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论文之先秦两汉
中国古代文论分期
中国古代文论分期(一)先秦两汉——萌芽发展期⑴文论资料都是片段言论,多数散见在先秦诸子之中。
⑵文论、艺术论、诗论、乐论,往往混同并结合一起。
⑶以儒道两家理论最突出。
⑷先秦诸子和诗骚传统为中国文论奠基。
⑸汉代出现了若干单篇论文,但论述范围较窄,大概就一部书或一篇作品或一种文体或一个问题进行讨论,主要围绕诗、赋这两种文体的讨论而展开。
⑹“依经立意”是汉代文学批评的基本特征,强调作品的政教作用、功利目的。
而反对谶纬之学与虚妄之言,体现了追求“真美”的文学倾向。
(二)魏晋南北朝——发展繁荣期⑴不再强调文学服务于政教的功利性,对“文”的认识已接近今天的文学,充分体现了文学审美观念的发展,对文学审美特性的认识:⒈爱好强烈的情感表现,如曹植说自己“雅好慷慨”(《前录序》)、陆机说“诗缘情而绮靡”(《文赋》)。
⒉重视语言文辞的形式美,如陆机说“遣言贵妍”、“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文赋》),钟嵘说“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诗品》)。
⒊欣赏自然真切的景物描写,如陆机说“赋体物而浏亮”(《文赋》),刘勰在《文心雕龙》特列《物色》篇论述文学创作与自然风景的关系。
对于自然景物描写的欣赏,与要求诗歌语言流畅明朗,这二者结合起来,便具有了意境说萌芽的意义。
⑵不再是哲学、经学、史学的附庸,而是独立于学术文化之外的一门新学科,又与同时代的学术文化相互渗透。
不仅产生了著名的文学理论的单篇论文,且产生了体大思精、体系完整的文学理论名著。
研究范围扩大,不仅讨论了作家还讨论了很多文体和问题。
⑶“建安七子”之崛起与魏晋风骨之张扬,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次将文学流派及其文学批评的鲜明旗帜推上了文坛。
⑷南朝骈文理论大发展。
(三)唐宋——深入开掘期⑴文学理论资料超过以往各代总和,诗话、词话大量产生,唐宋人自选诗词选本量很大。
⑵唐代强调政教作用的理论再次兴盛,而注重文学审美与艺术的理论同时发展。
⑶唐代诗歌批评迅猛发展,诗、文批评分道扬镳。
古代文论(先秦至唐代)
绪论一、中国古代文论学科性质中国古代文论是以中国两千多年来关于文学理论批评的文字材料为对象,系统的总结古人对文学的认识史,阐释古人提出的文学理论范畴、术语,分析古代文论形成发展的社会文化原因,追问它对中国文学历史的作用以及它在今天的意义和价值的学科。
综合性;中国古代文论具有多学科综合的性质:它可以看成是——中国古代美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散文,中国古代诗歌,中国古代经典作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国古代汉语等多种中国古代文化精髓的最有效、最生动的载体。
分散性:古代文论的研究对象是用文字固定下来的古人关于文学的看法、评论,这些文字材料极端丰富又极端芜杂。
除《典论•论文》、《文赋》、《文心雕龙》、《诗品》、《沧浪诗话》、《诗薮》等少数著作,古代文论的材料大多零散、片段:或见之于朋友书信、随感零札;或见之于史传碑志、序跋笔记;或二三好友茶余饭后,围炉夜话,论文论诗等。
直觉体验性:思维方式上,古人对文学的评论往往采用直观领悟和内省体验的方式。
这和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
西方注重对客观世界的理性认知,中国哲学注重人的内心修炼。
儒家追求内心世界的“乐”与“和”,道家追求描写世界的“忘”与“适”,玄学追求兴会与神思,禅宗追求自性与顿悟,心学追求良知与童心,都是讲内心应修炼到何种状态,才能更好地领会冥冥之中的宇宙之“道”,讲的都是一个直觉体验的问题。
(中医阴阳调和望闻问切西医检查科学)隐喻性:在思维成果的表达方式上,古代文论家多采用精炼含蓄的语言,强调文学心得的具体可感性和理性启悟力。
这又与中国哲学的为学方式密切相关。
中国哲学著作,不像西方哲学那样长篇大论,而多是通过一些具有象征和隐喻意义的格言来表达。
中国哲学家只要求这些言辞能够刺激人的想象力,使人们在想象中直接洞达道体。
这就使哲学思维成果的表述,长于诗的韵味和想象的驰骋,而不重视形式化的逻辑推导。
中国哲人认为,言辞既是传道的必要手段,弄不好也可能是横在道与接受者之间的一道屏障。
中国古代文论脉络整理
中国古代文论脉络整理中国古代文论脉络整理一、先秦文论概述(1)文学尚未独立。
诗乐舞一体,文史哲不分。
(2)文论亦未独立。
散见于经史子集,多着眼于文学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
(一)孔子及儒家文论1、“诗言志”——中国文论“开山的纲领”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尚书·尧典》(1)“诗言志”揭示了诗歌表现思想情感的特点,是对诗歌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对中国文学重抒情、重表现的传统的形成,有不容低估的意义。
(2)“志”作为以理性为导向的情感心理,在礼乐文化传统中,长期以来被解释成合乎礼教规范的思想,偏重于社会群体的理性规范。
“诗言志”对后代文论主张以理节情,强调诗歌的教化作用,也有直接的影响。
(3)“诗言志”是对先秦歌诗观念的高度概括。
●“诗言志”是我国诗学的生命本根,它奠定了我国诗学的基本取向,蕴含着我国诗学的整体建构,是我国诗学“开山的纲领”。
2、孔子(1)兴观群怨:论文学的社会作用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①可以兴——指诗歌可以启发人们对人生事理的感悟,可以兴发感动生命,具有艺术感染功能。
②可以观——指诗歌具有了解人心、了解社会风俗习尚、考察社会政治得失的认识作用。
③可以群——说明诗歌可以交流思想感情,喊起群体感情,起凝聚群体的作用。
④可以怨——诗歌可以“怨刺上政”,对时事政治发表批评意见,可以宣泄一切正常人性和追求受压抑而生的种种怨愤不满。
⑤事父、事君——社会关怀,伦理教化。
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生态关怀,知识价值。
●“兴、观、群、怨”说全面概括了文艺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如情感作用、认识作用、审美教育作用等,对后代文论有深远影响。
(2)文质彬彬:论文学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形式——?情欲信,辞欲巧。
中国古代文论
中国古代文论第一章先秦两汉文论1、司马迁“发愤著书”说。
意思是说:文学史上许多有生命力和审美价值的作品,都是作者抒写强烈情感与深广忧思的产物。
2、王充的《论衡》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1.钟嵘:《诗品》。
原称《诗评》,明清以后才以《诗品》定名。
它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理论批评著作。
2.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位系统而周详地讨论文体问题的是刘勰的《文心雕龙》。
3.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气说”。
“气”的具体含义包括作家的气质、作家的才性和作品的风格三点。
4.陆机:《文赋》。
是我国第一篇讨论文学创作全过程的专论。
提出“诗缘情而绮靡”。
6.刘彦和:《文心》第三章唐宋金元文学理论2、宋代诗话的代表作有张戒的《岁寒堂诗话》、姜夔的《白石道人诗说》、严羽的《沧浪诗话》等。
3、欧阳修的《六一诗话》首创“诗话”这种理论批评形式。
4、黄庭坚在文学理论上提出“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并开创了江西诗派。
5、张炎:《词源》,宋代。
6、李清照的《词论》提倡婉约派,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
8、司空图的诗论特别是《诗品》的主要思想是佛老哲学。
是唐代诗歌美学的总结。
9、“文道合一”是朱熹对文学本质的基本看法,也是朱熹文学思想的核心。
10、皎然:《诗式》。
11、韩愈的文论思想包含:(1)文以载道。
(2)不平则鸣。
(3)务去陈言,文从字顺。
12、白居易关于诗歌与政教的关系理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第四章明清诗文理论1、李东阳:《麓堂诗话》集中体现了他的论诗主张,茶陵诗派代表人物。
2、前七子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
提出“真诗乃在民间”观点的是李梦阳。
3、后七子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
4、唐宋派的代表人物是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创作成就最高的则是归有光。
5、明代万历时期文学的代表是李贽和公安派。
李贽提倡“童心说”,是明代最进步的思想家和文学批评家,也是明代后期文学解放思潮的主要理论代表。
6公安派是活动于明代万历中后期的一个文学流派,其代表人物是袁宏道及其兄袁宗道、弟中道。
古代文论
第三节 《毛诗序》的主要文论观
《毛诗序》是《诗经·关雎》题下的一篇序言,因其
不仅序《关雎》,而且后半部分总序《诗经》,故又被称
为《诗大序》。汉代说《诗》流传齐、鲁、韩、毛四家, 称四家诗,前三家汉武帝时已立学官,《毛诗》晚出,但 因史实多参《左传》,文字考于《尔雅》,加之东汉郑玄 为其作笺注,故后来《毛诗》独传,影响巨大。
到天汉三年被关于狱中正好七年),幽于缧绁,乃喟然而叹曰:
“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
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
(周文王)拘羑里,演《周易》;孔子扼陈蔡,作《春秋》;
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
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
4.兴观群怨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 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 之名。
——《论语·阳货》
▲ 兴观群怨理论:孔子对《诗经》社会作用的充分 肯定和高度概括。兴:启发,鼓舞;观:观察认识社会;群: 互相讨论,共同提高;怨:怨刺上政,批评讽谕。此观点体
现了孔子对文学社会作用的重视。
主 要 观 点: 1.诗是志与情的统一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 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 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毛诗序》认为:言志的同时也是言情,因为“志”是 情动于中而产生的,既指理想、抱负、志向等庄重严肃之情, 也应包括随之而来的其他主观情绪或情感。此观点对陆机缘情 说有一定启发作用。
古代先秦两汉散文
古代先秦两汉散文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
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无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
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
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
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脂;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民者,在上所以牧之;趋利如水走下,四方亡择也。
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
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亡饥寒之患。
此令臣轻背其主,而民易去其乡,盗贼有所劝,亡逃者得轻资也。
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非可一日成也。
数石之重,中人弗胜,不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饥寒至。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
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
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
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
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
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中国古代文论最终版
第一章先秦两汉文学理论批评孔子1、“兴观群怨”: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
2、“思无邪”:《论语•为政》篇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提出了“思无邪”说。
“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诗》三百中的作品起初不仅关涉内容(歌词),而且与音乐有紧密的关系。
因此,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3、“尽善尽美”:孔子在《论语·八佾》中提出的观点,就是要求文艺作品“尽善尽美”,这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
孔子之所以认为《韶》乐“尽善尽美”是因为《韶》乐是舜乐,舜因为具备圣德而受禅让,符合所谓“唐虞之道”,故“尽善”;而《韶》乐又具有“中和之美”,故“尽美”。
而《武》乐是周武王之乐,武王是用武力夺取政权的,故“未尽善”,但《武》乐也具有“中和之美”,故“尽美”。
这种“尽善尽美”的美学观成为孔子以“诗教”为中心的文学理论批评的基本出发点。
4、“文质彬彬”:这是孔子在《论语·雍也》中的观点: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就是要求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要完美统一,文采和质朴要搭配得当。
这一理论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主导作用。
孟子1、“以意逆志”说:孟子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纲要笔记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复习纲要第一章:先秦两汉文论第一节尚书、舜典(节录)1、《尚书》是我国上古历史与典章文献的汇编。
“尚”即上,“尚书”即上古之书,故名《尚书》。
《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尚书》是儒家经典,称《书经》。
2、诗言志的观点:答:“诗言志”是我国上古时期人们对诗的本质、特征、作用的认识和概括,也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关于诗的最早的一个定义,它对我国诗歌创作与批评的影响源远流长。
“志”指意志和感情。
诗的本质在于言志抒情,诗的特征是通过语言的媒介来表达感情,抒发志向,诗的作用表现在它的认识意义和教育意义上。
3、诗歌的教育作用的观点:答:从《尚书?舜典》中“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杰,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已经认识到诗歌、音乐、舞蹈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通过它可以使贵族的子弟正直而温和,宽宏而庄严,刚毅而不苛刻,简易而不傲慢,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这种对于文艺的政治教化作用的认识,成为对中国文艺理论批评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种主导性认识。
4、诗、乐、舞三者之间的关系:答:“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和“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的描述,反映了上古时期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关系。
《尚书?舜典》中的描述,也为后代研究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提供了依据。
5、了解《尚书?舜典》中记载的上古时期人们对艺术的一些基本认识:答:①帝命令夔主管音乐,说明在当时已经有了官办的乐队,也可能就是后代“学在官府”的前身。
②“教胄子”说明当时已经把音乐作为政治道德教育的一种手段,也就是后世“诗教”的前身。
③文中指出诗(歌辞)、歌(演唱)、声(音乐)、律(伴奏)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了艺术的整体和谐性,开启了对艺术本身规律研究和探讨的先河。
④文中“击石拊石”和“百兽率舞”描绘,说明当时歌舞可能已经有了统一指挥的形式以及简单的化装。
有可能出现的综合性的大题一、了解《尚书?舜典》中记载的上古时期人们对艺术的一些基本知识:“学在官府”“诗教”“艺术的整体和谐性”“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统一指挥形式及简单化装。
秦汉文化论文
秦汉文化论文文化的特点、传承与发展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班级:数学与应用数学12姓名:***学号:*************关于秦汉文化的特点、传承与发展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大发展的时期。
这一发展是对先秦文化成就的总结和升华,又为此后二千多年的封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决定这一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封建经济的发展,二是封建国家长期统一和社会比较稳定。
秦汉时期文化特点:一般认为,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化落后于山东六国,有“秦,虎狼也”的说法。
秦国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其统治,其中包括著名的“书同文”,即将战国时期各国使用的不同的书写体统一为后世所称的小篆,相传该字体为秦国丞相李斯发明。
“焚书坑儒” 是秦朝为了国家政权安定统一的所执行的政策, 也是对当时中国文化的一次摧残。
“焚书”政策针对当时的书册文物,只保留对民生以及执政所需的,大量对秦政权无益的珍贵文献从此失传,春秋战国的百家言论在这段时期受到严重的摧残;“坑儒”政策也是第一个被中国历史所纪录的国家政权对知识分子大规模的逮捕行为(儒家称之为“迫害”)。
但同时也有观点认为“焚书坑儒”对文化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主要原因如下:1.所谓焚书,目的是为禁“以古非今者”,对私藏书籍的惩罚措施并不严厉。
2.所焚烧的书籍多为民间藏书,博士官的藏书不包括在内,而当时民间的《诗》、《书》其实并不多。
而在项羽击败秦军主力进入咸阳后火烧阿房宫却使秦国官方珍藏的大批珍贵典籍被焚毁。
3.秦至秦二世而亡,真正执行的时间不超过十年,影响不会太大。
“焚书坑儒”为何如此出名,关键在后世的“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占据了此后近两千年中国国家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
两汉是中国历史上科技与文化非常辉煌的一个时期。
国家也非常重视教育和学识。
汉朝学术自由,成就博深,春秋战国诸子之学,亦能彰明综括,并非有人所称独尊儒术。
汉代的作家所开创的史学标准,直到18世纪都一直领先于世界。
先秦两汉史传文学史论
先秦两汉史传文学史论中国的先秦两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重要时期之一。
这一时期不仅出现了众多的思想家、哲学家,也涌现出了大批杰出的文学家和史学家。
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史学、哲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先秦两汉时期的史传文学进行一番史论探讨。
一、先秦史传文学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传文学的起源和形成时期。
这一时期的史传文学主要表现为《尚书》、《春秋》、《左传》等历史著作。
《尚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史书,记录了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其简练的文字和严谨的叙事风格对后世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左传》则是《春秋》的注解,以其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内容成为古代史传文学的杰作。
先秦史传文学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重视史实,注重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记录;二是文字简练,叙事严谨,体现了古代史学家的求实精神;三是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人物形象塑造,使历史事件更加鲜活。
二、两汉史传文学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传文学的繁荣和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的史传文学主要表现为《史记》、《汉书》等史书。
《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作者司马迁以卓越的史学才华和文学才华,创作了这部不朽的史学巨著。
它不仅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而且以其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人物刻画,成为中国古代史传文学的巅峰之作。
《汉书》则是继《史记》之后的又一部重要史书,其作者班固在继承《史记》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使《汉书》具有更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
两汉史传文学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史料丰富,对历史事件的记录更加详尽;二是人物形象塑造更加生动,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心理分析,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三是文学色彩更加浓厚,不仅注重叙事的生动性,还追求语言的优美和表达的深刻。
三、先秦两汉史传文学的影响与意义先秦两汉史传文学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们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为我们了解古代历史提供了重要依据。
中国文学批评史先秦两汉
1.《庄子》文艺观的主要内 容
• A、崇尚自然、反对人为,是其文艺美 学思想之核心。
• B、“虚静”、“物化”的艺术创作论。 • C、“得意忘言”论。 • D、《庄子》文艺思想具有浪漫主义和
象征主义特征,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与理 论偏于浪漫主义、象征主义一边,均与 《庄子》有着较深的关系。
• (三)《庄子》的道家文艺观
(一)《论语》中孔子为代表的 儒家的文艺观
• 1.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文艺观 • 2.《论语》的“兴、观、群、怨”
说 • 3.《论语》的“思无邪”说 • 4. 《论语》的“尽善尽美”说 • 5. 孔子对后世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
• 儒家文论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文艺思想, 其内容主要是关注文艺的根本性质、文艺的 社会功能和作用、文艺的内容与形式之关系、 文艺批评的原则和方法等等问题。 儒家文论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公元前 551~479),他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伟大思 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又 是一位著名的文艺理论批评家,很可能也是 世界上第一位重要的文论家,因为他比西方 文论的鼻祖柏拉图(公元前427~374)和 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都要早些。
一、先秦文论
• ㈠ 何谓先秦
• 所谓“先秦”,指的是中国秦王朝(前221~前 206)以前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包含着几个 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到封 建社会初期)。
• ㈡ 先秦文论的特点
• 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各个部门的界限不是很清 楚,文史哲不分,诗乐舞合一,还没有明确、科学 的文学观念。
• [影响]“诗可以怨”对我国后世的文 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 的影响,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批判现 实的优良传统。后世的许多诗人的作 品都有批评现实社会不良倾向的内容, 而屈原、杜甫、白居易等人更是在主 观或客观上把“诗可以怨”作为自己 创作的主要内容或主要追求目标。即 使到了现代,许多进步诗人,如郭沫 若、闻一多、艾青等的许多批判黑暗 社会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期末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期末名词解释总复习概要(1)第一章:先秦1、"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2、"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他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原因是因为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3、"养气"说: 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我浩然之气."提出了"知言养气"说.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才能写出美而正的言辞.这里的"养气"当是指培养自己的高尚思想情操和道德品格."养气"了,才能"知言",即知道如何写出好作品.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崇高的道德品格,然后才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知言养气"说的"气"抓住了人最本质的人格蕴涵,因而被后人广泛地引入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对中国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都产生了巨大影响.4、"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 "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 "以意逆志"的"意"当是指读者之意,而"志"则是作者的思想意志.就是说读者要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但是我们在理解"以意逆志"时要联系孟子说话的整个意思.孟子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即是认为,解释诗的人,不能以个别文字影响对词句的理解,也不能以个别词句影响对诗本意的认识.应当以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以意逆志"呢?这就要求"知人论世"了.即应当深入地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作品的时代背景.可以说"知人论世"是"以意逆志"的前提,而"以意逆志"则是"知人论世"的结果.孟子的"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说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世的大量的诗话、词话等大抵都是运用这一原则进行文学评论和批评的.5、"虚静"和"物化"说:"虚静"是庄子提出的艺术创作论.他认为,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境地,创作主体必须进入"虚静"的精神状态,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的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这样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也最为旺盛.而"物化"说则要求主体的"自然"与客体的"自然"合而为一,这样的创作自然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了.6、"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说:庄子的"言不尽意"说,意即强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指出它不可能把人的复杂思维内容充分体现出来.这对文学艺术创作影响深远,文学作品要求含蓄,有回味,尤其是诗歌创作,往往是以少总多,追求"味外之旨".而庄子的"得意忘言"说,则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此对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在魏晋南北朝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章:两汉7、"发愤著书"说:"发愤著书"说是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根据历史伟大的事迹而概括出来的.他自受宫刑摧残后,因受刺激而更加坚定了其抱负信仰,并由此联想到多少先贤因遭困厄而发愤著书.其"发愤著书"说中的"愤"固然包含了个人怨愤的情绪,更主要的,乃是"发愤忘食",为珍惜光阴孜孜不倦之谓矣.8、"讽谏"说:《毛诗大序》提出讽谏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充分肯定了文艺批评现实的意义与作用,为后来进步的文学家运用文艺来揭露、批判现实的黑暗,提供了理论依据.9、"诗六义"说:《毛诗大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它在解释风、雅的意义时,接触到了文艺创作的概括性和典型性的特征.10、"情志统一"说:《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在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强调诗歌是"吟咏情性"的."情志"说正确地阐明了抒情言志的特点,说明对文学本质的认识已进一步深化了.情志说的提出对后来文学批评的发展影响很大.第三章:魏晋南北朝11、"文气"说:曹丕的《典论?论文》从研究作家的才能与文体特征关系出发,特别强调了作家个性对文章创作意义的重要性,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文章中的"气"是由作家不同的个性特征形成的.它是指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提倡"文以气为主",强调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特殊的个性,要求文章必须有鲜明的创作个性.12、"诗缘情而绮靡"说:这是陆机在《文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陆机对诗歌创作的要求是:只讲缘情而不讲言志,实际上起到了使诗歌的抒情不受"止乎礼义"束缚的巨大作用.这结后来刘勰"率志委和"说颇有影响.13、"风骨"说:风骨,是刘勰文学批评中的重要概念.近人黄侃在《文心雕龙札记》中认为:"风即文意,骨即文辞".一般以为,风是一种表现得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骨则是一种精要劲健的言语表达.可以认为,风骨这个概念体现了刘勰对文学创作的审美本性的认识,同时,也对后世的文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4、"自然英旨"说(直寻说):钟嵘在《诗品序》中提出的,根本主张是提倡自然英旨强调感情真挚,强调诗歌应以抒情为主,对一切妨碍抒情的创作方法和表现技巧,他都表示反对.提倡"直寻"和"自然英旨",主张诗歌创作要以自然为最高的美学原则,强调感情真实.既然强调"直寻"、"自然",要求"真美",自然要反对数典用事的掉书袋和拘忌声病的当时盛行的"永明体".他说:"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即不是借助于掉书袋的数事用典,而是语言自然明晓.而对于"永明体",由于禁忌太多,苛细琐碎,所以"文多拘忌,伤其真美".15、"诗有三义"说: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他将"兴"放在第一位,正是突出了诗歌的艺术思想特征.钟嵘认为,如何运用兴、比、赋的方法来写作,正是创造作品中"深厚滋味"的关键所在.16、"滋味"论:是钟嵘用来作为衡量诗歌作品的重要尺度.钟嵘认为诗歌必须有使人产生美感的滋味.他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最早明确提出以"滋味"论诗的诗歌评论家.他认为只有"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作品,才是"诗之至也".钟嵘的"滋味"说是古代文论中的基本审美范畴.第四章:隋唐五代17、"兴寄"和"风骨"说:这是陈子昂诗歌革新的主要主张,要求诗歌创作重视"兴寄"和"风骨",寄怀深远,言之有物,因物喻志,托物起情,意象鲜明,语言精警.18、"取境"说:这是皎然关于诗歌创作问题的论述.他关注到了诗歌的"取境"有易、难两种情况,而后一种则是前代诗论家很少触及的,然这又是创作的实情.即有时要在有些创作灵感的基础上,继之以艰苦的构思,根据诗情、诗意的需要,深入采掘.皎然诗论正视这种情况,这是难能可贵的.19、"不平则鸣"说: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了"不平则鸣"理论.他的"不平则鸣",包括抒发各种类型的情志.因此,从本质上看,"不平则鸣"应是和司马迁提出的"发愤著书"说一脉相承,进而更进一步发展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理论.20、"气盛言宜"说:这是韩愈在《答李翊书》中继承孟子"养气"说而提出的诗论.这里所谓的"气盛",是指作家的仁义道德修养造诣很高而体现出的一种精神气质,一种人格境界.先道德而后文章,人品与文品的统一,这本是传统儒家的重要文学思想,而韩愈则对此作了较为深入的阐发,进一步发展了这一传统文学理论.21、"为时"、"为事"说: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提出的诗歌创作理论.他所谓的"为时"、"为事",具体地说就是"救济人病,裨补时缺".所谓"救济人病",就是主张用同情、怜悯的笔墨,来抒写下层人民生活的苦难."裨补时缺",就是要用诗歌来暴露"时缺",提示时政的弊端.白居易的诗论虽然总的来说应该列入儒家文艺思想的大范围中,但又有很大的发展、突破,他扬弃了儒家文论中保守、消极的内容,而将其积极、进步的内容发展到了最高程度.22、"韵味"说:司空图提出的"韵味"说,从理论渊源上看,是本于钟嵘《诗品》的"滋味"说.他自觉强调意境的特殊内涵,即丰富的审美韵味,而且,他比钟嵘更自觉地把"味"作为论诗的原则和衡诗的标准.这些对诗歌意境理论的深入而精辟的阐述,对后世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23、"四外"说:司空图所说的"四外",指"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所谓"韵外之致",应该是指意境作品表层文字、声韵覆盖下的无尽情致;"味外之旨"则应是侧重指意境作品所具有的启人深思的理趣;而"象外之象"和"景外之景"则是指意境作品在表层描绘的形象之外,还能让鉴赏者联想到、但又朦胧模糊的多重境象.这些对诗歌意境理论的深入而精辟的阐述,对后世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24、"思与境偕"说"思与境偕"说是司空图在《与王驾评诗书》中提出"长于诗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的论说,这实际上是在讲创作时如何构思形成作品的意境,是对刘勰"神与物游"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思",可理解成创作中的神思,即艺术思维活动,侧重于创作主体的情志意趣活动;"境",是激发诗情意趣并且表现之的创作客体境象."思与境偕"说明艺术思维是与具体物象相结合的,"境"与"思"偕往,相互融会,这就构成了作品的意境世界.第五章:宋金元25、"诗穷而后工"说:"诗穷而后工"是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一文中表露的比较重要的思想,涉及到文学创作的两个问题:一是诗人穷而"自放",能与外界事物建立起比较纯粹的审美关系;二是郁积的情感有助于诗人"兴于怨刺",抒写出更为曲折入微却又带有普遍性的人情,这是对前人思想的深入发展.26、"空静"说苏轼在《送参寥师》一诗里,用佛教的"空静"观来说诗:"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讲到了创作主体与客体所构成的一种最佳精神状态.27、"传神"论:苏轼发展、丰富了前人"传神"的美学思想,从诗与画共通规律入手,探讨形似与神似的关系,强调艺术地表现客观事物时,要以典型化的"形"来集中传达出客体之物的生命内涵"神".通过对特殊的"形"的描写表现出其内在的"理",从而达到传神的目的.28、词"别是一家"说:这是李清照在《论词》一篇中提出的著名观点,力主要严格区分诗与词的界限,反对以诗的粗疏的格律来破坏词的音乐美. 6、"妙悟"说:妙悟是严羽以禅喻诗的核心内容.在佛教禅宗里,妙悟本指主体对世界本体"空"的一种把握.就诗而论,妙悟即真当是指诗人对于诗美的本体、诗境的实相的一种直觉.而"悟有浅深",每位诗人并不是都能在自己的创作中完美地遵循这种艺术规律,因而造成了各人各派诗歌的审美价值的不同,亦即形成了诸家体制的高下之分.29、"妙悟"说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辩》中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妙悟"是严羽以禅喻诗的核心."妙悟"本是佛教禅宗词汇,本指主体对世间本体"空"的一种把握,就诗而言,"妙悟即真"当是指诗人对于诗美的本体、诗境的实相的一种真觉,一种感悟.他说:"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由于"悟有浅深",各个诗人悟的深浅不同,因而形成各人各派诗歌的审美价值的不同,亦即形成诸家体制的高下之别.按照"妙悟"说的观点,诗应写得"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而孟浩然的许多山水田园诗善于将禅意融入诗心,使诗境与禅意合一,因而诗歌显得超脱空灵,意境悠远,余味无穷,盎然的诗意中又富于禅意,这在严羽看来是"一味妙悟"之作."妙悟"是创作才能的一种表现,与"学力"没有必然的关系.诗人要把领会诗歌艺术的特殊性作为诗人创作的最重要的条件30、"兴趣"说:严羽在其《沧浪诗话》中提到的"兴趣",实是"妙悟"的对象和结果,即指诗人直觉到的那种诗美的本体、诗境的实相."兴趣"的"兴"在古典诗论里的一种发展,与钟嵘所说的"滋味"、司空图的"韵味"有着直接的继承关系,都概括出诗歌艺术的感性直观的特点及其所引起的丰富隽永的审美趣味.31、诗有"别材""别趣"说:严羽以"别趣"、"别材"之说反对宋人"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所谓"别材",是从创作主体上讲的,而这种诗人的特别才能主要地便体现在"妙悟"上.所谓"别趣",是就诗歌的审美特征而讲的,这种特别的"趣"便是"兴趣",而不是有些宋诗里充斥着的道理、性理.32、"清空"说:"清空"的审美要求,是《词源》的主要理论观点之一."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张炎所说的"清空",主要是指意境作品的特殊的风格.这种理论在词论史上是颇为新鲜的,也是他着力进行阐发的思想.33、"意趣"说:张炎认为,所谓"意趣",是和"清空"关系很密切的,指上乘词作中所蕴涵着的丰富的审美情趣,它是词作者所赋予作品的,同时也是鉴赏者参与之下才能实现的.实际上,他所说的"意趣",就是指词中的意境美.张炎继承并发展了诗学领域中率先提出的意境理论,这也是张炎在词学领域中的主要理论贡献.第六章:明代34、"情景"说:情景是谢榛讨论的中心问题之一."诗乃模写情景之具".同样的景物,主体不同,后有不同的观感.诗歌内在的情感要深长,外在的景物要远大,情和景应该互相融合,而二者的融合取决于"情景适合".35、"童心"说:明后期重要的思想家李贽,他的思想对文学批评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贽主张文学要表现童心,他所谓的童心就是真心,是不受道理闻见即儒家正统教条熏染之心.童心不仅是创作的源泉,而且是评价一切作品的首要的价值标准.这种观点与七子派强调复古摹拟是对方的,成为公安派性灵说的直接理论源头.36、"性灵"说:公安"三袁"提出"性灵"说,其中三袁中的袁宏道更是"独抒性灵".其所谓性灵与李贽所说的童心是一致的.性灵的唯一规定就是"真",真是最高的价值标准.物真则贵,文亦如此.第七章:清代37、"以文运事""因文生事"说:这是金圣叹对《史记》和《水浒传》比较后得出的结论.他认为《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传》是"因文生事".《史记》所处理的是现成的历史事实,这对作者就构成了限制,作者的艺术才能就体现在对现成史实的组织和处理上.而《水浒传》则不然,作者可以根据艺术的需要进行自由的虚构,而这种虚构性更可以发挥作者的艺术创造才能.从纯艺术的角度可以看出,金圣叹更推崇这种虚构文学.38、"立主脑"说:李渔认为戏曲创作要"立主脑".所谓主脑,是指一部戏的主要人物和中心情节.其所谓"立言之本意",就是说一部戏曲是为何人而作,为何事而作.39、"神韵"说:是清初王士禛诗歌理论的核心内容.其神韵说的中心就是诗歌的审美表现方式问题,对审美对象的表现应该做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即诗人对主体的情感不能直接全面地陈述出来,对景物也不能作全面精细的刻画.然,整体的世界尽管没有被直接描摹出来,但应该是具体可感的,如镜中花、水中月一样.40、"格调"说:沈德潜所说的"格调",实际上包括体裁和音节二方面,这是他选诗的首要标准.他主张诗歌所表现的性情应该有益于教化,符合温柔敦厚的诗教."格调"说所指的体裁指的是诗歌的艺术表现方式及技巧系统,体现为一套具体的法则.而音节是字音经过选择和有规则的组合构成的语音模式,形成诗歌的音乐美.41、"性灵"说:袁枚的"性灵"说,是袁枚诗学的最高价值标准.性灵说主张诗歌所表现的内容可以是和道德、政治无关的性情,只要是真性情,就是有价值的.性灵说的另一方面内容,是主张诗歌在艺术创作上要"变",要有创造性,要在学古中求变.在审美方面,性灵说主张风趣,摆脱庄严的道德政治面孔,凸现轻松活泼的个性表现.第八章:近代42、"境界"说:是王国维《人间词话》的理论核心.王国维认为,文学是超越功利的纯粹艺术,文学的审美功能是其价值的根本体现,而"境界"正是从审美层面对诗词艺术提出的理想标准.唐代以来有关意境的理论至此才达到最为完善、系统、深刻的水平.43、"隔"与"不隔"说:王国维所指的"不隔",要求作品内容"情景真切",艺术表现方法"自然传神、造语平淡,尽弃人为造作之痕迹.""不隔"的思想吸纳了西方重视艺术直觉作用的美学思想的影响,同时更是与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思想如钟嵘的"直寻"、司空图的"直致",严羽的"妙悟"、王夫之的"现量"、王士禛的"神韵"等理论一脉相承.44、"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说:对于同是体现出自然真实之美的作品之境界,王国维从美学上根据作者主观介入程度的差异而区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并概括出这两种境界的基本形态的美学特点:"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做主,一宏壮也."。
先秦两汉古代文学第三节:《老子》 《庄子》
二、荀子散文的特点 1、淳厚详谨,语言精炼,词汇丰富,句式 整齐,充满智慧的“学者之文”。 2、形成了成熟的论说文体制。论题鲜明, 结构完整,逻辑周密,说理透辟。 3、擅用比喻,将之发展成为一种论证方法。 4、《成相》篇与《赋》的写作。文学史上 最早以赋名篇。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 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两者同出而异名, 两者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王弼注本) •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 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 万物 恒有欲 也,以观其所噭jiào。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两者同出, 两者同出 异名同谓。同谓 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帛)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 •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 (有)生于亡。 (简) •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 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 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 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 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氷雪, 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 雲氣,御飛龍,而逰乎四海之外。其神 凝,使物不疵癘而年穀熟(略)。之人 也,物莫之傷,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 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
简述先秦两汉文论的历史影响
简述先秦两汉文论的历史影响先秦两汉文论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的重要阶段,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步骤阐述其历史影响。
一、推动文化繁荣在先秦时期,左丘明和司马迁等人对史书和其它文学作品进行了批评。
他们独具一格的批评方法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两汉时期,班固、王充等人开创了一些独具特点的文学批评理论,批评对象更广泛,文章更为深刻,这种批评方法不仅推动了文学的繁荣,也极大的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二、推动文学审美标准的形成在先秦时期,存在一些文学作品并没有太多人关注,而左丘明和司马迁等人的批评大大推动了人们对文学作品的关注和研究,文学审美标准开始形成。
两汉时期,文学批评理论更加系统和深入,王充的《论衡》更是开创了文学批评理论体系。
“论衡”中的价值观、审美观以及批评方法,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推动文学功能的更新在先秦时期,文学批评的重点是表达内容的真实性和质量,这种思路认为文学作品应当具有一定的社会效果。
两汉时期,随着班固、王充等人的努力,在文学批评理论方面发现了文学艺术本身的价值,更注重文学的艺术性和创造性,这得以推动了文学功能的更新。
四、丰富文献形式和内容在先秦两汉文学批评理论的推动下,不少文学作品被发掘和加工,尤其是到两汉时期,文献形式和内容得到了丰富,这为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形成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例如班固的《汉书》、司马迁的《史记》、韩非的《韩诗外传》、刘向的《说苑》等大量文献作品,使得文献形式和内容得到了丰富。
以上就是先秦两汉文论的历史影响,可以看出,先秦两汉文论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对今天的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也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新变观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新变观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时期: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金元和明清。
一、先秦两汉时期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萌芽发生期,这时的文论并不成熟,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先秦时代的文史哲不分家,文学与其他学术的界限还不太明显,当时的言论就会涉及文学问题,但是并不系统,文艺形式也不完备,但在理论体系的阐述上已能直抒其实。
如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兴,指诗歌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可以使人从诗歌鉴赏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是指诗歌真实地反映社会政治和道德风尚状况,因而能让人从中观察出政治的得失和风俗的盛衰;群,则是认为诗歌可以有使人互相交流情感、加强团结的作用;怨,是指文学作品有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初步总结了文艺的特性及其社会作用。
有些论述虽不是直接论述文学的问题,却涉及文艺的思维方式、批评方法和政治的或哲学的思想基础。
而孟子在《孟子万章下》中所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就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知人论世”。
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这也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
总的来说,孔子的“反苛政”、“仁者爱人”,和孟子的“民责君轻”的思想,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创作和理论的政治思想基础。
两汉时期的《毛诗序》是一篇系统性的诗学论文,“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的教化作用主要表现在诗具有讽谏的意义。
在先秦“诗言志”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文辞乐章是“感于物”而“发于心”,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在言志抒情上强调主体的感受力和感情色彩,并做出“发乎情,止乎礼义”的恰当限制,承认文学对于现实的依赖性。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00814)
中国古代文论第一章:先秦两汉文论第一节尚书•舜典(节录)1、《尚书》是我国上古历史与典章文献的汇编。
“尚”即上,“尚书”即上古之书,故名《尚书》。
《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尚书》是儒家经典,称《书经》。
2、诗言志的观点:答:“诗言志”是我国上古时期人们对诗的本质、特征、作用的认识和概括,也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关于诗的最早的一个定义,它对我国诗歌创作与批评的影响源远流长。
“志”指意志和感情。
诗的本质在于言志抒情,诗的特征是通过语言的媒介来表达感情,抒发志向,诗的作用表现在它的认识意义和教育意义上。
3、诗歌的教育作用的观点:答:从《尚书•舜典》中“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杰,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已经认识到诗歌、音乐、舞蹈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通过它可以使贵族的子弟正直而温和,宽宏而庄严,刚毅而不苛刻,简易而不傲慢,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这种对于文艺的政治教化作用的认识,成为对中国文艺理论批评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种主导性认识。
4、诗、乐、舞三者之间的关系:答:“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和“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的描述,反映了上古时期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关系。
《尚书•舜典》中的描述,也为后代研究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提供了依据。
5、了解《尚书•舜典》中记载的上古时期人们对艺术的一些基本认识:答:①帝命令夔主管音乐,说明在当时已经有了官办的乐队,也可能就是后代“学在官府”的前身。
②“教胄子”说明当时已经把音乐作为政治道德教育的一种手段,也就是后世“诗教”的前身。
③文中指出诗(歌辞)、歌(演唱)、声(音乐)、律(伴奏)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了艺术的整体和谐性,开启了对艺术本身规律研究和探讨的先河。
④文中“击石拊石”和“百兽率舞”描绘,说明当时歌舞可能已经有了统一指挥的形式以及简单的化装。
有可能出现的综合性的大题一、了解《尚书•舜典》中记载的上古时期人们对艺术的一些基本知识:“学在官府”“诗教”“艺术的整体和谐性”“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统一指挥形式及简单化装。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第一章先秦两汉文论1、《周易》观物取象2、孔子兴观群怨3、孟子以意逆志知人论世4、庄子心斋坐忘5、汉代文论1、孔子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1)兴观群怨,来自孔子对诗社会作用的高度概括,是对诗的美学作用和社会教育作用的深刻认识,开创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源头。
出自《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说明了诗歌欣赏的心理特征与诗歌艺术的社会作用。
‚兴‛:孔安国注:‚兴,引譬连类。
‛朱熹注:‚感发意志。
‛就是说诗是用比兴的方法抒发感情,使读者感情激动,从而影响读者的意志;‚观‛:郑玄注:‚观风俗之盛衰。
‛朱熹注:‚考见得失‛,就是说诗歌是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因此通过诗歌可以帮助读者认识风俗的盛衰的政治的得失;‚群‛:孔安国注:‚群居相切磋。
‛朱熹注:‚和而不流。
‛就是说诗可以帮助人沟通感情,互相切磋砥砺,提高修养;‚怨‛:孔安国注:‚怨刺上政。
‛变是说诗可以批评指责执政者为政之失,抒发对苛政的怨情。
(3)总的看来,孔子把诗的作用区分为‚兴‛、‚观‛、‚群‛、‚怨‛,是一种素朴的说法,带有很大的相对性,暂不必一一地去确定四者的界限,重要的是从总体上去把握它,抓住孔子美学思想的特征;重视艺术的情感特征。
这可说是孔子所开创的中国美学的一贯传统。
孔子注重通过情感去感染、陶冶个体,使强制的社会伦理规范成为个体自觉的心理欲求,从而达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2、孟子孟子的文论思想。
(1)、‚与民同乐‛的文艺思想孟子在自己‚仁政‛思想基础上提出‚与民同乐‛的文艺思想。
以百姓之乐为乐,以百姓之忧为忧,把它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也是评价文艺作品的标准,无论是诗、乐、舞还是别的文艺,都能否要看到‚与民同乐‛。
(2)、‚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文学批评观孟子对儒家文学思想的一个重大发展,就是提出了著名的‚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荀子是儒家学派的又一位重要思想家。孟 子主"性善"说,荀子却提出了 "性恶"论。主 性善,则主张以"仁"治天下,然孔孟周游列 国,游说其主,而其道不行;主性恶,则 在主张以"仁"化民之外,更强调以"法"治天 下。荀子虽没有大力标举法治,但他的两 位学生,韩非为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李 斯则大力推进法治。
以董仲舒为代表的今文经学派往往迎合统治者的 政治需要来解释儒经,并把宗敎迷信思想掺杂其 中,武帝时就已争取到了官方的支持,成为御用 儒学。到西汉末,今文经学更与濂纬图箓相结合, 成为宗教神学化的谶纬经学。而古文经学则是在 野的私学,着重对儒经本义的训释,学风较为求 实,反对今文经学的濂纬迷信和主观臆断地解释 儒经。西汉中叶后,今文经学渐衰;东汉后,古 文经学渐盛。郑玄继马融以后, 兼取今、古文经 学,广采诸说,遍注群经,破除今、古文经学界 限和家法传统,建立了 "郑学、从而结束了今、古 文经学之争。
“无为”
道家崇尚“无为”,可直接追溯到老庄的“虚静”、“心 斋”、“坐忘”等思想。老子主张“涤除玄览(鉴)”、“致 虚极,守静笃”。庄子提出了 “心斋”、“坐忘”的观 点,心斋”要关闭感官的通道,摒弃一切外在干扰,保持 一种无私心杂念的精神状态。与“心斋”相通的是“坐 忘”:“堕肢体,黝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此谓 ‘坐忘’。”忘不仅是要忘掉仁义礼乐等世俗伦理,而且 要遗忘自己的肢体,抛开自己的聪明,离弃本体,忘掉知 识,和大道(自然)融为一体。 中国美学受老庄的影响,追求“空灵”的艺术境界,重视 心灵对于世界与尘世的"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 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这时一点觉心,静现万象, 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 的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
在我国文论史上首次明确提出"发愤抒情"诗 论主张的,是伟大诗人屈原。可以说,他 是我国第一位自觉的抒情诗人,而且他的 审美意识和庄子一样,已臻于极高的堍界: "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与此终古?"结 微情以陈词。""发愤以抒情。"申旦以舒中 情兮,志沈菀而莫达。" 后司马迁"发愤著 书"与陆机"诗缘情"之说,都渊源于屈原的 思想。
二、论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
首先,从人的立身、处世来讨论诗和礼乐。他说: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就是说,人之修身 从学诗开始,坚定站在礼的基础上,最后在音乐 的陶冶中完成品德修养。这实际上是讲诗、礼、 乐的教育作用。 孔子提倡学诗并非为了装点门面,而是为了实用。 所以又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 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这又是从 诗的实用、诗的社会功能,提倡学诗的。因为在 春秋时代,作诗、赋诗、献诗、陈诗等,都是作 为社会交往的一种手段。在各国使臣交往中,往 往是从献诗、陈诗来评论其政化与社会风尚的。
三、通变入神。《系辞》云:“穷则变,变 则通,通则久",强调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 反对固步自封、陈陈相因的模拟守旧,"通 其变,遂成天下之文" ,艺术的永恒生命即 在"通变"之中。
四、中和之美。《易》卦以一、三、五为 阳位,二、四、六为阴位,既中且正,称 为"中正"。"中正"是吉亨爻位,是至善尽美 的象征。
古代文论
先秦两汉文论
第一节 概述
先秦两汉文论作为初创期文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先秦两汉文论尚未从意识形态中独立出来,成为 专门的学科。 首先,这一时期的文论还处在与其它学术混沌未 分的状态。当时的学术文化,文、史、哲不分家, 一些重要的文论观杂糅于哲学和其它社会科学之 中,而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一些重要学说,也往 往涵盖了或适用于文论领域。先秦文论多见于诸 子学说与文献典籍中,两汉文论也广见于经、史、 子、集,几乎没有纯粹意义的文论篇著。
―、阴阳之道。“一阴一阳之谓道:美丑、虚 实、真幻、动静、情志、形神、文质、忧 乐等观念。 《易》肯定阴阳矛盾是永恒的,运动不息, 变化无穷。所以世界万物,无论动静,都 有雄伟力量郁积勃发其中。如《象传》所 描绘的乾卦境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 息。"
二、观物取象。《系辞》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 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 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 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物”指自然社会的一切事物。“观”指远近大小、上 下宏微的观察,既求具体,又重变化。“观物”的 启发就是强调多側面、多层次地面对现实和反映 人生。“取象”则启发后人通过“观物”来进行艺术创 作,表明意义。“象” 之取舍,能够表现对事物、 对真实的情感选择。
墨子
“非乐”论:“墨子之所以非乐者,非以大钟鸣鼓琴 瑟竽笙之声以为不乐也,非以刻镂文章之色以为 不美也……目知其美也,耳知其乐也,然上考之 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是故子墨 子曰:为乐非也。”他认为文艺不仅没有实用价值, 解决不了人民温饱问题,而且还劳民伤财、有害 于政,因为制造乐器要耗费人力物力,演奏和欣 赏音乐也要浪费时间、耽误工作。墨子以拯救天 下民众为己任,其“非乐”论反映了他对统治者沉 溺于歌舞声色骄奢淫佚生活的愤怒抗议,有其合 理性,但此说没有对文艺的审美特性及其意义给 予应有重视。 (实际事务的实际价值,但是具有 功利主义的特点)
历代文论家都以精辟的论述点出了中国美学的这 种特征:如苏东坡的“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 境。”司空图的"空潭泻春,古镜照神", "落花无 言,人淡如菊"。日本著名徘句诗圣松尾芭蕉提倡 的“随顺造化,以四时为友”一说领会与阐发了 庄子所主张的艺术虚静说,即人不能逆自然而行, 不能“以人助天”(《庄子· 大宗师》),也不能 “以人入天”(《徐无鬼》),更不能“以人灭 天”(《庄子· 秋水》),松尾芭蕉为造化的天工所 感动有这样的表述:“山野海滨美景见造化之 巧”(《笈之小文》)、 “造化之天功何人挥笔尽 词”(《奥洲细路》),“无待”的境界是不少东 方艺术家一生为之不断追求的最终目标。
其次,论文学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孔子论 文学艺术社会功能时,提出"兴、观、群、 怨"说。
庄子
在道家那里,道无法用言语描述:“道可 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形成 于诸神之前的混沌状态,语言无法描述 “道”的混沌状态。大“道”混然而成、 寂静而空虚,我们听不到其声音也看不见 其形体,“道”衍生天地万物,其本质是 虚空,道家学说是对于宇宙的美和神秘的 尊重。
五、观生观民。《观》卦九五:"观我生, 君子无咎。"《象传》:"观我生,观民也。 "《观》卦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 《象传》,"观其生,志未平也。"所谓"志 未平",就是通过了解人们的意见情绪,来 发现矛盾所在。
六、情见乎辞。《系辞》云:"圣人之情见 乎辞。"《易》对"情"的认识主要见于《咸》 卦。《咸》上卦兌象征泽,下卦艮象征山, 泽水下流,滋润山中草木万物,山泽交感, 而"天下万物之情可见"〔《彖传》〕。到后 来,从山泽交感又引申为青年男女、夫妇 人伦的阴阳交感。男女交感之情为人伦之 始,社会人生由此衍化出种种缠绵哀怨情 状,这对后世封建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二节 《周易》
《周易》简称《易》,分经、传两鄙分, 经先有而传后出。经指卦形卦象、爻形爻 象以及卦爻辞,它大约产生于殷末周初时 代, 是现存最古典籍之一,是我国思想文 化的一个源头。《周易》虽有卜筮功能, 但上古时代,"学在王官",巫史掌握文化, 因而虽然经言"筮卜六事",实际却广泛涉及 天道自然及社会人生,通于百科文化知识, 其中当然也包括了文学及文论。
刘安《淮南子》
首先,《淮南子》强调文艺本于情感的艺术特质: “雅》、《颂》之声,皆发于词,本于情”。而 人的情感,又是感于物而产生的:”人之情,耳目 应感动,心志知忧乐,手足之攒疾痒,辟寒暑, 所以与物接也 ” 其次,《淮南子》还十分注重情感的自然表现, 认为"喜怒哀乐,有感而自然者也。故哭之发于口, 涕之出于目,此皆愤于中而形于外者也。“ "故强哭者虽痛不哀,强亲者虽笑不和,情发于中 而声应于外。"、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他首创“以意逆 志、”知人论世“的方法。他非常重视自我人格修 养和主现内省,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与精神堍 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 以直养而无寄,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养气"之说不仅激励中国古代文士对杂高的精 神品格的自我期待与追求,面且还影响了后世的 文气论。
艺术上强调雅正,当然就要反对“淫放”,不过应 注意的是,孔子所称“放郑声, ……郑声淫” 《《论语,卫灵公》〉,是从音乐方面着眼,反 对当时以郑国音乐为代表的新兴流行世俗之乐。 《诗经》内容广泛,既有歌功颂德的“美诗”,也 有批判现实的讽刺诗、同时还有大量描绘男欢女 爱的爱情诗。这一切,孔子"一言以蔽之", 都统 称之为"无邪",既雅且正,合乎"礼"的规范。这样 的美学思想,当然带有时代统治思想的烙印,但 比后世腐儒那"存天理, 灭人欲"的禁欲主义,要 全面而开放一些。
韩非继承了前期法家的思想,把文艺与法 治对立起来,否定文艺和儒家经典。商鞅 将“诗书礼乐”列千“六虱”之内,韩非则有“五 蠹”之论,认为“儒以文乱法,…… 文学者非 所用,用之则乱法;"主有令而民以文学非 之",这就不只无用, 甚而有害广。可见, 法家否定文艺,不仅出于功利主义,而且 也与其法治主张和愚民政策有关。
七、贲饰尚素: 从《贲》卦象看,上卦艮为山,下卦离为火,象喻山下有 火,指山上草木花叶经阳光照耀而五采缤纷景象。在这里, 上艮是实,下离是饰,表现了文饰与质素辩证统一的审美 思想。此论直接影晌了儒家文论,如孔子的“文质彬彬”; 道家美学也深受其影响,如老子“大巧若拙”之说,其深蕴 与《贲》卦足资相发,老子追求的是精工巧妙而又质朴自 然的真美境界,与“贲饰尚素”的对立统—理想正相呼应。 “贲饰尚衆”和后世“平淡”艺术风格,堪作比较。陶潜诗以 “平淡”著称,但是,平淡并非平庸,如同“贲饰尚索”不是 推崇粗俗。葛立方《韵语阳秋》云,“欲造平淡,从纤丽 中来,落其纷华,然后可造平淡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