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博物馆——介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博物馆介绍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赵友亭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其文物的数量和质量都在全国占据着重要位置,尤其是丰厚的人文景观确立了其在我国的独特地位。面对着凝重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和深厚的建筑文化背景,作为文物的载体、文明殿堂的山西博物馆,以明敞的空间建立其必要的物理功能,以简练的建筑语汇展示了著名文物大省的风采,反映了华夏文明发源地特色,传承与光大了山西传统建筑文化,升华了山西现代城市品质。

山西博物馆的设计思想根植于山西,以山西文化为背景和给养,在深刻剖析山西古建筑内在生命力的基础上,找出传统建筑深层内涵的延续本质,从而激发出创作灵感,巧妙地捕捉到了“如斗似鼎”这一灵光闪现为突破点,反复推敲,逐渐成型,并兼容了多种文化内涵,以单纯简炼的体形,凝重浑厚的风格,较高层次地达到了这一标志性建筑的外观审美要求。简洁而不失意象丰富,单纯而独具有个性魅力,凝重飘逸而不厚重沉闷。并能使人们从这似曾相识的体形中既可以感悟到“斗”所代表丰收喜悦、纳财聚宝的象征意义,也可以体会到“鼎”所追求的四方安定、太平盛世、吉祥如

意的美好期盼;从而巧妙地使这两个古老的形体赋予了现代的生命。并以“借——龙图之气,法——古建之道,隐——斗鼎之形,见——青铜之色,融——生态之绿,创——时代之筑”的设计理念,总体呈现———殿堂之壮美、圣坛之神怡,以“如斗似鼎、如山似阙”、“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建筑形态,贴切把握了山西历史文脉,集中体现了建筑的地域性、时代性、文化性、标志性。

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可持续发展与人文主义已成为不变的主体,设计者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滨河周围环境以及博物馆所处的场所特性,融合和利用汾河公园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景观,塑造出绿色与生态、人本与文脉、传统与时代共融的空间氛围。

山西博物馆位于美丽的汾河公园的西侧,是公园景色的延伸与拓展,站在汾河河畔就可以看到博物馆的全貌,因而其外环境就成为整个滨河景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博物馆的总体布局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构图形式——中轴对称,主轴线前为东礼仪广场,中为主体建筑,后为西端主题广场。次轴线则由北边景观广场、主馆、南端休憩广场连贯而成。站在汾河东岸,目光掠过广阔的河面、颐人的绿地及滨河西路就可以看到博物馆的全貌,空间层层递进,轴线清晰,使人

感受到的美不仅是感性的,更有古典美学的理性美。从滨河西路进入东广场,以入口为起点,水池、柱列、草坪、跌水直至主馆一起形成一个强烈的轴心序列,因而确立了其在整个博物馆外环境的核心地位。在设计中,东广场作为进入博物馆空间序列的起点,其空间进程被设计成为阅读三晋五千年文明的过程。参观者步入广场沿中轴方向下沉式广场中平静的水面下,可见隐含着、隽刻着九龙的九个石台——九宫格,广场夏季可作旱地喷泉或一池静水,冬季为整洁的场所;广场两侧两排共十二根龙形灯柱,以钢化玻璃构成在近人高的外挂,反映三晋文化的石浮雕及云文图案,十二棵柱代表十二干枝,并面向广场的一册侧,结合灯光设十二属相的玻璃浮雕图像,这使参观者一进入广场就深深地被历史氛围所感染;铺地、水面、小品穿插组合,既强化了空间文化氛围,又增强了环境的整体性,突出了空间的序列感、纵伸感,营造出可读、可感、可戏、可亲的颐人环境。

沿着平静的水面穿过广场,拾级而上,有渊远流长喻意的两侧跌水将空间序列向大平台延伸。走过宽阔的大平台进入主馆之内就达到了序列的高潮。沿中轴线穿过主馆达到西广场,视线所及处大台阶、水池、方格绿化继续强调的东西轴线使序列空间得到了延伸,西广场空间丰富,形态多样,层次鲜明,沿台阶向下走,半圆形的巨大水池中静伏着七只铁牛,大尺度的红沙岩浮雕墙成为水池的底景,大型浮雕秦

王点兵气势磅礴,主体鲜明,与水中铁牛相互映衬,以盛唐起源的侧面则展示了三晋悠久的文化,又给人以很好的视觉效果。独特的空间和充满表现力的环境使整个序列有一个戏剧的结局。

主馆南侧休息广场完全依照自然的原则,以大片绿地为构成基调,配以小品、硬化、步道营造出闲庭信步的轻松氛围,参观者步行其间,既可消除参观带来的疲劳,又可在广阔绿地的烘托下体验主馆建筑的恢弘气势,草地中巨型镜面条石与草地数目的搭配,使中国气质中那份雅致和灵秀显露了出来,散落在草地中的石刻、雕像形成园林式的室外展场。

北广场是博物馆与其对景——滨河体育中心之间的一个节点空间,既是北面景观路内馆区内的延伸,又是烘托主馆优雅气质的景观广场。北入口是博物馆另一个主要集散广场,方形草坪组合切入全路面,平实的空间效果体现出质朴的环境性格,达到了外面空间效果与建筑形象的统一。

在室外装修设计中,我们在坚持博物馆基本设计理念和总体风格的前提下,做了进一步的细化设计,在山西博物馆外立面材料及色彩的选取中,我们深刻挖掘山西的地域文化特征,提练中国古建内在的精神气质,决定以凝重的黄色花岗岩及古朴的青铜或仿青铜来体现山西博物馆的高贵品质。在这些厚重的建筑材料的衬托下,通透的玻璃幕墙与轻盈的金属隔栅板透露出建筑的时代气息。

远古近代,青铜作为国家重器的铸材为古人尊崇。山西博物馆的众多细部构件,都采用了青铜或仿青铜,使人仿佛置身于时空的遂道中,思绪在古老文明中穿梭。主馆各入口分别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铜雕来代表四方,以铜管网格中嵌入铜球的构架来诠释古建筑中门的概念。支撑主馆四角的四根青铜巨柱无疑在主馆体型的塑造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粗大的柱身使艺术家的再创作有了充分发挥的空间。在这里我们将以山西古老文明为主题,在柱身饰以装饰性的雕刻来充实博物馆的建筑形象,使其更加丰满生动。

山西博物馆辅楼的设计使人们深刻体会到山西的地域特色,产生山、关、城、阙的联想,尤其是经过论证调整后的形体更为整洁、纯美。大平台的设计是主馆室外环境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平台浮以国产花岗石为主,暗红色与黄色色彩的变化及大面积毛面与带状、点状花面花岗岩穿插对比,构成统一中有对比,对比中有协调的平台铺地。铺贴方式的组织则传达出中国传统图案的神韵,草皮的组织更赋予其生气勃勃的现代气息。

山西博物馆各入口的大台阶所极力渲染的氛围无疑令人震憾,它们为烘托主体的气势增添了浓重的一笔,在材料的选择上,它们与大平台一脉相承,在做为主入口的东面除花池外,我们在大台阶上设置了叠水,赋予其几许活力与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