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下 平移同课异构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5.4平移(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5.4平移(教案)
在讲授环节,我尝试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际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平移。看到他们在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中积极参与,我感到很高兴。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仍然感到困惑,特别是在进行平移作图时。这告诉我,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个别指导。
此外,小组讨论的环节让我看到了学生们的思维火花。他们能够将平移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中,这种学以致用的能力让我感到欣慰。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小组在分享成果时表达不够清晰,这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平移的基本概念。平移是图形在平面内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它是几何变换中的一种基本操作,对于理解图形的位置关系非常重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平移在实际中的应用,比如移动机器人按照程序指令进行平移,以及如何通过平移解决几何作图问题。
-平移方向的确定:学生在确定平移方向时容易出错,需要指导学生如何根据题意或实际情况判断移动方向。
-平移作图技巧:学生在作图过程中可能无法熟练使用直尺和圆规,需要教师示范并指导学生进行多次实践。
-平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生可能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需要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平移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平移的“相同距离”和“方向”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比如通过实际操作教具,展示不同点在平移中的移动情况。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平移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教室里物品的排列调整。
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对于平移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比我预期的要好。但我也意识到,要想让这些知识真正内化为学生们的几何素养,还需要在课后进行更多的巩固练习和拓展延伸。

平移教案设计(4篇)

平移教案设计(4篇)

平移教案设计(4篇)平移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4平移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平移的概念,发现并归纳平移的性质,学会利用平移绘制某些特殊的图案。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操作、探究、归纳和总结平移性质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体会从数学的角度理解问题,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充满了探索性与创造性,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平移的有关定义及平移的性质。

难点:1、对平移的两要素的理解;2、如何运用平移的性质解决问题。

四、学情分析对于理解掌握平移的概念及性质,学生要对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同时须具有线段相等及平行线的判定等知识储备。

七年级的孩子正处于思维活跃,模仿能力强,对新知事物满怀探求欲望的阶段,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能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归纳总结。

五、教学过程设计:创设情景感知平移活动一观看:李老师的生活片段(视频)片段一开窗户片段二开抽屉片段三开车片段四乘坐电梯看完后,我将引导学生仔细分析从中抽象出的平面图形的变换,提出问题:“在刚才的过程中,图形是怎么移动的呢?”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不难得出:“图形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的”。

【设计意图】1、以老师的生活片段作为引入,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力,进入情景,感受生活中的平移。

2、渗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思想。

动手操作探究平移活动二观看下列美丽的图案,并回答问题.(1)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2)能否根据其中一部分绘制整个图案?在老师用动画演示的启发下,经过同学们的热烈讨论,大家将达成共识:“可以将其中的一部分沿一条直线移动,得出若干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图形,组合成图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4《平移》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4《平移》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4《平移》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平移》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图形的基本概念和平移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平移是几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不仅在学习其他数学知识时会用到,同时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本节内容的教学,旨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移的性质和特点,能够运用平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对图形的基本概念和平移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能够理解平移的概念,并且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平移操作。

但是,对于平移的性质和特点,他们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行进一步的巩固。

同时,学生对于如何运用平移解决实际问题,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行引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移的性质和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平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平移的性质和特点。

2.如何运用平移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平移的性质和特点。

2.采用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移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平移解决实际问题。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实例和练习题。

3.投影仪和白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让学生初步感受平移的概念,并提出问题:“什么是平移?平移有哪些性质和特点?”2.呈现(15分钟)通过PPT呈现平移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平移的概念。

同时,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移的性质和特点。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移的概念和性质。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4《平移》教学设计4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4《平移》教学设计4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4《平移》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平移》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平移的定义、性质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平移的基本概念,理解平移与旋转的区别,能够运用平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变换,对图形的旋转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平移的概念和性质,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活动,让学生感知和理解平移的概念,逐步建立平移的空间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平移的定义,掌握平移的性质,能够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平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移的定义及其性质。

2.难点:平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创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结提升”的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如如何用平移将一个图形移动到另一个位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如电梯的上下移动、滑滑梯等,引导学生对平移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平移的定义和性质,通过具体的图形和实例,让学生感知和理解平移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操作,每组选一个图形,尝试用平移的方法将图形移动到另一个位置。

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平移的性质,如平移的方向、距离等。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平移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向学生介绍平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如何用平移的方法将一个图形移动到另一个位置。

七年级数学 同课异构高效课堂大赛《平移》教学设计1 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 同课异构高效课堂大赛《平移》教学设计1 新人教版

《平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认识平移,知道平移的概念;2、探索、理解平移前后两个图形的对应线段相等以及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的性质;3、能按要求作出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动手操作、思考、分析、概括、抽象等过程得出所学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灵活运用平移或它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认识和欣赏这些图形的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掌握平移的概念及性质。

三、教学难点:探索、应用平移的性质。

四、教学方法:探究发现法: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思考、分析、总结等数学思维活动过程探索出结论。

情境教学法:生动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将学生带入最佳学习状态。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引导学生观察一组生活中的有关平移现象的动画、图片和视频,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课题——平移.设计说明:这样设计既交代了本节课要研究和学习的主要问题,又能较好地激发学生求知与探索的欲望,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建立数学模型。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活动1]感受平移学生观察物体的运动情况,思考下面的问题:问题一:(1)图中正在运动的雪人,由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后,它们的形状、大小是否发生了变化?(2)在上述雪人移动的过程中,同一个雪人的不同部位移动的方向是否一样?移动的距离是否一样?(3)请你再说出一个类似于上面雪人移动的实例。

归纳: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定义: 像图1那样,在平面中,一个图形由一个位置沿某个方向移动到另一个位置,这种图形的平行移动叫做平移。

它由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所决定。

设计说明:在具体实例的观察及问题的引导下初步感受什么是平移及平移的要素。

[活动2]体验平移欣赏一组图片,回答问题:(1)这些图案有什么共同特点?(2)下面这些图案能否根据其中一部分绘制整个图案?若能,你能否想象出是怎么绘制的?设计说明:通过问题(1)引导学生从图形特点的角度去观察图案移动的共同特点. 问题(2)是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问题(1)的作用从而产生动手操作的欲望.[活动3]探究规律问题三:我们在画平行线的时候,经常按图1所示的那样,将三角尺的一边紧靠着固定的直尺推动,这个过程,就是如图1所示的,将△ABC沿BC方向移动到△所在的位置的过程。

七年级数学下《平移》教案

七年级数学下《平移》教案

七年级数学下《平移》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平移的概念,掌握平移的基本性质,能够判断一个图形是否经过平移,并能够根据要求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变换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如传送带上的物品、窗户的开关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的共同特点,从而引入平移的概念。

2.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平移的定义、性质和平移的基本操作,通过实例进行解释,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平移的概念。

3.探究活动: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索平移的基本性质和平移操作的方法。

探究活动可以包括平移一个简单图形、判断一个图形是否经过平移等。

4.应用实践: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如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判断一个图形是否经过平移等。

5.总结与提升:总结平移的主要知识点,强调重点和难点。

通过综合性题目,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和合作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实物模型、PPT演示、几何画板等辅助教学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移的概念和性质。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1.课堂互动: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2.作业评价:布置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进行批改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测试与反馈:组织阶段性测试,检测学生对平移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辅导。

五、课后作业1.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预习下一节内容,了解旋转的概念和应用。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4《平移》教学设计3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4《平移》教学设计3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4《平移》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平移》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移的定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平移的概念,能够运用平移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平移的定义和性质,但是对于平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移的概念,能够运用平移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能够运用平移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难点:平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平移的概念和性质。

2.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实物模型等。

2.学生准备:学生预习本节内容,了解平移的概念和性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回忆平移的概念和性质。

例如,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图片,如滑滑梯、荡秋千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实物模型,呈现一些平移的实例,如图形平移、物体平移等。

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己尝试进行平移。

例如,教师可以给出一个图形,让学生将其进行平移,并观察平移前后的变化。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运用平移的性质进行解决。

初中数学初一数学下册《平移》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初一数学下册《平移》教案、教学设计
5.知识巩固,分层训练: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难易适度的练习题,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提高解题能力。
6.总结反思,提升认识:在课堂结束前,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升对平移知识的认识。
7.课后拓展,延伸学习: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3.教师强调平移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适当的拓展。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应用意识,特布置以下作业:
1.必做题:
(1)完成课本第chapter页的练习题1、2、3。
(2)运用平移知识,解决以下实际问题:
a.某小区的花园需要将一块矩形花坛沿某方向平移5米,画出平移后的花坛示意图。
b.电梯从一楼到二楼,如果每层楼高3米,电梯上升了多少距离?如果电梯以每秒2米的速度上升,需要几秒到达二楼?
(3)总结平移的性质,并举例说明。
2.选做题:
(1)研究平移与旋转的关系,画出图形并进行分析。
(2)查找生活中的平移现象,用照片或图画形式展示,并简要说明。
1.学生对平移概念的理解程度:部分学生可能对平移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形象演示来加强理解。
2.学生在操作实践中的问题:在平移图形的操作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方向判断失误、坐标计算错误等问题,教师需及时指导纠正。
3.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方式:学生对平移性质的应用可能存在局限性,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其思维的灵活性。
4.学生个体差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教师需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5.4平移优秀教学案例

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5.4平移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采用了多元化评价方式,既注重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也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发展和学习态度的评价。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我希望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平移的定义和性质,掌握平移在几何图形变换中的应用。
2. 能够运用平移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组织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习积极性。
(四)反思与评价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平移的定义、性质及其应用,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确定改进方向。
3.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关注知识掌握程度、能力发展和学习态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3. 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4. 反思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平移的定义、性质及其应用,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确定改进方向。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关注知识掌握程度、能力发展和学习态度。这种反思与评价的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能力。
5. 作业小结: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平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平面图形的平移变换。这种作业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教师提醒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注意平移的性质,鼓励创新思维。
在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时,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平移的定义,掌握平移的性质,并能够运用平移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我也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4《平移》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4《平移》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4《平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4》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图形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授课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平移的性质,学会用平移的方法对图形进行变换,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材中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平移的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知基础,对于图形的变换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平移的性质和应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平移的性质,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平移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平移的性质,能运用平移的方法对图形进行变换。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移的性质和应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平移的性质,以及如何将平移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形,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平移的性质。

2.采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发现平移的性质和规律。

3.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平移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平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形和图片,用于展示和讲解平移的性质。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平移知识解决。

3.准备一些操作工具,如直尺、圆规等,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如电梯的运动、滑滑梯等,引导学生关注平移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让学生思考:这些平移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例题和相关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平移的性质。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自主探究,总结出平移的性质: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设计5.4 第2课时《平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设计5.4 第2课时《平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5.4 第2课时《平移》一. 教材分析《平移》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移的定义、性质和几何图形平移的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平移的性质,能运用平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平移的基本知识,但对于平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平移的理解和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平移的性质,能运用平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移的性质。

2.难点:如何运用平移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几何图形、实际问题等。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准备教学用的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平移来解决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平移的性质,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猜想、验证,从而理解平移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平移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操作,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平移性质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

初中数学人教版平移教案

初中数学人教版平移教案

教案: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平移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平移的概念,掌握平移的性质;2. 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并能用平移的知识进行解释;3. 能够根据要求进行图形的平移,并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2. 学会用平移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平移的概念及其性质;2. 图形平移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平移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2. 图形平移的方法的掌握。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平移的图片、实例、教学课件等。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图片和实例导入: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如电梯上升、滑滑梯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 提问: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是如何发生的?(二)探究平移的概念和性质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总结平移的性质:(1)平移前后两个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2)新图形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

2. 让学生举例说明平移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总结平移的特点。

(三)平移的运用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实现图形的平移?2. 演示图形的平移方法,并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尝试进行图形的平移。

3. 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根据要求进行图形的平移,并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四)巩固练习1. 课堂练习:完成课本中的练习题,巩固平移的概念和性质。

2. 课后作业:选择一个生活中的平移现象,用平移的知识进行解释。

(五)总结和反思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总结平移的概念和性质。

2. 引导学生思考: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何用平移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掌握了平移的概念和性质,并能运用平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 同课异构高效课堂大赛《平移》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 同课异构高效课堂大赛《平移》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同课异构高效课堂大赛《平移》教学设计2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平移,理解平移的含义;(2)使学生探索并理解平移的性质;(3)使学生利用平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平移的性质的探索。

教学难点:(1)利用平移的性质求面积。

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师生活动教学说明面对问题自主学习知识应用阅读课件问题1,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1.下雨了,古丽家的院子一片泥泞,古丽的爸爸想把自家长方形的院子除道路外都铺上地砖(道路已铺,白色部分)道路宽1米,这时古丽说她已经帮爸爸算好了要铺地砖的面积,你能想到古丽同学是怎么算的吗?1.阅读教材28—29页,讲一讲什么是平移?平移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成为平移2.观察图片,判断下列现象哪些是平移?为什么?3.电梯的移动过程中,电梯的大小、形状是否发生变化?由此你可以得到平移有什么性质?性质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4.阅读课件中的问题,由此你可以得到平移有什么性质?性质2: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1.现在你能利用平移的知识解决前面的问题吗?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由例题引出平移的问题,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自主学习教材理解平移的定义,并利用定义判断生活中的现象那些是平移。

通过性质归纳平移的性质,利用几何画板软件来验证平移,小组讨论完成。

迁移提高2.如图所示,买买提家的院子是一块边长为8m的正方形土地,上面修了横竖各两条道路,路宽都是1m,空白的部分中上花草,请利用平移的知识求出种花草部分的面积。

83.如图,25小区内有一长方形空地,想在这块空地内修筑同样宽的两条“之”字路,余下部分绿化。

道路的宽为2m,则绿化的面积为多少平方米?20m32m4如图,在一块长为am,宽为bm的长方形草地上,有一条弯曲的小路,小路的左边线向右平移1m就是它的右边线,求这块草地的绿地面积。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5.4《 平移》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5.4《 平移》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5.4《平移》一. 教材分析《平移》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图形的基本概念、性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学习平移,让学生了解图形的平移性质,学会用平移的方法对图形进行变换,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图形变换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平移》之前,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基本概念、性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对图形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平移的概念和性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图形的变换方法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平移的概念,掌握平移的性质,学会用平移的方法对图形进行变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图形变换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移的概念、性质和应用。

2.难点:平移的性质和图形的变换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和实践活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理解和掌握平移的性质和应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练习题。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直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如电梯的上下移动、滑滑梯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平移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平移的性质,如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平移的距离和方向等。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图形卡片和练习题,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平移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图形的平移变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图形卡片和练习题,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评价。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练习题和课堂讨论,检查学生对平移性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数学七下 72 用坐标表示平移(一)同课异构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下  72 用坐标表示平移(一)同课异构教案

本资源的初衷,是希望通过网络分享,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为您水平的提高提供坚强的动力和保证。

内容由一线名师原创,立意新,图片精,是非常强的一手资料。

课题7.2.2用坐标表示平移教材分析前面学生已掌握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知识,能表示一个点的坐标,且前面学生已学过平移的相关知识,学生已有一定的数形结合的能力,这对本节课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教学目标了解坐标平面内平移点的坐标变,会写出平移变化后点的坐标,并能由点的坐标变化,判断点的平移情况,发展学生抽象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学重难点重点:点在坐标平移中的变化规律难点:通过平移确定点的坐标的变化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互动一、情景创设,导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点的位置不同写出的坐标就不同,反之,不同的坐标也就确定不同的点. 如果坐标中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按一定的规律变化,或者纵坐标不变,横坐标按一定的规律变化,那么点的位置如何变化呢?变化的规律又是怎样的呢?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二、新课探究1、学生动手操作:在P56图7.2-3中将点A(-2,-3)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点A,并写出它的坐标;把A1点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点A2,并写出它的坐标. 并观察它们各个点坐标变化的规律. (学生也可以再多找两个点,再按上述方法作变化来总结规律)规律:A点的横坐标加上5,纵坐标不变或是A点的纵坐标加上4,横坐标不变学生通过平移后观察变化规律,并讨论交流、归纳总结2、若任意一点A 的坐标为(x,y ),把点A 向右(或向左)平移n 个单位长度,写出它的坐标,把A 向上(或向下)平移b 个单位长度,写出它的坐标. 并得出平移后点的坐标的规律.结论:把A 点向右(或向左)平移a 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为A (y a x ,+)或A (y a x ,-);把A 点向上(或向下)平移b 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为A(b y x +,)或A (b y x -,).变化规律:将坐标平面内的一点向右(或向左)平移时,横坐标相加(或相减)平移的单位长度,纵坐标不变;将坐标平面内的一点向上(或向下)平移时,纵坐标相加(或相减)平移的单位长度,横坐标不变. 三、例练结合⒈将点A (3,-4)沿着x 轴负方向平移3个单位,得到A ′的坐标为( ),再将A ′沿着y 轴正方向平移4个单位,得到A"的坐标为( ).⒉在同一坐标中,图形a 是图形b 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如果在图形a 中的坐标为(5,-3),则图形b 中对应的点A ′的坐标为( ).四、布置作业 P 58复习巩固1、2;P 60综合运用6 五、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的是点在坐标平面内,平移变化的规律,要求要能准确的写出变化后点的坐标.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简单,学生积极配合,学习积极性高,效果显著.教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学生先自己练习,再集体订正师生共同小结本资源的初衷,是希望通过网络分享,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为您水平的提高提供坚强的动力和保证。

人教版数学七下 平移同课异构教案 (vip专享)

人教版数学七下  平移同课异构教案  (vip专享)

本资源的初衷,是希望通过网络分享,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为您水平的提高提供坚强的动力和保证。

内容由一线名师原创,立意新,图片精,是非常强的一手资料。

5.4平移[教学目标]了解平移的概念,会进行点的平移,理解平移的性质,能解决简单的平移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会用运动的观点分析问题.[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平移的概念和作图方法.难点:平移的作图.[教学设计]一. 观察图形形成印象生活中有许多美丽的图案,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请同学们欣赏下面图案.观察上面图形,我们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局部和其他部分重复,如果给你一个局部,你能复制他们吗?学生思考讨论,借助举例说明.二.提出新知实践探索平移:(1)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2)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个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3)连接各组对应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图形的这种变换,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translation)探究:设计一个简单的图案,利用一张半透明的纸附在上面,绘制一排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图案三.典例剖析深化巩固例如图,(1)平移三角形ABC,使点A运动到A`,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巩固练习]教材33页:1,2,4,5,6,7[小结]1.在平移过程中,对应点所连的线段也可能在一条直线上,当图形平移的方向是沿着一边所在直线的方向时,那么此边上的对应点必在这条直线上2.利用平移的特征,作平行线,构造等量关系是接7题常用的方法.[作业]必做题:教科书33页习题:3题[备选题]1.经过平移,三角形ABC的边AB移到了EF,作出平移后的三角形,你能给出几种作法?2.如图,将半圆图形按箭头所指的方向平移,其中A点到了A`点,作出平移后的图形.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AB=CD,AD<BC,AE⊥BC垂足为E,画出三角形ABE平移后的三角形,其平移方向为射线AD的方向,平移的距离为AD的长.(1)平移后的三角形中,与B,E的对应点F,G,还是在BC边上吗?(2)∠B和∠C相等吗?说明理由.。

人教版数学七下 平移作图同课异构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下   平移作图同课异构教案

5.4 平移作图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加深平移概念的认识,知道图形平移的方向不一定是水平的.能按照要求画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2.能力目标:培养欣赏能力,以及审美观点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中的美学.教学重点 画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 认识图形平移的方向不一定是水平的.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器材 多媒体三角板等 课前预习设计1、阅读教材第28页到第29页熟悉平移的性质?2、掌握教材第29页例题中是怎样平移作图的? 教学过程一.旧知设疑 、情景引入(时间:5分钟)二次备课1. 如图所示,将△ABC 平移,可以得到△DEF,点B 的对应点为点E,请画出点A 的对应点D 、点C 的对应点F 的位置.ECBA2.如图所示,画出平行四边形ABCD 向上平移1厘米后的图形.D CBA二.新课教学(时间:18分钟) 教师导知活动1学生探知活动1二次备课平移作图如图,平移三角形ABC,使点A 运动到A`,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1、一个图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二)平移的性质1、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_____、______完全相同,新图形中的每一个点,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______且________或__________. 对应线段______且________或__________. 对应角_______.2、下列各组图形中,可以经过平移变换由一个图形得到另一个图形的是( )3、如图,O 是正六边形ABCDEF 的中心,下列图形中可由△OBC 平移得到的是( ) A △OCD B △OAB C △OAF D △OEF2、如图,将梯形ABCD 的腰AB 沿AD 平移,平移长度等于AD 的长,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B ∥DE 且AB =DE B ∠DEC =∠B C AD ∥EC 且AD =EC D BC =AD +EC 3、△ABC 沿BC 的方向平移到△DEF 的位置,(1)若∠B=260,∠F=740,则∠1=_______,∠2=______,∠A=_______,∠D=______ (2)若AB=4cm ,AC=5cm ,BC=4.5cm ,EC=3.5cm ,则平移的距离等于________,DF=_______,CF=_________.教师导知活动2 学生探知活动2 二次备课BCEDABCDAC DAB CFBCO EDA三)平移作图1、△ABC在网格中如图所示,请根据下列提示作图(1)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2) 再向右移3个单位长度.2、已知三角形ABC、点D,D为A的对应点. 过点D作三角形ABC平移后的图形.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时间:15分钟)1.如图,平移线段AB,使点B移到点B′,画出平移后的线段A′B′.2.如图,平移三角形ABC,使点C移动到点C′,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3.指出下列各组图形,哪组(两只为一组)是平移?哪组不是平移?若不是,说出为什么.(1) (2) (3) (4)四.课堂小结,知识再现(时间:2分钟)五.课外作业布置:1.经过平移,三角形ABC的边AB移到了EF,作出平移后的三角形.平移作图决定因素图形设计C/.ABC2.如图,将半圆图形按箭头所指的方向平移,其中A点到了A`点,作出平移后的图形.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AB=CD,AD<BC,AE⊥BC垂足为E,画出三角形ABE平移后的三角形,其平移方向为射线AD的方向,平移的距离为AD的长.(1)平移后的三角形中,与B,E的对应点F,G,还是在BC边上吗?(2)∠B和∠C相等吗?说明理由.六.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资源的初衷,是希望通过网络分享,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为您水平的提高提供坚强的动力和保证。

内容由一线名师原创,立意新,图片精,是非常强的一手资料。

5.4 平移
教学目标:1、了解平移的概念,会进行点的平移,理解平移的性质,能解决简单的平移问题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会用运动的观点分析问题.(能按要求做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能利用平移进行图案设计,认识和欣赏平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平移的概念和作图方法.
难点:平移的作图.(平移特征的探索与理解)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形形成印象
生活中有许多美丽的图案,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请同学们欣赏下面图案.
观察上面图形,我们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局部和其他部分重复,如果给你一个局部,你能复制他们吗?学生思考讨论,借助举例说明.
二.提出新知实践探索
平移:(1)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2)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个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3)连接各组对应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图形的这种变换,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探究:设计一个简单的图案,利用一张半透明的纸附在上面,绘制一排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图案
引导学生找规律,发现平移特征
三.典例剖析深化巩固
例如图,(1)平移三角形ABC,使点A运动到A`,画出平移后的ΔA BC
先观察探讨,再通过点的平移,线段的平移总结规律,给出定义
探究活动可以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平移
(图形的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所以平移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和对应角也相等)
四、巩固练习
把下面三角形进行平移
五、小结:在平移过程中,对应点所连的线段也可能在一条直线上,当图形平移的方向是沿着一边所在直线的方向时,那么此边上的对应点必在这条直线上. 2利用平移的特征,作平行线,构造等量关系是接7题常用的方法.
六、作业课本P33页习题5.4第3题
本资源的初衷,是希望通过网络分享,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为您水平的提高提供坚强的动力和保证。

内容由一线名师原创,立意新,图片精,是非常强的一手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