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总论
第二篇 第一章 呼吸系统疾病总论zhang bei
![第二篇 第一章 呼吸系统疾病总论zhang bei](https://img.taocdn.com/s3/m/ec605cd6d15abe23482f4deb.png)
全身的病变均可到达肺脏 菌栓、血栓、癌栓 全身疾病可以累及肺脏 结缔组织病、肾脏病、血液病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
病史 症状 体征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病 史
1、接触史 2、职业史及个人史 3、吸烟史 4、饮食史及服药史等
呼吸系统防御功能至关重要 (物理、化 学、细胞吞噬及免疫等) 与体循环相比,肺是一个低电压、低阻 及高容的器官易发生肺水肿 肺有两组血管供应(肺循环、支气管动 静脉) 肺与全身各器官的血液与淋巴循环相通 许多器官及系统疾病易累及肺
影响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相关因素
一、大气污染及吸烟 二、吸入性变应原增加:尘螨、真 菌、花粉孢子、食物添加剂、汽车 尾气 三、肺部感染病原学的变异及耐药 的增加
呼吸道与外界相通
各种有害物质进入呼吸道和 肺
引起肺部各种疾病 粉尘
微生物
蛋白变应原
有害气体
肺循环的特点
低压(压力为体循环的1/10)
低阻(阻力为体循环的1/6)
高容量(全部右心的输出量)
肺毛细血管压力增加 — 肺水肿 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增加 — 渗出 低蛋白血症 — 肺间质水肿、胸水
肺循环的特点
呼吸系统疾病总论
南京市江宁医院 张秀伟
呼吸系统的发病情况
我国死亡病因中呼吸疾病
城市占第四位,14.1%
农村占第一位,24.3%
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常见病
呼吸系统疾病再城市的发病率占第四位 ,在 农村则占第一位,居我国总人口死亡率的第 一位。 肺癌、支气管哮喘发病率明显增高,慢阻肺 发病居高不下,肺结核发病又有增高趋势 爱滋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为肺部感染,尤卡氏 肺囊虫肺炎,SARS疫情的发生等表明呼吸系 统危害仍很大。
1.呼吸系统疾病总论
![1.呼吸系统疾病总论](https://img.taocdn.com/s3/m/57675ac03186bceb19e8bbbc.png)
病史
了解与肺部传染性疾病患者(如活动性肺结核)的密切接触史,对诊断 十分重要。 对于主诉呼吸困难,双肺表现为弥漫性病变的患者,应询问无机粉尘、 有机粉尘接触的职业史; 对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肺动脉高压、肺心病患者,应询问是否有睡 眠中严重打鼾或下肢静脉血栓以确定是否由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或肺 栓塞所致; 对于反复发生两肺下叶背段和后基底段肺炎的患者,考虑吸入性的可 能性大,应问清是否经常醉酒。有无饮水呛咳史; 对怀疑寄生虫感染的患者,应询问有无生食溪蟹、蜊蛄等饮食史; 询问吸烟史,应有年包数的定量记载; 此外,还应注意导致肺部病变的某些药物,如胺碘酮可引起肺纤维化,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引起顽固性咳嗽,β受体阻断药可引起支 气管痉挛等。 某些疾病如支气管哮喘、特发性肺纤维化、囊性纤维化和肺泡微结石 症可有家族史。
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1
呼吸系统与体外环境沟通,成人在静息状态下, 每天约有10000L的气体进出于呼吸道。吸入氧气, 排出二氧化碳,这种气体交换是肺最重要的功能。 肺具有广泛的呼吸面积,成人的总呼吸面积约有 100m2(3亿~7.5亿肺泡),在呼吸过程中,外界环 境中的有机或无机粉尘,包括各种微生物、蛋白 变应原、有害气体等,皆可进入呼吸道及肺引起 各种疾病,因而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至关重要。
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4
肺还有神经内分泌功能,起源于肺组织内 某种具有特殊功能细胞的恶性或良性肿瘤 常表现为“异位”神经-内分泌功能,引起 肥大性骨关节病、皮质醇增多症等。
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5
与体循环比较,肺循环具有低压(肺循环血压仅为体循环的1/10)、低 阻及高容的特点。当二尖瓣狭窄、左心功能低下时,肺毛细血管压可 增高,继而发生肺水肿。 在各种原因引起的低蛋白血症时(如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等)会发生肺 间质水肿或胸膜腔液体漏出。 肺有两组血管供应,肺循环的动静脉为气体交换的功能血管,体循环 的支气管动静脉为气道和脏层胸膜的营养血管。肺与全身各器官的血 液及淋巴循环相通,所以皮肤软组织疖痈的菌栓、深静脉血栓形成的 血栓、癌肿的癌栓,都可以到达肺,分别引起继发性、肺血栓栓塞症 和转移性肺癌。消化系统的肿瘤,如胃癌经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至肺, 引起两肺转移癌病灶。 肺部病变亦可向全身播散,如肺癌、肺结核播散至骨、脑、肝等器官, 同样亦可在肺本身发生病灶播散。 此外,全身免疫性疾病(如结节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 肾脏病(如尿毒症)及血液病(如白血病)等均可累及肺。
呼吸系统疾病总论医学课件
![呼吸系统疾病总论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131ae64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f9.png)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减少空气 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污染物,降低 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使用空气净化器
在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可以过滤掉空 气中的微粒和有害气体,提高室内空 气质量。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定期锻炼
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呼 吸系统的抵抗力,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
增强体质
支气管炎
总结词
支气管炎是支气管的炎症反应,表现为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
详细描述
支气管炎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支气管炎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慢性 支气管炎则由长期吸烟或吸入有害物质引起,表现为长期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治疗支气管炎需要针对病因 进行治疗,如戒烟、避免吸入有害物质等。
戒烟和避免空气污染
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的重要措 施。
手术治疗
肺切除
对于某些严重的肺部疾病,如肺癌、 肺脓肿等,可能需要手术切除部分或 全部肺脏。
支气管镜治疗
通过支气管镜进行诊断和治疗,如摘 除呼吸道异物、治疗支气管内肿瘤等 。
胸腔镜治疗
通过胸腔镜进行诊断和治疗,如治疗 气胸、血胸等。
肺移植
对于某些严重的肺疾病,如肺纤维化 、囊性纤维化等,可能需要肺移植手 术。
CHAPTER
03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
病史采集
总结词
了解患者症状出现的时间、诱因、症状特点、伴随症状等,有助于医生判断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和严 重程度。
详细描述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生活习惯、家族史等信息,了解患者是否有长期吸烟史、吸入 有害气体史、过敏史等。同时,医生会询问患者症状出现的时间、诱因、症状特点、伴随症状等,如 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的频率、程度和持续时间。
呼吸系统疾病总论
![呼吸系统疾病总论](https://img.taocdn.com/s3/m/779e8aa3453610661fd9f44f.png)
国内癌症流行病学数据
发 病 率
死 亡 率
女性
男性
Chen W, et al. CA Cancer J Clin. 2016 Mar;66(2):115-32.
(二)肺癌的发病例数和死亡例数
2012年我国肺癌发病例数69.64万人 2012年我国肺癌死亡例数59.24万人
2012年中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数据
从病理生理推导出可能的疾病
一、呼吸内科学基础理论
解剖学 生理学及病理生理 免疫学 感染相关微生物学 药理学 ……
症状学 物理诊断学 ……
一、呼吸内科学基础理论
注重机体本身的防御及特性
一、呼吸内科学基础理论
一、呼吸内科学基础理论
二、呼吸系统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 呼吸系统疾病是危害人 民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 病,人类进入21世纪之 后,其发病率仍呈不断 上升的趋势
呼吸系统疾病总论
一、呼吸内科学基础理论
解剖学 生理学及病理生理 免疫学 感染相关微生物学 药理学 ……
症状学 物理诊断学 ……
一、呼吸内科学基础理论
解剖学 生理学及病理生理 免疫学 感染相关微生物学 药理学 ……
症状学 物理诊断学 ……
一、呼吸内科学基础理论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Low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COPD
Diarrheal disease
Low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Perinatal disorders
Lung cancer
(二)肺癌的发病例数和死亡例数
▪Ten Leading Cancer Types for the Estimated New Cancer Cases and Deaths, by Sex, United States, 2012 Siegel R, Naishadham D,Jemal A. CA Cancer J Clin,2013;63(1):11-30.
呼吸系统疾病总论
![呼吸系统疾病总论](https://img.taocdn.com/s3/m/9fe2f47d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45.png)
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
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 寄 生虫、原虫、支原体、衣原体、病毒 等。
理化因素 变态反应、吸入变应原 肿瘤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据详细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别 是X线胸部检查或其它特殊检查等进行全面综 合分析,才能正确地作出病因、解剖、病理 和功能诊断。
支气管支架置放,内科胸腔镜等 肺灌洗治疗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等 胸膜粘连固定术
展 望:
加强预防措施:戒烟、控制空气感染。 诊断技术进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新
型抗菌药物研制,临床治疗先进方法的应用 等为呼吸病的诊治开拓了新前景。 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不断上升,早期诊断仍 需努力。 慢阻肺(COPD)、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仍有困 难。 肺结核病的防治仍不能放松 肺部感染性疾病发病率高。院内感染,某些 条件致病菌感染增多。 呼吸重症监护医学有待发展。
四)实验室检查:
2、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照片 CT MRI PET 支气管造影 肺血管造影检查 放射性核素扫描 超声显像检查 诊断性人工气胸或气腹术
四)实验室检查:
3、纤支镜检查:
了解病变性质、范围;活检;支气管肺泡灌 洗液(BAL)诊断及治疗应用
4、活体组织检查:
肺活检、淋巴结活检、胸膜活检、经胸壁穿 刺肺活捡。
鼻毛对吸入微粒的挡阻,鼻腔、口腔对空气 的温化、湿化;
纤毛上皮细胞的清除作用; 气道杯状细胞、粘膜下腺分泌粘液的防御作
用; 保护性反射:喷嚏,咳嗽; 气道各种免疫细胞及防御因子的保护作用:
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
呼吸系统疾病的流行病学
呼吸系统疾病是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 发病,据1998年我国死因调查,呼吸系统疾 病(不包括肺癌)在城市死亡率占第4位(14.08 %) 在农村则占首位(24.26%)。目前呼吸系 统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有增无减。 解剖特点 社会人口老龄化 大气污染和吸烟的危害 诊断水平的提高 呼吸系统疾病未得到足够重视
呼吸系统疾病总论
![呼吸系统疾病总论](https://img.taocdn.com/s3/m/10d928e701f69e3142329470.png)
体征: 辅助检查:实验室,X线,CT, PET-CT,
肺功能,气管镜。病理,超声同位素等等。
诊断
病史
流行病学史:传染性疾病患者密切接触 史:SARS、活动性开放性肺结核。 过去史:某些疾病的用药和治疗史(降 压药等) 个人史:饮食习惯(生食溪蟹、蝲蛄)。 吸烟和吸毒史(年、包数定量记载),职 业(粉尘和有毒有害物质)接触史等 家族史:肺癌,支气管哮喘
呼吸系统疾病总论
内容
一、概述 二、复习呼吸系统的解剖和功能特点。 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 四、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展望
一、概 述
呼吸系疾病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 死因第4位(城市)第3位(农村)。
死亡率13-16%。病死率69.3/10万. 肺癌和COPD,支气管哮喘发病率逐年增加。 肺结核发病率和死亡率虽有下降,仍是世界 第一“肺结核”大国,近年有复燃趋势。2000 年调查活动性肺结核367/10万。 新的病原体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不断出现: 如不断变异的甲流,人禽流感,SARS,手足 口病等。
水泡音;语音传导。
特发性肺纤维化可在双肺出现高调爆裂音 (vellro罗音);
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一)血液检查:
血常规检查: 血清学抗体试验(荧光抗体,对流免疫电泳,酶 联免疫吸附试验):病原体的鉴别。
同程度咯血上。
分类:
病因:肺源性,心源性,中枢性,其它。
急性、慢性和反复发作性。如急性气促 伴胸痛→肺炎、气胸、胸腔积液。
吸气性,呼气性和混合性,不明原因。
重点:诱因,快慢,与活动体位的关系,伴 随症状。吸气性?呼气性?
(四)胸 痛
肺部病变累及壁层胸膜和胸壁时,方发生胸 痛
呼吸系统疾病总论
![呼吸系统疾病总论](https://img.taocdn.com/s3/m/6a4f4d9a1a37f111f1855b43.png)
4.肺循环的特点 (1)低压(1/10体循环压)、低阻力、高容量(5L/分)
(2)代偿力大,肺叶切除肺血管床减少1/2,肺A压仍可正常
(3)压力↑时,易发生肺水肿
(4)肺循环与全身器官及组织相通,相互影响
①肺结核、肿瘤、脓肿→全身器官、组织 ②肿瘤、血栓、疖肿→肺 (5)肺循环与心脏相沟通,相互影响 ①COPD肺A压力↑→肺心、心衰 ②心衰→肺水肿
②膜性气道:20级以上,包括呼吸性支气管、肺泡灌、
肺泡囊,参与气体交换
2.支气管及肺叶段解剖 (1)主支气管 ①右:粗而短 约1-2.5cm,下夹角为25°-30° ②左:细而长 约4-5cm,下夹角为40°-50° (2)肺的叶段 ①右肺:3叶10段 ②左叶:2叶8段 (3)了解主支气管特点及肺叶段解剖的意义 ①吸入性肺脓肿及异物的好发部位:下叶背段、下叶后 基底段、上叶后段 ②确定病变部位 ③为体位引流,滴入治疗提供体位依据 ④手术治疗的解剖基础
(2)肺癌发病率,吸烟比不吸烟高4-10倍或更高
(3)我国烟草消耗量据世界之首,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到2025年,世界因吸烟致死者,每年将达1000万 人, 我国占200万
3.吸入性变应原增多,哮喘发病率升高
(1)新居涂料、木质家具 →有害气体(甲醛)↑
(2)地毯、窗帘、沙发尘 →螨生长↑ (3)空调长时间应用 →真菌生长↑
(二)症状 缺乏特异性某些特点对诊断有帮助
1.咳嗽 (1)急性咳嗽班发热:咽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
(2)慢性咳嗽伴咯痰:慢支、支扩、肺结核等
(3)慢性干咳伴气短:特发性肺纤维化、肺泡癌等
(4)金属调咳嗽:肺癌、纵隔肿瘤、主动脉瘤等
(5)犬吠样咳嗽:大气道狭窄及气管肿瘤等 (6)咳嗽伴声哑:声带麻痹,肺及纵隔肿瘤等
呼吸系统疾病总论
![呼吸系统疾病总论](https://img.taocdn.com/s3/m/a1823244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e8.png)
讲授目旳和要求
1.了解呼吸系统疾病是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旳主 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增长
2.了解呼吸系统疾病旳防治及研究进展
一、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旳常见病
死亡率:城市占第4位 农村占第1位
发病率:逐渐增长 新旳呼吸系疾病发觉
二、呼吸系统旳构造功能与疾病旳关系
•与外环境接触最频繁,易受多种有害原因侵袭
(3)痰液检验: 标本旳获取:环甲膜穿刺、防污染毛刷 痰细胞学检验:肺癌旳诊疗
(4)胸腔积液检验和胸膜活检
(5)影像学检验
胸 片
CT
(6)支气管镜检
(7)胸腔镜
(8)放射性核素扫描
பைடு நூலகம்9)呼吸功能测定
(10)肺活体组织检验: 在B超和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 在X线或CT引导下经纤支镜肺活检
3. 体征
• 肺部体征与病情严重程度不平行,没有阳性体征不表达肺部 没有病变,而出现阳性体征阐明肺部存在病变 • 气管、支气管炎病变以干、湿啰音为主 • 大片炎变呈实变体征 • 胸腔积液、气胸、或肺不张可出现相应体征
4. 试验室和其他检验
(1)血液检验: 血常规、血清抗体和病原学检验
(2)抗原皮肤试验: 哮喘旳变应原检测;结核菌素试验
(11)超声检验: B超定位,指导穿刺
复习思索题
试述呼吸系统疾病旳常见症状、体 征及常用旳试验室检验措施
•两组血供:肺循环旳动、静脉为气体互换旳功能血管 体循环旳支气管动、静脉为营养血管 肺与全身各器官旳血液及淋巴循环相通
•肺为低压、低阻、高容旳器官
•本身免疫和代谢旳全身疾病都可累及肺部
三、呼吸系统疾病好发旳有关原因
1 大气污染和吸烟危害
2 吸入变应原增长
呼吸系统疾病总论【42页】
![呼吸系统疾病总论【42页】](https://img.taocdn.com/s3/m/79476876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9c.png)
(六)支气管镜和胸腔镜 1、纤维支气管镜 ①直接窥视支气管粘膜水肿、充血、溃疡、 新生物、异物,做刷检或活检,进行组织 学诊断 ②肺泡灌洗,做病原学、细胞学、免疫学检 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③治疗:取异物、激光、微波、药物等
支气管镜和胸腔镜 2、胸腔镜 作胸膜活检、肺活检
(七)放射性核素扫描 1、133氙雾化吸收和99m锝静脉注射,对肺血栓
呼吸困难
3、左心衰竭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4、COPD 慢性进行性气促
5、支气管哮喘 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
诊断
(五)胸痛 壁层胸膜病变时,可出现胸痛。 1、肺炎 胸痛伴发热(高热) 2、肺癌 隐痛,持续加剧
胸痛
3、肺血栓栓塞(PTE) 突发胸痛伴咯血和(或)呼吸困难
4、胸膜炎 双侧下胸痛,与咳嗽、深吸气有关
1、皮肤软组织疖痈的菌栓、深静脉血栓、癌 栓都可到达肺,分别引起继发性肺脓肿、 肺血栓栓塞和转移性肺癌。
肺的血管供应后果
2、肺部病变也可向全身播散,如肺癌、肺结 核。
3、全身免疫性疾病(结节病、系统性红斑狼 疮等)、肾脏病(尿毒症)及血液病(如 白血病)均可累及肺。
影响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相关因素
1、喉、气管、支气管急性炎症 急性发作的干咳伴发热、声嘶
2、COPD 常年咳嗽,秋冬季加重
咳嗽
3、支气管扩张、肺脓肿 体位改变时咳嗽、咳痰加剧
4、肺炎 咳嗽伴胸痛
5、咳嗽型哮喘 发作性干咳,夜间明显
6、肺癌 刺激性呛咳,伴呼吸困难
症状
(二)咳痰 1、细菌感染:脓痰 ①大量黄脓痰:见于肺脓肿或支气管扩张 ②铁锈色痰:见于肺炎链球菌肺炎 ③脓痰伴恶臭:见于大肠杆菌感染
疗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如缺失基因的补充、 基因转染、人重组抗体等
呼吸系统疾病总论
![呼吸系统疾病总论](https://img.taocdn.com/s3/m/05602b5dcc175527072208f2.png)
胸痛(chest pain)
• 出现胸痛表明胸膜受累,咳嗽、深吸气加剧。 • 应注意与非呼吸道疾病引起的胸痛鉴别,如心绞
痛、食 道、腹腔疾患。 • 注意与肋软骨炎、肋神经炎区别。
(三)体征
• 肺部体征与病情严重程度不平行,没有阳性体 征不表示 肺部没有病变,而出现阳性体征说明 肺部存在病变。 • 气管、支气管炎病变以干、湿罗音为主。 • 大片炎变呈实变体征。 • 胸腔积液、气胸、或肺不张可出现相应体征。
5. 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IC):平静呼气 末用力吸气所能吸入气体 容积,约占VC2/3,
(1)肺容积测定及临床意义
6. 功能残气量(Functional Residual Volume,FRC):平 静呼气末肺内残留气体容积
生理意义:足够适当的FRC可 保证呼气相肺内仍能进行气 体交换,使间断的吸气过程 转化为持续的换气过程,起 着缓冲、稀释、储备作用
咯血(hemoptysis)
痰中经常带血是肺结核、支扩、肺癌的常见症状。
呼吸困难(dyspnoea)
•反复发作性呼吸困难-----支气管哮喘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急性左心衰 •慢性进行性气促-----慢阻肺 •急性气促伴胸痛-----气胸、胸腔积液、肺炎 •吸气性喘鸣音-----喉头水肿、肿瘤、异物引起上气道
(1)肺容积测定及临床意义
7. 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深 吸气末用力呼气所能 呼出气体容积
8. 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TLC):深 吸气后肺内气体总容 积
(1)肺容积测定及临床意义
• TLC=VC+RV • VC=IC+ERV • FRC=ERV+RV • IC=VT+IRV
呼吸系统疾病总论(人卫第九版)
![呼吸系统疾病总论(人卫第九版)](https://img.taocdn.com/s3/m/d654140e58fafab069dc02af.png)
呼吸疾病分类
类别 肺血管疾病
恶性肿瘤 呼吸衰竭
举例 肺栓塞 肺动脉高压 肺静脉闭塞症 支气管肺癌 肺转移瘤 急性呼吸衰竭 慢性呼吸衰竭
呼吸疾病分类
类别 感染性肺疾病
睡眠呼吸障碍疾病
举例 肺炎 肺结核 支气管炎 气管炎 新发呼吸道传染病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
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査是基础,影像学检查,如 普通X线和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显像(CT)胸部检 查对肺部疾病的诊断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同时, 还应结合常规化验及其他特殊检查结果,进行全面 综合分析,总结病例特点,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地获 得客观准确的结论。
2.咳痰
痰的性状、量及气味对诊断有一定的帮助。痰由白色泡沫或黏液 状转为脓性多为细菌性感染,大量黄脓痰常见于肺脓肿或支气管扩 张,铁锈样痰可能是肺炎链球菌感染,红棕色胶冻样痰可能是肺炎 克雷伯杆菌感染。
大肠埃希菌感染时,脓痰有恶臭,肺阿米巴病呈咖啡样痰,肺吸 虫病为果酱样痰。痰量的增减反映感染的加剧或炎症的缓解,若痰 量突然减少且出现体温升高,可能与支气管引流不畅有关。肺水肿 时,则可能咳粉红色稀薄泡沫痰。
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包括物理防御功能(鼻部加温过滤、喷嚏、咳 嗽、支气管收缩、黏液纤毛运输系统)、化学防御功能(溶菌酶、乳 铁蛋白、蛋白酶抑制剂、抗氧化的谷胱甘肽、超氧化物歧化酶等)、 细胞吞噬(肺泡巨噬细胞、多形核粒细胞)及免疫防御功能(B细胞 分泌IgAIgM等,T细胞免疫反应等)等。
当各种原因引起防御功能下降或外界的刺激过强,均可引起呼吸系 统的损伤或病变。此外,肺对某些生理活性物质、脂质及蛋白质、活 性氧等物质有代谢功能。肺还有神经内分泌功能,起源于肺组织内某种 具有特殊功能细胞的恶性或良性肿瘤常表现为“异位”神经-内分泌 功能,引起肥大性骨关节病、皮质醇增多症等。
呼吸系统疾病总论
![呼吸系统疾病总论](https://img.taocdn.com/s3/m/c2162836ce2f0066f4332207.png)
编辑版pppt
1
呼吸系统疾病的特点
1. 发病率、死亡率高 2. 多病种变化 3. 各种诊疗技术不断提高 4. 专科护理迅速发展
感染、慢阻肺、MT、 弥漫性间质纤维化日趋增多 呼吸康复、医疗基础理论和技术尚待深入研究 (疾病预防、维护和恢编复辑版肺ppp功t 能,提高生命质量) 2
呼吸系统疾病分类
避免在骨骼突起部位进行。 预防直接叩击胸壁引起皮肤发红,
宜用单层薄布保护皮肤。
叩击时要避开纽扣、拉练等。 叩击力量要适中,以不使病人感到
疼痛为宜。
编辑版pppt
28
(3)体位引流
原理:利用重力使肺、支气管内分泌物 顺支气管排出体外。
指征:有大量脓痰者 禁忌:明显呼吸困难、意识障碍、
紫绀、严重心血管疾病,近期 有大咯血。
• 教育者应由具有丰富哮喘知识的医生或护士担 任。
编辑版pppt
47
四、教育内容
1. 理解什么是哮喘
2. 理解哮喘的发病机理
——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间的关系 (1)气道炎症 • 气道炎症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炎症,大多是由
吸入性变应原引起的。
(2)气道高反应性
• 在气道炎症的哮喘病人,气道对各种刺激的 反应性增高,在受到对正常人无反应的刺激
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支、肺气肿、哮喘、支气管扩张
功能障碍:呼吸衰 竭感染性疾病:支气管炎(急慢性)、肺炎
支气管扩张、肺脓肿 传染性疾病:肺结核
肿瘤: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肺淋巴肉瘤 肺间质性疾病: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
职业病:尘肺
编辑版pppt
3
呼吸系统的功能:
主要功能 气体交换
次要功能 • 防御免疫
非特异防御 特异性防御
呼吸系统疾病总论
![呼吸系统疾病总论](https://img.taocdn.com/s3/m/fe58237977232f60ddcca15f.png)
呼吸系统疾病总论目的要求一、了解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病发病率和病死率有明显增加趋势及其原因。
二、熟悉呼吸系统的解剖和生理。
三、熟悉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四、了解肺功能检查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因学时不够,自学为主;有问题在各论结合具体疾病提问,解答和讨论。
(1学时)[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呼吸系统疾病(不包括肺癌)在我国城市的死亡率病因中占第四位(14.08%),在农村则占第一位(24.26%)。
•由于大气污染、吸烟、工业的发展导致理化因子、生物因子的吸入以及人口年龄老化等因素,使近年来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日渐增多。
[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成人在静息状态下,每天约有1万L的气体进出呼吸道,肺具有广泛的呼吸面积,成人的总呼吸面积约有100m2(3亿~7。
5亿肺泡),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至关重要。
•与体循环比较,肺是一个低压(肺循环血压仅为体循环的1/10)、低阻及高容的器官。
当二尖瓣狭窄、左心功能低下时,肺毛细血管压可增高,继而发生肺水肿。
各种原因引起低蛋白血症时(如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等),会发生肺间质水肿或胸膜腔液体漏出。
•肺有两组血管供应,肺循环的动静脉为气体交换的功能血管,体循环的支气管动静脉为气道和脏层胸膜的营养血管。
肺与全身各器官的血液及淋巴循环相通,所以皮肤软组织疖痈的菌栓、栓塞性静脉炎的血栓、癌栓,均可以到达肺,分别引起继发性肺脓肿、肺梗死、转移性肺癌。
[影响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相关因素]•一、大气污染和吸烟的危害•二、吸入变应原增加•三、呼吸系统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呼吸系统感染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
病原诊断与耐药监测对于正确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对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菌的调查发现革兰阴性杆菌占多数(>60%)以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最多,其次是肠杆菌属、不动杆菌恬、肺炎克雷白杆菌和变形杆菌等;产染色体1型酶(如诱导酶)及产超广谱酶(ESBLs)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院内感染目前很受注意。
1呼吸疾病总论
![1呼吸疾病总论](https://img.taocdn.com/s3/m/7bd5f157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3b.png)
三、呼吸系统防御功能
1. 物理---鼻的加温滤过,咳嗽、纤毛-黏液运输系统。 2. 化学---溶酶体、乳铁蛋白、过氧化物歧化酶。 3. 细胞吞噬---肺胞巨噬细胞、多形核粒细胞。 4. 免疫---B细胞分泌IgA、IgM等。
三、影响呼吸系统疾病的相关因素
1. 大气污染及吸烟危害
我国成年人吸烟率37.6%,LA、COPD
2. 吸入变应原增加
Asthma
3. 呼吸系统感染的病原学的变异及耐药
4. 社会老龄化
1949年 43岁 1995年 69岁
四、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常见病
1. 死亡顺序按2001年调查:
1. 城市 第四位(13.36%) (不包括肺癌) 2. 农村死亡第一位(22.46% 不包括肺结核的1.24%) 3. 居我国总人口死亡病因的第一位。
2. 疾病的发展情况:
1. 50年代:肺结核 COPD 哮喘 IDL 感染。 2. 目前, 肺癌 哮喘 ILD 感染发病上升。
五、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
1. 病史
接触史 职业 个人史
2. 症状
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胸痛。
3. 体征 4.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血液检查
7. 放射性核素扫描(ECT )
思考题
1. 呼吸系统组成. 2. 上、下呼吸道分界。 3. 呼吸系统有何特点? 4. 为什么呼吸系统疾病目前是我国的常见病?
2.痰液检查
8. 肺组织活检
3.抗原抗体检查
9. 诊断性人工气胸气腹,诊
4.胸腔积液及胸膜检查
断膈上或隔下病变
5.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 10. 超声波显象定位
CT、MRI、DSA
11. 肺功能检查、血液气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纤毛上皮细胞的清除作用; 气道杯状细胞、粘膜下腺分泌粘液的防御作
用; 保护性反射:喷嚏,咳嗽; 气道各种免疫细胞及防御因子的保护作用:
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据详细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别 是X线胸部检查或其它特殊检查等进行全面综 合分析,才能正确地作出病因、解剖、病理 和功能诊断。
二)症状:
咯血:咯血是指声门以下部位出血,经 气管咳出的血。需与“呕血”及上呼吸 道出血鉴别。应注意咯血量,可为痰带 血到整口鲜红血。
胸痛:肺和脏层胸膜对痛觉不敏感,只 有当病变累及壁层胸膜时方发生胸痛。 也要注意排除非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胸 痛。
呼吸困难:需注意其出现的快、慢及性 质。
三)体征:
一)病史:
❖ 了解症状的发生、发展经; ❖ 职业及接触史; ❖ 个人及家族史; ❖ 曾接触或使用药物史。
二)症状:
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既有共同性,也有 异同性,必须详细了解和分析。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最常见症状。 要问请咳嗽的病程、轻重程度,发作时 间、有何特点。 咳痰:既要问清有无咳痰,更要问清痰 的数量、性质、颜色、稀稠度、臭味及 是否容易咳出。
呼吸系统疾病总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 容中生
呼吸系统的重要性
❖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呼吸功 能和非呼吸功能。
❖包括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包括气体 通道和气体交换部分)
❖维持机体组织的正常代谢和生理功 能。
呼吸系统解剖结构特点
1、解剖结构:
气管、支气管、肺泡与外界相通, 环境中的致病因素易致该系统损害, 两肺有约3亿~7.5亿肺泡,平时 仅需动用1/20便可维持正常需要, 每天约有12000L气体进出肺脏。
呼吸系统解剖结构特点
2、肺有双重血液供应: 肺循环的动、静脉一气体交换的
功能血管。体循环的支气管动、静 脉一呼吸系统的营养血管。肺循环 为一低压、低阻、高容系统,每分 钟流经肺脏的血液5L。因此,肺脏 病变可波及全身;身体其它部位病 变亦可波及肺脏。
呼吸系统解剖结构特点
3、呼吸系统有完善的防御结构
可因病变性质、部位、范围不同而 异。
病变范围小、深在者体征不明显或 无;如病变范围大、表浅可出现肺 实变等体征。
呼吸系统疾病尚可有肺外表现:杆 状指、肺性骨关节病、异位内分泌 症状群等。
四)实验室检查:
应据病变情况不同选择应用以下有关检 查。 1、一般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痰细菌学和细胞学检查 抗原皮试:哮喘、结核 胸液检查(性质、病因);
支气管支架置放,内科胸腔镜等 肺灌洗治疗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等 胸膜粘连固定术
展 望:
加强预防措施:戒烟、控制空气感染。 诊断技术进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新
型抗菌药物研制,临床治疗先进方法的应用 等为呼吸病的诊治开拓了新前景。 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不断上升,早期诊断仍 需努力。 慢阻肺(COPD)、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仍有困 难。 肺结核病的防治仍不能放松 肺部感染性疾病发病率高。院内感染,某些 条件致病菌感染增多。 呼吸重症监护医学有待发展。
四)实验室检查:
2、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照片 CT MRI PET 支气管造影 肺血管造影检查 放射性核素扫描 超声显像检查 诊断性人工气胸或气腹术
四)实验室检查:
3、纤支镜检查:
了解病变性质、范围;活检;支气管肺泡灌 洗液(BAL)诊断及治疗应用
4、活体组织检查:
肺活检、淋巴结活检、胸膜活检、经胸壁穿 刺肺活捡。
5、肺功能检查:
了解呼吸病损害功能的性质及程度,结合动 脉血气分析检查,对肺通气和换气功能损害 有全面了解。对判断病情,决定手术适应症 及劳动力鉴定有帮助。
五) 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
1.抗菌药物治疗。 2.糖波质激素的应用,解痉及祛痰药物应用。 3.呼吸机的应用。 4.呼吸道的湿化及雾化疗法。 5.其他疗法: 介入肺脏病学技术:激光治疗呼吸道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