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抗逆性课件
植物的抗逆性
三、生物膜与抗逆性
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与植物的抗逆性密 切相关。
膜脂中碳链相对短、不饱和脂肪酸多时,植物的
抗冷性强。
膜脂中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高(抗脱水能力强),
植物的抗旱、抗热性强。
膜蛋白的稳定性强,植物抗逆性也强。
四、逆境蛋白与抗逆性
•
逆境条件诱导植物产生的特异性蛋白质统称 为逆境蛋白(stress proteins)。 1. 热激蛋白 2.低温诱导蛋白 3. 渗调蛋白
3. 渗调蛋白
植物在干旱或盐渍条件下合成的参与渗透调 节的蛋白质,称为渗调蛋白(osmotin)。
渗调蛋白的功能:降低细胞的渗透势和防止 细胞脱水,有助于提高植物对盐和干旱胁迫 的抗性。
4. 病程相关蛋白
病程相关蛋白(Pathogenesis related protein,PR)是植物受到病原菌侵染后合成 的一类参与抗病作用的蛋白质。 如几丁酶和β-1, 3-葡聚糖酶活性,能够抑制 病原真菌孢子的萌发,降解病原菌细胞壁,抑 制菌丝生长。 β-1, 3-葡聚糖酶分解细胞壁的产物还能诱导 与其他防卫系统有关的酶系,从而提高植物抗 病能力。
如抗坏血酸(Asb)、还原型谷胱甘肽(GSH)、 维生素E(VE)、类胡萝卜素(Car)、巯基乙 醇(MSH)、甘露醇等,是植物体内1O2的猝灭 剂。
其中Car是最主要的1O2猝灭剂,可使叶绿素免 受光氧化的损害。 植物体内的一些次生代谢物如多酚、单宁、黄 酮类物质也能有效地清除O2-。
六、渗透调节与抗逆性
抗性是植物在对环境的逐步适应过程中形成的
避逆性(stress avoidance)指植物通过各 种方式避开或部分避开逆境的影响;
《林木抗逆性育种》PPT课件
h
2
序
• 林木频繁地受环境胁迫(stress),生长、发育或繁殖将受到不利影 响,甚至死亡。胁迫可以是生物性的(biotic),即由病虫害引起, 也可以是非生物性的(abiotic),即由过度或不足的物理、化学条件 引发。导致林木损伤的物理、化学因素有干旱、寒冷、高温、水涝、 盐渍、污染、土壤矿物质营养不足以及光照太强或太弱等。不同树种 或同一树种的不同种源、群体和个体对环境胁迫的反应不同。林木长 期生长在各种胁迫的自然环境中,通过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有利性 状被保留下来,并不断加强,不利性状不断被淘汰,林木便产生一定 的适应性,即能采取不同的方式去抵抗各种胁迫因子。林木抵抗各种 胁迫因子的能力称为抗逆性(stress resistance)。 充分利用林木抗逆 性的遗传变异,通过一定的育种途径,选育出对某种不良环境具有抗 性或耐性的群体和个体,应用于生产,这一过程可称为抗逆性育种 (breeding for stress resistance)。
第九章 林木抗逆性育种
杨敏生
h
1
本章讲述内容
• 一、树木对胁迫的反应及其抗逆性机制 • 1、非生物胁迫 • 2、生物胁迫 • 二、抗逆性测定办法
– 1、抗旱、抗寒、抗盐碱能力的测定 – 2、抗病性测定 – 3、抗虫性测定 • 三、林木抗逆育种途径与策略 – 1、选择育种 – 2、杂交育种 – 3、耐盐突变体的筛选 • 四、展望
胁迫特征
树木特征
反应
结果
环 境
•胁
迫
严重性
持续时 间
暴露次 数
胁迫组 合
涉及到的器 官或组织
抗性
发育阶段
基因型
敏感 性敏感
存活并生长 死亡
h
抗逆生理概论 逆境和植物的抗逆性
代谢紊乱 营养失调 乙烯增加或激素变化 生长受抑
植物的抗涝性
发达的通气系统 提高抗缺氧能力
水稻(A)与小麦(B)的老根结构比较
干旱胁迫条件下小麦的生理反应(一)
实验原理:干旱时,植物细胞脱水,细胞膨压降低,气 孔关闭,减少水分的散失。气孔开度减小也影响植物对 CO2的吸收,同时干旱时光合酶活性下降,因而光合作 用也下降。干旱时,植物体内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等 物质含量增加,这些物质积累变化也是衡量植物抗旱能 力的重要特征。
冻害的机理
结冰伤害 巯基假说 膜的伤害
植物对冻害的适应性
植株含水量下降 呼吸减弱 激素变化 生长停止,进入休眠 保护物质增多
提高植物抗冻性的措施
抗冻锻炼 化学调控 农业措施
热害
由高温引起植物伤害的现象称为热害(heat injury)。 而植物对高温胁迫(high temperature stress )的适应 则称为抗热性(heat resistance)。
提高作物抗旱性的途径
抗旱锻炼 化学诱导 矿质营养 生长延缓剂与抗蒸腾剂的使用
盐害
土壤中可溶性盐过多对植物的不利影响叫盐害(salt injury)。植物对盐分过多的适应能力称为抗盐性(salt resistance)。
若土壤中盐类以碳酸钠(Na2CO3)和碳酸氢钠 (NaHCO3)为主时,此土壤称为碱土(alkaline soil); 若以氯化钠(NaCl)和硫酸钠(Na2SO4)等为主时,则 称其为盐土(saline soil)。
Effects of osmotic stress on membranes
•Membrane fluidity is affected •Denaturation of membrane proteins •Inactivation of several enzymes (H+-ATPase, Ion transporters, Aquaporins) •Osmoregulation is lost •Leakage of solutes from cell and vacuole •Membranes of other cellular organelles damaged
第十三章植物的抗性生理ppt课件
图13-1 逆境的种类
二、植物对逆境的适应——抗性的方式
Ø 抗性是植物在对环境的逐步适应过程中形成的。
Ø 植物适应逆境的方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避逆性 逆境逃避
御逆性 耐逆性——逆境忍耐
Ø 避逆性:指植物通过对生育周期的调整来避开逆 境的干扰,在相对适宜的环境中完成其生活史。
Ø 例如夏季生长的短命植物,其渗透势比较低,且 能随环境而改变自己的生育期。
三、胁迫蛋白
在高温、低温、干旱、病原菌、化学物质、缺氧、紫外 线等逆境条件下,植物关闭一些正常表达的基因,启动一 些与逆境相适应的基因,形成新的蛋白质(或酶),这些蛋白 质统称为胁迫蛋白(或逆境蛋白)(stress protein)。
1. 热激蛋白 由高温诱导合成的热激蛋白(又叫热休克蛋白, heat shock proteins,HSPs)现象广泛存在于植物 界,已发现在酵母、大麦、小麦、谷子、大豆、 油菜、胡萝卜、.)根皮层中通气组织的发育。
在氧气充足的条件(A)或72小时缺氧的条件下(B)玉米根系横切 面的电子显微镜图片显示缺氧根系皮层通气组织的形成。皮下组织和 内皮层仍保持完整,中央皮层细胞死亡空腔隙形成圆柱形的导气室。
(二) 生理生化变化
Ø 在冰冻、低温、高温、干旱、盐渍、土壤过湿和病 害等各种逆境发生时,植物体的水分状况有相似变 化,即吸水力降低,蒸腾量降低,但蒸腾量大于吸 水量,使植物组织的含水量降低并产生萎蔫。
几乎所有的逆境,如干旱、低温、高温、冰冻、盐渍 、 低pH、营养不良、病害、大气污染等都会造成植物体 内脯氨酸的累积,尤其干旱胁迫时脯氨酸累积最多,可 比处理开始时含量高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脯氨酸在抗逆中有两个作用:
Ø 一是作为渗透调节物质,用来保持原生质与环境的渗透 平衡。它可与胞内一些化合物形成聚合物,类似亲水胶 体,以防止水分散失。
第十四章 抗逆性育种
1987年:登记注册。
第三节 耐盐碱性育种
一、抗盐机制 1、盐害种类及危害程度:
Na+ K+ CL- CO32- HCO3- SO24碳酸盐>氯化物>硫酸盐 2、耐盐性机制: 拒盐:拒绝吸收过量的有害盐离子
抗冻性:0℃以下低温条件下植物具有延长 或减缓或避免细胞间隙或原生质结冰的一种特性。 (2)、冷害:0℃以上低温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 或造成生理损害的现象。
抗冷性:0℃以下低温下能维持正常生长发 育至完全成熟的特性。 2、越冬性:植物对低温寒害及越冬过程中冬春季 复杂逆境的综合抗性。
寒灾
大雪对植物的机械危害
选择杂交亲本时必须遵循57页上的选配亲本 的一般原则(共6条原则)
在培育草原一、二号苜蓿过程中,选配杂交 亲本时考虑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选择了地理位置远,环境条件差异大的种当亲 本。从而大大提高了杂种优势。
即:选择与锡林郭勒黄花苜蓿地理位置较远的6个 紫花苜蓿品种。
准格尔苜蓿、苏联1号苜蓿、公农1号苜蓿、 武功苜蓿、亚洲苜蓿、府谷苜蓿。 2、选择丰产性好,适应性强的品种当亲本 1959—1962年:对苜蓿原始材料进行观察研究。 从而知道了该6个品种的产量高,适应性强。 3、根据育种目标制定杂交亲本 因为抗寒、旱性强,种子适时成熟是目标性状。 从而用黄花苜蓿当母本,紫花苜蓿当父本。 杂交方法上采用了,人工授粉和自由授粉两种 方法。
(四)、杂种后代的选育 注意事项:
杂种后代的选育工作应当从低代开始,最好 F1—F3代就开始进行。如果到F5—F6代进行选择效 果并不是那么好,因为到高代之后,植株的遗传 性就会稳定起来的,对环境条件也不会发生什么 变化。
第十一章植物的逆境生理ppt课件
直接生长在高温下
大豆幼苗耐热性诱导实验
植物对逆境的适应与抵抗方式
避逆性 escape
植物通过对生育周期的调整来避开逆 境的干扰,在相对适宜的环境中完成 生活史。如夏季短命植物
御逆性 avoidance
植物具有防御环境胁迫的能力,处于 逆境时保持正常的生理状态。(逆境 排外)如仙人掌
耐逆性 tolerance
(二)植物激素与抗逆性
在逆境胁迫下,脱落酸(ABA)和乙烯(ETH)含量增加。
逆境条件下,变化最大的植物激素是ABA。并且ABA含量的 增加与植物的抗逆性呈正相关。
研究表明ABA主要作为一种信号物质,诱发植物体发生某些 生理生化变化,提高植物对逆境的抵抗能力。如ABA作为一 种根信号,对干旱产生反应。所以ABA又称为“胁迫激素”。
膜脂相变影响膜上膜的流动性、透性以及膜上酶的性质等。
膜脂的相变温度与膜脂种类、碳链长度和不饱和程度有关。
脂肪酸碳链越长,固化温度越高。
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高,固化温度低,抗冻性强。
高等植物膜脂
磷脂:如磷脂酰胆碱(PC)
糖脂:如双半乳糖二甘油酯(DGPG) 与单半乳糖二甘油酯(MGPG)
膜脂中的PC含量高,抗冻性强。
(4)内源激素的变化:ABA含量上升,GA、IAA含量减少;
在形态上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如形成种子、休眠 芽、地下根茎等,进入休眠状态。
3.外界条件对植物适应冷冻的影响
(1)温度 (2)日照长度 (3)水分 (4)矿质营养
二、冷害与冷害的机理
冷害虽然没有结冰现象,但会引起喜温植物的生理障碍。
直接伤害
通过化学的方法,如使用 硫醇可以保护-SH不被氧 化,起到抗冻剂的作用。
2.膜伤害学说
2.1抗逆性育种ppt课件
三 抗旱性育种
1 抗旱性的含义
大气干旱
干旱
土壤干旱
混合干旱
避旱
广义抗旱 免旱
耐旱
全国主要季节性干旱区
干旱的水稻田
干旱的玉米田
2 抗旱性的鉴定与选育 有关的性状指标:
(1〕形态指标:根系长度、数量及其分布,植 株冠层结构特征等。
(2〕生理指标:对蒸腾气孔调节、对缺水的渗 透调节、切叶的持水力等。
1 抗寒性的含义 寒害:泛指低温对作物所引起的损害。分为冻害
(freezing damage)和冷害(cold damage) 两种。 抗冻性:指其在0℃以下低温条件下具有延迟或避 免细胞间隙或原生质结冰的一种特性。 抗冷性:指其在O℃以上的低温度下能维持正常
生长发育到成熟的特性。
2 抗寒性的鉴定和鉴定指标 复杂的数量性状。 进行杂交育种。 抗寒资源包括地方品种、引进品种、野生近缘种。 鉴定和选择:自然鉴定为主,室内鉴定为补充。
生的水分胁迫。
2 耐盐性的鉴定技术与指标 (1〕营养液栽培法 (2〕萌发试验法 (3〕田间产量试验法
六 耐铝性育种
1 耐铝性的含义 铝害:由于土壤中可溶性铝含量过多而起的对作
物生长的抑制。 2 耐铝性的鉴定和育种
多采用营养液培养法。
声明:本章所有图片均源于网络。
习惯上把碳酸纳与碳酸氢纳为主的土壤称 为碱土,把氯化钠与硫酸纳为主的土壤称为盐 土;但是两者常同时存在,难以划分,就把盐 分过多的土壤统称为盐碱土,简称为盐土。
盐胁迫的两个组成部分:渗透胁迫和离子效应 耐盐性包括: 避盐性:如玉米、高粱等作物通过泌盐以避盐
害;又如大麦通过吸水稀释吸进的盐分。 耐盐性:通过细胞渗透调节以适应因盐渍而产
植物生理学—植物的抗逆性
3.2 细胞骨架在植物抗低温中的作用
• 大量研究表明细胞骨架不仅在维持细胞形态,保持 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中起重要作用,而且与细胞 运动、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细胞分裂、基因表 达、细胞分化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 由于植物激素在提高植物抗低温和提高微管抗冷 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植物激素是植物 抗低温基因表达的启动因子之一,因而我们推测激 素处理诱导产生了新的冷反应基因,其中有些基因 产物可能具有稳定微管结构的作用,即GA诱导的 mRNA合成过程可能参与微管的动态变化过程。
4.2 Ca和CaM
• 钙有防止膜损伤和渗漏,稳定膜结构和维持 膜的完整性的作用。近年来有关钙与植物 抗逆性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并已建立了较 为完整的植物细胞内钙信使系统的概念,即 构成刺激-信使-反应偶联的体系。
• CaM拮抗剂可以降低Ca2+提高原生质体抗 寒性的作用,因此可以认为钙信使系统通过 调节能提高原生质膜稳定性和原生质体活 力的代谢过程,起到提高原生质体抗寒力的 作用。
• 当植物受到低温胁迫时主要是通过提高不饱 和脂肪酸的含量和比例来提高抗寒性。低温 对膜脂及其脂肪酸的影响也与胁迫温度、时 间及光强等因素有关。对于外界温度的变化, 生物膜本身能够对膜脂的不饱和度进行调整, 以改善低温下膜的流动性。
2.2 低温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低温对光合作用最明显的影响是引起光合速 率的下降,植物体内活性氧代谢失调引发的生 物膜结构和叶绿体结构的破坏是导致光合作 用下降的主要原因。
2 低温胁迫下植物生理生化反应
• 2.1 低温胁迫对植物膜系统的影响 • 2.2 低温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2.3 低温胁迫对酶活性的影响 • 2.4 低温胁迫对植物细胞中渗透调节物质的
植物的抗逆性
植物的抗逆性植物作为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各种环境压力和逆境条件时,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
这种生命力和适应能力,通常被称为植物的抗逆性。
植物的抗逆性是指植物在不利环境中仍能保持正常生长发育,并能够适应和克服环境应激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的能力。
一、植物抗逆性的分类植物的抗逆性主要可以分为生理抗逆性和遗传抗逆性两个方面。
1. 生理抗逆性生理抗逆性主要指植物在面对逆境条件时的生理响应和机制。
比如,植物在干旱环境中会通过调整气孔大小来减少水分蒸腾,从而减少水分损失。
在高温条件下,植物能够通过产生一些热稳定的酶类,来维持正常的生化反应。
此外,植物还能通过调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速率来应对不同环境的需求。
2. 遗传抗逆性遗传抗逆性是指植物在基因水平上对抗逆境条件的适应能力。
植物通过遗传变异和选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获得对逆境条件的适应性基因。
这些基因能够帮助植物在逆境环境中生存和繁衍后代。
遗传抗逆性的研究不仅对植物的功能与进化具有重要意义,还对培育适应性强的农作物和植物改良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植物抗逆性的机制植物抗逆性的机制主要通过调节植物的生理代谢,细胞结构,基因表达和信号传导等方面来实现。
1. 激素调控植物在面对逆境条件时,可以产生一些逆境相关的激素,如脱落酸、脱落酸甲酯等,这些激素能够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从而帮助植物抵御外界环境的负面影响。
2. 清除活性氧化物在逆境条件下,植物体内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氧化物,如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等,会导致细胞膜脂质过氧化、蛋白质氧化等损伤。
植物通过产生一系列的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来清除这些活性氧化物,维持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3. 合成耐逆蛋白在逆境条件下,植物还会合成一些特殊的蛋白质,如热激蛋白、抗寒蛋白等,这些蛋白质能够在极端环境下提供保护和稳定蛋白的作用,帮助植物克服逆境的挑战。
4. 调控基因表达在面对逆境条件时,植物通过调控基因表达来适应环境压力。
《植物与植物生理》课件—07提高植物的抗旱抗冻性
2、 提高作物抗旱性的途径
(4)生长延缓剂与抗蒸腾剂的使用
脱落酸可使气孔关闭,减少蒸腾失水。矮 壮素、B9等能增加细胞的保水能力。合理 使用抗蒸腾剂也可降低蒸腾失水。
情境7-2 锻炼植物抗寒性
任务1: 认识植物的寒害与抗寒性 任务2: 锻炼植物抗寒 任务3: 测定冻害对植物的影响
❖一、冷害与植物的抗冷性
气孔效应,非气孔效应 吸收、运输受阻
[4] 物质代谢失调
水解酶类活性升高,合成酶类活性降低
[5] 呼吸作用异常
缓慢降低或先升后降
∵呼吸底物增加
[6] 内源激素变化 CTK合成受抑,ABA与ETH加强
[7] Pro含量提高 渗透调节 消除氨毒害
向日葵
一般生理变化
3、干旱伤害植物的机理
干旱对植株最直观的影响是引起叶片、 幼茎的萎蔫。
二、认识植物的旱害与抗旱性
1、植物的旱害及其类型 旱害:是指土壤水分缺乏或大气相对湿度
(RH)过低对植物造成的危害。
土壤干旱: 土壤中可利用的水分不足 旱害两种类型
大气干旱: 干热风
受旱害的水稻
受旱害的玉米
2、干旱时植物的生理生化变化
[1] 水分重新分配 长成器官衰老
[2] 光合作用下降 [3] 矿质营养缺乏
③蛋白质变性 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
细胞脱水时细胞变形状态
上:细胞脱水后萎陷状态 ;下:正常细胞
膜内脂类分子排列
a. 在细胞正常水分状况下脂类双分子层排列 b. 脱水膜内脂类分子成放射的星状排列
干旱 细胞脱水
细胞膨压降低
代谢紊乱 膜透性改变 机械损伤
生长 减少细 气孔 光合酶 呼吸酶 蛋白质 受抑 胞间隙 关闭 活性降 活性增 核酸讲
植物抗逆性
植物的抗逆性植物的抗逆性是指植物具有的抵抗不利环境的某些性状;如抗寒,抗旱,抗盐,抗病虫害等。
自然界一种植物出现的优良抗逆性状,在自然界条件下很难转移到其他种类的植物体内,主要是因为不同种植物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抗逆性的形成原因自然界抗逆性基因来源于基因突变。
植物受到胁迫后,一些被伤害致死,另一些的生理活动虽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它们可以存活下来。
如果长期生活在这种胁迫环境中,通过自然选择,有利性状被保留下来,并不断加强,不利性状不断被淘汰。
这样,在植物长期的进化和适应过程中不同环境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就会形成对某些环境因子的适应能力,即能采取不同的方式去抵抗各种胁迫因子。
植物对各种胁迫(或称逆境)因子的抗御能力,称为抗逆性(stress resistance),简称抗性。
抗逆性的分类植物的抗逆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避逆性(stress avoidance)和耐逆性(stress tolerance)。
避逆性指在环境胁迫和它们所要作用的活体之间在时间或空间上设置某种障碍从而完全或部分避开不良环境胁迫的作用;例如夏季生长的植物不会遇到结冰的天气,沙漠中的植物只在雨季生长等。
耐逆性指活体承受了全部或部分不良环境胁迫的作用,但没有或只引起相对较小的伤害。
值得注意的是一种植物可能有多种抗逆方式,并由于植物处于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不同的生理状态,不良环境胁迫作用的不同强弱或几个环境因子的共同作用,植物的抗逆性方式是可变的,而且相互间的界限也不清楚。
耐逆性又包含:避胁变性(strain avoidance)和耐胁变性(straintolerance),前者是减少单位胁迫所造成的胁变,分散胁迫的作用,如蛋白质合成加强,蛋白质分子间的键结合力加强和保护性物质增多等,使植物对逆境下的敏感性减弱;后者是忍受和恢复胁变的能力和途径,它又可分为胁变可逆性(strain reversibility)和胁变修复(strain repair)。
植物逆境生理资料PPT课件
3、逆境蛋白的生理意义
逆境蛋白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产生的,通常使植物增强对相应逆境的适应性。有些逆境蛋白与酶抑 制蛋白有同源性。有的逆境蛋白与解毒作用有关。 逆境蛋白的产生是植物对多变外界环境的主动适应。
第16页/共34页
逆境蛋白的多样性
类型
诱导因素
热激蛋白(HSP)
高温
作用
提高抗热性
大麦叶子成活率和叶中 脯氨酸含量的关系 在-2.0MPa的聚乙二醇中 h为处理小时数
第21页/共34页
脯氨酸累积的原因:
蛋白质合成减慢,Pro参与蛋白质合成量减少; Pro合成酶活化,Pro合成增加; Pro氧化酶活性降低,导致它的氧化解速度减慢;
第22页/共34页
Pro在抗逆中的作用:
作为渗透物质 保护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稳定 水分胁迫期间,能起到解毒作用,植物可直接利用氮源
第6页/共34页
(二)活性氧伤害
自由基破坏膜结构,损伤生物大分 子,引起代谢紊乱,导致植物死亡。
(三)代谢失调
水分代谢失调 光合速率下降 呼吸速率不稳定 物质代谢变化
第7页/共34页
1、逆境与植物的水分代谢
干旱
冰冻→胞间结冰 盐渍→土壤水势下降
水分胁迫 膜损伤
高温→蒸腾强烈
第8页/共34页
2、光合速率下降
第26页/共34页
5. 植物激素
• (1) 脱落酸 ABA是一种胁迫激素
• ABA主要通过关闭气孔,保持组织内的水分平衡,增强根的透性,提高水的通 导性等来增加植物的抗性。
• 在低温、高温、干旱和盐害等多种胁迫下,体内ABA含量大幅度升高。
第27页/共34页
• (2) 乙烯与其它激素 • 植物在干旱、大气污染、机械剌激、化学胁迫、病害等逆境下,体内逆境乙烯成几倍或
第六章 抗逆性 第一节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抗逆性
脱落酸提高抗逆性的机制,可分为下列几点 (1)减少或减缓膜的伤害 (2)减少自由基对膜的破坏 (3)维持一定的渗透调节 (4)形成特异蛋白 (5)减少水分丧失
(1)减少或减缓膜的伤害
脱落酸在结构上 具一疏水环和一 亲水环,暗示着 脱落酸可能以类 甾醇插入膜磷脂 脂肪酸之间,引 起膜物理特性的 改变,降低膜的 相变温度。
Hale Waihona Puke 、其它植物激素与抗逆性乙烯 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生长素 多胺 茉莉素
乙烯
逆境乙烯的产生可使植物克服或减轻因环境 胁迫所带来的伤害,促使器官衰老,引起枝 叶脱落,减少蒸腾面积,有利于保持水分平 衡
乙烯可提高与酚类代谢有关的酶类(如苯丙 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几丁质酶)活性 ,并影响植物呼吸代谢,从而直接或间接地 参与植物对伤害的修复或对逆境的抵抗过程 。
植物抗逆性的机理较多地集中在植物激素与 抗逆基因的表达和保护膜结构功能的关系方 面。
推测植物激素是抗逆基因表达的启动因素, 逆境条件改变了植物体内激素的平衡状况, 从而导致代谢途径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很可 能就是抗冷基因活化和表达的结果。
干旱期间叶片发生萎蔫时,叶内的脱落酸含量增加 10倍以上。
在水分亏缺2d时,脱落酸含量增加6倍。
以后的研究证实了逆境条件下叶内自由型脱落酸含 量与总脱落酸含量都增加,而束缚型脱落酸减少 或不变。
在逆境条件下,多种植物增加的内源脱落酸 含量与其抗性能力呈正相关。抗冷性强的水 稻品种(单生一号)在低温5d,体内脱落酸 含量达18.5ng/g鲜重,而抗冷性弱的品种 (汕优二号)含量只有6.8ng/g鲜重。高粱 的抗旱性品种体内脱落酸含量同样明显高于 抗性弱的品种。
一、逆境条件下脱落酸的变化
➢ 脱落酸是一种胁迫激素,它调节植物对胁迫环 境的适应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膜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提高
膜脂不饱和脂肪酸↑,增加了膜流动性,降 低了相变温度,不易发生膜脂相变而受害。 膜中磷脂含量↑。
2) 含水量降低 干种子,休眠芽,束缚水含量高,自由
水含量低。
3) 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4) 有机酸含量
CAM--非常耐热原因,含有大量有机酸。 可以减轻或防止NH3中毒。
5) 形成热激蛋白
高温诱导下新合成的一类蛋白质叫热激蛋白 (heat shock protein,简称HSPs或hsps),其功 能是对植物的蛋白、核酸甚至生物膜起保护 作用,避免受热变性并对受损的组分进行修 复。
2.1.1 冷害Chilling injure
冷害是指冰点以上(>0℃)低温对喜温植物的 危害。
玉米,水稻--10℃。 水稻开花期,籼稻23℃,粳稻20℃。 香蕉树--13℃。 橡胶树--5℃时。
2.1.1.1. 膜脂相变
即在低温的作用下,膜由液晶态(liquidcrystalline state)变为凝胶态(solid-gel state)。生产常把电导率作为品种抗寒性指标。
Heat injure:指35℃以上的高温对中生植物 的危害。
2.2.1 高温对植物的伤害及抗热性
2.2.1.1. 间接
1)饥饿 植物光合最高温度比热害的温 度要低3-12℃,而呼吸作用的最高温 度比光合要高,所以在热害时呼吸超过 光合。
2)中毒 乙醇,乙醛――诱发无氧呼吸。 NH3、胺――线粒体膜受损P/O下降, 蛋白质合成受阻分解加速。自由基-尤 其是超氧物自由基。
促进型↓,抑制型↑,尤以ABA↑最多。
6)有毒物质积累
蛋白质分解↑,NH3,胺↑。
7)细胞原生质损伤。 细胞干旱脱水时,液泡收缩,使原生质与
其相连的细胞壁同时向内收缩,在细胞壁上 形成很多锐利的折叠,成为撕破原生质的结 构。此时细胞骤然吸水复原,可引起细胞质、 壁不协调膨胀把粘在细胞壁上的原生质撕破, 导致细胞死亡。
2.1.1.2. 代谢失调
1)根系吸收功能下降、水分平衡失 调。 蒸腾大于吸水,使叶片(尤其 是叶尖)失水发白,叶尖有点象缺钾 症状。严重时全株叶片卷曲--青枯死 苗(水稻)。
2)光合速率下降 光合<呼吸→植物 因而发生饥饿--黄枯死苗。 Rubisco冷失活,PSP解偶联,自由 基迸发。
3)有氧呼吸下降、无氧呼吸上 升。 电子传递和OSP功能降低和消失 Cytaa3与氧亲和力下降,氧化磷酸化 解偶联。产生乙醛,乙醇等有害物质。
5) 有毒物质积累
1.2.2 抗涝的机制
水生植物>陆生植物,作物中水稻>油菜> 麦子。籼>糯>粳,不同生育时期也不一 致一般是苗期耐涝,幼穗分化,开花期 最不耐涝。“寸麦不怕尺水,尺麦怕寸 水”。
1) 组织 发达的通气组织有利于把地上部 吸收的O2转送到根部或缺O2部位。
2) 代谢 水稻:线粒体正常,琥珀酸脱氢 酶活力↑,抗乙醇产生和耐乙醇能力。
芽法”。
3)合理施肥: 多施P、K肥。 4)应用化学物质 a:浸种0.25%CaCl2浸种,0.05%ZnSO4 b:喷施激素和生长延缓剂,ABA-促进气
也关闭。CCC-抑制生长,提高根冠比,增 加叶片保水能力。
C:喷施抗蒸腾剂。
1.2 涝害
1.2.1 涝害对植物的伤害
涝害的实质是缺O2
1) Intercellular freezing ――细胞间隙结冰
2)Intracellular Freezing(胞内结冰)
常常是突然降温(寒潮),导致细胞内外都 结冰,结果冰块对原生质、生物膜和细胞器 的直接机械损伤,破坏细胞内各细胞器按室 分工,造成代谢紊乱。
胞内结冰比胞间结冰对细胞的伤害更严重。
2,蛋白质受伤: 硫氢基假说(二硫键假说)
假说得到了许多实验的支持:
(1)植物组织受冻害后蛋白质-S-S一增加, 而可溶性蛋白中-SH减少。
(2)抗冻性强的植物组织中-S-S-形成少, 蛋白质中-SH也少。
(3) 组织中非蛋白质-SH多如蛋胱甘肽含量高 的形成-S-S少。
(4)人为地加入-SH化合物如巯基乙醇可提高 组织抗冻性,而加入-SH氧化剂(氯高汞苯 甲酸)抗性。
Hardening(锻炼) 植物对不利于生长和生存 的环境的逐步适应过程。
Section 1 植物的水分胁迫
1.1 旱害 Drought injure:是指土壤水分缺乏或者大
气相对湿度过低对植物造成的危害。植物 对干旱的适应和忍耐能力---抗旱性。
干旱
土壤干旱 久旱无雨,土壤缺乏有效水
大气干旱 大气干旱,大气RH<20%, 蒸腾腾>>吸水,时间长了也 会导致土壤干旱。
3,生物膜受伤
电导↑,膜透性↑,细胞内含物外渗。 大量研究表明膜是对冻害最敏感的部位,在低
温下除质膜受害外很多细胞质膜受损,如叶绿 体膜受损,光化学活力↓,线粒膜受损ATP合 成能力大大降低,CF1及PC从膜上游离出来。 膜脂相变和膜蛋白质变性甚至脱离膜。
2.1.3 植物对低温的适应
1) 含水量、代谢、生长均下降 总含水量逐渐↓,蔗糖等保护性物质的积累,
症状
生长矮小,基部常发红,细胞小,叶面积小, 叶发黄脱落。幼叶和生殖器官枯死。
1.1.1 旱害 1.1.1.1 膜损伤 磷脂双分子层的亲水磷酸基向H2O,而非常极
性部分向外作放身状排列。使膜双分子层不连 续,渗漏↑,电导↑,膜酶失活,代谢紊乱,严 重时细胞死亡。
1.1.1.2. 代谢失调
1)水分重新分配 干旱后最下部叶片首先发黄脱落(水势较低
的成熟叶向这些衰老叶夺水)。其次枯萎, 脱落的是胚胎组织(花,幼果)及幼嫩组织 (幼叶,生长点等)。
2)光合下降、呼吸增强
a.同化能力↓
b.光合产物积累对光合反馈抑制,同化能力下 降,表现为失水后气孔阻力↑,CO2进入受阻, C3植物光呼吸↑,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下降。 向日葵-1.1MPa,电子传递PSP活力下降,- 1.7MPa PSP为0。
水解酶类保持稳定,减少生物大分子分解, 保持原生质体,尤其是质膜不受破坏。
使细胞代谢不至发生紊乱异常,光合作用 与呼吸作用在干旱下仍维持较高水平。
脯氨酸、甜菜碱和脱落酸等物质积累变化 也是衡量植物抗旱能力的重要特征。
1.1.2.2. 提高抗旱性的途径
1)选择耐旱之品种 2)抗旱锻炼: “蹲苗”、“饿苗”及“双
甜茅属:PPP代替EMP,千里光属受涝 后NR活力↑,谷aa脱氢酶活性↑提高。 在植物受涝后立即排水
涝后紧接着猛太阳不能立即排干水。 排水时应洗泥,施用N、P、K速效肥。
Section 温度胁迫
植物的温度胁迫有低温和高温胁迫。低温对 植物的危害可分为两种,冻害和冷害。
2.1 低温胁迫 2.2 高温胁迫
3) 生物素,核苷酸等生物大分子被破坏。
4)核酸与蛋白降解
高温下蛋白酶,核酸酶↑。
水解加剧,超氧物自由基对它们的直接破坏及 ATP等能量缺乏,核糖体水解,使蛋白质分解 加快,合成下降。最后膜系统破坏,导致溶酶 体破裂,细胞自溶。
2.2.1.2. 直接伤害
1)蛋白质变性 高温使分子内能提高,原维持 蛋白质4级、3级甚至2级结构的氢键,疏水键 断裂,蛋白质失去空间结构,有的还会引起 新-S-S-桥,从面使蛋白质变性凝固。
3) 营养失调
吸收能力下降,土壤N、P、K、Ca等 流失,引起缺乏症,另外,淹水后O2氧 化还原电位下降,H2S、Fe、Mn以及 丁酸↑,引起微量元素中毒。
4) 激素
IAA不能极性运转,积累在近水而处产 生气生根,根不能合成CTK。ACC在淹 水下合成后运往地上部产生大量Eth引起 脱叶和组织崩溃。
4) ABA↑,GA↓, 冬眠dormancy appears。
5) 抗冻之蛋白积累
抗冻植物中发现Ice-Box--结冰诱导的基因表 达
2.1.4 提高植物抗寒性的途径。
1) 耐低温之品种 2) 低温锻炼 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变温度↓,含水量↓,
NADPH,ATP↑。 3) 化学物质调节 ABA和生长延缓剂(CCC,PP330,Amo-
30多种热激蛋白,分子量在15-27KD,其中一部 分起着分子伴侣的作用。
植物的抗热性也可通过锻炼提高。通常的方 法是在28-38℃下放置几周。据研究这样可 形成一些耐热性强的-S-S-,热激蛋白和 有机酸增加。
3)核酸降解、蛋白质降解 干旱时蛋白酶活力↑,游离aa↑,RNA酶活
力↑,使RNA水解,也发现DNA量下降。 4)脯氨酸积累 ①来源增加,蛋白质水解直接产生Pro和其
它aa。 ②合成↑, ③氧化↓。 Pro 积累的功能: a. 解NH3毒。 b. 提高束缚水含量。
5)植物激素变化
❖变性程度与含水量成正比。 干种子抗高温能力强(70-80℃)。
2)膜流动性增大
在高温下膜脂从液晶态变为液化态,产生子 油滴,脂和蛋白质分离。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液化温度高,相变温度也高。
2.2.2 植物的抗热性
1) 蛋白质在高温下保持高度稳定 高温下光合能力强,蛋白质中-S-S-
多,蛋白质不易变性和水解。
Avoidance 设法避免和逆境接触,植物不需 要用能量及代谢对逆境作出反应。 例如沙膜植物--雨季内完成其整个生活史。植 物种子休眠过冬,抗低温。
Tolerance 植物直接与逆境接触,逆境因子已 进到组织,植物通过结构的或代谢的反应阻 止,降低或修复由逆境造成的伤害,以维持 其正常生命活动。这种抵抗能力称耐性(或 忍耐)。
1618)。
4) Others 适期播种,合理施肥-有机肥,磷钾肥。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