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思维与想象

合集下载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比较是在头脑中把各种事物或现象 加以对比,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及其 关系的思维过程。 分类是在头脑中根据事物或现象的 共同点和差异点,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 类的思维过程。
抽象是在头脑中把同类事物或现象 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取出来,并舍 弃个别的、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 概括是在头脑中把抽象出来的事物 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 到同类事物中去,使之普遍化的思维过 程。
(四)聚焦法
形象思维是人们利用头脑中的 表象进行的思维活动。
形象思维的基本形式是表象、 想象和联想 表象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 关于事物的形象。从表象产生的 主要感觉通道来划分,可分为视 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表象等。
直觉思维就是人脑对于突然出现在其 面前的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及其关系 的一种迅速的识别,敏锐而深入的洞察, 直接的、本质的理解和综合的整体判断。 直觉思维的基本特征: ①认识的跳跃性
专家与新手的差异: 1、专家在如何表征问题上不同于新手。 新手分类更多地依赖于问题的表面信息,即 以客体和关键词为参照,肤浅地在问题表层上 表征问题;而专家分类问题则以解决问题所需 涉及的主要原则为依据,专家运用经验从问题 的更深层面和更精细加工的水平上表征问题。 2、专家用以表征问题的图式比新手的图式包含 更多抽象的信息和更多组织起来的子图式。 3、专家与新手解题时运用不同的策略。
根据思维任务的性质、 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划 分,可以将思维划分为直观动 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逻 辑思维。
直观动作思维又称为实践思维,是 凭借直接感知,伴随实际动作进行的思 维活动。灵长类动物和幼儿的思维活动 大多属于这种类型。成人也有动作思维, 不过,成人的动作思维是在经验的基础 上,在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下实现的, 这比儿童的动作思维水平高。

心理学基础第五章思维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心理学基础第五章思维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 头脑风暴
二、思维的种类
(三)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 2.辐合思维是人们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向一个 方向思考,得出唯一结论的思维。
第二节 表: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 理解:是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具有鲜 明的形象性。
❖ 2、表象的特征 ❖ 直观性
❖ (二)掌握概念的途径:日常概念、科学概念
二、推理
❖概念 ▪ 内涵:从具体事物归纳出一般规律,或者根据一 般原理推出新结论的思维活动。
程。
❖ ②特点:首创性、独立性和新颖性。 ❖ ③创造想象的加工过程也是词的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相互作用,是
语词思维指导下的形象思维过程。
❖ 1)原型启发是创造想象的契机; ❖ 2)典型抽取是创造想象过程的主要环节; ❖ 3)灵感升华是创造想象活动接近突破阶段时的顿悟。

❖ 开库勒梦见一条蛇咬住自己的尾巴,团团转、团团转,而发现了 苯的六角环行结构。
斯芬克斯之谜
“什么东西早晨用四 条腿走路,中午用 两条腿走路,晚上 用三条腿走路?”
分析:四条腿——爬,两条腿——走,三条腿—— 拄拐杖;早晨——婴儿,中午——青年,晚上—— 老年
综合:婴儿期四脚爬行,青年期两腿直立走路, 老年期拄拐杖两腿直立走路——人
二、思维过程
(二)比较和分类
比较是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 点、不同点及其关系。 eg:购买衣服
分类:按事物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为不同种类的过 程。
二、思维过程
(三)抽象与概括 1. 抽象:抽取同类事物本质属性,舍弃非本质属 性。
• 交通工具的抽象
2. 概括是在抽象基础上进行的,将抽取出来的本 质属性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
• 交通工具的概括

思维和想象

思维和想象

思维与想象思维的概述(一)思维的概念1. 思维(thinking)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应;是在感知基础上实现的高级的认知形式;其不受感知觉器官的限制,是在感知决得基础上,对感知材料的综合分析判断和推理.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两个基本特征;思维的特征:间接性:摆脱感官功能的束缚超越时空限制概括性: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的抽取对关系加以概括2. 思维与感觉,知觉的关系认识过程的不同阶段认识过程中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3.思维的种类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动作思维[action thinking]是以实际动作为支柱去解决问题的思维思维的概述形象思维[image thinking]是指运用具体的(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抽象思维(abstract thinking)是以概念,判断和推理形式进行的思维,它需要借助语词和运算符号来完成思维的概述皮亚杰思维的种类background information皮亚杰根据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思维形式所作的分类感知运动思维:主要通过感觉知觉和运动图式与外界取得平衡前运算思维:通过表象进行的思维,其没有守恒的概念与可逆性具体运算思维:有概念守恒与可逆性,出现具体运算图式初步形成了逻辑思维的能力形式运算思维:又称抽象的逻辑思维,是能进行命题运算的思维吉尔福特思维的种类background information聚合思维:朝着一个方向,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发散思维:思维围绕问题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寻求合乎条件的各种答案(二)思维的心智操作1. 分析与综合2. 比较与分类3.抽象,概括和具体化问题解决得思维过程(一)问题解决的概念1. 问题与问题解决问题:是指个人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因而感到疑难得情景西蒙和纽厄尔的观点:每一个问题都包含给定,目标和障碍三种成分给定: 问题的起始状态,是一组已知的关于问题条件的描述目标:问题的目标状态,是关于问题结论的描述障碍:由起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中所需要克服的困难问题解决:是对问题空间进行搜索,以找到一条从问题的起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通路特点: 明确的目的性、系列心理操作、思维认知操作2. 问题解决的过程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二)问题解决得策略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应用的思维策略可以分为两大类:算法、启发式算法式概念:运用解题的一套规则来解决问题的策略特点:if 具体的问题有解题规则,按照规则进行,问题肯定可以解决if 按规则求解,工作量大启发式:凭借经验来解决问题的策略常用的启发式策略手段-目标分析试探搜索阶段目标反推法简化计划法类比推理法(二)影响问题解决得因素问题解决得效果如何,一方面和主体的心理因素有关,另一方面和问题的性质及难易程度有关知觉特点迁移的作用: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对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影响,有正负之分举例: 运动项目中的迁移动机强度(动机的高低与行为效率之间的关系)原型启发定势的作用定势是指人由于先前的活动所造成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定义: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定势,是指人们在思维时限定事物功用或性能的现象功能的固着常常会使思维过程"固定化",降低问题的解决效率功能固着(functional fixedness)(一) 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定义: 创造性思维就是具有创见性的思维,它的显着特点是能够提供独特而又有价值的思维成果,其既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有机结合,也是形象思维与具体思维的统一评价指标: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问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二) 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创造性思维是伴随着创造性活动过程而言的,对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分析最有代表性的、最有影响力的是英国的心理学家华莱士(Wallas,1926)提出的四阶段理论。

大学心理学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大学心理学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给定:有三根杆子A、B、C,A杆上有n个直径不同的圆 盘,每次移动一个盘,大盘不能移在小盘上面; 目标:把A杆上的n个碟子全部移到C杆上; 障碍:怎样移动才能按规则将A杆上的盘子移到C杆上。
实用文档
(二)什么是问题解决?
由一定情景引起的,按一定目标应 用各种知例如识“和韩技信能分油,”经算过术游一戏系:列思维 操作,使问“题3斤得的以葫芦解7决斤的的灌过,程。
(四) 典型化 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 形象的过程。
实用文档
四、作用
(1)预见功能 (2)理解功能 (3)补充功能 (4)调节功能
实用文档
五、分类 P98-100
(一)无意想象 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 (二)有意想象 1、再造想象 2、创造想象 3、幻想:包含科学幻想、理想和空想。 4、妄想:是一种常见的思维障碍,是思维的
独特性(新)
(2)发散思维
实用文档
运用已获得的知 识经验,按惯常 的方式解决问题
(三)根据创造性程度划分:
(1)常规思维
(2)创造思维
以新异、独创的 方式解决问题
实用文档
第二节 想象
猫说… … 小鸭子说… …
实用文档
一、想像的含义(P97) 想像是人脑对原有的表象
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心理
过程。
问题2:某城市有15%的人不把号码放在 电话簿上。如果你从该城市的电话簿上随 机抽取200个号码,你能否预期其中有多 少人是不把号码放在电话簿上?
实用文档
2、功能固着
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
• 问题
–利用如图所示 的材料,将蜡 烛象壁灯一样 立在墙上。
实用文档
问 题 答 案
实用文档

幼儿教育心理学课后练习第五章儿童想象思维的发展-教师资格幼儿园教师综合素质试卷与试题

幼儿教育心理学课后练习第五章儿童想象思维的发展-教师资格幼儿园教师综合素质试卷与试题

幼儿教育心理学课后练习:第五章儿童想象、思维的发展试卷总分:68答题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参考答案: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映。

参考答案:表象:是指当事物不在眼前时,在头脑中形成的对该事物的稳定形象。

参考答案:直观行动思维:是指直接与物质活动相联系的思维,也叫做感知运动思维,是思维发展的初级阶段,它的主要作用是协调感知和动作。

参考答案:元认知: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反映或调节人的认知活动的任一方面的知识或者认知活动,即“对认知的认识”。

它涉及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监测、自我调节。

二、选择题三、填空题想象[3分]1.表象[3分]2.直观行动思维[3分]3.元认知[3分]4.根据语言或如图画等非语言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是( )。

[2分]-----正确答案(C)1.无意想象A 有意想象B 再造想象C 创造想象D 幼儿想象的主要形式是( )。

[2分]-----正确答案(C)2.无意想象A 有意想象B 再造想象C 创造想象D 思维的核心特征是( )。

[2分]-----正确答案(A)3.概括性A间接性B逻辑性C直接性D3岁前的儿童思维主要是( )。

[2分]-----正确答案(A)4.直观行动思维A 间接性思维B 具体性思维C 抽象性思维D 根据想象有无目的性可分为 无意想象 和 有意想象 。

[每空2分]1.思维具有 概括性 、 间接性 、 逻辑性 等主要特征。

[每空2分]2.0~3岁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 产生了词的概括 、 存在显著的年龄特征 。

[每空2分]3.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主要表现为 相对具体性 、 不可逆性 、 自我中心 。

[每空2分]4.儿童形成数的概念,经历了 口头数数 、 给物说数 、 按数取物 、掌握数概念 四个发5.四、简答题参考答案:(1)学前儿童有意想象逐渐得到发展,但主要还是无意识想象;(2)学前儿童在再造想象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创造想象;(3)想象从完全脱离现实到合乎客观逻辑。

第五章 思维

第五章 思维

三、分类: 分类: 1、根据思维过程中凭借物的不同 凭借物的不同 、根据思维过程中凭借物 动作思维—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 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2、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不同 探索目标的方向不同 、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 聚合思维— 聚合思维 发散思维 3、根据思维是否具有逻辑性 3、根据思维是否具有逻辑性 直觉思维—分析思维 直觉思维 分析思维 4、根据创造性成份的多少 创造性成份的多少 、根据创造性成份 习惯性思维— 习惯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
例:
古希腊国王处死一批囚犯, 古希腊国王处死一批囚犯,允许每个囚 犯说一句话,真话,处绞刑, 犯说一句话,真话,处绞刑,假话砍头 “要对我砍头” 要对我砍头” 国王左右为难,真砍头,真话应绞死, 国王左右为难,真砍头,真话应绞死, 若绞刑,假话应砍头。将他放了。 若绞刑,假话应砍头。将他放了。
都是B,所有的B都是 都是C,因而所有的A都是 都是C; ①所有的A都是 ,所有的 都是 ,因而所有的 都是 ; 所有的 都是 所有的A都不是 都不是B,所有的B都是 都是C,所有的A都不是 都不是C; ②所有的 都不是 ,所有的 都是 ,所有的 都不是 ; 所有的A都是 都是B,所有的C都是 都是B,因而所有的A都是 都是C; ③所有的 都是 ,所有的 都是 ,因而所有的 都是 ; 有些A是 ,有些B是 ,因此,有些A是 。 ④有些 是B,有些 是C,因此,有些 是C。 从图解可知,上述论断中只有①是正确的, 从图解可知,上述论断中只有①是正确的,但实际生活中许 多人认为这四个结论都正确。 多人认为这四个结论都正确。
何为创造性思维? 何为创造性思维?
期中考试——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
——论创造性思维 论创造性思维 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要求: 要求: 1、有理有据、条理清晰 、有理有据、 2、10分钟左右 、 分钟左右 3、重点突出,能够自圆其说 、重点突出,

第五章思维、想象和教学

第五章思维、想象和教学

第五章思维、想象和教学练习题库一、名词解释1、思维2、迁移3、定势4、想象5、再造想象6、创造想象7、解决问题8、创造思维9、辐合思维 10、求异思维 11、直觉思维 12、灵感二、填空题1、根据想象时有无目的、意图,可把想象分为()、()。

2、对于有意想象,根据内容的新颖性、创造性的不同,可以分为()和()。

3、思维活动过程具有两个重要特征,即()和()。

4、思维的基本形式有()、()、()。

5、思维的基本过程是()、()、()、();其中最基本的思维过程是()。

6、按照个体的发展可以把思维分为()、()、()。

7、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不同可以把思维分为()、()。

8、根据思维时有无明确的步骤可以把思维分为()、()。

9、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可分为()、()、()、()。

10、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是()。

11、读《红楼梦》后,你会在脑中勾画出许多人物的形象,这属于()。

12、欲速则不达所体现的心理原理是()。

三、选择题1、通过想象在头脑中产生的新形象,不是记忆的简单重现、而是对()的重新改组和重现。

A 知觉B 语词C 表象D 以上都不是2、一种与生活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称为()。

A 表象B 再造想象C 梦D 幻想3、()与创造思维密切联系着,它是人类创造活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A 再造想象B 睡眠C 创造想象D 理想4、在人脑中把事物或对象分解成各个部分、属性或特征的思维过程称为()。

A 分析B 综合C 比较D 抽象5、研究表明,动机的强度与解决一般问题的效率之间的关系是()的动机,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A 低强度B 中等强度C 高强度D 零强度6、3岁前的思维主要是()。

A 形象思维B 抽象思维C 动作思维D 情绪思维7、创造思维的主要成分是()。

A 抽象思维B 直觉思维C 发散思维D 集中思维8、在解决问题中,对解决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称为()A 原型B 原型启发C 定势D 功能固着9、“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的思维品质。

思维与想象课件 PPT

思维与想象课件 PPT

六、思维与教学
1、教材得选择与合理使用 知识要有助于思维必须很好地组织起来,成
为一个结构严密得系统,这种知识具有更加 概括得性质,更科学得表达形式,因而能够使 人在更大范围内加以运用,促进思维得发展。 教学得内容直接影响学生得思维活动。
六、思维与教学
2、改进教学得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得能力 发挥学生学习得主动性 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掌握各种思维方法与培
概念与表象也就是有区别得。表象就是关于事物 得形象得反映,概念则就是关于事物本质属性或内 部关系得反映。
三、概念及其形成
2、概念得形成 概念形成就是一种积极主动得活动过程,也 就就是人在认识事物得过程中积极主动地 进行概括、推理、提出假设,并将这一假设 应用于日后遇到得事例中,加以检验。检验 如果得到证实,那就肯定自己得假设;否则,就 根据新得信息,修改假设或提出新得假设。
三、概念及其形成
3、在教学条件下对概念得掌握 (3)使被掌握得概念进行概念体系 概念不就是彼此孤立得,而就是相互联系构成一种系
统而存在得。掌握概念不仅要分出事物得本质特 征,而且要从事物得本质特征出发,把概念纳入一定 得概念系统。
(4)将学到得概念用于实际 概念就是各种具体情境中得实际应用,衡量概念掌握
二、思维与语言
2、思维与语言得关系 (1)联系 从思维得特点瞧 从思维得内容与结果瞧 从思维得种系发生来瞧 从思维得个体发展历史来瞧
二、思维与语言
2、思维与语言得关系 (1)区别 从本质特征来瞧 从生理机制来瞧 从思维与语言与客观事物得关系来瞧 从思维与语言规律得性质来瞧
三、概念及其形成
几种启发法
选择性搜索:在解决问题时,根据已知得信息 与某些有关得规则,寻找突破口,并从初步突 破中获得更多信息,以便进一步搜索直至找 到正确得答案。

心理学第五章想象知识点

心理学第五章想象知识点

第五章想象
1.想象的概述
(1)想象的概念
想象是指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思维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2)想象与客观现实的关系
① 想象的原材料-记忆表象是现实事物的反映
② 从想象的社会历史制约性来看,想象是组织起来的形象系
统对客观现实的超前反映
③ 人的想象是在劳动过程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3)想象的种类
①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的目的,不自觉的想象(梦、幻觉)
②有意想象:有预定的目的,自觉产生的想象
a.再造想象:人们根据别人的言语叙述、文字描述或图
片示意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如:读书时,根据作
者的描述,从而想象出作者描绘的人物场景)
b. 创造想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
过程(如:文学创作、设计新产品)科学家的新发
明)
c. 幻想: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4)表象的特征和作用
①表象的特征: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
②表象的作用
a. 表象是人们积累感性知识的一种形式
b. 表象是想象活动的前提,为想象活动提供了素材
c.表象是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桥梁
d. 是思维的感性依托。

第五章 体育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和想象.

第五章 体育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和想象.

第五章体育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和想象体育活动是一种系统的活动,在体育活动中除了需要肌肉、腺体、神经系统等生理结构的协调工作,还需要大量心理功能的参与,包括人类高级的心理过程:思维与想象。

人的体育活动之所以能够集力量、健美及智慧于一体,思维与想象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单着重阐述的是体育活动中的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及其作用、种类、以及动作概念的掌握等内容。

第一节体育活动中学生的思维一、体育活动中学生思维的作用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言语、表象和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作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思维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以及具体化等基本过程。

人类的各种活动,包括体育活动均离不开思维的参与。

思维对于体育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人们在体育活动中的感性认识经过抽象与概括,形成对体育活动的理性认识,同时人们对体育活动的理性认识反过来又指导着体育活动向着更高水平发展。

体育活动中思维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模拟、预测运动进程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有关动作的表象,然后对这些表象按照动作的要求进行操作,模拟运动进程,如学生在投篮前,首先要对身体与篮框的空间距离作出判断,同时还要对自身力量予以正确估计,然后把如何做准备动作,如何出手,如何发力等每一细节在头脑中演示出来,这样才能按照预想的要求完成投篮动作。

思维不仅可以通过表象再现动作,而且还能通过对表象的重组,预测运动的进程,如在赛前预测比赛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想出解决办法,这样在赛中遇到类似问题时就不会措手无策。

(二)在体育活动的进程中接受反馈、调节和控制动作形成人体的反应系统是一个反馈系统。

每一个动作的执行,都会有相应的反馈信息传回到神经中枢,经大脑加工后再传出,以实现对动作的控制。

思维在反馈系统中起到控制枢纽的作用。

在体育活动中,外周神经将肌肉传递回来的信息反馈到大脑,经思维的识别与整合,判断动作是否正确。

如果正确,大脑就发出指令,肌肉接受到命令后改变收缩力量的大小、调整动作幅度、控制动作速度,从而实现对动作的控制。

消费者行为学第五章.想象和思维

消费者行为学第五章.想象和思维
总结词
利用消费者的思维模式,引导其做出购买决策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某品牌深入了解消费者的思维模式和决策过程,通过精准 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引导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该品 牌运用心理学原理,设计了具有吸引力的产品包装和陈列 方式,以及富有说服力的广告语和推广活动,激发消费者 的购买欲望,并促使其采取购买行动。同时,该品牌还通 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增强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01
消费者想象对购买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发现,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会通过想象来预测产品的使用体验
和价值,这种想象对于最终的购买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02 03
思维定势对想象的影响
研究指出,消费者的思维定势会影响其想象的方向和深度,从而影响其 购买决策。例如,习惯性购买某一品牌的产品可能会限制消费者的想象 范围,使其难以考虑其他品牌的产品。
不同思维模式下的消费者行为特点
习惯性行为
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表 现出固定的行为模式, 如选择熟悉的品牌或产
品。
创新性行为
消费者积极寻找和尝试 新的产品或服务,并愿 意为创新支付更高的价
格。
风险规避行为
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注 重安全和稳定性,避免 选择具有较高风险的产
品或服务。
直觉性行为
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更 依赖于感性判断和第一 印象,而不是深入分析
问题。
04 情感与消费者行为
情感的定义与分类
情感的定义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 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感是消费 者行为中重要的心理因素,对消费者 的决策和行为产生深远影响。
情感的分类
情感可以分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 积极情感如快乐、满足、自豪等,消 极情感如悲伤、愤怒、恐惧等。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五章想象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五章想象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五章想象想象力是学前儿童发展中重要的心理能力之一,它对儿童的认知、语言、社交和情感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章将重点介绍想象力的定义、发展过程以及对儿童的意义和影响。

一、想象力的定义想象力是指通过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脑海中产生和创造各种视觉、感官和情感的体验。

想象力包括了儿童的幻想、虚构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通过想象力,儿童能够创造出新的事物和场景,并通过角色扮演、幻想游戏等方式来表达和体验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二、想象力的发展过程儿童的想象力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简单到复杂,从自我中心到社会化。

以下是儿童想象力发展的主要阶段:1.视觉意象阶段(2-4岁):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能够通过想象力在脑海中产生简单的视觉图像,比如想象自己是一只飞鸟或者一条鱼。

他们通常通过幻想游戏和角色扮演来表达自己的想象力。

2.情感意象阶段(4-7岁):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能够通过想象力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他们可能会创造出一些虚构的角色和情节,比如想象自己是一位超级英雄或者一位公主。

他们也会通过画画和故事书来表达自己的想象力。

3.故事意象阶段(7-11岁):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想象力进一步发展,他们开始能够创造和理解更复杂的故事情节。

他们通过书写和口头表达来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想象力,并能够理解他人的想象力和意图。

三、想象力的意义和影响想象力在学前儿童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对他们的认知、语言、社交和情感发展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以下是想象力的主要意义和影响:1.认知发展:通过想象力,儿童能够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想象力还能够帮助他们发展观察、推理和分类的能力,以及创造和理解符号系统的能力。

2.语言发展:想象力为儿童提供了丰富的话题和故事情节,促进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的发展。

通过创造和讲述故事,儿童能够扩展自己的词汇量,提高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3.社交发展:想象力能够帮助儿童理解和参与社会互动,培养他们的合作和分享能力。

思维和想象PPT课件

思维和想象PPT课件

【教学课件 行业资料PPT,持续更
19
新,敬请收藏】
第三节 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境引起,按照一定的目标,通过各种认 知操作活动,使问题得以解决的心理过程。
一、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一)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就是认识到矛盾的存在并产生解决矛盾的需要和动机。
能否发现具有重大社会价值的问题,主要依赖于以下条件:
情绪对解决问题有重要影响。
紧张、惶恐、烦躁、压抑等消极情绪会阻碍问题的解决,而
乐观、镇静、愉悦、轻松的情绪有助于激发人的潜能,使问
题顺利解决。
【教学课件 行业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PPT,持续更
28
新,敬请收藏】
高 简单任务
效 率
难度适中的任务

复杂任务

动机水平

【教学课件 行业资料PPT,持续更
29
新,敬请收藏】
四、思维和语言
语言是一种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社会约定 俗成的符号系统。
言语是个体掌握和使用语言的活动过程。
(一)思维和语言的联系
1.语言是思维活动的载体。人的思维活动是以感性材料为基 础,凭借语言为载体而实现的。语言具有如下特点:
(1)语言具有概括性; (2)语言具有物质性。
2.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
【教学课件 行业资料PPT,持续更
8
新,敬请收藏】
【教学课件 行业资料PPT,持续更
9
新,敬请收藏】
根据解决问题时是否有明确的逻辑步骤和清晰的意 识,可分为
直觉思维:
是人们在面临新的问题、新的事物和现象时,能迅速理解并 作出判断的思维活动。这是一种直接的领悟性的思维活动。

心理学第五章思维与想象 教学课件

心理学第五章思维与想象 教学课件

四、思维和语言的联系
2. 思维和语言有很大的区别
(1)职能不同。 (2)思维具有全人类性,语言具有民族性。
第二节 想象概述
一、想象的概念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 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 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例如,我们读白居易的诗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 水绿如蓝”时,头脑中浮现 出祖国江南秀丽景色的画面。
资料链接
(2)类别变动法。这种方法用来克服思维定势和功能固着的影响,以提高思 维的变通性。 例如,给出“盆子”的概念,让受训练者首先想到它的一个特殊用途, 如装水果,然后归纳为“容器类”,继而在“容器类”中细想它可能有的特殊用途, 如装鸡蛋、装纽扣、装衣服等;接着换一种类别,再细想它的各种特殊用途。通过这 种方法,使受训练者对事物的用途有了变通性的认识,培养了创造力。 (3)创造性的问题解决。该方法有以下四个步骤: ① 界定问题,即在解决问题之前彻底理解所要解决的问题,弄清已知与未知情况。 ② 开放头脑,即考虑各种可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类似于大脑激荡法中的畅所欲言直 至穷思竭虑的过程。 ③ 确定最佳构想,即在设想的各种办法中选择最优的解决办法。 ④ 付诸实施,即把选择的解决办法进行应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调整、完善。

特别拓展
培养儿童想象力,大人要注意这三点 1.不要嘲笑孩子天马行空的想法 永远不要用成年人现实的眼光去评判孩子的想象,为孩子保留思想里的那 一份跳脱。曾有这样一个故事:孩子把会飞的汽车展现给自己的父母,而自己的 父母确告诉孩子汽车是在地上跑的,让孩子重新构思。简简单单多么现实的教 导,父母觉得这样做没错,却不知道自己确是孩子想象力发展过程中的绊脚石。 永远不要嘲笑孩子天马行空的想法,孩子的想象力不要用现实去衡量和禁锢。 2.引导孩子敢于去想 不要觉得不切实际就不值得想象,孩子想象力的发展就是在于现实与不可 能之间的差距中发展起来的。并不是所有的孩子在一开始都有敢于去想的想象 力,父母要善于引导孩子去想象,引导孩子跳出思想的禁锢,激发他们想象的 热情。

05 思维与想象(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试题库)

05  思维与想象(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是思维的特征:A.思维具有间接性B.思维具有概括性C.思维具有想象性D.是认识的高级形式2.与发散思维相对应的思维形式:A.动作思维B.形象思维C.抽象思维D.聚合思维3.下面哪个是无意想象A.创造想象B.梦C.再造想象D.幻想4.下面那个不是思维的基本形式A.概念B.判断C.推理D.幻想5.关于幻想的表述那个是不正确的A.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B. 是指向未来C. 宗教迷信的神奇幻想是脱离现实的D.幻想都是消极的二、名词解释1.思维2.聚合思维3.创造性思维4.再造想象5.无意想象6.幻想三、简答题1.简述思维的基本过程2.简述创造思维的阶段3.想象的功能4. 有意想象具体分类二、综合应用题1.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在教学当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根据对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你认为在将来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一、单项选择题C D B D D二、名词解释1.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它反映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主要表现在人们解决问题的活动中。

2.聚合思维聚合思维是指思考者把问题所提供的信息聚合起来,思路朝着同一方向聚敛前进,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佳答案的思维,也叫集中思维或求同思维。

3.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并产生新的成果的思维。

例如,小说家创造小说,剧作家创造一个新的剧目,发明家发明一个新的产品等,都属于创造性思维的范畴。

其根本特点是新颖性和独创性。

4.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词的描述或图像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的相应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

例如,建筑工人根据图纸想象出建筑物的形象5.无意想象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

它是当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

6.幻想幻想是一种与人生活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

幻想有两个特点,一是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在头脑中出现的形象正是个人希望所寄托的东西;二是指向未来。

第五章 想象

第五章  想象

• (二)个别表象和一般 表象 • (三)记忆表象和想象 表象
遗觉像
第三节
想 象
•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 知识是有限的,而想 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 一切,推动着社会的 进步,并且是知识进 化的源泉
一、想象概述 (一)什么是想象 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 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一种以 表象为内容的特殊形式的思维活 动 想象最突出的特征: 形象性 新颖性
• 表象与想象的区别 • 1)表象是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简单重现。 • • • 想象是重新组合、创造新形象 想象则有理性认识,与创造性思维密切联系。
• 2)表象是人的感性认识。
(二)想象的功能
• 1. 预见功能
• 想象的预见功能是指想象能对客观现实进行超前的反 映
• 2. 补充功能 • 想象的补充功能是指弥补人类认识活动在时间与空间 上的局限和不足 • 3. 代替功能 • 想象的代替功能是指当某些需要和活动不能满足或完 成时,可以通过想象,从心理上得到某种替代与满足
• 在弗洛伊德看来,梦是愿望的满足,这一点在白 日梦里表现的最为明显,在一些简单的夜梦中也 非常明显,一些恶梦通过分析也可以找到满足的 成分。 • 之所以形成梦,乃因为检查作用因睡眠而放松警 惕,潜意识中的本能愿望以化装的方式,偷偷溜 进意识而形成梦境。当人觉醒以后,检查作用重 新加强,于是立即排除检查作用放松时偷偷溜进 意识的本能愿望,因此往往我们无法回忆梦境。 梦的内容还不是被压抑的欲望的本来满目,需要 加以分析和解释,才能找到本能愿望的真面目。
梦的特点
1.离奇性 在梦中会出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不会经历的事情。
2.逼真性
在梦中出现的情境都是可见的,自觉身临其境。
心理动力学释梦

思维与想象名词解释

思维与想象名词解释

思维与想象名词解释
思维和想象是两种不同的认知过程,两者都是智力活动的基础。

思维是指人类在处理信息和问题时使用的过程。

它涉及到观察、分析、判断、推理和解决问题等方面。

思维是人类获取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基础,它需要大量的认知能力和逻辑能力。

想象是指在没有直接感官输入的情况下,人类通过内在的心像来创造出新的事物或情境。

想象力是人类创造力和创新力的基础,它涉及到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觉,可以创造出无数美妙的事物。

思维和想象都是人类灵活运用脑力的表现,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处理问题时,思维和想象常常相互作用,互相促进。

例如,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推理,而想象则可以帮助我们构建数学模型和形象化思维。

总之,思维和想象是人类认知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不断地锻炼和提升这两种能力,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开展自己的智力和创造潜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从思维的种系发生来看,思维和语言是同步发生 的,都是在劳动创造人的过程中同步产生的,并 且互为存在的标志
4 从思维的个体发展历史来看,儿童掌握语言的过 程(2岁左右),也是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抽 象思维是借助语言实现的。
(二)思维和语言的区别
1 从本质特征来看,思维是……,是一种包含物质 内容的心理现象。而语言则是由一定的物质形式 与概括的内容所构成的信息符号系统,是一种包 含精神内容的物质现象,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或思 想的直接现实。这是思维和语言的本质区别。
2 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指以人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为 支柱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学龄前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是个 体发展的重要阶段;正常成人虽然以概念思 维为主要形式,但在解决复杂问题时,还有 作家、画家等的文艺创作也是更多地运用~ 3 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是以语词为基础,利用概念、 判断和推理形式进行的思维
2 分析思维
也就是逻辑思维,按照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分 析与推导,最终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结论
(五)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
1 常规性思维
又称为习惯性思维和再造性思维,是指运用 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照现成方案和程序, 运用惯常方法或模式寻求解决问题的思维
2 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异、独创的方式来解决 问题的思维。例如文学家塑造新的典型人 物形象,设计师发明新的机器等。是多种 思维的综合表现。
2 从生理机制来看,虽然二者都体现着大脑和感官 的整合效应,但思维的主要器官是大脑,语言器 官则主要是眼、耳、喉、口腔等感觉器官或效应 器官。语言器官的损伤或先天发育不良会使人丧 失语言能力,但不一定或不会使人丧失思维能力。 (1947年, S·M·Smith接受箭毒注射,整个骨骼 肌包括发音器官被麻醉……,思维活动仍能正常 进行,能理解和回忆问题……。表明:思维和语 言是不能等同的,甚至语言也不是思维的必要因 素)
三、思维和语言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是国内外学术界长期争论的一 个问题。在国外有三种意见:①主张语言决定思 维,思维离不开语言,没有语言就没有思维;② 主张思维和语言各自独立,否认二者有必然联系; ③主张思维和语言是一回事,否认二者有任何区 别。在国内也有三种意见: ①思维和语言的发 生是非同步的,二者有先有后;②思维和语言的 发生是同步的;③思维和语言的发生是同步不同 时特点 2 思维的过程 3 概念的形成 4 问题解决的策略及影响问题解决的因
素 5 想象的功能及发展创造想象的条件 6 想象的形成方式
第一节 思维概述
一、什么是思维
(一)思维的定义
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 间接的反映,它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 在联系。 (二) 思维的基本特征
①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抽取出来
②将多次感知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加 以概括,得出其间的内在联系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三) 思维与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 从反映的内容来看,感觉和知觉反映的是 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整体特征、表面现 象及外部联系,而思维反映的是客观事物 共同的、本质的属性与特征和内部联系
(四)根据思维的结果是否经过明确的思考步骤和 对过程是否有清晰的意识
1 直觉思维
是一种非逻辑思维,是指面临新问题、新事物或 新现象时,能够迅速理解并做出判断的思维过程
譬如:阿基米德;达尔文在阅读马尔萨斯人口论 著作时突然悟出“自然选择”理论;魏格纳在看 地图时突然闪现出“大陆漂移”的观念……。具 有敏捷性、直接性、简缩性、突然性等特点。
(一)思维和语言的联系
1 从思维的特点来看
思维之所以能对客观事物和现象进行间接的概括 反映,其主要原因在于语言……。因此,语言是 人们交流思想的手段、思维的工具。但是,语言 不是思维的唯一工具,也不是交流思想的唯一手 段。
2 从思维的内容和结果来看
思维以语言作为客观刺激物,特别当具体刺激物 不在眼前时,语言就成为思维活动的有效刺激物。 思维借助于语言、词来实现。但语言也离不开思 维,语言要依靠思维的内容和结果予以充实、发 展。如果语言不被人们所运用,语言也就成为纯 粹的物质外壳。
织、有条理的思维形式。譬如:甲>丙,甲<乙, 乙>丙,乙<丁→丙<丁。
2 发散思维 又称为求异思维或分散思维,是指从目标出发, 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解决问题答 案的思维
其主要特点是求异与创新,具体表现为变通性、 流畅性和独特性。 (三)根据凭借概念的不同 1 经验思维 凭借日常概念进行的思维方式 2 理论思维 根据科学概念和论断进行的思维方式
3 从思维和语言与客观事物的关系来看,语言与客 观事物是标志和被标志的关系,其间没有直接的 必然的联系;思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其 间有必然的内在的联系。
➢间接性:是指思维对感官不能把握的,或 不在面前的客观事物,借助一定媒介,并 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形式的加工来反映 事物
譬如:人类学家;医生;气象工作者;教 师……这些都是人脑“去粗取精,去伪存 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活动。
➢概括性:是指能够抽取同类事物共同的、 具有本质特征的,以及事物之间的必然联 系来反映客观事物
譬如:学生运用数学符号和概念进行数学运算 和推导;科学工作者根据实验材料进行推理和判 断。也叫逻辑思维,属人类特有
(二)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不同 1 聚合思维
又称为求同思维、集中思维、辐合思维、会聚思 维,是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 着同一方向思考并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
其主要特点是求同。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传 统方法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组
▪ 从反映的形式来看,感觉和知觉属于感性 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外部特征的直接 反映;而思维属于理性认识,是对客观事 物必然联系的间接反映
二、思维的种类
(一)根据思维过程中凭借物的不同
1 动作思维
动作思维又称为实践思维或操作思维,是指凭借 个体直接的感知活动,以实际动作为支柱去解决 问题的思维
3岁前幼儿的思维就属于~;聋哑人靠手势 和摆弄对象的动作进行交往也属于~;正 常成人也有~,但他是以丰富的知识经验 为中介并由词来调节和控制的;~是人与 高等动物共同具有的一种思维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