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读经典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朝读经典

小学三年级朝读经典

小学三年级(下)朝读经典第一单元中华源第一课:始祖神话[汉]应勋文意:传说天地初开的时候,大地上还没有人类,女娲把黄土揉成一团,捏成了人。

第二课:华夏之号[唐]孔颖达文意:夏,是大的意思,中国有盛大的礼仪制度,因此称为夏;有华美的服饰,因此称为华第三课:华夏民族梁启超文意:华夏民族,不是由一个民族构成的,很久很久以前,许多民族生活在一起,互相接触、交往,每个民族去掉小差异,留下大的共同点,慢慢地融合成一个民族,这就是后世所说的华夏民族。

第四课:泱泱中华[唐]长孙无忌等文意:中华,就是指中国。

既然亲身接受了王道教化,自然就是中华儿女了,穿衣戴帽有威仪,风俗讲究孝悌,立身处世追求礼和义,所以称之为中华。

第五课:中国历史朝代歌文意:尧舜以后是夏朝,商朝和西周,春秋时诸侯争霸,战国时七雄互相征伐,社会长期战乱不安。

秦朝统一六国,汉朝天下大一统,东汉末年三国鼎立,司马家统一中国,国号为晋。

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崛起后,东晋偏安江南,之后南北朝对峙。

隋朝统一中国,接着是强盛的唐朝。

唐朝以后出现五代十国的分裂乱象。

宋朝接束了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接着是元、明、清三个统一全国的朝代。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第二单元九州同第六课九州起源《幼学琼林》文意:皇帝划分了中国的疆域,开始有了王晨都邑的区分;大禹治理洪水,初步奠定了祖国山川大致的形势。

第七课九州山河(一)文意:泰山称为东岳,华山称为西岳,衡山称为南岳,恒山成为北岳,嵩山称为中岳,这就是天下的五岳(二)文意:中国的河流,有三个大的水系,他们是黄河、黑龙江和长江、淮河流入长江,济水流入黄河,古代的四大河流,今天只有长江,黄河长流入海。

第八课古风(节选)[唐]李白文意:秦王赢政横扫天下统一中国,威严地注视四方,强盛的气势多么雄壮啊!他一举平定战乱如挥剑斩断浮云,各国国君都到西边来朝拜他。

第九课示儿[宋]陆游文意:我本来就知道,人死去后,一切都成空了,我只是悲哀到死还看不到祖国的统一,朝廷的军队平定北方,收复中原的那一天,你们在祭奠我时,千万不要忘记告诉我啊!第五单元谨守时第二十课:无失其时《孟子梁惠王上》文意:五亩大的宅院,种植桑树,五十岁以上的人就能穿丝绸了衣服了,鸡、狗、猪等家畜的畜养,不错过养殖的季节,七十岁以上的人就有肉吃了,一百亩的耕地,不错过耕种、收割的季节,九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

一年级朝读经典背诵

一年级朝读经典背诵

一年级目录上卷 (1)第一单元孝悌先 (1)01孝悌为先 (1)02尊父母 (2)03敬兄长 (2)第二单元尊礼仪 (3)04重礼仪 (3)05居处礼 (3)06读书礼 (4)第三单元惜光阴 (4)07长歌行 (4)08杂诗十二首(节选) (4)09劝学 (5)下卷 (5)第一单元过能改 (5)01知过即改 (5)02择善而从 (5)03与元九书 (6)第二单元勤且俭 (6)04一生之计在于勤 (7)05少时须勤 (7)06物来不易 (7)07幼女词 (8)08牧童 (8)09稚子弄冰 (8)上卷dì第yī一dān 单yuán 元xiào 孝tì悌xiān先xiào 孝jìnɡ敬fù父mǔ母,yǒu 友ài 爱xiōnɡ兄dì弟,shì是zuò做rén 人de 的jī基běn 本pǐn 品dé德。

zūn 尊lǎo 老ài 爱yòu 幼shì是zhōnɡ中huá华mín 民zú族de 的chuán 传tǒnɡ统měi 美dé德。

wǒ我mén 们yào 要zuò做hǎo 好hái 孩zǐ子,zūn 尊jìnɡ敬zhǎnɡ长bèi 辈,ɡuān 关ài 爱tā他rén 人,yǒu 友shàn 善dài 待rén人。

01xiào 孝tì悌wéi 为xiān先《sān 三zì字jīng 经》xiānɡ香jiǔ九línɡ龄,nénɡ能wēn 温xí席。

xiào 孝yú于qīn 亲,suǒ所dānɡ当zhí执。

小学五年级上册朝读经典教学资料

小学五年级上册朝读经典教学资料

小学五年级上册朝读经典小学五年级上册1-13课朝读经典1、学先立志明王阳明夫学,莫先于立志。

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

2、素业成于志尚南北朝颜之推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

3、志当存高远三国诸葛亮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

4、鸿鹄之志汉司马迁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5. 自胜者强 < 老子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有力,自胜者强。

6. 自强不息(一)《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二)《周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7.天降大任 < 孟子告子下>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8、老当益壮,穷且益坚唐王勃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9、勾践尝胆汉司马迁越王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10 坚忍不拔宋苏轼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必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11、一暴十寒 < 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

用于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12、锲而不舍《荀子.劝学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3、读《山海经》十三首〔晋〕陶渊明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晨讵可待?。

朝读经典

朝读经典

y ī q ù âr s ān l ǐ一 去 二 三 里【s îng 】sh ào y ōng ?【宋】· 邵 雍·Y ī q ù âr s ān l ǐ一 去 二 三 里,y ān c ūn s ì w ǔ ji ā烟村四五家。

tíng tái liù qī zuò亭台六七座,bājiǔshízhīhuā八九十枝花。

《题画》清袁枚cūn luî wǎn qínɡ tiān ,村落晚晴天,táo huā yìnɡ shuǐ xiān 。

桃花映水鲜。

mù tónɡ héchùqù,牧童何处去,niú bèi yìōu mián 。

牛背一鸥眠。

《画眉鸟》宋欧阳修bǎi zhuàn qiān shēnɡ suí yì yí,百啭千声随意移,shān huā hïnɡ zǐ shùɡāo dī;山花红紫树高低;shǐzhī suǒxiànɡ jīn lïnɡ tīnɡ,始知锁向金笼听,Bùjí lín jiān zìzɑi tí。

不及林间自在啼。

《安宁道中即事》清王文治yè lái chūn yǔ rùn chuí yánɡ,夜来春雨润垂杨,chūn shuǐ xīn shēnɡ bù mǎn tánɡ。

春水新生不满塘。

rì mù pínɡ yuán fēnɡɡuî chù,日暮平原风过处,cài huā xiānɡ zá dîu huā xiānɡ。

三上《朝读经典》

三上《朝读经典》

华夏之号
(唐)孔颖达
• 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 服章之美,谓之花。
你知道吗?

华表
• 华表是我国的一种传统建筑,一般由底座、柱身、承露盘和 蹲兽组成,放在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做装饰用。在 北京天安门前,就有一对华表。华表周身雕刻着精美的龙和云 的图案,顶部横插着一块云形的长片石。这对华表建于明代, 距今已有近五百多年的历史。华表富有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内 涵,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标志。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你知道吗?

中华图腾—龙
• 古人认为,自己的部落和族群,与某种自然物有某种特殊关 系,他们把这种自然物作为自己部落的崇拜对象,这就是图腾。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我们中国人都说自己是“龙的传人”。龙 是人们怀着美好的祈盼而想象出来的一个形象。人们把各种优 点都集中在龙的身上,上天可腾云驾雾,下海能追波逐浪,还 能兴云布雨,令人间风调雨顺。
泱泱中华
〔唐〕长孙无忌等
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 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 居身礼义,故谓之中华。
中国历史朝代歌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你知道吗?

我国地名中的阴阳
• 最初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 中国古代思想家看到一切现象都有正反两方面,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 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气或物质势力。古人关于阴阳的学 问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各个方面。我国有很多地名都带有阴字或阳 字,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在地理学上,山的南面为 阳,北面为阴。例如,衡阳在衡山之南,华阴在华山之北。水则相反, 水的北面为阳,南面为阴。例如洛阳在洛水之北,江阴在长江之南。

细读《朝读经典》人生感悟

细读《朝读经典》人生感悟

细读《朝读经典》人生感悟介绍《朝读经典》是一本书籍,它由一系列经典的文章和诗歌组成。

这些经典作品来源于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它们所带来的人生感悟是普遍的、深刻的、跨越时空的。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经常被忙碌的生活和琐碎的事务所困扰。

我们常常感到迷茫和困惑,对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感到困扰。

《朝读经典》带给我们了解生命的平静和智慧的机会。

通过阅读这些经典文章和诗歌,我们可以深入思考人生的真谛,寻找我们自己的道路和。

在我的阅读中,我从《朝读经典》中获得了许多人生感悟。

下面是我的几点体会:1. 生命的短暂经典中的许多作品都提醒我们生命的短暂和宝贵。

它们告诉我们要珍惜每一天,每一个瞬间。

我们不能因为忙碌而忽略了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例如家人、友情和爱情。

我们应该学会放慢步伐,体会生活的美好,并为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心存感激。

2. 人与自然的关系很多经典中都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它们告诉我们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们应该尊重自然的规律,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获得自然的纯净和力量。

3. 心灵的修养经典中的许多作品都强调了心灵的修养和内心的平静。

它们教导我们要学会心静如水,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只有在内心平静的状态下,我们才能够感受到美好的事物,充分发挥我们的创造力和智慧。

4. 人生的意义《朝读经典》中的文章和诗歌常常让我们深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它们提醒我们不要追逐虚名和物质财富,而是要追寻内心真正的渴望和梦想。

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追求成功和权力,而在于追求真理和美好。

《朝读经典》是一本值得我们细读的书籍。

它通过经典的文章和诗歌向我们传递人生的智慧和感悟。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我们需要静下心来思考和品味生活的真谛。

希望我的文字能够激发你的思考,引起你对人生的思索和反思。

愿我们都能在朝读经典的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感悟!。

(可打印)四年级《朝读经典》

(可打印)四年级《朝读经典》

四年级《朝读经典》第一单元报国忠1、白马篇【三国】曹植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2、代出自蓟北门行南北朝鲍照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3、过零丁洋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尽忠报国《宋史岳飞传》桧遣使捕飞父子证张宪事,使者至,飞笑曰:“皇天后土,可表此心。

”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5、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清林则徐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⑥。

苟利国家生死以⑦,岂因祸福避趋之?第二单元民为贵6、民为贵《孟子尽天下》孟子曰:“民为贵,社稷(1)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2)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7、爱人为大《礼记哀公问》古之为政,爱人为大。

不能爱人,不能有其身;不能有其身,不能安土;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

8、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孟子曰:“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9、百姓为天汉刘向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

”桓公仰而视天。

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

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10、爱民利民 [汉]司马迁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yuan囿you狗马服御无所增益。

有不便,辄zhe弛以利民。

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

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第三单元乐合群11、人能群《荀子王制篇》力不如牛,走不如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12、敬业乐群《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五年级朝读经典

五年级朝读经典

五年级《朝读经典》第一单元志高远1.学先立志【明】王阳明夫学,莫先于立志。

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

2.素业成于志尚【南北朝】颜之推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

3.志当存高远【三国】诸葛亮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

4.鸿鹄之志【汉】司马迁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第二单元当自强5.自胜者强【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有力,自胜者强。

6.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坤】7.天降大任【孟子告子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8.老当益壮,穷且益坚【唐】王勃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9.勾践尝胆【汉】司马迁越王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第三单元贵以恒10.坚忍不拔【宋】苏轼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必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11.一暴十寒【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2.锲而不舍【荀子劝学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3.读《山海经》十三首【晋】陶渊明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晨讵可待?第四单元学与思14.学思并重【论语】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5.博学慎思【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五年级《朝读经典》笃行之。

七年级朝读经典

七年级朝读经典

1、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翻译: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

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

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主题思想:这首诗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表现了诗人对独特江行体验的喜悦和思友之情。

重点赏析: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除“峨眉山月”以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

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

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

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

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连用五个地名,精巧地点出行程,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语言流转自然,恰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七年级朝读经典2、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翻译: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作者简介: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一上朝读经典

一上朝读经典

一1、孝悌为先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二2、尊父母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一3、敬兄长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一4、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二5、重礼仪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二6、习少仪教人之道,首重发蒙,蒙以养正,是曰圣功。

小学之功,大学之基,涵养德性,务习少仪。

二7、居处礼居处必恭,步立必正。

视听必端,言语必谨。

容貌必庄,衣冠必整。

饮食必节,出入必省。

二8、读书礼读书必专一,写字必楷敬。

几案必整齐,堂室必洁净。

相呼必以齿,接见必有定。

三9、重寸阴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

三10、杂诗十二首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三11、惜分阴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三12、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三13、偶成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四14、不贰过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四15、择善而从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四16、知过即改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四17、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自治诚切如此,可谓得为学之本矣。

四18、改过之人改过之人,如天气新晴一般,自家固自洒然,人见之,亦分外可喜。

五19、一生之计在于勤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五20、少时须勤春若不耕,秋无所望。

寅若不起,日无所办。

少若不勤,老无所归。

五21、物来不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朝读经典

朝读经典

1 反哺跪乳《增广贤文》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2 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 孟母三迁《三字经》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4 燕诗示刘叟{唐}白居易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5 岁暮到家{清}蒋士铨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6 好学三喻{汉}刘向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7 焚膏继晷{唐}韩愈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8 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9 勤学苦读《三字经》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10 劝学{唐}孟郊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11 养身莫善于习动{清}颜元养身莫善于习动,夙兴夜寐,振起精神,寻事去作,行之有常,并不困疲,日益精壮。

12 徐霞客传(节选){清}钱谦益其形也,从一奴,或一僧;一杖、一襆被。

不治装,不裹粮;能忍饥数日,能遇食即饱,能徒步走数百里。

凌绝壁,冒丛箐,攀援下上,悬度绠汲,捷如青猿,健如黄犊。

13 营州歌{唐}高适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14 减字木兰花竞渡{宋}黄裳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

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15 从军行{唐}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6 保善从教《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17 高山仰止《诗经·小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18 新竹{清}郑燮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小学三年级朝读经典

小学三年级朝读经典

小学三年级(下)朝读经典第一单元中华源第一课:始祖神话[汉]应勋文意:传说天地初开的时候,大地上还没有人类,女娲把黄土揉成一团,捏成了人。

第二课:华夏之号[唐]孔颖达文意:夏,是大的意思,中国有盛大的礼仪制度,因此称为夏;有华美的服饰,因此称为华第三课:华夏民族梁启超文意:华夏民族,不是由一个民族构成的,很久很久以前,许多民族生活在一起,互相接触、交往,每个民族去掉小差异,留下大的共同点,慢慢地融合成一个民族,这就是后世所说的华夏民族。

第四课:泱泱中华[唐]长孙无忌等文意:中华,就是指中国。

既然亲身接受了王道教化,自然就是中华儿女了,穿衣戴帽有威仪,风俗讲究孝悌,立身处世追求礼和义,所以称之为中华。

第五课:中国历史朝代歌文意:尧舜以后是夏朝,商朝和西周,春秋时诸侯争霸,战国时七雄互相征伐,社会长期战乱不安。

秦朝统一六国,汉朝天下大一统,东汉末年三国鼎立,司马家统一中国,国号为晋。

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崛起后,东晋偏安江南,之后南北朝对峙。

隋朝统一中国,接着是强盛的唐朝。

唐朝以后出现五代十国的分裂乱象。

宋朝接束了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接着是元、明、清三个统一全国的朝代。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第二单元九州同第六课九州起源《幼学琼林》文意:皇帝划分了中国的疆域,开始有了王晨都邑的区分;大禹治理洪水,初步奠定了祖国山川大致的形势。

第七课九州山河(一)文意:泰山称为东岳,华山称为西岳,衡山称为南岳,恒山成为北岳,嵩山称为中岳,这就是天下的五岳(二)文意:中国的河流,有三个大的水系,他们是黄河、黑龙江和长江、淮河流入长江,济水流入黄河,古代的四大河流,今天只有长江,黄河长流入海。

第八课古风(节选)[唐]李白文意:秦王赢政横扫天下统一中国,威严地注视四方,强盛的气势多么雄壮啊!他一举平定战乱如挥剑斩断浮云,各国国君都到西边来朝拜他。

第九课示儿[宋]陆游文意:我本来就知道,人死去后,一切都成空了,我只是悲哀到死还看不到祖国的统一,朝廷的军队平定北方,收复中原的那一天,你们在祭奠我时,千万不要忘记告诉我啊!第五单元谨守时第二十课:无失其时《孟子梁惠王上》文意:五亩大的宅院,种植桑树,五十岁以上的人就能穿丝绸了衣服了,鸡、狗、猪等家畜的畜养,不错过养殖的季节,七十岁以上的人就有肉吃了,一百亩的耕地,不错过耕种、收割的季节,九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

朝读经典

朝读经典

留侯论 【宋代 】苏轼
•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 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 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 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 远也。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 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 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 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 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休
•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咏史
• • 作者:唐· 李商隐
• • •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熏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信以立国
《资治通鉴》
岳鄂王墓 元代:赵孟頫
• 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行己有耻
《论语 · 子路》
•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 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上矣。” •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 弟焉。” •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 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 足算也? •

忧民之忧 《孟子.梁惠王下》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 不王者,未之有也。
戒石铭 孟昶 • 尔俸尔禄,民脂民膏。 • 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病起书怀 作者:陆游 【宋代】

• • • •

朝读经典

朝读经典
第一单元 中华源
1.始祖神话
•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 民,女娲抟黄土作人。
2、华夏之号
(唐)孔颖达
•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 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3、华夏民族
梁启超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 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 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 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4、泱泱中华
7.九州山河
• (一)《幼林琼学》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 岳恒山,中岳嵩山,此为天下之五岳。 •(二)(清)张之洞 •中国水,三大纲,黄河黑水扬子江。 淮通江,济入黄,四渎今只二渎长。
8古风 (唐)李白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9.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第三单元 人文兴
•10.化成天下 •《周易.贲卦》 •观乎天文,以观时变;观乎 人文,以化成天下。
11.人文始祖
•辟中国,始三皇,黄帝尧舜 垂衣裳。
12.五伦讲
•洪水平,五伦讲,黎民于变愚 变良。
13.礼乐匡
•稼穑教,礼乐匡,夏忠商质 周文章。
(唐)长孙无忌等
•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 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 悌,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
5、中国历史朝代歌
•唐尧虞舜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 •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 •宋元明清帝王休
第二单元始分都邑; •夏禹治水,初奠山川。
14.百工之事 《考工记》
•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烁金 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 陆,作舟以行水。

细读《朝读经典》人生感悟

细读《朝读经典》人生感悟

细读《朝读经典》人生感悟细读《朝读经典》人生感悟前言《朝读经典》是一本在人生路上不可多得的读物,它由一系列经典的文学作品组成,每天早上读一篇,让人的心灵得到滋养。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悟到了许多关于人生的道理。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个人从中得到的人生感悟。

1. 生活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目的地人们往往追求物质的成功和外在的荣誉,将这些看作是人生的终极目标。

在《朝读经典》的启示下,我发现人生本身就是一个过程,我们应该重视过程中的每一天,而不仅仅是追求结果。

人生的充实不是因为我们获得了多少财富和地位,而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成长和进步的过程。

2. 心灵的充实比物质的丰富更重要在物质主义泛滥的社会中,人们往往以获取更多财富和物质来衡量自己的价值。

《朝读经典》告诉我们,心灵的充实远比物质的丰富更为重要。

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能力,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只有心灵得到滋养,才能真正活出有意义的人生。

3. 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奉献与付出人生不仅仅是关乎自己的追求和成就,更关乎与他人的关系和社会的发展。

《朝读经典》中的许多作品都通过描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告诉我们,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奉献与付出。

通过帮助他人、关心他人,我们可以使自己的人生更加有意义,也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4. 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旅程《朝读经典》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的人生智慧和思考方式。

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旅程。

无论岁月如何流逝,我们都应该保持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望,不断学习和成长。

只有持续不断地学习,我们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进步。

5. 真正的幸福来自内心的宁静很多人把幸福的定义和追求都寄托在外在的物质上,却忽视了内心的宁静和平静的重要性。

《朝读经典》中的一些作品向我们展示了一种不同的幸福观:真正的幸福来自内心的宁静。

只有我们内心宁静和平衡,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的美好和幸福的存在。

细读《朝读经典》,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朝读经典之文字版

朝读经典之文字版

朝读经典之文字版第一单元论语•颜渊樊fán迟问仁。

子曰:“爱人。

”问知。

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

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音ɡāoyáo,传说中舜时掌握刑法的大臣),不仁者远矣。

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试问五者于天下,为仁矣.”“答之.”曰:“恭、阔、信、敏、惠.恭则不侮,阔则得众,信则人任矣,敏则军功,惠则不足以并使人。

”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在天下行五德,成仁了呀.”“请问五德.”说:“恭敬、宽厚、诚信、敏达、恩惠.恭敬就不侮慢,宽厚就得民众,诚信就别人信任他,敏达就有功效,恩惠就足以使唤人。

”謇吾法夫前修成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意依照彭咸之遗则。

短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旬日。

余虽不好修成姱以(革几)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纟襄)兮,又申之以生财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恨灵修之滚滚兮,终云云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曰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苏蒂县。

腰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富豪之家困苦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逃亡兮,余不忍心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够周兮,夫孰异道而世世?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条叶无罪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己亥杂诗(节选)龚自珍滚滚往昔白日横,诗云鞭东指即为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潍县署中图画竹呈圆形年伯包大丞括衙斋斜听到萧萧竹,疑就是民间疾苦声。

新买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归园田居(其一)太少并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回去三十年。

羁鸟列茨科耶林,池鱼思故渊。

垦荒南野际,罗泌归属于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离人村,依依墟里烟。

朝读经典四年级整理好的doc

朝读经典四年级整理好的doc

四年级“朝读经典”篇目1、《石灰吟》于谦【明代】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己亥杂诗》龚自珍[清]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3、《客中初夏》司马光【宋代】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4、《滁州西涧》韦应物【唐代】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5、《逢入京使》岑参【唐代】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宋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雪梅》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8、《花影》苏轼【宋代】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又叫明月送将来。

9、《江上》王安石【宋代】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10、《宿建德江》孟浩然【唐代】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1、《三衢道中》曾几【宋代】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2、《寒夜》杜耒【宋】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1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代】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4、《关山月》李白【唐代】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15、《华清宫》杜牧【唐代】零叶翻红万树霜,玉莲开蕊暖泉香。

七八年级朝读经典

七八年级朝读经典

七年级朝读经典古诗词共8首1.病起书怀P8陆游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译文:病体虚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江边。

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

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

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2.寄李儋元锡韦应物P11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译文:去年那花开时节我们依依惜别,如今花开时节我们分别已一年。

世事渺茫自我的命运怎能预料,只有黯然的春愁让我孤枕难眠。

多病的身躯让我想归隐田园间,看着流亡的百姓愧对国家俸禄。

早听说你将要来此地与我相见,我倒西楼眺望几度看到明月圆。

3.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P14杜甫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译文:杜陵地方,有我这么个布衣,年纪越大,反而越发不合时宜。

对自己的要求,多么愚蠢可笑,私自下了决心,要向稷契看齐。

这种想法竟然不合实际,落得个到处碰壁,头都白了,却甘愿辛辛苦苦,不肯休息。

有一天盖上棺材,这事便无法再提,只要还没有咽气,志向就不能转移。

一年到头,都为老百姓发愁、叹息,想到他们的苦难,心里像火烧似的焦急。

4.汴河怀古其二P22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译文:人人都说修造汴河导致隋朝灭亡,可是至今南北通行还要依赖此河。

如果没有打造龙舟纵情享乐之事,炀帝赫赫功绩几乎可比治水的大禹。

5.咏史P25李商隐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珍珠始是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志高远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自古以来,许多杰出人物都把立志作为迈向成功的起点。

因为立了志,陈胜才能成为农民起义的领袖,王阳明才能成为文武兼备的全才,颜之推家族才能成为古代著名的文化世家。

1、学先立志明王阳明
夫学,莫先于立志。

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

2、素业成于志尚南北朝颜之推
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

3、志当存高远三国诸葛亮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

4、鸿鹄之志汉司马迁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第二单元当自强
5. 自胜者强 < 老子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有力,自胜者强。

6. 自强不息
(一)《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二)《周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7.天降大任 < 孟子告子下>
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9、勾践尝胆汉司马迁越王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第三单元贵以恒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有远大目标的人往往坚韧执着,他们为了实现理想而不懈努力,即使遭遇艰难困苦,仍然能披荆斩棘、乘风破浪。

10 坚忍不拔宋苏轼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必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11、一暴十寒 < 孟子告子上>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2、锲而不舍《荀子.劝学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3、读《山海经》十三首〔晋〕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晨讵可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