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生物技术育种的利与弊

合集下载

转基因生物技术育种机遇还是挑战

转基因生物技术育种机遇还是挑战

转基因生物技术育种机遇还是挑战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转基因生物技术育种已成为现代农业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旨在探讨转基因生物技术育种的机遇与挑战,分析其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可能带来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

我们将首先介绍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然后探讨其在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增强作物抗逆性等方面的机遇,以及可能带来的生态安全、伦理道德和公众接受度等方面的挑战。

通过对转基因生物技术育种的全面分析,我们希望为决策者、科研工作者和公众提供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以推动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健康发展,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转基因生物技术育种的机遇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转基因生物技术育种已经成为农业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它不仅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而且为现代农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转基因生物技术育种为农业产量的提升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通过转基因技术,科学家可以将某些具有优良特性的基因转移到作物中,从而使其具有更强的抗逆性、抗病性、抗虫性或高产性。

例如,一些转基因作物能够在干旱、盐碱等恶劣环境下生长,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适应性和产量。

转基因生物技术育种有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往往需要大量的化肥和农药,这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破坏生态平衡。

而转基因技术则可以通过培育具有优良特性的作物,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从而降低对环境的压力。

一些转基因作物还具有更好的营养价值,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营养的食品。

再者,转基因生物技术育种为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提供了可能。

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培育出具有特殊功能的作物,如富含特定营养物质的作物、具有特殊药用价值的作物等。

这些作物的出现,不仅丰富了农产品的种类,也为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转基因生物技术育种对于农业科技创新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转基因技术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它的发展将推动农业科技的进步。

拥有自主转基因技术的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将更具优势,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农业产业和市场。

转基因技术的利弊及其所引发的思考

转基因技术的利弊及其所引发的思考

转基因技术的利弊及其所引发的思考基因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就是转基因技术,它可以克服物种之间的遗传屏障,按照人的意愿创造出自然界里原来没有的生命形态或者稀有物种,以满足人类的需求。

转基因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为人类解决诸多方面面临的困难带来了福音,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令人类措手不及的问题。

本文列举了作者在读书过程中总结的转基因技术利与弊的一些方面,同时提出作者对其所进行的一些思考。

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福祉一.转基因技术给农业带来的革命由于在提高生产力以及提高产品品质上的突出成绩,转基因技术已经成为正在进行的农业技术改造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1.抗病虫害的农作物目前已经发现了多种杀虫基因,将基因转移到植物体后,植物体内能合成毒蛋白,被害虫吞食后可导致害虫死亡。

在抗病害方面,人们将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等导入植物体内,利用它们的表达产物对付病毒的侵害;2.利用植物生产疫苗传统的生化方法生产疫苗成本高、危险性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使得某些植物具备了产生人类需要的疫苗的能力。

种植这种植物来生产疫苗成本低、产量大、危险系数小,而且食用植物疫苗不需要注射器,可以避免注射器传染疾病的威胁。

二.转基因技术给畜牧业带来的变化1.利用转基因技术实现优质高产动物品种的遗传改良,即提高其抗性、品质和产量,为增加肉、蛋、奶及其他畜产品的生产起了很大的作用。

例如在美国,奶牛的品种改良在过去30年中使奶牛的平均产奶量提高了一倍。

目前在一年305天的泌乳期内,许多大量养殖牛群的平均产奶量已经达到5450公斤--6300公斤,个别高产奶牛可达到13620公斤。

而生物技术专家将生长激素基因和来自北大西洋鱼类的耐寒性基因转入耐寒性较差的鲶鱼体内,有望得到既耐寒又生长快的鲶鱼新品种。

2.利用动物生产药物利用转基因技术,人类把人的基因嵌入到哺乳类动物的受精卵中,使动物乳腺有目的的生产某些蛋白质。

例如荷兰科学家利用奶牛生产抗菌素乳铁蛋白、美国科学家实现了利用猪生产以用蛋白质人类蛋白C、法国科学家让转基因兔子生产凝血因子7和红细胞生成素等等。

转基因植物的利与弊

转基因植物的利与弊

转基因植物的利与弊转基因技术是一种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中,使植物获得特定性状的技术。

转基因植物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本文将就转基因植物的利与弊展开讨论。

一、转基因植物的利1. 提高产量转基因植物可以通过导入抗虫、抗病基因,提高作物的抗性,减少病虫害对作物的危害,从而提高产量。

例如,转基因水稻可以抗旱、抗病、抗虫,有效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2. 改善品质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调整作物的品质,使其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比如,转基因玉米可以增加其营养价值,提高其蛋白质含量,使其更加适合人们的饮食需求。

3. 节约资源转基因植物可以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需求,从而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这对于农民来说是一种经济效益。

4.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转基因植物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抗性,有助于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人口不断增长的今天,转基因技术为粮食生产提供了新的途径。

二、转基因植物的弊1. 生态风险转基因植物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例如转基因作物的抗性基因可能会传播到野生植物中,导致野生植物的基因结构发生变化,影响生态平衡。

2. 食品安全问题转基因植物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例如转基因作物中可能存在未知的毒素或过敏原,长期食用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3. 市场垄断转基因技术由少数跨国公司掌握,可能导致市场垄断,影响农民的利益,使农民成为技术的被动接受者,加剧了农业生产的不平等。

4. 道德伦理问题转基因技术涉及到生命科学领域的伦理问题,例如是否应该干涉自然界的基因组成,是否应该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中等,这些问题需要深入思考和讨论。

综上所述,转基因植物既有利也有弊,应该在科学、严谨的态度下加以评估和应用。

在推广转基因技术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食品安全的监管,市场秩序的规范,以及伦理道德的考量,实现转基因植物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转基因利大于弊

转基因利大于弊

转基因技术的利与弊辩论:正方:转基因技术的利大于弊:1、转基因技术的优点:1)解决粮食短缺问题2)减少农药使用,避免环境污染3)节省生产成本,降低食物售价4)增加食物种类,提升食品品质5)促进生产效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2、转基因技术的优势:1)转基因技术有可能改变植物的某些遗传特性,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毒、抗虫、抗寒、抗旱、抗涝、抗盐碱、抗除草剂等的作物新品种。

2)转基因技术可用来生产外源基因的表达产物,如人的生长素、胰岛素、干扰素、白介素2、表皮生长因子、乙型肝炎疫苗等基因已在转基因植物中得到表达。

3)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物的某些遗传特征,可能育成生长周期短,产仔、生蛋多和泌乳量高,生产的肉类、皮毛品质与加工性能好,并具有抗病性的动物。

如:以转基因小鼠生产凝血因子IX、组织型血纤维溶酶原激活因子(t-PA)、白细胞介素2、α1-抗胰蛋白酶,以转基因绵羊生产人的α1-抗胰蛋白酶,以转基因山羊、奶牛生产LAt-PA,以转基因猪生产人血红蛋白等。

这些基因产品具有高效、优质、廉价与相应的人体蛋白具有同样的生物活性,且多随乳汁分泌,便于分离纯化。

4)提高了抗逆性,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如:培育抗病虫、抗除草剂、抗旱、耐盐碱、养分高效利用等的转基因新品种,将显著减少农药、化肥和水的使用,缓解养殖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由于转基因新品种在增产、优质优价、低耗等方面的优势,已使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农户累计获得纯经济效益340亿美元,农民增收25%左右。

5)丰富了食品的种类,提高相关产业的发展。

如:目前,功能性和治疗性转基因食品、转基因生物能源和环保产品相继研制成功,部分转基因药物上市销售,使转基因品种正在由简单性状改良向复杂性状改良,由农业领域向医药、加工、能源、环保领域拓展等方向发展。

6)运用转基因技术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的新品种,能够降低农药、肥料投入,对缓解资源约束、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产品品质、拓展农业功能等具有重要作用。

生物转基因技术利与弊

生物转基因技术利与弊

发明与创新2010.07INVENTION&INNOVATION走进科学生物转基因技术利与弊陈亚光生物转基因技术是通过遗传工程,改变植物种子中的脱氧核糖核酸,然后把这些修改过的再复合基因转移到另一些植物种子内,从而获得在自然界中无法自动生长的植物物种。

上世纪80年代末,科学家们开始把10多年分子研究的成果运用到转基因食品上,1995年成功地生产出抗杂草黄豆,并在市场上出售。

现在他们利用基因技术已批量生产出抗虫害、抗病毒、抗杂草的转基因,如玉米、大豆、油菜、土豆、西葫芦、棉花等。

目前,转基因农作物的主要产地是美国、加拿大、欧盟、南非、阿根廷等国家。

中国也开始实验并种植一些转基因农作物。

在科研方面,中国的生物转基因技术水平仅次于美国、加拿大,在世界上处于比较先进的地位。

那么,为什么要通过生物科研手段研究、开发转基因植物呢?其根本原因在于人类为了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改善农作物的品质和增强农作物的抗病虫、抗逆的能力,而采用人工杂交、远缘杂交等方法来育种,希望将不同品种的作物,甚至是采用野生近缘物种中间的有益基因,转移到推广品种中间去。

为了实现这些问题,科学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的方法,将我们所需要的基因进行定位,分离克隆,然后再将这个目的基因,通过载体转移到我们的目标生物品种中去。

这种以生物技术的手段来转移基因的过程就是我们现在常常提到的转基因。

转基因技术与自然杂交的或传统的通过人工杂交转移的基因技术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这种用生物技术来进行转基因有很强的目的性———只转移需要的基因,而将不需要和有害的基因统统拒之门外。

同时,现代的转基因技术还可以从亲缘关系较远的生物中的基因,甚至是人工合成的基因转移到我们需要的品种中,扩大了可利用的种质资源。

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生物技术改良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所制造或生产的食品、食品原料及食品添加物等。

针对某一或某些特性,以一些生物技术方式,修改动物、植物基因,使动物、植物或微生物具备或增强次特性,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食品或食品原料的价值。

基因改造生物带给人类巨大的收益还是危害

基因改造生物带给人类巨大的收益还是危害

转基因技术的利与弊通过基因改造的生物是否会打破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从而导致对环境的危害?面对基因改造生物可以带给人类的巨大收益和可能带来的危害,人类该何去何从?到底转基因生物的利有哪些?弊又有哪些呢?我们将对此问题展开研究。

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上。

通过基因方式对生物体进行改良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很多物种在改良后产量有了增加,也增强了防御自然灾害与病虫害的能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改良后的品种可能会对环境产生一定危害。

他举例说,像“抗虫棉”,这种棉花经过一定的基因转化后,可以使自然界中原来危害棉花的害虫死去,但它也可以使很多非目标的有益昆虫死去。

还有一些农作物被注入一种抗除草剂基因,当农田中施加除草剂时,所有的杂草都会死去,只保留下农作物本身。

但在某种情况下,这种抗除草剂的农作物会和杂草出现杂交,这种杂草就被称为“超级杂草”,消灭起来就非常困难。

大学生命科学院许崇任和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的刘标还列举了近年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转基因作物事件,包括:将巴西豆的基因转入大豆,虽然可以改良大豆营养组成,但可能会引起部分人群发生过敏反应。

转Bt基因玉米可以提高有益昆虫绿草蛉的死亡率和延长发育时间。

用食转基因马铃薯的蚜虫饲喂瓢虫,会影响瓢虫的生殖力与存活。

而蚜虫是温带作物中重要的害虫,瓢虫是其天敌。

据了解,大规模应用转基因生物至今的十几年中,尚未出现因转基因生物引起的危害事件。

人类对转基因生物可能带来的安全性问题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入。

专家们认为,人类有能力控制转基因技术可能造成的危害。

相关新闻资料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对人类来说确实有着巨大的作用,但其安全性也一直受到世人的关注。

2000年7月11日,中国科学院和英国皇家学会、美国、巴西、印度、墨西哥科学院以与第三世界科学院就“转基因植物和世界农业”发表联合声明,指出转基因技术在消除第三世界的饥饿和贫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认为应该加强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研究,以保证转基因生物安全与应用的健康发展以与环境和食用的安全性。

转基因技术的利与弊

转基因技术的利与弊

转基因技术的利与弊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转基因技术无疑是一个备受关注和争议的话题。

转基因技术是指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从而引起生物体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

这项技术自诞生以来,在农业、医药等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担忧和质疑。

先来说说转基因技术带来的好处。

在农业方面,转基因作物具有显著的优势。

通过转基因技术,农作物可以获得抗病虫害的能力。

这意味着农民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例如,转基因棉花能够抵抗棉铃虫的侵害,大大减少了农药的喷洒量,保护了生态环境。

转基因技术还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通过引入特定的基因,使作物具有更好的生长特性,如更强的光合作用能力、更高效的养分吸收等,从而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

这对于解决全球不断增长的人口粮食需求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转基因作物还可以增强其抗逆性,比如耐旱、耐盐等。

在一些气候条件恶劣、土地资源有限的地区,种植转基因作物能够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作物的适应性,保障粮食的稳定供应。

在医药领域,转基因技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生产出大量的药用蛋白和疫苗。

例如,通过将特定的基因导入微生物中,可以大规模生产胰岛素等药物,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转基因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也有潜在的价值。

例如,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培育出能够分解有害物质的植物,用于修复被污染的土壤和水体。

然而,转基因技术也并非完美无缺,它带来的一些问题同样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转基因技术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潜在的风险。

转基因作物的基因可能会通过花粉传播等方式扩散到野生植物中,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此外,如果转基因作物具有超强的生存能力和竞争优势,可能会导致一些本土物种的减少甚至灭绝。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也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

虽然目前的科学研究尚未发现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有直接的危害,但由于转基因技术改变了食物的基因组成,长期食用是否会产生潜在的健康风险仍存在不确定性。

转基因的利与弊

转基因的利与弊

转基因的利与弊河北旅游职业学院生物工程系-------刘大伟21世纪是个科技迅速发展的时期,很多新的科学技术给我门带来了很多好处,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争论。

转基因作为一项新的科学技术也必将是这样。

有利的方面:一、全球人口的迅猛增长,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粮食问题成为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一个十分辣手的问题。

那么要解决这个这个问题,就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转基因作物目前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如转基因大豆比非转基因大豆出油率高4%左右。

二、农药一直用来作为杀虫的手段,大量使用农药严重污染了环境。

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毒、抗虫、抗寒、抗旱、抗涝、抗盐碱、抗除草剂等特性的作物新品种,以减少对农药化肥和水的依赖,降低农业成本。

如抗棉铃虫棉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三、传统的育种要得到理想的稳定的遗传性状快也要5、6年,采用转基因育种大大的缩短的育种时间。

四、利用转基因技术,把生长素基因、多产基因、促卵素基因、高泌乳量基因、瘦肉型基因、角蛋白基因、抗寄生虫基因、抗病毒基因等外源基因导入动物的精子、卵细胞或受精卵,可培育出生长周期短、产仔多、生蛋多、泌乳量高,生产的肉类、皮毛品质与加工性能好,并具有抗病性的动物,目前已在牛、羊、猪、鸡、鱼等家养动物中取得一定成果。

不利方面:一、大量的转基因生物进入自然界后很可能会与野生物种杂交,造成基因污染,从而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这种污染对环境及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比其他任何因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都难以消除。

例如:抵抗除莠剂的转基因油菜会使野生芥菜受到传染,从而使野生芥菜对除杂草措施不敏感。

二、有些作物插入抗虫或抗真菌的基因可能对其它非目标生物起到作用,从而杀死了环境中有益的昆虫和真菌。

有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做了这样一组对照实验,用抗虫转基因的玉米分别饲喂玉米钻心虫和草蛉,实验结果表明,在钻心虫的死亡率高达60%的同时,草蛉的成熟期也比正常时间晚了3天。

草蛉是一种益虫,被农民大量繁殖以防治棉铃虫和蚜虫等农业虫害。

转基因育种的优缺点及其与常规育种的关系

转基因育种的优缺点及其与常规育种的关系

转基因育种的优缺点及其与常规育种的关系1. 转基因育种的定义转基因育种是指通过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将外源基因导入目标物种,以改善其性状和适应环境的育种方法。

转基因育种可以通过引入抗病、抗虫、耐旱、耐盐等基因,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增加抗逆能力,从而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

2. 转基因育种的优点2.1 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转基因育种可以引入抗虫、抗病基因,提高作物的抗性,减少病虫害对作物的危害,从而增加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例如,转基因玉米可以抵抗玉米螟的侵袭,转基因水稻可以抵抗稻瘟病的感染。

2.2 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转基因作物可以通过引入抗虫、抗草药害基因,减少对农药的依赖,从而降低农药的使用量。

此外,转基因作物还可以通过增加营养素的含量,提高作物的抗逆能力,减少对化肥的需求。

2.3 增加作物的抗逆能力转基因作物可以通过引入耐旱、耐盐等基因,增强作物的抗逆能力,提高作物在恶劣环境下的生存能力。

这对于解决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带来的农作物生产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2.4 提高作物的营养价值转基因育种可以通过增加作物中特定营养物质的含量,提高作物的营养价值。

例如,转基因黄金大米可以增加维生素A的含量,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缺乏维生素A的问题。

2.5 缩短育种周期传统育种方法需要长时间的选择和繁殖过程,而转基因育种可以通过直接导入目标基因,缩短育种周期,加快新品种的培育速度。

3. 转基因育种的缺点3.1 生态风险转基因作物引入的外源基因可能对生态系统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

例如,转基因作物的抗虫基因可能对非目标昆虫产生毒害作用,破坏生态平衡。

此外,转基因作物的杂交可能导致转基因基因流入野生种群,对生物多样性产生潜在威胁。

3.2 潜在健康风险转基因作物中引入的外源基因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尽管转基因作物经过严格的安全评价,但仍存在一些未知的潜在风险。

因此,对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进行长期监测和评估非常重要。

3.3 社会经济问题转基因作物的引入可能引发社会经济问题。

转基因技术的利与弊

转基因技术的利与弊

转基因技术的利与弊人类在不断地追寻食物生产和医疗领域的新技术。

转基因技术作为这些努力的一部分也成为了当今一个热门的话题。

转基因是指将一种生物体的基因从其原来的位置移入到另一个物种或品种去,从而创造出新的物种。

虽然转基因技术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影响,但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本文将探讨转基因技术的利与弊。

利:延长食物保质期和增产转基因技术带来了许多在农业方面的好处。

它可以改善作物的质量,例如增加一个作物的营养价值,或增加对病虫害的抵抗力。

作物转基因使得农民可以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仍然得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收成。

转基因农作物还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因为它们在贮藏期间不易腐烂,在超市和商店可以存留更长的时间。

这意味着转基因技术可以延长食品保质期,减少浪费,并为许多穷困的地区提供更多的食物和营养。

转基因技术在避免食物短缺问题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因为农作物被设计成更加强大并且更加抗病虫害,在逆境(例如灾荒,干旱)下仍然可以实现高产量。

这对于那些因干旱或其他极端气候条件而无法产生足够的食物的国家来说,是比较有益的。

弊:食品安全让公众感到疑虑的是,长期食用转基因食品的潜在健康风险。

对转基因食品的健康风险仍然有待研究。

某些研究已经表明,转基因技术可能会增加食品中毒素的含量,以及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

我们需要对小鼠的喂食试验产生了一些不确定的结果,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在持续研究中应得到进一步评估。

相较于吸引人的商品和减少生产成本,食品安全应该是我们主要的关注点。

另一个争议点是基因漂移(gene flow)。

这是指转基因作物中的基因在周围的非转基因作物中散播,从而对非转基因作物产生影响。

如果在邻近地区种植的转基因玉米或大豆的花粉飘到传粉的或风媒植物的花中,可能会改变那些非转基因植物的遗传信息。

这不仅仅是对那些无意中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农民的问题,而且是生态系统的整体问题。

没有一项技术能适用于所有场合和人口。

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方便生产和使用,同时保证安全和环境可持续的方法。

转基因技术利与弊

转基因技术利与弊

• 肺炎双球菌(Diplococcus pneumoniae)是一种 病原菌,存在着光滑型(Smooth简称S型)和 粗糙型(Rough简称R型) 两种不同类型。其 中光滑型的菌株产生荚膜,有毒,在人体 内它导致肺炎,在小鼠体中它导致败血症, 并使小鼠患病死亡,其菌落是光滑的;粗 糙型的菌株不产生荚膜,无毒,在人或动 物体内不会导致病害,其菌落是粗糙的。
• 格里菲斯以R型和S型菌株作为实验材料进行遗 传物质的实验,他将活的、无毒的RⅡ型(无荚 膜,菌落粗糙型)肺炎双球菌或加热杀死的有 毒的SⅢ型肺炎双球菌注入小白鼠体内,结果小 白鼠安然无恙;将活的、有毒的SⅢ型(有荚膜, 菌落光滑型)肺炎双球菌或将大量经加热杀死 的有毒的SⅢ型肺炎双球菌和少量无毒、活的 RⅡ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后分别注射到小白鼠体 内, 结果小白鼠患病死亡,并从小白鼠体内分离出 活的SⅢ型菌。格里菲斯称这一现象为转化作用, 实验表明,SⅢ型死菌体内有一种物质能引起 RⅡ型活菌转化产生SⅢ型菌,这种转化的物质 (转化因子)是什么?格里菲斯对此并未做出回 答。
(一)转基因技术的好处

• 现在转基因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药、工业、农业、
环保、能源、新材料等领域 。
(1)在药用领域,已有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
程胰岛素和基因工程干扰素等药物。解决了很多医学方 面的难题,制作出许多疾病的疫苗,对人类有重大贡献。 例如利用酵母菌的转基因乙肝疫苗的大量生产、以及全 面和免费疫苗接种的开展,使我国5岁以下儿童慢性乙
(3)转基因技术是一种现代高科技技术,正在逐渐发 展成熟阶段,许多未知的事情还需要科研工作者仔细研 究探索,有缺点在所难免,世上无完美人,也无完美技 术,凡事有利有弊,不能因为一些隐患就阻挡科技进程。 目前人类又有哪项发展和发明不是在一定程度破坏环境 以及影响人类健康呢?

农业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的利与弊

农业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的利与弊

农业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的利与弊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许多创新,其中转基因作物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

转基因作物是通过人工改变植物的基因组,使其获得新的性状或功能的农作物。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转基因作物的利与弊,以期全面了解这一技术的影响。

一、转基因作物的利:1. 提高产量和抗病性:转基因作物经过基因改良后,常常表现出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抗病性。

例如,转基因玉米具有自身的抗虫能力,减少对农药的依赖,提高了产量。

这对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 减少农药使用:转基因作物常具有自身的抗虫特性,降低了农农药的使用量,从而减少了环境污染的风险,并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

3. 改善营养价值:转基因作物的改良往往可以增加植物的营养价值,例如增加维生素的含量或改善蛋白质的品质。

这对于改善人类的饮食结构和提供更健康的食品具有积极的影响。

4. 适应恶劣环境条件:转基因作物可以通过基因改良提高其耐旱、耐寒、耐盐碱等特性,使其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和产量稳定,这对于农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转基因作物的弊端:1. 生态风险:转基因作物与自然界原生植物交叉繁殖的风险不可忽视。

如果转基因作物的基因流入自然界中,可能对自然植物或生物多样性造成负面影响,引发生态失衡。

2. 影响生物多样性:转基因作物具有较高的抗病性和耐逆性,可能对周围的植物和昆虫造成竞争压力,导致部分物种的数量下降,影响生物多样性。

3. 食品安全问题:由于缺乏长期食用的相关研究,一些人对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持怀疑态度。

虽然目前已经有很多安全评估的研究,但人们对于转基因作物长期食用的潜在风险仍存在担忧。

4. 产权争议:转基因作物的技术创新和利益分配也引发了一系列产权争议。

大型农业公司通过基因技术的垄断,使得许多农民面临高额的专利费用和无法独立决策的问题。

综上所述,转基因作物作为一种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具有其优点与不足。

转基因植物的利与弊

转基因植物的利与弊

转基因植物的利与弊转基因植物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中,使其具备新的性状或改善原有性状的植物。

转基因植物的出现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一方面,转基因植物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抗病能力,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另一方面,转基因植物可能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本文将从经济、环境和健康等方面探讨转基因植物的利与弊。

一、转基因植物的利1. 提高农作物产量转基因植物可以通过导入抗虫、抗病基因,提高农作物的抗性,减少农药的使用,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例如,转基因玉米可以抵抗玉米螟的侵害,转基因水稻可以抵抗稻瘟病的感染,这些转基因植物的种植可以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2. 改善农作物品质转基因植物可以通过导入抗性基因,提高农作物的品质。

例如,转基因大豆可以提高豆腐的质量,转基因番茄可以延长番茄的保鲜期,这些转基因植物的种植可以改善农产品的品质,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求。

3. 减少农药使用转基因植物具有抗虫、抗病的特性,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

传统农作物需要频繁喷洒农药来防治病虫害,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成本,还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而转基因植物具有自身的抗虫、抗病能力,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

二、转基因植物的弊1. 生态环境风险转基因植物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潜在风险。

转基因植物的基因可能会通过传粉、种子扩散到野生植物中,导致野生植物的基因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此外,转基因植物的抗虫、抗病基因可能会对非目标生物产生毒害作用,影响生物多样性。

2. 食品安全风险转基因植物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转基因植物中导入的外源基因可能会产生新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可能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转基因植物中的抗生素抗性基因可能会传递到人体细菌中,导致细菌对抗生素的抗性增加,影响人类对抗生素的疗效。

3. 遗传污染风险转基因植物可能会导致遗传污染,即转基因植物的基因通过杂交等方式传递到传统农作物中,导致传统农作物的基因污染。

转基因的利与弊

转基因的利与弊

转基因技术的好处 转基因技术可应用于产生新品种 比如说,把西红柿的基因嫁接到土豆的基因上去,就会产生 这样一种植物,地面之上结西红柿,地面以下长土豆,这样可以大 大提高日益稀缺的土地的利用效率,还可以培育出高产、优质、多 抗、高效的新品种,能够降低农药、肥料的投入。
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难题
可能诱发害虫和野草的抗性 许多转基因生物的改良品种含有特定基因作为外源基因, 这种目标基因会产生一种对昆虫有害的蛋白质。若长期大面积使用 这种转基因生物,由于进化也可能使害虫产生抗药性,使转基因植 物不再抗虫。另一方面,在自然生态条件下,有些转基因作物可能 与周围生长的近缘野生品种通过花粉等媒介发生杂交,从而将自身 的外源基因传入野生品种。如果传入的是强抗病虫害能力和抗旱能 力的基因,就会出现抗病能力强、蔓生速度快的超级杂草,扰乱生 态系统的平衡。而且这种污染不同于化学污染,它在合适的环境条 件下可以扩增并永远存在。
第三组
转基因技术的好处
一、转基因技术可以制药。
比如说胰岛素,胰岛素可以用于治疗糖尿病,但是胰岛素只能 从动物胰脏中提取,一个病人一年的用量相当于从40头牛的胰 脏中提取的胰岛素量,造成胰岛素价格昂贵且供不应求。 有了转基因技术后,科学家尝试利用大肠杆菌合成人胰岛素, 将胰岛素基因插入菌的质粒中,通过细菌繁殖开始生产人胰岛 素,由于短时间内细菌繁殖速度快,所以能生产出大量的人胰 岛素,解决胰岛素供不应求、价格昂贵的问题。
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难题
可能引发基因污染 转基因植物是人为地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某种目标基因转入而获 得的。如果这些外源基因由于“基因漂流”而非人为地转入其他有 机体,就造成了自然界基因库的混杂或污染。植物和微生物可以使 基因污染成为一种难以控制的蔓延性持续性灾难。

转基因作物的利与弊探索未来农业的可能性

转基因作物的利与弊探索未来农业的可能性

转基因作物的利与弊探索未来农业的可能性转基因作物的利与弊探索未来农业的可能性简介:转基因作物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使植物获得新的性状或改良原有性状的作物。

在当今社会,转基因作物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然而,伴随着其利益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与之相关的风险和问题。

本文将分析转基因作物的利弊,并探索未来农业发展中可能的可能性。

一、转基因作物的优势1. 提高产量:转基因作物通常具有抗虫、抗病的性状,能够减少农业害虫和病菌的侵害,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2. 减少农药使用:转基因作物的抗虫性能够减少对农药的依赖,从而减少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3. 提高营养价值:通过转基因技术,我们可以使作物富含某些特定的营养物质,从而改善人们的饮食结构和健康状况。

二、转基因作物的劣势1. 生态风险:转基因作物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的风险,如遗传物质流失、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等。

2. 安全风险:尽管转基因作物在生物学和食品安全方面经过了严格的评估,但人们对其潜在的长期影响仍存在疑虑。

3. 种植单一性:大规模种植转基因作物可能导致农作物的单一化,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三、探索未来农业的可能性1. 精准农业: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结合转基因作物种植,能够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化管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食品安全:通过综合利用转基因作物种植和加工技术,可以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满足人们对健康和安全食品的需求。

3. 抗逆性提升:通过转基因技术,我们可以培育更加抗逆性的作物品种,使其能够在恶劣环境下生存和生长。

4. 农药减少:随着转基因作物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进一步减少对农药的使用,减小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结论:转基因作物作为一种新型农业技术,具有一系列的优势和劣势。

我们应该充分评估其利与弊,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在确保食品安全和环境可持续性的前提下,探索未来农业的可能性。

同时,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管,明确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标准,保障公众的权益和利益。

转基因技术的利和弊

转基因技术的利和弊
转基因技术的 利和弊
生技0901 生技 李彦鹏
转基因技术的利与弊
• 优点:可增加作物单位面 积产量;可以降低生产成 本;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增 强作物抗虫害、抗病毒等 的能力;提高农产品的耐 贮性,延长保鲜期,满足 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 需求;可使农作物开发的 时间大为缩短;可以摆脱 季节、气候的影响,四季 低成本供应;打破物种界 限,不断培植新物种,生 产出有利于人类健康的食 品。 • 缺点:所谓的增产是不受 环境影响的情况下得出的, 如果遇到雨雪的自然灾害, 也有可能减产更厉害。且 多项研究表明,转基因食 品对哺乳动物的免疫功能 有损害。更有研究表明, 试验用仓鼠食用了转基因 食品后,到其第三代,就 绝种了。
增加食物营养, 增加食物营养,提高附加价值
• 杜邦和孟山都公司即将推出多种可榨取有 益心脏的食用油的大豆。 益心脏的食用油的大豆。艾尔姆公司与其 他公司合作, 他公司合作,正在研究高含量抗癌物质的 西红柿, 西红柿,以及可用于生产血红蛋白的玉米 和大豆。此外, 和大豆。此外,含疫苗的香蕉和马铃薯也 正在加紧研究中; 正在加紧研究中;日本科学家利用转基因 技术成功培育出可减少血清胆固醇含量、 技术成功培育出可减少血清胆固醇含量、 防止动脉硬化的水稻新品种。 防止动脉硬化的水稻新品种。
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 转基因技术可以使作物产量提高 ~15%, 转基因技术可以使作物产量提高5%~ , 比如: 比如:转基因玉米比普通玉米的产量要提 高10% 。
减少农药使用, 减少农药使用,避免环境污染
• 马铃薯植人天蚕素的基因后,抗清枯病、 马铃薯植人天蚕素的基因后,抗清枯病、 软腐病的能力大大提高, 软腐病的能力大大提高,一种抗科罗拉多 马铃薯甲虫的马铃薯, 马铃薯甲虫的马铃薯,可使美国每年少用 37万kg的杀虫剂;阿根廷播种转基因豆种 的杀虫剂; 万 的杀虫剂 大豆抗病和抗杂草能力大为增加, 后,大豆抗病和抗杂草能力大为增加,使 用农药和除草剂的量减少

转基因技术的利与弊

转基因技术的利与弊

转基因技术的利与弊一、转基因可能会带来的有利方面基因技术的突破使科学家们得以用传统育种专家难以想象的方式改良农作物,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可降低生产成本。

一个品种的基因加入另一种基因,会使该品种的特性发生变化,具备原品种所不具备的因子,从而增强了抗病、抗杂草或抗虫害能力,由此可减少农药和除草剂的用量,降低种植成本。

第二,可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

一种作物的基因改良后,更容易适应环境,能更有效抵御各种灾害的袭击,并使产量更高。

第三,转基因技术可以使开发农作物的时间大为缩短。

利用传统的育种方法,需要七、八年时间才能培育一个新的品种,而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一种全新的农作物品种,时间可缩短一半。

因此,有专家认为,不出多少年,转基因技术将改变世界。

转基因技术可根据人们的需要,赋予农作物新的特性。

例如可以使农作物自己释放出杀虫剂,可以使农作物在旱地或盐碱地上生长,或者生产出营养更为丰富的食品。

科学家还利用转基因技术,开发能够生产防病的疫苗和食品的农作物。

到2100年世界人口将翻一番,达到130亿,而从1996年起到2025年的30年间,世界上粮食需求将增长一倍。

我国的粮食问题更为严重,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13亿人口,而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届时供需差距会更巨大。

转基因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似乎正成为应对这种未来危机的选项。

目前世界上已有21个国家进行了大规模转基因农作物的推广,2005年已达到9000万公顷,占世界总耕地面积的6%,而且近年来每年都在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转基因作物的全球市场价值在2005年达到50亿美元。

其中,美国是推广面积最大的国家,约占全球的60%,其次是阿根廷、巴西,然后是中国。

转基因作物中大豆最多,其次是玉米、棉花和油菜——目前全球的大豆中有60%以上都是转基因大豆,而同样的比例在棉花是28%,油菜是18%,玉米是14%。

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无疑是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的瓶颈。

转基因技术的利与弊以及发展前途

转基因技术的利与弊以及发展前途

转基因技术的利与弊以及发展前途转基因技术是生命科学前沿的重要领域之一。

自从人类耕种作物以来,我们的祖先就从未停止过作物的遗传改良。

过去的几千年里农作物改良的方式主要是对自然突变产生的优良基因和重组体的选择和利用,通过随机和自然的方式来积累优良基因。

遗传学创立后近百年的动植物育种则是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进行优良基因的重组和外源基因的导入而实现遗传改良。

因此,可以认为转基因技术是与传统技术一脉相承的,其本质都是通过获得优良基因进行遗传改良。

但在基因转移的范围和效率上,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有两点重要区别,第一,传统技术一般只能在生物种内个体间实现基因转移,而转基因技术所转移的基因则不受生物体间亲缘关系的限制;第二,传统的杂交和选择技术一般是在生物个体水平上进行,操作对象是整个基因组,所转移的是大量的基因,不可能准确地对某个基因进行操作和选择,对后代的表现预见性较差。

而转基因技术所操作和转移的一般是经过明确定义的基因,功能清楚,后代表现可准确预期。

因此,转基因技术是对传统技术的发展和补充。

将两者紧密结合,可相得益彰,大大地提高动植物品种改良的效率。

1转基因技术的介绍转基因技术是指用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外源基因导入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使生物体的遗传性状发生改变的技术,可分为转基因动物与转基因植物两大分支。

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同义词。

1.1 转基因植物技术转基因植物是指利用重组DNA技术将克隆的优良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的基因组中,并使其得以表达,从而获得的具有新的遗传性状的植物。

自1983年世界第一例转基因植物——烟草问世以来仅20多年的时间,转基因植物的研究和应用就已经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已有近1000例转基因植物被批准进入田间试验,涉及的植物物种有50余个,已有48个转基因植物品种被批准进行商业化生产。

常见的转基因植物技术有:(1)农杆菌介导转化法。

农杆菌是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的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它能在自然条件下趋化性地感染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受伤部位,并诱导产生冠瘿瘤或发状根。

试析转基因技术的利与弊

试析转基因技术的利与弊

试析转基因技术的利与弊本文主要結合作者高中生物关于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点,论述了转基因技术的优势和弊端,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正确认识转基因技术,利用转基因技术更好为人类服务有一定帮助。

标签:转基因技术优势弊端一、转基因技术的优势1.提高作物产量,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粮食危机问题依然严重存在,有约8.7亿的人口,还处于长期饥饿状态,而且随着全球人口数量不断激增,这个数量还会呈现进一步增加趋势。

如何在有限的土壤上,满足人类粮食需求,就成为现阶段需要重点攻克的难题,而借助现代转基因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

通过利用转基因技术开展育种,能够将种子内部的劣质基因去除,通过基因编辑、基因重组等手段,对原有的种质资源进行改良,在短时间内培育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农作物,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粮食产量,满足人类对粮食的需求,解决人类温饱问题。

2.控制环境污染控制环境污染,通过将优势基因引入到种质资源中,能够大大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能,例如抗旱、抗寒、抗虫、抗盐碱、抗病害的能力显著提升。

农作物种子抗逆性能增加的同时,会势必降低对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从而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降低不合理农药化肥在土壤中的残余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避免土壤严重污染,减少环境污染。

在今后随着转基因作物的大范围推广和应用,能够有效减少全球化学农药投入量约40%左右[1]。

3.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截止到2010年,批准转基因农作物实现商业化推广应用的国家已经有25个,这25国家批准的转基因农作物主要有24种,我国就是其中国家之一。

进入新世纪以来,转基因农作物如大豆、棉花、玉米、油菜,在这些国家的种植面积进一步得到了扩展。

转基因农作物的推广和应用,使得农业劳动力成本投入大大下降,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升,同时,转基因农作物的推广和应用,还进一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节省出来的劳动成本,能够投入到其他产业,增加农民群众额外的经济收入,同时还能够节约大量土地,将更多土地资源解放出来,将更多土地资源解放出来,发展其他农业产业,加速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转基因作物的利弊

转基因作物的利弊

转基因作物的利与弊转基因作物,是利用基因工程将原有作物的基因加入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并将不良基因移除,从而生产品质更好的作物。

通常转基因作物可以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品质,提高抗旱、抗寒及其他性能。

转基因作物的出现是人类9000年作物栽培历史上的一场空前的革命。

一、转基因作物的优势:第一方面,转基因作物为全球市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转基因作物能够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自1983年转基因作物研制成功后,短短几年内,转基因作物的种植生产实现了飞速的增长。

由于种植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能消灭杂草并降低劳动强度,种植抗虫害转基因作物能节省80%的农药,生产成本随之下降,产量也相应的提高了。

抗虫害转基因玉米能增产5~15%,抗虫害转基因水稻能增产6%左右。

目前已有5大洲18个国家的700万户农户种植转基因作物,其中转基因大豆已经占全部大豆种植的55%,玉米占11%,棉花占21%,油菜占16%,这些作物的国际贸易出口额也在逐年增加。

在美国,约有20多种转基因作物已经获准在美国播种,包括玉米、大豆、油菜、土豆和棉花。

有专家预计:到2019年,美国基因工程农产品和食品的市场规模将达到750亿美元。

其他还有阿根廷、加拿大等也是转基因农业生产发展迅速的国家。

而在我国,也同样存在着大量的转基因食品,市场调查显示,在我国市场上,70%的含有大豆成分的食物中都有转基因成分。

我国种植的转基因抗虫棉,从1997年~2013年,总的经济效益超过1500亿元。

转基因作物的推广将给各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第二方面,转基因作物在保持粮价的稳定,解决发展中国家人民的饥饿问题上做出了巨大贡献。

世界人口数量,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还在持续增长。

它带来的粮食短缺问题,也就成为了一个全世界关注的重要问题。

因此,通过转基因技术以获得高产的优良农作物新品种,可能将是解决21世纪不断增长的人口对粮食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

第三方面,转基因作物减轻了农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基因生物技术育种的利与弊
转基因技术是通过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生物体基因组中,借助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性状可遗传变化的一项技术。

转基因生物技术是一项全新的育种技术,也是当前国际上进展最快、竞争最激烈的研究领域之一。

1996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60万公顷。

在随后的十几年中,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已成为近代育种史上发展最快、效率最高的作物改良技术。

2011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已超过1.6亿公顷,比1996年增加94倍,16年累积种植面积为12.5亿公顷。

而积为12.5亿公顷。

按种植面积计算,全球75%的大豆., 82%的棉花, 32%的玉米以及26%的油菜是转基因品种。

耐除草剂性状是转基因作物的主要性状,2011年,耐除草剂大豆、玉米、油菜、棉花、甜菜以及苜蓿的种植面积达9 390万公顷,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59%,具抗虫性状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为2 390万公顷,占总种植面积的15%。

自20世纪90年代生物技术育种诞生以来,转基因作物的商品化应用及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就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

1999年康奈尔大学指称,用拌有转基因抗虫玉米花粉的马利筋叶片饲喂帝王蝶幼虫,发现幼虫生长缓慢,死亡率高达44%,从而认为抗虫转基因作物对非靶标昆虫产生威胁。

由于该实验是在室内进行的,不能反映田间情况,且没有提供花粉量的数据而遭到同行科学家的质疑;2012年9月,法国卡昂大学等发表了一项毒理学研究,表明转基因玉米和农达除草剂会引起实验室大鼠的乳腺肿瘤,并可能导致其过早死亡。

这篇文章一经发表就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

为此,欧洲食品安全局成立了专门工作小组,由监管产品部门负责人担任主席,小组成员包括生物统计学、实验设计、哺乳动物毒理学、生物技术、生物化学、杀虫剂安全评价和基因修饰生物安全评价相关的专家,对该论文的相关研究工作展开深入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该研究中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等诸多重要细节被省略,仅凭文章给出的信息并不能得出相关结论,不能作为评估转基因玉米健康风险的有效依据。

我国现已批准转基因棉花、番茄、甜椒、矮牵牛、杨树)和番木瓜的商业化生产,但实际上仅有转基因棉花和番木瓜真正进入市场应用。

转基因作物自商业化以来,一直而临着安全性的质疑,公众最为担心的是转基因植物是否能够通过
花粉与近源种杂交从而产生对农业有害的超级杂草,以及转基因作物和由此衍生的转基因食品对动物和人类会否产生直接的危害?从科学角度来说,这些质疑是合理的,也需要且只能通过科学来回答。

迄今我国仍然没有批准大宗转基因粮食作物的种植,但进口数量逐年增长。

目前我国大豆消费超过80%依赖进口。

我国2003年开始进口大豆,并逐年增多,2011年进口量达到5 260万吨。

年同期增长11%,进口大豆主要来自美国、巴西和阿根廷,大多数是转基因产品。

我国年进口转基因油菜籽大约350万吨。

2010年我国首次批准150万吨转基因玉米的进口,2011年玉米进口量增长了57%, 2012年前11个月进口比2011年同期增长318%,进口量迅速攀升。

也就是说,转基因食品已经大量地摆上了我们的餐桌。

目前进入商品化生产的转基因玉米和棉花,主要转入的是Bt抗虫基因和EPSPS抗除草剂基因,而大豆主要转入的是EPSPS抗除草剂基因。

以转基因Bt 抗虫作物为例,Bt蛋白为什么能够杀死昆虫?Bt进入昆虫的消化道,昆虫的消化道是碱性环境,Bt蛋白和昆虫消化道上的受体结合,引起肠穿孔,从而导致害虫生长缓慢,直至死亡。

人的消化道结构和昆虫不一样,而且人的肠道环境是酸性的,Bt蛋白进入胃中后很快在胃液中被消化降解为氨基酸,对人体消化道没有任何作用。

也就是说,Bt基因的杀虫功能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只在鳞翅目昆虫的碱性消化道中发挥作用,对人和哺乳动物都不会产生影响。

联合国粮农组织2007年的数据显示,美国当年大豆产量的41%用于出口,其余主要用于美国国内消费,其中93%为食用;美国每年生产玉米达3亿3千多万吨,其中仅有17.5%用于出口,而美国国内食用消耗占28.7% o迄今为止,美国已种植转基因作物16年包括婴儿食品在内,美国市场转基因食品已超过3 000种,直接使用人数超过2亿人。

可以说,美国既是转基因作物生产大国,也是转基因产品消费大国。

16年的历史应该是空前规模的人体实验,到现在为止并没有发现1例转基因食品的安全事故。

转基因作物已经推广了16年,为什么公众对转基因作物和食品的安全性越来越关注?从好的方而看,说明转基因食品已经真正走入了大众的生活,公众需要了解有关转基因技术、转基因作物和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等方而的知识。

当今时代,网络技术发展的最大特点就是信息量非常庞大,大量报道可以不经核实不受限制地迅速传播,而其中相当一部分信息缺乏科学依据。

这时候,最需要的是政
府部门及时发布权威性科学信息,让公众理解转基因技术研究和应用的重要性和科学依据,以避免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过度担心。

同时,科学家也有责任走出象牙塔,走向公众,积极进行科普宣传,让公众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安全性管理和评价过程的严密性。

总之,全球转基因作物产业在激烈争论中迅速崛起,也许激烈争论的实质并非简单的对“转基因安全性”的歧视和偏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政治、经济和利益等诸多方而的博弈。

政府部门需要科学审慎,积极面对,权衡利弊,做出科学决策。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是以科学为基础的,因而,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

广大民众要相信科学,相信政府决策部门。

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加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的巨大压力,转基因作物的应用是难以逆转的趋势。

如果中国一方面大量进口别国的转基因产品,另一方面又限制自主产品走向商业化应用,势必影响我国生物技术育种的健康发展,使我国失去发展现代农业、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良好机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