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

合集下载

海德格尔对技术本质的反思-自然辩证法论文-哲学论文

海德格尔对技术本质的反思-自然辩证法论文-哲学论文

海德格尔对技术本质的反思-自然辩证法论文-哲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当今社会,技术已经越来越成为人类无法回避的问题.由于技术与人和社会的密切关系,所以当代学者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的关注都集中体现在对技术的关注上.不过他们对技术的反思是从不同层面展开的.分析哲学是把技术当作一个认识论问题来看待的.这种方式认为,技术哲学主要关心的应该是对技术的认识论状况的分析,应该把技术同人类的另一些知识形态如科学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不过他们也认为技术尽管与科学的关系极为密切,但技术活动本身却具有不同于科学的结构.人文主义者历来关注人的问题,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关注人和社会的关系,因而他们也都将技术作为反思的对象.比如人类学研究纲领从技术与人的关系方面来考察技术,这种考察将人性与技术联系在了一起.社会批判理论则是从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出发来考察技术的,对技术理性进行批判.与上述对技术考察的出发点不同,海德格尔是从形而上学的层面出发来定义技术的.他对技术的反思是一种对技术本质的反思.他的反思是与存在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冈特绍伊博尔德在他的《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技术》一书的序言中这样写道: 从他的技术解释中必须断言恰恰相反的东西,即在这技术解释那里,没有任何本质性的东西最终不是出自存在者的存在这一哲学的原始问题.[1]( P2)一、技术的本质是一种座架在《技术的追问》开篇,海德格尔指出,技术不同于技术之本质,技术之本质也完全不是什么技术因素[2]( P924),可以说,在这里海德格尔了一个寻找技术本质的方向,即在技术因素中寻找.他认为从表象和技术的因素中去寻找技术的本质是不可以的,于是他对流行的技术观念进行批判,认为这种技术的流行观念把技术作为工具和人的行为并没有揭示出技术的本质.人类只能离开技术的因素到有技术本质存在的地方去寻找技术.何为本质? 本质就是某物所是的那个什么.古老的形而上学正是研究本质的学问.于是,海德格尔回到了古希腊的形而上学.在古希腊哲学中,原因是指导致某种作用的东西,四因就是从不同的途径---质料、形式、目的、动力来对事物发生作用的东西,也就是通过这四种方式的作用使某物显现出来.正是在这一点上四因说与产生或产出联系起来,通过产出,无论是自然中生长的东西,还是手工业和艺术中制作的东西,一概达乎其显露了[2]( P930),这个从遮蔽状态到无蔽状态的过程.海德格尔称为解蔽,又称为真理.最后,他得出结论: 技术就不仅是手段,技术乃是一种解蔽的方式.他通过分析两种流行的技术的定义的不足之处,将追问的方向指向了传统的四因说,想要从这里揭示技术的本质.另外他还从词源学角度解释了这一结论,指出在古希腊文中,技术不仅指工匠的制造活动,而且指艺术家的活动等.这一观点仍可以说明现代机器技术,不过现代技术又具有了新的特点,那就是现代技术的解蔽完全为促逼所支配.所谓促逼就是迫使事物以非自然的状态加以解蔽.也就是说现代技术是一种被迫的而不是顺其自然的展现,是一种人为理性.事物的发生与发展一切都是顺应自然的,但现代技术则不同,它总是促逼自然按照人们的需要和意志来展现.1. 作为世界构造的技术海德格尔在文章中指出现代技术不是单纯的实现目的的手段,而是一种世界构造.这种世界构造也是现代技术不同于传统技术之处.现代技术已经不能被看作是一种工具或手段,它本身参与到自然、现实和世界的构造中.在任何新技术使用的地方都构造出了一种新的人和世界的关系.并且技术作为一种世界构造正逐步排除和替代其他的构造方式,完成着纯技术的世界构造.在这种构造下文学、艺术、宗教都被抹煞了,一切都技术化了.在这种世界构造中人和物都被物质化和齐一化了.由于这个技术的意志,一切东西在事先也是事后都不可阻挡地变成贯彻着生产的物质.地球及其环境变成原料,人变成人力物质,被用于预先规定的目的[1]( P25).在海德格尔看来,由于现代技术的意志,事物的意义和价值被技术缩减为仅仅是物质和材料.一切东西都成为技术意志的单纯的可塑造、可加工的物质.这种命运同样降临在人身上,人也成为原料,人的任何形式的性、自身性和尊严将难以存在,人也将成为纯技术操作的对象.用物质化的方式展现事物,把存在者降格为单纯的材料,这同时也就意味着把一切东西加以齐一化.在这种世界构造中,由于技术生产,人本身和他的事物遭受到日益增长的危险,即成为单纯的物质,成为对象化的功能[1]( P26).在技术时代,物的价值完全体现在它的功能上,而人自身也成为对象,失去了自己的性和自为存在.人在其他存在者面前得到了优等的地位.人不再把自己看作存在者中的存在者,而看作与他的对象相对的主人,人是唯一权威的、对其他存在者拥有独一无二的统治力量和支配力量的存在者.2. 技术的解蔽方式要明白一个哲学家的思想首先应该熟悉他的语言,解析海德格尔更是如此.他把技术的本质称为座架( Gestell) ,座架是海德格尔后期着作中讨论技术问题时常用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个词的前缀Ge是指一种聚合、聚集的状态.Stell源于动词stellen.海德格尔用这个词来表达两层意思,第一层含义是放置、展示在眼前; 第二层含义是促使、责令.stellen表示技术把它的对象放置在我们面前,检点对象,责令它展现自身的存在意思,即促使它去除自身的遮蔽状态.而Gestell则把人和其他存在者聚合在这样一种相互放置、责令、展现和去蔽的关系中[3].技术就是通过去蔽、展现来实现对事物、自然和世界以及它们与人的关系的构架.所以构架是技术的本质.座架强行将人和物纳入一个刻板的结构之中,在这个座架中,事物以非自然形态解蔽,从而充分体现了现代技术的本质.座架意味着对那种摆置的聚集,这种摆置促逼着人,使人以限定的方式把现实当作持存物来解蔽.座架意味着那种解蔽方式,该解蔽方式在现代技术之本质中起着支配作用,而其本身不是什么技术因素.在这个座架中,人与物都是一种持存物.作为持存物,在现代技术的支配下,并无自由而言,只是汇入一个巨大的网络系统中,它们唯一的目的就是实现技术对事物的控制.事物在这一过程中失去了对象性和性,每一件东西都是为技术而产生的事实上,在现代技术系统中,物成了持存物.持存物是物在现代技术中的一种状态.而人看起来好像是自由的,人好像是技术的制造者、地球的主宰,但这只是一种假象.但事实上人并不能支配这一展现本身.人在其中只是作为一个原因而使事物展现出来.是座架这一结构将人与物纳入其中.二、现代技术的危险以及克服的力量自工业以来,现代技术为人类带来巨大生产力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对人类的生存状态和未来命运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工业文明中生活的人们不同程度上被技术所制约.现代技术未来如何演进成为技术哲学关注的重要问题,对此问题的探讨也必然涉及到人类未来之命运.综合各种理论,可归结为两类: 一类是社会批判理论,根据该种理论,技术的演进由社会系统所决定,技术演进出现偏差的根源在于社会制度以及受社会制度制约的人的行为,马克思为这种理论提供了分析哲学的范式基础; 另一类是自主性理论,该种理论基于存在主义范式,认为技术的演进呈现出一种自主性特征,其代表人物当属海德格尔.技术引起了人们的恐慌,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技术.但是,技术的危险究竟是什么? 人类应该如何控制技术?如果说对技术是在进行一种工具性和人类学的解释,那么对技术进行的就是一种价值上的判断.在这种观点看来技术或是一种有利的东西,或是一种不利的东西,更或是一种中立的东西.如果说技术是一种中立的东西,那么由它所产生的所有好的结果和坏的结果都是与技术无关的,而只是与技术的使用者有关.雅斯贝尔斯就是持这种观点[1]( P173).在他看来人类的命运取决于他如何为自己的生活而控制技术后果的方式.事实上他的克服技术就是要排除技术对人的不利后果.按照这种看法,提出的克服的方式就是用道德来作为控制技术的手段.海德格尔在开篇就对这种技术的流行定义进行了批判,在海德格尔看来,立足于工具性和人类学的解释的那种克服技术的想法,仅看到了技术对人的不利后果而没有看到技术真正的危险.危险的并非技术,技术的命运作为解避之命运乃是危险,说到底,座架占统治地位之处,便有最高意义上的危险[2]( P946).对人类的威胁不只来自技术机械、技术装置,真正的危险是人在座架中失去了自己的本质,成为一种持存物.海德格尔认为人和物的自身性的破坏、扭曲和丧失才是技术时代的真正危险.技术是一种展现,是一种不受人支配的命运,因此认识无法从自身出发去改变技术的展现.海德格尔看到了现代技术的危险,但他并不是现代技术.他指出: 但哪里有危险,哪里也有救.[2]( P946)技术的本质是具有两面性的.一方面,它致使人远离了存在,危及人的命运; 另一方面,它也因此为人得以拯救提供了可能.换言之,技术的发展会使人从存在中异化,因而是危险的.但技术的发展中又隐含了一种可能,这就是使人又回到存在.海德格尔进一步说明了获得拯救的力量.这取决与对技术本质的思索、追问和洞察.人类在现代技术世界中,几乎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只是沉溺于技术的控制,将技术仅仅视为工具,而人不断地试图按自己的意图把技术构成一种工具,正是其危险的根源所在.人无法领悟技术的本质.但如果继续追问作为一种原因是如何成其本质的根据,那么就能把这种本质现身之物经验为一种解蔽之命运了.通过追思现代技术的根源与本质,可使技术的真实本质得以恢复、完备,达到克服与超越的目的,从而使存在不断地得以澄明与展示出来,人类最终便可以走出危机.三、海德格尔的拯救之路规避现代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危害,就必须超出西方形而上学的基本视野,实现一个拓扑式的而非简单断裂的转向.它的含义就是让现代技术转向人的真实生存状态.人类命运的发展与前景始终是海德格尔探讨的核心,当他发现人类命运的悲剧源于现代技术的统治时,他决然地把技术当作自己批判的靶子.海德格尔对技术之本质的规定使得他的思想与同时代的人相比显得与众不同.首先,海德格尔对技术的定义是现象学意义上的,不是通常指称的机器、机械、工具、仪器等具体的技术.因而海德格尔对技术的反思也不是对具体的技术的反思,而是对技术本质的思考.技术作为本质是先于技术的东西的.在这种意义上海德格尔想寻找的是一种技术本质与人的关系.而形而上学是研究本质的学问,因此海德格尔的技术观是与形而上学和存在主义联系在一起的.第二,海德格尔所强调的技术不是单纯的工具和手段,而是一种世界构造.我们只有在构造的基础上才能真正理解海德格尔技术的涵义,以及他对技术的反思和批判.海德格尔反思技术的最根本的原因不是因为技术给人带来的不好的后果,而是技术已经了其他各种形式而逐渐成为唯一的世界构造.在这种构造之下,人和物丧失了性,完全被物质化、齐一化了,人甚至失去了思考的能力而完全被技术所主宰.第三,海德格尔将现代技术的本质归结为座架,海德格尔用此来说明技术本质的运作方式,他表明技术并不是一种工具和手段,也不是成属于人的、为人所利用的东西,技术作为真理的显现方式不是属人的,相反,人倒是属于这种真理──有什么样的真理运作,就有什么样的人性.所以,人对技术无法进行主观上的选择,技术是一种命运支配着人自身.海德格尔认为,传统的解决技术问题的办法都没有深入现代技术的本质中去.他指出,既不能完全盲目地抵制技术,更不能被技术所奴役,而应该在利用技术的同时,又于技术对象之外,对技术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就要求人类必须唤起生存之思,在生存之思中解读技术的本质,进而认识到技术的真正危险.这是拯救技术的第一步,也是拯救技术的必要准备.人在生存之思中觉醒,并成为存在者的守护人,这是拯救技术的第二步.拯救的本质在于守护,而不是控制,因为克服技术决不能靠制造和控制加以完成,而是要靠事物和世界在它们的自身性和未隐蔽状态中本源地显现.守护就是放弃对事物的功能化,让事物自身显现其所是.冷静对待技术展现并为事物恢复自身性的权利,这是拯救技术的第三步.海德格尔认为,技术不只是源于单纯人的情绪和需求,而是归因于存在本身的显现.因而,技术不能靠加以克服.只有同时肯定技术展现和事物天然性权利才是可以实现的救赎之路,一切其他的态度只是单纯的幻想,不利于拯救技术.有了这种冷静的思考,就有了对获取和接纳世界的开放态度.因此,拯救技术的转折在于人在生存之思中觉醒,并成为冷静的守护人.海德格尔最后把生存之思托付给了诗意之思,实属无奈之举.笔者认为海德格尔的深刻之处正是在于他探究技术本质的方向是抛开技术的东西,在技术的因素之外找技术.他对技术的反思涉及到了根本---存在.前人有的是对技术的后果进行批判,有的是对技术理性进行批判,然而这都没有触及根本,技术后果只是原因产生的后果,然而原因才是人类真正应该看到的.技术作为一种世界构造日益主宰了人类的命运,人类却对这一点毫无所知,这是十分危险的,因此,海德格尔要把人类对技术的反思引向这个方向,让人类关注这个浑然不觉却离我们愈来愈近的危险,让我们在发现中寻找救赎的力量.参考文献:[1]冈特绍伊博尔德. 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技术[M].宋祖良,译.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2]海德格尔选集( 下) [M]. 孙周兴,选编. 上海: 三联书店,1996.[3]董峻. 技术之思[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 12) .。

从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浅析现代技术的发展

从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浅析现代技术的发展

学术论坛1 海德格尔对技术本质的理解众所周知,海德格尔哲学思想中的根本问题是对存在本身的研究和追问。

海德格尔终其一生都在追问存在的意义,技术之思作为其存在之思的一环,是海德格尔哲学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海德格尔认为现代技术就是一种去蔽,即把隐蔽着的东西揭示出来,或让隐蔽着的东西显现出来。

因此,这种去蔽的领域,也就是真理发生的领域。

由此,海德格尔所探讨的是技术本身的无蔽状态,他赋予技术以存在论上的根本性地位。

可见,在海德格尔看来:技术的本质就是座架。

在技术的座架的命定中,技术是人靠自身无法控制的东西,人被座落在此,被一股力量安排着、要求着,这股力量是技术的本质中显示出来的,而又是人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力量。

2 海德格尔技术本质视域中的现代技术今天的人类已经深深地依赖于各种技术,从生到死,从物质需要到精神享受,从国家到个人,从生产到生活,人们把未来幸福生活的一切可能性都寄托在技术身上。

然而,诸如核泄漏、环境污染、生态危机之类的负面影响使现代技术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带来了灾难。

技术仿佛能让人上天堂,也能让人下地狱。

于是,悲观主义者宣称技术是潘多拉的魔盒,乐观主义者坚信这是由于技术还不够发达,而大多数人比较愿意将技术比喻为一把双刃剑,相信只要剑柄掌握在善良、智慧而又正义的人手中,宝剑就会降妖除魔而不是助纣为虐。

但是,上述三种观点都没有真正揭示出人类所面临的来自技术的危险。

海德格尔对技术的本质及其危险作出了独特的解说,在他看来,技术绝不在于制造和操作,绝不在于工具的使用,而在于去蔽。

技术是本身参与到自然、现实和世界的构造和建立中,构成维持现代人与其置身的世界的关系类型。

既然海德格尔认为技术是一种去蔽,那么,怎么看待现代技术的去蔽呢?首先,在现代技术中起支配作用的去蔽是一种促逼。

这种促逼向自然提出了蛮横的要求,要求自然提供本身能够被开采和贮藏的能量。

促逼意味着强行向事物索取,意味着迫使事物进入非自然的状态以达到人类对它的技术需要。

为现代人的生存植根——对海德格尔科学技术之思的解读

为现代人的生存植根——对海德格尔科学技术之思的解读

来 ,现代科学技术是西方传统形而上学 的最终完 成 ,因此 ,我们不难看出 ,海德格尔后期对科学 技术的运思是为批判西方传统形而上学服务 的。 论说科学技术并 未脱离他 一生所钟 爱 的存在 问 题 。海德格尔认为 ,与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如出一 辙 ,现代科学技术也是只关注存在者 ,造成 了现
Ab t a t Mo m c e c n e hn lg i e at n i n o l o t e t i g tp e e t g o i g t e r o fp e e c sr c : de s in e a d tc o o y gv te t n y t h h n sa r s n 。in r h o t r s n e,i e o n o . .,a — b sne e c .He d g e n e v r o e r o h x se c fmo e p o l n h s o s l e t i r b e i e g r e d a o s t n o tt e e it n e o d m e p e a d t u 。t o v sp o l m.Hi s l t n i y wa f a t h s o u i sb y o r. o He d g e d ie d e n p o l o e tr t e a sh t rd c e t d b r -r d s o e ig t e sg i c n e o e a s n i g a d ie g r a v c s mo r e p e t n e h e t e i wo l r a e y a t e ic v r in f a c ft b e t Ben n c n h i h
Z AN i H G Q u—c e g hn

技术的本质与时代的命运_海德格尔_技术的追问_的解读

技术的本质与时代的命运_海德格尔_技术的追问_的解读

德国哲学技术的本质与时代的命运———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的解读余在海/文提 要:《技术的追问》是海德格尔1953年11月18日在慕尼黑理工学院所做的演讲。

在这篇演讲中,海德格尔从存在之思的角度深思了技术之本质,并取得了3个方面的成果:11技术本质上并不是各种各样的技术因素,也不仅仅是人所制作的合乎目的的手段。

相反,它是一种解蔽方式。

21座架是现代技术的本质特征。

座架以及由之产生的进步强制规定并统治着当今的整个社会现实。

在座架这个吞噬一切的卡律布迪斯漩涡中,一切存在者都丧失了自身的独立性而沦为单纯的持存物,甚至连人自身也被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

不是人摆弄座架,而是座架摆弄人。

31座架是形而上学的最后形态,是存在之天命的最后形态。

因此,只有凭借思之先导性护送,我们才能在对技术之本质的领会中开启一种新的可能性,即克服作为人类世界栖留的唯一尺度的技术-科学工业之特性。

关键词:技术之本质;解蔽;座架;进步强制;资本与技术中图分类号:B516154 文献标识码:A《技术的追问》是海德格尔1953年11月18日在慕尼黑理工学院最大教室里所做的演讲。

据萨弗兰斯基的记载,这也许是二战后海德格尔最为成功的讲演。

当他用“追问是思之虔诚”来结束演讲时,回应他的不是肃穆静默,而是全场起立与掌声。

人们把海德格尔的登台看做西洋美声咏叹调的演唱。

①这场演讲之所以会引起如此热烈的反响,在根基上与此种追问的双重性质有关。

首先,海德格尔从存在之思的角度深思了技术之本质。

在他看来,技术既不・351・①参见[德]萨弗兰斯基:《海德格尔传》,靳希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25-526页。

是某种合乎目的的手段,也不是某种中性的东西。

相反,技术在本质上是一种解蔽方式。

作为“完成了的形而上学”,现代技术以“座架”(D as Gestell )②的方式规定并统治着当今的整个社会现实。

其次,对海德格尔来说,此种追问并不是一种以对技术的认识为目标的问题,也不是一个致力于认识所谓“技术”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学问题。

海德格尔科学技术哲学

海德格尔科学技术哲学

海德格尔科学技术哲学
海德格尔是20 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对当代哲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学、艺术等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海德格尔的科学技术哲学主要关注技术的本质和人类与技术的关系。

在海德格尔看来,技术不仅仅是工具和手段,而是一种“展现方式”,它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人类的存在方式。

他认为,现代技术的发展已经超越了人类的控制,成为了一种“座架”,支配着人类的生活和思想。

这种“座架”不仅决定了人类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也决定了人类的行为和价值观念。

海德格尔认为,要解决现代技术带来的问题,必须反思技术的本质和人类与技术的关系。

他提出了“诗意的栖居”的概念,主张人类应该回归自然,寻找一种与技术和谐共生的方式。

他认为,只有通过对技术的本质进行深入的思考,才能找到解决技术带来的问题的途径。

海德格尔的科学技术哲学强调了技术的本质和人类与技术的关系,对当代哲学和社会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文主义论海德格尔

人文主义论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人文主义的发展。

他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对存在主义的理解和发展,以及他对技术本质的深刻洞察。

1. 存在主义: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理论是他对人文主义的重大贡献。

他认为,人的存在不仅仅是生物学上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存在的意义和目的。

他强调,人的存在是一种自我实现的过程,是通过理解、体验和创造来实现的。

这种观点与人文主义的核心理念——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一致的。

2. 技术本质:海德格尔对技术的深刻洞察也是他对人文主义的重要贡献。

他认为,技术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或手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世界观。

他强调,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必须以人的存在为出发点和归宿,不能忽视人的存在和价值。

这种观点对于人文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3. 语言哲学:海德格尔的语言哲学也是他对人文主义的重要贡献。

他认为,语言是人的存在和理解世界的基本方式,是人与世界交流和互动的桥梁。

他强调,语言的使用和发展必须以人的存在和理解为前提,不能忽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这种观点对于人文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总的来说,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人文主义的发展,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存在主义的理解和发展,对技术本质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语言哲学的独特见解。

海德格尔 基础概念

海德格尔 基础概念

海德格尔基础概念
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是20世纪德国哲学家,被认为
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奠基人之一,并对现象学、形而上学和技术哲学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哲学思想强调对存在的独特性和个体经验的关注,旨在寻求对人类存在的原始根源和本质的理解。

以下是海德格尔的一些基础概念。

1. 存在(Dasein):海德格尔的哲学基于对人类存在的研究,
他将存在定义为个体在世界中存在的方式。

存在被视为一个独特的现象,具有独立于普遍性和客观性的特征。

2. 他说(Being-in-the-world):存在的本质是与世界的一体化。

他认为人的存在绝不是被关在自己内心的,而是与其他存在和周围环境相互联系和影响。

3. 存在性(Existentiality):海德格尔认为,存在性是人的固
有属性,指的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方式和意义的体验。

存在性涉及个体的责任、自由和选择。

4. 技术(Technology):海德格尔对技术的思考是他的重要贡
献之一。

他认为,技术对人的存在产生了重大影响,甚至将人物化为纯粹的工具。

他担心技术的发展会导致人们对自然和自身的失去联系。

5. 存在解放(Existential liberation):海德格尔主张通过对存
在性的理解和重新连接自然的方式来实现存在的解放。

他认为这种解放需要个体认识到自己的存在性,并积极地生活在当下
的世界之中。

这些基本概念构成了海德格尔哲学思想的核心,对于理解他的存在主义和对现代哲学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

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

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摘要]由于环境问题日益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要求追究技术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技术目前的发展状况需要改善,至少需要去缓和和弥补现存的实际情况。

海德格尔的《技术的追问》从传统的观念出发,又不囿于传统,从批判中使自己的技术本质是“架构”的观点更加明晰。

对技术及其哲学问题进行了深层的研究,分析了现代技术时代无所不在的危险,但又孕育着解救的可能性,为我们提供了克服技术异化并寻求到本真的思路。

[关键词]海德格尔技术的本质解蔽座架现代技术海德格尔关于技术的思想触及到了时代的恐惧。

这就是当今世界面临着技术占统治地位的困境,众所周知, 科学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生存环境, 改变人与环境的关系, 也深刻地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技术作为一股强大的统治力量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类的历史。

人们一方面从技术发展中受益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人类心灵的异化也由此产生。

因此技术的胜利并不能阻挡人对于技术的批判性的反省。

海德格尔对于技术的批评,对于形成当代西方的技术观,以及西方环境保护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海德格尔对于技术的的解析对传统技术观念的批评, 成为海德格尔发挥自己独特思想的逻辑前提。

海德格尔把传统的技术观念称之为“流行观念”。

他的最重要的要求总是把“流行观念”看作不足以了解新技术时代的本质。

甚至于他自己对技术的规定正是靠驳斥“流行观念”才真正变得清楚。

在海德格尔看来“关于技术固然写出很多的东西,却被思考的很少”。

【1】海德格尔指出了“流行观念”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的缺陷,流行观念无非是两种, 技术是目的和人的行为。

对技术的流行观念可以称作工具性的和人类学的技术规定, 海德格尔在驳斥这个规定时并不是说这些观念不正确, 海德格尔认为,正如“诗歌是词汇的堆积”一样, 但这种解释不过是对事实进行了一种大白话式的陈述,没有准确揭示技术的本质,而且妨碍了人们对于技术本质的真正的理解。

“单纯正确的东西还不是真实的东西, 唯有真实的东西才把我们带入一种自由的关系, 即与那种从其本质来看关涉于我们的关系中”。

海德格尔关于科学技术的反思

海德格尔关于科学技术的反思

海德格尔关于科学技术的反思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关注着科学技术带来的变化,他作出了一些有趣的反思。

他在一系列文章、演讲和论文中,将科学技术与技术视角中的现代生活相关联,并对它们的意义进行了反思。

海德格尔的主要概念是,科学技术本质上是一种催化剂,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效率,但是它也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首先,海德格尔认为,科学技术可以改变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增强了人类的思考力和观察力,可以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态度,从而对社会产生影响。

海德格尔指出,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不断了解自己的现实,逐渐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并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

此外,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会改变人们的价值观,使人们从一种以价值为重要指标的社会观念,转变为一种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社会观念。

另一方面,海德格尔也指出,科学技术对人类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但它也可能会带来破坏,例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

此外,科学技术本身也可能会破坏人类,因为它可以让人类过分依赖它,过度使用它,从而影响人类对事物的原始理解和感受。

最后,海德格尔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可能引发新的问题,因为它可能会导致人们过分沉迷于技术,而忽视了生活的其他方面,使他们失去对真实世界的感受。

海德格尔认为,只有当人类内心静下来,仔细观察自身和自然界的关系,才能真正地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人类本身的影响。

综上所述,海德格尔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反思中指出,科学技术可以改善人类的生活,但也会有一些不良的影响,如果过度沉迷于技术的话就会失去对世界的敏感。

他认为,人类应当从客观的观点去评价科学技术,有足够的意识去保护自然,尊重现有的世界,而不是单纯为了更大的经济利益去破坏它。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海德格尔这位哲学家关于科学技术的反思,学习他所提出的理论,以此为启发,改变我们对科学技术的看法,改善现有的社会环境,使社会继续发展。

海德格尔论技术的本质

海德格尔论技术的本质

海德格尔论技术的本质海德格尔对技术的看法可谓是个复杂的事情,听着可别跑神哦!他认为,技术不只是那些闪闪发光的机器,而是更深层次的东西。

想象一下,我们生活中所有的东西,无论是手机、汽车,还是家里的冰箱,都是技术的一部分。

可是,海德格尔想告诉我们的是,这些技术背后其实隐藏着人类与世界的关系。

你有没有觉得,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似乎越来越远离自然,反而被这些高科技绑住了手脚?真是“贪得无厌”,对吧?说到技术的本质,海德格尔提到的“揭示”这一概念特别有意思。

他认为,技术不仅是工具,更是一种让我们看见世界的方式。

你想,技术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让我们能看到之前看不到的东西。

然而,这种揭示并不总是好的。

试想一下,你用放大镜看蚂蚁,哎呀,突然发现那小家伙长得比想象中丑多了!这种感觉就像被技术带到一个全新的世界,但又有点儿失落。

是不是觉得有点儿矛盾?海德格尔还谈到了“技术作为一种存在方式”。

听起来好高深,但实际上就是在说,我们如何通过技术理解和体验这个世界。

技术不再只是我们手中的工具,而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举个简单的例子,想想我们用手机记录生活的点滴。

每次发个朋友圈,哎,真的感觉自己像个小明星。

但这种“分享”也在悄悄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你有没有注意到,我们越来越依赖这些屏幕,甚至开始忘记身边的人?这不就成了“无言的沟通”吗?再说说“物化”这个概念。

海德格尔认为,技术把一切都变成了可以量化、可以计算的东西。

就像我们吃饭,点个外卖,结果被那些数字和评价搞得一头雾水。

想要吃个好的,结果被“好评如潮”的餐厅吸引,最后却是失望而归。

生活中的一切都被技术化,变得不再真实。

那种原本的情感和体验,仿佛在一瞬间就被稀释了。

这种感觉,你懂吗?就像吃了无糖的冰淇淋,口感差得很。

然而,海德格尔并不是说技术全是坏事。

他也提到,技术的存在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比如,远程工作让我们不再受地理限制,可以在家里享受阳光,也能为全球客户服务。

浅析海德格尔的技术观

浅析海德格尔的技术观

浅析海德格尔的技术观[论文关键词]海德格尔;技术观;语言观;艺术观[论文摘要]海德格尔通过对技术的追问阐发了现代人“无家可归”的病因,分析了技术时代人类面临的种种危机。

同时。

海德格尔又通过他独特的语言观和艺术观提出了拯救的可能性。

海德格尔对技术本质的追问和对语言、艺术的沉思,都既具有其合理意义又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20世纪以来,现代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其所发挥的威力更是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

今天,技术正变成全球性的力量,渗入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染指人类历史的根基。

同时,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人类生存质量的改善并不总是成正比的。

技术对文化整体的深远影响,不能不令人深思。

对此问题的有效回答涉及到对现代西方文化的评价。

海德格尔正是从这一视角开始了他的技术之思。

一海德格尔关于技术的思考及其所发表的论着主要集中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主要都是由他的一系列演讲整理而成的,并于1971年结集出版,名为《关于技术的追问》。

其中主要的文章有两篇,即写于1949年的《关于技术的追问》,1954年的《科学和反思》。

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近现代社会的建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科学技术所提供的思维方式、理论模型、先进设备,都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和物质基础。

然而人们也意识到,与技术水平日益提高相伴随的却是人类生存家园的屡遭破坏,残酷的现实促使人们反思:既然技术被认为是人类用以达到自己目的的手段,为什么它反而成了人难以控制甚至人反受其控制的力量?换言之,技术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在海德格尔看来,人们在从事技术活动的过程中是并不需要关心技术的本质问题的。

因此,对技术的本质进行追问,这显然是一个技术之外的哲学问题。

经过一系列艰深的推理论证,海德格尔认为:在古希腊时期,技术曾作为一种技艺和艺术,是一种认识方式,一种让显露的方式,使“存在物从遮蔽中而特地进入其显象的显露中去,techne(技术),从来不指制作活动”。

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

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

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作者:刘瑾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19期摘要:海德格尔对技术的追问与他对“存在”问题的思考紧密联系在一起,他道出了现代技术的“集置”本质、形而上学的思想根源及现代技术所导致的人类与现代科学受控于“单向度”的技术意志危机。

他认为追问构筑思之道路,思之道路即语言之路,人类应通过“思”与“诗”的对话拯救技术带来的种种危机,探求人类进入“诗意的栖居”的出路。

其独特而深刻的技术批判思想对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技术哲学思想对“存在”与“此在”问题的思考贯穿了海德格尔的一生,海德格尔后期思想从技术问题上关注“存在”和“此在”,技术哲学思想被认为是他哲学思想中最具有现实意义的部分。

在海德格尔全集中,虽然涉及技术的篇幅很多,但直接以“技术”为题,只有他在慕尼黑理工学院所做的演讲《技术的追问》一文。

他怀着对人类生存与未来命运的极度关切,通过追问技术,深刻地揭示了现代技术的本质;洞察和分析了技术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影响;并以自己的方式提出了技术时代解救人类的生存之道。

一、现代技术的本质、思想根源及其导致的危机(一)现代技术的本质二十世纪以来,技术的迅猛发展展现出了空前的魅力。

人类的生产生活各个方面无不紧紧依附技术,技术使世界褪去了的“神魅化”外衣,呈现出“世俗化”状态。

在海德格尔看来,更是一种现象学意义上的“现象”,正是由于作为“现象”的技术蔽而不显,使得通常意义下的关于技术的诸多讨论远离了技术的本质。

技术究竟是什么,怎样对待技术等问题都是需要重新认真思考的。

他认为,更是一种真理或展现,“技术不仅是手段,技术是一种解蔽方式。

技术乃是在解蔽和无蔽状态的发生领域中,在无蔽即真理的发生领域中成其本质的。

”[1]技术的原初含义在于“揭去遮蔽,让存在者显现出来”。

在他看来,现代技术的揭示已不仅仅是让存在者自动显现出来,而是通过“促逼”的方式对自然进行掠夺和压迫。

现代科学技术作为形而上学——海德格尔对技术的沉思

现代科学技术作为形而上学——海德格尔对技术的沉思

现代科学技术作为形而上学——海德格尔对技术的沉思在日常的观念中,形而上学是脱离实践、虚无缥缈的游思,或是早就被打倒的“孤立、片面的观点”,只有那些异想天开的玄思者才会痴心于形而上的追问。

而客观、正确、精密的现代科学技术代表着世界真理,和形而上学风马牛不相及。

但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和科学进行一番考察后发现:现代科学技术与形而上学有着本质的联系。

一、现代技术的本质先谈谈聚焦应用实践的“技术”。

流俗的(科学)技术观认为,现代技术是人的工具,作为能动者的人运用技术来达到某种目的或揭示真理。

这种规定本质上会导致“科学技术的中性论”:即技术本身是中性的、无辜的,科学技术所造成结果的好坏完全端赖于人性。

然而这种看似正确无误的观点实际上遮蔽了技术的本质。

根据海德格尔的辞源学考证,“技术”(techne)在希腊语本义为产出、创作、认识。

这里的认识并不是传统认识论中的“观念如何符合客体”符合论,而是以解蔽为区分标准。

因此在始源意义上,技术乃是作为一种解蔽的方式,使得某物绽露、吟唱真理。

当然这是现代技术和古代技术共享的存在论根基,但秉性却有所不同。

古代的技术是一种温和的“保管”和“守护”,公开那有待“产出”的东西,而并不忍心去逼迫“大地母亲”交付自身的秘密,去破坏天、地、人、神四重整体的维度。

而现代技术的本质是“集置”(Ge-stell),人僭越为统治者强求(Heraufordern)自然违背自身的本真状态,逼迫物丧失本身的多义性,按照某种规定和目的将物储存起来并摆置(Stellen)为齐一的、可替代的部件以备使用和操作,比如从“制造家具”的方向摆置树木以生产木材。

那么这个时候技术还是中性的吗?很显然,现代技术本身就在蛮横地进行干预、加工,自然被“集置”为可储存利用的“对象”,甚至降格为“对象”都不是的“部件”。

二、现代科学的本质那么注重理论探索的现代科学理论的本质为何?流俗的观点认为现代科学是一种关于事实、进行计算、测量和实验的学问。

海德格尔的现代技术思想探析

海德格尔的现代技术思想探析

海德格尔的现代技术思想探析本文将探讨海德格尔的现代技术思想,并讨论其对时代现代化背景下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

海德格尔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他主张将技术及其视角作为研究哲学的核心,以及技术思想对哲学的贡献,强调技术与哲学的紧密关系。

他的现代技术思想对今天的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影响。

海德格尔的现代技术思想以“科学技术的能力”为首要出发点,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改变人类生活方式。

此思想有助于改变社会实践,以便使人们更快地实现物质和精神上的净化与发展。

海德格尔在讨论技术对人类形态的影响时,指出现代技术系统可以扩大人类认知能力,让人们更快地学习、思考、分析和掌握现实世界中的事物,以便更好地满足各种需求。

此外,海德格尔也认为技术可以解决时代现代化背景下的社会问题,此思想被称为“科技的自我完善”。

在他看来,科技可以改善社会,帮助减少社会不平等,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改变和完善传统做法带来的不良影响。

海德格尔还认为,技术也可以改善人类生活情绪,让人们能够更好地控制环境,增加舒适和满意度。

海德格尔的现代技术思想有助于提升人类生活质量,改善社会结构,消除社会不平等。

它的目的是将科技的能力与人们的需求相结合,以满足并促进社会发展。

海德格尔的思想从哲学角度来看,是对现代技术有益的,他的思想也反映在如今的现代化进程中,对改变社会现象和实践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深入研究海德格尔的现代技术思想是非常有必要的。

他的思想为当今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有用的建议。

他认为技术可以提高生活水平,有助于解决社会结构的问题,消除社会不平等,尊重人们的能力和意志。

综上所述,海德格尔提出的现代技术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

海德格尔关于科学技术的反思

海德格尔关于科学技术的反思

海德格尔关于科学技术的反思科学技术发展的迅猛让人们以为,年轻人在不同的技术领域具有起步阶段,这样他们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并获得更广泛的知识。

然而,当我们讨论加快发展科学技术时,我们仍然需要考虑哲学家海德格尔(Hegel)有关科学技术的反思。

海德格尔(Hegel)认为,科学技术是物质世界的实践,并不仅仅是学习自然规律的方式,而且也以科学技术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海德格尔(Hegel)特别指出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他认为它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可以改变一切的能力,他说:“科学技术也可以带来一定的破坏性影响,比如让人们成为被机器操纵的奴隶,或者让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变得毫无意义。

”此外,海德格尔(Hegel)指出,科学技术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好处,同时也可以带来精神性的好处,他说:“科学技术不仅仅可以提高生产力,也可以改变思想,从而改变社会,甚至我们的行为习惯。

”以上提到的海德格尔(Hegel)有关科学技术的反思,表明了我们要小心地审视发展科学技术的意义,不能简单地以物质为导向,而应该将精神性因素也纳入考量之中。

考虑到海德格尔(Hegel)担心有关机器可能使人们成为奴隶的问题,如今,我们应该保证技术的可持续发展,采取措施确保人们的自由和尊严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正如海德格尔(Hegel)指出的,科学技术也可以丰富我们的思想,它可以帮助人们对世界有更清晰的认识,而深入的理解需要思考和反思,而非仅仅追求实施的过程。

因此,我们也许可以从海德格尔(Hegel)有关科学技术的反思中得出,在发展科学技术时,必须考虑人类自身的精神需要,保证在发展过程中尊重人类的人格,确保科学技术服务于人类,而不是反过来。

通过此种方式,我们可以确保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带给我们物质的利益,而且也可以确保精神的发展,为我们的未来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

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

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摘要:技术是真理的发生方式。

它作为工具就是发挥作用,而发挥作用以“带出”的可能性为前提。

“带出”就是去蔽,是一种真理的发生方式。

在真理的发生中,人并不是一个决定性的角色。

他倾听并且应和存在的召唤,把自己向着敞开领域敞开,并在这种敞开中达到“自由”,这就是“此在”之“此”的意思。

现代技术是技术时代的技术,是形而上学的完成形态,它是一种“挑起”的“去蔽”。

古代技术汇聚起天地神人,保护着物之物性。

现代技术向着现代工业体系“预置”一切,使物成为“持存物”。

技术时代的人比物更原始的归属于“预置”和“持存”。

“预置”归属于其聚合“座架”。

座架的神秘运作是存在历史的命运使然。

关键词:技术、形而上学、海德格尔Abstract: Technology is the arising way of truth. As a tool, it simply comes intoplay, which presupposes the possibility of “bring-forth” (poiesis).Bring-forth is revelation, and a kind of way for truth to arise. In the arising of truth, human being doesn’t play a decisive part. Man listens attentively and responds heartily to summons of Being, and open oneself wide towards the open realm. By doing so, he reaches the realm of Freedom. This is what “Da” of “Dasein” means. Modern technology is one that is in technological age and a dominant way of revelation. In the sense of revelation, ancient technics is a sort of “bring-forth” (poiesis), while modern technology is a sort of “challenging” (Heraufordern). The former put the heaven, earth, god and man together, by which it protects the thingness of thing, while the latter “setting-in-order” (bestellen) everything towards modern industrialsystem, by which it turn thing into “standing-reserve” (Bestand). Man in technological age belongs to“setting-in-order” and“standing-reserve” more originally than thing. “Setting-in-order” belongs to its gathering—“Enframing” (Gestell). It is historical destiny of Being that makes “Enframing” perform mysteriously.Key words: Technology, Metaphysics, Heidegger技术问题是海德格尔后期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海德格尔看来,技术是一种现象学意义上的“现象”,正是由于作为“现象”的技术蔽而不显,使得通常关于技术的诸多议论远离技术的本质,对技术的本质视而不见。

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就在于使技术这种“现象”澄明起来。

技术作为“现象”的深藏不露,与西方的形而上学传统密切相关。

特别是在近代,这个通过科技的繁荣而使形而上学极度发达的时代,技术正是作为完成了的形而上学在起作用。

“技术这个名称本质上应被理解成‘完成了的形而上学’”正是“形而上学的完成”这个维度规定了海德格尔技术之思的走向。

技术作为真理的发生方式:质疑技术中立论海德格尔思想的基本特征就在于超越存在者的层面,直追存在本身。

如果他真的把运思的焦点对准了“技术”,那么,技术就不是在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技术,技术就一定承担着让存在者的存在得以开显的决定性角色,也就是说,技术必定要作为真理发生的方式,因为在海德格尔看来,真理就是开显。

通常人们都说,技术是今天最显著的现象,因为我们在这儿那儿到处都碰到技术的东西,技术占据着我们生活中的一切空间。

然而,这里说的“现象”绝不是现象学意义上的“现象”。

在这个技术支配一切的时代,技术的本质作为一种“现象”反而可能是最不显著的。

在时下关于技术的众多谈论甚至争论中,人们关于技术事实上形成了一种海德格尔称为流俗的技术概念:它把技术看成是工具,看成是人的行为。

由于共同的禀承这种工具论的和人类学的技术观,海德格尔称那些表面上对立的双方——盲目的推动技术者和无助的反抗技术者——始终是一回事。

说他们是一回事并不是说他们持有相同的观点,也不只是说他们有着某种共同“语言”,而是说,他们对于他们共同持有的技术观完全缺乏反思,特别是,在他们双方或多或少持有的技术中立的看法中,这种反思被完全消解和完全放弃了。

人们为何会持有技术中立观,以及为何会放弃对工具论和人类学的技术观的反思呢?因为它们是正确的。

在我们遭遇到的各式各样的技术的东西中,哪一样都是人们为着某种用途和目的而制造的工具,无论这些工具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

而在我们这个时代,正确的东西又往往与真理相混同。

然而,正确的东西并不等于真理。

正确的东西总是活跃在某种开显之中,它是同处一个平面上的存在者之间的某种对位和错位,为着成为正确的东西恰恰并不需要使这种无蔽向我们显现出来。

因此,在正确的东西那里,事情的本质尚未揭示出来,毋宁说,在正确的东西那里,真理恰恰被遮蔽起来。

因为工具论的技术观是正确的,人们就因此不再追问“工具”和“手段”是怎么一回事,把它们看成自明的东西,这就错失了“真理”──那使得正确性得以成为正确性的东西。

因此,为了由正确性深入到真理,我们就得进一步追问“工具”和“手段”意味着什么。

我们先从工具论(instrumental)的技术概念入手。

通常的工具论总是带有“工具”与“目的”相分离的性质,以致人们常常把工具论也就看成是工具中立论。

工具与目的相分离之后,工具获得了独立发展的空间,而且不受制于目的,相反,它仿佛自己可以选择和决定目的,可以为多种目的服务。

通常用来形容技术的社会功能的所谓“双刃斧”表达的就是这种看法。

它认为技术是中立的,既可以用来造福人类,也可以用来危害人类,所以技术本身无罪,罪在使用技术的人类。

工具与目的的分离,在导致工具中立论的同时,也无形中使工具成了某种现成的东西,只等随时取来为不同的目的服务。

工具的现成性就忽视了工具本身的变化和发展,从而也就不能解释工具为何会有这样的变化和发展。

实际上,工具和目的的严格区分只在一个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暂时的有效,任何进一步的追究都会进入到工具与目的的那种互相归属的关系中:任何工具都服务于因而受制于某种目的,而目的也会创造自己的工具。

使工具与目的达成它们的相互归属关系的,是世界和物的展现,是存在者之存在的开显。

---------------------------------------------------------------------------------------------------------------------- 海德格尔提醒说,对工具之本质的理解依赖于对因果性之本质的理解,而对因果性的本质我们至今还茫然无知,这一茫然无知特别表现在我们对希腊四因说的误解。

导致一个物出现的东西被称为该物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曾经主张原因有四种,即质料因、形式因、目的因和动力因。

比如造一顶皇冠,金子是它的质料因,皇冠的形状是它的形式因,皇帝用来举行大典、显示威仪和华贵是它的目的因,工匠汇总各方面的要求和准备并发挥自己的作用从而最终将皇冠拿出来,工匠是它的动力因。

今日我们对这四因说不是太理解,不知道为什么要提出四种原因,更不知道为什么单单提出这四种原因。

因为当我们说到“原因”时,指的往往只是那直接产生作用并造成和带来最终结果的东西,也就只是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动力因。

皇冠作为被造出来的结果,在我们今天看来,工匠是其唯一的原因。

动力因成为四因中起决定作用的方面,并最终决定了对因果性的规定。

这发生在16、17世纪之后,包含着近代思想对于目的因的排除。

一个物的出现被描述为另一个早先的物加上某个作用力的结果,物在某种意义上成了现成的东西,即所谓“物质”。

物不再“出现”(coming to),它根本就在场,恒久的在场。

因果性说的也不再是那种使物“出现”的东西,而是根本上在场的物质的在数量方面的变化。

这种对因果性的规定使我们无法理解希腊人的四因说,特别是,使我们对希腊人四因说中的动力因的理解打上我们时代的烙印:对物产生作用,使其发生改变。

但是那种希腊意义上四因之间的内在联系就完全丢失了。

海德格尔认为,所谓原因,罗马人称之为causa,希腊人叫做aition,是“肇致”(Verschulden)另一个东西的东西。

四因说揭示的是四种因素共同“肇致”的方式。

以当做祭器用的银盘为例。

银是质料因,盘的形状或外观(eidos)是形式因,通过“外观”进入银质东西中,它们共同“肇致”银盘的出现。

但最重要的肇致因素是所谓“目的因”,它给出完成后的银盘的活动领域及与之相关的规定性。

这个规定不是“成为银盘”这件事情的终止,而是开始和发动,它使“成为银盘”这件事情发动起来,并朝着那个规定性发展。

这个规定性希腊文称telos,它肇致质料和外观,而质料和外观又共同肇致作为祭器的银盘。

第四个因素是银匠,这并不是因为他对已完成的银盘产生了作用,事实上,银匠发挥作用的时候,银盘还没有完成,有待完成,还不能作为一个现成的东西作为银匠施加作用的对象。

事实上,如果银盘已经完成,就不再需要银匠了。

银匠的“肇致”方式在于他仔细考虑(uberlegen)并且聚集了上述三种肇致方式。

这里的仔细“考虑”希腊文叫做legein, logos,源自apophainesthai,是“把……带入现象”、“使……显露”的意思。

银匠把银的质地、盘的外形以及银盘作为祭器的礼仪功能充分考虑,并最终把这三者融入银盘,在把银盘拿出来时,他自己的劳动和心血也融入其中。

四个方面共同聚集在作为结果的银盘中,并继续支配着此物作为此物的存在。

银盘被银匠造出来也就是让银盘进入在场之中,在这里起作用的是现象学意义上的“带出”,即把在场者带入显露中。

希腊人称之为poiesis,它是指那使得不在场者向在场过渡和发生的引发和产生。

在这个意义上,甚至physis也是一种最高意义上的“带出”,只不过physis 的“带出”是在在场者自身之内“涌现”,而人工产品的“带出”是在工匠或艺术家手中发生的。

“带出”总是由遮蔽状态而来进入无蔽状态,因此任何“带出”都是一种真理的发生方式。

工具和目的共属于这种去蔽意义上的“带出”,因此我们在工具论意义上所谈论的技术的本质最终落实到真理的发生方式。

对技术这样的理解,可以从技术一词的希腊词源那里得到更好的把握。

技术一词的希腊文是technikon,意指属于techne的东西。

techne不仅指手工行为和技能,也指艺术创作。

更为重要的是,在早期思想家看来techne既不是艺术,也不是技巧,更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技术,而是广义的“知”和“识”。

它与另一个表示认识的词episteme 交织在一起,均指对某物的精通和理解。

这样的“通”和“解”,不是对此前未被知晓的现成事物作单纯判定的结果,而是要看到现成事物之外去,即把存在开动起来并作为一个存在者起作用。

希腊人把本真的艺术称为techne,因为艺术最直接地在一个存在者、在场者中即作品中把它的存在安定下来。

作品作为作品并不是因为它是作出来的,而是因为它在一个存在者中导致存在,也就是把存在“带入”作品中并发动起来,使之起作用,使physis升起来,亮起来。

通过这个艺术作品,其他一切现象者才能够作为存在者或不存在者被理解、被说明、被证实。

于是,techne的真正意识就是使存在开动、起作用,就是导致存在在存在者中敞开,就是去蔽。

“知”是一种去蔽。

techne作为一种去蔽(aletheuein)方式,揭示那种并非自己带出自己而且不是眼前现成的东西,它的揭示作用在于将质料和外观聚集到通过直观而完成了的东西那里,从而决定制作的方式。

所以,“techne中的决定性的东西决不在于制造和操控,也不在于工具的使用,而在于上面提到的去蔽。

”技术的本质是去蔽和无蔽的发生,技术在真理的发生领域成其本质。

在我们达成了对技术的这一理解之后,工具论的技术概念就被置于对工具的新的理解之中。

工具不再是中立的,它与目的之间互相归属。

更重要的是,工具如要作为工具发挥作用就首先是作为通盘考虑的结果,在这一通盘考虑过程中,物作为其所是的物出现。

物的所是即物的存在,就在工具的运作过程中彰显出来。

什么样的工具得以运用,就意味着什么样的世界被呈现出来。

因此,技术并非目的的单纯手段,而是世界构造。

任何手段被纳入技术,只是因为该手段的运用适合于技术已经开辟的世界。

“一般来说,机器的利用和机械的制造本身还不就是技术──它还只是适合于技术的一种手段,在这里技术的本质在其原材料的对象特征中被建立起来。

”海德格尔在论述不同的技术显现不同的物时引用了诗人里尔克的一段话:“对我们的祖父母而言,一座‘房子’,一口‘井’,一个熟悉的建筑尖顶,甚至他们自己的衣服,他们的斗蓬,依然有着无穷的意味,是无限亲密的。

几乎每一件东西都是一个这样的容器,他们在其中发现已有人驻留,并且可以往里添加人的东西。

现在有了从美国闯入的空洞无关痛痒的东西,假冒的东西,是生命的赝品。

……一座美国人所理解的房子,一个美国的苹果或葡萄树,与我们祖先的希望和思想所寄托的房子、水果和葡萄都毫无共同之处。

”这段话把技术问题与技术时代的物的问题深刻的揭露了出来。

如果技术作为真理的发生方式来理解,那么技术作为人的活动的人类学概念就需要一个新的透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