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第四版)1-12章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第十二章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第十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07da8f28aeaad1f346933fd5.png)
第十二章城乡区域规划一、结合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试分析在我国推行城乡统筹、实行城乡区域规划的重要意义。
答:/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569二、结合你所熟悉的城市,思考其在区域中与周边城市的相互关系。
答:1. 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的中心,根据其职能、作用辐射影响范围的大小,中心城市有不同的等级中心地理论研究城镇分布规律。
城市的发展必然要开发和利用周围地区的各类资源,因而城市与区域的发展条件、发展前景密切相关,互相牵制。
每一个经济中心都有其相应的经济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与区域内其他城镇相互影响,应重视区域规划。
城市与经济区域的联系物流、资金流、人流、信息流分析一个城市的对外主要经济联系方向。
城市与区域之间的关系密切,研究城市不能“就城市论城市”,要分析影响城市发展的各种区域因素。
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城市发展的区域分析发展战略(优劣条件、职业、地位、作用)① 区域资源与经济发展条件评价。
② 区域经济结构、消费结构、就业结构对城市产业发展的影响。
③ 区域各城镇的职能分工。
城市规模(人口、用地)的区域论证① 区域生产力发展与布局。
② 区域城市化发展水平、区域内总人口、区域城镇人口总规模、区域城镇人口合理分布、中心城市人口规模的判断。
城市形态与区域空间结构:城市形态变化具有客观发展规律,要根据区域条件,实事求是地确定城市的形态与空间结构。
三、结合先进案例,思考我国现阶段城乡区域规划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答:不足之处:1)区域规划编制理念存在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规划编制工作的可以大体分为两个阶段:在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区域规划在本质上围绕着国家指令性计划和重大项目的区域布局来实施的,体现了对经济资源的计划配置;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区域规划编制所隐含的支配经济资源的控制力正逐渐削弱。
目前,区域规划编制工作仍然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区域规划自上而下的强制性思维,难以适应市场化的要求和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
城市规划基础学习知识原理课后习题集及其规范标准答案(第四版)2章
![城市规划基础学习知识原理课后习题集及其规范标准答案(第四版)2章](https://img.taocdn.com/s3/m/d9f37468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0c.png)
城市规划基础学习知识原理课后习题集及其规范标准答案(第四版)2章,.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课后习题解答第一章1.城市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产业构成、人口数量、职能。
(当然,还有一些非基本要素:市政和公共设施、人造和自然景观、建筑数量等)2.工业前城市与工业城市各自的特征是什么?工业前城市:①城市规模小②依赖风力和水力天然能源③以马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工业城市:①城市圈层式向外扩张②出现城市仓储用地③出现商务贸易活动区④火车、轮船成为城市对外运输的主要工具,汽车成为城市运输的主要工具⑤城市类型增加3.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依你的推测,2030年中国城市化的水平将达到多少?①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我国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②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和环境条件存在巨大差异,以统一的标准衡量中国城镇化发展,并以此制定政策,不能满足需求。
③城镇化是一种现象,不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实现城市及区域的永续和谐发展是重点。
60%以上,官方预测为70%(8月27日发布的《202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新增3.1亿城市居民,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
届时,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将超过10亿。
),进入城市化的稳定阶段。
4.城市化有哪些基本规律?城市化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哪些关系?,.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②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
③农业人口剩余推动城市化发展。
①城市用地增加,农业用地、森林、湿地等非城市用地减少。
②城市化耗费大量煤、石油等非天然能源,造成环境污染。
③城市化同时促进科技发展,产生电池、塑料、建筑垃圾等人造污染物。
第二章1.中国古代的城市格局反映了哪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思想?①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管子》提出功能分区)、(《商君书》提出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交通布局考虑)②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道家】(战国时代,吴国国都阖闾城建设,伍子胥提出“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秦统一中国,规划时,也提出“象天法地”,强调方位)、(三国时期,吴国国都选址金陵,“以石头山、长江险要为界,依托玄武湖防御”)③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中轴对称,道路分等级等【儒家】(周礼考工记,周王城建造,按封建等级)、(曹邺魏城、隋唐长安城、元大都皆是依据周王城而建)2.你认为哪些古代经典城市的规划案例,对未来的城市发展仍然有重要意义?①曹魏邺城,采用功能分区布局。
城规划原理课后习题和答案与解析(第四版)1_12章
![城规划原理课后习题和答案与解析(第四版)1_12章](https://img.taocdn.com/s3/m/2fcad2c381c758f5f61f674c.png)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课后习题解答第一章1.城市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产业构成、人口数量、职能。
(当然,还有一些非基本要素:市政和公共设施、人造和自然景观、建筑数量等)2.工业前城市与工业城市各自的特征是什么?工业前城市:①城市规模小②依赖风力和水力天然能源③以马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工业城市:①城市圈层式向外扩张②出现城市仓储用地③出现商务贸易活动区④火车、轮船成为城市对外运输的主要工具,汽车成为城市运输的主要工具⑤城市类型增加3.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依你的推测,2030年中国城市化的水平将达到多少?①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我国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②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和环境条件存在巨大差异,以统一的标准衡量中国城镇化发展,并以此制定政策,不能满足需求。
③城镇化是一种现象,不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实现城市及区域的永续和谐发展是重点。
60%以上,官方预测为70%(8月27日发布的《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新增3.1亿城市居民,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
届时,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将超过10亿。
),进入城市化的稳定阶段。
4.城市化有哪些基本规律?城市化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哪些关系?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②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
③农业人口剩余推动城市化发展。
①城市用地增加,农业用地、森林、湿地等非城市用地减少。
②城市化耗费大量煤、石油等非天然能源,造成环境污染。
③城市化同时促进科技发展,产生电池、塑料、建筑垃圾等人造污染物。
第二章1.中国古代的城市格局反映了哪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思想?①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管子》提出功能分区)、(《商君书》提出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交通布局考虑)②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道家】(战国时代,吴国国都阖闾城建设,伍子胥提出“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秦统一中国,规划时,也提出“象天法地”,强调方位)、(三国时期,吴国国都选址金陵,“以石头山、长江险要为界,依托玄武湖防御”)③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中轴对称,道路分等级等【儒家】(周礼考工记,周王城建造,按封建等级)、(曹邺魏城、隋唐长安城、元大都皆是依据周王城而建)2.你认为哪些古代经典城市的规划案例,对未来的城市发展仍然有重要意义?①曹魏邺城,采用功能分区布局。
城市规划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第四版)1-12章
![城市规划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第四版)1-12章](https://img.taocdn.com/s3/m/5e3762987fd5360cbb1adb85.png)
城市规划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第四版)1-12章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课后习题解答第一章1.城市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产业构成、人口数量、职能。
(当然,还有一些非基本要素:市政和公共设施、人造和自然景观、建筑数量等)2.工业前城市与工业城市各自的特征是什么?工业前城市:①城市规模小②依赖风力和水力天然能源③以马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工业城市:①城市圈层式向外扩张②出现城市仓储用地③出现商务贸易活动区④火车、轮船成为城市对外运输的主要工具,汽车成为城市运输的主要工具⑤城市类型增加3.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依你的推测,2030年中国城市化的水平将达到多少?①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我国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②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和环境条件存在巨大差异,以统一的标准衡量中国城镇化发展,并以此制定政策,不能满足需求。
③城镇化是一种现象,不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实现城市及区域的永续和谐发展是重点。
60%以上,官方预测为70%(8月27日发布的《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新增3.1亿城市居民,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
届时,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将超过10亿。
),进入城市化的稳定阶段。
4.城市化有哪些基本规律?城市化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哪些关系?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②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
③农业人口剩余推动城市化发展。
①城市用地增加,农业用地、森林、湿地等非城市用地减少。
②城市化耗费大量煤、石油等非天然能源,造成环境污染。
③城市化同时促进科技发展,产生电池、塑料、建筑垃圾等人造污染物。
第二章1.中国古代的城市格局反映了哪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思想?①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管子》提出功能分区)、(《商君书》提出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交通布局考虑)②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道家】(战国时代,吴国国都阖闾城建设,伍子胥提出“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秦统一中国,规划时,也提出“象天法地”,强调方位)、(三国时期,吴国国都选址金陵,“以石头山、长江险要为界,依托玄武湖防御”)③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中轴对称,道路分等级等【儒家】(周礼考工记,周王城建造,按封建等级)、(曹邺魏城、隋唐长安城、元大都皆是依据周王城而建)2.你认为哪些古代经典城市的规划案例,对未来的城市发展仍然有重要意义?①曹魏邺城,采用功能分区布局。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书后习题解答_全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书后习题解答_全](https://img.taocdn.com/s3/m/d3c2f9fa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3f.png)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书后习题解答_全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书后习题解答第⼀章1.城市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产业构成、⼈⼝数量、职能。
(当然,还有⼀些⾮基本要素:市政和公共设施、⼈造和⾃然景观、建筑数量等)2.⼯业前城市与⼯业城市各⾃的特征是什么?⼯业前城市:1城市规模⼩2依赖风⼒和⽔⼒天然能源 3以马车为主要交通⼯具⼯业城市:1 城市圈层式向外扩张2 出现城市仓储⽤地3 出现商务贸易活动区4 ⽕车、轮船成为城市对外运输的主要⼯具,汽车成为城市运输的主要⼯具5 城市类型增加3.中国城市化⾯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依你的推测,2030年中国城市化的⽔平将达到多少?1 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我国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2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和环境条件存在巨⼤差异,以统⼀的标准衡量中国城镇化发展,并以此制定政策,不能满⾜需求。
3 城镇化是⼀种现象,不是⼈类社会的发展⽬标,实现城市及区域的永续和谐发展是重点。
60%以上,官⽅预测为70%(8⽉27⽇发布的《2013中国⼈类发展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新增3.1亿城市居民,城镇化⽔平将达到70%。
届时,中国城市⼈⼝总数将超过10亿。
),进⼊城市化的稳定阶段。
4.城市化有哪些基本规律?城市化发展与全球⽓候变化有哪些关系?1城市⼈⼝占总⼈⼝的⽐重不断上升。
2 产业结构由第⼀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变 3农业⼈⼝剩余推动城市化发展。
1 城市⽤地增加,农业⽤地、森林、湿地等⾮城市⽤地减少。
2 城市化耗费⼤量煤、⽯油等⾮天然能源,造成环境污染。
3 城市化同时促进科技发展,产⽣电池、塑料、建筑垃圾等⼈造污染物。
第⼆章1.中国古代的城市格局反映了哪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思想?1 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管⼦》提出功能分区)、(《商君书》提出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交通布局考虑)2 ⼈⼯环境和⾃然环境和谐【道家】(战国时代,吴国国都阖闾城建设,伍⼦胥提出“相⼟尝⽔,象天法地”)、(秦统⼀中国,规划时,也提出“象天法地”,强调⽅位)、(三国时期,吴国国都选址⾦陵,“以⽯头⼭、长江险要为界,依托⽞武湖防御”)3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中轴对称,道路分等级等【儒家】(周礼考⼯记,周王城建造,按封建等级)、(曹邺魏城、隋唐长安城、元⼤都皆是依据周王城⽽建)2.你认为哪些古代经典城市的规划案例,对未来的城市发展仍然有重要意义?1. 曹魏邺城,采⽤功能分区布局。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课后习题解答(供参考)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课后习题解答(供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8d1bb3f9be23482fb5da4c63.png)
第一章1.城市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产业构成、人口数量、职能。
(当然,还有一些非基本要素:市政和公共设施、人造和自然景观、建筑数量等)2.工业前城市与工业城市各自的特征是什么?工业前城市:1城市规模小2依赖风力和水力天然能源 3以马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工业城市:1 城市圈层式向外扩张2 出现城市仓储用地3 出现商务贸易活动区4 火车、轮船成为城市对外运输的主要工具,汽车成为城市运输的主要工具5 城市类型增加3.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依你的推测,2030年中国城市化的水平将达到多少?1 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我国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2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和环境条件存在巨大差异,以统一的标准衡量中国城镇化发展,并以此制定政策,不能满足需求。
3 城镇化是一种现象,不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实现城市及区域的永续和谐发展是重点。
60%以上,官方预测为70%(8月27日发布的《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新增3.1亿城市居民,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
届时,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将超过10亿。
),进入城市化的稳定阶段。
4.城市化有哪些基本规律?城市化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哪些关系?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 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 3农业人口剩余推动城市化发展。
1 城市用地增加,农业用地、森林、湿地等非城市用地减少。
2 城市化耗费大量煤、石油等非天然能源,造成环境污染。
3 城市化同时促进科技发展,产生电池、塑料、建筑垃圾等人造污染物。
第二章1.中国古代的城市格局反映了哪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思想?1 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管子》提出功能分区)、(《商君书》提出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交通布局考虑)2 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道家】(战国时代,吴国国都阖闾城建设,伍子胥提出“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秦统一中国,规划时,也提出“象天法地”,强调方位)、(三国时期,吴国国都选址金陵,“以石头山、长江险要为界,依托玄武湖防御”)3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中轴对称,道路分等级等【儒家】(周礼考工记,周王城建造,按封建等级)、(曹邺魏城、隋唐长安城、元大都皆是依据周王城而建)2.你认为哪些古代经典城市的规划案例,对未来的城市发展仍然有重要意义?1. 曹魏邺城,采用功能分区布局。
城市规划原理课后习题
![城市规划原理课后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f19fe0776eeaeaad0f330bd.png)
城市规划原理课后习题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1、名词解释:城市、城市化、逆城市化2、简述城市化S 型曲线理论3、简述世界城市化进程特点4、简述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的特点5、简述城市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 1、简述《周礼考工记》、《管子》、《商君书》在我国古代城市规划中的影响 2、简述唐长安、元大都、明清北京城、明南长城的布局特点 3、件事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特点4、名词解释:欧文与新协和村、傅里叶与法郎吉、田园城市5、简述田园城市的主要内容6、阐述戛涅的工业城市理论7、阐述马塔的带形城市理论8、简述勒柯布西埃的“明日的城市” 9、阐述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 10、阐述卫星城市理论 11、简述《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北京宪章》的主要内容第十一章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 1、名词解释:城市用地、热岛效应 2、简述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的内容 3、阐述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4、简述地形条件对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影响5、结合风向玫瑰图、判定城市风向、并分析城市工业布局在空间上的合理性6、以平顶山为例、分析该市用地方向的未来选择可行性7、简述各类用地选择需要考虑哪些因素8、掌握人均单项城市用地标准和城市用地结构指标第十三章总体规划1、名词解释:开发区、楔形绿地、城市性质、城市结构、开敞空间2、简述城市总体布局多方案的比较3、简述公共管理与公共设施用地的分类4、简述旧工业布局岑仔的问题及调整措施5、简述城市功能、城市结构、城市形态之间的关系6、阐述城市性质的确定方法第十五章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1、名词解释:BRT、TOD模式、道路红线、非直线系数、换乘系数、交通结构、OD调查2、阐述城市交通与城市规划布局的关系3、简述城市道路系统布局的要求4、教书客运站布局的原则5、简述货运站布局的原则6、简述城市对外交通综合布局的原则7、规划实务分析第十七章城市工程系统规划1、名词解释:城市生命线系统、竖向规划2、简述水源地的选择原则与保护措施3、排水体制4、简述城市电源变电所选址要点5、简述城市防灾规划的内容6、简述管线综合的让位原则7、熟悉城市防灾规划的技术原则、技术要求。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课后习题解答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课后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ed0b5e459e31433238689328.png)
第一章1.城市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产业构成、人口数量、职能。
(当然,还有一些非基本要素:市政和公共设施、人造和自然景观、建筑数量等)2.工业前城市与工业城市各自的特征是什么工业前城市:1城市规模小2依赖风力和水力天然能源3以马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工业城市:1城市圈层式向外扩张2出现城市仓储用地3出现商务贸易活动区4火车、轮船成为城市对外运输的主要工具,汽车成为城市运输的主要工具5城市类型增加3.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依你的推测,2030年中国城市化的水平将达到多少1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我国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2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和环境条件存在巨大差异,以统一的标准衡量中国城镇化发展,并以此制定政策,不能满足需求。
3城镇化是一种现象,不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实现城市及区域的永续和谐发展是重点。
60%以上,官方预测为70%(8月27日发布的《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新增亿城市居民,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
届时,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将超过10亿。
),进入城市化的稳定阶段。
4.城市化有哪些基本规律城市化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哪些关系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3农业人口剩余推动城市化发展。
1城市用地增加,农业用地、森林、湿地等非城市用地减少。
2城市化耗费大量煤、石油等非天然能源,造成环境污染。
3城市化同时促进科技发展,产生电池、塑料、建筑垃圾等人造污染物。
第二章1.中国古代的城市格局反映了哪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思想1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管子》提出功能分区)、(《商君书》提出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交通布局考虑)2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道家】(战国时代,吴国国都阖闾城建设,伍子胥提出“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秦统一中国,规划时,也提出“象天法地”,强调方位)、(三国时期,吴国国都选址金陵,“以石头山、长江险要为界,依托玄武湖防御”)3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中轴对称,道路分等级等【儒家】(周礼考工记,周王城建造,按封建等级)、(曹邺魏城、隋唐长安城、元大都皆是依据周王城而建)2.你认为哪些古代经典城市的规划案例,对未来的城市发展仍然有重要意义1. 曹魏邺城,采用功能分区布局。
城市规划原理课后习题
![城市规划原理课后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5634990b307e87100f6961d.png)
1.1城市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城市三要素,包括了产业构成,人口数量,和土地地域等要素。
1.2工业前城市与工业城市各自基本特征是什么?工业前的城市,主要是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第三产业为辅,城市化水平不高;城市的建立多以防御为主,城市有城墙,城市自然景观较好。
工业时期的城市,城市的发展多以第二产业为主,工业化后期,第二产业逐渐向第三产业转变,第一产业的工业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逐渐加剧;城市化水平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农村人口,土地快速向城市集中于转变,城市职业构成亦快速转变;工业化初期,城市呈现出圈层装的发展模式;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城市环境问题的加剧。
城市主要交通场地对于城市选址带来重大影响,以及城市交通系统出现了重大变化。
出现了新城市类型,如港口贸易城市,矿业城市,交通枢纽城市等。
1.3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以你的预测,203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多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以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规模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
在当下中国,各地都在开展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进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是,成绩巨大,问题也很多。
我们没有建设、管理、发展现代化大城市的经验,还在初期阶段,中国城市化面对着多重的挑战。
首先,我国城市化进程正遭遇“半城市化”的困扰。
“半城市化”概念,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其表现为,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在城市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政治权利,不能像市民一样体面地有尊严地生活。
“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有问题,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半城市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当前中国的城市化,解决的仅仅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市化,而非人的城市化。
其次,我们面对的是城市结构严重失衡。
我们今天面对的房价问题,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过去十年进入21世纪后的前十年,我们大城市加速发展和二三线城市中小城镇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的结果。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课后习题解答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课后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b4c1d1130066f5335a812150.png)
第一章1.城市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产业构成、人口数量、职能。
(当然,还有一些非基本要素:市政和公共设施、人造和自然景观、建筑数量等)2.工业前城市与工业城市各自的特征是什么?工业前城市:1城市规模小? ???2依赖风力和水力天然能源??3以马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工业城市:1?城市圈层式向外扩张? ???2?出现城市仓储用地? ??3?出现商务贸易活动区? ??4?火车、轮船成为城市对外运输的主要工具,汽车成为城市运输的主要工具? ??5?城市类型增加3.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依你的推测,2030年中国城市化的水平将达到多少?1?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我国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 ?2?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和环境条件存在巨大差异,以统一的标准衡量中国城镇化发展,并以此制定政策,不能满足需求。
? ??3?城镇化是一种现象,不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实现城市及区域的永续和谐发展是重点。
60%以上,官方预测为70%(8月27日发布的《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新增3.1亿城市居民,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
届时,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将超过10亿。
),进入城市化的稳定阶段。
4.城市化有哪些基本规律?城市化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哪些关系?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 ???2?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3农业人口剩余推动城市化发展。
1?城市用地增加,农业用地、森林、湿地等非城市用地减少。
? ??2?城市化耗费大量煤、石油等非天然能源,造成环境污染。
? ???3?城市化同时促进科技发展,产生电池、塑料、建筑垃圾等人造污染物。
第二章1.中国古代的城市格局反映了哪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思想?1?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管子》提出功能分区)、(《商君书》提出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交通布局考虑)? ?? ???2?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道家】(战国时代,吴国国都阖闾城建设,伍子胥提出“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秦统一中国,规划时,也提出“象天法地”,强调方位)、(三国时期,吴国国都选址金陵,“以石头山、长江险要为界,依托玄武湖防御”)? ?3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中轴对称,道路分等级等【儒家】(周礼考工记,周王城建造,按封建等级)、(曹邺魏城、隋唐长安城、元大都皆是依据周王城而建)2.你认为哪些古代经典城市的规划案例,对未来的城市发展仍然有重要意义?1. 曹魏邺城,采用功能分区布局。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课后习题解答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课后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3dac94c0bcd126fff6050b00.png)
第一章1.城市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产业构成、人口数量、职能。
(当然,还有一些非基本要素:市政和公共设施、人造和自然景观、建筑数量等)2.工业前城市与工业城市各自的特征是什么?工业前城市:1城市规模小2依赖风力和水力天然能源 3以马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工业城市:1 城市圈层式向外扩X2 出现城市仓储用地3 出现商务贸易活动区4 火车、轮船成为城市对外运输的主要工具,汽车成为城市运输的主要工具5 城市类型增加3.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依你的推测,2030年中国城市化的水平将达到多少?1 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我国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2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和环境条件存在巨大差异,以统一的标准衡量中国城镇化发展,并以此制定政策,不能满足需求。
3 城镇化是一种现象,不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实现城市及区域的永续和谐发展是重点。
60%以上,官方预测为70%(8月27日发布的《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新增3.1亿城市居民,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
届时,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将超过10亿。
),进入城市化的稳定阶段。
4.城市化有哪些基本规律?城市化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哪些关系?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 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 3农业人口剩余推动城市化发展。
1 城市用地增加,农业用地、森林、湿地等非城市用地减少。
2 城市化耗费大量煤、石油等非天然能源,造成环境污染。
3 城市化同时促进科技发展,产生电池、塑料、建筑垃圾等人造污染物。
第二章1.中国古代的城市格局反映了哪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思想?1 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管子》提出功能分区)、(《商君书》提出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交通布局考虑)2 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道家】(战国时代,X国国都阖闾城建设,伍子胥提出“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秦统一中国,规划时,也提出“象天法地”,强调方位)、(三国时期,X国国都选址金陵,“以石头山、长江险要为界,依托玄武湖防御”)3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中轴对称,道路分等级等【儒家】(周礼考工记,周王城建造,按封建等级)、(曹邺魏城、隋唐长安城、元大都皆是依据周王城而建)2.你认为哪些古代经典城市的规划案例,对未来的城市发展仍然有重要意义?1. 曹魏邺城,采用功能分区布局。
城市规划原理 第四版前三章 课后习题
![城市规划原理 第四版前三章 课后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6e314c9e45c3b3566ec8b15.png)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规划一、城市有哪些基本要素构成?答:产业构成、人口数量和职能。
二、工业前城市与工业城市各自的特征是什么?答:近代的工业革命,是第二次产业革命,使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工业前城市的特征是第一产业所占比例大,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第三产业为辅。
城镇化水平不高。
而工业城市的特征是第二、三产业所占比例大,农业现代化,城镇发展水平高,人口聚集,环境受到污染,城市的格局变化是城市以圈层式向外扩张,人工能源及加工工业的集中造成城市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这是构成工业城市发展的模式。
三、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依你的预测,2030年中国城市化的水平将达到多少?答案一:(来自百度文库某同学论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以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规模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
在当下中国,各地都在开展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进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是,成绩巨大,问题也很多。
我们没有建设、管理、发展现代化大城市的经验,还在初期阶段,中国城市化面对着多重的挑战。
首先,我国城市化进程正遭遇“半城市化”的困扰。
“半城市化”概念,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其表现为,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在城市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政治权利,不能像市民一样体面地有尊严地生活。
“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有问题,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半城市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当前中国的城市化,解决的仅仅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市化,而非人的城市化。
这种状况不解决,会极大地影响城市化进程并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能否解决农民工、农村人口向城市稳定的有序转移和定居落户,中国正处于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纤细集中的高潮过程中。
其次,我们面对的是城市结构严重失衡。
我们今天面对的房价问题,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过去十年进入21世纪后的前十年,我们大城市加速发展和二三线城市中小城镇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的结果。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书后习题解答_全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书后习题解答_全](https://img.taocdn.com/s3/m/7bfb91c8f90f76c661371a6c.png)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书后习题解答_全如今,郑州以建设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为契机,以国务院定位的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国际化陆港城市为目标,努力建设成为引领中原、服务全国、连通世界的国际化航空大都市。
郑州性格:古都风范,华夏文明的摇篮,二七大罢工策源地,交通枢纽,国家重点建设航空城市1加大对郑州历史文化的宣传,保护现有文化遗产,建设历史文化旅游区,有规模的保护和开发。
2在城市的建设中,更多的利用古典元素,同时与高科技相结合,塑造既古典而又现代的城市肌理。
3在现有的新区和老城区的过渡区域,建造标志性的构筑物,来展示文化的传承,从古典到现代的发展。
4加大对道路交通系统的完善及对外交通的合理布局,将过境交通逐步引向城市外围。
5加大对航空发展的投入,健全郑州“腾飞”的性格。
第九章1. 列举对城市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阐述这些技术是如何影响城市发展的?人类技术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手工技术阶段、工业技术阶段,信息技术阶段。
手工技术阶段:落后的手工技术与自然抗衡的能力较弱,城市分布和发展和大程度上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城市大多选址在河川港湾地带和交通要道。
城市规模有限,职能单一,市政和交通设施简单。
工业技术阶段:蒸汽机的发明,为生产力发展提供动力,使得城市不受或少受自然条件的制约。
工业城市可以分布在原材料和产地丰富的地方。
工业拜托了对人力和畜力,水力的依赖,有了集聚的可能。
机器技术时代的大工业生产,产生了大片工业区、仓库码头区、商业区等新的城市职能。
信息技术阶段:机动化交通改变了物质的流动速度,使得全球产业布局可以跨越遥远的距离配置;通信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信息流动速度,更加降低了企业和各种资源在大区域甚至全球重新布局的成本。
城市之间不能孤立在自身的地域中审视自身的发展,必须从更大的范围思索自身发展的动力所在。
2. 城市规划信息与技术对城市规划专业本身有哪些作用和影响?地理信息系统:1描述功能,GIS有强大的空间模型建构能力,人口密度、土地使用,建筑质量、交通流量等属性,均可GIS产生专题地图,,当事物的属性发生变化时,局部修改,专题地图便可按原定的规则进行更新。
城市规划设计方案原理第四版课后习题解答
![城市规划设计方案原理第四版课后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ccb406a1fe4733687f21aa9f.png)
第一章1.城市由哪些基本因素组成?家产组成、人口数目、职能。
(自然,还有一些非基本因素:市政和公共设备、人造和自然景观、建筑数目等)2.工业前城市与工业城市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工业前城市:1城市规模小2依靠风力和水力天然能源 3以马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工业城市:1 城市圈层式向外扩充2 出现城市仓储用地3 出现商务贸易活动区4 火车、轮船成为城市对外运输的主要工具,汽车成为城市运输的主要工具5 城市种类增添3.中国城市化面对的主要挑战是什么?依你的推断,2030年中国城市化的水平将达到多少?1 城市化进度分为三个阶段:起步、加快和稳固三个阶段,我国正处于加快发展阶段。
2 中国幅员辽阔,不一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和环境条件存在巨大差别,以一致的标准权衡中国城镇化发展,并以此拟订政策,不可以知足需求。
3 城镇化是一种现象,不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实现城市及地区的永续和睦发展是要点。
60%以上,官方展望为70%(8月27日公布的《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展望,到2030年,中国将新增亿城市居民,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
届时,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将超出10亿。
),进入城市化的稳固阶段。
4.城市化有哪些基本规律?城市化发展与全世界天气变化有哪些关系?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涨。
2 家产构造由第一家产向第二三家产转变 3农业人口节余推动城市化发展。
1 城市用地增添,农业用地、丛林、湿地等非城市用地减少。
2 城市化耗资大批煤、石油等非天然能源,造成环境污染。
3 城市化同时促使科技发展,产生电池、塑料、建筑垃圾等人造污染物。
第二章1.中国古代的城市格局反应了哪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思想?1 整体观点和长久发展(《管子》提出功能分区)、(《商君书》提出从城乡关系、地区经济、交通布局考虑)2 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和睦【道家】(战国时代,吴国国都阖闾城建设,伍子胥提出“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秦一致中国,规划时,也提出“象天法地”,重申方向)、(三国期间,吴国国都选址金陵,“以石头山、长江险峻为界,依靠玄武湖防守”)3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中轴对称,道路分等级等【儒家】(周礼考工记,周王城建筑,按封建等级)、(曹邺魏城、隋唐长安城、元多数皆是依照周王城而建)2.你认为哪些古代经典城市的规划事例,对将来的城市发展仍旧有重要意义?1. 曹魏邺城,采用功能分区布局。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吴志强课后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吴志强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90b3a1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2a.png)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吴志强课后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吴志强课后习题答案PDF下载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城乡规划的基本原理、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法,以及规划设计的经济问题。
主要内容分22章叙述,包括城市与城市化、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城市规划体制、城市规划的价值观、⽣态与环境、经济与产业、⼈⼝与社会、历史与⽂化、技术与信息、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城市⽤地分类及其适⽤性评价、城乡区域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城市⽣态与环境规划、城
关注⽂章底部公众号
回复课后答案+城市规划原理
免费获取课后答案
市⼯程系统规划、城乡住区规划、城市设计、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城市开发规划、城市规划管理。
本书为城市规划学科专业教材,也可作为建筑学专业及从事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城市规划原理课后答案吴志强作⼈员参考。
第1篇 城市与城市规划
第1章 城市与城镇化
第1节 城市的产⽣与定义
第2节 城市的发展
第3节 城镇化
第2章 城市规划思想发展
第1节 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第2节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产⽣与发展
第3节 城市规划⾯临的城市发展趋势
第4节 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法的变⾰
第3章 城乡规划体制
第1节 城乡规划体制概述
第2节 我国现⾏城乡规划法规系统
第3节 我国现⾏城乡规划⾏政系统
显⽰全部信息显⽰全部信息吴志强城市规划原理课后答案PDF下载。
城市规划课后习题答案整理
![城市规划课后习题答案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2c340f13c5da50e2524d7f6a.png)
第一章一、我国最早的城市规划建设制度出现于何书中?阐述书中规定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译:建筑师营建城市(主要指都城),城呈方形,每边长为九里(相当于3.1公里),每面城墙设三座城门。
城中主要道路九纵九横,道路的宽度为车轨的九倍,城中央为王宫,宫城左边(东)为祖庙,右边(西)为社稷坛,前临外朝,后通市场,“市”与“朝”各占地一百亩。
影响:西周王城的规划制度及其城市布局,在我国城市规划发展史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它所体现的规划制度已成为我国古代城市规划体系中国都规划的基本制度。
西周以来,我国国都规划大都是继承和发展此规制的产物。
如旁三门、宫城居中、左祖右社等,在唐长安、宋汴梁、元大都、明北京等实例中表现尤为明显,可见其影响是何等深远。
二、古代东西方城市发展的特征是什么?一)城市发展的阶段欧洲:每个时期的城市前后之间虽有传承和影响,但均呈现出各自的特点,有时甚至是建立在对前一个时期否定的基础之上。
因此,西方城市的进化阶段较为明显。
中国:由于封建社会的超稳定性、生产力发展缓慢以及朝代更迭时周而复始的破坏等原因,我国古代的城市格局自秦汉以来二千多年没有发生本质变化,基本上默守着《周礼·考工记》中的规制。
(二)建城的目的西方古代城市建设的主要目的并非仅仅围绕君主或领主等单一权力中心展开。
捍卫与维持市民生活与活动权利成为建城的主要目的之一。
我国古代的城市建设自始至终都体现着至高无上的皇权。
城市规划与建设始终围绕宫殿、官府衙署等单一中心展开。
城市中基本上不存在广场、公共绿地等可以作为公共活动的场所(三)城市职能城市的主要功能就是提供安全、适宜的居住场所,无论是宫殿还是平民住宅均在此列,正所谓“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并由此派生出军事防御、政治统治、宗教信仰、手工业生产、商品交换等其他城市职能。
城市规划原理课后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e0e5ffad51f01dc281f1a8.png)
城市规划原理课后答案【篇一: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课后习题解答】些基本要素构成?产业构成、人口数量、职能。
(当然,还有一些非基本要素:市政和公共设施、人造和自然景观、建筑数量等)2.工业前城市与工业城市各自的特征是什么?工业前城市:1城市规模小 2依赖风力和水力天然能源 3以马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工业城市:1 城市圈层式向外扩张2 出现城市仓储用地3 出现商务贸易活动区4 火车、轮船成为城市对外运输的主要工具,汽车成为城市运输的主要工具5 城市类型增加3.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依你的推测,2030年中国城市化的水平将达到多少?1 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我国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2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和环境条件存在巨大差异,以统一的标准衡量中国城镇化发展,并以此制定政策,不能满足需求。
3 城镇化是一种现象,不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实现城市及区域的永续和谐发展是重点。
60%以上,官方预测为70%(8月27日发布的《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新增3.1亿城市居民,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
届时,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将超过10亿。
),进入城市化的稳定阶段。
4.城市化有哪些基本规律?城市化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哪些关系?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 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 3农业人口剩余推动城市化发展。
1 城市用地增加,农业用地、森林、湿地等非城市用地减少。
2 城市化耗费大量煤、石油等非天然能源,造成环境污染。
3 城市化同时促进科技发展,产生电池、塑料、建筑垃圾等人造污染物。
第二章1.中国古代的城市格局反映了哪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思想?1 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管子》提出功能分区)、(《商君书》提出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交通布局考虑) 2 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道家】(战国时代,吴国国都阖闾城建设,伍子胥提出“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秦统一中国,规划时,也提出“象天法地”,强调方位)、(三国时期,吴国国都选址金陵,“以石头山、长江险要为界,依托玄武湖防御”)3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中轴对称,道路分等级等【儒家】(周礼考工记,周王城建造,按封建等级)、(曹邺魏城、隋唐长安城、元大都皆是依据周王城而建)2.你认为哪些古代经典城市的规划案例,对未来的城市发展仍然有重要意义?1. 曹魏邺城,采用功能分区布局。
城市规划原理课后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3c15aebe23482fb5da4cdc.png)
城市规划原理课后答案城市规划原理课后答案【篇一: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课后习题解答】些基本要素构成?产业构成、人口数量、职能。
(当然,还有一些非基本要素:市政和公共设施、人造和自然景观、建筑数量等)2. 工业前城市与工业城市各自的特征是什么?工业前城市:1 城市规模小2 依赖风力和水力天然能源3 以马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工业城市:1 城市圈层式向外扩张2 出现城市仓储用地3 出现商务贸易活动区4 火车、轮船成为城市对外运输的主要工具,汽车成为城市运输的主要工具5 城市类型增加3?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依你的推测,2030 年中国城市化的水平将达到多少?1 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我国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2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和环境条件存在巨大差异,以统一的标准衡量中国城镇化发展,并以此制定政策,不能满足需求。
3 城镇化是一种现象,不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实现城市及区域的永续和谐发展是重点。
60%以上,官方预测为70% (8 月27 日发布的《2013 中国人类发展报告》预测,到2030 年,中国将新增3.1 亿城市居民,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
届时,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将超过10 亿。
),进入城市化的稳定阶段。
4?城市化有哪些基本规律?城市化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哪些关系? 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 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3 农业人口剩余推动城市化发展。
1 城市用地增加,农业用地、森林、湿地等非城市用地减少。
2 城市化耗费大量煤、石油等非天然能源,造成环境污染。
3 城市化同时促进科技发展,产生电池、塑料、建筑垃圾等人造污染物。
第二章1. 中国古代的城市格局反映了哪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思想?1 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管子》提出功能分区)、(《商君书》提出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交通布局考虑)2 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战国时代,吴国国都阖闾城建设,伍子胥提出?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秦统一中国,规划时,也提出?象天法地”,强调方位)、(三国时期,吴国国都选址金陵,?以石头山、长江险要为界,依托玄武湖防御”)3 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中轴对称,道路分等级等(周礼考工记,周王城建造,按封建等级)、(曹邺魏城、隋唐长安城、元大都皆是依据周王城而建)2?你认为哪些古代经典城市的规划案例,对未来的城市发展仍然有重要意义?1 曹魏邺城,采用功能分区布局。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课后习题解答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课后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2f1d0415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0c.png)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课后习题解答
1、面积比较大的城市比较适宜采用间接的空间组织方式。
答:空间组织方式是指城市发展控制的行政管理形式,分为直接空间
组织和间接空间组织两种。
空间组织方式是一个城市规划的重要控制工具。
面积较大的城市一般采用间接的空间组织方式,它以地理单元为基本单位,以区域主导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原则,以市政办公制度为主导,以建立多元
化的经济结构为宗旨,以调整城市功能结构为目标,以进行区位调整和经
济社会发展规划为手段,以改善城市环境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要求,以
解决城市化开发过程中的问题为目的。
因此,面积较大的城市适宜采用间
接的空间组织方式,从而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原则,就地发展有什么优势?
答:就地发展是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原则,它放大了青山绿水以及活
动地表的优势,激发了郊区的建设活力,以及节省了城市道路建设成本,
加快了城市发展的步伐。
就地发展的优势可以归纳如下:
1)保护自然环境:就地发展可以有效保护自然环境,减少自然破坏,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2)加强社会控制:就地发展可以提高社会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课后习题解答第一章1.城市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产业构成、人口数量、职能。
(当然,还有一些非基本要素:市政和公共设施、人造和自然景观、建筑数量等)2.工业前城市与工业城市各自的特征是什么工业前城市:①城市规模小②依赖风力和水力天然能源③以马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工业城市:①城市圈层式向外扩张②出现城市仓储用地【③出现商务贸易活动区④火车、轮船成为城市对外运输的主要工具,汽车成为城市运输的主要工具⑤城市类型增加3.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依你的推测,2030年中国城市化的水平将达到多少①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我国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②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和环境条件存在巨大差异,以统一的标准衡量中国城镇化发展,并以此制定政策,不能满足需求。
③城镇化是一种现象,不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实现城市及区域的永续和谐发展是重点。
60%以上,官方预测为70%(8月27日发布的《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新增亿城市居民,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
届时,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将超过10亿。
),进入城市化的稳定阶段。
4.城市化有哪些基本规律城市化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哪些关系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②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
③农业人口剩余推动城市化发展。
$①城市用地增加,农业用地、森林、湿地等非城市用地减少。
②城市化耗费大量煤、石油等非天然能源,造成环境污染。
③城市化同时促进科技发展,产生电池、塑料、建筑垃圾等人造污染物。
第二章1.中国古代的城市格局反映了哪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思想①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管子》提出功能分区)、(《商君书》提出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交通布局考虑)②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道家】(战国时代,吴国国都阖闾城建设,伍子胥提出“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秦统一中国,规划时,也提出“象天法地”,强调方位)、(三国时期,吴国国都选址金陵,“以石头山、长江险要为界,依托玄武湖防御”)③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中轴对称,道路分等级等【儒家】(周礼考工记,周王城建造,按封建等级)、(曹邺魏城、隋唐长安城、元大都皆是依据周王城而建)2.你认为哪些古代经典城市的规划案例,对未来的城市发展仍然有重要意义①曹魏邺城,采用功能分区布局。
②隋初,长安城建设,强调建设时序。
③元大都建设,结合政治、经济、文化及地形地貌特点----整体观念、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
④米列都城,采用希波丹姆模式,以方格网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
3.¥4.你认为哪些城市规划理论深刻影响了城市的发展田园城市、卫星城镇、马丘比丘宪章、邻里单位和小区规划、有机疏散、理性主义、城市设计、社会学和新马克思主义、永续发展和全球化理论。
5.联想你所居住的城市中所存在的问题,思考这些问题是否与城市规划思想方法有关人口密度大、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建筑立面不协调、城市整体缺乏意象①规划思想由单向封闭转向复合开放(将反馈机制和平行机制的地位,提升到与规划相同的高度)。
②规划思想由最终理想的静态转向过程导控的动态(城市规划不只是最终方案是否合理,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城市也能高效协调的运行,甚至过程比目标更为重要)。
③规划思想由刚性规划转向弹性规划(唯一的规划成果极难适应综合复杂的城市,弹性规划就是为城市提供优化的、可行的选择)。
④规划思想由指令性转向引导性(也是一种过程导控论,强调各系统发挥自身的选择性,强调规划的引导控制作用,引导各系统正确发展)。
第三章1.城乡规划体制出了本章介绍的4个子系统外,你认为还应该包含哪些子系统{编制审批系统、规划评估和反馈系统(公共参与系统、监督检查系统等、后期维护系统)。
2.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法规体系由哪几部分构成你认为我国城乡规划法律体系下一步应重点补充哪方面的法规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专项法和相关法。
应重点补充专项法。
(法律的完善与健全,是公民权益得到保障的基础,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完善的专项法,能够将责任明确,有效的防止原则性问题出现错误。
3.结合你所了解的城乡建设中的事件,思考城乡规划体制在其中的作用。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进行新区建设。
规划的法规系统为整个新区规划体制的基础,为规划行政、规划行政系统确立了新区管理的行政机构,规划技术系统指出了新区建设中,各个层面上的规划的目标、任务和作用,以及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须的内容和方法,也包括各规划运作系统确保,整个新区建设过程中各个过程的有效顺利的实施,为寻求各方利益搭建平台。
第四章1.城市规划的根本目标是什么消除和抑制发展的消极影响,并增进积极影响。
2.永续发展的概念是什么为什么说永续发展是城市发展的生存底线|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永续发展提出的初衷是为了应对危机,其核心诉求是人类的生存。
只有永续发展,人类才能解决危机,才能生存,才有机会谋求城市的发展。
3.和谐城市的概念是什么如何理解“和谐城市”的柱锥模型在满足人类生存底线的基础上,追求人与自然的环境和谐,人与人的社会和谐,历史与未来的发展和谐的城市发展模式。
在永续发展的三角形模型中,社会、环境和经济构成了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的三条边代表了不同利益诉求的直接冲突。
当各方冲突最小化到一定程度,达到冲突之间的平衡,这样的城市称之为“永续城市”。
“永续城市”构成了“和谐城市”的基本面,也就是社会、经济和环境各自发展,不相冲突。
当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由不冲突上升到相互协同,实现了人与人的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环境和谐,以及历史与未来的发展和谐,这样的城市称之为“和谐城市”。
第五章1.城市发展会带来那些可能的生态压力城市可以为生态系统贡献哪些有益要素造成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土地面积和天然矿产物减少,使之在很大区域范围内发生持续变化,甚至消失,是自然环境朝着人工环境演化,致使生物种群减少,结构单一,生物与人的生物比值不断降低,生态平衡破坏,自然修复能力下降,生物服务功能衰退。
①城市是人口高度集中,物质和能量高度密集的生态系统,所以,城市生产活动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等物质要素,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
②城市是将自然环境人工化的结果,人工化之后,在一定范围内的气候类型发生变化,增加了生态系统中气候类型的种类,也就增加了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在可调控范围内,也就是增加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3.观察你所在的校园,从城市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你认为你所在的校园的生态系统缺少了哪些要素试用拓扑关系图来表示该生态系统的运行过程。
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居民与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具有一定功能的网络结构,也就是人类在改造和适应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由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复合而成。
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种构成,食物链网;经济生态系统中的能源结构和经济实体;社会生态系统中的年龄结构、职业结构、素质结构、社会关系。
拓扑关系图常见的有四种类型:总线型、星型,环形、树形。
生态系统的运行过程应该是四种关系图都应该运用。
4.什么是城市环境的容量和质量请查询一种方法,试计算你自己一年中的生态足迹。
城市环境容量是环境对于城市规模及人的活动提出限度。
即城市所在地域的环境,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在一定的经济水平和安全卫生条件下,在满足城市生产和城市生活等各种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下,通过城市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文化历史等的共同作用,对城市建设发展规模及人在城市中的各项活动的状况提出的容许限度。
城市环境质量指城市环境的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及社会的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类的具体要求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
生态足迹是计算人类对生态系统需求的指标。
计算内容包括人类拥有的自然资源、耗用的自然资源以及资源分布情况。
它显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指定的人口单位内(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需要多少具备生物生产力的土地和水域,来生产所需资源和吸纳所衍生的废物。
第六章1.结合你身边最新发生的经济与产业现象,思考它们可能对城市未来发展产生的影响。
【富士康郑州科技园,位于郑州航空港区,2011年开始生产,目标是将郑州打造成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
2009年底,郑州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落户郑州,将建设三个大型文化科技主题公园,和七个文化科技相关产业基地。
2010年,第二届中国绿化博览会在郑州举行,为此在郑州建造绿博园。
总面积大约3000亩,相当于郑州市内人民公园、紫荆山公园、碧沙岗公园总面积之和。
三者的地理位置均位于郑州市东面,郑州和开封之间。
郑州从传统的农业大省,向文化和科技方向迈进。
在稳固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快速发展工业和科技产业,积极推进和鼓励发展第三产业。
郑州的产业结构正处于转型阶段,符合“配第---克拉克定律”。
根据工业化阶段的判断方法,郑州的第一产业比重大于10%,表示郑州尚处于工业化的初始阶段。
根据产业的点轴开发模式,郑州东面地区的发展,与郑州、开封各形成经济的集聚点,会促进郑汴一体化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整体协调贯彻了《城乡规划法》中城乡统筹的理念和方法。
郑州的现阶段产业集群属于轮轴式产业区和马歇尔式产业区相结合。
2.选取一个你所熟悉的城市,思考其主导产业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工业增加值占到郑州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
这得益于郑州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扎实推进汽车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及医药、铝精深加工、现代食品制造和品牌服装及家居制造等七大主导产业发展,保持了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2012年,郑州市工业增加值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
其中,富士康郑州科技园年销售收入首次超过千亿元,郑州航空港区由此成为我省首个产值超千亿产业集聚区。
(材料)以富士康郑州科技产业园区为核心的主导产业,①促进地区人口就业。
②促进城市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③逐步改变郑州的产业结构类型。
④促进了各种基础和市政设施的建设。
⑤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3.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联系对城市发展有何影响城市规划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联系使得资本、劳动力、货物、原材料、旅行者的活动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融入全球化的市场中。
①城市的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越来越呈现专业化,地区和国家之间的协同和竞争关系也越来越明显。
②地区之间的“个性”越来越不明显,文化和社会相互渗透和影响。
③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变得更为复杂,更易发生变化。
不同时期,不同城市,需要不同的规划功能,改革和创新永远是规划学科的一部分。
城市规划需要适时变革加以回应,才能以基于压力的积极行动能力、弹性的空间安排和快速的治理应变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危机,以迎合不可逆转的全球化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