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集

新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集
新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集

新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集

1、2、8、6、9、0、20、5、12这些数中,比6大的数有()个,比5小的数有()个,十位上是2的数有()。个位上是2的数有()个。

2、小朋友排成一队准备做游戏,从左往右数,小红排第7,小芳排第13。小红和小芳之间有()人。

3、8+()<14,()里应填什么数?6(),比6大的数(),比6小的数()。

4、树上先飞走了6只小鸟,又飞走了7只,一共飞走了多少只?列式:()

5、小明有16本课外书,捐给灾区小朋友后,还剩6本,小明捐给灾区多少本?列式:()

6、同学们在马路两边各插了10面小旗,一共插了多少面?列式:()

7、树上原来有16只小鸟,先飞走9只小鸟,又飞走5只,两次一共飞走多少只?()

8、我们小队一共有9人,我在最后一个,我前面有几个人?列式:()

9、小明和东东看同一本书,小明看了11页,东东看了8页,()剩下的页数多。

10、15-()>9,括号里最大填几?

11、小红和小组里的每一个同学都合照一次像,一共照了12次,小

(完整版)小学一年级上数学易错题汇总[1]

一年级数学易错题汇总学号:姓名:班级: 一、填空),5小的数有()个。1、比4小的数有( 2、比6大比10小的数有、、。 3、和1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4、()比16少1,()比10多1。 5、比19多1的数是(),比18少1的数是()。 6、()在18的前面,()在18的后面。 7、最小的两位数是(),最大的一位数是()。 8、在19、7、5、14、20、15、10、9、16这些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比11大又比18小的数是()。 9、9-()<8 10-()>5 ()+6=12-2 10-()=3+()()+5=6+()=10-()=()-2 10、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 11、在10、14、13、15、18、11、19中一共有( )个数,从左边数,第4个数是( ),它左边的一个数是( ),右边有( )个数,比11大又比16小的数有:()。 12、一队小朋友排队做操,小冬前面有8个人,后面有4个人,从前面数,小冬在第( )个,从后面数他在第( )个。 12、□□□(1)○比△少(),△比○多(). ○○○○○○○(2)○比□多( ),□比△少( ). △△△△△△△△△(3)○与□合起来是( ) 13、 同样重?和几个1个14、 □□□个4个3个5

1 )( 串珠子中有13、下面32串是小红的,小红的珠子最多有)颗,最少有( 颗。 个图形, 、的左面有( )14 , 这些图形中)上面有右面有( )个,( 个, )个, )个,有( ( 有 有( )个,球有( )个。 15、共有14人,每人发一只面包,买哪两箱合适?在下面□里画“√” 7只8只5只 ?、哪一堆积木可以和16 拼成 。,在最重的□里画17、在最重的□里画“√”“○”

人教版三年级上数学易错题集

1、估一估,在 里填上>、<或= 914× 6300 364×4 1600 612×8 793×6 2.我们7:50到校,下午3:50离校,在校时间一共是( )小时。 3.一场足球比赛用了45分钟,下午4:20结束,足球比赛时间是从下午( )时( )分开始的。 4.给右边花坛的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度是( ) A.25米 B.30米 C.比30米短一点 D.比30米长一点 5. (接头处长15厘米) 6.聪聪和茗茗各自从家里同时出发,下图是他们走了20秒后所在的位置,这时他们一共走了40米,聪聪家与茗茗家相距多少米? 2016学年期末测试易错题集 一、填空题。 1.在一个长方形中,一条长与宽的和是27分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 2.用3,0,6三个数字组成的最大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相差( )。 3.一堆小棒有18根,拿走这堆小棒的6 2,还剩( )根。 4.一头牛的体重是595千克,一头大象的体重是一头牛的8倍,大象约是( )千克。 5.爸爸今年27岁,恰好是女儿年龄的9倍,1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女儿的( )倍。 6.将一样大小的长方形纸像右图一样重叠粘在一起,如果每张纸的长是1分米,这样的3张纸连接起来(重叠处长都是2厘米)的长度是( )。 7.水果店有梨和苹果共240箱,梨卖出了40箱,苹果又运来了80箱,这时苹果的箱数正好是梨的3倍,水果店原来有梨( )箱。 8.A 组有15人,A 组人数的 51分到B 组后,两组人数相等,那么B 组原来有( )人。 9.计算198×时,小明不小心把第一个因数抄成了189,他算出的积就少了63,正确的得数应该是( ) 10、507×8=( )+56

高中数学易错题举例解析

高中数学易错题举例解析 高中数学中有许多题目,求解的思路不难,但解题时,对某些特殊情形的讨论,却很容易被忽略。也就是在转化过程中,没有注意转化的等价性,会经常出现错误。本文通过几个例子,剖析致错原因,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加强思维的严密性训练。 ● 忽视等价性变形,导致错误。 ??? x >0 y >0 ? ??? x + y >0 xy >0 ,但 ??? x >1 y >2 与 ??? x + y >3 xy >2 不等价。 【例1】已知f(x) = a x + x b ,若,6)2(3,0)1(3≤≤≤≤-f f 求)3(f 的范围。 错误解法 由条件得?? ? ??≤+≤≤+≤-62230 3b a b a ②① ②×2-① 156≤≤a ③ ①×2-②得 32 338-≤≤- b ④ ③+④得 .3 43 )3(310,34333310≤≤≤+≤f b a 即 错误分析 采用这种解法,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作为满足条件的函数b x ax x f + =)(,其值是同时受b a 和制约的。当a 取最大(小)值时,b 不一定取最大(小)值,因而整个解题思路是错误的。 正确解法 由题意有?? ? ??+=+=22)2()1(b a f b a f , 解得: )],2()1(2[3 2 )],1()2(2[31f f b f f a -=-= ).1(9 5 )2(91633)3(f f b a f -=+=∴ 把)1(f 和)2(f 的范围代入得 .3 37)3(316≤≤f 在本题中能够检查出解题思路错误,并给出正确解法,就体现了思维具有反思性。只有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才能反思性地看问题。 ●忽视隐含条件,导致结果错误。 【例2】 (1) 设βα、是方程0622 =++-k kx x 的两个实根,则2 2 )1()1(-+-βα的最小值是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集锦(附答案),掌握起来!

01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 易错题 我会填。 1、把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0 6 3 20 15 ()<()<()<()<() 2、写一写,填一填。 ()个十和()个一是() ()个十和()个一是() ()个十是() ()个十和()个一是() 3、 (1)10里面有()个一;20里面有()个一。(2)20里面有()个十,减少1个十是()。(3)10里面有()个十,添上1个十是()。

(4)1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添上下1个一是()。(5)13里面有()个一;13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4、 (1)一共有()只小兔,再添上()只就是10只。(2)从右数起,把第4只小兔涂黑。 (3)把左边的4只小兔圈起来。 5、用下列的数,写出不同的算式。 13 8 7 9 4 6 12 10 6、看图写出四个算式。 7、说图意,写算式。

8、看图填空。 王力在李明的(后)面,刘强在李明的()面。张永的后面是(),李明的前面是()。刘强的前面有()人,后面有()人。 9、看图填空。 10、过1小时后是几时? 11、、看图填空: (1)一共有()个图形。 (2)从右数起,把第3个图形涂黑。

02(3)把左边的4个图形圈起来。 12、 (1)13里面有()个一和()个十,添上1个一是();()个十和()个一组成18,减少1个十是()。 (2)10个一就是一个(),10里面有()个十,10添上1个十是(),20里面有()个十。 (3)15中的1表示()个(),5表示()个()。 (4)十位上的数是1,个位上的数是6,这个数是()。个位上是8,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 (5)1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1个一和6个十合起来是()。2个十合起来是()。 (6)19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 (7)与12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13、看图数一数,填一填。 看图列式。

(完整word版)一年级数学上册错题集

一年级数学上册错题集 第一单元 一、画一画。 (1(23个 第二单元 一、看图填一填。 1. 在的边,在的边,在的边, 在的边,的左边是,右边是。 第三单元 一、请在()填上合适的数 5>()()<3 ()>4 2<() 3<()()=()1<()()>()()<()二、我会把它们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 4 3 5 1 ()<()<()<()<()三、给小昆虫排队 (1)一共有( )只昆虫。 (2)从左边数,是第( )个。 (3)从右边数,是第( )个。 (4)把左边4个小昆虫圈起来。 四、 第四单元 一、我会看一看,填一填。 (1)由()个小正方体组成。 (2)由()个小正方体组成。 (3)由()个小圆柱组成。 二.()个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第5单元

一、看图写算式 1. □○□=□ □○□=□ □○□ =□ □○□=□ 2. 3. □○□= □ □○□=□ 4. 车上原来有 8人,下去了3人,又上来了 2 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第6单元 一、填空。 1.14的“4”在( )位上,表示( )个( );“ 1”在( )位上,表示( )个( )。 2.按顺序填数。 (1) 9 11 。 (2) 9 。 二、解决问题。1. 8个 ?个 6辆 ?辆 第15人和第19人 他们之间有( )人?

2. □○□○□=□(个) 3. 9-□○□=□(个) 第七单元 再过2小时是几时。 第八单元 一、请你算一算,商店里每种东西原有多少 二、填空。 ?个

1.最小的两位数是( ),最大的一位数是( ),它们的和是( ),差是( )。 2. ( )+7=12 6+( )=17 ( )+5=7+4 ( )-4=9 14-( )=11 ( )-5=2+9 三、 1. 图书馆里还有4本,原来有多少本? □○□=□(本) 2. 一共有多少只 ? (只) 我后面有3只小熊。 我前面有9只 小熊。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集完整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易错题集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 一、填空题。 1、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最多是()位数,最少是()位。 2、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位数或者是()位数。 3、□÷8=25……□,余数最大是(),这时被除数是();余数最少是(),此时被除数是()。 4、最大的一位数除最小的三位数,商的最高位在()位上。 5、在下面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8×()< 452 ()×7<514 7、判断下面的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1976 年() 2004 年() 2011 年() 2100 年() 1900 年() 2010 年() 8、王叔叔 4 月 27 号去上海出差,月底回来,王叔叔出差了()天。 9、6 月有()个星期余()天;8 月有()个星期余()天。 10、中国共产党是 1921 年 7 月 1 日成立的,到今年 7 月 1 日是建党()周年。到()是建党 100 周年。 11、把下面的 24 时计时法改成普通计时法。 2 时() 17 时() 20 时() 12、把下面的普通计时法改成 24 时计时法。 凌晨 4 时()上午10 时()下午4 时() 13. 用小数表示。 1 米 3分米=()米 1米3厘米=()米 1米 12厘米=()米 50厘米=()米 1元3角=()元 2 元 15 分=()元 9 厘米=()米 30 分米=()米 8 元 8 分=()元 2角3分=()元 2元3分=()元 14、一间超市每天上午9:30开门,晚上10:15关门,这间超市每天营业()小时()分钟。 15、2平方米=()平方分米 5公顷=()平方米 600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400 公顷=()平方千米 二、判断。 (1)24 时计时法中,5 时就是 17 时。() (2)李文的生日是 2000 年 2 月 29 日。() (3)妈妈的生日是 1975 年 2 月 29 日。() (4)所有的小数都比 1 小。() (5)一个边长 4 分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6)1900 年是闰年。() (7)2 米 5 厘米写成小数是米。() (8)边长为 4 分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9)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 10,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100。 () 三、计算。 1、估算。

高考数学易错题集锦6

高中数学易错、易混、易忘题分类汇编 "会而不对,对而不全"一直以来成为制约学生数学成绩提高的重要因素,成为学生挥之不去的痛,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对决定学生的高考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笔者的多年高三教学经验精心挑选学生在考试中常见的66个易错、易混、易忘典型题目,这些问题也是高考中的热点和重点,做到力避偏、怪、难,进行精彩剖析并配以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作为相应练习,一方面让你明确这样的问题在高考中确实存在,另一方面通过作针对性练习帮你识破命题者精心设计的陷阱,以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助你在高考中乘风破浪,实现自已的理想报负。 【易错点1】忽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子集导致思维不全面。 例1、设,,若,求实数a组成的集合的子集有多少个? 【易错点分析】此题由条件易知,由于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子集,但在解题中极易忽略这种特殊情况而造成求解满足条件的a值产生漏解现象。 解析:集合A化简得,由知故(Ⅰ)当时,即方程无解,此时a=0符合已知条件(Ⅱ)当时,即方程的解为3或5,代入得或。综上满足条件的a组成的集合为,故其子集共有个。 【知识点归类点拔】(1)在应用条件A∪B=BA∩B=AAB时,要树立起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将集合A是空集Φ的情况优先进行讨论. (2)在解答集合问题时,要注意集合的性质"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特别是互异性对集合元素的限制。有时需要进行检验求解的结果是满足集合中元素的这个性质,此外,解题过程中要注意集合语言(数学语言)和自然语言之间的转化如:,,其中,若求r的取值范围。将集合所表达的数学语言向自然语言进行转化就是:集合A表示以原点为圆心以2的半径的圆,集合B表示以(3,4)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当两圆无公共点即两圆相离或内含时,求半径r的取值范围。思维马上就可利用两圆的位置关系来解答。此外如不等式的解集等也要注意集合语言的应用。 【练1】已知集合、,若,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答案:或。 【易错点2】求解函数值域或单调区间易忽视定义域优先的原则。 例2、已知,求的取值范围 【易错点分析】此题学生很容易只是利用消元的思路将问题转化为关于x的函数最值求解,但极易忽略x、y满足这个条件中的两个变量的约束关系而造成定义域范围的扩大。 解析:由于得(x+2)2=1- ≤1,∴-3≤x≤-1从而x2+y2=-3x2-16x-12= + 因此当x=-1时x2+y2有最小值1, 当x=- 时,x2+y2有最大值。故x2+y2的取值范围是[1, ] 【知识点归类点拔】事实上我们可以从解析几何的角度来理解条件对x、y的限制,显然方程表示以(-2,0)为中心的椭圆,则易知-3≤x≤-1,。此外本题还可通过三角换元转化为三角最值求解。 【练2】(05高考重庆卷)若动点(x,y)在曲线上变化,则的最大值为() (A)(B)(C)(D) 答案:A 【易错点3】求解函数的反函数易漏掉确定原函数的值域即反函数的定义域。 例3、是R上的奇函数,(1)求a的值(2)求的反函数 【易错点分析】求解已知函数的反函数时,易忽略求解反函数的定义域即原函数的值域而出错。 解析:(1)利用(或)求得a=1. (2)由即,设,则由于故,,而所以 【知识点归类点拔】(1)在求解函数的反函数时,一定要通过确定原函数的值域即反函数的定义域在反函数的解析式后表明(若反函数的定义域为R可省略)。 (2)应用可省略求反函数的步骤,直接利用原函数求解但应注意其自变量和函数值要互换。 【练3】(2004全国理)函数的反函数是() A、B、 C、D、 答案:B

三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合集

[错例1] 蓝色书屋新进8包故事书,每包20套,每套50元。(根据问题连一连) [思路点拨]在解答这一题时,一定要搞清楚每一个问题跟哪些条件是相关的。因为只有条件和问题时相关联的,才能解答出来。 [指点迷津]做这种连线的题目时,一般的做法是:(1)理解题目,把条件按顺序标上序号。比如在这里共有3个条件,分别是:① 8包故事书②每包书有20套③每套书50元;(2)看问题,找相关的条件,排除无关的条件。比如:“一共有多少套?”这个问题就与条件①②有关,而跟条件“③每套的钱”无关,所以连线选择“20×8”。所以正确的解答如下: [错例2] 小芳家去年上半年缴纳电费360元,下半年平均每月缴纳电费70元。小芳家去年一共缴纳电费多少钱?上半年比下半年平均每月少缴纳电费多少元? [思路点拨]这一类型的题目在小学三年级的解决问题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但是解答方法不难,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读题,标注出题目中的关键词,读懂题目后再作答。 [指点迷津]在这一题中,学生的错误主要集中在第二问,一定要看清楚题目要求的是“上半年比下半年平均每月少缴纳的钱”而不是“上半年比下半年少缴纳的钱”。所以正确解答:360÷6=60(元)70-60=10(元)。

[错例3] 商店有三种钢笔,价格分别是8元、15元、24元;有两种笔记本,价格分别是6元、9元。小亮带100元去商店购买钢笔和笔记本。 (1)买1支钢笔和3本笔记本,最多要用多少元?最少呢? (2)买1支钢笔和1本笔记本,最多找回多少元?最少呢? [思路点拨]在这一题中,有几个关键的词语:最多(少)要用、最多(少)找回,一定要搞清楚“要用”是指的买东西花掉钱,而“找回”是指买东西剩下的钱。搞清这一点后,再去判断“最多(少)要用”是指买价钱最高(低)的物品花的钱,“最多(少)找回”是指买价钱最低(高)的物品后剩下的钱。 [指点迷津]现在我们来看问题“(1)买1支钢笔和3本笔记本,最多要用多少元?最少呢?”最多要用多少钱,就是去买价格最高的物品,也就是1支24元的钢笔和3个9元的笔记本,列式为:24+3×9=51(元)。类似的可以解决最少用的钱。问题“(2)买1支钢笔和1本笔记本,最多找回多少元?最少呢?”中,要求最多找回的钱,那么就要花去最少的钱,所以购买的是价格最低的钢笔和笔记本,列式为:8+6=14(元)100-14=86(元)。类似的可以解决最少找回的钱。 [错例4] 淘淘从图书馆借了一本《笑猫日记》,共146页,看了4天后还剩62页,平均每天看多少页?如果只能借阅6天,从第5天起,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 【错因分析】 问题二中的“从第5天起”,学生往往理解为“接下来5天”,就会用还剩的页数除以5。 【思路点拨】 理解题意,分析好数量关系是关键。“如果只能借阅6天,从第5天起,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的意思就是“还要看2天,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就要去找两个条件“还剩的页数”和“还要看的天数”。正解解答为:6-4=2(天) 62÷2=31(页)

高考数学易错题集锦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已知集合A={x|x=2n —l ,n∈Z},B={x|x 2一4x<0},则A ∩B=( ) A .}1{ B .}41{<0,设命题甲为:两个实数a 、b 满足h b a 2<-,命题乙为:两个实数a 、b 满足h a <-|1且h b <-|1,那么 A .甲是乙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B .甲是乙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C .甲是乙的充要条件 D .甲是乙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二、填空题 7.已知命题甲:a+b ≠4, 命题乙:a 1≠且b 3≠,则命题甲是命题乙的 . 8.若}1log |{},822|{2>∈=≤≤∈=x R x B Z x A x ,则B A ?= 9.2{|3100}A x x x =-->,{|121}B x a x a =+≤≤-,U R =,且A C B U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10.(1 (211.已知直线2121//,023)2(:6:l l a y x a l ay x l 则和=++-=++的充要条件是a = . 12.下列说法:①当2ln 1ln 10≥+≠>x x x x 时,有且;②?ABC 中,A B >是sin sin A B > 成立的充要条件;③函数x y a =的图象可以由函数2x y a =(其中

一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题易错题复习

一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题复习(一) 班级姓名 一、填一填。 1、遮住的是第()个和第()个,遮住了()个。 2、 第1盆有7朵花,第()盆和第()盆合起来有8朵花,第()盆和第()盆合起来有10朵花。 3、最大的一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它们的和(),这两个数相差是()。 4、比6大比10小的数有()个。比8多3的数是()。 5、一星期有()天,星期一的前一天是星期()。 6、至少需要()个大小相等的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7、学校从星期三到星期日放假,放()天假。 8、写出大于3小于9的数。()、()、()()、()。 9、17的前一个数是(),后一个数是()。 10.、与8相邻的两个数是()和()。12后面的第五个数是()。 11、14这个数4在()位上,表示()个(),1在()位上,表示()个()。 12、数数下列图形各有多少个小方块? ()()()

13、今天有雨,运动会推迟3天再开,推迟后,运动 会星期()开。 14、 小明今天从第10页读到第17页,明天该读18页, 他今天读了()页。 二、看图列式计算。 1、 14个 ==== 2、 === == 3、4、 == 5. = 三、我会算一算、填一填。

1、在○里分别填上3、4、5、6、7,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相加都得12. 2、5+8=()+()7+4=()+()9-()=3+4 ()+5=9+7()+()=8+48-2=()+5()+3=5-()9-()=2+4()+6=7+2 3、把0、1、2、3、 4、 5、 6、 7、 8、□ 9、十个数填在里,每个数只用一次。 □+□=□+□=□+□=□+□=□+ 4、用下面的数,你能写出几组算式。 == == == == 5、填数,使横排、竖排的三个数相加都得9。 6、填数,使每条线上的三 个数相加都得10。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合集

[错例1] 蓝色书屋新进8包故事书;每包20套;每套50元。(根据问题连一连) [思路点拨]在解答这一题时;一定要搞清楚每一个问题跟哪些条件是相关的。因为只有条件和问题时相关联的;才能解答出来。 [指点迷津]做这种连线的题目时;一般的做法是:(1)理解题目;把条件按顺序标上序号。比如在这里共有3个条件;分别是:① 8包故事书② 每包书有20套③ 每套书50元;(2)看问题;找相关的条件;排除无关的条件。比如:“一共有多少套?”这个问题就与条件①②有关;而跟条件“③每套的钱”无关;所以连线选择“20×8”。所以正确的解答如下: [错例2] 小芳家去年上半年缴纳电费360元;下半年平均每月缴纳电费70元。小芳家去年一共缴纳电费多少钱?上半年比下半年平均每月少缴纳电费多少元? [思路点拨]这一类型的题目在小学三年级的解决问题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但是解答方法不难;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读题;标注出题目中的关键词;读懂题目后再作答。 [指点迷津]在这一题中;学生的错误主要集中在第二问;一定要看清楚题目要求的是“上半年比下半年平均每月少缴纳的钱”而不是“上半年比下半年少缴纳的钱”。所以正确解答:360÷6=60(元)70-60=10(元)。 [错例3]

商店有三种钢笔;价格分别是8元、15元、24元;有两种笔记本;价格分别是6元、9元。小亮带100元去商店购买钢笔和笔记本。 (1)买1支钢笔和3本笔记本;最多要用多少元?最少呢? (2)买1支钢笔和1本笔记本;最多找回多少元?最少呢? [思路点拨]在这一题中;有几个关键的词语:最多(少)要用、最多(少)找回;一定要搞清楚“要用”是指的买东西花掉钱;而“找回”是指买东西剩下的钱。搞清这一点后;再去判断“最多(少)要用”是指买价钱最高(低)的物品花的钱;“最多(少)找回”是指买价钱最低(高)的物品后剩下的钱。 [指点迷津]现在我们来看问题“(1)买1支钢笔和3本笔记本;最多要用多少元?最少呢?”最多要用多少钱;就是去买价格最高的物品;也就是1支24元的钢笔和3个9元的笔记本;列式为:24+3×9=51(元)。类似的可以解决最少用的钱。问题“(2)买1支钢笔和1本笔记本;最多找回多少元?最少呢?”中;要求最多找回的钱;那么就要花去最少的钱;所以购买的是价格最低的钢笔和笔记本;列式为:8+6=14(元)100-14=86(元)。类似的可以解决最少找回的钱。 [错例4] 淘淘从图书馆借了一本《笑猫日记》;共146页;看了4天后还剩62页;平均每天看多少页?如果只能借阅6天;从第5天起;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 【错因分析】 问题二中的“从第5天起”;学生往往理解为“接下来5天”;就会用还剩的页数除以5。【思路点拨】 理解题意;分析好数量关系是关键。“如果只能借阅6天;从第5天起;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的意思就是“还要看2天;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就要去找两个条件“还剩的页数”和“还要看的天数”。正解解答为:6-4=2(天) 62÷2=31(页) [错例5] 下面的算式中;得数与110-36-24相等的是() A.110-36+24 B.110-(36-24) C. 110-(36+24) 【错因分析】

高中数学易错题集锦

高中数学易错题集锦 指导教师:任宝安 参加学生:路栋胡思敏 李梅张大山 ?【例1②×2①×2③+b a 和 993)3(f ∴3 3在本题中能够检查出解题思路错误,并给出正确解法,就体现了思维具有反思性。只有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才能反思性地看问题。 ●忽视隐含条件,导致结果错误。 【例2】解下列各题 (1) 设βα、是方程0622=++-k kx x 的两个实根,则22)1()1(-+-βα的最小值是 思路分析本例只有一个答案正确,设了3个陷阱,很容易上当。 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易得:,6,2+==+k k αββα 有的学生一看到4 49 - ,常受选择答案(A )的诱惑,盲从附和,这正是思维缺乏反思性的体现。如

果能以反思性的态度考察各个选择答案的来源和它们之间的区别,就能从中选出正确答案。 原方程有两个实根βα、 ∴0)6k (4k 42≥+-=??.3k 2k ≥-≤或 当3≥k 时,22)1()1(-+-βα的最小值是8; 当2-≤k 时,22)1()1(-+-βα的最小值是18 这时就可以作出正确选择,只有(B )正确。 (2)已知(x+2)2+=1,求x 2+y 2的取值范围。 错解∴当分析∴ x 2 【例3错解)2的最小 值是分析2 1 ,第二 原式 由ab ∴原式≥2×17+4=2(当且仅当a=b=2时,等号成立), ∴(a+a 1)2+(b+b 1 )2的最小值是。 ●不进行分类讨论,导致错误 【例4】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12+=n n S ,求.n a 错误解法.222)12()12(1111----=-=+-+=-=n n n n n n n n S S a 错误分析显然,当1=n 时,1231111=≠==-S a 。 错误原因:没有注意公式1--=n n n S S a 成立的条件是。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难点题易错题集

三年级上册数学难点题易错题集 第一单元测量 长度单位质量单位 10毫米=1厘米 10厘米=1分米 10分米=1米 1000米=1千米 ※公交车站.一站路大约有1千米 1000克=1千克 1000千克=1吨 ①一粒药片有1克②两包盐有1千克 ③一头大水牛重一吨 1、(1)3米=()分米70毫米=()厘米8千米=()米 5069米=()千米()米4厘米8毫米=()毫米 6吨=()千克7621克=()千克()克 (2)比一比.然后在○里填上“>”“<”或“=”. (单位相同直接计算或比较数字大小.单位不同换成相同单位再计算或比较.)30分米○13米1999克○2千克9900千克○9吨600米○6千米 37吨-6000千克=()吨4千米+7000米=()千米 600克+2千克=()克8分米-43厘米=()厘米 2、不从0刻度开始测量物品.或者断尺量物品.就用终点刻度减起点刻度.

3、有关路程的问题要注意“往返”、“出门后又返回”的情况. (1)兰兰家距图书馆800米.她出门前往图书馆借书.走了100米后发现忘了带借书证.连忙回家拿借书证再去图书馆.兰兰这段时间走了多远? (2)小梅家离学校250米.小梅每分钟走50米.如果她步行往返学校.要用多长时间?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列竖式.要牢记.数位要对齐.符号要看清.加法式子里.满10要进1.减法式子里.不够减时向前借1作10 . 3、小迷糊计算517加一个数时.不小心把十位的9看成6.算出的结果是582.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 4、小迷糊计算287加一个数时.又不小心把这个数末尾的“0”看丢了.算出的结果是294.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 ★注意列竖式计算203-48=500-137=这类题目在列竖式计算时的方法.

高考理科数学易错题总结

2019高考理科数学易错题总结重点解决导数在研究函数单调性中的应用,特别是含有字母参数的函数的单调性(这是高考考查分类与整合思想的一个主要命题点),在解决好上述问题后,要注意把不等式问题、方程问题转化为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进行研究性训练,这是高考命制压轴题的一个重要考查点.查字典数学网整理了2019高考理科数学易错题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要点1:利用导数研究曲线的切线 1.导数的几何意义:函数在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是:曲线在点处的切线的斜率(瞬时速度就是位移函数对时间的导数)。 2.求曲线切线方程的步骤:(1)求出函数在点的导数,即曲线在点处切线的斜率;(2)在已知切点坐标和切线斜率的条件下,求得切线方程为。注:①当曲线在点处的切线平行于轴(此时导数不存在)时,由切线定义可知,切线方程为;②当切点坐标未知时,应首先设出切点坐标,再求解。 要点2:利用导数研究导数的单调性利用导数研究函数单调性的一般步骤。(1)确定函数的定义域;(2)求导数;(3)①若求单调区间(或证明单调性),只需在函数的定义域内解(或证明)不等式0。②若已知的单调性,则转化为不等式0在单调区间上恒成立问题求解。 要点3: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与最值 1.在求可导函数的极值时,应注意:(以下将导函数取值为0

的点称为函数的驻点可导函数的极值点一定是它的驻点,注意一定要是可导函数。例如函数在点处有极小值=0,可是这里的根本不存在,所以点不是的驻点.(1) 可导函数的驻点可能是它的极值点,也可能不是极值点。例如函数的导数,在点处有,即点是的驻点,但从在上为增函数可知,点不是的极值点.(2) 求一个可导函数的极值时,常常把驻点附近的函数值的讨论情况列成表格,这样可使函数在各单调区间的增减情况一目了然.(3) 在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时,一般是先找出自变量、因变量,建立函数关系式,并确定其定义域.如果定义域是一个开区间,函数在定义域内可导(其实只要是初等函数,它在自己的定义域内必然可导),并且按常理分析,此函数在这一开区间内应该有最大(小)值(如果定义域是闭区间,那么只要函数在此闭区间上连续,它就一定有最大(小).记住这个定理很有好处),然后通过对函数求导,发现定义域内只有一个驻点,那么立即可以断定在这个驻点处的函数值就是最大(小)值。知道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在应用一般情况下选那个不带常数的。因为. 3.利用定积分来求面积时,特别是位于轴两侧的图形的面积的计算,分两部分进行计算,然后求两部分的代数和. 三、易错点点睛 命题角度1导数的概念与运算 1.设,,,,nN,则( )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集锦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集锦 (附答案) 一、我会填。 1、把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0 6 3 20 15 ()<()<()<()<() 2、写一写,填一填。 ()个十和()个一是() ()个十和()个一是() ()个十是()

()个十和()个一是() 3、 (1)10里面有()个一;20里面有()个一。 (2)20里面有()个十,减少1个十是()。 (3)10里面有()个十,添上1个十是()。 (4)1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添上下1个一是()。(5)13里面有()个一;13里面有()个十和()个一。4、 (1)一共有()只小兔,再添上()只就是10只。 (2)从右数起,把第4只小兔涂黑。 (3)把左边的4只小兔圈起来。 5、用下列的数,写出不同的算式。 13 8 7 9 4 6 12 10 6、看图写出四个算式。

7、说图意,写算式。 8、看图填空。 王力在李明的(后)面,刘强在李明的()面。张永的后面是(),李明的前面是()。刘强的前面有()人,后面有()人。 9、看图填空。 10、过1小时后是几时?

11、看图填空: (1)一共有()个图形。 (2)从右数起,把第3个图形涂黑。 (3)把左边的4个图形圈起来。 12、 (1)13里面有()个一和()个十,添上1个一是();()个十和()个一组成18,减少1个十是()。 (2)10个一就是一个(),10里面有()个十,10添上1个十是(),20里面有()个十。 (3)15中的1表示()个(),5表示()个()。 (4)十位上的数是1,个位上的数是6,这个数是()。个位上是8,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 (5)1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1个一和6个十合起来是()。2个十合起来是()。 (6)19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 (7)与12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13、看图数一数,填一填。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易错知识点+易错题集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易错知识点+易错题集三年级下册数学易错知识点 一、位置与方向(一) 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南与西北相对,西南与东北相对。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判断位置时现要弄清楚是以谁为标准。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 (1)利用“表内除法计算” (2)想乘算除 2、一位数除几百几十几数或几千几百数的口算 (被除数前两位能被一位数整除时)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一位数,在得数的末尾添上与被除数末尾同样多的0。 3、口算时的注意事项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2)0乘以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 (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4、笔算除法的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5、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6、除法的验算方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 7、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数或整百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三、年、月、日 1、经过的天数的计算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 1 2、计算经过时间,就是用结束时刻减开始时刻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时间段(经过时间) 3、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时间是一段,时刻是一个点 四、两位数乘两位数 1、口算乘法 (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先用整百数乘一位数,再用整十数乘一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先用整百整十数的前两位与一位数相乘,再在乘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 (3)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易错题)备战高考《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数学】单元《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 一、选择题 1.如图是由圆柱与圆锥组合而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 643 π B .8316π π+ C .28π D .8216π π+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结合三视图,还原直观图,得到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计算体积,即可. 【详解】 结合三视图,还原直观图,得到 故体积22221183242231633V r h r l πππππ=?+?=?+??=+,故选B . 【点睛】 本道题考查了三视图还原直观图,考查了组合体体积计算方法,难度中等. 2.如图,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3,1AB AD AA ===,而对角线1A B 上存 在一点P ,使得1AP D P +取得最小值,则此最小值为( )

A .7 B .3 C .1+3 D .2 【答案】A 【解析】 【分析】 把面1AA B 绕1A B 旋转至面1BA M 使其与对角面11A BCD 在同一平面上,连接1MD 并求出,就 是最小值. 【详解】 把面1AA B 绕1A B 旋转至面1BA M 使其与对角面11A BCD 在同一平面上,连接1MD .1MD 就是1||||AP D P +的最小值, Q ||||3AB AD ==,1||1AA =,∴0113tan 3,60AA B AA B ∠==∴∠=. 所以11=90+60=150MA D ∠o o o 221111111113 2cos 13223()72 MD A D A M A D A M MA D ∴=+-∠=+-??- ??= 故选A . 【点睛】 本题考查棱柱的结构特征,考查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决此类问题常通过转化,转化为在同一平面内两点之间的距离问题,是中档题. 3.已知圆锥SC 的高是底面半径的3倍,且圆锥SC 的底面直径、体积分别与圆柱OM 的底面半径、体积相等,则圆锥SC 与圆柱OM 的侧面积之比为( ). A 10 B .3:1 C .2:1 D 102 【答案】A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汇总(附答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汇总(附答案) 01我会填。 1、把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0 6 3 20 15 ()<()<()<()<() 2、写一写,填一填。 ()个十和()个一是() ()个十和()个一是() ()个十是()

()个十和()个一是() 3、 (1)10里面有()个一;20里面有()个一。 (2)20里面有()个十,减少1个十是()。 (3)10里面有()个十,添上1个十是()。 (4)1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添上下1个一是()。(5)13里面有()个一;13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4、 (1)一共有()只小兔,再添上()只就是10只。(2)从右数起,把第4只小兔涂黑。 (3)把左边的4只小兔圈起来。 5、用下列的数,写出不同的算式。 13 8 7 9 4 6 12 10

6、看图写出四个算式。 7、说图意,写算式。 8、看图填空。

王力在李明的(后)面,刘强在李明的()面。张永的后面是(),李明的前面是()。刘强的前面有()人,后面有()人。 9、看图填空。 10、过1小时后是几时? 11、看图填空: (1)一共有()个图形。 (2)从右数起,把第3个图形涂黑。 (3)把左边的4个图形圈起来。 12、

(1)13里面有()个一和()个十,添上1个一是();()个十和()个一组成18,减少1个十是()。 (2)10个一就是一个(),10里面有()个十,10添上1个十是(),20里面有()个十。 (3)15中的1表示()个(),5表示()个()。 (4)十位上的数是1,个位上的数是6,这个数是()。个位上是8,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 (5)1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1个一和6个十合起来是()。2个十合起来是()。 (6)19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 (7)与12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13、看图数一数,填一填。 02看图列式。

苏教版最新一年级(上)数学易错题归类

(找规律填数或画图)(1)0,(),10,15,()。 (2)19,17,( ),( ),( ),9。 (3)10,11,( ),13,14,( )。 (4)20,17,14,(),(),5,( )。 (5)11,12,(),(),15,(),17。 (6)20,18,( ),14,12,10,()。 (7)( ),19,18,(),(),15。 (8)1,3,5,(),9,11,13,(),17。 (9)1,2,4,7,(),()。 (10)1,2,4,8,( (11)照样子接着画●●●●……第17个图形该画()。(12)按规律接着画。 (排队问题)1.10个小朋友排成一队,从前往后数,小强排第5,小强后面有()人。 2.一支队伍从前数起,小军是第4个,从后数起,他还是第4个,这队伍一共有()人。 3..9个小朋友排成一队,排在小红前面的有5人,排在小红后面的有()人。 4.小朋友们排成一队做操,小红的前面有5人,后面有4人,从前往后数,小红排在第()个,这一队共有()人。 5.10个小朋友排成一排,从左往右数,小明排第7个,小明左边有()人。 4人□ 5人□ 6人□ 6.有一队小朋友,无论是从前往后数还是从后往前数,小明都排在第8个,这一队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 7. □□□=□ 8. □□=□

(同样多问题)1.李明做10朵花,王兵做6朵花,两人一共做了()朵花,李明给王兵()朵花两人就同样多。 2.小红有8枝铅笔,小刚有6枝,小红给小刚()枝铅笔,两人就同样多。 3.小明和小军各有一些邮票,如果小明给小军6张邮票,那么两人邮票数量就完全相同,原来小明比小军多()张邮票。 4.小军有9个乒乓球,小明有3个兵乓球,两人一共有()个乒乓球,小军给小明()个,两人的乒乓球一样多。 (年龄问题)1.康康今年8岁,明明今年10岁,5年后明明比康康大()岁。 2.今年小明比小亮大2岁,再过2年,小明比小亮大()岁。 3.立立今年7岁,军军今年5岁,立立比军军大()岁,再过三年,立立比军军大()岁。 (拍照问题)1.小红和小组里的每一个同学都合照一次像,一共照了9次,小组里一共有()人。 2.小红所在的小组里共有9位同学,她想和小组里每一位同学都照一次相,她一共要照()次。 (捉迷藏问题)1.3个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戏,已经捉住了1个小朋友,还有()个小朋友没有被捉住。 2.8个小朋友玩捉迷藏游戏,已经捉住了5个小朋友,还有()个小朋友没有捉住。(上楼梯问题)1.军军家住在3楼,他从一楼走到二楼要用7秒,他从一楼到三楼要用()秒。 2.苗苗家住在3楼,她从一楼走到二楼要用8秒,他从一楼回到家要用多少秒? □□=□ (锯木头问题)1.把一根木头锯成2段,需要锯()次,把一根木头锯成7段,需要锯()次。 2.把一根木头锯成2段,需要3分钟,据成3段需要()分钟。 (用图形表示数)1.如果△+△=8,一△=10,那么△=(), =()。 2.☆+☆=6,口+☆=7,☆ =(),口=( )。 3.☆+ =12 , + + =9 。☆=(), =() 易错题: 一.填空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