发热、淋巴结症状等无明显好转,甚至出现病情恶化。
1.4 统计学方法将SPSS18.0统计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使用检验,并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表示,并用t检验,P。
多西环素治疗恙虫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多西环素治疗恙虫病的临床效果观察目的:观察多西环素治疗恙虫病的临床疗效,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3月~2010年5月收治的32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多西环素治疗,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本组32例患者经多西环素治疗5~7天后均退热,退热时间为1~4天,平均1.6天;3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2例重症肺炎心衰患者给予吸氧、强心、利尿治疗;1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止血、输血治疗。
本组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为3~12天,平均7.2天。
结论:多西环素治疗恙虫病效果理想,应注意恙虫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标签:多西环素;恙虫病;疗效恙虫病(tsutsugamushi disease)又称丛林斑疹伤寒(scrub typhus),是由恙虫病东方体(Orientia tsutsugamushi)所致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因通过恙虫幼虫(恙螨)叮咬传播而得名。
临床上以叮咬部位焦痂或溃疡形成、高热、淋巴结肿大、皮疹以及外周血液白细胞计数减少等为特征。
恙虫病感染在临床上那个较为少见,我院自2005年3月~2010年5月共收治恙虫病感染32例,均采用多西环素治疗获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3月~2010年5月收治的32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确诊。
32例患者男19例,女13例;年龄5~76岁,平均43.5岁;发病时间为6~10月,其中6月份15例,7月份8例,8月份3例,9月份5例,10月份1例;职业儿童2例,学生4例,户外工作者23例,其他3例。
1.2 临床表现本组32例患者发病前2周均有野外作业史,起病突然,体温迅速上升,可达39oC以上。
伴有寒战者24例,伴有头痛者13例,伴有四肢酸痛者19例,伴有食欲不振者7例,伴有颜面潮红者3例,伴有结膜充血者5例。
本组29例患者出现皮肤焦痂与溃疡,被恙螨幼虫叮咬后,局部先出现红色丘疹,继而出现水疱,然后发生坏死和出血,局部结成黑色痂皮;其边缘凸起,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直径为2~15mm。
多西环素治疗成人恙虫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多西环素治疗成人恙虫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4-01-16T10:31:34.85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12月第34期供稿作者:王龙何利容[导读] 氯霉素对治疗本病有特效,但氯霉素及合霉素仅为立克次体抑制剂,而非立克次体杀灭剂。
王龙何利容(高州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区 525200)【摘要】目的:探讨多西环素治疗恙虫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6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44例恙虫病患者治疗情况,其中应用氯霉素治疗有26例,多西环素治疗有18例。
结果:氯霉素治疗组出现血细胞减少1例,肝功能损害加重3例,皮疹1例;多西环素治疗组出现肝功能损害加重1例,退热时间较短。
结论:多西环素治疗恙虫病临床疗效好,副作用少,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多西环素成人恙虫病疗效【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4-0215-01 恙虫病(scrub typhus)或称沙虱毒、日本江河热(Japanese river fever)、洪水热 (flood fever)、丛林斑疹伤寒(scrub typhus)、恙螨传立克次体病(chigger-borne ricket-tsiosis),是一种由恙虫立克次体(Rickettsia tsutsugamushi)[1]所引起的急性发热性斑疹伤寒样疾病。
其临床特征为急起发热,伴有皮疹,其被恙螨幼虫叮咬的原发感染部位经常存在溃疡或焦痂及局部或全身淋巴结肿大。
恙虫病的基本病理组织变化与斑疹伤寒所见相似,主要为小血管炎、血管周围炎以及小血管血栓形成,上述病变可能系由立克次体的毒素所引起。
当人们被受感染的恙螨幼虫叮咬后,恙虫立克次体乃由咬伤处直接或经淋巴管进入血循环,引起全身器官病变。
我国西南部及东南沿海诸省如广东、福建、浙江、台湾、广西、云南、及四川等省多见本病存在[2]。
我科自2010年6月至2013年10月共收治恙虫病44例,2012年9月前使用氯霉素治愈共26例,2012年9月后我科在医院购进多西环素后、治愈恙虫病18例,现报告如下。
阿奇霉素联合多西霉素治疗恙虫病60例分析
阿奇霉素联合多西霉素治疗恙虫病60例分析发表时间:2016-04-28T11:24:50.0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1期作者:高峰[导读] (靖江生祠中心卫生院江苏靖江 214531)恙虫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东方立克次体所致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高峰(靖江生祠中心卫生院江苏靖江 214531)【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1-0129-02恙虫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东方立克次体所致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临床上以发热、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皮疹和肝、脾肿大为主要特征。
该病分布很广,横跨太平洋,印度洋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但以东南亚、澳大利亚及远东地区常见。
我国主要发生于浙江、台湾、福建、云南、四川、广东、贵州、江西、新疆、西藏等省、自治区,以沿海岛屿为多发。
近年江苏、山东、安徽和某些地区也有小流行或散发[1]。
2012-2014年该病在我江苏泰州地区夏季9-12月份多散发并有增多趋势。
我科采用阿奇霉素、多西霉素治疗恙虫病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间我院内科收治的恙虫病患者6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男28例,女32例,入院时发热时间1~14天,平均4天,发病年龄35~70岁,平均58.28岁,以中老年为主,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均在9~12月份(9月11例(18.3%),10月19例(31.6%),11月22例,12月8例)患者均有草丛、树林或野外工作史(主要是水稻收割季节的田间劳动者)。
1.2 诊断标准按照李兰娟、任红《传染病学》诊断标准[2]:(1)发病前3周内有户外工作或坐卧林地草丛史。
(2)有发热、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
(3)外斐反应效价在1:160或以上,具备三项中两项即可诊断本病。
1.3 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60例患者均有发热,焦痂溃疡50例,淋巴结肿大10例,皮疹58例,B超肝损害和或脾肿大5例,,合并白细胞下降15例,升高5例,肝功能异常15例(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功能异常),血脂偏高5例,血糖升高2例,肾功能异常2例。
恙虫病15例临床分析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D e r m a t o l o g y ,t h e S e c o n d P e o p l e ’ s Ho s p i t a l o f N a n t o n g ,N a n t o n g 2 2 6 0 0 2 ,C h i n a )
恙虫病 ( 亦称丛林斑疹伤寒 ) 是 由恙虫病东方体 所致 的 急性 自然 疫 源 性传 染 病 , 因通 过 恙 虫 幼 虫 ( 恙 螨) 叮咬而得名。临床上 以叮咬部位结痂或溃疡形成 、 高热 、 淋 巴结肿大 、 皮疹及外周血 中白细胞数减少为 特征 。恙 虫病 在 我 国南方 呈 全年 型 或 夏季 型流 行 . 近 年 来 疫 区逐 渐 向北 扩 大 , 新 的疫 源 地 不 断 出 现 , 流 行 强度增加[ 1 1 。部分患者仅诉发热 、 头痛 , 而临床医师对 本病缺乏足够认识 , 加之一般医院缺乏相应的实验室 检查 , 容易导致误诊误治。 本文就我科收治的 l 5 例恙 虫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mi s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mi s s e d d i a g n o s i s . Me t h o d s : T h e me d i c a l r e c o r d s o f 1 5 i n p a t i e n t s f r o m No v e mb 01 1 w e r e a n a l y z e d .Re s u l t s : Al l p a t i e n t s h a d d i f e r e n t d e g r e e s o f f e v e r ,s o me p a t i e n t s h a d l i v e r ,l u n g o r k i d n e y d a ma g e s ;1 4 c a s — e s h a d t y p i c a l e s c h a r o r s p e c i i f c u l c e r . T r e a t me n t wi t h d o x y c y c l i n e o b t a i n e d g o o d r e s u l t s . Co n c l u s i o n: S c ub r t y p h u s i s o f
优质护理在多西环素联合氯霉素治疗恙虫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
·216· E-mail:zgqkyx@·论著· ·护理与康复·优质护理在多西环素联合氯霉素治疗恙虫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外周血生化指标的影响丁艳芬,方师群,朱春欢【摘要】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多西环素联合氯霉素治疗恙虫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外周血生化指标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收治的恙虫病患者68例,患者均应用多西环素联合氯霉素治疗。
依据不同护理方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入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34例)行优质护理。
比较两组的各项临床症状平均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长、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干预前、后的血液学指标〔白细胞计数(WBC )、血红蛋白(HGB )、红细胞计数(RBC )及血小板计数(PLT )〕水平变化。
结果 研究组各项临床症状平均消失所需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长低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研究组WBC 、HGB 、RBC 及PLT 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临床中给予恙虫病患者进行相关治疗干预的过程中,给予患者行优质护理能够促使恙虫病患者更快痊愈;同时,还能改善恙虫病患者的各项血液学指标水平,值得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 恙虫病;优质护理;多西环素;氯霉素;外周血生化指标【中图分类号】 R 513.2 【文献标识码】 A作者单位:518110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目前,临床中对于恙虫病患者的治疗主要以消炎抗菌为主。
恙虫病患者会在治疗中因疾病而产生一系列身心不适现象,因此,除了有效的治疗干预措施之外,合理的护理干预亦同样十分重要[1]。
研究指出,恙虫病患者的各项血液学指标会不同的程度的降低现象[2]。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对恙虫病进行干预的过程当中,治疗+优质护理的干预效果较为满意,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收治的恙虫病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
恙虫病:恙虫病并发多脏器损害167例临床分析
恙虫病:恙虫病并发多脏器损害167例临床分析
熊东亮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
【年(卷),期】2005(026)006
【摘要】损害器官3个92例,4个46例,5个24例。
6个以上5例。
器官损害以肝123例最常见,其次为肺98例,心脏88例,肾脏60例。
病情危重程度与器官损害数目呈正相关。
经用多西环素(强力霉素)、氯霉素等治疗,158例在1~2周内治愈,9例因基础疾病或诊治延误死亡。
恙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常合并多器官损害。
【总页数】1页(P685)
【作者】熊东亮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3.2
【相关文献】
1.儿童恙虫病并发多脏器损害38例临床分析 [J], 刘明良
2.恙虫病并发多脏器损害76例临床分析 [J], 覃建宏;邱国荣;韦海斌;唐军龙;潘传胜
3.恙虫病并发多脏器损害87例临床分析 [J], 张国丽;苏慧勇;杨磊
4.儿童恙虫病并发多脏器损害38例临床分析 [J], 刘明良
5.恙虫病并发多脏器损害20例临床分析 [J], 汪晓波;郑明华;蒋贤高;尤荣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西环素治疗恙虫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多西环素治疗恙虫病的临床疗效,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3月~2010年5月收治的32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多西环素治疗,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本组32例患者经多西环素治疗5~7天后均退热,退热时间为1~4天,平均1.6天;3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2例重症肺炎心衰患者给予吸氧、强心、利尿治疗;1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止血、输血治疗。
本组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为3~12天,平均7.2天。
结论:多西环素治疗恙虫病效果理想,应注意恙虫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关键词】多西环素;恙虫病;疗效
恙虫病(tsutsugamushi disease)又称丛林斑疹伤寒(scrub typhus),是由恙虫病东方体(Orientia tsutsugamushi)所致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因通过恙虫幼虫(恙螨)叮咬传播而得名。
临床上以叮咬部位焦痂或溃疡形成、高热、淋巴结肿大、皮疹以及外周血液白细胞计数减少等为特征。
恙虫病感染在临床上那个较为少见,我院自2005年3月~2010年5月共收治恙虫病感染32例,均采用多西环素治疗获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3月~2010年5月收治的32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确诊。
32例患者男19例,女13例;年龄5~76岁,平均43.5岁;发病时间为6~10月,其中6月份15例,7月份8例,8月份3例,9月份5例,10月份1例;职业儿童2例,学生4例,户外工作者23例,其他3例。
1.2 临床表现本组32例患者发病前2周均有野外作业史,起病突然,体温迅速上升,可达39oC以上。
伴有寒战者24例,伴有头痛者13例,伴有四肢酸痛者19例,伴有食欲不振者7例,伴有颜面潮红者3例,伴有结膜充血者5例。
本组29例患者出现皮肤焦痂与溃疡,被恙螨幼虫叮咬后,局部先出现红色丘疹,继而出现水疱,然后发生坏死和出血,局部结成黑色痂皮;其边缘凸起,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直径为2~15mm。
痂皮脱落后即成溃疡,其基底部为淡红色肉芽组织,26例患者伴有液体渗出。
28例患者仅有1个焦痂,3例患者出现2~3个,分布于全身,以腋下、腹股沟、阴囊、会阴部多发[1]。
本组32例患者均有淋巴结肿大,表现为浅表淋巴结肿大,多出现在焦痂附近,常在发热后2~3d开始出现。
肿大的淋巴结大如鸽蛋,小如蚕豆,可移动。
1.3 实验室检查①血、尿常规本组25例患者白细胞计数减少,其余无改变。
尿中有蛋白质,3例患者可见红细胞、白细胞及管型。
②血清学检查外-斐试验本组28例患者外-斐试验阳性,阳性率为87.5%。
③免疫荧光抗体试验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检测患者血中特异性抗体,是血清学诊断常用的方法之一
[2],本组31例患者实验阳性,阳性率为96.8%。
1.4 治疗方法①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多饮水,进流质或软食,注意口腔卫生,保持皮肤清洁。
高热患者给予冰敷、乙醇擦浴或使用解热镇痛药物。
②病原治疗给予盐酸多西环素片(开封市开抗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1020164)成人0.2g,每日1次,连续服用5~7天,儿童减半。
2 结果
本组32例患者经多西环素治疗5~7天后均退热,退热时间为1~4天,平均1.6天;3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2例重症肺炎心衰患者给予吸氧、强心、利尿治疗;1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止血、输血治疗。
本组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为3~12天,平均7.2天。
3 讨论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
临床特征为突然起病、发热、叮咬处有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
国外最早系日本人于1810年首先描述本病,1927年日本学者绪方规雄等将病人血液注射入家兔睾丸内,经5~6次传代后,阴囊红肿,取其涂片染色发现立克次体,命名为东方立克次体。
1931年定名为恙虫病立克次体。
有研究显示,恙虫病立克次体在国内外不同地区、不同株间的抗原性有较大差异,对人的致病力也不相同,故各地的发病率、复发和病情轻重也很不一致[3]。
我国主要发生于南部地区,以沿海岛屿为多发。
本病流行季节与气温、雨量有明显关系,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北方10、11月为高发季节,南方则以6~8月为流行高峰期,11月明显减少,而台湾、海南、云南因气候温暖,全年均可发病。
本病由于在临床并不多见,而多种临床表现均容易与其他疾病发生混淆,因此容易发生误诊。
本组32例患者中5例患者入院时误诊为肺部感染,3例误诊为急性肾炎,1例误诊为中毒性脑病。
经治疗后无效,经会诊后确诊为恙虫病,最终改用多西环素治疗痊愈。
多西环素为四环素类抗生素,其具有广谱抑菌效应,高浓度时具杀菌作用。
多种立克次体属、支原体属、衣原体属、非典型分枝杆菌属、螺旋体对本品敏感。
本品作用机制为药物能特异性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的A位置结合,抑制肽链的增长和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我院近年来采用多西环素治疗32例恙虫病感染患者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且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虽然对肠胃有轻微刺激性,但饭后服用可以有效降低其发生率。
新中国成立以后恙虫病的流行已基本得到控制,但近年来该病在一些地区又逐渐增多,呈现发病率上升、疫区不断扩大的趋势,其严重感染者可导致多器官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恙虫病的诊断与防治工作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戎瑞雪, 李艳军, 1例不典型恙虫病临床分析[J]. 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1,13(05):223—225
[2] 欧阳雁. 恙虫病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1,5(17):145—146
[3] 王敦清. 我国恙虫病媒介的生物系统分类问题[J]. 地方病通报, 2005,25(03):658—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