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十六国与北朝

合集下载

第17课 十六国与北朝

第17课  十六国与北朝

符 坚
1.东晋的建立
时 间:公元317年 建立者:司马睿 都 城:建康
3.淝水之战
时间:公元383年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
结果:东晋胜利,前秦失败
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 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1、从前秦方面看,前秦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当 时民族融合的程度不深,其他民族不满于建立前 秦的氐族的统治,希望前秦战败。前秦中的汉人 更是希望东晋的汉族军队能够打胜仗。
280年, 西晋灭 吴,实 现统一
4世纪后 期,氐族 人苻坚建 立前秦
316年,匈奴 灭西晋 统一黄河流域 317年, 司马睿建 立东晋, 定都建康, 史称东晋
420年,东 晋灭亡, 刘裕称帝 建立宋



请用现代文解释以上文字,指出这 一措施的历史作用。
改用汉姓
鲜卑姓 拓跋 拔拔 邱穆陵 步六孤 贺赖 独孤 汉姓 元 长孙 穆 陆 贺 刘
与汉族通婚
孝文帝选择中原大姓女子作 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聘中 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 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鲜卑、 汉族互为姻亲。

①孝文帝改革的影响是什么?
假若你是当 时北魏的皇帝孝 文帝,你怎样解 决这些难题呢?
改革措施:



一、整顿吏治,严格考核制度,官吏 有固定俸禄,贪污受贿者一律严惩。 二、实行均田制,农民按人口多少分 给田地,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按规定 纳赋税。 三、建立农业基层组织以稳定社会秩 序。
孝文帝(467499年),姓拓跋, 名宏,献文帝之子, 他是北魏杰出的君 主。三岁时即被立 为太子。五岁时, 年仅十八岁的父皇 献文帝就禅位给他, 二十四岁时孝文帝 开始亲理朝政 。
自主学习

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十六国与北朝word教案(2)

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十六国与北朝word教案(2)

第17课十六国与北朝〖课程标准〗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看图说出“五胡”的名称及分布的地区,学习掌握识图的基本技能。

通过列举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初步学会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习惯养成。

通过共同分析北魏孝文帝汉化措施的影响,学生初步了解归纳分析的基本方法。

通过思考“你如何看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具体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时,各民族互相学习、互相影响的史实,知道各民族友好往来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培养民族友好交往的意识。

学生通过了解孝文帝顺应历史潮流、不顾旧势力的反对,坚持改革,并在改革中以身作则的史实,促进其积极进取人生态度的形成〖教学重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教学准备〗学情分析1. 学生知识掌握的状况和已有经验情况分析。

学生在学习“第16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课时,对民族间的友好交往已有初步的了解;现实生活中,民族间友好交往事实对学生的影响较深。

2. 初一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分析。

初一学生的知觉、兴趣、道德情感等多为感性体验,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大作用。

所以,结合实际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期融合的史实,有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教材分析〗1.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权分立时期。

北方少数民族大量涌入中原,经过数百年的冲突与交往,出现了民族大合的局面。

而北方民族大融合又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为隋唐时期的大一统打下了坚实基础。

2. 本课共设有两目:一是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二是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大融合的措施。

边疆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各族人民在原和内地杂居、交往,民族融合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主流。

孝文帝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顺应时代潮流,实行了改革。

所以,孝文帝改是边疆少数民族内迁、民族融合的产物,而孝文帝推行的一系列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又进一步推动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第17课十六国与北朝

第17课十六国与北朝

成语: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启示:骄兵必败
鲜卑拓跋-骑在马背上的民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游牧为生、流动性强 擅长射猎、骑兵凶猛 文化水平相对较低
1、北魏的建立和统一 跋 帝 道 者 建 北
珪拓 武 魏 立 魏



民族:鲜卑族 建立者:鲜卑族拓跋部 都城:平城(山西大同) 统一时间:439年 统一范围:黄河流域 意义:结束了北方长达 120年的纷乱局面。
如何评价孝文帝?
文明的碰撞和融合:马背上得天下,能 否在马背上治之?
2、改革的背景: (1).北魏统一了北方,社会相对安定、 民族融合加强 (2).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各地人 民起义不断,出现统治危机。 (3).冯太后积极推动北魏学习汉族先进文 化

孝文 帝
原名拓拔宏,改姓 氏后为元宏,他 四岁继皇位,是 北魏王朝的第6个 皇帝,继位19年时, 祖母冯太后去世, 开始真正掌握政 权。孝文帝自幼 在冯太后的教养 下,深受汉文化 的影响。
3,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


(1)政治: ①整顿吏治; ②建立农村基层组织稳
定社会秩序。


③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
阳。(494年)
知识链接 三长制以五家为一 邻,设邻长;五邻为一 里,设里长;五里为一 党,设党长。邻长、里 长、党长合称三长。三 长直属于州郡,负责清 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 役和兵役。

第17课、 十六国与北朝
一、五胡十六国: 西晋末年,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并起兵反晋的主 要有匈奴、羯、氐、羌和鲜卑,史称“五胡”; 西晋灭亡后这些民族各立政权,重要的有16年国 家,史称“十六国”。 社会情况:前期相互残杀严重,后期社会安定, 相互认同。

17十六国和北朝

17十六国和北朝

北三朝 、主北流朝论 主和 流北论朝和出北口朝论出口论
继南北朝正统之唐代,其中央财政制度之渐次江南地方 化,易言之,即江南化。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 财政》
唐代经济、政治、军事以及文化诸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 变化,它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由前期向后期的转变。但 这些变化,或者说这些变化中最重要的部分,乃是东晋 南朝的继承,我们姑且称之为“南朝化”。
胡二汉 、杂胡糅汉与 杂胡 糅化与、胡汉化化、汉化
胡汉杂糅和胡汉分治
刘渊:幼好学,师事上党崔游,习毛《诗》、京氏 《易》、马氏《尚书》,尤好《春秋左氏传》、孙 吴《兵法》,皆略诵之。《史》、《汉》、诸子, 无不综览。
刘聪:年十四,究通经史,兼综百家之言,孙吴 《兵法》靡不诵之。工草、隶,善属文,著《述怀》 诗百余篇,赋、颂五十余篇。……弱冠游于京师, 名士莫不交结。
——《魏书》卷五三《李冲传》
目的:加强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汲取能力,加 强对官员的控制和监督。
胡二汉 、杂胡糅汉与 杂胡 糅化与、胡汉化化、汉化
北魏汉化与六镇胡化
孝文帝于490年开始亲政,491年,确定北魏在五行中之 位次,将东晋南朝宋齐、十六国定为僭伪,北魏承西晋 之金德为水德,表明中华正统地位。
——《庾子山集注》卷一五《周骠骑大将军 开府侯莫陈道生墓志铭》
胡二汉 、杂胡糅汉与 杂胡 糅化与、胡汉化化、汉化
北魏汉化与六镇胡化
侯莫陈氏为代郡武川人,世居六镇,并未随北魏孝文 帝迁洛,因此不可能赶上孝文帝的改汉姓。从李丽仪 墓志记侯莫陈氏在隋复姓刘氏的记载可知,在落后的 北镇武人中也有些已用汉字为姓。
2、南朝对少数民族的基本政策: (1)军事征伐和武力掠夺并行。 (2)设置地方官吏,直接管理少数民族地区。 (3)“以夷制夷”。

第17课 十六国与北朝

第17课 十六国与北朝

7.北魏的都城最初建立在( ) A.建康 B.洛阳 C.长安 D.平城 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A.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B.是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 C.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D.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分裂时期 9.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是( ) A.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B.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C.促进中国社会封建化 D.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
3、淝水之战相关成语:投鞭断流、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的建立:鲜卑族的拓跋部建立北魏,以平
城为国都,439年统一黄河流域。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1)整顿吏治。严格考核制度,官吏有固定俸禄,贪污 受贿者一律严惩。 (2)实行均田制。农民按人口多少分给田地,鼓励发展 农业生产,按规定纳赋税。 (3)建立农村基层组织,稳定秩序。 (4)迁都洛阳。 (5)推行促进民族融合政策,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讲汉 语、穿汉服、改汉姓、提倡民族间通婚。
启示?
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遇到阻力 时,我们要坚持不懈,可以采取一 些策略达到自己的目的。 顺应历史的改革,能促进社会的进 步等。
1、439年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 A、三国中的魏国 B、氐族建立的前秦 C、鲜卑族建立的北魏 D、女真族建立的金 2、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都到( ) A、长安 B、洛阳 C、许 D、殷 3、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改革是( ) A、商鞅变法 B、管仲改革 C、李悝变法 D、北魏孝文帝改革 4、孝文帝改革主要是向哪个民族学习?( ) A、氐 B、鲜卑 C、汉族 D、匈奴
5、北魏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A.羯 B.鲜卑 C.氐 D.匈奴 6 、下列内容,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 用的是:( ) ①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②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③增强了国家军事力量 ④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 得到恢复和发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第17课_十六国与北朝(七年级-上-中华版解析)

第17课_十六国与北朝(七年级-上-中华版解析)

第17课十六国与北朝一、知识能力目标1、了解五胡十六国、北朝的简单概念,知道前秦和淝水之战的基本情况。

2、了解和掌握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及其作用。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知识归纳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

三、教材要点解析1、西晋末年,北方内迁并起兵反晋的有匈奴、羯、氐、羌、鲜卑五个少数民族,史称“五胡”。

西晋灭亡后,五胡与汉人互相争夺,各立政权,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十六个国家,史称“五胡十六国”。

2、在彼此长期争夺、残杀、接触、交流和认同的过程中,少数民族逐渐学会汉族的农业生产技术,开始过定居的农耕生活。

汉族也学会使用少数民族的胡床和椅、凳等坐具,不再席地而座和跪坐了。

3、在北方诸国混战期间,氐族政权前秦的皇帝苻坚曾一度统一了北方,与东晋形成南北对峙局面。

383 年他率大军南下伐晋,在淝水之战中遭到惨败。

境内各族首领乘机反叛,北方又重新陷入分裂割据状态。

4、淝水之战后,鲜卑族的拓跋部强大起来,建立了北魏,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

439 年,北魏统一了北方(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长达120多年的战乱局面,与刘宋形成南北对峙局面。

5、北魏到孝文帝当政时,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改革措施。

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可简要概述为: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习汉礼,与汉通婚。

)6、后来,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

东魏被北齐取代,西魏被北周取代。

北魏、东魏、西魏和北齐,北周这五个朝代,合称“北朝”。

四、同步练习1、东汉末年以来,我国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不断内迁。

其中,被称为“五胡”的五个少数民族是()①匈奴②突厥③鲜卑④羯⑤蒙古⑥回纥⑦氐⑧羌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⑦⑧C.②④⑤⑥⑦D.①③⑤⑥⑧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现象,说明()A.北方少数民族有穿异域服装的爱好B.那里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C.姓“胡”的人佩服汉人D.那时胡汉杂居区的供给十分紧张3、在4世纪时,发生在东晋与前秦之间的著名战役是()A.长平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4、南北朝初期,完成了对黄河流域统一的政权是()A.北魏B.西魏C.东魏D.北齐5、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促进北方民族融合B.加速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C.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D.巩固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6、北朝包括的朝代有()①宋②齐③梁④陈⑤北魏⑥东魏⑦西魏⑧北齐⑨北周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⑥C.⑤⑥⑦⑧⑨D.④⑤⑦⑧⑨第17课十六国与北朝(达标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图片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A.中外交往B.民族融合C.国家统一D.经济发展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第17课 十六国与北朝

第17课    十六国与北朝

第17课十六国与北朝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白喜娟第23课时学习目标:1、识记:五胡十六国、淝水之战、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孝文帝迁都洛阳,孝文帝改革的措施;2、理解:民族大融合;3、分析: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学习重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学习难点: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五胡十六国1、五胡:西晋末年,内迁并起兵反晋的五个北方民族。

即、、、、2、十六国:3、前秦是族建立的政权。

首领任用为相进行改革,使前秦强大并统一了北方。

45、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成语有:、、北魏孝文帝改革1、北魏的建立:(1)时间:(2)都城:(3)民族: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原因:4、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1)语言:(2)服饰:(3)姓氏:(4)联姻:5、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6、南朝指、、、四个南方政权。

7、北朝指、、、、五个北方政权。

二、合作探究:22.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

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

崤函帝圣,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材料二:孝文帝曰:“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

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草,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资治通鉴》(1)两材料各自提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迁都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2)材料中的“平城”是今天哪个城市?“魏主”是谁?他决定将都城迁到哪里?今山西大同北魏孝文帝洛阳(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迁都的原因是什么?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巩固统治(4)说明材料二“北语”、“正音”各指什么?鲜卑语汉语(5)这些改革起到什么作用?加速了内迁的北方各民族在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上的互相认同与融合,为以后的南北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

(6)我们应如何评价这个历史人物?北魏孝文帝看清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冲破保守势力、习惯势力的阻挠,放弃本民族的旧俗,接受先进文化,大力推行改革,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2、阅读下列材料: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

17 十六国与北朝

17 十六国与北朝
3、386年,_______族建立魏国,史称_______;439年_______统一了_____________,结束了北方的分裂局面。
4北魏__________改革内容: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讲_______,穿_______,改_______,提倡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设计】
[独立试航]
1、西晋末年,内迁反晋的五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史称“五胡内迁”,西晋被_________灭亡,建立政权重要的有16个国家史称____________
2、____族人_______建立_______,任用汉人_____为相,统一北方,
_______年,以少胜多的战役是___________,交战双方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大败。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成语:战前___________,战中____________,战后_____________。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B.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D.巩固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3.下列不属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是()
A.学汉语B.与汉人通婚C.迁都洛阳D.改穿胡服
4.下列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A.孝文
6.以下组合选项中,属以少胜多的战役有()
①马陵之战②官渡之战③赤壁之战④淝水之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7.北朝末年时完成了黄河流域统一的是()
A.东魏B.西魏C.北齐D.北周
8迁都洛阳之前,北魏的都城是()

七年级上册_17十六国与北朝

七年级上册_17十六国与北朝

8
9
为什么能够统一北 前秦统一了北方,但新降服的政权并 统治不稳 不完全臣服,很多贵族分子时刻企图复辟。 战术失当 材料二 苻坚准备让晋军过江再战,于是下令 撤退,致使部队混乱。 材料三 苻坚认为东晋已是“垂王之国”,不 骄傲自大 听劝告,执意要战。 人心不齐 材料四 前秦多年来为了统一北方一直征战不 已,将士不愿再战。
10
11
①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背景
统一北方。
北魏 孝文 帝改 革
②黄河流域民族融合成为趋势 整顿吏治; ① 实行均田制; 内容 建立农村基层组织 ② 迁都洛阳( 494年) 说汉语 穿汉服 改汉姓 ③汉化措施 通汉婚 用汉制 学汉礼 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民族的社会生产和 文化生活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影响:加速了北方民族的认同和融合,促进了多民 族国家发展和延续 为南北统一创造条件
1
第17课 十六国与北朝
2
公元383年,前秦南伐失败,北方重新分裂。 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东西两魏又改国号为北 齐、北周。 十六国之一的前秦在苻坚的领导下强大起来,统 一北方。 西晋末年,北方民族内迁。西晋灭亡后,民族政 权纷纷建立,史称五胡十六国。 拓跋部强大,建立北魏。公元439年,统一北方 五胡十六国
前秦统一 北方
前秦灭亡 北方分裂
北魏 统一
北魏 分裂
3
五胡
4
5
这些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如何? 这些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关系如何? 有战有和 以和为主
6
7
从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两种关系及关系所带来的结果 来看,我们对战争和民族融合持什么态度?如果面 对异族的文化我们应该怎么做?
反对分裂,反对战争,反对民族歧视 热爱和平,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相互学习 共同进步

十六国与北朝PPT优秀课件 其他版

十六国与北朝PPT优秀课件 其他版

2、后赵的统治政策
• 后赵采用胡、汉分治政策,设置大单于统治各少数族人,又 设置专门的官职管理胡人辞讼和出入,甚至强行规定称汉人 为“赵人”,胡人为“国人”,并严禁呼羯为胡。 石勒、石 虎均沿用刘汉的徙民办法,将被征服地区的各族人民迁往其 统治中心襄国、邺及其周围地区,以便控制。 • 石勒初起时,对西晋王公卿士、坞堡主及士大夫多加杀戮。 以后则在俘虏中区分士庶,将士族集为“君子营”,以示优 待。并选用某些士族为官。称赵王后,石勒对一些士族委以 要职,明令不准侮易衣冠华族。恢复魏晋以来的九品官人制 度,使士族取得了特权。石勒两次清定九品,又设立太学、 小学和郡国学,培养将佐和豪族子弟。石虎即位后,也肯定 士族特权,并将对关东士族的优待扩大到关中的望族。
在高力督(石宣挑选身强力壮者守卫东宫,号“高力”,设置督将 率领,称高力督 )梁犊领导下发动起义,各族人民纷纷参加。义军
所向披靡,及至长安,众已十万。石虎派兵镇压,又利用氐族和羌
族贵族的武装力量合兵进攻,梁犊兵败牺牲。这次起义虽然失败, 但动摇了后赵统治的根基。349年石虎病死,后赵内乱,诸子争立, 互相残杀。350年,石虎养孙汉人冉闵(即石闵)乘政局混乱,杀石 鉴,灭后赵,政权落入冉闵之手。次年,称帝于襄国的石祗也被冉 闵消灭。
十六国
阶 前 前 段 期 期
国 成 前 名 汉 赵 民 巴 匈 族 賨 奴 始 李 刘 主 雄 渊
前 前 前 前 后 后 后 后 后 后 后 后 后 后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后 前 前 前 后 后 南 北 后 南 西 北 西 夏 赵 燕 秦 凉 秦 燕 燕 燕 凉 凉 凉 凉 秦 羯 鲜 氐 汉 羌 鲜 鲜 汉 氐 鲜 汉 汉 鲜 匈 卑 卑 卑 卑 卑 奴 石 慕 苻 张 姚 慕 慕 冯 吕 秃 李 段 乞 赫 勒 容 洪 祚 苌 容 容 跋 光 发 暠 业 伏 连 垂 德 乌 国 勃 皝 狐 仁 勃 襄 龙 长 姑 长 中 滑 龙 姑 乐 敦 张 勇 统 国、城、安 臧 安 山 台、城 臧 都、煌、掖、士 万 邺 蓟、 广 西 酒 姑 城 邺 固 平 泉 臧 等

十六国与北朝

十六国与北朝

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十六国与北朝》宛城区汉冢中学孙文莹课题:十六国与北朝学习目标:1.学生了解十六国与北朝是跟东晋与南朝同时并存的北方政权,了解北方黄河流域地区经历了五胡十六国和北朝两个时期。

2. 了解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相互影响。

3. 学生掌握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等重大历史事件。

学习重点: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学习难点:正确认识民族融合的意义学习过程:一、设疑自探(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两晋与南朝》,西晋末年,统治腐败,加上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北方的少数民族便大量南侵,西晋灭亡后,这些少数民族先后在北方建立了许多个政权,那么,这些内迁的少数民族,又发生过什么精彩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十六国与南朝》,了解这段历史。

(二)、设疑自探请同学们结合学习目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教材86—90 页的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问题。

(6分钟)问题预设1、五胡十六国指的是什么?2、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结果、历史影响是什么?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有哪些?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二、解疑合探:请大家针对以上问题,先独立研究,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达成共识。

要求 1.小组长认真负责,确保人人参与。

2.本组内若有其他问题,一并解决。

3.组长集中全组学生对展示和评价的学生进行帮扶。

4.时间:6分钟。

展示评价分工表:展示题目展示小组展示方式评价小组1 8 口头92 7 书面 43 6 口头 34 5 书面 2 展示要求:1.口头展示要声音洪亮,吐字清晰。

2.书面展示要书写规范、快速。

3.非展示同学认真看展示同学的展示,同时讨论应如何评价。

评价要求:1. 声音洪亮,条理清晰,语言简练。

2.点评展示成果的优缺点,补充或阐述不同观点。

3.对展示小组的成果进行打分,满分10分。

4.4.征求大家意见。

三、质疑再探:通过本节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懂的或是提醒大家需要重点掌握的问题,请提出,大家共同解决质疑预设:1、跟淝水之战有关的成语有哪些?2、淝水之战前秦为什么会惨败?3、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哪些与促进民族融合有关?四、运用拓展:1、请同学们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自编习题,在小组内展示,考考你的同学,好的推荐给老师。

《十六国与北朝》教案

《十六国与北朝》教案

第 17 课《十六国与北朝》教案教学目标:1、识记:五胡十六国,淝水之战,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更替情况。

2、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作用。

(两个阶段)3、理解:北魏统一、孝文帝改革对民族大融合的促进作用。

教学重点:1、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的措施和作用。

2、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更替情况。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

教具准备:《十六国与北朝》学案教学方法:五步三查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

我国的历史是一部多民族融合的历史,是多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一课就是多民族融合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请你用两分钟时间认真阅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重难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掌握知识。

请你用十分钟时间翻阅课本,完成基础知识和重点掌握两部分内容。

(一)基础知识1、西晋末年,北方民族内迁并起兵反晋的主要有5个民族,就是、、、、,史称“五胡”。

西晋灭亡之后,这些民族互相争夺,各立政权,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个国家,史称“”。

2、族建立的前秦政权,在的领导下,压制打击本民族的保守势力,重用汉人为丞相,学习汉文化,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兴办学校,使前秦强大起来,并统一了北方。

3、年,率90余万大军南下伐晋,结果在中遭到惨败。

4、四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族的部强大起来,建立北魏,定都。

他们长驱直入中原,于年,统一了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长达年的纷乱局面。

5、北魏帝时,把都城迁到了后,继续推行一系列促进民族融合的改革。

6、北魏分裂后,北方先后出现了、、、四个王朝,这五个朝代统称为。

(二)重点掌握1、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第一阶段(冯太后)改革内容:(1),严格考核制度,官吏有,贪污受贿者。

(2)实行,农民按分给田地,鼓励发展,按规定缴纳赋税。

(3)建立,以稳定社会秩序。

作用:这些改革措施,把北方各族的和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第二阶段(孝文帝)改革内容:(1)将都城从迁到。

第17课十六国与北朝

第17课十六国与北朝

第17课十六国与北朝【学习目标】1、扎实掌握十六国与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内迁与民族融合及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基本情况.2、查找资料,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对民族融合的学习,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树立民族平等互助,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观念。

【重点与难点】重点:淝水之战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难点:五胡十六国和民族融合第一部分:【自学导航】一.五胡十六国1五胡:2.五胡十六国:五湖民族建立的十六个国家,称“”3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互相影响:二.前秦南伐与淝水之战1.前秦政权的发展:前秦政权在的领导下,压制打击本民族的保守势力,重用汉人为丞相,学习,发展,兴修水利,兴办,使前秦强大起来,统一。

2.淝水之战:⑴时间:年⑵概况:率90万大军南下伐晋,结果在淝水之战中遭到惨败。

(3)影响:苻坚逃回北方后,境内,北方重新陷入状态。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1.北魏的建立:年,北魏统一了,结束了北方长达年的纷乱局面。

2.魏孝文帝改革:⑴内容:①整顿吏治,严格,官吏有固定俸禄,贪污受贿者一律严惩。

②实行,农民按人口多少分给,鼓励发展,按规定。

③建立以稳定社会秩序。

(3)意义:加速了内迁的北方各民族在、和上的相互认同与融合,为以后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二部分:探究篇。

有人认为:“以往对孝文帝的描述和评价有不妥之处,孝文帝的汉化不值得肯定,他的文化路线是一条加速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衰亡的路线。

”这种观点对吗?你怎样评价孝文帝?第三部分:检测篇。

1.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部和西北部少数民族不断内迁,这些少数民族主要是()A 匈奴、羯、氐、羌、鲜卑B 匈奴、蒙古、氐、羌、鲜卑C 匈奴、羯、氐、羌、蒙古D 匈奴、羯、氐、满、鲜卑2.下列关于淝水之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发生在公元4世纪前期B 东晋部队首先发动进攻C 交战双方分别是前秦和东晋,前秦军队上下齐心,最后取得胜利D 淝水之战后,北方陷入战乱状态3.北魏孝文帝与494年将都城有平城迁到()A 长安B 东京C 洛阳D 镐京4.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均能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A 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B 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C 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D 代表广大人们的利益5.《魏书》记载:“(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第17课 十六国与北朝

第17课 十六国与北朝

北魏冯太后(公元442-490年)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内容、意义 目的:改变北魏落后状况, 巩固北魏对黄河 流域的统治。
内容:1、整顿吏治,严格考核制度 2、实行均田制 3、建立农村基层组织以稳定社会秩序 4、将都城从平城迁都洛阳 5 、推行了一系列促进民族融合的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 加速了内迁的北方各民族在语言、文化和 风俗习惯上的互相认同和融合,为以后南 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南北朝政权更替
东魏
北 朝 南 北 朝 Βιβλιοθήκη 魏北齐 北周梁 陈
西魏
宋 齐
南 朝
• 439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 长达120年的纷乱局面。
冯太后曾在北魏献文 帝、孝文帝时期两度“临 朝听政”,成为北魏朝廷 的实际统治者。她主政时 已开始了以汉化为中心的 社会改革,孝文帝的改革 实际上是在她的主持下展 开的,孝文帝改革的伟大 历史功绩有一半应该归属 于这位了不起的巾帼人物。
汉族原来流行的席地而坐和跪坐,到北朝,高坐 的胡床和椅、凳逐渐取代了汉族原来的坐具。
淝水之战(383年)
1、战斗双方:前秦(苻坚) --------东晋
2、结果——东晋以少胜多,
3、影响: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的建立
• 鲜卑族建立北魏,以平城为都城。
复习上一节课知识点:(5分钟)
1、东晋建立者、定都、南朝指的是那四 个朝代? 2、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3、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第17课 十六国与北朝
学习目标
• 1、知道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的名称。 • 2、识记前秦南伐与淝水之战的史实。 • 3、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内容和作 用。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十六国和北朝课件 中华书局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十六国和北朝课件 中华书局版

梁犊起义
石虎残暴,激起反抗, 349年爆发梁犊起义。一直 打到邺城附近。后被镇压。 349年石虎死,诸子争位, 相杀。其养子冉文夺权,他 是汉人,搞民族报复大杀羯 人达二十万,甚至高鼻多胡 者也被杀。350年称帝,改 国号为魏。352年被鲜卑人 慕容儁所灭。北方出现几个 政权并立的局面。
◆汉化程度颇深的少数族首领
据《魏书》所载,他们早 先活动于“大鲜卑山”, 后逐步南迁。北魏建立后, 曾派人到原居地的一座 “石室”祖庙进行祭祀。 这座“石室”祖庙,已被 当代学者确认为内蒙古呼 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嘎 仙洞。“大鲜卑山”,指 的就是大兴安岭北段。
魏先之居幽都也,凿石为
祖宗之庙于乌洛侯国西北。自
后南迁,其地隔远。真君中,
鲜卑是东胡的一支,退 居大兴安岭,338年建代, 376年被前秦所灭,386年拓 跋珪复国,同年改称魏,都 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 398年迁都平城史称道武帝。 他死后,太武帝拓跋焘即位, 后克柔然,灭夏、西秦、北 燕、北凉等,439年统一了北 方。
拓跋魏统一北方
米文平先 生发现石 窟文字
拓跋鲜卑源于东胡。
前后赵是刘渊建立 的汉政权分裂而成。 刘渊310年死,其子 及族子刘聪、刘曜灭 西晋,318年刘聪死, 曜夺权,建都长安。 改国号为赵。后原部 下羯人石勒反赵,在 东部地区建立了后赵, 都襄国(今邢台)。
残暴的石虎
石勒333年死,政权 落到其侄石虎手中,石 虎是个非常残暴的异族 君主,蓄意“苦役晋 人”,作为消除反抗力 量的措施,调40万人 大修宫殿,大肆压榨, 史载“ 百姓穷窘,鬻 子以军制,犹不能从, 自经于道路死者相望。
《晋书·苻坚载记》
王猛
十六国
第三阶段,北方大分裂和北魏统一北方(384—439年)

第十七课 十六国与北朝

第十七课    十六国与北朝

2.改革措施: ①整顿吏治,严格考核制度,官吏有固定俸 禄,贪污受贿者一律严惩 ②实行均田制。农民按人口分给田地,鼓励 发展农业生产,按规定纳赋税 ③建立农村基层组织以稳定社会秩序(推行 三长制) ④实行租调制。 ⑤推行汉化政策。 ⑥迁都洛阳。
孝文帝迁都 1.迁都原因: ①平城气候干旱,出产的粮食不能满 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 ②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中原地区 的统治,也不利于学习、接受汉族 先进的文化。 2.时间:494年
二、淝水之战(草木皆兵)
1.背景: 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了前秦政权,苻 坚时压制打击本民族保守势力,重用汉人王 猛为相,学习汉族文化,发展农业生产,兴 修水利,兴办学校,强大后统一黄河流域 2. 时间:383年 3.双方:前秦、东晋 4.结果:晋军大败前秦军 5.影响: (1)前秦统治瓦解,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 ( 2)东晋在南方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 了有利条件
一、五胡十六国
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
1.内迁 五胡十六国: 西晋末年,北方内迁并起兵 反晋的主要有匈奴、羯(jié)、 氐、羌和鲜卑,史称“五胡”; 西晋灭亡后这些民族各立政 权,重要的有16个国家,史称 “十六国”。
2.社会情况: 前期相互残杀严重,后期社会安定, 相互认同。 3.影响: 入主中原后,接受了汉族文化(放弃 游牧,过定居生活)、生产(学会农业 生产技术)和社会习俗(①内迁各族大 都仰慕汉族文明;②内迁各族文化习俗 也对汉族产生影响;③各族的生产技术 和经济相互影响。)
三、北魏建立
1.时间:398年 2.民族:鲜卑族 3.建立者:鲜卑族拓跋部 4.都城:平城 5.统一时间:439年 6.统一范围:黄河流域 7.意义:结束了北方长达120年的纷乱局 面
四、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①民族融合的趋势加强。 ②阶级和民族矛盾突出。 ③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④改革少数民族的落后的风俗。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 十六国与北朝》PPT课件 (3)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 十六国与北朝》PPT课件 (3)
2、实行均田制,农民按人口分给田地, 鼓励3发、展建农立业农生村产基,层按组规织定以纳稳赋定税社会秩序
4、学习使用汉族语言,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 语,禁用鲜卑语
5、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6、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将鲜卑族的 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拓跋改为元
7、学习汉族的礼法,崇尚孔子,以孝治国,提 倡尊老、养老的风气,并采用汉族的官制、 律令。
2019年初中PPT课件
二零一九年六月七日
五胡十六国:西晋末年,北方内迁并起
兵反晋的主要有匈奴、羯(jié)、氐、羌 和鲜卑,史称“五胡”;
西晋灭亡后这些民族各立政权,重要 的有16个国家,史称“十六国”。
西晋与内迁各族的分布与迁徙方向
淝水之战(草木皆兵)
背景: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了前秦政权,苻坚 时压制打击本民族保守势力,重用汉人王猛为相, 学习汉族文化,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兴办学 校,强大后统一黄河流域
魏 十六国
蜀 西晋
北朝
北魏
东北
魏 西
齐 北
魏 周隋
吴Hale Waihona Puke 东晋 宋 齐 梁 陈南朝
作用:北方各民族的社会生产和文化生活向前
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上的认同与融合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以后南北朝统
北朝一(创公造元了38条6年件—。公元581年)是我国 历史上与南朝同时代的北方王朝的总称, 其中包括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 北周等数个王朝
北朝结束了我国从八王之乱起将近一百 五十年的中原混战的局面。
时间:383年 双方:前秦、东晋
结果:晋军大败前秦军
影响:1、前秦统治瓦解,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
北魏建立 民族:鲜卑族 建立者:鲜卑族拓跋部

17十六国与北朝

17十六国与北朝

西魏赐鲜卑姓不仅针对汉人,而且包含胡人,后又同 恢复汉姓。不论是复汉姓还是赐胡姓,目的都是加强 社会的整合,结果都是有助于民族的融合。
二、胡汉杂糅与胡化、汉化 胡汉杂糅与胡化、汉化 南北朝民族关系
北朝民族融合
第一阶段:北魏建立到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主要表 现为北魏以鲜卑拓拔部为主体,同时对其所征服的其 他少数民族进行同化。 第二阶段:孝文帝迁都洛阳到北魏末年边镇起义之前, 主要表现为以鲜卑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全面汉化。 第三阶段:边镇起义到北周灭北齐重新统一北方,主 要表现为各民族汉化的整体趋势加强。
——《魏书》卷一八《元渊传》
二、胡汉杂糅与胡化、汉化 胡汉杂糅与胡化、汉化 北魏汉化与六镇胡化
边塞六镇之鲜卑及胡化之汉族,则仍保留其本来之胡 化,而不为洛都汉化之所浸染。故中央政权所在之洛 阳其汉化愈深,则边塞六镇胡化民族对于汉化之反动 亦愈甚,卒酿成六镇之叛乱。 ——陈寅恪 六镇之乱(523-525)直接导致了北魏的瓦解。随后 的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政权,都源于六镇。 东魏北齐重新使用鲜卑语,还出现了“鲜卑共轻中华 朝士”的情况。 北魏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姓,而西魏反其道而行之, 不但恢复了胡族诸将的胡姓,还向汉人广赐胡姓。
——《晋书》卷一一四《符坚载记下》
十六国北朝政治大势
淝水之战后,姚苌回关陇,羌族反 秦。“慕容垂擅兵河北,泓、冲寇 逼京师,丁零杂虏,跋扈关、洛, 州郡奸豪,所在风扇,王纲弛绝, 人怀利己”。
——《晋书》卷一一五《符丕载记》
十六国北朝政治大势 一、十六国北朝政治大势
北魏(386-534)的统一
鲜卑贵族死后不能归葬
二、胡汉杂糅与胡化、汉化 胡汉杂糅与胡化、汉化 北魏汉化与六镇胡化
北魏初年为防范柔然,在平城以北,阴山以南,自西 而东设臵六军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案预设:
一展你的好口才。
1、随堂笔记一:五胡十六国
1、五胡:西晋末年,内迁并起兵反晋的五个北方民族。即、、、、。
2、北方各民族互相认同的变现有哪些?
随堂笔记二: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1、前秦是族建立的政权。首领任用为相进行改革,使前秦强大并统一了北方。
2、淝水之战
交战双方
结果
胜利、失败的原因
影响
3、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成语
这段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项措施?()
A.迁都洛阳B.实行官吏俸禄制C.颁布均田令D.讲汉语
小组互助:
组长主持,确定展示方案,参照展示议题,分派好任务,同时进行组内预演,准备精彩展示!
(3分钟)
展示一:介绍本民族,继承优良传统。
方案预设:说说你是什么民族,有什么独特的风俗习惯?我们应继承哪些优良传统?
展示二:读图学史
方案预设:介绍本课期中的插图,你学到了什么?
展示三:说说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A.促进北方民族融合
B.加速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C.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巩固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
4、迁都是一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中的重大事件。因接受先进文化而迁都的是()
A、周平王迁都
B、盘庚迁都
C、北魏孝文帝迁都
D、明成祖迁都
5、“魏主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昕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五校联片七年级上册历史“三自”导学案
学校:班级:姓名:日期:审核:
课题:第17课十六国与北朝
1、【学习目标】1、识记:五胡十六国、淝水之战、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孝文帝迁都洛阳,孝文帝改革的措施;2、能理解:民族大融合;3、会分析: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二、【定向导学20分钟·互动展示10分钟·当堂反馈10分钟】
(3)民族:
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
3、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4、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时间:
5、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目标检测:
1、下列那一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
A.北魏B.西魏C.东魏D.北齐
2、北魏是由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A.匈奴族B.鲜卑族C.羯族D.氏族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自研自探环节
合作探究环节
展示提升
质疑评价环节
总结归纳环节
自 学 指 导(20分钟)
互 动 策 略(5分)
展 示 方 案(12分钟)
随 堂 笔 记Βιβλιοθήκη (成果记录·知识生成·同步演练 )
【导学1】自习课本p86的内容,完成随堂笔记,并做好读书笔记。
对子互查:
检查自研笔记,分享自研成果,相互等级评定。(2分钟)
有:。
随堂笔记三:孝文帝改革
南朝指、、、四个南方政权。北朝指、、、、五个北方政权。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是:
小组评级:
【导学2】自习课本p87—88的内容,完成下列内容:
【导学3】自习课本p88-89,完成下列问题:
北魏孝文帝改革(在课本中勾画除下列问题的答案)
1、北魏的建立:
(1)时间:
(2)都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