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100易考、易错点汇总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易错知识清单

高中地理易错知识清单

笔记一地球和地图1. 不理解球面上两点间的距离和最短距离两点间的距离一般指沿着两点所在经线或纬线的距离,而最短距离则是经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弧长。

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就是原比例尺×n;“放大”或“放大了”n倍,就是原比例尺×(n+1)。

原比例尺“缩小到”1/n,就是原比例尺×1/n;“缩小”或“缩小了”1/n,就是原比例尺×(1-1/n)。

比例尺放大(缩小)后图幅面积放大(缩小)到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缩小)到倍数的平方不理解水平比例尺与垂直比例尺的差异考生容易受思维定势影响习惯于“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忽视图中所给的指向标或者经纬线。

正确的做法是根据指向标或经纬网判断方向。

指向标一般指示正北;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无法从题意中获取方向信息则根据一般原则“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

对于两地的相对方向,南北方向是绝对的,而东西方向是相对的,所以人为规定根据劣弧一侧确定东西方向。

4. 不能正确比较坡度大小考生一般根据等高线疏密的表象判读坡度,当等高线特别弯曲时,考生对疏密的判读往往与实际不符。

所以需要深入理解坡度的概念,结合等高线图中的等高线疏密、等高距和比例尺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必要时应该用坡度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笔记二地球运动时间上的区别:地球公转到近日点为1月初,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地球公转到远日点为7月初,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置的区别:近日点的位置较冬至日偏东,远日点的位置较夏至日偏东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如图甲所示)。

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如图乙所示)〖XC16-blitpoiyut0-74.TIF;%115%115,JZ〗〖BHDG8*2〗笔记三地球上的大气大气逆辐射只存在于晚上大气逆辐射全天皆有,而且白天更强,最强时为大气温度最高时,即午后两小时左右,并非在夜晚混淆大气两种热力作用的对象大气热力作用包括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削弱作用是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保温作用是大气逆辐射把部分能量还给地面,对地面的保温不清楚近地面大气的能量来源近地面大气(对流层)的直接能量来源是地面辐射而不是太阳辐射,根本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易错方向避错方法对逆温概念理解不全面正常情况下,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平均递减率约为0.6 ℃/100米。

【经典】高中地理易错易混点汇总,超全!

【经典】高中地理易错易混点汇总,超全!

【经典】⾼中地理易错易混点汇总,超全!⾼中地理易错易混点汇总⾼中地理易错易混点汇总⾼中地理易错易混点汇总⾼中地理易错易混点汇总⾼中地理易错易混点汇总⾼中地理易错易混点汇总⾼中地理易错易混点汇总⾼中地理易错易混点汇总⾼中地理易错易混点汇总⾼中地理易错易混点汇总⾼中地理易错易混点汇总⾼中地理易错易混点汇总⾼中地理易错易混点汇总⾼中地理易错易混点汇总1.利⽤指向标定⽅向时,指向标总是指向北⽅,不能指⽰其他⽅向。

2.在经纬⽹地图上,必须根据“经线指⽰南北⽅向、纬线指⽰东西⽅向(取劣弧)”的法则来确定⽅向;不能简单地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法则确定⽅向,但当经纬⽹地图上的经线和纬线都是直线时,也可以利⽤这个法则确定⽅向。

3.进⾏⽐例尺换算时,特别要注意实地距离和图上距离单位的统⼀。

4.在等⾼线图上判断河流流向时,要注意等⾼线的弯曲⽅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5.进⾏地⽅时和区时计算时,⼀要注意北京的时间(北京的地⽅时)与北京时间(东⼋区的区时、120°E 经线的地⽅时)的区别;⼆要判断两地之间的东西位置关系,确定是应该加或减时间差(东加西减);三要注意是否越过国际⽇期变更线(向东越过⽇界线,⽇期要减⼀天;向西越过⽇界线,⽇期要加⼀天)。

6.判断晨线和昏线的前提条件是地球的⾃转⽅向和昼夜分布状况:顺着地球⾃转⽅向,晨线以东为昼半球,昏线以东是夜半球。

7.在经纬⽹地图上推算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时要注意取通过这两点的球⾯⼤圆上的劣弧段进⾏计算。

8.要注意区别正午太阳⾼度和太阳⾼度,正午太阳⾼度是特殊时刻(地⽅时为12时)的太阳⾼度。

太阳⾼度与物影长度的关系:太阳⾼度越⼤,物影越短;反之,物影越长。

9.注意南北半球⽉份相同、季节相反。

如7⽉份,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10.注意地球公转轨道上近⽇点(1⽉初)与冬⾄⽇(12⽉22⽇)、远⽇点(7⽉初)与夏⾄⽇(6⽉22⽇)的区别。

11.理解热⼒环流原理时,要注意从影响⽓压⾼低的因素⼊⼿分析⽓压的⾼低分布规律,⽓压⾼低与海拔⾼低相关:同⼀地点近地⾯⽓压总是⾼于⾼空⽓压,⾼空⽓压的⾼低与近地⾯相反。

高中地理易错知识点

高中地理易错知识点

高中地理易错知识点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同学们常常会在一些知识点上犯错。

下面我们就来梳理一下那些容易出错的部分,帮助大家更清晰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一、地球运动1、昼夜长短的变化很多同学在判断昼夜长短变化时容易出错。

要记住,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南半球反之。

而在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在计算昼夜长短时,一定要注意昼弧和夜弧所跨的经度。

2、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和变化规律是个易错点。

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90°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的差值。

要注意,当所求地点与直射点在同一半球时,纬度差用减法;在不同半球时,纬度差用加法。

3、时区和区时计算时区和区时的时候容易混淆。

全球共分为 24 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 15°。

求某地所在时区,用该地经度除以 15°,若余数小于75°,商数即为该地所在时区;若余数大于 75°,商数加 1 即为该地所在时区。

区时的计算要注意“东加西减”原则。

二、大气环流1、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的原理理解不透彻容易出错。

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冷却地区大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

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

2、三圈环流在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中,容易忽略一些细节。

比如,赤道地区受热,空气上升,在高空形成高压,向南北两侧分流。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在 30°附近下沉,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

3、季风环流季风的成因是个易错点。

东亚季风主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冬季吹西北风,夏季吹东南风;南亚季风冬季吹东北风,夏季吹西南风,其形成原因除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外,还有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三、气候类型1、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容易记错。

例如,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 30°40°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 40° 60°大陆西岸。

备战高考—高考地理常考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

备战高考—高考地理常考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

备战高考地理—高考常考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一、自然地理易错易混点1、利用指向标定方向时,指向标总是指向北方,不能指示其他方向。

2、在经纬网地图上,必须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取劣弧)”的法则来确定方向;不能简单地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法则确定方向,但当经纬网地图上的经线和纬线都是直线时,也可以利用这个法则确定方向。

3、进行比例尺换算时,特别要注意实地距离和图上距离单位统一。

4、在等高线图上判断河流流向时,要注意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5、进行地方时和区时计算时,一要注意北京的时间(北京的地方时)与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120°E 经线的地方时)的区别;二要判断两地之间的东西位置关系,确定是应该加或减时间差(东加西减);三要注意是否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

6、判断晨线和昏线的前提条件是地球自转方向和昼夜分布状况: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晨线以东为昼半球;昏线以东是夜半球。

7、在经纬网地图上推算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时要主要取通过这两点的球面大圆上的劣弧进行计算。

8、要注意区别正午太阳高度和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是特殊时刻(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与物影长度的关系:太阳高度越大,物影越短;反之,物影越长。

9、判读光照图和统计图时要注意利用图中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光照图中的晨线和昏线、太阳直射纬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中央经线;统计图中的横坐标名称和纵坐标名称、数值的正负、线条的升降等。

10、注意南北半球月份相同、季节相反。

如7月份,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11、注意地球公转轨道上近日点(1月初)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远日点(7月初)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的区别。

12、理解热力环流原理时,要注意从影响气压高低的因素入手分析气压的高低分布规律,气压高低与海拔高低相关:同一地点近地面气压总是高于高空气压,高空气压的高低与近地面相反。

高考地理易错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地理易错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地理易错知识点总结归纳地理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学生来说是必考科目之一。

在高考地理考试中,有一些知识点往往容易引起学生混淆或错误理解。

本文将对高考地理中易错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一、人口与城市1. 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是高考地理中的一个重要考点。

容易混淆的是人口净迁移与人口流动率的概念。

人口净迁移是指从一个地方流出的人口减去流入的人口,而人口流动率则是流动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2. 城市化进程在城市化进程中,易混淆的有城市人口与城市化率的含义。

城市人口是指居住在城市地区的人口数量,而城市化率则是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

二、环境与资源1. 生态环境保护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易错的知识点有生态系统和生态红线的概念。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一种系统,而生态红线则是为了保护生态系统而设定的一条界限,禁止开发和破坏。

2. 能源资源在能源资源方面,易混淆的是传统能源与清洁能源的区别。

传统能源主要是指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清洁能源则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再生能源。

三、地理分区1. 气候区划气候区划是高考地理中的一个重要考点。

易错的地方在于各个气候类型的特征。

例如,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冬温、夏热、降水集中于夏季;而地中海气候的特征是冬暖、夏热、降水集中于冬季。

2. 土壤分布土壤分布方面,易混淆的是各个土壤类型的特征。

例如,黄土是我国特有的土壤类型,主要分布于黄土高原地区,呈干燥、稀疏、薄层分布。

四、地理实践1. 地图阅读地图阅读是地理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容易混淆的是方向与比例尺的使用。

方向是根据地图上的指北针或经纬度来确定的,而比例尺则是表示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2. 图表分析在图表分析中,易错的地方在于对图表中数据的解读和分析。

需要注意图表的单位、标度、趋势等因素,结合地理常识进行推测和分析。

综上所述,高考地理中易错的知识点主要涉及人口与城市、环境与资源、地理分区以及地理实践等方面。

高中地理易混(错)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易混(错)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易混(错)知识点总结易混知识点1——山顶与山谷(平原)的日温差比较在学习山谷风的时候,会发现山坡白天升温快,晚上降温快,按理说山顶的日温差应该大于山谷地区,那为什么山顶的日温差却小于谷地呢?其实,我们所说的日温差是指的气温的日较差,而不是地面温度的日较差,山坡与山谷间气温的比较是山坡上空的气温与山谷在同一高度的大气温度相比,因此不是山坡与山谷温度进行比较,由于白天山坡受热,空气增温快,但山谷中同高度上的空气,由于距地面较远,增温较慢;夜间,山坡辐射冷却,气温降低快,谷中同高度上的空气则冷却较慢。

所以山坡的日温差比山谷的大。

山谷风里面所说的山坡是指的较大范围的下垫面,因此由于山坡与太阳辐射接触面积较大,而地面辐射是大气的直接热源,所以山坡气温升温快,晚上散失的也越快,而谷地上空的气温升温慢,降温也慢。

但是山坡与山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山顶的下垫面面积实在太小,可以将其看成与同一水平面上的大气成分相同的介质,因而其直接热源并不是太阳辐射,而是来自其附近广阔低地的地面辐射,并且山顶风大,空气交换充分,气温不至于一直升高,因而,其白天气温低于谷地(平原)地区;而在晚上,由于没有太阳辐射,山顶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而保温,而地面则放出地面辐射而先降温,所以夜晚山顶的气温高于谷地。

再加上由于热力环流原理,夜晚冷空气沿山坡下沉至山谷,周围的暖空气来补充山顶,使得山顶的气温得以保持,而谷地则持续降温,所以山顶的日温差小于山谷(平原)地区。

请注意,这里的山顶和山谷(平原)是指的小范围内的山顶和谷地(平原),如泰山和济南,泰山的日温差小于济南;但是,如果大范围的比较的话,则不一样,如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或者四川盆地相比,其日温差明显大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因为青藏高原本身是一个相当大面积的下店面,因而白天太阳辐射是其热源,由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白天增温快,气温较高,但是晚上由于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作用差,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所以晚上时降温快,气温低,日温差较大。

高中地理易错知识点精析总结高中地理易错知识点精析总结

高中地理易错知识点精析总结高中地理易错知识点精析总结

易错点1 对地图三要素理解不清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1)忽视图中的指向标,仍然按照“上北下南”的方法判断方向;(2)对比例尺理解错误,不清楚比例尺的缩放状况。

同学们在复习中要关注以下相关知识:一、如何在地图上确定方向1.在一幅地图上判断方向,首先要看是否有经纬网或指向标,如果有经纬网,则根据经纬线的走向判断(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如果有指向标,则根据指向标的箭头方向来判断(一般箭头指向北方);在没有经纬网和指向标的情况下,按照一般规律来判断(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在有经纬网或者指向标的情况下,由于其方向与普通情况不一致,同学们极易判断错误,判断时可转换试卷或者书本的角度,使其与我们习惯的方向一致(即面对地图,上侧为北方),然后进行判断。

3.以上情况为平面上方向的判断。

在宇宙空间中,如地球公转示意图中,只有东西方向,且方向根据地球公转的情况来判断(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二、比例尺复习点睛1.比例尺的缩放地图比例尺缩放的计算中常出现“放大(缩小)”、“放大到(缩小到)”和“放大了(缩小了)”等问题。

比例尺“放大到”原先的几倍就是原比例尺乘以几;“放大”几倍或“放大了”几倍是比原比例尺多了几倍。

例如:“放大到”2倍,就是原比例尺乘以2;“放大”或“放大了”2倍,就是原比例尺乘以3。

同样,原比例尺“缩小”或“缩小了”1/5,则原比例尺乘以4/5;“缩小到”1/5就是原比例尺乘以1/5。

2. 图幅的缩放图幅的缩放是面积的缩放,而比例尺的缩放是长度的缩放。

例如,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则图幅面积放大到原图面积的4倍。

3.实地范围和纸张大小已定,绘制地图时要求确定比例尺的大小其方法是先用纸张的长度除以实地长度,得出长度比例尺,然后用纸张的宽度除以实地宽度,求出宽度比例尺,然后比较长度比例尺和宽度比例尺的大小,只能选用较小者或比较小者更小一些的比例尺,而绝不能采用大于较小者的比例尺。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易混点汇总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易混点汇总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易混点汇总自然地理部分易错易混点1.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地质构造、构造地貌(1)地质作用:是指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2)地壳运动:主要是指地球内部动力作用所引起的各种地壳运动和变化,是内力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分为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两种。

(3)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足迹”,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石(或岩层)的变形和错位,它包括两种最主要的基本构造类型——褶皱和断层。

(4)构造地貌:是地质构造在地表的形态和地貌特征,例如背斜成岭、向斜成谷、断崖、块状山地等。

2.风化作用与风力侵蚀(1)风化作用:是指在流水、风、温差、生物等的作用下,岩石崩解破碎的过程。

风化作用一般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

(2)风力侵蚀:是指在降水少的地区,大风作用于地表对岩层造成破坏并将地表物质搬运的过程。

3.太阳活动与太阳视运动(1)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

主要有太阳黑子(光球层)、耀斑(色球层),扰动地球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太阳风(日冕层),产生高能带电粒子,影响极光现象。

(2)太阳视运动:主要是考查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4.赤潮、寒潮、风暴潮、咸潮(1)赤潮:海洋中某些浮游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繁殖或高度聚集,引起海水变色,影响和危害其它海洋生物正常生存的灾害性海洋生态异常现象。

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区域是珠江口、杭州湾、渤海海区;发生的自然条件:①气温较高(一般是夏季)、海域较为封闭、静风、静水区域;发生的社会经济条件:①沿岸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放的工业污水和污水多;②农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③海洋开发和养殖业规模大;④海运业的发展可能带来外来赤潮种类的引入;(2)咸潮:又称咸潮上溯、盐水入侵,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它是由太阳和月球对地表海水的引潮力引起的。

高考地理必考易错知识点

高考地理必考易错知识点

高考地理必考易错知识点高考地理作为高中生最后一个重要的考试科目,对于考生来说必须要掌握一些必考易错的知识点。

在地理科目中,必考易错的知识点非常多,每个考生都需要认真地学习和掌握。

本文将涵盖几个高考地理必考易错的知识点,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1. 交通运输地理交通运输地理是高考地理中必考的知识点。

考生需要掌握交通运输地理的基本概念,例如交通运输的分类、运输方式的选择因素,以及交通运输的空间分布规律等。

在此基础上,考生还需要重点掌握各种交通工具的优缺点以及其应用,例如公路交通、铁路交通、水路交通、航空交通等。

此外,考生还需要了解交通运输对于区域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掌握交通网络规划的方法。

2. 城市地理城市地理也是高考地理中必考的知识点,需要考生掌握城市地理的基本概念、城市规划、城市化进程、城市内部结构和城乡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在考试中,常常会出现城市规划、城市环境保护和城市化进程等方面的考题。

因此,考生更需要深入了解城市规划和城市化进程的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回答考题。

3. 自然灾害地理自然灾害地理是高考地理中的重点考点,包括各种自然灾害的起因、发生规律以及各种灾害的应对和预防措施等。

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洪水、地震、台风等。

考生需要掌握不同自然灾害发生的地理条件和形成机制,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和救援措施,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地理试卷中的相关考题。

4. 土地利用与保护土地利用与保护也是高考地理中不可忽视的知识点。

考生需要掌握土地规划的基本原则和相关规定,了解土地利用类型和其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方面的知识。

在考试中,通常会涉及到土地利用与保护的政策和计划,考生需要认真阅读题目,了解各种政策和规划的基本要求和实施措施。

5. 经济地理经济地理也是高考地理中的重要考点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各种经济活动的发展和空间分布特征,例如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和服务业经济等。

经济地理还包括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等方面的知识。

高中地理100易考、易错点

高中地理100易考、易错点

高中地理易错、易考点考前总结100总汇等值线:1.相邻的等值线差值为等值差或0.2.等值线的特殊判断方法:大于大值、小于小值。

注:两条相邻的等值线之间的等值线取值只能是这两条相邻的等值线的数值。

等高线:3.高差计算。

对角线相减法。

开区间不能取两头数值。

注:陡崖高度取值可取小值4.地形的判断:山脊、山谷、陡崖、陡坡、缓坡、凸坡、凹坡、鞍部、火山口等5.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大地形的标准:等深线判断:五大地形: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海盆和海岭。

注:地势平坦与地势低平不同。

湖和海的区别,是不是0米。

海滨浴场(稀疏)和港口(密集)6.地形特征分析:地形、地势。

7.等高线影响视觉:山脊的两侧、凸坡和陡崖看不见;山谷和凹坡看见。

8.水库的选址;在山间盆地的出口位置修大坝。

既布袋口处。

注:坝高和坝长。

河流和等高线相交,流向和等高线突出的方向相反。

9.等高线疏密反应出坡度、进而影响流速。

影响航运(地势平坦)和水能(落差大)。

10.地形的影响:气候的降水和温度。

注:海拔低的低山丘陵形不成迎风坡。

11.影响农业的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和草地等。

12.影响人口和城市分布。

注:山区和高原一般少。

但热带地区的高原较多,海拔高、天气凉爽。

墨西哥城、巴西利亚等大城市在热带地区的高原。

13.影响交通的选线和疏密。

在山区交通线大致与河谷平行或重合。

盘山公路与等高线大至平行。

注:隧道(交通设施)和索道(旅游设施)不同。

等压面和等压线:14.不同高度气压相等的面;低压向下凹;高压向上凸。

15.热力环流中,近地面与高空的气压相反。

温度低或高——气流下沉或上升——近地面气压高压或低压——晴朗或阴雨16.热力环流的应用:海陆风、山谷风和郊区风等:白天:海风、谷风。

晚上:陆风、山风17.等压线是同一水平面的气压相同的点的连线。

温差越大、气压差就越大、水平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18.风向的判定:(南或北)半球、(高或低)气压、近地面或高空三个信息就能确定。

高中地理易错知识点

高中地理易错知识点

1.等值线的判读判读等值线时要遵循“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规律,注意这里的“高”和“低”不是指高纬和低纬,也不是指高空和近地面,而是指等值线数值的高低。

同时还要注意: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与河流的流向相反;海洋上等温线的弯曲方向与洋流的流向一致;等压面向上凸为高压区,向下凸为低压区。

2.地方时、区时、北京时间、国际标准时间(1)地方时是具体经度上的时刻,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

(2)区时是某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是该时区的标准时间。

(3)北京时间即东八区的区时或120°E的地方时,是我国统一采用的标准时间。

(4)国际标准时间是0°经线的地方时。

3.自然日界线与人为日界线自然日界线是地方时为0时(24时)的经线,该线的东侧比西侧早一天;人为日界线是国际日界线,该线的东侧比西侧晚一天。

注意:180°经线与国际日界线并非完全重合。

4.侵蚀岸与堆积岸平直河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反之。

弯曲河道,受惯性离心力作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5.河床、河漫滩、河流阶地(1)河床:指平水期被河水淹没的部分,而不是整个河谷。

(2)河漫滩:位于河床主槽一侧或两侧,在丰水期被淹没,在枯水期出露水面的滩地。

它因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流水的沉积作用而形成。

(3)河流阶地:指经河流下切而后被抬升到洪水位以上并呈阶梯状分布于河谷两侧的阶地。

河流阶地主要是在地壳垂直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般来说,阶地位置越高,其形成年代越老。

6.光照和热量光照:光照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日照时数的多少,而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主要包括分长、天气、海拔等。

通常太阳高度越大,晴天越多,日照时数越长,光照越充足。

一般在光照充足的地区,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单产较高。

热量:一个地区的热量主要取决于纬度位置和海拔。

一般来说,纬度低,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多,热量高;纬度高,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少,热量低。

易错的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易错的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易错的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经纬度的理解:经度是指从本初子午面开始,向东或向西测量的度数,而纬度是从赤道开始,向北或向南测量的度数。

学生常会混淆东西经和南北纬的判断。

2. 地图比例尺的运用:地图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地面距离的比例关系,学生在使用时需注意单位换算和实际应用。

3. 地图符号解读:地图上的符号和颜色代表不同的地理要素,如蓝色通常代表水体,绿色代表植被,学生需熟悉这些基本的地图语言。

二、自然地理1. 地球运动的影响:地球自转和公转引起的昼夜更替、季节变化等自然现象,学生需理解其科学原理。

2. 气候类型判断:高中地理中会介绍多种气候类型,学生需掌握每种气候的特征,以及如何根据气温和降水量来判断气候类型。

3. 地质构造理解:板块构造理论是解释地震、火山等地质现象的基础,学生需理解板块的边界类型及其对应的地质活动。

三、人文地理1. 人口分布与迁移: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包括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学生需掌握人口迁移的模式和原因。

2.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概念、进程及其带来的问题,如城市扩张、交通拥堵等,学生应了解城市化的多维度影响。

3. 农业与工业布局: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和工业区位的选择,学生需理解不同产业布局的地理和经济原理。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应用:遥感技术在地理信息获取中的应用,如土地利用、环境监测等,学生应了解其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

2. GIS技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地理数据分析和管理中的作用,学生需掌握基础的GIS操作和分析方法。

3. 全球定位系统(GPS):GPS在定位和导航中的作用,学生应了解GPS的工作原理和常见应用。

五、资源与环境1. 资源分类与利用:自然资源的分类(如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及其合理利用的重要性,学生需了解资源的可持续管理。

2. 环境保护措施:面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学生应掌握基本的环境保护知识和措施。

3. 气候变化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学生需理解气候变化的科学原理及其应对策略。

高中地理知识点易错点总结

高中地理知识点易错点总结

高中地理知识点易错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易错点在于忽略地球非完美球体,实际上地球是一个扁球体,赤道膨胀,两极略扁。

2. 地图比例尺:学生常混淆数字式和文字式比例尺的区别,数字式是直接的数值比例,文字式则用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的对比表示。

3. 地图投影:不同地图投影会改变地理事物的形状和大小,如墨卡托投影会夸大高纬度地区的面积。

二、自然地理1. 气候类型:易将气候与天气混淆,气候是长期统计的平均状态,天气是短期内的大气状况。

2. 地壳运动:板块边界的类型(发散、收敛、横向移动)常被忽视,它们对地貌形态有重要影响。

3. 河流地貌:河流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的区分是易错点,学生往往忽略河流在不同阶段的主要作用。

三、人文地理1. 人口迁移:国际与国内迁移的区别和影响因素是易错点,需注意经济、政治、环境等因素的作用。

2.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速度和影响因素要区分,包括城市化带来的环境和社会问题。

3. 农业地域类型:不同地区的农业类型和生产方式,如水稻农业与旱作农业的区别,容易被忽视。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易混淆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的区别,主动遥感发射信号接收反射,被动遥感则接收地表自然辐射。

2. 全球定位系统(GPS):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而非地图制作或土地测量。

3.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的应用范围广泛,但学生常忽略其在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中的作用。

五、资源与环境1. 资源分类: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以及它们各自的管理和利用策略。

2.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和效果评估,易忽略环境政策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3.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实践,易错在于将其简单化为环境保护或经济增长的单一方面。

六、区域可持续发展1. 区域发展差异: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力的差异,以及如何因地制宜制定发展策略。

2. 灾害防治: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和防治措施,易错点在于忽视灾害风险评估和减灾准备的重要性。

高中地理易错知识点

高中地理易错知识点

高中地理易错知识点高中地理知识体系庞大,涵盖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多个方面,其中有不少易错知识点需要我们格外留意。

一、地球运动在地球运动这部分,容易出错的地方不少。

比如,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很多同学在计算时容易混淆概念,没有弄清楚经度每相差 15°,时间相差 1 小时,东边的时间比西边早。

还有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不能准确判断不同季节、不同纬度地区昼夜长短的情况。

另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也是一个易错点,没有理解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周期性移动以及其对季节和气候的影响。

二、大气环流大气环流这一板块,易错点集中在三圈环流的形成和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对于热力环流的原理理解不透彻,导致在分析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实际问题时出现错误。

季风环流的成因,尤其是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差异,容易混淆。

还有冷锋和暖锋的区别,不清楚冷锋过境时天气变化剧烈,常伴有大风、降温、降雨等天气;而暖锋过境时天气变化相对温和,多连续性降水。

三、气候类型气候类型的判断是一个高频易错点。

很多同学仅仅根据气温和降水的数据来判断,而忽略了地理位置、海陆分布等因素的影响。

比如地中海气候,不仅仅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还要考虑其分布在南北纬 30°-40°的大陆西岸这一地理位置特点。

另外,气候类型的成因也是容易出错的地方,例如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不仅仅是因为受西风带的影响,还与洋流、海陆轮廓等因素有关。

四、水循环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容易出现理解上的偏差。

比如,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环节之间的关系没有理清,导致在分析具体的水循环案例时出现错误。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也是一个易错点,不清楚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工程如何改变了水循环的环节和水量分布。

五、洋流洋流的分布规律是易错的重点。

比如,不能准确记忆各大洋中主要洋流的名称、流向和性质。

寒暖流交汇和上升流对渔场形成的影响容易混淆,没有理解北海道渔场、秘鲁渔场等形成的具体原因。

高中地理常考易错知识点

高中地理常考易错知识点

高中地理常考易错知识点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常考易错易混点,赶快看看吧,不然丢分都在这啦.。

.1、利用指向标定方向时,指向标总是指向北方,不能指示其他方向。

2、在经纬网地图上,必须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取劣弧)"的法则来确定方向;不能简单地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法则确定方向,但当经纬网地图上的经线和纬线都是直线时,也可以利用这个法则确定方向.3、进行比例尺换算时,特别要注意实地距离和图上距离单位统一。

4、在等高线图上判断河流流向时,要注意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5、进行地方时和区时计算时,一要注意北京的时间(北京的地方时)与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120°E经线的地方时)的区别;二要判断两地之间的东西位置关系,确定是应该加或减时间差(东加西减);三要注意是否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

6、判断晨线和昏线的前提条件是地球自转方向和昼夜分布状况: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晨线以东为昼半球;昏线以东是夜半球。

7、在经纬网地图上推算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时要主要取通过这两点的球面大圆上的劣弧进行计算。

8、要注意区别正午太阳高度和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是特殊时刻(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与物影长度的关系:太阳高度越大,物影越短;反之,物影越长.9、判读光照图和统计图时要注意利用图中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光照图中的晨线和昏线、太阳直射纬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中央经线;统计图中的横坐标名称和纵坐标名称、数值的正负、线条的升降等。

10、注意南北半球月份相同、季节相反。

如7月份,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11、注意地球公转轨道上近日点(1月初)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远日点(7月初)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的区别。

12、理解热力环流原理时,要注意从影响气压高低的因素入手分析气压的高低分布规律,气压高低与海拔高低相关:同一地点近地面气压总是高于高空气压,高空气压的高低与近地面相反。

高中地理常考易错知识点

高中地理常考易错知识点

高中地理常考易错知识点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常考易错易混点,赶快看看吧,不然丢分都在这啦....1、利用指向标定方向时,指向标总是指向北方,不能指示其他方向。

2、在经纬网地图上,必须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取劣弧)”的法则来确定方向;不能简单地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法则确定方向,但当经纬网地图上的经线和纬线都是直线时,也可以利用这个法则确定方向。

3、进行比例尺换算时,特别要注意实地距离和图上距离单位统一。

4、在等高线图上判断河流流向时,要注意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5、进行地方时和区时计算时,一要注意北京的时间(北京的地方时)与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120°E经线的地方时)的区别;二要判断两地之间的东西位置关系,确定是应该加或减时间差(东加西减);三要注意是否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6、判断晨线和昏线的前提条件是地球自转方向和昼夜分布状况: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晨线以东为昼半球;昏线以东是夜半球。

7、在经纬网地图上推算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时要主要取通过这两点的球面大圆上的劣弧进行计算.8、要注意区别正午太阳高度和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是特殊时刻(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与物影长度的关系:太阳高度越大,物影越短;反之,物影越长。

9、判读光照图和统计图时要注意利用图中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光照图中的晨线和昏线、太阳直射纬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中央经线;统计图中的横坐标名称和纵坐标名称、数值的正负、线条的升降等.10、注意南北半球月份相同、季节相反。

如7月份,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11、注意地球公转轨道上近日点(1月初)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远日点(7月初)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的区别。

12、理解热力环流原理时,要注意从影响气压高低的因素入手分析气压的高低分布规律,气压高低与海拔高低相关:同一地点近地面气压总是高于高空气压,高空气压的高低与近地面相反.13、分析实际生活中风与等压线的关系时,要注意区分近地面与高空:近地面要考虑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一般不考虑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随着高度的增加,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逐渐减小。

高三地理的100条易错知识点

高三地理的100条易错知识点

高三地理的100条易错知识点1、地球的自转方向,不管从赤道上看还是从两极看,都是自西向东。

2、在地球上,越向东的地方,地方时越早(或地方时总是东早西迟)。

3、晨线以东为昼半球,昏线以东为夜半球。

当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时,是北半球的二分日。

4、北半球冬至日,正午时物体的影子长度为一年中最长,太阳照进室内的面积也最大。

5、高能带电粒子干扰电离层时,会导致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干扰地球磁场时会产生“磁暴”现象。

(极光现象也与太阳活动有关)6、极昼极夜的产生与地球公转及黄赤交角有关,而与地球自转无直接关系,更与太阳活动无关。

7、区时计算时,只要记住东加西减(时区差)就行,而与日界线的存在无关。

8、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时,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0时,晨线与赤道交汇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

如果晨昏线与经线圈不重合(或交叉),则晨线上各点地方时不一定为6时,昏线上各点的地方时也不一定为18时。

9、判断二分二至日的地球公转位置,关键看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特别要注意地轴的倾斜方向。

10、四季更替的直接原因是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根本原因是黄赤交角与地球公转的存在。

也可以说四季更替与地球所处的公转轨道的位置有关。

11、注意地球公转轨道上近日点(1月初)与冬至日(12月22日)、远日点(7月初)与夏至日(6月22日)的区别。

另外:南北半球月份相同、季节相反。

如7月,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12、地球外部圈层是指大气圈、水圈、生物圈,而不包含岩石圈。

13、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不可以直接相互转化,三大类岩石之间也不可以直接相互转化。

14、背斜成谷,说明背斜顶部受外力侵蚀最严重;向斜成山,说明向斜槽部受外力侵蚀最少。

15、河流上游以流水侵蚀为主,多峡谷;河流下游以流水沉积为主,多冲积平原(在河流两岸)和三角洲(在河流入海口)。

冲积扇位于山口处,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皆可能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易错、易考点考前总结100总汇等值线:1.相邻的等值线差值为等值差或0.2.等值线的特殊判断方法:大于大值、小于小值。

注:两条相邻的等值线之间的等值线取值只能是这两条相邻的等值线的数值。

等高线:3.高差计算。

对角线相减法。

开区间不能取两头数值。

注:陡崖高度取值可取小值4.地形的判断:山脊、山谷、陡崖、陡坡、缓坡、凸坡、凹坡、鞍部、火山口等5.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大地形的标准:等深线判断:五大地形: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海盆和海岭。

注:地势平坦与地势低平不同。

湖和海的区别,是不是0米。

海滨浴场(稀疏)和港口(密集)6.地形特征分析:地形、地势。

7.等高线影响视觉:山脊的两侧、凸坡和陡崖看不见;山谷和凹坡看见。

8.水库的选址;在山间盆地的出口位置修大坝。

既布袋口处。

注:坝高和坝长。

河流和等高线相交,流向和等高线突出的方向相反。

9.等高线疏密反应出坡度、进而影响流速。

影响航运(地势平坦)和水能(落差大)。

10.地形的影响:气候的降水和温度。

注:海拔低的低山丘陵形不成迎风坡。

11.影响农业的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和草地等。

12.影响人口和城市分布。

注:山区和高原一般少。

但热带地区的高原较多,海拔高、天气凉爽。

墨西哥城、巴西利亚等大城市在热带地区的高原。

13.影响交通的选线和疏密。

在山区交通线大致与河谷平行或重合。

盘山公路与等高线大至平行。

注:隧道(交通设施)和索道(旅游设施)不同。

等压面和等压线:14.不同高度气压相等的面;低压向下凹;高压向上凸。

15.热力环流中,近地面与高空的气压相反。

温度低或高——气流下沉或上升——近地面气压高压或低压——晴朗或阴雨16.热力环流的应用:海陆风、山谷风和郊区风等:白天:海风、谷风。

晚上:陆风、山风17.等压线是同一水平面的气压相同的点的连线。

温差越大、气压差就越大、水平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18.风向的判定:(南或北)半球、(高或低)气压、近地面或高空三个信息就能确定。

注:高空的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注:知道风向也可判断南北半球。

19.气压的判断:高压脊和低压槽。

20.等压线的应用:风向和风力(等压线的疏密)的判断。

天气系统的分析:冷锋与暖锋、气旋与反气旋、锋面气旋等。

注:锋面只能和气旋结合到一块。

台风是气旋。

21.掌握南、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的旋转方向。

左右手定则。

南左北右天气特征的描述。

(温度、晴雨、风力)22.根据海洋和陆地的气压状况,判断季节。

等温线:23.影响等温线的因素:地形、海陆分布、纬度和洋流等。

注:海陆位置:点北陆北、点南陆南。

直射点在北半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凸,反之。

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度。

24.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城市热岛效应。

注:同一座山的山顶日较差比山麓的小。

城市和郊区的温差越大,热岛效应越明显。

25.等降水量线(地形、海陆位置)、迎风坡数值大且密集。

26.等盐度线等(径流、纬度和洋流)2、地球运动27.近日点(1月初)和远日点(7月初)。

两分两至的日期。

注:做题时画直射点移动示意图帮助思考。

28.昼夜长短及其变化:取决于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

参考直射点移动示意图。

极昼极夜的变化一个道理。

29.同一纬度的昼长关于夏至日或冬至日对称。

如6月25日的昼长与6月19日相同。

南、北半球的相同的纬度昼夜长度状况相反。

30.太阳高度和日影问题。

分为日运动和年运动。

日出、正午和日落为日运动。

正午太阳最大和最小变化为年运动。

日影与太阳的方位相反,长度与太阳高度呈负相关,31.离直射点的纬度差相等,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方位相反。

一天中,9点的太阳高度与15点的太阳高度一样。

关于正午对称。

时间计算:地方时和区时。

32.地方时根据经线来计算;区时根据时区来计算。

33.地球自转、判断晨线或昏线、确定6点或18点过出现极昼的切点的经线为0点,过出现极夜切点的经线为12点。

直射的经线为12点,对称的经线为0点。

正东日出为6点,正西日落为18点。

北半球东南升为6点以后,东北升为六点以前。

南半球东南升为6点以前,东北升为6点以后。

34.直射北半球,东北升、西北落。

直射南半球,东南升、西南落。

35.季节判断:向左偏为南半球、向右偏为北半球。

直射点赤道附近为春秋分,北回归线附近为夏季,南回归线附近为冬季。

昼夜长短状况也可判断季节。

气候和自然带:36.季风环流和三圈环流的差异:大陆的东侧和西侧。

注:只有亚洲有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成因不同:海陆热力性质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气压带或风带的控制、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

37.判断气候类型:根据气温判断(7、8月份温度高为北半球,反之)南北半球(热带除外)。

看最低温:0度以下有温带大陆和季风;0度以上有温带海洋、地中海和亚热带季风三种;15度以上为热带的四种气候。

三种季风和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多雨;海洋和雨林全年降水较均匀;热带沙漠和温带大陆全年少雨;只有地中海冬季多雨。

这个理解了,意味着气候特征分析已经解决。

气候特征即季节、温度、降水。

注:一定先判断气候所在的半球。

38.气候的分布和成因。

地带性分布符合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成因。

例如:30度——40度大陆西侧地中海夏季副高控制高温少雨,冬季盛行西风控制温和多雨。

40——60度大陆西侧温带海洋全年盛行西风控制全年温和多雨。

雨林分布在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高温多雨。

非地带性分布:39.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的东南部和中美洲的加勒比海沿岸地区虽然没有在赤道附近,但也是热带雨林气候。

原因:地形、信风和暖流三个因素影响。

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不是热带雨林却是热带草原气候。

地形因素。

阿根廷的南部——巴塔哥尼亚高原濒临海洋却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荒漠草原),盛行西风的安第斯山的背风坡,降水少。

秘鲁低纬度的沿海地区沙漠广布,原因是秘鲁寒流、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纬度低、气温高、蒸发强。

40.地形、洋流、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是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

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41.影响着植被的分布.注:温带季风和海洋性气候的自然带是一致的即温带落叶阔叶林。

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

如果自然带变化呈“丰”字状的决定性因素是热量。

如果自然带变化呈“卅”字状的决定性因素是降水42.影响河流的特征。

流量、流量的季节变化、结冰期。

植被影响含沙量。

43.影响人口与城市:温度和降水适宜较多。

反之都少。

44.影响农业:农业的类型和农事安排。

45.影响工业;主要是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类型46.影响交通:气象灾害对交通的影响最大。

47.垂直自然带:山麓的自然带和当地的自然带一致。

向海拔高的方向变化和赤道向两极的规律一致。

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48.雪线的高度:夏高冬低;同一山迎风坡雪线低。

陆地和海洋:49.沉积岩是外力作用形成的。

喀斯特地貌是由石灰岩组成,海洋环境沉积。

煤是沉积岩。

变质岩和岩浆岩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大理岩是变质岩。

花岗岩、玄武岩是岩浆岩。

花岗岩是我国大多名山的主要组成。

如球状风化后的花岗岩形成很多奇特造型。

50.海岭和裂谷是生长边界:如红海、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中脊(包括冰岛)。

高大的褶皱山脉、海沟、岛弧和海岸山脉为消亡边界,如:日本、新西兰、东南亚岛屿、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和美洲西部高山等。

51.地壳活跃的山区多有色金属,可发展重工业;多温泉、多火山,可发展特色旅游。

52.在地势平坦、水流缓慢的河段,流水沉积作用为主,如平原和三角洲。

反之、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如峡谷、喀斯特地貌、黄土的千沟万壑。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侵蚀和沉积为主。

黄土高原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

注:风化作用的作用力不只是风力,还有水、温度和生物等。

月球存在风化作用但没有风力侵蚀作用。

53.流动沙丘的风向从缓坡一侧吹来。

54.水循环包括海陆间循环、陆地循环和海洋循环三种。

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和径流四个环节。

前者有四个环节,而后两者只有蒸发和降水两个环节。

径流分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两者是通过下渗来联系的。

如城市内涝就是下渗太差而导致地表径流太多而形成的。

影响下渗的因素是地形、植被和岩性决定的。

55.河流的水文特征;湖泊的水文特征(盐度、面积、湖面的季节变化、结冰期等)。

56.河流的作用:塑造地形;供水和河运;判断地势高低;水能;灌溉等57. 中低纬度大陆的东侧为暖流,西侧为寒流。

中高纬度,反之。

影响:气候、海运、渔场、污染物扩散等。

纬度高则水温高;副热带海区盐度最高,向南北递减。

同一纬度,暖流高温高盐;寒流反之。

人口与城市:58.人口总量和人口增长率的关系:只要增长率为正值,人口总量就一直增加。

当为0时,总量最大。

59.人口迁移的因素和影响。

经济是主要的,如高收入、就业率高、社会保障完善。

另外,战争、政策、水源、气候、资源等因素。

两个方面:对迁出地:缓解人口过剩状况;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增加收入等。

对迁入地:有利于解决劳动力不足,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城市化。

60.逆城市化是城市化的高级形式,也是城市的带动发展的必然结果。

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

一般在70%以上。

发展中国家的特点:起步晚、速度快、畸形发展。

如国家的大多人口集中在几个大城市中,如墨西哥的墨西哥城。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城市化很低;改革开放后发展,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之后迅速发展;目前在50%左右。

61.城市的兴起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和河流。

总的来说、温度适宜、降水适中、平原和三角洲地形为主、水源充足、航运便利等。

注:城市的河流的区位因素包括三种:河流的交汇处(武汉等);河口处(上海等);河运的起点和终点(赣州等)62.城市兴起的社会经济因素:自然资源(大庆)、交通(株洲)、政治(华盛顿)、宗教(拉萨)、科技(硅谷)和旅游(桂林等)等。

因素的变化导致城市的兴起和衰落。

如扬州,京杭大运河开通,交通便利在隋朝的时候迅速兴起。

而运河的衰落决定着扬州的衰落。

注:往往城市的兴起因素是多个因素。

交通和商业63.交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五大交通方式:铁路、公路、水运(河运和海运)、航空和管道。

特征或优缺点分析主要从运量、运速、运费、投资成本、安全性、连续性等角度分析。

64.交通线的选址问题:地质条件、气象条件、生态环境和沿线的人口和经济水平等。

65.港口的选址:经济腹地(大或小)、港口所在城市的经济水平、港阔水深,避风便于航行和停泊、港口地势平坦便于建设港口。

飞机场:跑道考虑风向,要和风向一致。

地势较高、气象条件好(少气象灾害)、与城市有一定的距离(减少噪声)。

66.主要铁路;以北京为中心,逆时针依次为京广、京九、京沪、京哈和京包。

京广、京九、京沪和陇海线依次交与郑州、商丘和徐州。

和长江依次交与武汉、九江和南京兰州为中心,逆时针依次为陇海线、包兰线、兰新线和兰青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