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8专题突破练22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病句修改题)
2020高考语文二轮课件:专题八 语言文字运用客观选择题
![2020高考语文二轮课件:专题八 语言文字运用客观选择题](https://img.taocdn.com/s3/m/5c92e21aaf1ffc4fff47ac19.png)
B的.从细容小不而迫无关紧繁要文的部缛分节。根据消后耗面的“陷琐阱屑”,选用“繁文缛节” C更生.安恰产之当生若。活素“需消要耗而细”消枝多耗指 财末因 物节。使由用语或消境受费看自然,应力用深侵“渊蚀消而耗损”耗。;““陷消阱费””比指喻因 D害.从人容的不圈迫套;“深细渊枝”末比节喻无法摆消脱耗的困境深。渊由语境中“误入”可知,
要。
相同点:
不同点: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16-
答案:(1)选“申述”。相同点:都有说明的意思。不同点:“申诉”的词 义使用范围较“申述”的词义范围小,它是指诉讼当事人或其他公民 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不服时,依法向法院或检察院提出 重新审理的要求;“申述”指详细说明(理由、来意等)。 (2)选“咄咄逼人”。相同点:都有气势汹汹,使人难以接受的意思。 不同点:前者的应用范围广,不只用于人,还可用于气势、形势、命 令等;后者只用于人,并含有傲慢自大的意思。
相同点:
不同点: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18-
答案:(1)选“操纵”。相同点:都是动词,都有“掌控”的意思。不同 点:“操纵”,一般指用不正当手段暗中支配、控制人或社会性的较重 大的事物。“控制”,中性词,不让任意活动或事物超出范围。对象常 是速度、数字、交通、生产以及思想、感情等。 (2)选“如虎添翼”。相同点:都表示增添了力量。不同点:前者指使 强的更强,一般用于人或组织,带褒义;后者则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 长恶人的势力,带贬义。
-23-
梳理与诊断 纠偏与补弱
重难问题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梭罗去瓦尔登湖,独自一人在那儿,
2020高考语文二轮专题突破练22 语言文字运用客观选择题(病句修改题) Word版含解析
![2020高考语文二轮专题突破练22 语言文字运用客观选择题(病句修改题)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825cb57c5da50e2524d7fb8.png)
专题突破练22语言文字运用客观选择题(病句修改题)(时间:45分钟满分:30分)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对世界文学的了解,也进一步加深了中国作家对本土文化传统重要性的认识。
近年来,先锋文学诸多作家重新回到了文学的现实主义立场,用心描绘中国故事。
中国文学正向世界发出自己有力的声音、建构起自己鲜明的形象,正进入繁荣发展的新时期。
A.近年来,先锋文学的诸多作家重新回到了现实主义的文学立场,用心描绘中国故事。
B.近年来,诸多先锋文学作家重新回到了文学的现实主义立场,用心描绘中国故事。
C.近年来,先锋文学的诸多作家重新回到了现实主义的文学立场,用心讲述中国故事。
D.近年来,诸多先锋文学作家重新回到了现实主义的文学立场,用心讲述中国故事。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有许多共通性。
比如,科学与传播都需要质疑精神。
科学上的权威理论要接受质疑,被后人不断完善,甚至最终被否定;同样,对信息传播也需要养成质疑的习惯。
如果受众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更不至于被谣言蒙蔽。
A.受众如果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更不至于被谣言蒙蔽。
B.如果受众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至于被谣言蒙蔽,更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
C.受众如果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至于被谣言蒙蔽,更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
D.如果受众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就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更不至于被谣言蒙蔽。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对农民来说,背井离乡和抛家别亲进城务工牺牲太大,在本区域内多元发展,从多个产业融合发展中获取收益的模式更为可行。
没有比较高的生活待遇,人心必背;没有支撑产业的田园综合体,也只能是一副空皮囊。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21-22题语言文字运用(含答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21-22题语言文字运用(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0a68bc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4b.png)
第21-22题语言文字运用专项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事实上,这一任务看似迷人,实则繁难,如同_ ① _。
试想一下,你手里有一袋子的不规则碎片,拼在一起,将会呈现出古罗马的城市地图,但是碎片上的线条黯淡而无法卒读。
你知道还没有完成,但是许多碎片的边缘已经被老鼠啮去,某些碎片又被发现属于其他地图,你无法确知有多少不相干的碎片掺入袋中。
当你考证并比较这些碎片,在桌上把它们移来挪去,你感到万分烦恼,它们就是没法严丝合缝;_ ② _,因为有不少碎片能够完全拼合。
这真是一种令人着迷的游戏。
第一个试图摆弄七巧板、给杜甫建立年谱或年表的是吕大防(1027-1097)。
显然,他把大部分考验他耐性太久的碎片都放回了袋子;如此而来,最后得到的年谱就过于简单,而且许多碎片还放错了位置。
_ ③ _,还有不少人也试过这个游戏。
1153年,鲁訔编撰的年谱分量充实,大量杜甫生平行实被恰如其分地置于年谱中,后世学者可以欣然享用这些成果。
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8 个字。
2.文中加粗的"碎片"和"游戏"分别指什么?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很多人知道人参果,是从吴承恩的《西游记》开始的。
《西游记》第二十四回提到,万寿山五庄观有人参果,又名草还丹,“①_______,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四肢俱全,五官咸备。
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
实际上,市场上售卖的人参果,正名叫“香瓜茄”,它同茄子、辣椒和西红柿一样,②_______。
这些茄科植物生长旺盛,花芽质量好,果实产量高,果实颜色鲜艳。
香瓜茄当然不是来自五庄观,安第斯山脉的温带区域才是它的老家——哥伦比亚、秘鲁、智利都是它的原始分布区。
这种茄科植物对生长环境并不挑剔,从海滨到海拔3000米的高山,③_______。
只要没有长时间的霜冻,即便是温度降低到-2.5℃,它们也能生长。
专题08语言文字运用(简答题)-2023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语文分项汇编(解析卷)
![专题08语言文字运用(简答题)-2023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语文分项汇编(解析卷)](https://img.taocdn.com/s3/m/f4d6738a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5c.png)
专题08:语言文字运用(简答题)(2023·全国·统考新高考I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忘记重要信息而懊恼,幻想着要是能过目不忘该多好啊!其实,我们更应该庆幸 A ,因为遗忘可以降低记忆带来的认知负荷,使认知系统能够更加高效地工作。
而超强记忆力往往是以牺牲抽象、泛化能力为代价的。
从下面例子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有一位记者,①拥有人们只能望其项背的超强记忆力。
②他虽然能轻松地记住一长串数字,③却发现不了其中的规律;④他脑海里充满各种孤立的事实,⑤却不能归纳出一些模式将它们组织起来。
⑥这促使他不能理解隐喻等修辞手法,⑦甚至复杂一点的句子。
⑧记忆大师奥布莱恩曾多次获得世界记忆锦标赛冠军,⑨虽然他的阅读理解能力比常人低很多,⑩听课的时候也很难集中注意力。
也许正是牺牲了一部分记忆,我们才有了独一无二的归纳和抽象思维能力。
网络时代,我们没有办法也没有必要 B ,毕竟互联网随时可以帮我们查阅。
不过我们也不能过于依赖互联网,像互联网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似的。
通过一些训练提升记忆力,也一直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
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A:自己拥有遗忘的能力B:记住所有的信息2.语句①可修改为:拥有人们难以望其项背的超强记忆力。
语句⑥可修改为:这导致他不能理解隐喻等修辞手法。
语句⑨可修改为:但是他的阅读理解能力比常人低很多。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A处,由“因为忘记重要信息而懊恼,幻想着要是能过目不忘该多好啊”可知,我们希望拥有过目不忘的能力,而“其实”意味着前面的认识是不正确的,因此我们应该庆幸的是自己拥有与过目不忘相对的能力,根据后面的“因为遗忘可以……”可知,此处可填“自己拥有遗忘的能力”之类的内容。
2020高考语文大二轮优选新题:题点八 语言文字运用 题点对点练22
![2020高考语文大二轮优选新题:题点八 语言文字运用 题点对点练22](https://img.taocdn.com/s3/m/03d6cd7176c66137ee0619a6.png)
题点对点练22理清语脉,找准接榫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字。
在电影院里,我们大概都曾有过这样不愉快的经历:在你聚精会神地静坐着看电影的时候,会忽然觉得①。
动得很匀,不至于把你从座位里掀出去;动得很促,②。
颤动之快慢急徐,恰好令你觉得他讨厌。
大概是轻微地震罢?左右探察震源,③。
在你刚收起心来继续看电影的时候,颤动又来了。
如果下决心寻找震源,不久就可以发现,毛病大概是出在附近的一位先生的大腿上。
他的足尖踏在前排椅撑上,绷足了劲,利用腿筋的弹性,很优游地在那里发抖。
2.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①?山崩、滚石等地质灾害可能会出现在一些山石不稳固的山区;不良天气情况有可能增加登山者迷路或失足等危险情况出现的几率。
②,人们应当向山崩、滚石运动的垂直方向逃生,寻找稳固的大石等可供藏身的地方躲避。
如果在登山过程中遭遇不良天气,应立即停止登山活动,就近寻找安全区域,等待不良天气消失,或者利用通讯手段,③。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字。
酒中有一种物质叫作氨基甲酸乙酯,该物质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可能致癌的物质。
因此,①。
饮酒还是要控制量,不要贪杯。
那么,②?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一个体重为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喝4斤酒,是安全的。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③,加热的温度将直接决定了安全饮用的范围。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字。
就现有技术而言,移民火星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能否确保旅途安全,而是能否确保①。
他们会因失重而导致肌肉萎缩、骨质疏松,易因更多宇宙射线的辐射而引发癌症,可能因长时间居于狭窄空间而产生心理疾病等。
此外,②,如何建立永续基地也是巨大的挑战。
2020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四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八 辨析并修改落实训练高效增分
![2020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四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八 辨析并修改落实训练高效增分](https://img.taocdn.com/s3/m/c65e67fd67ec102de2bd89cf.png)
针对提升三想全辨析角度表达准确流畅病句修改题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造成传统文化魅力缺失的主要原因是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缺乏重视,②以至于人们对传统文化表达缺乏兴趣。
③社会上“回归传统,重视传承”意识增强,④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困境和压力正逐渐得到释放。
⑤政府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⑥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生活,⑦通过融合彰显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⑧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是对传统文化自身价值的一次检验,⑨好的表达方式能改变人们对事物的评价和认知。
答:答案:(1)①;修改为:去掉“造成”;(2)③;修改为:“社会上”之前加“随着”;(3)④;修改为:“释放”改为“缓解”;(4)⑨;修改为:“评价”和“认知”互换位置。
2.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中国文化建设不应对国外文化采取拒绝态度,②而是应去伪存真,保留和选择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文化元素。
③在新媒体环境下,新媒体利用先进技术让更多的国外文化进入中国,④给予我国文化创造更多的选择机会,⑤应从众多国外文化中进行筛选,将优秀文化予以保留。
⑥值得注意的是,西方文化的传入将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冲击,⑦即便是在新媒体时代,⑧文化的传播也存在“西强中弱”的现象,⑨但文化建设必须实现交流和碰撞中才能凝聚文化精髓。
答:答案:(1)②;修改为:“保留和选择”改为“选择和保留”;(2)④;修改为:“给予”改为“为”或“给”;(3)⑥;修改为:“将”改为“会”;(4)⑨;修改为:“实现”改为“在”。
3.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是国家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②现阶段,我国城镇养老保障体系已逐步完善,③但农村地区的养老水平相对落伍,④这使得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呈现出一定的“碎片化”,⑤阻碍了城镇化的推进,⑥影响着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 语言文字运用客观选择题(词语辨析题) 习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 语言文字运用客观选择题(词语辨析题) 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1728e767ec102de3bd8918.png)
专题突破练20语言文字运用客观选择题(词语辨析题)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经典需要认真阅读文本。
经典是不可重复的创造,包含着丰厚的文化积淀与人性。
阅读它可以借我们一双慧眼,人间真情百态;可以让我们渺小的心灵与伟大的心灵产生共鸣,让我们的精神同作家的精神,让我们的心灵得到诗性的滋润,变得而细腻。
A.内涵洞察浑然一体丰满B.内含洞见水乳交融充满C.内涵洞见水乳交融丰满D.内含洞察浑然一体充满2.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儒学作为一种精神导向,在唐诗的创作宗旨和思想内涵中,对其产生了而又深远绵长的影响。
通过对儒学的吸收、、融合,唐诗逐渐开拓着自身新的发展道路,尤其在应制、宦游、乐府、咏史等多种诗歌类型中,形成了的诗性表达。
A.渗透潜移默化转化文质浑融B.渗漏潜移默化转化文质彬彬C.渗透耳濡目染转变文质彬彬D.渗漏耳濡目染转变文质浑融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一个人处世,拿得起是一种勇气,放得下是一种。
对于人生道路上的鲜花、掌声,有处世经验的人大都能,屡经风雨的人更有自知之明。
对于坎坷与泥泞,能以平常心视之,就非易事了。
既来之,则安之,便是一种超脱,这种超脱足够人们受用。
A.气质刮目相看只是终生B.品位满不在乎于是终身C.度量等闲视之但是终身D.修养置若罔闻便是终生4.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文学形象是文学理论中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范畴。
在黑格尔的美学体系中,形象具有多义性。
一般认为,文学形象能够使读者更加集中地欣赏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作品里悲伤与喜悦的感情,其中的美好和丑恶,获得美的享受。
A.五花八门领会判定从而B.包罗万象领会判别从而C.五花八门感受判别因而D.包罗万象感受判定因而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文学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
若论文学的悠久,只有古希腊文学、古印度文学可以与中国文学比肩;若论文学传统的不断,任何别的国家和民族的文学都不能与中国文学。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8(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8(附参考答案和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7ddd8d0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df.png)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红楼梦》事无巨细,皆刻画无遗,工笔细描,笔笔都勾连开去;《水浒传》删繁就简,①,朝一个目标进发,只突出聚光灯下的行动,其余都模糊成背景。
这是因为,( )。
大观园的社会生活形态是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作者讲究细节的丰缛与感官的华美。
而梁山泊则险象环生,杀机四伏,说话人线条比较粗放,常有“说时迟,那时快”的强烈动感。
宋淇是唯一曾经把曹雪芹与荷马②的人,因为小赫胥黎指出荷马的伟大就在于能够将事物的整个真相全盘托出,这在宋淇看来,一如曹雪芹的③,遍观圆照。
如此看来,《红楼梦》在感官、语言上的品位是不是比《水浒传》要高出许多呢?不能这么说。
文字的繁简都是服务于总体需要的。
《水浒传》是行动中的诗,好汉们走的都像是一条空荡荡的路。
不是从作者看来,而是从人物看来,途中没有什么好瞧的,安全走到就不容易了。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分)2.文中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4分)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两者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形态有显著不同B.《红楼梦》的整体内容更需要工笔C.两者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形态是不相同的D.《红楼梦》的内容比《水浒传》更需要工笔(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近年来,网络文艺有不断迭代的内容与形式。
题材内容上,《大江东去》《复兴之路》《大国重工》等作品①,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伟大成就;《大医凌然》《大山里的青春》《幸福不平凡》等则从小处着笔,书写平凡人的不懈奋斗。
②,从给观众更多自主权的互动影视、更适配手机屏幕的竖屏影视,到更有叙事感和个人色彩的视频日志,基于媒介特性的探索从未止步。
在网站上无论是“追更”类型小说,打开视频网站边发“弹幕”点评边看剧,还是在手机上“云看展”,到短视频开展的网红景点“打卡”,网络文艺凭借其③,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人教版】2020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突破训练题型组合练8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实用类文本阅读
![【人教版】2020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突破训练题型组合练8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实用类文本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b3961c4467ec102de3bd893e.png)
组合练八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实用类文本阅读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苔痕的意象为中国诗人所钟爱,那湿漉漉的苔痕最不起眼,但却无处不在:在古地边,在石罅旁,在茵茵的绿草深处,在森森的古树上,在诗人的心中________地蔓延,周邦彦《花犯》词“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
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青苔标志着静寂,那永恒的静寂,只有________的地方才有青苔,青苔显示出永恒的宁静,显示出野趣、古朴和稚拙。
青苔的出现,在宁静中向人昭示________的消息,诗人们借此执拗地诉说着变化中的不变,世事变化只是表象,( )。
在中国古代艺术中,存在着把玩青苔的心理。
他们通过对青苔的咀嚼,表达对人生________的思考。
把玩青苔,就如同中国诗人喜欢把玩残花的心态一样。
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那股将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发展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A.无边无际人迹罕至亘古不变雪泥鸿爪B.不着边际荒无人烟颠扑不破痛定思痛C.无边无际人迹罕至颠扑不破痛定思痛D.不着边际荒无人烟亘古不变雪泥鸿爪【解析】无边无际: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不着边际:意思是挨不上边,形容言论空泛,不切实际,离题太远。
“不着边际”含有贬义,用在这里感情色彩有误。
人迹罕至:人的足迹很少到达。
指荒凉偏僻的地方。
荒无人烟:形容地方偏僻荒凉,见不到人家。
“荒无人烟”语意太重,用在这里不合适。
亘古不变:从古至今永远也不会改变。
引申义为空间和时间上延续不断。
颠扑不破:无论怎样摔打都破不了。
比喻言论、学说等牢固可靠,永远不会被驳倒推翻。
“颠扑不破”不能修饰“消息”。
雪泥鸿爪:意思是融化着雪水的泥土,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痛定思痛:悲痛的心情平静之后,再回想当时所遭受的痛苦。
指吸取教训,警惕未来。
“痛定思痛”与语境不符。
2020高考语文运用文字运用语段组合(选择题)各题击破技巧+专题训练(含答案)
![2020高考语文运用文字运用语段组合(选择题)各题击破技巧+专题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758725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9b.png)
2020高考语文运用文字运用语段组合(选择题)各题击破技巧+专题训练(含答案)2020高考语文备课运用文字运用选择题各题解题技巧及专题训练(含解析)一、词语辨析题(选择题)1. 看相异词素题目中需要辨析的词语,往往既有相同的词素,也有相异的词素。
所以,考生必须紧紧抓住相异的词素,并细心甄别,才能做到准确选用。
如:国家有关部门的____(A.监测B.监控)结果表明,广东大亚湾核电站运行一年,废液、废气排放量均大大低于国家标准。
“监测”和“监控”都含有“监视”之意,但“监测”强调“检测”,“监控”强调“控制”。
句中“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排放量均大大低于国家标准”是“检测”的结果,而非“控制”的结果,所以应选用“监测”。
2. 看对应搭配词语的搭配有主谓搭配、动宾搭配和修饰限制语与中心语的搭配等,在搭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其对应性。
如:在5月4日结束的第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杭州市有关部门与中国动画学会签订了合作____(A.协议B.协约),准备共同培养动漫人才,开发动漫资源。
“协议”指国家、政党或团体间经过谈判、协商后取得的一致意见:“协约”指协商订立的条约。
与“达成”搭配,可用“协议”;与“签订”搭配,应选用“协约”。
3. 看语法规定有些实词在使用的过程中,有语法上的特定要求。
要做到准确选用,就必须把准语法上的规定。
如:他通过脚踏实地地____(A.躬身B.躬行)党的创新理论,使得党的创新理论的威力通过传播者知行统一的人格魅力更好地发挥出来。
“躬身”指亲身,副词:“躬行”指親身实行,动词。
所填词语后有宾语“党的创新理论”,所以应选用动词“躬行”。
4. 看前后照应实词的使用要契合语境,就必须注意与上下文的照应,它既包括语意上的照应,也包括事理上的照应。
如:面对“两会”代表、委员的依法____(A.质对B.质询),有的官员虽然还不能圆满答复,但都表现出虚心接受、认真反思的态度。
“质对”指对证,对质;“质询”指质疑询问。
2022年高三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题】精选专练卷08附答案解析
![2022年高三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题】精选专练卷08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5d5aa66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e7.png)
2022年高三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题】精选专练卷081.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中国印章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绚丽多彩和中华文化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符号之一。
中国印章文字首选篆文,故称为篆刻印章,早期多用铜、金、玉等为印材,后以石质为主。
石质印材的使用为文人和艺术家用刀刻印开辟了新的天地。
刻印的刀法大致可分为两种∶冲刀和切刀。
冲刀行进较快,很像书法中一拓直下的笔法,能表现出的气势;切刀则行进较慢,用短程碎刀连续切成,犹如书法中的涩笔,能表现出道劲凝炼、厚实稳健的气象。
中国印章运用铁刀精雕细刻时,既创造中国绘画的艺术美感,也直接体现中国书法的运笔特征。
古往今来的中国印章设计者、制作者,常将自己的审美情趣注入创作之中。
历代众多文学家、书画家对印章,许多印家也兼工诗书画,他们常常取用一些警世恒言或诗词佳句作为印章内容。
欣赏此类印章,人们往往在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意陶。
18.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博大精深淋漓尽致情有独钟潜滋暗长B.博大精深酣畅淋漓情有独钟潜移默化C.博采众长酣畅淋漓情深义重潜滋暗长D.博采众长淋漓尽致情深义重潜移默化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中国印章运用铁刀精雕细刻时,既直接体现中国书法的运笔特征,也创造中国绘画的艺术美感B.中国印章运用铁刀精雕细刻时,既彰显中国绘画的艺术美感,也直接体现中国书法的运笔特征。
C.中国印章运用铁刀精雕细刻,既直接体现中国书法的运笔特征,也彰显中国绘画的艺术美感。
D.中国印章运用铁刀精雕细刻,既创造中国绘画的艺术美感,也直接体现中国书法的运笔特征。
20.下图是"厚德载物"的印章作品,请结合上则材料简要说明其艺术特点。
(5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2020高考复习专题之语言文字运用(含详细答案解析)
![2020高考复习专题之语言文字运用(含详细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3837c74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2e.png)
2020高考复习专题之语言文字运用(含详细答案解析)高考复习专题之语言文字运用【教材分析】高考模拟试卷依据《考试大纲》考点要求和《考试说明》的题型命制,有“选择题”(客观题)和“语言表达运用”(主观题)两种形式,考查汉字、词语、句子、等知识,语法、修辞、逻辑知识以及综合运用汉语知识的能力。
对应在模拟试卷中1-7题。
基本上呈现“稳中略有变化”的特点,变化之处与命题者命题意图及社会热点有关。
1-4题为选择题,以字音、字形、词语和语病为主,兼顾语言文字知识与能力,5-7题为语言表达运用题,考查学生选用、变换、仿写句式、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等方面的能力,体现语言运用简明、得体、连贯、准确、鲜明、生动的要求。
【教学目标】1、通过仔细审题,学生揣摩题意;2、通过生活中习惯性用词的错误举例,学生掌握“粜卖”“汤匙”“扺掌而谈”“田塍”等字音;3、通过讲授、识记等方法,学生理解并记住“因人成事”“闯红灯”等词的意思;4、通过选项对比法,学生提高语言运用题的得分率,尽量在选择题上做到少失分;5、通过分析近几年高考的命题规律和趋向,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对比分析法,学生提高语言运用题的得分率,尽量在选择题上做到少失分;2、通过词义推断法,学生能正确使用词语(熟语);3、通过主观题的训练,学生灵活运用各种修辞。
【教学过程】单选题1.下列诗句没有做到对仗工整的一项是()A.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B.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D.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2.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B.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C.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D.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3.下列歌词中,运用手法与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是A.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
B.我用回忆剪成一部无声电影,纪念我们真挚的曾经。
C.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
D.思念在发烫,看着你的脸庞,背着行囊,说要去远方。
(浙江)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语言综合运用专项突破含答案
![(浙江)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语言综合运用专项突破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3e049fd15abe23492f4d03.png)
语言综合运用专项突破作业(4)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记者从天宫二号空间应用系统总部获悉,天宫二号正运行在距地面393公里的近圆对接轨道上,设备工作正常,运行状态良好,满足交会对接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
B.《昆曲艺术大典》的编辑出版不仅对昆曲的传承、抢救、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将会带动古典戏曲甚至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C.中国犹如一艘航行在茫茫海洋上的巨轮,这艘巨轮正是通过不断制定新的战略目标,并不断推动战略目标的实现,一步一步地驶向美好的彼岸的。
D.南科大这届毕业生之所以备受外界关注,不仅因为他们是该校“去筹转正”后招录的学生,更因为他们是南科大通过“综合评价录取模式”录取、并获得教育部认可学历的大学。
答案 C解析A项缺少宾语,应在句末加“的条件”。
B项语序不当,应改为“抢救、保护、传承”。
D项主宾搭配不当,应将“大学”改为“学生”。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星耀南湖”精英峰会与浦江创新论坛的携手,体现了嘉兴接轨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机遇,顺应了两地合作交流的态势。
B.25日晚上,北京警方公布对红黄蓝新天地幼儿园疑似虐童事件调查,一名幼儿园老师因涉嫌虐待被看护人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C.这些年,重新站稳脚跟的实体书店除了具有图书销售功能外,往往还成为功能复合的文化空间,成为助推全民读书的重要场所。
D.北京时间11月22日凌晨,欧冠小组赛H组第5轮,多特蒙德队在主场经过90分钟的激烈拼搏,热刺队2∶1战胜东道主,获得小组出线权。
答案 C解析A项搭配不当,“体现”与“机遇”不搭配,应把“机遇”改成“意识”。
B项成分残缺,“公布”缺少宾语中心语,在“调查”后加“结果”。
D项中途易辙,“多特蒙德队在主场经过90分钟的激烈拼搏”后没有相应谓语成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14个国家的驻华使领馆官员来到舟山,领略了“诗画浙江”的海岛风情:在“南海观音”,他们为东方佛教文化所吸引;在普济禅寺,又叹服于杰出的古代建筑工艺。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八语言文字运用专题能力训练十五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八语言文字运用专题能力训练十五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https://img.taocdn.com/s3/m/c338ed80cc17552706220849.png)
专题能力训练十五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1.(2020·全国Ⅱ卷)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
②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商场里琳琅满目的高档电器也不再望尘莫及....了。
③他在学习上坚持博学审问....,对待工作更是兢兢业业,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④由于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不肯认真调查研究,他对群众的意见总是充耳不闻....,所以常常受到大家的批评。
⑤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被弄得左支右绌....,狼狈得很。
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中一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的焦点。
A.①②⑥B.①③⑤C.②③④D.④⑤⑥2.(2020·全国Ⅲ卷)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我们应该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创新协同机制。
②小庄从小就对机器人玩具特别感兴趣,上学后喜欢收集机器人模型,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模型已经汗牛..充栋..,整整一间屋都摆满了。
③约翰逊的学术方法虽比较新颖,但其学术成果得到学术界公认的却不是很多,再加上其追随者大都等而..下之..,以致他的学术地位一直不高。
④张家界独特的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徜徉其间,峰峦叠嶂,峪壑幽深,溪流澄碧,让人乐.不思蜀...。
⑤近年来,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虚假广告的监管,使得滥竽充数....的广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⑥丹·罗斯嘉德发明的“雾霾塔”是一种利用静电吸附尘粒原理的环保装置,脏空气滔滔不绝....地从塔顶进入后,能在塔中间得到净化。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④D.②⑤⑥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德国是希腊最主要的国际债权国之一,经历过两轮失败的救助行动,给病入膏肓....的希腊继续提供资金援助的做法在德国十分不受欢迎。
2020高考专项训练专题汇总八最新语言文字运用专练
![2020高考专项训练专题汇总八最新语言文字运用专练](https://img.taocdn.com/s3/m/fa5ab49016fc700abb68fcf6.png)
2020高考专项训练专题汇总八:最新语言文字运用专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9分)停留于观念,其价值的实现就无从谈起。
因此,理念创新必须进入实践领域,将观念形态为实物形态和服务形态,才能实现其价值意义,而文化消费则是实践层面的重要环节。
在我国,当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特别是在逐步进入全面小康之后,精神文化消费必然成为人们普遍的需求。
文化消费表面上看来只是一种市场行为,受到商业规律的,但作为精神产品的消费,其特殊性是的:文化产品所传递的审美趣味、价值理念,无时无刻不都在地影响着消费者,塑造着人们的精神乃至灵魂。
在这个意义上,对文化消费的考察,就远不能仅仅局限于从一般商品消费行为去着眼。
事实上,()。
精神文化消费的高品位,显示的既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更是一个民族审美品味、精神风貌的体现,是比硬实力更有意义的精神价值与力量。
这种力量甚至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A.转化制约显而易见潜移默化B.转变制约显而易见耳濡目染C.转变限制不言而喻耳濡目染D.转化限制不言而喻潜移默化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物质富足之后需要进行精神文化消费,这不仅关系着一个民族发展的前景,而且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文明水平。
B.精神文化消费是物质富足之后的需要,不仅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文明水平,而且关系着一个民族发展的前景。
C.精神文化消费不仅是物质富足之后的需要,而且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文明水平,关系着一个民族发展的前景。
D.物质富足是前提,之后还要着眼精神文化消费,这不仅关系着一个民族发展的前景,而且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文明水平。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精神文化消费的品位,既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的显示,更是一个民族审美高品味、精神风貌良好的体现,是比硬实力更有意义的精神价值与力量。
高中语文总复习 语言文字运用-辨析并修改病句 练习(22)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语文总复习 语言文字运用-辨析并修改病句 练习(22) Word版含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5727a92a5acfa1c7aa00ccba.png)
辨析并修改病句课后练习(22)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们听了方红霄英雄事迹报告以后,深受感动。
B.我们要针对他离校远、家务重,想办法帮助他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C.谁违反这铁的法则,谁就要碰得头破血流,不管他地位多高,权势多大。
D.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某种文字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的时候,就可能举行文字改革。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最近,美国耶鲁大学华裔教授蔡美儿的一本名叫《虎妈战歌》的育儿书介绍了她如何以“中国式”方法管教两个女儿的经验,引起美国关于“中美教育方法”的大讨论。
B.《澳门日报》日前刊出社论说,围绕着是否应该禁放烟花爆竹的问题,人们在过去一段时间曾经展开过激烈的争论,因而违法违规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屡禁不止,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C.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就安理会改革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中方愿与各方保持接触,通过广泛、民主协商,共同努力,改革朝有利于维护联合国整体利益和会员国团结的方向发展。
D.此次检测将通过居民的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及健康体检,引导居民合理饮食,最大限度地降低与营养相关的慢性病的发病。
3.下列各选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清洁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产品质量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B.虽然史铁生已离我们而去,如今的地坛也早经修整,再不是他笔下的那个地坛了,但这些都不要紧,地坛早已成了读者心灵家园的代名词。
C.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D.对奥巴马25日正式提名骆家辉担任商务部长一事,美国《侨报》27日刊发社论指出,这是奥巴马一个明智的也是最佳的选择。
4.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钢琴家马克西姆那俊秀的五官、刺猬式的前卫发型和摇滚明星似的穿着,跟他的音乐一样散发着现代偶像的气息令人痴迷。
B.高三考生学习压力大,容易出现大脑供氧不足,高压氧治疗确实可以缓解大脑疲劳,改善记忆力。
高考语文二复题8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题突破练22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病句修改题
![高考语文二复题8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题突破练22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病句修改题](https://img.taocdn.com/s3/m/2e7a8f09c8d376eeafaa3146.png)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8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专题突破练22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病句修改题)不分版本专题突破练22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病句修改题)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城市规模达不到理想状态,导致的后果有二:首先是各种资源要素难以无法实现最优配置,造成资源的效率损失;其次是无法形成规模经济效应,不能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公共效劳的本钱,使得城市集聚效应的优势丧失。
在技术与人才日益一体化的今天,扩大城市规模,就是让城市生长。
A.首先是各种资源要素难以实现最优配置,造成资源的效率损失B.首先是各种资源要素难以无法实现最优配置,造成资源损失C.首先是各种资源要素无法实现最优配置,造成资源的效率有很大损失D.首先是各种资源要素无法实现最优配置,造成资源利用率方面的损失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以下修改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近年来,中兴镇立足区位优势,因地制宜探索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子。
据了解,中兴镇为解决贫困群众长久脱贫问题,壮大村集体经济,依托该专合社,流转土地,开展脆李、柑橘等80余亩,每年可为集体经济实现增收100万元。
同时,他们在园区设立“一库五名单〞台账,吸纳贫困户就近就业80余人,每人可通过园区就业实现增收13 000元以上。
A.开展脆李、柑橘等种植园80余亩,每年可为集体经济实现增收100万元。
B.种植脆李、柑橘等80余亩,每年可为集体经济实现增收100万元。
C.开展脆李、柑橘等80余亩,这些脆李、柑橘可为集体经济实现增收100万元。
D.大力开展脆李、柑橘等种植,到达80余亩,每年可为集体经济实现增收100万元。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以下修改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如果将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近现代价值观与中华价值观进行一番比拟,我们就会发现中华价值观特别强调义务先于权利。
换言之,西方近现代价值观非常强调个人权利的优先性,更强调义务的优先性的是中华价值观特别是儒家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突破练22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病句修改题)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城市规模达不到理想状态,导致的后果有二:首先是各种资源要素难以无法实现最优配置,造成资源的效率损失;其次是无法形成规模经济效应,不能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公共服务的成本,使得城市集聚效应的优势丧失。
在技术与人才日益一体化的今天,扩大城市规模,就是让城市生长。
A.首先是各种资源要素难以实现最优配置,造成资源的效率损失B.首先是各种资源要素难以无法实现最优配置,造成资源损失C.首先是各种资源要素无法实现最优配置,造成资源的效率有很大损失D.首先是各种资源要素无法实现最优配置,造成资源利用率方面的损失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近年来,中兴镇立足区位优势,因地制宜探索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子。
据了解,中兴镇为解决贫困群众长久脱贫问题,壮大村集体经济,依托该专合社,流转土地,发展脆李、柑橘等80余亩,每年可为集体经济实现增收100万元。
同时,他们在园区设立“一库五名单”台账,吸纳贫困户就近就业80余人,每人可通过园区就业实现增收13 000元以上。
A.发展脆李、柑橘等种植园80余亩,每年可为集体经济实现增收100万元。
B.种植脆李、柑橘等80余亩,每年可为集体经济实现增收100万元。
C.发展脆李、柑橘等80余亩,这些脆李、柑橘可为集体经济实现增收100万元。
D.大力发展脆李、柑橘等种植,达到80余亩,每年可为集体经济实现增收100万元。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如果将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近现代价值观与中华价值观进行一番比较,我们就会发现中华价值观特别强调义务先于权利。
换言之,西方近现代价值观非常强调个人权利的优先性,更强调义务的优先性的是中华价值观特别是儒家价值观。
A.西方近现代价值观非常强调个人权利的优先性,中华价值观更强调义务的优先性,特别是儒家价值观。
B.非常强调个人权利的优先性是西方近现代价值观,更强调义务的优先性的是中华价值观特别是儒家价值观。
C.西方近现代价值观非常强调个人权利的优先性,而中华价值观特别是儒家价值观则更强调义务的优先性。
D.西方近现代价值观非常强调个人权利的优先性,儒家价值观特别中华价值观则更强调义务的优先性。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当下不少人对新能源汽车的前景仍持观望态度,以北京为例,新能源小汽车指标尽管愈发抢手,但上牌率却并不高,这很大程度还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存在短板,如电池成本昂贵、最大续航里程不足、充电设施少等。
就此而言,只有加快核心技术研发、实现关键突破,提供技术成熟同时又安全便捷的汽车产品,新能源汽车才能真正取代燃油车。
A.北京尽管新能源小汽车指标愈发抢手,但上牌率却并不高B.以北京为例,新能源小汽车尽管指标愈发抢手,但上牌率却并不高C.北京新能源小汽车指标尽管愈发抢手,但上牌率却并不高D.以北京为例,尽管新能源小汽车指标愈发抢手,但上牌率却并不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同样需要守望者。
守望是一种角度。
当我这样说时,我已经承认对待历史进程还可以有其他的角度,它们也都有存在的理由。
譬如说,你不妨做一个战士,甚至做一个将军,在时代的战场上,发号施令。
你不妨投身到任何一种潮流中去,去经商,去从政,去称霸学术,统率文化,叱咤风云, ,去充当各种名目的当代英雄。
但是,在所有这些显赫活跃的身影之外,还应该有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
守望者是这样一种人,他们并不直接投身于时代的潮流,毋宁说与一切潮流保持着距离,但他们也不是旁观者,相反对于潮流的来路和去向始终怀着深深的关切。
他们关心精神价值甚于关心物质价值,在他们看来,物质再繁荣,生活再舒适,( )。
所以,他们虔诚地守护着心灵中那一块精神的园地,其中珍藏着他们所看重的人生最基本的精神价值,同时警惕地瞭望着人类前方的地平线,注视着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
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守卫土地,仰望天空,他们守的是人类的生命之土,望的是人类的精神之天。
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赴汤蹈火指点江山安居乐业超世绝伦B.冲锋陷阵指点江山安身立命超凡脱俗C.赴汤蹈火高谈阔论安身立命超世绝伦D.冲锋陷阵高谈阔论安居乐业超凡脱俗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心神难定,意识不明,就绝无幸福可言B.无论是精神流于平庸,还是灵魂变得空虚,都绝无幸福可言C.无论是心神难定,还是意识不明,都绝无幸福可言D.如果精神流于平庸,灵魂变得空虚,就绝无幸福可言★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B.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C.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怀着忧虑之心他们守卫土地,仰望天空D.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怀着忧虑之心他们守卫土地,仰望天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0题。
历史的发展证实了马寅初《新人口论》的正确性和预见性。
人们用“错批了一个人,多增了三言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最功利,也最稳当,尽管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转瞬就有可能化作。
一种是思想超前半步,不乏新鲜,也不乏风险,然而,当卫道士们正要抡起大棒申斥,已被社会前进的脚步裁判为真理。
一种是思想领先百家,超越时代,注定要被视为异端邪说,大逆不道,常常要等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为后来者逐渐认识,接纳。
正是这种遭遇,使一批又一批的竖子成名,而使一批又一批的布鲁诺、曹雪芹,慷慨悲歌;未来的先知思想者或许不会再经历那么多的磨难,因为科学越来越健全规范,环境越来越昌明民主,法制越来越宽松包容。
但思想者尤其是领先时代的先行者,注定“阳春白雪,和者盖寡”。
要恪守真理,仍需要的品格,需要耐住寂寞、的心理定力,8.根据对联常识,,最准确的一项是( )A.坚持真理不屈不挠,/爱国一片赤子之心,深受国人敬重B.爱国一片赤子之心,深受国人敬重/坚持真理不屈不挠,堪为晚辈楷模C.爱国一片赤子之心,堪为晚辈楷模/坚持真理不屈不挠,深受国人敬重D.坚持真理不屈不挠,深受国人敬重/爱国一片赤子之心,堪为晚辈楷模★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未来的先知思想者或许不会再经历那么多的磨难,因为科学越来越昌明民主,环境越来越健全规范,法制越来越宽松包容。
B.未来的先知思想者或许不会再经历那么多的磨难,因为科学越来越宽松包容,环境越来越昌明民主,法制越来越健全规范。
C.未来的先知思想者或许不会再经历那么多的磨难,因为科学越来越健全规范,环境越来越宽松包容,法制越来越昌明民主。
D.未来的先知思想者或许不会再经历那么多的磨难,因为科学越来越昌明民主,环境越来越宽松包容,法制越来越健全规范。
1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明日黄花怨天尤人我行我素安之若素B.明日黄花愤世嫉俗特立独行甘之如饴C.过眼云烟怨天尤人我行我素甘之如饴D.过眼云烟愤世嫉俗特立独行安之若素专题突破练22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病句修改题)1.D 解析这句话存在两处语病,一处是成分赘余,一处是搭配不当。
“难以”“无法”成分赘余,应删除一个;“造成资源的效率损失”搭配不当。
“资源的效率”不能修饰“损失”。
据此选择即可。
2.B 解析画线语句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
“发展脆李、柑橘等80余亩”不搭配,“发展”应改为“种植”,故选B项。
其余修改或没改掉语病,或违背本义,或不简洁。
3.C 解析画线语句存在的语病是语序不当造成的结构混乱。
前一句陈述的是“西方近现代价值观”的特点,后半句却是“更强调义务的优先性”了,修改时应采用“调”的方式,将后一分句的陈述对象调整为“中华价值观特别是儒家价值观”。
故选C项。
4.D 解析画线语句存在关联词语位置不当的问题。
前一句陈述的“新能源小汽车指标”,后一句是“上牌率”,关联词语应放在“新能源小汽车指标”之前。
据此可知,D项修改最恰当。
5.B 解析“赴汤蹈火”,跳进滚水,踏着烈火,比喻不避艰险,奋不顾身。
“冲锋陷阵”形容作战勇猛;泛指做事不畏艰难险阻,冲在前面。
根据语境,应选“冲锋陷阵”。
“指点江山”指评说国家大事。
“高谈阔论”,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根据语境,应选“指点江山”。
“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安居乐业”,生活安定,愉快地工作。
根据语境,应选“安身立命”。
“超凡脱俗”即超出常人,脱离凡俗。
指与众不同,非常特别。
“超世绝伦”指超出众人,同辈中没有可以相比的,形容很不平凡。
6.D 解析根据上下文这应该是表假设关系的复句,而不是表条件关系的复句,可以排除B、C两项,“精神”“灵魂”是与“物质”相对的概念;“心神”“意识”虽然也属于“精神”范畴,但不与“物质”概念相对,因而排除A项。
7.A 解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缺少介词“在”,导致出现了两个主语;二是照应不当,前面是“天空和土地”,后面也应是先“天空”,后“土地”。
8.B 解析 A项,不符合对联“仄起平收”的准则,上联的最后一字“模”为平声。
B项,前者更强调其对祖国的忧虑,与“爱国”衔接恰当,后者则重在突出其“实事求是”的品性;对联下联最后一字应为平声字,应选“模”为平(“重”为仄)。
C项,不符合“仄起平收”的准则。
D项,“不畏强暴,敢怒敢言”是与“爱国”有关,“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是与“学术真理”有关,所以D项不合逻辑。
9.D 解析此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
文中画线语句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相比较四个选项的修改,最恰当的应是“科学”“昌明民主”,“环境”“宽松包容”,“法制”“健全规范”。
10.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过眼云烟”,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根据语境,应用“明日黄花”。
“怨天尤人”,埋怨上天,怪罪别人,形容对不如意的事情一味归咎于客观。
“愤世嫉俗”,对不合理的社会和习俗表示愤恨憎恶。
根据第二个横线处语境需要填一个褒义词,故选“愤世嫉俗”。
“特立独行”,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褒义词。
“我行我素”指不管别人怎么说,我还是照我本来的一套去做,有贬义色彩。
第三个横线处与“品格”搭配,应用“特立独行”。
“甘之如饴”,感到像糖一样甜,形容甘愿承受艰难、痛苦。
“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根据语境,应选“甘之如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