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技术之上肢X线摄影(完整)

合集下载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摄影体位解读与操作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摄影体位解读与操作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解读与操作1.摄影时,应使被检者体位处于舒适状态,必要时利用棉垫、沙袋等辅助用具,支持和固定被检部位,避免移动造成影像模糊。

2.长骨摄影时应包括上下两个关节,病变局限在一端时,至少包括邻近病变一端的关节,肢体长轴与IR长轴平行。

3.使用屏-片系统摄影时,在一张胶片上摄取同一部位的两个不同位置,肢体同一端应置于胶片同一端,且包括相同的关节,关节面在同一水平线上。

胶片的大小应充分包括被检部位的软组织。

常规摄正、侧位片。

4.对外伤者应尽量采用X线方向或移动摄影床床面等方式,以适应摄影体位的要求。

若确需移动肢体时,应轻、准、快,以免骨折错位或增加病人痛苦。

急诊摄影应根据病人状况灵活选择摄影体位。

5.婴幼儿四肢骨摄影,常规摄取双侧对照,摄影条件应相同。

6.较厚部位应使用虑线设备,一般选用0.5-1.0mm铝当量滤过板。

厚薄相差悬殊部分应利用阳极效应。

7.加强被检者的X线防护。

8.被检者肢体尽量靠近IR,可辅助固定。

9.选择合适摄影条件,增生性骨病酌情增加管电压,溶骨性骨病或骨质疏松者应减少管电压值。

(一)手后前位(正位)1.摄片目的观察手骨的形态、关节、异物、骨龄2.摄影体位被检者侧坐于摄影台前,被检侧手平放在探测器上,各指伸直均匀展开,掌心向下,第3掌骨头置于照片中心。

拍摄双手时应双手对称地放在探测器上3.中心线单手摄影时对准第3掌骨头垂直射入;双手摄影时,中心线经双手第3掌骨头连线中点垂直射入。

4. 标准片显示(1)全部掌骨、指骨及腕关节清晰可见,第3掌骨关节位于照片正中(2)第2-5掌指骨正位像,各指骨间隔呈分离状显示,骨小梁清晰可见,软组织层次分明。

(3)拇指呈斜位影像显示显示部位:拇指的掌指骨呈斜位影像,其余四指的掌指骨及关节、腕部诸骨及桡掌关节与尺桡关节均呈正位像。

(二)手侧位1.摄片目的观察手部软组织内异物的位置,骨折或脱位时骨块移动的情况。

2.摄影体位被检者侧坐于摄影台前,腕部及手指伸直,拇指位于其余四指前方,第5掌骨紧贴探测器,手掌与探测器垂直,第5掌骨位于探测器中心。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X线摄影技术篇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X线摄影技术篇

照片锐利度的定义
锐利度就是在照片上相邻的两部分,其密 度的转变程度是逐渐的还是明确的程度。
锐利度建立在对比度的基础上。相邻的两 部分密度移行距离越短,锐利度越高。
模糊度的概念
模糊度是锐利度的反义词,也称不锐利度。 它表示从一个组织的影像密度,过渡到相邻另一
组织影像密度的幅度,以长度(mm)度量。两 密度间移行幅度越大,其边像越模糊。 当两个相邻影像的密度移行幅度(模糊度) H≥0.2mm时,视觉就感到影像模糊。
移动模糊
在X线照射过程中,X线管、被照体及胶片 三者均应保持静止。若其中有一个因素发 生移动,影像必然产生模糊。
产生移动的因素: 设备移动 被照体的移动 生理移动 意外性移动
屏/片系统的模糊
使用屏片系统摄影与不用屏摄影相比,影像锐利 度明显下降。原因: 荧光体的光扩散 光晕和光渗造成的荧光交迭效应 X线斜射效应 屏/片密着状态 屏结构斑点
栅焦距(F0) 滤线栅的倾斜铅条会聚于空中一直线,该直线 到滤线栅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栅焦距。
滤线栅的切割效应
所谓切割效应,是指滤线栅铅条对X线原发射线 的吸收作用。
切割效应的产生有四种情况: 聚焦栅反置; 侧向倾斜(或偏离)栅焦距; 上、下偏离栅焦距; 双重偏离。
切割效应示意图
分辨率的概念
影像转换介质(胶片、增感屏等)分辨被照体细 微结构,并把它记录下来的能力叫做分辨率。
它以单位宽度内能清晰辨认的黑白线对的最大数 目来表示。分辨率是胶片(或增感屏)本身具有 的性能。
分辨率与锐利度两者概念不同,但是在主观反映 中,它们又密切相关,有时难以区分。一张胶片 可以有记录锐利边缘的能力,但不一定能分辨物 体的细微结构。
X线摄影影像是放大 的影像。

《医学影像技术学》教学课件:第三节:X线摄影体表定位标志

《医学影像技术学》教学课件:第三节:X线摄影体表定位标志

体表定位标志
三、腹部体表定位标志
常采用“九区分法”:即用两条水平线和两 条垂直线将腹部分为九个区。上水平线为经 过两侧肋弓下缘最低点的连线,下水平线为 经过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两条垂直线分 别为左锁骨中线与左腹股沟韧带中点的连线 和右锁骨中线与右腹股沟韧带中点的连线。 所分的九个区,上部为腹上区、左季肋区和 右季肋区,中部为脐区、左腰区和右腰区, 下部为腹下区、左髂区和右髂区。
侧面定位标志 肩胛上角
肩胛下角
剑突末端与肚脐连线中点
脐上3cm 脐 脐下3cm 髂前上棘连线中点 耻骨联合
肋弓下缘(最低点) 髂嵴 髂嵴下3cm
体表定位标志
四、脊柱体表定位标志:
体表定位标志
五、头颅体表定位标志
颅骨形态结构复杂,相互重叠。在X线摄影 中须根据体表定位点、线、面,准确地摆放 头颅的体位及 中心线入射点(中心点)。
体表定位标志
一、四肢体表定位标志:
11、内踝:胫骨远端踝关节内侧的突起。 12、外踝:腓骨远端踝关节外侧的突起。 13、胫骨粗隆:胫骨上端前缘的突起。 14、髌骨:膝关节前方可活动的骨骼。 15、股骨内上髁:膝关节内上方的突起。 16、股骨外上髁:膝关节外上方的突起。 17、腓骨小头:膝关节外下方可扪及的突起。 18、髂嵴:髂骨最高处的突起,平第4腰椎棘突高度。 19、髂前上棘:髂骨前上方的突起,平第2骶椎高度。 20、股骨大粗隆:股骨上端外侧的突起,平耻骨联合高度
体表定位标志
五、头颅体表定位标志
1、定位点 (1)眉间:两侧眉弓的内侧端之间,称为眉间。 (2)鼻根:鼻骨与额骨相接处,称为鼻根。 (3)外耳孔:耳屏对面的椭圆形孔,称外耳孔。 (4)枕外隆凸:枕骨外面的中部隆起,称为枕外隆凸。 (5)乳突尖:耳后颞骨乳突部向下呈乳头尖状。 (6)下颌角:下颌骨的后缘与下缘相会处形成的钝角称为下 颌角。

第二章第三节X线检查技术

第二章第三节X线检查技术
• 优点:非晶硒不产生可见光,没有散射线的影 响,可以获得比较高的空间分辨率。
间接型平板探测器(非晶硅平板探测器)
由碘化铯等闪烁晶体涂层与薄膜晶体管或电荷耦合器 件或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构成它的工作过程一般 分为两步,首先闪烁晶体涂层将X线的能量转换成可 见光;其次或者,或将可见光转换成电信号。
(一)X线摄影条件的选择
(一)感光效应
(二)X线摄影条件的基本因素
(三)X线摄影条件的应用
1、感光效应
指X线通过人体被检部位后,使感光系 统感应有效X线,并由此产生诊断所需的 影像效果。即X线摄影后的影像效果均称 之为“感光效应”
或:X线对胶片的感光作用
影响感光效应的因素:
管电压、管电流、曝光时间、焦-片距等
(2)固定管电压法
在X线摄影中值是固定的,作为照片密度的补 偿,随着被摄体的厚度d和密度p而变化。
管电压值一般要高10~20,所用的值成倍下降
3、对数率法及X线摄影条件规范化
不论是改变的X线摄影方法,还是固定技术, 都未能完全解决如何获得一张优质X线照片的 摄影条件问题,因此有必要恰当地解决诸因素 (、 mAs、几何条件、感光材料、滤线栅、 增感屏性能、电源整流方式、体厚等)的平衡 关系问题。
密度与灰度是组成医学影像的基本要素之一,
在影像上能够分辨出不同组织结构的原因是影 像具有足够的密度(灰度)和对比度。
医学影像的记录方式:干式打印 包括:激光打印和非激光打印
激光打印:①光一热式成像
②激光诱导成像
非激光打印:①直接热打印技术
②干式喷墨成像
医用X线照片:
• X线胶片的观察:
• 光线透光率的大小由照片的阻光能力决定。
缺点:在这过程中可见光会发生散射,对空间分辨率产 生一定的影响。

第二章第三节X线检查技术

第二章第三节X线检查技术
或:X线对胶片的感光作用
影响感光效应的因素: 管电压、管电流、曝光时间、焦-片距等
感光效应公式: . I. T
R2
n值一般在2-5的范围
2、X线摄影条件的基本因素 1)管电压
是影响照片密度、对比度以及信息 量的重要因素。
X线的穿透能力取决于的高低。 在x线摄影的能量范围内,主要作用形式
是 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
照射野
必须有效地使用遮线器控制照射野。随着 照射野的缩小,散射线含有率下降,照片 对比度提高,但是需增加毫安秒以保持影 像密度不变。
3、X线摄影条件的应用
X线摄影条件的制定,除了摄影条件基本 因素外,还必须考虑人体被检部位的构成, 被检部位组织器官运动状况、病理、年龄、 胖瘦等因素。各地应用方法有一些差异, 大体可归纳为四类。
②熟悉x线成像质量影响因素,、操作流程 及临床应用。
X线摄影条件
X线成像质量影响因素
影响X线照片影像质量因素: X线管焦点、X线摄影条件、影像信息探测 系统、被照体及图像处理等。
一、影像的光学密度与灰度 (一)概念: 照片的密度(黑化度):透明性照片的暗 度
或不透明程度。 影像灰度:若所获得的被检体影像不打印 成X线照片,而是直接在影像显示器上显示, 则显示器上显示的人体不同组织结构的黑 化(亮暗)程度
(5)图像处理参数 图像后处理参数、打印机及胶片处理因素; 处理技术,X线机及解剖、病理的因素。
二、影像对比度
• (一)物体对比度
• 1)定义:为使一个物体的组织结构在 x线影像中可见,此物体与其相邻物体在物
理特性(密度、厚度)或化学特性(组织的原
子序数)等方面必须存在一定差异,这种源 于物体固有的差异称为物体对比度。
2)管电压和管电流量:

X线最常用的摄影方法

X线最常用的摄影方法

X线最常用的摄影方法X线是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技术,用于观察和诊断人体内部的病变和异常情况。

X线摄影是通过使用X射线,将人体内部的结构和组织显影在X光片上的过程。

X线摄影方法有多种,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最常用的几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常规X线摄影。

这是最基础也是最常见的X线摄影方法。

患者需要在X射线机上采取特定的体位,如站立、坐位或仰卧位,以便医生能够更好地观察目标部位。

X射线机会发出一束X射线通过人体,照射到X光片上。

通过这种方法,医生可以观察骨骼、肺部和胸腹部等部位,以诊断骨折、肿瘤和肺炎等疾病。

第二种方法是造影剂辅助的X线摄影。

在某些情况下,常规X线摄影方法无法提供足够的信息,需要使用造影剂来增加对特定部位的显影效果。

例如,在消化道检查中,患者需要饮用或注射含有钡剂的溶液,以便在X光片上观察消化道的情况。

通过这种方法,医生可以检测消化道出血、溃疡和肿瘤。

第三种方法是数字X线摄影。

与传统的胶片X光片相比,数字X 线摄影采用数字技术将图像直接转换为数字信号。

这种方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可以提供更清晰的图像,减少重复曝光的需要。

此外,数字X线摄影还可以实现图像的电子化存储和远程传输,方便医生进行远程会诊和图像共享。

第四种方法是口腔X线摄影。

口腔X线摄影主要用于检查口腔颌面部的疾病,如龋齿、牙齿畸形和颌骨感染等。

常见的口腔X线摄影方法包括牙齿X线片、颌骨X线片和全口摄影。

这些方法可以提供口腔内部结构和牙齿的详细信息,帮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和进行口腔疾病的诊断。

第五种方法是计算机断层扫描(CT)摄影。

CT扫描是一种高级的X线摄影技术,可以提供更详细和三维的图像。

它通过多次旋转照射和感应器接收来捕捉大量的X射线图像,并使用计算机将这些图像合成为立体图像。

CT摄影广泛应用于脑部、胸腹部和骨骼等部位的检查,可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

综上所述,X线摄影方法包括常规X线摄影、造影剂辅助的X线摄影、数字X线摄影、口腔X线摄影和CT摄影等。

X线摄影检查技术

X线摄影检查技术
13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三章 X线摄影检查技术 第一节 X线摄影基本参数
一、感光效应与摄影参数
感光量:E 将此相对固定的感光因素综合用k表示,则感光效应公式 可简化为: E = k·(Vn·I·t)/r2 管电压、管电流、曝光时间、焦-片距是根据病变情况需 要经常变动的四个感光因素,习惯上称为曝光参数,狭义 的 “X线摄影条件”。
一、感光效应与摄影参数 二、摄影条件的制定与应用 三、数字化X线摄影条件的应用 四、优质X线照片的标准
11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三章 X线摄影检查技术 第一节 X线摄影基本参数
一、感光效应与摄影参数
感光效应:
X线通过人体被检部位后,使感光系统(屏-片系统、透视 荧光屏、透视影像增强器、IP板、平板探测器等光电转换 系统)感应有效X线,并由此产生诊断所需的影像效果。
普通检查:
X线透视
X线摄影
2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三章 X线摄影检查技术 第一节 X线摄影基本参数
X线摄影检查技术概述
1、X线透视: 定义:将被检者置于X线球管与荧光屏之间,通过转动被检 者身体,多方位、多角度动态观察,立即得到检查部位形 态及功能信息的检查方法。 原理:X线的穿透作用、荧光作用、机体的自然对比; 分类: 暗室透视:荧光屏式; 明室透视:电视透视(影像增强器)→数字化透视。
E = k·(Vn·I·t·S·f·Z)/(r2·B·Da)·e-μ d V:管电压 n:管电压指数 I:管电流 t:曝光时间
S:胶片感光度或成像因数 f:增感屏的增感率
Z:靶物质原子序数
r:摄影距离
B:滤线栅曝光量倍数
D:射野的面积
e:自然对数底
μ :组织X线吸收系数

人体各部位X线摄影技术

人体各部位X线摄影技术
②听眦线,外眦角与外耳孔的联线,又称 头颅基底线。
.
• 另外,头颅骨摄影时要用滤线栅,吸收 散射线,提高摄影效果。由于新的检查 技术的出现(CT、MR),使许多传统 的头颅位置不用或少用,如:颌下顶位、 眼眶位、鼻骨、颞骨、乳突、鼻窦的一 些摄影和位置等,本节不再述。
.
1.头 颅 后 前 位
病人取俯卧位。两肘弯曲,头部正中面 对台面中线,听眦线与台面垂直,该位 置可在眼眶内显示双侧的颞骨岩部和内 听道。
人体各部位 X线摄影
Mr丶小凯 医学影像QQ: 175464238
.
一、骨骼系统
(一)头颅骨投照位置
.
头颅骨:
头部的解剖较复杂,多种组织居于颅内, 互相重叠。欲使某一部位清晰显示,必须 将头颅的摄影位置摆正确。为了摆放位置 方便,摄影位置准确,必须应用头部的一
些重要的定位点和标准联线。
①瞳间线:为左右瞳孔间的联线或左右外 眦角联线。
.
.
12. 骨 盆 前 后 位
• 病人取仰卧位。身体正中面对台面 中线。骨盆摆平。中心线对两侧髂 前上棘联线中点下方3cm处,放于暗
盒中心。
.
Mr丶小凯
医学影像 QQ:175464238
.
• ★四肢X • ·病人体位要舒适。骨外伤摄影,要注意轻动病
人的受伤肢体,避免产生新的创伤; • ·常规为正侧位,放于同张照片上,便于比较;
足前后位病人坐 位。足底部紧靠 暗盒,第三跖骨 底部放于暗盒中 心。足侧位时病 人取侧卧位,足 部摆成侧位,足 底与暗盒垂直。
.
2. 足 部 侧位
.
3. 踝 关 节 正位
.
4. 腕 关 节 后 前 位
.
5. 腕 关 节 侧 位

x线摄影体位

x线摄影体位
湘南学院 医学影像系 胡芳
(十三)肘关节正位
【摄影目的】 用于肘关节、尺桡骨近端、肱骨远端和肘部软组织的病 变。
【摄影体位】 患者侧身坐于摄影床一端,肘关节伸直,背侧在下。尺 骨鹰嘴突置于探测板中心,肘部背侧紧靠探测板。患者身体稍向患侧倾 斜,以使肘部保持正确的前后向,肩部放低,上臂及前臂尽量靠近探测 板。若肘关节不能伸直,应使上臂和前臂与摄影床的成角相等。
【中心线】 中必线对准髌骨下后 缘垂直射入探测板。
【摄影距离】100CM 【摄影条件】50KV,8mAs
【体位显示标准】 ①显示显示膝关节侧位影像。②股骨
内、外髁影像重叠,髌骨侧位影像显示良好。③膝关节 间隙影像显示清晰。④软组织影像显示良好。
(十八)髋关节前后位
【摄影目的】 髋关节及髋部软组 织病变
【摄影体位】 被检者仰卧于摄影 床上,两下肢伸直,足尖向上且 稍内旋,使两拇趾接触,被检侧 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向 外下作垂线5cm处为髋关节正位摄 影的定位点,此点对准照射野中 心。
【中心线】 中心线对准定位点垂 直射入探测板。
【摄影距离】100CM 【摄骨正位影像。 ②肩锁关节和胸锁关 节影像显示清晰。
(十)膝关节前后位
【摄影目的】 膝关节及其邻 近组织病变
【摄影体位】 被检者仰卧或 坐于摄影床上,被检侧下肢伸 直且稍内旋,足尖向上,腘窝 靠近探测板,髌骨下缘置于照 射野中心,小腿处可用沙袋固 定。
【中心线】 中心线对准髌骨 下缘垂直射入探测板。
清晰。 ②肘部软组织影像显示良好。
•肘关节侧位
(十八)肩关节前后位
【摄影目的】 用于观察肩关节、肩锁关节 病变。
【摄影体位】 患者仰卧于摄影床上,被检 侧上肢伸直稍向外展,手掌向上,将对侧 肩部和髋部用沙袋或枕头稍垫高,头部转 向检侧,使检侧肩部紧靠摄影床面。照射 野上缘超出肩部上方软组织2cm,外缘超出 上臂软组织,前臂以沙袋固定。肩胛骨喙 突置于照射野中心。

影本第二章第二节X线摄影基础知识

影本第二章第二节X线摄影基础知识
吉林医药学院口腔影像系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
(二)摄影体位
1.立位:被检者身体呈站立位姿势,矢状面与地面垂 直。
2.坐位:被检者身体呈坐位姿势。 3.半坐位:在坐位姿势下,背部向后倾斜的位置。 4.仰卧位:被检者背侧贴摄影床的卧位姿势。 5.俯卧位:腹部贴摄影床的卧位姿势。 6.侧卧位:人体右侧贴摄影床的卧位姿势称为右侧卧
(一)头颅体表定位线 1、听眶线: (人类学基准线)外耳孔上缘与
眼眶下缘的连线。此线为解剖学上的颅骨 基底线,亦称为解剖学上的颅骨基线,或 水平线。 2、听眦线: 外耳孔中点与眼外眦的连线。此 线为X线摄影学上的颅骨基底线,亦称为X 线摄影学基线。(听眦线与听眶线约成 12°~15°角)
吉林医药学院口腔影像系
吉林医药学院口腔影像系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
5、水平线:人体直立时,与地面平行的线。 6、正中线:将人体左右等分的线。 7、矢状线:与水平线相交,与正中线平行的
线。 8、冠状线:与矢状面垂直相交,将人体前后
分开的线。 9、垂直线:与人体水平线垂直的线。
吉林医药学院口腔影像系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
二、X线摄影学基准线
2.冠状方向: 为中心线与身体冠状面平行的人射 方向,如左右方向是中心线经被照体的左侧射向 右侧;右左方向是中心线经被照体的右侧射向左 侧。
吉林医药学院口腔影像系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
3.斜射方向:为中心线从被检体的矢状面与冠状面 之间入射并从另一斜方向射出。如左前斜方向是 中心线经被照体的右后方射向左前方;右后斜方 向是中心线经被照体的左前方射向右后方。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
3、听鼻线: 外耳孔中点与鼻前棘的连线。此 线约与上齿咬颌面平行。(与听眦线约成25° 角) 4、瞳间线: 两侧瞳孔间的连线,与水平面 平行。在实际应用中常用左、右外眦连线, 亦称眼间线。 5、听眉线:外耳孔中点与眶上缘的连线。 (与听眦线约成10°) 6、眶下线:两眼眶下缘的连线。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件:X线摄影方向、体位的基本知识及概念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件:X线摄影方向、体位的基本知识及概念
腰椎前后位
第二节 X线摄影方向、摄影体位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胸部后前位
心脏后前位
第二节 X线摄影方向、摄影体位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二章 X线检查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第二节 X线摄影方向、摄影体位的
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第二节 X线摄影方向、摄影体位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一、X线摄影方向 X线摄影时,X线中心线投射于被检部位的方向
1. 矢状方向 X-ray中心线与人体矢状面平行的投射方向 前后方向(anteroposterior;A-P) 头部也叫额枕方向 后前方向(posteroanterior;P-A)
胫腓方向 腓胫方向
第二节 X线摄影方向、摄影体位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3. 背底方向 X线束由足背射入,从足底射出。 4. 底背方向 X线束由足底射入,从足背射出。
第二节 X线摄影方向、摄影体位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背底方向 底背方向
第二节 X线摄影方向、摄影体位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三、头部摄影方向
4 俯卧位 被检者的面部及腹侧朝下,贴床面。身体矢状面及水平面(横断面) 与床面垂直,冠状面与床面平行,平卧于床面上。
5 侧卧位 被检者身体一侧朝下,贴床面上。身体矢状面与床面平行,冠状面 与床面垂直,侧卧于床面。左侧朝下为左侧卧位,右侧朝下为右侧 卧位。
第二节 X线摄影方向、摄影体位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第二节 X线摄影方向、摄影体位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立位 被检者的身体直立,垂直轴与地面垂直。 坐位 被检者的身体呈坐的姿势。躯干部分后仰时
称为半坐位(半卧位)
第二节 X线摄影方向、摄影体位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立位
坐位
第二节 X线摄影方向、摄影体位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最新X线摄影位置学1四肢摄影位置.ppt课件

最新X线摄影位置学1四肢摄影位置.ppt课件

股部侧位体位示意图
股部侧位照片
• ①显示股骨及邻近 关节侧位影像。
• ②股部软组织影像 显示良好。
髋关节前后位摄影要点
• ①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 • ②双下肢伸直且稍内旋,足尖向上,使两拇指
接触。 • ③被检侧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中点向
外下作垂线5cm处为髋关节正位摄影的定位点, 此点对准胶片中心。 • ④中心线对准定位点垂直暗盒射入胶片。 • ⑤同时摄取双侧髋关节前后位影像时,摄影要 点同骨盆正位。
• ②跟距关节影像 显示清晰。
踝关节前后位摄影要点
• ①被检者坐于摄影床上。 • ②被检侧下肢伸直且稍内旋,足尖向上。 • ③内、外踝连线中点上1cm置于照射野中
心。 • ④中心线对准内、外踝连线中点上1cm垂
直暗盒射入胶片。
踝关节前后位体位示意图
踝关节前后位照片
• ①显示踝关节正位 影像。
• ②关节间隙清晰。 • ③软组织影像显示
中心。
锁骨前后位体位示意图
锁骨前后位照片
• ①显示锁骨正位影像。 • ②肩锁关节及胸锁关节影像显示清晰。
上肢其他摄影体位(讨论)
• 手侧位;手前后斜位;拇指前后位; • 拇指侧位;第2~5指骨后前位; • 第2~5指骨侧位;腕关节前后位; • 腕部尺偏位;腕关节前后斜位; • 肘部轴位;肱骨近端侧位;肩胛骨侧位; • 锁骨下上斜位;肩锁关节后前位。
• ②腕骨重叠较多,月 骨显示较为靖晰。
• ③腕部背侧及掌侧的 软组织显示良好。
前臂前后位摄影要点
• ①被检者侧坐于摄影床旁。 • ②被检侧前臂伸直,背侧在下平放于暗
盒上。 • ③前臂中点置于照射野中心。 • ④中心线对准前臂中点垂直暗盒射入胶

医学影像技术之上肢X线摄影(完整)

医学影像技术之上肢X线摄影(完整)

结论
上肢X线摄影是一项重要的医学影像技术,可用于上肢骨骼和关节的检查和诊 断,为临床工作和研究提供关键信息。
参考文献
X线设备准备
确保X线设备运行正常,包括调整好曝光参数和校准设备。
技术人员准备
技术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沟通能力和关怀病人的素质。
上肢X线摄影常见部位
侧位摄影
通过侧位摄影,可以观察关节和 骨骼结构的位置和关系。
前后位摄影
前后位摄影显示上肢骨骼和关节 的前后关系和异常情况。
斜位摄影
斜位摄影可显示骨骼和关节的斜 向状况,包括旋骨折
肘关节脱位常需进行X线摄影以评估脱位情况 和有无骨折。
腕关节骨折需要进行X线摄影以确定骨折类型 和稳定性。
上肢X线摄影的注意事项
辐射防护
技术操作人员和患者需要遵守辐射防护措施,减少辐射对身体的损害。
病患安全
在操作摄影设备时,需要确保病患的安全,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意外发生。
2 研究应用
研究人员可以利用上肢X线摄影数据进行骨骼生理和疾病研究。
上肢X线摄影未来发展前景
数字摄影技术应用
数字摄影技术的进步将提高上肢X线摄影图像的分辨率和可视化效果。
3D成像技术应用
3D成像技术将使上肢骨骼和关节的结构更加清晰,有助于检测疾病和指导治疗。
剂量优化技术应用
剂量优化技术的发展将减少辐射对患者和技术操作人员的影响。
技术操作人员的保护
技术操作人员需要正确佩戴防护设备,保护自身免受辐射的伤害。
上肢X线摄影的优缺点
1 优点
2 缺点
X线摄影具有无创且迅速的优点,能够提供详 细的骨骼和关节图像。
X线摄影可能受到辐射的影响,有一定的辐射 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骺离骨折
上肢体表定位标志
锁骨—可触及全长 肩胛骨—肩峰、喙突、肩胛下角 肱骨大结节 肱骨内上髁、外上髁 尺骨鹰嘴 尺骨茎突 桡骨茎突 豌豆骨
适应症
骨外伤、发育异常、某些疾病骨的改变、多种骨和关节病 的检查、软组织钙化、金属异物
(一)手骨包括腕骨、掌骨和指骨
腕骨
8
近侧列: 手舟骨、月骨 三角骨、豌豆骨 远侧列: 大多角骨、钩骨 头状骨、小多角骨
X线摄影检查技术
四肢X线摄影检查的技术要点
1. 四肢X线摄影原则
①病人体位要舒适。骨外伤摄影,要注意轻动病人的 受伤肢体,避免产生新的创伤。
②常规取正、侧位,放于同张照片上,便于比较。 ③长骨摄影:至少包括一个关节,便于诊断与整复中
参考,并使正、侧位关节显示在同一水平面上。 ④指、趾骨摄影:应包括邻近指(趾)骨,便于在诊
1、被检者坐于摄影床旁,被检侧手掌面向下, 桡侧抬高,使掌面与IR约呈45度角。
2、手指分开,稍弯曲,各指尖触及IR。第三掌 骨头置于IR中心
3、IR上缘包括指骨软组织,下缘包括腕关节。
中心线:对准第3掌骨头垂直射入胶片中心
掌下斜位
远节指骨 中节指骨
近节指骨
第5掌骨 钩骨
头状骨 三角骨 腕豆骨
月骨 尺骨
桡骨
指间关节
手后前 掌指关节 位 第5掌骨 掌腕关节 腕豆骨 尺骨
R
双手后前位
手侧位
摄影目的:观察手部软组织内异物的位置。
摄影体位: 1、被检者手伸直,尺侧在下,拇指位于并拢的
四指前,手掌面与暗盒垂直。 2、第5掌骨头对胶片中心。 中心线:对准第2掌骨头垂直射入胶片中心
பைடு நூலகம்
手侧位
远节指骨 近节指骨 第1掌骨
节、软组织侧位影像。 体位要点: 1、被检者侧位于摄影床旁,被检手呈半握拳或伸直,尺
腕关节后前位
第1掌骨
大多角骨 小多角骨
头状骨 舟骨
桡骨
第5掌骨 腕


钩骨

腕豆骨 位
三角骨
月骨
尺骨
标准片所见
腕正位
(1)腕骨、掌骨近端、 尺桡骨远端,腕关节 诸骨位于正中,呈正 位
(2)掌腕关节及腕关 节间隙显示清晰
(3)骨纹理及软组织 清晰可见
腕关节侧位: 摄影目的:观察腕骨、掌骨近端、尺桡骨远端的骨质、关
桡骨
指骨
掌骨 腕关节 尺骨
手前后斜位:(掌上斜位) 摄片目的:观察第4、5掌骨 体位要点: 1、被检手呈侧位,外旋使手背与暗盒呈45度角。第4、 5指指背触及暗盒。 2、第3掌骨头置于胶片中心。 中心线:对准第3掌骨头垂直射入胶片中心
手后前斜位:(掌下斜位)
摄片目的:观察第1、2、3掌骨
体位要点:
断时比较,或在技术上左右肢体的鉴别。
⑤骨折后如欲观察骨痂形成情况,应尽量取掉夹板或石 膏后摄影(视情况)。
⑥骨病摄影:胶片使用面积应适当加大,以包括病变的 全部区域。
⑦儿童的骨关节摄影:一般需两侧同时摄影,以便于鉴 别诊断。
⑧异物摄影:应将被照部位皮肤表面包括在照片内,便 于确定异物深度的定位诊断,为取出异物提供依据。
1、体位同手后前位(?)。 2、被检手指近端指间关节对胶片中心。
中心线: 对准被检手近端指间关节垂直射入胶片中心
第2-5指侧位:
体位要点: 1、被检者坐于摄影床旁。 2、被检手指尺侧或桡侧贴近暗盒,其余四肢屈曲。
中心线: 对准被检手近端指间关节垂直射入胶片中心
腕关节后前位: 摄影目的:观察腕骨、掌骨近端、尺桡骨远端的骨 质、软组织正位影像。 摄影体位: 1、被检者坐于摄影床旁,被检侧肘部弯曲,前臂伸 直,掌面向下手呈半握拳或伸直。 2、尺桡骨茎突连线中点置于IR中心。 3、IR上缘包(zgjd),下缘包(cygyd)。 中心线:对准尺桡骨茎突连线中点垂直射入IR中心
2、第3掌骨头对胶片中心。 中心线:对准第3掌骨头垂直射入胶片中心
标准片所见
(1)全部掌指骨、腕关节 第三掌指关节位于正中
(2)五个指骨间隔适当
(3)二至五掌指骨呈正位, 拇指呈斜位
(4)骨纹理清晰可见, 并能呈现出软组织层次
手正位(后前位)
远节指骨 中节指骨 近节指骨
拇指
第1掌骨 桡掌关节
拇指背侧贴近暗盒。 3.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心线: 对准拇指掌指关节垂直射入胶片中心
拇指侧位: 体位要点: 1.被检者坐于摄影床一侧 2.被检侧拇指外侧贴近暗盒,其余四指自然
弯曲(半握拳?) 中心线: 对准拇指掌指关节垂直射入胶片中心
拇指侧位
第2-5指后前位: 体位要点:
掌骨5 底、体、头
指骨 14 近节指骨 中节指骨 远节指骨
远节指骨 中节指骨
近节指骨
掌骨头
掌骨体 掌骨底
钩骨 三角骨 豌豆骨
月骨
舟月三角豆
指骨粗隆 指骨体 指骨底
小多角骨 大多角骨 头状骨 手舟骨
大小头状钩
一、手后前位
摄影目的: 手骨形态、软组织、关节等
摄影体位:
1、被检者侧坐于摄影床旁,被检侧腕关节及手指伸展,掌面向下, 五指伸直自然分开,平放于IR上。
⑨四肢摄影一般不用滤线器;骨肿瘤、慢性骨髓炎要使 用滤线器。股骨上端因部位较厚,一般也使用滤线器 摄影。
⑩摄影距离无特殊规定,一般为100cm。
上肢摄影注意事项
1. 投照任何一个部位,必须使患者处于最舒适的位置。 2. 长骨摄影时,应包括上下两个关节,病变局限在一端
时,应至少包括邻近一侧的关节。肢体的长轴与胶片 的长轴平行。 3. 在一张胶片上投照正侧两个位置时,两面肢体的同一端 必须放在胶片的同一侧。 4. 每次投照时所用胶片的大小,应以被检部位的实际大 小来衡定尺寸,不要过大或过小。 5. 给骨折病人摆位置应小心谨慎,摆动肢体时防止骨折 错位,尽量减少病人痛苦。不能动者可转换X线管的方 向,以适应其体位。 6. 婴幼儿骨关节常规摄取双侧像,以便对比。 7. 四肢骨投照焦片距为75~100cm,40~55KV, 10~20mAs,一般不需滤线器。
手后 前斜 位
第1掌骨 小多角骨 大多角骨
舟骨 桡骨
标准片所见
手后前斜位
(1)、全部掌指骨、腕关 节呈斜位投影,第三掌 指关节位于正中
(2)、手部2~5指骨的 外侧斜位影像,第四、 五掌骨稍有重叠
(3)、骨纹理均清晰显示 软组织层次显示良好
(4)、大多角骨与第一 掌骨关节间隙明确
拇指正位: 体位要点: 1.被检者坐于摄影床一侧 2.被检侧手及前臂极度内旋,(或极度外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