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化疗法临床操作规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B2.2.1.28

【名称】湿化疗法

【别名】

【适应证】

1.呼吸道干燥的危害 呼吸道必须保持一定的湿度,才能保证纤毛的正常运动和气道分泌物的粘度,即保证气道的廓清、防御机能。气体进入鼻腔经鼻毛滤过气体后,鼻腔可对吸入气体加温到30℃~34℃,相对湿度可达80%~90%;到达气管隆突时,吸入气体温度可接近体温(37℃),相对湿度可达95%以上;吸入气体至肺泡时,温度达到37℃,相对湿度可达100%。一般情况下,经呼吸道散发的热量约7%~8%(皮肤散热约90%),而失水量约为每小时8~12ml/m体表面积。据估计,体重为10kg的婴儿和成人每天经呼吸道丧失的水分可分别达到80ml~130ml和300ml~500ml左右。

患者吸入干燥气体、高热、脱水或因呼吸频快而过度通气,均可导致呼吸道水分丢失增加;某些病理情况下,如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时,上呼吸道加温和湿化的功能丧失,吸入气体的加温和湿化基本上由下呼吸道承担,势必造成吸入气体的加温和湿化不足,此时由肺脏经气道排出的气体,未经上呼吸道保留部分水分与热量,则可导致呼吸道水分大量丢失,分泌物干燥,造成不良后果,常见有: (1)粘液干燥和排痰困难:呼吸道水分丢失或吸入气体过于干燥,均可造成粘膜干燥,使痰液和分泌物(粘液)粘稠、结痂,增加排痰困难,甚至形成痰液-粘液栓,导致呼吸困难。

(2)纤毛运动功能降低和丧失:有研究表明,吸入气道的气体相对湿度≤70%时,呼吸道纤毛运动、传输功能即发生障碍,相对湿度越低,纤毛运动功能就越低下,相对湿度≤30%时,纤毛运动功能基本上丧失。

(3)继发细菌感染:呼吸道水分丢失,痰液或粘液不易排出,则给细菌提供了生长繁殖的场所。特别是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呼吸道干燥更易导致和加重细菌感染,甚至发生气道粘膜溃疡、脱落、气管穿孔等并发症。

(4)降低肺顺应性:吸入干燥气体可破坏肺泡表明活性物质而导致肺顺应性降低。有研究表明,吸入35℃、相对湿度100%的气体,肺顺应性仅下降5%,吸入20℃、相对湿度为18%的气体仅1小时30分钟,肺顺应性则进行性的降低。

(5)低氧血症:呼吸道水分丢失或吸入气体干燥,极易形成痰栓或粘液栓,后者可阻塞中小气道,导致肺小叶或肺泡产生微灶肺不张,使吸入气体在肺内分布不均,通气/血流比值(/)失调,造成或加重缺氧而致低氧血症。

2.湿化疗法的适应证

(1)吸入气体过于干燥:目前对肺气肿、肺心病患者大力提倡氧疗,无论是病房氧疗或家庭氧疗,由于氧气的湿度往往很低,因此在进行氧疗时,常规应考虑湿化。

(2)高热、脱水:高热和脱水患者,常常导致呼吸急促,使气道水分丢失增加,加之全身组织脱水,使气道水分供应更显不足,因此对这些患者在补液的同时应进行湿化疗法。

(3)过度通气:肺炎、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哮喘等疾病均可使患者呼吸加快而致过度通气,使气道水分短时间内大量丢失,痰液粘稠甚至形成痰液栓而加重病情,因此对这些患者应进行湿化疗法。

(4)痰液粘稠和排痰困难: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等疾病患者,由于痰量增加,且伴有坏死粘膜甚至肺组织的排出,其痰液或分泌物的成分可发生变化,痰液的粘稠度明显高于正常,使痰液难以排出。如果患者同时因年老体衰、手术、昏迷或神经肌肉疾病致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排痰困难,更应加强湿化疗法,使痰液稀释便于排出。

(5)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人工机械通气,由于上呼吸道的加温和湿化功能丧失,因此必须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湿化疗法。

【禁忌证】

一般无禁忌证,一般气道分泌物多、稀薄,且易于排出者不用此法。

【准备】

常用湿化装置。

1.雾化器雾化器包括喷射雾化器和超声雾化器,均可用以湿化气道。但使用雾化器往往只能对吸入气体加以湿化,或者只能吸入水分,而不能对吸入气体进行加热温化,因此湿化的效果并不好。

2.气泡式湿化器它是氧疗中常用的湿化装置。氧气通过导管经湿化瓶内的发泡器(常用具有细小筛孔的泡沫塑料或多孔金属),形成细小气泡,使氧气与水

的接触面积和时间均显著增加,从而达到湿化的目的。湿化的效果除与温度有一定关系外,与发泡器筛孔的大小密切相关。一般来讲,筛孔越小,湿化效果就越佳。气泡式湿化器一般用于鼻导管和面罩的低流量吸氧,良好的气泡式湿化器在室温条件下一般可达到40%的相对湿度。该湿化器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因此应用广泛;缺点是对吸入气体不能进行同步加温,特别是冬季,由于气温较低,气泡式湿化器的湿化效果就相对较差。必须注意,应及肘对气泡式湿化器的湿化瓶添加水(最好是蒸馏水),并在更换的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湿化瓶受到细菌污染。

3.人工鼻 实际上是模拟人体解剖湿化系统所制造的替代性的热湿交换器(HME)。其工作原理是将肺脏呼出气中的热量和水分收集起来加以利用,再将吸入气体加温和湿化。人工鼻的外口和内口分别为15c m与22c m,适合于连接呼吸机的管道,因此主要应用于人工气道或机械通气的患者。一些气管切开已脱离呼吸机或需要长时间气管造口的患者在自主呼吸时也可应用人工鼻进行温热和湿化吸入气体。人工鼻是智能化装置,它只利用患者本人呼出气的热量和水分来加热和湿化吸入的气体,并不额外提供热量和水分,因此它不需要特别的管理。但这似乎既是其优点又是其缺点,因为临床上需要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大多因肺疾病存在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特别是患者有严重脱水的情况下,人工鼻的使用并不能补充已丢失的水分。另外,人工鼻与呼吸机相连的管道本身也增加了解剖死腔,也给机械通气患者的撤机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对人工机械通气具有依赖性的患者,人工鼻不适宜应用。

4.主流加热湿化器根据其功能和工作方式又可分为回流式、阶式蒸发器式和回流管芯式3类,其工作原理是将患者吸入的全部气体通过物理加热的办法提供适当的温度,并通过湿化器使湿化后气体达到100%的相对湿度。由于兼顾了加温和湿化两方面的因素,主流加热湿化器的湿化效果较好,临床应用也日趋普遍。通常情况下,主流加热湿化器主要应用于已安置人工气道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对肺内分泌物异常粘稠、气道内有痰栓或粘液栓形成的哮喘持续状态患者,应用主流加热湿化器效果特好,它不但可以湿化气道,有助痰栓、粘液栓溶解,配合吸入支气管扩张剂还可有效降低气道阻力。此外它既适合低流量吸氧的COPD患者,也适宜高流量(CPAP)通气的ARDS患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