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完整地准确地理解《资本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论完整地准确地理解《资本论》

[摘要]应该从整个《资本论》的体系来认识“资本总公式的矛盾”的极端重要性,卫兴华教授把马克思主义分为基本原理和非基本原理的做法值得商榷。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科学认识和把握马克思解决导致李嘉图学派破产的资本和劳动交换这个难题,对于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资本总公式;总公式的矛盾;小手工业运动公式

[中图分类号]F0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674(2010)09-0032-05

卫兴华教授在《当代经济研究》2009年第7期上发表《该怎样“完整地、正确地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评奚兆永教授的有关观点和争辩逻辑》(以下简称《怎样》)一文,文章虽然继续为过去的观点辩护,但承认“讲河上肇的《经济学大纲》没有提‘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一种学术资料引用上的疏漏和纰误。因为我没有细读该书‘剩余价值的源泉’这一节的内容,应引以为戒。奚文就此问题对我的批评,完全接受。”这里体现了卫教授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本文也试图秉承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态度,再一次就我们之间存

在的学术观点上的分歧发表个人看法。

一、再谈“完整地准确地理解”的含义

完整地准确地理解《资本论》,不仅要从体系上弄清楚马克思的有关论述,而且还要掌握他的方法论原理。《怎样》一文提出:“什么叫抽象上升为具体?难道G-W-G′是抽象,而G-W…P…W′-G′是具体?”

对于抽象上升为具体,马克思认为,“从实在和具体开始,从现实的前提开始,因而,例如在经济学上从作为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的人口开始,似乎是正确的。但是,更仔细地考察起来,这是错误的。如果我,例如,抛开构成人口的阶级,人口就是一个抽象。如果我不知道这些阶级所根据的因素,如雇佣劳动、资本等等,阶级又是一句空话。而这些因素是以交换、分工、价格等等为前提的。比如资本,如果没有雇佣劳动、价值、货币、价格等等,它就什么也不是。因此,如果我从人口着手,那么,这就是关于主体的一个混沌的表象,并且通过更切近的规定,我就会在分析中达到越来越简单的概念:从表象中的具体达到越来越稀薄的抽象,直到我达到一些最简单的规定。于是行程又得从那里回过头来,直到我最后又回到人口,但是这回人口已不是关于整体的一个混沌的表象,而是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了”。

同时他指出,“第一条道路是经济学在它产生时期在历史上走过的道路”,“后一种方法是科学上正确的方法。”“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

可见,从抽象上升为具体不仅是分清本质形态和现象形态的问题,它还包含着整个经济学范畴叙述的前后次序,――这是一个从最简单最抽象的范畴一步一步地到最复杂最具体的范畴的过程。《资本论》正是按照这个顺序进行论述的,它从第一卷第一章的“商品”开始到第三卷第五十二章的“阶级”结束,所体现的就是这样一个从抽象一步一步地上升为具体的过程。马克思称“资本一般公式”是“资本的基本形式”,而产业资本、商业资本等则是资本的更为具体的形式,其公式只有在资本一般公式得到说明后,“经过一长串的中间环节”才能逐步地得到说明。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马克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但卫教授却仍强调资本一般公式只是货币转化为产业资本的公式。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四章“资本总公式”一节的结尾处,还特地提到了商业资本、产业资本和生息资本,在阐述了它们的共性后指出,“因此,G-W-G′事实上是直接在流通领域内表现出来的资本的总公式。”

另外,关于“贱买贵卖”问题,卫教授引用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里说的一句话――“贱买贵卖是商业的规律”,

来为自己的观点辩护。对此,我们不妨看看此话的前后文。就在这句话的前一句,马克思说,“乍一看来,只要产品按照它们的价值出售,纯粹的独立的商业利润好像就是不可能的。”这“乍一看”说明只是初看时的表面现象,而“好像就是不可能的”实际上说是可能的。这里还有一个翻译问题。这句话的德文原文是:“Wohlfeil kaufen,Urflteuer zu verkaufen,ist dasGesetz desHendels”。其中的关键词Ge-setz 虽然也有“规律”的意思,但它还有“法”、“法律”、“准则”、“准绳”、“规则”、“规范”等含义。要正确理解和翻译,显然还应该联系具体语言环境而不能仅仅抓住一句话、一个词作孤立的理解。而在这一章的末尾,马克思还十分明确地指出,“对现代生产方式的最早的理论探讨――重商主义――必然从流通过程独立化为商业资本的运动时所呈现出的表

面现象出发,因此只是抓住了假象。”可见,马克思对于重商主义者用贱买贵卖来说明剩余价值来源的观点是否定的,当然也不会认为它是反映事物本质的规律。

必须指出,卫教授的引文来自《资本论》第三卷,那里说的是商业资本,但是在《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说的既不是商业资本,也不是产业资本,而是资本一般。关于资本一般,马克思说:“尽管与各特殊资本相区别的资本一般,(1)仅仅表现为一种抽象;……(2)但是,与各特殊的现实资本相区别的资本一般,本身是一种现实的存在。”至于卫教授把

资本一般与资本一般公式说成是两回事,也是不对的。实际上,资本一般公式就是表述资本或资本一般的本质特征的。经过恩格斯校阅、后来又受到列宁肯定的考茨基的名著《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在讲“资本一般公式”一节时所用的标题就是“什么是资本”,可见二者关系之密切,怎么可以将它们对立起来呢?根据马克思“从抽象上升为具体”的叙述方法,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四章所论述的资本只能是资本一般,而不可能是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生息资本。我们知道,产业资本是在《资本论》第二卷才加以阐述的,而商业资本和生息资本是在第三卷才叙述的,马克思仅仅是为了区分才在第一卷中顺便提到某些资本的特殊形式,不过马克思当即声明:“我们在分析资本的基本形式,分析决定现代社会的经济组织的资本形式时,开始根本不提资本的常见的、所谓洪水期前的形态,即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如果不是单纯用对商品生产者的欺骗来说明商业资本的增殖,那就必须举出一长串的中间环节,但是在这里,商品流通及其简单要素是我们唯一的前提,这些环节还完全不存在。”马克思说的“一长串的中间环节”,实际上就是一个从抽象上升为具体的必经阶段。

二、可以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或原理分割为“基本原理”和“非基本原理”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