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讲义:中国近现代人物和民族精神
2019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讲义:专题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1949年建国——现在)
专题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1949年建国——现在)一、分期1、过渡时期: 1949年建国——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完成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1966年文革前3、十年文革时期: 1966年——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4、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现在二、成就:(一)、过渡时期(1949——1956)或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A经济成就(一)实施一五计划(二)实行社会主义改造1、一五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其他各项事业,为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成就: 1953年,鞍山钢铁公司建成1956年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出厂青藏公路建成通车川藏、青藏公路全新通车1956年新型喷气式飞机在沈阳试验成功。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2、三大改造改造的内容: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的方式:农业、手工业建立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通过赎买政策,实现公私合营。
改造的目的: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的优势,为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经济基础。
改造的实质:对生产资料私有制实行变革。
意义:标志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政治建设成就①举行开国大典,成立了新中国。
②和平解放西藏,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③通过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巩固了政权。
④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⑤完成了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经济建设:主要工业产品都有很大增长,石油工业尤为突出。
大庆油田的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
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
失误: 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发动了大跃进农村公社化运动出现错误的原因: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等左倾错误。
中考政治知识点民族精神
中考政治知识点民族精神提高学习效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探索和积存。
前人的体会是可以鉴戒的,但必须充分结合自己的特点。
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有学习之内的,但更多的因素在学习之外。
下面是作者给大家带来的中考政治知识点民族精神,欢迎大家浏览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考政治考点复习:高扬民族精神的原因高扬民族精神的原因与表现01(一)原因精神的气力是无穷的。
中华民族曾历经无数考核,面临种种灾害,但从来没有在艰巨困苦眼前退缩过、屈服过、沉溺过,总是百折不挠、知难而进。
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养、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坚固精神纽带,是鼓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02(二)表现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表现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表现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表现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奋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
中考政治考点复习:民族精神的品行民族精神的品行、丰富和发展01(一)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行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期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
02(二)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3. 改革开放时期:抗洪精神、载人精神、抗震救灾精神。
中考政治考点复习:民族精神的内容与作用01(一)民族精神的内容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不仅创造了光辉光辉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大胆、发奋图强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企图精神的人民。
02(二)民族精神的作用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
2019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讲义:二 政治——从专制到民主
历史专题复习二政治——从专制到民主专题解读:世界古代史上,在大河流域产生的农业文明催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君主专制制度,以中国秦朝为代表。
在海洋文明为代表的古希腊古罗马诞生了奴隶制民主共和制度,成为近代西方政治文明之源。
近代欧美,通过资严经济革命形成了北较民主的政治制度。
伴随着西方工业化对世界的影响,建立民主制度成为世界制流。
新中国成生后,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改革开技以来,中国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发展。
从古代到近现代,从西方到东方,政治制度的发展呈现出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发展趋势。
一、古代中国专制思想与实践线索一战国末期法家——韩非子1.主张法治、改革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法家思想集大成,其理论符合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线索二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巩固1.专制主义: 政治上,确立皇帝制度,皇权至上、皇帝独裁、皇位世袭; 思想上,“焚书坑儒”政策。
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实行郡县制,地方服从中央。
2.秦朝是封建专制国家(国体),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央集权制度(政体)。
3.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并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二、近现代中国民主思想与实践线索一戊戌变法一一近代民主政治的探索1.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等著书立说,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深的因循守旧,宣传兴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
2.维新变法思想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起到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但百日维新的政治实践中,未能体现。
线索二辛亥革命一一民主共和的实践1.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人人心。
2019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0.桥梁不但连接交通,有的还具有特定的历史意义。 下列桥梁中,见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艰辛的有( B ) ①赵州桥 ②泸定桥 ③卢沟桥 ④武汉长江大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1937年8月,许多红军战士舍不得摘下带有红五星 的八角帽,不愿换上佩有青天白日徽的黄军帽。刘伯 承劝道:“这帽徽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 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和红军帽告别吧!”“救中 国”的含义是( D ) A.开赴北伐战场 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胜利结束长征 D.国共合作抗击日寇
16.张敏同学对抗日战争初期的一场战役作了如下描述: 战场位于徐州东北60千米,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战 略地位重要。战役从1938年3月开始,敌我双方展开了拉 锯战。近20天后,中国军队歼敌两个精锐师团,取得抗战 以来最大胜利。该战役为( B )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会战 C.百团大战 D.枣宜会战
考点五 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 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 神
1. 台儿庄 战役(国民党抗战战例):1938年春,日军从 山东分两路南下,进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 李宗仁 指挥军队将一路日军阻止在山东临沂,另一路 阻止在山东台儿庄。经过激战,中国军队歼敌一万多人, 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2. 百团 大战(共产党抗战战例):为粉碎敌人的“囚 笼”政策,1940年8月,八路军在 彭德怀 指挥下,在 华北两千多千米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主要 目标是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这是抗战 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 最大规模 战役。
1.背景:日本占领东北,又侵略华北,民族危机加深; 中共长征到达陕北,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中共的主张,多次要求蒋介石 联共抗日,遭拒绝。 2.概况: 1936 年12月12日, 张学良 、杨虎城扣 押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3.结果:中共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派 周恩来到西安 调停,西安事变得到 和平 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停 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4.影响(历史作用):十年内战(1927~1936年)基本结束 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人物和民族精神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物和民族精神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物和民族精神⼀、主要⼈物活动及评价1、孙中⼭——中国民主⾰命的伟⼤先⾏者①⾟亥⾰命前:a、1894年创建中国第⼀个资产阶级⾰命团体——兴中会;b、1905年建⽴起中国第⼀个资产阶级⾰命政党——中国同盟会;c、制定民主⾰命纲领——三民主义;②⾟亥⾰命中:a、1912年元旦,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总统,建⽴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b、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资产阶级共和政体;c、妥协退让,辞去临时⼤总统职位,使袁世凯窃取⾰命胜利果实。
④第⼀次国共合作时期:a、在中共和苏联帮助下,改组国民党,与中共合作;b、1924年召开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实现国共第⼀次合作;c、1924年建⽴黄埔军校;d、1925年孙中⼭逝世。
2、邓⼩平——中国改⾰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①⼟地⾰命时期②解放战争时期,挺进⼤别⼭,开辟了⼤别⼭⾰命根据地。
参与指挥淮海战役;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出实⾏改⾰开放政策,提出“⼀国两制”的构想,形成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的理论。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或:爱国主义,民主与科学,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勇于探索和创新,追求真理敢于反传统,个性解放、宣扬个性等。
2、井冈⼭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3、长征精神——①把全国⼈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于⼀切,坚定⾰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②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切牺牲的精神;③坚持独⽴⾃主、实事求是,⼀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④顾全⼤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⑤紧紧依靠⼈民群众,同⼈民群众⽣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的精神。
4、抗⽇精神——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民族团结。
延安开始成为中国⾰命的重⼼是在( A )红⼀⽅⾯军到达陕北后7、抗美援朝精神——①祖国和⼈民利益⾼于⼀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奋不顾⾝的爱国主义精神;②英勇顽强、舍⽣忘死的⾰命英雄主义精神;③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昂⼠⽓的⾰命乐观主义精神;④为完成祖国和⼈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切的⾰命忠诚精神;⑤为了⼈类和平与正义事业⽽奋⽃的国际主义精神。
2019-2020年中考中国近现代史专题复习资料
2019-2020年中考中国近现代史专题复习资料1、中国近代史: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性质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分界点,中国近代史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2、中国现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
以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为标志,分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和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以后)。
二、列强侵华与抗争(1840—1953)1、手段:军事侵略、政治侵略、经济侵略和文化侵略。
2、军事侵略----近代六次侵华战争:①、鸦片战争:1840.6—1842.8,《南京条约》,标志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
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③、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⑤、抗日战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蒋介石采取不抵抗)。
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抗战。
⑥、美国发动朝鲜战争(1950—1953) 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有突出特征的条约:①中俄《爱珲条约》割地最多(150多万平方公里)③《马关条约》向中国资本输出④《辛丑条约》赔款最多;《南京条约》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⑤《二十一条》灭亡中国条约。
4、经济侵略:①甲午战争前,商品输出②甲午战争后,资本输出,方法:开银行、强迫贷款、投资铁路、开矿设厂。
5、文化侵略--设教堂、传播宗教、办教育、办慈善机构等推行殖民奴化教育。
6、百年巨变启示: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闭关必然落后。
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才能不断进步,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一部抗争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屈不挠、不畏强暴的民族,御侮自强、救亡图存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前进动力;是一部探索史,昭示我们:反帝反封建必须同时进行,缺一不可;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大多数人民利益的无产阶级才能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只有共产党才能实现这一历史性巨变。
初三政治《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点梳理
初三政治《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点梳理初三政治《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点梳理学生们在享受学习的同时,还要面对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考试,政治网为大家整理了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点梳理,希望大家仔细阅读。
1.中华文化是怎样产生的我国各族人民相互学习,相互团结,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中华文明具有生生不息的力量原因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
3.中华文化的特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4.中华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在自己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
这些传统,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获得发展,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推动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民族文化的精髓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6.伟大的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起着什么作用中华民族历经无数考验,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苦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7.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的内容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8.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对民族精神有哪些丰富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
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9.培育民族精神如何才能与时俱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10.青少年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历史使命,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点梳理,大家一定要仔细琢磨,理解,才能取得好成绩哦!。
中考政治九年级第五课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复习
一次, 一次,小雅和同学们在一起辩论什么是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小刚提出: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①小刚提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②小 亮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 亮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 乐的崇高志趣; 小华提出:死生有命, 乐的崇高志趣;③小华提出: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的宿命论思想; 小洁提出: 富贵在天的宿命论思想; ④小洁提出: 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 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请你 帮助小雅作出正确的选择( B 帮助小雅作出正确的选择(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 . . D.①②③ .
10.同学甲的说法是错误的,同学乙的 说法是正确的。 因为,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 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 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我来感受体验 一、下面是中国设计师孙明设 计的含有“汉字书法元素”的奥运 招贴画《更高、更快、更强》。 1.对这一 幅招贴画 的风格你 欣赏吗? 为什么?
二.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 民族精神 生生不息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一个民族要生存 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才 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 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 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2005年现众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的 年现众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的 评选中,由残疾人表演的《千手观音》 评选中,由残疾人表演的《千手观音》以极高 的得票率获得一等奖,并荣获特别大将。 的得票率获得一等奖,并荣获特别大将。许多 人用“震撼”来形容自己的观看感受, 人用“震撼”来形容自己的观看感受,还有不 少人为之感动落泪。《千手观音》的成功,你 少人为之感动落泪。 千手观音》的成功, CD 受到的启示是( 受到的启示是( ) A.我国已形成全社会同情残疾人 A.我国已形成全社会同情残疾人、关爱残疾人 我国已形成全社会同情残疾人、 的氛围 B.弘扬民族文化就要抵制外来文化 弘扬民族文化就要抵制外来文化 C.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 源远流长、 源远流长 的花园中的一颗璀璨的奇葩 D.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宝贵的精神财富 具有强大生命力
2019届中考政治 专题一 十九大专题复习讲义
专题一学习贯彻十九大同心共筑中国梦【背景材料】第一部分会议概况1.召开时间: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2.出席代表:中共十九大应出席代表2280人,特邀代表74人,共2354人。
现任和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的党外人士,在京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无党派代表人士,宗教界代表人士,在京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常委中的民主党派、无党派和民族宗教界人士作为来宾列席大会。
党内有关负责同志也列席了大会。
3000多名中外记者采访报道了大会盛况。
3.大会的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4.外媒的关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备受世界瞩目,3 000多名中外记者采访报道了开幕会盛况。
众多外国政党政要、政治组织及友好人士等纷纷发来贺电贺函,表达对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共产党的高度赞誉。
截至2017年10月30日,共有165个国家454个主要政党发来1 340多份贺电。
5.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式: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闭幕,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通过关于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关于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
第二部分十九大报告内容重点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教材知识结合点】1、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2019年贵阳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专题训练-专题5 讲好中国故事 弘扬民族精神
专题五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民族精神热点聚焦1.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8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讲什么中国故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怎样展现好中国形象作出深刻论述,提出明确要求。
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与世界深度融合、相互激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宣传思想战线的重要使命任务。
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3.2017年12月15日晚,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正式亮相。
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
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
在“BEIJING 2022”字体的形态上汲取了中国书法与剪纸的特点,增强了字体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也体现了与会徽图形的整体感和统一性。
4.塞罕坝——地球上一抹夺目的“中国绿”。
2017年12月4日至6日,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在肯尼亚内罗毕如期召开,在众多与会嘉宾中,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的代表陈彦娴、刘海莹、于士涛颇受追捧——以三人为代表的三代塞罕坝人55年创造的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令世界惊叹,塞罕坝那一抹位于世界东方的“中国绿”也惊艳了世界。
55年,塞罕坝从人迹罕至的荒原变成了112万亩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55年,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懈努力、接续奋斗,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绿色奇迹;55年,从“沙地变林海,让荒原成绿洲”,塞罕坝人用信念和意志,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2019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讲义:二、中国近代史
二、中国近代史(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1.林则徐虎门销烟(12)(1)背景: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请求严禁鸦片.(2)经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110多万千克鸦片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国际禁毒日)(3)影响: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注:(某城市的一座雕塑,寓意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其主题是“怒折烟枪”。
整个枪杆两头朝下、中间向上,裂开的一侧形成犬牙状的尖锐裂口,愤怒地直刺蓝天。
该城市是——虎门)(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地;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
”这句打油诗深刻揭露了——鸦片输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2、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10)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其主要内容有:a.割香港岛给英国(中国领土主权受到严重破坏)b.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c.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便利英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对外国侵略者同时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者的斗争。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注:1、(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
”陈旭麓所说的“轰”是指——鸦片战争)2、(西方人当时把英国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叫做“英中战争”,直到今天,西方教科书里面还沿用这种说法。
而马克思、恩格斯则称之为“鸦片战争”。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英中战争”掩盖了英国侵略中国的实质)3、(著名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知识点:中国红色文化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知识点:中国红色文化019年中考历史复习知识点:中国红色文化正红色是太阳的颜色,是火的颜色,是生命的颜色。
在我国,红色还蕴含特珠的意义,它是革命、忠勇与正义的象征。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老一靠无产阶级革命家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引领中国人民进行英勇不屈的奋斗,最后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他们在祖国大江南北留下了红色的印迹,这些印迹构筑出中国红色革命的绚丽篇章,成为一笔宝贵的红色财富,丰富了中国红色文化的内涵及意义。
红楼——北大红楼是北京城内一座具有极不平凡历史的建筑。
它是中国先进思想和文化的策源地。
红楼,红色的起点,在经历了中国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的洗礼之后,一大批仁人志士了解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1921年7月23日开始的中共一大在这里召开。
红船——中共一大最后一天的会议移至淅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艇上举行,这艇画舫被后人称为“红船”。
江西大旅社旧址——1927年南昌起义总指挥部,现为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
红色的摇篮井冈山——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的部队来到井冈山,建立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是中国革命个农村根据地。
红房子——1935年1月,中央红军攻下遵义,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重要转折点。
遵义会议旧址称为“红房子”。
地球上的红飘带——得名于美国记者斯诺的《西行漫记》,该书又名《地球上的红飘带》,讲述的是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于都、福建长汀、宁化出发,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最后到达陕北的事迹,斯诺在书中将红军走过的路线描述成“地球上的红飘带”,后来,作家魏巍也创作了长篇小说,书名也称《地球上的红飘带》。
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抗战胜利前夕,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1947年3月,胡宗南部队发动对延安的进攻,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五四精神、黄埔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
2019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讲义(精品)
2019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讲义一、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改革的作用或意义:1、奴隶主阶级性质的改革:●管仲改革。
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
2、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商鞅变法。
是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改革,秦国通过变法,废除了奴隶制度,建立了封建制度,发展了封建经济,增强了国力,为后来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洋务运动。
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3、资产阶级改革:●戊戌变法。
意义:它是一场资产阶级领导的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又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它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它的失败说明了(启示)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半封中国行不通。
地位:迈出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第一步;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是沙皇俄国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这个改革虽然留下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日本明治维新。
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但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给亚洲国家人民带来灾难。
对中国的影响:一方面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大大加深,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另一方面,日本的崛起也刺激了中国开始向政治近代化方向迈进,中国的维新变法正是学习日本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走资本主义道路的。
●罗斯福新政。
使美国度过了危机,巩固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提高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程度。
同时也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4、社会主义改革(无产阶级改革):●中国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
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讲义:三、近代中国各阶层人民的探索民族复兴之路
三、近代中国各阶层人民的探索民族复兴之路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地主阶级洋务派: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创办近代军事、民用工业,筹建新式陆海军,创办新式学堂,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口号:救亡图存),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3)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制。
代表人物:孙中山;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资产阶级激进派: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两面旗帜:民主、科学),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感悟(结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
历史研究近现代中国的民族精神与意识
历史研究近现代中国的民族精神与意识教案主题:历史研究近现代中国的民族精神与意识教案目标:1. 了解近现代中国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变革,理解民族精神和意识的重要性;2. 探讨近现代中国民族精神和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分析其中的主要因素;3. 讨论近现代中国的民族精神和意识对国家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意义;4. 引导学生勇担历史责任,传承和发扬民族精神。
教学原料:1. 课本:《中国近现代史》或其他相关教材2. PowerPoint演示文稿3. 班级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约5分钟)在黑板上写下“民族精神与意识”这个主题,与学生交流对这个主题的理解和认识。
引导学生思考与分析什么是民族精神,它对于国家和个人的作用是什么。
二、展开讨论(约25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
让他们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近现代中国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变革是如何影响和塑造民族精神和意识的?- 在近现代中国的历史中,有哪些重要事件和人物对民族精神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民族精神和意识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中仍然有何种表现和作用?2. 小组展示: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小组的讨论结果。
同时请其他小组的学生做出补充和提问。
3. 教师点评:根据小组的分享内容,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引导学生对于民族精神和意识的核心价值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
三、案例分析(约15分钟)1. 展示案例:通过展示近现代中国的历史案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理解民族精神和意识在具体历史事件中的发展和表现。
- 案例一:五四运动- 案例二:抗日战争- 案例三: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2. 学生分析:请学生分析每个案例中民族精神和意识的表现,并讨论这些表现对于个人和国家的意义和影响。
四、精神传承(约20分钟)1. 班级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前面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民族精神和意识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繁荣有何重要作用?- 个人如何通过传承和发扬民族精神来实现自身的成长和价值?- 学生本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意识?2. 讲故事:教师讲述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先进事迹,以激发学生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决心和信心。
2019-2020学年九年级政治复习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点总结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 学年九年级政治复习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点总结人教新课标版一、中华文化1.各族人民是中华文化的创立者。
2.中华文化是怎样形成的?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立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3.中华文化的组成(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齐全而深刻的道德伦理等。
4.为什么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劫难,却绵延不断,长久弥新?(中华文化的力量怎样?)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立力和凝聚力之中。
5.中华文化的特色:积厚流光、广博精深。
6.中华文化的地位: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灿烂的奇葩。
7.中华文化的作用(影响)?不仅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看法、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拥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中华传统美德8.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表现):① 敬业乐群、大公至正的奉献精神;②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③ 天生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拜志趣;④ 奋斗图强、奋斗图强的高昂锐气;⑤ 荣华不能够淫、贫贱不能够移、庄严不能够屈的浩然正气;⑥ 鞠躬尽瘁、死此后已的为政风范;⑦ 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⑧ 奋不论命、成仁取义的英英魄力;⑨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等等。
9.中华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的精华。
10.中华传统美德的质量?作为传统道德的精华,中华传统美德拥有生生不息、长久弥新的质量。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三、弘扬民族精神11.为什么要拥有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华。
一个民族要生计和发展,就要有一种高昂向上的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只有拥有崇拜的民族品德,坚定的民族理想,远大的民族理想,才能有巨大的凝聚力,才能成就伟业,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河北省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第四模块文综专题01人物与精神课件
材料
【歌曲1】
【歌曲2】 1935年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 【歌曲3】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三首歌曲的创作分别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直接相关。并分别概括这些事件反映的当时社会急 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2)根据材料,归纳三首歌曲体现的共同革命精神。
真题演练
【答案】(1)【歌曲1】巴黎公社(或巴黎公社革命);【歌曲2】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或抗 日战争);【歌曲3】抗美援朝战争(或抗美援朝)。【歌曲1】工人阶级的政治、经济地位低下:【歌曲2】 日本侵略的加剧(或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歌曲3】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威胁。 (2)团结战斗(或必胜信念、不怕牺牲等)。(意思相近即可)
真题演练
2.著名诗篇《露营之歌》写道:“铁岭绝岩,树木丛生,暴雨狂风,荒原水畔,战马鸣,围火齐团结,普照满天红。 同志们!锐志哪怕松江晚浪生。起来吧!果敢冲锋,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光华万丈涌……”中国人民“复 东北”的壮举应始于( C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九国公约》的签署 C.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真题演练
3.20世纪60年代,“冷战”发展到高峰,他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始终将中国的国家利益放在最高位 置。尤其在70年代,他高瞻远瞩,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1971年联合国第26届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 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现代中国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首先来自 他的设计。“他”指的是( B ) A.朱德 B.毛泽东 C.叶剑英 D.邓小平
文综专题(一) 人物与精神
热点聚焦
2月15日晚,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中船重工719所名誉院长黄旭华在央视狗年春晚的现 场,向全国人民拜年。1988年4月29日,在当时,世界上有10艘潜艇在试验或航行时沉没的年代,黄旭华 院士不顾众人反对,坚持下艇,只为在第一线第一时间采取第一手数据资料,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亲自参 加核潜艇深潜试验的总设计师。2013年,作为中国海军第一艘核潜艇,承载着历史使命的“长征一号” 核潜艇光荣退役,进入海军博物馆展出,标志着我国核潜艇从研制生产、使用管理到退役处置形成全寿 命保障能力。薪火相传生生不息。“长征一号”退役了,而94岁的黄旭华依然在“服役”。每日,在放 满了书籍资料的办公桌前,总能看到他和年轻科研人员探讨的身影。“只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命运联 系在一起,个人的理想才叫理想,个人的前途才叫前途。”
2019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资料:专题十九 弘扬民族精神与世界历史发展的启示
专题十九弘扬民族精神与世界历史发展的启示1、近代列强侵华战争中中国失败结果的认识:落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一个国家的尊严要靠实力来维护。
2、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及历程的感悟: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心理,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
感悟: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3、近代史上国共关系变化的启示: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4、抗日战争的胜利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5、劝戒日本“历史不容忘却”、“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一个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的民族会得到全人类的谅解;违背民意,逆潮流而上,必将遭到世界人民的唾弃;正视历史,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
6、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日本政府应教育国民正视历史,反思历史;中日之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经济、军事、文化和人员间的交流、对话和协商等。
7、重庆谈判体现中共的精神:为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顾个人安危,深入虎穴,勇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重庆谈判中中共的努力让人们从中感悟到的基本认识:表明中共是中国人民利益的代表者,是中华民族复兴事业的领导者。
8、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结论:社会主义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艰辛的、曲折的。
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符合国情,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规律,要警惕错误思想倾向。
9、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的原则: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有利于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制定政策必须从国情出发,不能脱离实际。
10、对台湾问题的看法: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的;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统一大业必将实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发展两岸关系和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符合当前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台独”势力逆历史潮流而动,是不会得逞的;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任重道远,需要我们长期奋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人物和民族精神
一、主要人物活动及评价
1、孙中山——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①辛亥革命前:a、1894年创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b、1905年建立起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c、制定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②辛亥革命中:a、1912年元旦,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b、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c、妥协退让,辞去临时大总统职位,使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
④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a、在中共和苏联帮助下,改组国民党,与中共合作;b、1924年召开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c、1924年建立黄埔军校;d、1925年孙中山逝世。
2、邓小平——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①土地革命时期②解放战争时期,挺进大别山,开辟了大别山革命根据地。
参与指挥淮海战役;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出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二、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或:爱国主义,民主与科学,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勇于探索和创新,追求真理敢于反传统,个性解放、宣扬个性等。
2、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3、长征精神——①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②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③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④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⑤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4、抗日精神——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民族团结。
延安开始成为中国革命的重心是在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后
5、抗美援朝精神——①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②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③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④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⑤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6、雷锋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精神。
7、铁人精神——“为祖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干事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创业精神。
8、抗洪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
9、“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作,勇于攀登。
10、抗非典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科学防治、战胜“非典”、舍生取义、自觉奉献。
11、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12、近代化精神——探索救亡图存的精神,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追求进步、追求民主的精神。
13、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