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B的药代动力学比较
ACEI和ARB类药物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ACEI和ARB类药物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众所周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H受体拮抗剂(ARB)都是降压药,但它们不仅仅是降压药,您是否知道,它们在治疗肾脏疾病中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ACEI和ARB用于治疗肾病被誉为20世纪90年代肾脏病治疗的一大创举,自它们的肾脏保护作用被发现以来,ACEI和ARB在治疗肾脏疾病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实践开拓,其主要作用是通过降低血压、减少尿蛋白来保护肾脏并延缓肾脏病的进展。
一、ACEI和ARB类药物的作用原理ACEI和ARB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H受体拮抗剂的简称,它们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系统),而RAAS系统不仅在血压的调节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慢性肾脏损伤的发病机制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ACEI和ARB用于治疗肾脏病的机制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①血流动力学作用:要了解ACEI和ARB的血流动力学作用,就要先了解肾脏的构造。
大家知道,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每个肾脏约有100万〜200万个肾单位,每个肾单位都由一个肾小体和一条与其相连通的肾小管组成,每个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两部分,肾小球是一团毛细血管网,各有一条入球小动脉和一条出球小动脉。
而ACEI 和ARB的主要作用就是扩张这些小动脉,而且扩张出球小动脉的作用大于扩张入球小动脉,从而降低肾小球球内高灌注、高滤过和高血压的“三高”情况,进而有效降低血压,达到保护肾脏、减少蛋白尿的效果。
②改善滤过屏障:肾小球的的毛细血管网组成了一个滤过屏障,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等疾病的患者中,滤过屏障受损是造成蛋白尿和肾脏损害的重要原因。
血管紧张素n能改变肾小球滤过膜孔径屏障,增加其通透性。
而ACEI和ARB阻断了血管紧张素n的效应,减少尿蛋白的滤过,从而减少蛋白尿。
③抑制肾组织炎症反应和硬化:血管紧张素II在肾脏里可以通过肿瘤坏死因子-3 (TGF- 3 )促进各种肾脏固有细胞增生,促进炎症细胞浸润与吞噬、粘附,促进肾小球细胞外基质增多等,从而造成临床上的肾脏损害。
全面剖析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降压药
全面剖析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降压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ATⅡRA)是最近推出的一类抗高血压药物。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肥大、心力衰竭、糖尿病、肾病等的发生、发展中起主要作用。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部分阻断ANGⅡ的形成,对上述的心、、肾疾病产生了显著的治疗效应,但一部分病人由于干咳等副作用难以耐受,从而研制出阻断ANGⅡ效应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作用于受体水平,可抑制各种途径生成的ANGⅡ。
从而比ACEI类药物更能完全有效地抑制RAS。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是一类很有希望的新型抗高血压药,已被WHO/ISH推荐为第一线药。
一、分类目前已知ANGⅡ受体亚型唷偶个即ATⅡ1、ATⅡ2、ATⅡ3、和ATⅡ4、简称AT1、AT2、AT3、AT4。
AT1主要分布于人体的血管、心脏、肾脏、脑、肺及肾上腺。
其作用包括:平滑肌收缩,醛固酮、儿茶酚胺、精胺酸加压素释放,调节体液量,促进细胞增殖。
AT2主要分布于人体胚胎组织,部分分布于脑和肾上腺髓质。
AT2的作用与AT1恰恰相反,调节组织生长,促进分化,使血管扩张。
目前对AT13、AT4研究较少。
现有的ATⅡ受体拮抗剂都是选择性AT1受体亚型拮抗剂,起哄AT1:AT2的作用比值在1000倍以上,ATⅡRA可分为三类:(1)二苯四咪唑类(或称联苯四唑类):以Losartan(氯沙坦,商品名科素亚,默沙东(MSD)公司生产)为代表,还有CANDESARTAN,IRBESARTAN等;(2)非二苯四咪唑类(或称非联苯四唑类):以ARBESARTAN 为代表,还有B1AR-2771等;(3)非杂环类:以VALSARTAN(缬沙坦,商品名代文,诺华(NORVATIS)公司生产)为代表。
氯沙坦是第一个口服非肽类AT1受体拮抗剂,与AT1受体具有高度亲和力,并具有特异性、竞争性、而无内在激动活性。
ARB的差异性
按2010年我国人口的数量与结构, 目前我国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1/5的成人患有高血压
患 病 率 ( % )
2010年版中国高血压指南
中国高血压流行病学变化趋势
近20年来,我国高血压患者的 检出,治疗和控制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我国2次高血压患者 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调查
26
必洛斯®的谷/峰比值在ARB 药物中最理想
10. Andersson OK. J Hum Hypertens,1997;ⅡSuppl 2: S63-4 11. Heuer HJ.J Hum Hypertens,1997;ⅡSuppl 2:S55-6 12. McClellan,et.al.Drugs. 1998;56:1039-4 13. Gradman AH.Hypertension. 1995;25:1345-50
Peptides Angiotensin 1-7 in the Spontaneously.pdf
抗高血压治疗: 剂量增加--副作用增加
• 耐受性:354个实验的荟萃分析 • 不同剂量药物与安慰剂相比的不良反应(%)
一半剂量 Thiazide BB CCB ACEI 2.0 5.5 1.6 3.9
13
ARB的化学结构
CI N N N S N CO2H N N N NH N COOH O
CO2H
N
N
N NH
COOH
EXP 3174
依普沙坦
缬沙坦
CH3 N
CO2H
必洛斯
N N
N
OCH2CH3
N N NH N N CH3
N N
CH3
N
O N
N
N NH
ARB类药物临床应用特点的比较
常见ARB类药物临床应用特点的比较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是一类通过拮抗血管紧张素II与AT1受体结合,而松弛血管平滑肌、对抗醛固酮分泌、减少水钠潴留、阻止生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内皮细胞凋亡从而达到平稳有效降血压、逆转心肌肥厚、改善心功能等药理作用的药物。
ARB除降压外,还具有心血管、肾脏保护及改善糖代谢的作用,优先选用的人群包括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心功能不全、房颤、冠心病、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或蛋白尿、代谢综合征患者。
临床常用的ARB类药物主要有氯沙坦钾片(科素亚、普美沙),厄贝沙坦片(安博维、安来),缬沙坦胶囊(代文、缬克、穗悦),替米沙坦片(立文、舒尼亚),坎地沙坦酯片(迪之雅),坎地沙坦酯胶囊(伲利安)。
现将以上五种沙坦类药物作简单介绍以加强医师、药师及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对不同沙坦类药物的认识和合理应用。
1.氯沙坦:氯沙坦钾片是最先上市的沙坦类药物,原创厂家是默沙东,商品名科素亚。
该药临床使用时间最长,循证医学证据比较充分,安全性较高。
但氯沙坦降压幅度不高,生物利用度较低,约为33%,同时氯沙坦半衰期不够长,大约只有6-9个小时,因此不一定能保证24小时平稳降压。
值得注意的是,氯沙坦已被临床研究证实对于伴有高尿酸血症的高血压患者除降压作用外还可明显降低血尿酸,推荐用于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的长期治疗。
2.厄贝沙坦:厄贝沙坦片,原创厂家是赛诺菲-安万特,商品名安博维。
与其他沙坦类药物相比,在单药控制血压的效果上,它的降压幅度要高些,更容易使血压达标。
厄贝沙坦吸收度高,约60-80%,半衰期也比氯沙坦要长,约11-15小时,这样药效持续时间长,基本可以达到24小时平稳降压。
另外,厄贝沙坦在逆转左室肥厚,减少尿蛋白,延缓肾功能恶化的研究循证医学比较充分。
因此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将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肾病作为厄贝沙坦的新适应证。
厄贝沙坦片(安博维)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唯一获得SFDA批准治疗合并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肾病的抗高血压药物。
选择抗高血压药物ARB还是钙通道阻滞剂
选择抗高血压药物ARB还是钙通道阻滞剂抗高血压药物对于患有高血压的患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
而在选择药物时,常见的两种选项是ARB(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和钙通道阻滞剂。
本文将就这两类药物进行比较,以帮助读者在选择时做出明智的决策。
一、功效和作用机制1. ARB(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是通过拮抗血管紧张素II受体的作用来降低血压。
血管紧张素II是一种导致血管收缩的物质,它的产生会引起血压升高。
ARB可以直接作用于血管紧张素II受体,从而抑制它的作用,降低血管收缩,放松血管,使血压下降。
2. 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细胞膜上的钙通道,减少钙离子进入细胞,从而使心肌细胞收缩力度降低,血管平滑肌松弛,血压下降。
二、药效比较1. 血压控制两种药物在降低血压方面都具有良好的效果。
研究表明,在最佳剂量下,ARB和钙通道阻滞剂可以将血压降至目标水平。
但需要注意的是,个体差异存在,某种药物对某个患者可能更加有效,因此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非常重要。
2. 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研究表明,ARB与钙通道阻滞剂在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方面效果相似,但各自有一些优势。
ARB有助于减少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降低血糖和改善肾功能,而钙通道阻滞剂则能减少短期冠心病发作的风险。
三、安全性和副作用1. ARBARB一般耐受性好,副作用较少。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头痛、乏力、腹泻等,严重的副作用较少出现。
2. 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在老年患者中常出现负性肌力作用、心动过缓等副作用。
此外,钙通道阻滞剂还可能引起头痛、水肿等不良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有所不同,可能存在一些特殊的个体差异。
因此,在选择药物时应咨询医生并参考个人身体状况和其他合并症。
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选择ARB或钙通道阻滞剂作为治疗药物是有效的。
两者在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事件风险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功效。
在选择时应考虑病人个体情况、合并症、耐受性以及临床表现等因素,与医生共同决策才能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ACEI和ARB药物临床应用
~D(难治性心衰需特殊干预者) 每一阶段都推荐应用的药物
(二)ACEI 用于心衰的适应证:
❖ 全部阶段 A、B、C、D 患者 ▪ 目前尚无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 但有心力衰竭高发危险的患者- 阶段A (IIa A) 阶段B、C、D(I A)
胎儿畸形
妊娠中晚期孕妇服用ACEI可引起胎儿畸形,包括羊水过 少、肺发育不良、胎儿生长延缓、肾脏发育障碍、新生儿 无尿及新生儿死亡等。新近报道提示,妊娠首3月中服用 ACEI也有可能引起胎儿畸形。
ACEI临床应用要点:
(1)从小剂量开始,如能耐受,每3~7d将剂量翻倍。 达到最大耐受量后,即可长期维持应用(证据级别1A)
(2)目前或以往有液体潴留的患者,ACEI须与利尿剂 合用,且ACEI起始治疗前需注意利尿剂已维持在最合适剂 量。如无液体潴留时亦可单独应用。(证据级别1A)
(3)ACEI一般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因二者有协同作用。 (1B)
(4)起始治疗后1~2周内应监测肾功能和血钾,以后定 期复查。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70
5~40 mg, qd
2.5~20 mg, qd
依那普利 11h
88
5~40 mg, qd** 2.5~20 mg, qd**
雷米普利 13~17h
60
2.5~10 mg, qd** 1.25~5 mg, qd**
咪达普利 8h
2.5~10 mg, qd* 1.25~5 mg, qd**
培哚普利 3~10h
ADR及处理:
肌酐上升过高(升幅>30%~50%)为异常反应,提示肾 缺血,应停药,寻找缺血病因并设法排除(减少利尿剂 剂量 ,肾功能通常会改善 , 不需要停用ACE抑制剂。 如因液体潴留而不能减少利尿剂剂量 ,权衡利弊以“容忍” 轻、中度氮质血症 ,维持ACE抑制剂治疗为宜。)待肌 酐正常后再用。肾功能异常患者使用ACEI,以选择经肝 肾双通道排泄的ACEI为好。肌酐>265 µmol/L患者应用 ACEI,尚有争论。 (2)蛋白尿 ACEI也可引起蛋白尿(罕见)。
比较 沙坦ARB
氯沙坦是第一个非肽类的ARB,对AⅡ受体有高度亲和力且具有口服活性。
缬沙坦作用稍高于氯沙坦(IC50=8.9*10-9mol/L)。
厄贝沙坦为缺乏氯沙坦中羟基的螺环化合物,但于受体结合的亲和力却是氯沙坦的10倍。
ARB于ACEI类相比有良好的耐受性,于ACEI相类似,ARB类的副作用直接与高血压蛋白原酶---血管紧张素通道的减弱有关,明显的副作用是干咳和血管性水肿。
由于与AⅡ受体特异性作用,ARB类不影响缓激肽和前列腺素的水平。
ARB类大多数不能在体内发生生物转化,大多数药物都以原型排出体外。
厄贝沙坦的这种代谢既没有实质上诱导或者抑制CYP450酶,也没有涉及通常的药物代谢机制。
厄贝沙坦体内不需要生物转化即有较强的AT1受体阻断作用,而且药动学较少受肝肾功能不全活或年龄性别影响,故一般不用调节剂量。
氯沙坦缬沙坦替米沙坦坎替沙坦厄贝沙坦
生物利用度(%) 33 25 42~57 42 60~80
起效时间(h) 1 2 1 2~4 2
达峰时间(h) 6 4~6 3~9 6~8 3~6
作用维持时间(h) 24 24 ≥24 ≥24 24
蛋白结合率(%) >98 96 99.5 99.6 96
分布容积(L) 34 17 53~96 10 500
清除半衰期(h) 2 6~8 18~24 9~13 11~15
排泄(尿/粪,%) 35/60 13/83 1/97 33/67 20/80。
ARB的药理学特性90
ARB的发现之旅
ARB的药理学特性
ARB的疗效与安全性
目录
ARB的发现之旅
ARB的药理学特性
ARB的疗效与安全性
目录
ARB的结构差异
从结构上来说,此类药物中的大部分成员(氯沙坦、缬沙坦、坎地沙坦和厄贝沙坦)均包含一个双苯基四氮唑基团 这个基团的作用是协助药物分子将其活性部分与AT1 受体结合。不同的ARB 中,双苯四氮唑基团与不同的亚基结合 替米沙坦的分子中没有双苯四氮唑基团,而是新型双苯并咪唑结构,脂溶性高
ARB类药物在对AT1受体亲和力相同的情况下,选择性越高,对AT2受体阻断越小,从而带来更多保护 而且AT1受体被高选择性阻断后,未被受体结合的血管紧张素II水平升高,进一步导致AT2受体被激活,带来临床获益
Siragy HM. Am J Hypertens. 2002;15(11):1006-14.
与溶媒对照组相比,缬沙坦可减少心肌梗死面积,但缬沙坦+AT2受体拮抗剂则可部分逆转该作用
Suang Suang Koid et al. Hypertension. 2014;63:768-773.
AT2受体拮抗, 可部分逆转ARB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Iwai M, et al. Circulation. 2005, 112(11):1636-43.
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μL/g)
基线
心梗后
野生型小鼠
心脏AT2受体超表达转基因小鼠
不仅使AT2受体不被阻断 而且AT1受体被高选择性阻断后,未被受体结合的血管紧张素II水平升高,进一步导致AT2受体被激活 在对AT1受体亲和力相同的情况下,选择性越高,对AT2受体的激活越多
Siragy HM. Am J Hypertens. 2002;15(11):1006-14.
选择抗高血压药物ACE抑制剂还是ARB
选择抗高血压药物ACE抑制剂还是ARB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对人体健康产生很多不良影响。
针对高血压的治疗,抗高血压药物是非常重要的选择之一。
在众多的抗高血压药物中,ACE抑制剂和ARB是两种常用的药物。
本文将对这两种药物进行比较分析,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并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高血压。
ACE抑制剂和ARB都是抗高血压药物中的一类,它们通过不同的机制降低血压。
ACE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生成,从而扩张血管,减少外周阻力,降低血压。
而ARB则是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受体,达到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效果。
这两种药物在降低血压方面的效果相似,都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但是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首先,ACE抑制剂和ARB在药理学和药代动力学方面略有不同。
ACE抑制剂需要在肝脏转化为活性代谢物才能发挥作用,而ARB则是直接与受体结合。
这一差异可能导致两种药物的代谢途径和消除速度存在差异。
其次,两种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对肾脏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由于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ACE抑制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肾脏的负担,对保护肾脏功能有一定的作用。
而ARB则对肾脏的保护作用相对较弱。
此外,两种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副作用也有所差异。
ACE抑制剂可能引起干咳、嗜睡等不良反应,而ARB则在这些方面副作用相对较小。
因此,在选择药物治疗高血压时,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个人受药反应需加以考虑。
最后,两种药物在临床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适应症方面的差异。
ACE 抑制剂在肾功能不全和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更为广泛,而ARB则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较为常见。
总结而言,ACE抑制剂和ARB是两种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
在选择使用哪一种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药物的特点进行综合评估。
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药物的药理学和药代动力学差异、对肾脏的影响、副作用以及适应症等方面。
最终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选择,帮助患者降低血压,预防和控制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奥美沙坦酯: ARB类药物的耀眼新星
安全性突出
• 总体来看,奥美沙坦酯具有很好的耐受性, 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似,唯一发生 率高于安慰剂组的不良反应是头晕(3% vs.1%)。多数不良事件较轻微且短暂,与 剂量、性别、年龄及种族无关。奥美沙坦酯 不通过肝脏CYP450酶系代谢,因此不会出 现与CYP450酶抑制、诱导或代谢有关药物 的相互作用。与地高辛或华法林未见明显的 相互作用,合用抗酸剂不明显改变奥美沙坦 酯的生物利用度。
降压疗效卓越超群
•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显示各剂量奥美 沙坦酯组的24 h平均、日间和夜间 DBP和SBP较基线的改变值均显著于 安慰剂组(P≤0.009),接受奥美沙 坦酯组治疗者的DBP控制率( SeDBP<90 mmHg)和SBP控制率( SeSBP<140 mmHg)显著高于安慰剂 组(P<0.001)。
降压疗效卓越超群
• 7项在欧美进行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 研究证实,每日口服1次奥美沙坦酯 2.5~80 mg,单药治疗轻中度高血压 疗效显著。治疗6~12周,奥美沙坦酯 组的坐位舒张压(SeDBP)、坐位收 缩压(SeSBP)平均下降9.6~14 mmHg和11.3~18 mmHg,明显高于 安慰剂组的6.2 mmHg和5.6 mmHg( P<0.001)。
降压疗效卓越超群
• 有关联合用药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多 中心研究证实,相比奥美沙坦酯或氢氯噻嗪 单药,奥美沙坦酯联合氢氯噻嗪的降压效果 更显著,降压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奥美沙坦 酯/氢氯噻嗪(40/25 mg)组在第8周的响应 率为92.3%。后续研究还发现,两药长期联 合治疗不仅能够持久控制血压,而且能使其 进一步改善。
奥美沙坦酯
• ARB一方面通过与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竞争性争夺血管紧张素 Ⅱ1型受体(AT1),通过阻断 AngⅡ和AT1结合,发挥降压和靶器 官保护作用;另一方面间接激活 AT2,导致血管舒张,减轻心脏负 担。而且,从安全性和依从性角度 来看,它比以往的抗高血压药物更 为卓越。
一文读懂ACEI与ARB
⼀⽂读懂ACEI与ARB肾素-⾎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是⼈体内调节⾎压的重要内分泌系统。
⾎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这两种药物都是通过作⽤于RAAS⽽发挥着⾎压调节作⽤。
如果⾼⾎压患者有下述情况,应⾸选ACEI或者ARB:❈⼼室肥厚、⼼脏扩⼤、⼼功能减退等⼼脏问题;❈不严重的肾功能异常导致的尿蛋⽩阳性;❈糖尿病。
ACEI和ARB药物作⽤机制不同ACEI药物:⾎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抑制相对⽆活性的⾎管紧张素Ⅰ向活性⾎管紧张素Ⅱ的转化,同时组织缓激肽降解,但⽆法抑制通过旁路⽣成的⾎管紧张素Ⅱ;ARB药物:⾎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与AT1受体竞争性结合,直接阻断⾎管紧张素Ⅱ与AT1受体结合。
ACEI和ARB药物效能⽐较根据ACEI药物是前体药还是活性药的状况,可分为三类:1. 前体药物在体内肝脏和消化道黏膜⽔解成活性代谢产物发挥作⽤。
⼀般来说,服⽤前体药物可改善吸收,并常常导致延迟起效和较长的作⽤时间。
2. ⾮前体药物,直接具有活性,通过肝脏代谢,如:卡托普利。
3. ⾮前体药物,直接具有活性,不通过肝脏代谢,如:赖诺普利。
ACEI药物效能⽐较:贝那普利=雷⽶普利拉(雷⽶普利体内的活性代谢物)>赖诺普利>依那普利拉(依那普利体内的活性代谢物)>福⾟普利拉(福⾟普利体内的活性代谢物)>卡托普利。
ACEI药物不仅对⾼肾素型⾼⾎压病⼈有效,⽽且对许多⾎浆肾素活性正常的原发性⾼⾎压病⼈也有效。
ARB类药物⼝服⽣物利⽤度⼀般较低【<5%,除厄贝沙坦(70%)】,但蛋⽩结合率⾼(>90%)。
ARB与AT1受体的亲和⼒⼤⼩:厄贝沙坦>替⽶沙坦=缬沙坦=EXP-3174(氯沙坦体内的活性代谢产物)>氯沙坦。
ACEI和ARB药物使⽤原则ACEI各品种均应从低剂量开始,然后逐渐加量⾄起效,⽼年⼈尤应如此,以避免⾎压过度降低;若⾮⾎压极⾼需迅速降压,⼀般宜⾸选长效ACEI(如培哚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治疗。
ARB类药物临床应用特点的比较
ARB类药物临床应用特点的比较1.药理作用:ARB类药物通过竞争性拮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从而阻断病理性的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
这一作用使得ARB类药物能够扩张血管、减轻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容量负荷和血管壁增厚,从而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并保护心脏和肾脏功能。
2.选择性:ARB类药物对AT1受体具有高度选择性,几乎没有对AT2受体的影响。
这一特点与ACE抑制剂相比,使得ARB类药物对喉头刺激和干咳的副作用较少,且不会影响到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反应。
3.缓慢起效:与ACE抑制剂相比,ARB类药物的起效时间较缓慢。
这主要是因为ARB类药物是在受体水平上发挥作用,而ACE抑制剂是通过阻断酶活性来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生成。
因此,ARB类药物需要相对更长的时间才能发挥作用。
4.血管保护作用:ARB类药物对血管壁有保护作用。
研究显示,ARB类药物可减少血管紧张素Ⅱ对内皮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激活,防止氧化应激反应的发生,进而保护血管内膜、中膜和外膜,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5.肾保护作用:ARB类药物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减轻肾小球内的压力负荷,降低滤过压和渗透压,改善肾小球滤过功能,减少尿蛋白的排泄。
此外,ARB类药物还能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异常增殖,防止慢性肾脏疾病的进展。
6.副作用:ARB类药物相对而言副作用较少,但也有一些可能的副作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头晕、乏力、低血钾、体位性低血压等。
7.适应症:ARB类药物主要适用于高血压、心力衰竭和糖尿病肾病等疾病的治疗。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ARB类药物可能对冠心病、脑卒中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也有一定的益处。
总的来说,ARB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选择性、血管保护、肾保护等特点。
由于其相对较少的副作用,常被认为是一类安全有效的抗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药物。
然而,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决定。
比较药代动力学
比较药代动力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药代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的科学,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药物在体内的表现和作用机制。
通过测定药物在体内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我们可以得到药代动力学参数,如生物利用度、分布容积、清除率等,从而为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本文旨在比较不同药代动力学方法的优劣,探讨药代动力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并展望药代动力学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结构和框架进行介绍,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把握和理解。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对药代动力学的概念进行介绍,阐述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意义和应用。
接着,我们将探讨药代动力学在药物研发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情况。
最后,我们将总结药代动力学的重要性,比较不同药代动力学方法的优劣,并展望药代动力学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读者可以逐步了解药代动力学的概念和意义,以及其在药物研发中的作用和前景。
这样的结构安排旨在系统地呈现药代动力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思路和学习路径。
1.3 目的:本文旨在比较药代动力学的不同方法和参数,以揭示药物在机体内的代谢和排泄规律。
通过对药代动力学的概念、参数和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总结药代动力学在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比较不同药代动力学方法的优劣,并展望其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指导,促进药物研发的进步和药物治疗效果的提高。
2.正文2.1 药代动力学概念药代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科学,它旨在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动态过程,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药代动力学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四个方面。
药物的吸收是指药物经过口服、静脉注射、皮下注射等给药途径进入体内的过程。
药物的分布是指药物在体内不同组织和器官中的分布情况,这关系到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副作用发生的位置。
苯磷硫胺片健康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苯磷硫胺片健康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苯磷硫胺片是一种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可以通过影响细菌酶系统,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和繁殖。
然而,了解药物在健康人体内的代谢和动力学特性对于其临床应用和合理用药至关重要。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苯磷硫胺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本研究纳入了50名健康志愿者,年龄范围为18-65岁。
每名志愿者在空腹状态下口服苯磷硫胺片100mg,并在给药后的不同时间点提取血样进行药物浓度测定。
同时,记录志愿者的一般生理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研究结果显示,苯磷硫胺片在健康人体内的吸收迅速。
药物的最高血浓度(Cmax)为xug/L,时间(Tmax)为1.5小时。
与此同时,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广泛,可进入多个组织和器官。
药物的体内清除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完成,并以尿液中代谢产物的形式排出体外。
药代动力学分析显示,苯磷硫胺片在健康人体内的消除半衰期(t1/2)为x小时。
药物的总体清除率(CL)为x L/h。
这些参数对于确定合理的给药剂量和给药频率非常重要。
本研究还发现,苯磷硫胺片在健康人体内的代谢速率与个体的性别和年龄无显著相关性。
然而,个体存在着轻微的个体差异。
同时,本研究观察到苯磷硫胺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耐受性良好,仅少数志愿者在给药后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如头痛、恶心等。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苯磷硫胺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苯磷硫胺片在健康人体内的吸收快速、分布广泛且个体差异较小。
这些结果为临床合理应用该药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究不同疾病人群对该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以进一步优化药物的使用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本研究详细揭示了苯磷硫胺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该药物在人体内吸收迅速,分布广泛,主要通过肝脏代谢排出体外。
性别和年龄对药物的代谢速率没有显著影响,但个体存在轻微的差异。
同时,苯磷硫胺片在健康人体内耐受性良好,仅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
这些结果为合理应用该药物提供了重要依据。
两种阿仑膦酸钠片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比较的开题报告
两种阿仑膦酸钠片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比较的开题报
告
题目:两种阿仑膦酸钠片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比较
背景:阿仑膦酸钠是一种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和高钙血症的药物,
具有较强的骨代谢调节作用。
目前市场上存在不同厂家生产的阿仑膦酸
钠片,其药代动力学特征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对两种阿仑膦酸钠片的
药代动力学进行比较,可以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更为精确的指导和参考。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两种阿仑膦酸钠片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明确其相似性和差异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研究内容:
1. 研究对象:拟招募40名健康成年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人。
每组分别服用两种阿仑膦酸钠片1次/d,连续7天。
2. 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阿仑膦酸钠浓度,并
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包括药物的吸收速度(Ka)、最大浓度(Cmax)、时间达到最大浓度(Tmax)、消除半衰期(t1/2)和总体清除率(CL/F)等。
3. 数据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计算各药
代动力学参数的平均值、标准差和95%置信区间。
同时,采用t检验或
方差分析等方法比较两种阿仑膦酸钠片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确定其相似
性和差异性。
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可以明确两种阿仑膦酸钠片的药代动力学
特征,包括吸收速度、分布和代谢的速度、和清除速度等参数,为两种
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比较和参考。
预期结果将有助于评估两种阿仑膦酸
钠片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其选择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ACEI和ARB治疗高血压的比较
素可以使这些动物对血管升压药的敏感性增加,有 的学者认为AngⅡ仅使SHR、WKY、VSMC肥大而 不增生,因此使用ACEI或拮抗剂可以治疗高血压动 脉粥样硬化和心肌肥大所引起的心力衰竭。
(6)对小动脉坏死病变的影响:AngⅡ可促使恶性
高血压所见的小动脉坏整死理p病pt 变产生和发展。
6
血管紧张素受体
抗剂、β受体阻滞剂及肼苯哒嗪治疗4~24周,
停药后ACEI组的血压仍能维持正常,而其他组
的血压则不能继续控制。研究认为,ACEI对微
血管结构异常的改善作用是ACEI停药后血压仍
能维持的关键。 整理ppt
20
ACEI对靶器官的保护作用(2)
(2)ACEI对心脏的保护作用:不少应用高血压大鼠 和人类高血压的研究表明,长期ACEI治疗可降低血压, 逆转心室肥厚和改善左室的舒张功能。产生这种作用 的机制可能有:①降低血压,从而降低了心脏的负荷; ②减少血管紧张素介导的肾上腺素释放;③抑制血管 紧张素Ⅱ引起的生长刺激作用;④减少胶原的形成。
增殖,增加交感神整经理pp活t 性。
3
血管紧张素Ⅱ作用(1)
(1)血管收缩作用:AngⅡ对小动脉有直接收缩的 作用,静脉注射AngⅡ引起动脉血压急剧升高,升 压作用比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NE)强10~40 倍。除了直接作用外,还可以通过提高外周组织对 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引起周围血管收缩,导致外周 阻力增加。肾血管对AngⅡ的收缩血管作用特别敏 感,能引起肾动脉强烈收缩,增加近段肾小管中 Na+的回吸收,从而抑制肾素分泌。
整理ppt
15
ACEI和ARB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两药均可减少ATⅡ与AT1的结合而发挥 血流动力学的有利作用。ACEI尚通过增 加缓激肽浓度而发挥额外的扩血管作用。
ARB类药物小结
ARB得作用机制Ang n受体主要分为4个亚型:ATI、AT2、AT3与AT4,其中AT3受体及AT4受体得作用目前还不清楚。
AT1亚型又可分为AT1A与AT1B,其可产生血管收缩、促心血管肥大及醛固酮分泌等效应;AT2得作用包括降压、激活酪氨酸激酶及抗细胞增殖与心肌保护等,且其激活与血管扩张机制有矢,可逆转AT1得血管收缩作用。
已证实AT2得缺乏与许多病理生理改变有尖,例如高血压、肾纤维化、胶原沉积等。
AT1受体主要分布于血管、脑、心脏、肾脏、肾上腺及神经组织中;AT2受体主要分布于肾脏、心脏、血管平滑肌、脑、肾上腺及损伤组织中,具有抑制组织生长、抑制细胞分化与凋亡作用。
ARB选择性阻滞Ang n与AT1受体结合,故可阻断AT1受体介导得Ang n得病理生理作用,AT1受体被阻断后,血浆中得肾素与Ang n水平增高,大量游离得Ang n更多地作用于AT2受体,AT2受体激活后可以通过内皮细胞来源得缓激肽与前列腺素得释放从而介导血管扩张剂一氧化氮得生成。
已有研究发现,在血管内膜受到损害后及在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细胞中AT2受体激活后可以产生抗增殖效应。
一般来说,ARB得选择性越高,说明对其AT1受体得选择性越强,而对AT2得激活程度也就越大。
ARB得作用特点国内外已经用于临床得8种ARB类药物分别就是氯沙坦、绷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依普罗沙坦、奥美沙坦酯与阿齐沙坦酯。
国内目前使用较多得就是前6种。
ARB类药物可分为两类:1)联苯四哩类,包括氯沙坦、绷沙坦、厄贝沙坦、坎地沙坦2)非联苯四卩坐类,包括替米沙坦、依普罗沙坦。
绷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及依普罗沙坦具有直接活性作用,无须转换即可起作用,而氯沙坦及坎地沙坦本身不具有活性作用,须转换才具有活性作用。
氯沙坦、坎地沙坦与厄贝沙坦由肝、肾两种途径代谢,60%以上随粪便排出,余下部分随尿液排泄。
替米沙坦几乎全部经过肝脏清除,其在肝脏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无药理作用,并快速地由胆汁排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o
小 40-50%
11-15
2 6
150-300 qd
50-100 qd/bid 80-320 qd
不变
减量 减量
不变
不变 慎用
1
Data on file, Bristol-Myers Squibb Cozaar® Losartan U.S. Product Information,1995 3 Diovan® Valsartan U.S. Product Information,1996 4 Criscione et al., 1995
2
5 6
Delacretaz et al., 1995 Morimoto and Ogihara, 1994 7 Klemerns et al., 1996
安博维/安博诺 价格优势
(数据来源于四川省药品集中采购交易平台)
通用名 厄贝沙坦 氯沙坦 氯沙坦 缬沙坦
商品名 安博维 科素亚 科素亚 代文
美卡素
必洛斯 安博诺 海捷亚 复代文
柏林格殷格翰
武田 赛诺菲安万特 默沙东 诺华
80mg×7
8mg×7 150/12.5mg×7 50/12.5mg×7 80/12.5mg×7
40.20
41.10 40.30 49.70 51.20
5.74
5.87 5.75 7.10 7.31
7.78%
9.2%
18.9% 21.3%
生产厂 赛诺菲安万特 默沙东 默沙东 诺华
包装 150mg×7 50mg×7 100mg×7 80mg×7
零售价 /盒 37.30 49.30 62.30 47.80
每日药 价/元 5.32 7.04 8.90 6.82
价格优势 比例
24.3% 40.1% 22.0%
替米沙坦
坎地沙坦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 氯沙坦/氢氯噻嗪 缬沙坦/氢氯噻嗪
Burnier M. Circulation. 2001;103;904-912
安博维AT1阻断作用 大约是缬沙坦的2倍和氯沙坦的3倍
Burnier M. Circulation. 2001;103;904-912
安博维降压疗效显著优于氯沙坦
收缩压每下降2mmHg,心血管死亡危险降低约10%
Kassler-Taub K, et al. Am J Hypertens. 1998 ;11(4 Pt 1):445-453
安博维降压疗效显著优于缬沙坦
收缩压每下降2mmHg,心血管死亡危险降低约10%
Mancia G, et al.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2002;7:135-142
安博维药代动力学优势
半衰期 化合物 食物影响 (小时) 剂量 (mg) 肝功能 受损 肾功能 受损
厄贝沙坦
缬沙坦
坎地沙坦 厄贝沙坦 替米沙坦 氯沙坦
安博维更强AT1受体阻断
选择性
ARB类药物对AT1受体的选择性均>1000
选择性更高没有临床意义
亲和力
厄贝沙坦 > 缬沙坦 > 氯沙坦
结合形式
(脂溶性高低)
竞争性:氯沙坦、缬沙坦 非竞争性:厄贝沙坦
解离度
阻断强度
缬沙坦>氯沙坦>厄贝沙坦
安博维AT1阻断作用 比缬沙坦和氯沙坦更强效更持久
因此,对AT1受体的特异选择性决定了ARB的代谢改 善功效
ARB抑制
RAS的功效↑
对AT1/AT2受体的选择性
30000
30000 25000
ARB的
20000
15000 10000 5000
10000
AT1选择性↑
8500 3000 1000
ARB对AT2良性 作用的促进功效↑
Siragy HM. Am J Hypertens 2002; 15(11): 10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