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2020小升初复习-小升初语文总复习专题知识归纳:现代文阅读常见问题总结及答题技巧
小升初语文重要知识归纳现代文阅读与写作技巧的提升与应用
![小升初语文重要知识归纳现代文阅读与写作技巧的提升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997f221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6b.png)
小升初语文重要知识归纳现代文阅读与写作技巧的提升与应用在小升初语文考试中,现代文阅读与写作是一个重要的考察内容。
掌握相关知识和技巧,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本文将归纳总结小升初语文的重要知识点,并介绍一些提升现代文阅读与写作技巧的方法与应用。
一、基础知识归纳1. 课文阅读在小升初语文考试中,会有课文阅读题,要求学生理解文章的大意、人物情感和语言表达等。
平时在学习中,学生应注重课文的理解与背诵,熟悉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2. 诗词鉴赏诗词鉴赏是小升初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生应该学会分析诗词的意境、艺术特点以及表达的情感。
积极参与诗词背诵和欣赏,培养对诗词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3. 现代作文现代作文是小升初语文考试的一项必考内容。
学生应掌握议论文、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结构和写作技巧。
在平时的作文练习中,注意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多读一些好的现代作品,学习他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二、提升现代文阅读技巧的方法与应用1. 多读多练阅读是提升现代文阅读技巧的基础。
学生应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多读一些现代文作品。
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历史故事等进行阅读,提高对现代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同时,要进行大量的阅读练习,做一些相关的题目和测试,巩固知识点。
2. 学会提取关键信息现代文阅读常常涉及到文章的主旨、情感和观点等。
学生在阅读时,应该学会提取文章中的关键信息,理解作者的意图并加以分析。
可以标记关键词、圈画重要句子来帮助记忆和分析。
3. 加强词汇积累扩大词汇量是提升现代文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
学生应该注重词汇的积累和记忆,包括常用词汇、短语和句型等。
可以通过背单词、阅读和写作等方式来扩充自己的词汇量。
4. 理解常见修辞手法在现代文阅读中,常常会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
学生需要学会辨析和理解这些修辞手法,进一步理解文章的隐含含义和情感表达。
三、提升现代文写作技巧的方法与应用1. 多写多练现代作文是需要大量练习的。
2020部编版小升初语文常识知识点归纳
![2020部编版小升初语文常识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1c4525d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a3.png)
2020部编版小升初语文常识知识点归纳在2020年的部编版小升初语文教材中,有许多重要的常识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涉及语文的词汇、修辞、古诗词、现代文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孩子们可以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语文知识,提升语文水平。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2020部编版小升初语文教材中的常识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和家长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点。
一、词汇知识1. 形近字辨析形近字是指在字形上相似,但在意义上不同的字。
例如:“别”和“背”、“体”和“题”等。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这些形近字,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练习来加以区分。
2. 同义词辨析在学习词汇时,学生还需要掌握许多同义词,例如“快乐”和“愉快”、“寂寞”和“孤独”等。
通过对这些同义词的辨析,可以丰富词汇量,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3. 词语搭配在写作和阅读理解中,正确的词语搭配能够使表达更加准确、生动。
例如:“纷纷扬扬”、“温和贤淑”等词语搭配在修辞方面具有独特的表达效果。
二、修辞知识1. 比喻和拟人比喻和拟人是修辞手法中常见的两种表达方式。
比喻是通过某种暗示来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例如“冰雪聪明”,拟人是赋予客观事物人的特质,例如“大地回春”。
2. 排比和夸张排比是通过一系列平行的结构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例如“民为邦本、邦为国本、国为天下本”;夸张则是对事物进行程度上的夸大,以表达说者的情感和观点,例如“口若悬河”。
三、古诗词在部编版小升初语文教材中,还包括了许多古诗词的选读,例如《登鹳雀楼》、《将进酒》等。
通过对这些古诗词的学习,可以开阔视野,感悟其中的美好情感和哲理。
四、现代文阅读部编版小升初语文教材中还涉及了许多现代文阅读,例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通过对这些现代文的阅读和理解,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在这些常识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要了解每个知识点的表面含义,更要结合实际情景加以理解,从而更深刻地领会语言文字的魅力。
小升初语文阅读复习知识点
![小升初语文阅读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f2937dd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63.png)
小升初语文阅读复习知识点
一、阅读理解:
1.理解文章主题:理解文章主题是阅读理解的核心,要通过关键词、
首尾句以及段落的逻辑关系等来确定文章的主题。
2.理解文章结构:分析文章的结构,包括引子、主体和结尾,以及段
落之间的关系,能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内容。
3.掌握常见的阅读技巧:如寻读、延读、推理、判断等,通过运用这
些技巧,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答阅读理解题目。
二、短文填空:
1.根据语境推测词义:通过上下文的暗示,推测出空格处词语的意思。
2.注意词性和语法搭配:要根据句子的语法结构和搭配规律,选择适
当的词语填入空格。
3.词语辨析:在选择填空的过程中,要注意词语的辨析,排除相近词
义的干扰。
三、短文改错:
1.注意词形和词义的正确性:要仔细检查文章中每个词的造诣和用法
是否正确。
2.注意语法结构和句子的通顺性:要检查句子的语法结构,确保句子
表达准确且通顺。
3.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是否正确,以及相邻
标点符号之间的关系。
四、短文写作:
1.配词合理、表达准确: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词汇和搭配,使得短文表达准确、流畅。
2.语句结构清晰、条理分明:要保持句子结构的清晰,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
3.表达方式生动丰富:要运用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修辞手法,使得短文更加鲜活、有趣。
以上只是对一些重要知识点的简要总结,小升初语文阅读复习需要广泛阅读,掌握大量的词汇和句型,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小升初语文重要知识点总结阅读理解与写作技巧
![小升初语文重要知识点总结阅读理解与写作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d953f55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17.png)
小升初语文重要知识点总结阅读理解与写作技巧语文作为小升初考试中的一项重要科目,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为大家总结小升初语文的重要知识点,并分享一些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语文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一、重要知识点总结1. 词语辨析:在语文考试中,常常会涉及到一些词语的辨析。
比如,“古人”和“古代人”、“那”和“哪”等。
为了做到准确无误地选择,我们需要对这些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有清晰的认识。
2. 词语的积累与运用:为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我们需要积累更多的词语,并学会运用它们。
我们可以通过多读书、多看新闻、多写作文等方式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丰富度。
3. 古诗词与文言文的学习:古诗词和文言文是语文考试中的常见内容。
我们需要通过学习古诗词和文言文,了解其优美的表达方式和深刻的意境,提高自己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4.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语文考试中的重点内容。
我们需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比如,可以在阅读时注意关键词,了解文章的结构和主旨,通过推理和归纳来理解文章。
5. 写作技巧:写作是语文考试中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写作水平,我们需要多进行写作训练,掌握一些写作技巧。
比如,可以通过模仿优秀的作文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也要注重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阅读理解技巧1. 通读全文:在开始阅读一篇文章时,首先要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内容。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并在回答问题时有针对性地查找相关信息。
2. 注意关键词:在阅读文章时,要注意关注关键词,这些关键词通常能够帮助我们找到问题的答案所在。
可以标记关键词或者做一些简单的笔记,便于回答问题时的查找。
3. 掌握推理和归纳能力:通过推理和归纳能力,我们可以根据文章中的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进行推断或者总结。
这种能力在阅读理解中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并准确回答问题。
小升初语文重要知识总结常见短文阅读与写作技巧
![小升初语文重要知识总结常见短文阅读与写作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a281e4c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4b.png)
小升初语文重要知识总结常见短文阅读与写作技巧语文作为小学生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小升初考试来说是不可忽视的。
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和相关的阅读与写作技巧,不仅可以提高语文科目的分数,还能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下面将对小升初语文重要知识总结常见的短文阅读与写作技巧进行探讨。
一、阅读理解技巧阅读理解是小升初考试中最常见的题型之一。
要想在阅读理解中取得好成绩,首先要对文章进行认真阅读,并掌握以下技巧。
1.理清思路在阅读文章前,先读懂题目要求,明确自己要找到什么信息。
阅读过程中,要注意提炼关键词,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文章。
2.审清题目在回答问题时,要仔细审题,理解题目的要求。
有些问题是直接从文章中找出答案,有些问题则需要读者进行推测和思考。
3.关注细节有些题目的答案并不显而易见,需要读者仔细观察文章的细节信息。
例如作者的态度、时间地点、人物关系等。
在答题时,可以在文章上划出关键信息,帮助自己找到答案。
4.注意选项有时候,选项会模糊答案,所以要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排除。
同时,注意选项与题目要求的契合程度,选择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二、写作技巧写作是小升初语文考试的重点,写好作文不仅需要有扎实的语文基础,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1.明确主题写作时,首先要明确文章的主题,思考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
可以在草稿纸上写下自己的思路和要点,以便于有条理地展开写作。
2.合理组织结构写作过程中,要注意启示式开头,中间段落围绕主题展开,结尾要有总结性的语句。
可以根据文章的需要,采用顺承、转折、对比等不同的连接词,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合理。
3.语言表达准确写作时要注意用词准确,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词语。
同时,还要注意句子的结构和语法,以保证文章的通顺。
4.丰富的修辞手法在写作中,可以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来提升文章的表现力。
比如夸张、对比、拟人等手法,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总结:小升初语文知识的掌握和相关技巧的运用对孩子的语文能力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小升初现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解答技巧
![小升初现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解答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3a1e3a9f7ec4afe05a1df4e.png)
小升初现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解答技巧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如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个人认为,首先在阅读文章前,应该先快速的浏览问题,带着问题去阅读。
其次就是认真仔细的阅读文章,读懂文章是完成阅读题的关键,那么究竟怎样才算是读懂文章了呢?读完文章后,要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其次要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能把握住文章的中心思想。
解决了这三个问题,那么就把文章读懂了。
接着,在动笔作答之前,应该仔细地审题,审清题目问的是什么?审题不等于“读题”,这个环节往往不被学生所重视,很多学生觉得没有必要,甚至觉得是在浪费时间,结果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其实审题是很重要的,审题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漏答、错答。
不仅不是在浪费时间,而且是在提高答案的正确率,因为“砍柴不误磨刀工”。
接下来就是作答了,这个环节是重中之重。
在作答的过程中,要有一个意识——“回归”,什么是回归呢?就做阅读题来讲,所谓“回归”,就是指:立足文章本身。
不能毫无依据的想当然的作答,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作者的观点之上。
这是学生在做阅读题的过程中,最容易犯的错误,也是阅读成绩提不高的根本所在。
所以在作答的过程中:首先要回归文章,在文章中找到题目的出处,其次联系上下文,再次紧扣文章中心,尽量用原文的语言作答。
刚开始的时候,做题也许会比较慢,不习惯,训练的时间久了,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一种习惯了,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小升初阅读常见题型及解答技巧在小升初考试中,常见的阅读题型有四大类: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中心、理解(赏析)关键词句、分析人物描写与性格。
每一类型的题,都有它的解答技巧。
公式一词,在理科学习中见的最多,其实在我们语文阅读题中,同样是有一些公式的。
(一)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这类型的题,常见的考题形式有:本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或者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其实考查的就是对文章内容的把握,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和概括能力。
小升初语文必考知识点总结小升初重点知识归纳
![小升初语文必考知识点总结小升初重点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8c8d820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c0.png)
小升初语文必考知识点总结小升初重点知识归纳语文是小升初考试中的一门重要科目,也是孩子发展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重要基础。
在备考语文时,孩子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给出小升初语文必考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词语辨析:1.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如:望、看、瞧等)2.形近词、音近词的辨析(如:裁、材、才等)3.同音字、多音字的辨析(如:正、政、争、挣等)4.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如:高兴、悲伤、懒惰、勤奋等)5.词义辨析(如:发出、发明、发生等)二、词语用法:1.词的分类和构词法(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2.词义的拓展和转化(如:心、思、念等)3.词语的搭配(如:青春年华、丰富多彩等)4.词语的固定短语和慣用法(如:一生、一直、一定等)5.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如:闭门造车、井底之蛙等)三、句子成分:1.主谓宾,主谓表,主谓双宾等基本句型的辨析2.句子的补语、状语等成分的辨析3.简单句和复合句的辨析4.句子的时态和语态的变化四、句子结构:1.句子的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的区别与连接2.主谓结构、主谓宾结构、主谓表结构的使用3.句子的排比和比喻的使用4.等等。
五、辨析文体和体裁:1.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等文体的区别2.小说、诗歌、散文等不同体裁的特点和写作手法六、阅读技巧:1.标题作用和提示2.文章结构的把握3.阅读理解和阅读推测的技巧4.文章主旨的把握和思考七、修辞手法和修辞方法:1.比喻修辞、象征修辞2.对比、排比的修辞3.夸张、省略的修辞4.反问、反衬的修辞八、作文写作:1.写人、写物、写景的技巧2.表达观点和感受的技巧3.文章的起承转合结构4.文章的过渡和衔接的技巧上述知识点是小升初语文考试中常见的重点,希望能给考生提供一些帮助。
当然,在备考中,也需要理解并运用这些知识点,通过大量的练习和阅读来提高语文水平。
最后,祝愿所有的考生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0年小升初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
![2020年小升初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bf67401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f5.png)
2020年小升初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小升初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汇总)小升初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夸张修辞运用夸张修辞的分类及运用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1)扩大夸张:是故意把比较一般的事物往大(高、多、强等)处说。
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2)缩小夸张:是故意把比较一般的事物往小(低、少、弱等)处说。
如:这巴掌大的地方哪里能容得下我们?(3)超前夸张:是故意把往后发生的事说成是先发生或者同时发生的。
如:还没喝到嘴里,心就碎了。
小升初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西游记》考点1、《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如意金箍棒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组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孙行者。
2、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机智灵活、疾恶如仇的是孙悟空;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猪八戒,法名是猪悟能;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沙僧。
3、《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生齿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
4、古典文学名着《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情节是大闹天宫。
5、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2)(猪八戒)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3)(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亲之患6、有人对《西游记》道:“阳光灿烂猪八戒,百变猴头孙悟空,憨厚老成沙僧人,阿弥陀佛是唐僧。
漫漫西天取经路,除妖斗魔显真功。
若问是谁普此画,淮安才子吴承恩。
”7、《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孙悟空。
小升初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红楼梦》考点1、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巧姐、李纨、史湘云、秦可卿、妙玉)。
2、《红楼梦》中,有“小宝钗”、“小黛玉”之称的两个人分别是(袭人)、(晴雯)。
3、《红楼梦》的两条主线是(贾府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4、《红楼梦》中,“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时从分。
小升初语文重要知识归纳现代文阅读与写作技巧的提升
![小升初语文重要知识归纳现代文阅读与写作技巧的提升](https://img.taocdn.com/s3/m/1323a565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a2.png)
小升初语文重要知识归纳现代文阅读与写作技巧的提升在小升初备战过程中,语文是学生们非常重要的一门科目。
语文不仅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求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现代文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得分的重中之重。
本文将对小升初语文考试中的重要知识进行归纳,并提供一些现代文阅读与写作技巧的提升,帮助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词语辨析在语文考试中,词语辨析是一个常见的题型。
同学们需要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从而正确选择词语或词语搭配的用法。
下面举几个例子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1. 启发与开发启发是指通过思考、分析、比较等方法,使人头脑或心思得到启发,达到理解或认识的目的。
而开发是指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所以,在写作中要注意区分两者的用法。
2. 恳求与恳请恳求和恳请都是请求和乞求的意思,但恳求更强调情感上的真诚,恳请则更声情并茂。
3. 优美与优雅优美是指感觉美好、舒服,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形状、声音等;而优雅则更注重气质和文雅。
通过对这些常见词语的辨析,同学们可以更准确地使用词语,避免在作文中出现错误。
二、古代文学常识小升初语文考试还会考察同学们对古代文学的了解程度,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作品和名句。
同学们需要熟悉一些古代文学作品的作者、内容和背景,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此外,也要掌握一些常用的古诗词和成语,如杜甫的《春夜喜雨》、白居易的《琵琶行》、成语“一帆风顺”等。
三、现代文阅读技巧提升除了古代文学,现代文阅读同样是小升初语文考试中的核心内容。
同学们需要培养对现代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下面给出几个方法帮助同学们提升现代文阅读技巧:1. 阅读技巧:(1)快速浏览全文:阅读文章前,先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结构。
(2)标记关键信息: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标记关键信息,如主题句、重要观点等,方便后续查找和理解。
(3)注重段落结构:每个段落都有一个中心思想,要注意理解和把握段落的逻辑结构。
(小升初)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知识点专项复习(精华版)
![(小升初)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知识点专项复习(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3531ec5c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1f.png)
(小升初)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知识点专项复习(精华版)(小升初)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知识点专项复习(精华版)1.标题作用:(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2.动词理解:XX 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 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3.句子分析:(1)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析:修辞+修辞作用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比喻:用XX 比喻XX,表现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拟人:把XX 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或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借代:用XX 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4.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例题:请问这题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读文章有何好处(意义)? (1) 对比,作用:XX 和XX 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 的特点(2) 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 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5.某段起什么作用:(1)开头,作用:A、引起下文B、点名所要描写的对象C、照应文章标题D、设置悬念,吸引读者E、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2)此段在文中,作用: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B、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3)结尾,作用:A、总结全文B、揭示文章主旨C、照应前文D、照应题目E、引人深思6.文中画线句、段运用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1)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里、神态、正面、侧面描写作用:表现人物XX 的特点,突出人物XX 的性格(品质、思想)(2)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作用:烘托一中XX 的气氛,表达一种XX 的思想感情7.用简洁的言语概括文章(或文段)内容: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8.本文(某段)运用什么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9.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特点:首先分析文章的结构,注意文中的连接词(首先、其次、还、然后、也、最后、此外……),这些词语外面的句子往往就是事物的特点。
小升初语文复习资料知识点大全
![小升初语文复习资料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6a9202b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26.png)
小升初语文复习资料知识点大全随着小学五年级的结束,小学生开始面临小升初考试的压力。
语文作为学生必不可少的学科,是小升初考试中最为重要的一科。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小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语文复习,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以获得更好的考试成绩。
为此,本文将为小学生提供小升初语文复习资料知识点大全,帮助他们更好地复习语文知识,为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一、阅读理解阅读理解考试是小升初考试的重要部分。
在阅读理解中,小学生需要通过阅读一篇文章,理解文章中的信息,回答相应的问题。
以下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阅读理解技巧和相关知识点。
1. 理解文章中的要点和细节。
理解文章中的要点和细节是阅读理解的关键。
小学生应该学会通过快速阅读来获取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在第二次阅读中仔细阅读,寻找文章中的细节信息,以回答问题。
2. 掌握关键词。
阅读理解中的问题常常与文章中的关键词有关。
小学生应该注意阅读文章中的关键词,理解其含义,并在回答问题时运用。
3. 学会推理。
阅读理解中的问题需要学生进行推理和判断。
小学生应该通过对文章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推理来回答问题。
4. 注意细节。
阅读理解中的问题可能会涉及文章中的各种细节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小学生应该仔细阅读文章,注意这些细节信息,并在回答问题时进行准确描述。
5. 提高阅读速度。
在考试中,阅读速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生应该在平时的复习中加强阅读练习,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度。
二、字词运用字词运用是小学生需要重视的另一个语文知识点。
在考试中,小学生需要掌握相应的字词知识,以正确地理解文章中的含义。
以下是小学生需要了解的字词运用知识点。
1. 词语的含义。
小学生需要了解各种常用词汇的含义,特别是常见的多义词和近义词,如“说话”和“讲话”。
2. 词语的用法。
小学生需要了解不同词语的用法,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特别是在语法和词法知识方面,小学生需要掌握相应的知识点。
3. 词语的组成。
小学生需要了解词语的组成,如前缀、后缀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词语。
小升初语文重难点梳理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技巧
![小升初语文重难点梳理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73a532f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01.png)
小升初语文重难点梳理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技巧在小升初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题是一个常见的题型。
它考察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然而,由于阅读理解题的题目类型多样,题干长度较长,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因此很多学生在解题时常常感到头疼。
本文将从重难点分析和解题技巧两个方面来梳理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题,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提高解题效率。
一、重难点梳理1. 词语理解首先,词语理解是解题的重要环节。
在阅读理解题中,有许多生僻的词语和短语,学生如果不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就很难正确回答问题。
因此,学生在备考中,要重点掌握常见的生词和词语搭配,积累词汇量。
2. 推理判断阅读理解题中的推理判断题是学生容易出错的题型。
这类题目要求学生根据文章的暗示或者细节信息进行推断和判断。
学生在解答推理判断题时,要多读文章,注意观察文章中的细节信息,灵活运用推理能力。
3. 文章主旨文章主旨题要求学生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抓住文章的重点和核心信息。
这类题目往往会在文章的首尾段或者段落中给出线索,学生在解题时要抓住这些线索,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
二、解题技巧1. 细读题目和选项在解答阅读理解题时,学生首先要仔细阅读题干和选项,理解题目的要求。
同时,要注意选项中的细微差别,避免因 carelessness 而选择错误答案。
2. 分析文章结构学生在解题前,可以快速浏览一下文章,了解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这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提高解题的效率。
3. 突破生词限制在解题时,学生会遇到一些生词,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猜测词义,不必因为不懂一个生词而影响到整个题目的解答。
4. 理清逻辑关系阅读理解题的答案通常隐藏在文章的逻辑关系中。
学生在解题时要注意分析文章中各个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准确回答问题。
5. 反复推敲答案解答完题目后,学生要反复推敲答案是否合理。
可以重新回顾文章内容,对照选项,确保答案的准确性。
通过对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题的重难点梳理和解题技巧的分析,相信同学们已经对该类题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小升初语文重点知识点梳理阅读策略与技巧
![小升初语文重点知识点梳理阅读策略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8480870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84.png)
小升初语文重点知识点梳理阅读策略与技巧在小升初考试中,语文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对于学生来说,掌握语文的重点知识点以及适用的阅读策略与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小升初语文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梳理,并介绍一些阅读策略与技巧,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一、字词的解释与运用在小升初语文考试中,字词的解释与运用是重要的考点之一。
学生需要掌握字词的基本含义,并能够根据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深层含义。
此外,学生还应该能够熟练地使用词语进行表达。
例如,在阅读理解中可能会出现类似的问题:“下列句子中‘寂静’一词的意思是?”学生需要根据上下文判断“寂静”一词的具体含义,并选出正确的答案。
为了提高字词的解释与运用能力,学生可以多进行词语积累与应用训练。
可以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章,积累生词,并学习如何将这些词语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二、阅读理解与技巧阅读理解是小升初语文考试的重中之重,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理解技巧,能够快速准确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首先,学生可以在阅读文章之前先通读一遍题目和选项,并了解问题的要求。
这样有助于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有针对性地寻找信息。
其次,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可以通过快速浏览整篇文章来获取大意,并在阅读过程中用手指指向每个内容段落的开头和结尾。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文章结构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回答问题。
另外,学生还可以注意关键词和关键句,在阅读理解中,通常会有一些重要的关键词或者关键句,通过找到这些关键词或关键句,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要点。
三、病句辨析与改正病句辨析与改正是小升初语文考试的常见题型之一。
学生需要能够辨别出句子中存在的错误,并进行改正。
在病句辨析与改正题型中,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生需要注意常见的语法错误,例如主谓不一致、使用错误的词性等。
其次,学生要注意词序的正确性,尤其是修饰关系的词语的位置,如形容词与名词的搭配。
另外,学生还可以通过背诵一些常见的语言规则和常用的语法知识来提高病句辨析与改正的能力。
小升初语文知识 阅读理解常考10大问题
![小升初语文知识 阅读理解常考10大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886c2ca4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87.png)
1、问题:本文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答:总一分、分一总、总一分一总2、问题: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答:游览顺序、事情发展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3、问题:这段话是从哪个角度进行描写的?答:从颜色、气味、形状、大小、状态等角度;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角度描写.4、问题:文章标题的作用是什么?答:①点明写作对象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③解释文章主旨④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5、问题:文章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种情况)①文章写景物:对大自然表达了喜爱、热爱、赞美②文章写人:表达/赞美主人公的某些优秀品质③文章写时间表达了:时间的珍惜和惋惜之情。
④文章写童年、回忆、故乡表达:怀念、思乡之情。
6、问题:文章开头写得好吗?说说理由答:写得好。
理由: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引出下文;渲染××气氛,设置悬念;埋下伏笔,为下文做铺垫;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7、问题:文章的结尾写得好吗?说说理由答:写得好。
理由:首尾呼应,照应开头、点明中心、升华主题、总结全文。
8、问题:这个题目好吗?说说理由答:好。
①文章的题目新颖有趣,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文章的题目点明了写作对象(概括了主要内容、揭示了中心思想;③题目运用了××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点。
9、问题:这个词语用得好吗?说说理由答:用得好。
这个词语的意思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现了人物的……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作者……情感。
10、问题:画线句子在全文起什么作用?(4种情况)答:①过渡句(在中间):承上启下。
②总起句(在开头):总领全文、点明中心、设置悬念③总结句(在结尾):总结全文、揭示主题、点明中心呼应上文。
④中心句(开头/中间结尾):点明中心。
现代文阅读常见考点及答题策略归纳总结
![现代文阅读常见考点及答题策略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c8b68dc2f60ddccdb38a0dc.png)
现代文阅读常见考点及答题策略归纳总结现代文阅读,几乎成为教师、学生最棘手的事了,尤其是记叙文阅读几乎无章可循,令大家束手无策,面对中考似乎只能尽人力听天命,以题海战术为手段聊以自慰。
其实,面对试题,我们并非只能坐以待毙,只要开动脑筋,认真研究,还是可以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用于指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掌握阅读技巧。
学生掌握的知识规律越多,复习效果就越好,应试能力也就越强。
切记:现代文阅读部分把握“考点”、掌握答题技巧,找准答题角度是关键。
(一)记叙文阅读考点一:叙事线索考查类型:直接让考生回答“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对策:1、了解叙事线索的几种类型:①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小说中的“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孔乙己》《故乡》、《背影》)②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小橘灯——含义深刻、象征意义)③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荔枝蜜》中“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④事件线索:中心事件⑤时间地点的转换为线索⑥以题目为线索(《皇帝的新装》)2、寻找线索的几种方法:①文章的标题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④作者的思想感情。
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考点之二:表达方式的考查类型1、直接考查某个具体句子或文段运用何种表达方式。
对策:了解表达方式的几种类型: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类型2、本段(本句)运用了哪些描写?简要说明这些描写的作用?对策:1、了解描写的几种形式(1)从不同的感觉来描写(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2)以动衬静,动静结合(3)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4)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语言、动作、神态、肖像(外貌)、心理(正面、侧面、细节)描写。
这些方法都是为刻画人物服务的,塑造了……形象,表现了……性格,体现了……精神品质等(5)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与社会环境描写)2、重点了解几种描写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①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小升初语文重要知识归纳现代文阅读与写作技巧的训练
![小升初语文重要知识归纳现代文阅读与写作技巧的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53c84e94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a4.png)
小升初语文重要知识归纳现代文阅读与写作技巧的训练语文在小升初考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涵盖了语言文字的运用、理解与表达能力等多个方面。
在备考过程中,积累语文知识并熟练掌握现代文阅读与写作技巧,对于取得优异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语文重要知识的归纳以及现代文阅读与写作技巧的训练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语文重要知识的归纳1. 词语的积累与理解在小升初语文考试中,词语是构建句子与文章的基本单位。
学生应通过积累词汇,提高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
可以通过词语分类、词根词缀分析等方式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记忆与运用。
2. 词句的辨析与运用在语文考试中,常常会出现词句的辨析题目。
学生需要注意对于词句的含义、用法以及表达的语境等进行深入思考与理解。
通过多做题目,加强对错误选项的分析,提高对于词句辨析的准确性。
3. 语法知识的掌握语法是语文的基本规范,对于小升初考试来说,语法的掌握非常重要。
包括句型搭配、动词时态、主谓一致等方面的知识点。
学生应通过课堂学习与做题,加强对语法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4. 文学常识的了解了解一些文学常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
比如古代文学作品的名句、作者、故事背景等。
通过积累文学常识,可以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综合理解与分析能力。
二、现代文阅读与写作技巧的训练1. 阅读技巧的培养阅读理解是小升初语文考试的重要环节。
学生在平时要多进行课外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注意理解文章的主题、结构,关注细节,并且学会查阅辅助材料,丰富自己的知识背景。
2. 写作技巧的提升写作是语文考试中又一个重要的环节,学生应注重写作技巧的训练。
包括选材、构思、组织结构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
可以通过模拟写作、背诵优秀范文等方式,提高写作水平。
3. 提升表达与思维能力语文考试不仅仅是对知识点的测验,更重要的是考察学生的表达与思维能力。
学生应注重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思考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参加辩论赛、写作比赛等活动,锻炼自己的表达和思维能力。
专题16现代文阅读小升初语文专题复习
![专题16现代文阅读小升初语文专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64afcf5c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c1.png)
专题16现代文阅读小升初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是小升初语文考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养都有着较高的要求。
在这个专题复习中,我们将一起探讨如何提高现代文阅读的能力,为小升初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一、现代文阅读的重要性现代文阅读不仅是语文学习的重点,也是生活中获取信息、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
通过阅读现代文,我们能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丰富情感,同时也能够锻炼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在小升初考试中,现代文阅读的分值通常较高,而且题型多样,包括理解词语和句子、概括主要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分析写作手法等。
因此,掌握好现代文阅读技巧对于取得优异的语文成绩至关重要。
二、现代文阅读的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1、理解词语和句子在阅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生词或难以理解的句子。
对于生词,我们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查找工具书等方法来理解其含义。
对于句子的理解,要注意分析句子中的关键词语、修辞手法以及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例如,“他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他的焦急程度。
2、概括主要内容概括主要内容是现代文阅读中的常见题型。
要准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需要先通读全文,理清文章的思路,然后抓住关键语句,如开头、结尾、过渡句等,最后用简洁、通顺的语言进行概括。
可以采用“谁+做了什么+结果怎样”的模式来概括记叙文的主要内容,对于说明文和议论文,可以抓住说明对象或论点,以及围绕其展开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
3、把握文章主旨文章的主旨是作者写作的目的和意图,是文章的灵魂所在。
要把握文章的主旨,需要从文章的标题、主要内容、关键语句以及作者的情感倾向等方面入手。
有时候,文章的主旨会直接在文中表达出来,有时候则需要我们通过分析和推理来总结。
例如,一篇描写母爱的文章,其主旨往往是赞美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4、分析写作手法写作手法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结构手法等。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表现手法有对比、象征、托物言志等,结构手法有总分总、首尾呼应等。
通用版小升初语文总复习专题知识归纳:现代文阅读常见问题总结及答题技巧.doc
![通用版小升初语文总复习专题知识归纳:现代文阅读常见问题总结及答题技巧.doc](https://img.taocdn.com/s3/m/4030d57e5fbfc77da369b192.png)
理解答技巧模板1.文章体裁是什么?此文是一篇:明文、文、叙文⋯⋯。
2.叙文六要素?(、地点、人物、事件起因、、果)要会找六要素。
3.如何找文章的中心句?文章的中心句就是能揭示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
捕捉文章的中心句,首先要熟文章,理解文章内容,再找出能揭示文章中心的句子。
其次,是要掌握文章中心句子的特点。
那么如何找中心句呢?一般在开篇,或尾,一般是性性的句子。
1)从目去找。
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有的目就是中心句。
2)从起句去找。
文章开的起句,一般都揭示了全文内容,所以就是中心句。
3)从尾上去找。
有些文章的尾,往往全文,点明中心。
4)从反复句上去找。
有的文章了突出某种意思,并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反复出同一个句子,它就是中心句。
5)从句上去找。
文中往往透露出文章的中心,因此,句中的关句就是中心句。
6)从哲理性句上去找。
有的句子很有哲理性,个句子就是中心句。
7)从含深的句子上去找。
有的句子中意含而不露,藏着深的意,个句子就是中心句。
8)从渡句上去找。
有的文章往往用渡句来点明中心句。
4.如何概括文章内容?(方法:看目、人物(事物)、事件,行合、概括。
)答:此文叙了(描写了、明了)⋯⋯, 表了 ( 美了、揭示了 ) ⋯⋯。
5.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途径1)借助目。
2)要素法。
3)摘主要句子。
4)合并段意。
格式 1:1 此文叙了(描写了、明了)⋯⋯的故事( 事迹、、事件、景物) 。
即做了什么。
2表了 ( 美了、揭示了、刺了、反映了、歌了、揭露了、批判了 ) ⋯⋯。
3抒了作者的⋯⋯的感情。
格式2:① 略式:人物 +事件② 尽式:( +地点) +人物 +起因 ++果6.划分段落?(1)按划分(找表示的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3)按事情展程(找各个事件)(4)分(掐去尾)关是看文章的意思。
7.从哪几个方面文章。
( 1)核心人物( 2)核心事物 (3) 核心事件( 4)作者情感或者中心8.某句(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思想内容和构)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思想内容方面)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深化中心)抓表和深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模板
1.文章体裁是什么?此文是一篇: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
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要会找六要素。
3.如何找文章的中心句?
文章的中心句就是能揭示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
捕捉文章的中心句,首先要熟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再找出能揭示文章中心的句子。
其次,是要掌握文章中心句子的特点。
那么如何找中心句呢?一般在开篇,或结尾,一般是议论性总结性的句子。
1)从题目去找。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有的题目就是中心句。
2)从总起句去找。
文章开头的总起句,一般都揭示了全文内容,所以就是中心句。
3)从结尾上去找。
有些文章的结尾,往往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4)从反复句上去找。
有的文章为了突出某种意思,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反复出现同一个句子,它就是中心句。
5)从议论句上去找。
文中议论处往往透露出文章的中心,因此,议论句中的关键句就是中心句。
6)从哲理性句上去找。
有的句子很有哲理性,这个句子就是中心句。
7)从含义深长的句子上去找。
有的句子中意义含而不露,蕴藏着深长的意义,这个句子就是中心句。
8)从过渡句上去找。
有的文章往往用过渡句来点明中心句。
4.如何概括文章内容?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5.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途径
1)借助题目。
2)要素归纳法。
3)摘录主要句子。
4)合并段意。
格式1:
1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
即谁做了什么。
2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
3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格式2:
①简略式:人物+事件
②详尽式:(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6.划分段落?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总分总(掐头去尾)关键还是看文章的意思。
7.从哪几个方面为文章拟标题。
(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或者中心
8.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思想内容和结构)
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思想内容方面)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抓表层义和深层义答题。
总体来讲,要分析句子的深刻含义,要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原则。
至少要写出它在文章里的字面意思和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或深刻道理。
表达效果上,抓住关键词、修辞方法、描写方法等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再解释。
答题模式(主要从结构上大的):
1. 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引起下文;点题。
2. 文中:承上启下(过渡);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推动情节发展。
3. 文末:点明中心;升华中心;总结全文;升华感情;深化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9.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10.修辞方法及作用
(1)比喻:使事物描写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事物描写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表达某种强烈的思想感情,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给人一气呵成之感,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发人深思,给人深刻印象。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11.重点词语相关题目
(1)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2)词语能否替换类题目:
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
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
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
12.描写的种类?
按描写对象分:
人物描写:(1)肖像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为了“以形传神,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2)神态描写:是心理描写的外化。
(3)动作描写:最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与心情。
(4)语言(对话)描写:言为心声。
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5)心理描写:生动地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性格特点。
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场面描写:人物与人物之间在一定时间、地点且相互发生联系构成的画面。
场面描写可以展示人物活动的环境,烘托人物,渲染气氛,深化主题。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是对日月星辰、天气、自然风光的描写。
作用: 1、渲染气氛;2、烘托心情; 3、表现人物品质;4、推动情节发展;5、突出中心。
社会环境:是对人物活动的场所、风土人情、社会背景的描写。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渲染××环境气氛。
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
13.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