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安全管理学主要知识点

安全管理学主要知识点

《安全管理学》主要知识点(课堂教学的重点)第一章1、安全的定义安全的基本定义:顾名思义,“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即安全意味着没有危险且尽善尽美。

不同角度有不同定义:①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通接受的状态。

②安全是指没有引起死亡、伤害、职业病或财产、设备的损坏或环境危害的条件。

③安全是指不因人、机、媒介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系统损失、人员伤害、任务受影响或造成时间的损失。

2、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体现在哪几个方面①经济损失大。

事故时安全问题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无论是企业、家庭还是整个人类社会,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都是相当巨大的,有些甚至是无法弥补的。

(可举例说明)②社会影响大。

事故的发生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因事故的发生而造成的家庭破裂、企业解体等类悲剧数不胜数;由于事故的发生也曾使一些企业的信誉、经济效益等遭受损伤,有些甚至引起社会的不稳定,使国家在世界上的声誉下降。

③影响周期长。

事故发生所造成的影响绝非短期内就能消除,往往会在人们心头留下长期的抹不去的烙印,使相关人员心理上的阴影难以拂去。

(可举例说明)3、“职业安全卫生”的英文全称Occupational Safety & Health4、safety 和security 的区别前者是保护的意思,主要是指职业安全、意外伤害、家庭安全等安全问题,即大多为安全科学工作者所关注的领域;后者是保卫的意思,主要涉及国家安全、刑事犯罪、防抢防盗等安全问题。

5、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关系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在使用期间内实现规定性能的可能程度。

安全性是系统在可接受的最小事故损失条件下发挥其功能的一种品质。

区别:可靠性是针对系统的功能而言,可靠性的技术核心是失效分析;安全性是针对系统损失而言,安全技术的核心是危险分析。

危险与损失有关,而失效仅是某一项目的某些功能的丧失,可能不会造成损失。

所以失效不等于危险,可靠不等于安全,可靠性与安全性不能等同。

联系:失效与故障有时也会造成损失,甚至导致发生灾难性事故,这时失效或故障就成为了危险了。

安全管理知识应知应会

安全管理知识应知应会

安全管理知识应知应会安全管理是企业组织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组织内外的各种安全风险和威胁,因此员工应具备一定的安全管理知识。

以下是安全管理知识应知应会的一些必要内容:安全意识1.个人安全意识培养–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实践安全第一的原则–主动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2.公司安全文化–遵守公司安全政策和规定–参与相关培训和演练活动–主动上报安全事故和问题物理安全1.办公室安全–保证公司门禁制度的执行–妥善保管个人财物和公司资产–遵守办公室消防和电气安全规定2.数据安全–妥善处理个人密码和机密信息–定期备份数据和信息–遵守公司的数据管理策略网络安全1.电子邮件安全–谨慎打开陌生邮件和附件–避免点击不明链接–发送机密信息时采用加密方式2.网络防护–定期更新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设置复杂密码并定期更改–避免使用公共Wi-Fi处理公司敏感信息应急处理1.安全事件响应–快速判断安全事件的严重性–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做好事件报告和记录2.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查演练效果并持续改进–培养团队的应急快速反应能力合规要求1.法律法规–了解和遵守相关安全管理法规–定期评估公司的合规性–配合监管部门的审计和检查工作2.行业标准–掌握行业内部的安全管理标准–及时调整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以上是关于安全管理知识应知应会的一些基本内容,希望员工能够根据自身在公司的岗位和职责,进一步学习和应用安全管理知识,共同维护公司和个人的安全。

安全管理基础知识

安全管理基础知识

安全管理基础知识一、安全、危险安全与危险是相对的概念,是人们对生产生活中是否可能遭受健康损害和人身伤亡的综合认识,按照系统安全工程的认识论,无论安全还是危险都是相对的。

(1)危险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人们的承受程度。

从危险的概念可以看出,危险是人们对事物的具体认识,必须指明具体对象,如危险环境、危险条件、危险状态、危险物质、危险场所、危险人员、危险因素等。

一般用危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危险度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给出,即:R=f(F,C)式中R—危险度;F—发生事故的可能性;C—发生事故的严重性。

(2)安全顾名思义,安全为“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安全意味着不危险,这是人们传统的认识。

按照系统安全工程观点,安全是指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伤害。

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人员伤亡、职业病或设备、设施损害或环境危害的条件,是指安全条件。

不因人、机、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系统失效、人员伤害或其他损失,是指安全状况。

二、危险源、重大危险源(1)危险源从安全生产角度,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2)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规定: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中将重大危险源定义为: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加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米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临界量是指对于某种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位定为重大危险源。

生产场所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贮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

安全基础管理知识

安全基础管理知识

安全基础管理知识安全基础管理知识汇总安全基础管理知识汇总包含的内容有:1.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包括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各职能部门的安全职责、安全生产奖罚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及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等。

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与人员:包括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工程师的资格条件与要求等。

3.安全投入与安全生产技术措施项目:包括安全投入费用及使用范围、安全生产技术措施项目及其验收程序等。

4.安全教育与培训:包括新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及流程、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及考核使用等。

5.安全设施与防护用品:包括安全设施分类与设置要求、防护用品的选用与佩戴要求等。

6.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包括危险源辨识的方法与步骤、风险评估的流程与技术等。

7.应急预案与事故报告:包括应急预案的编制、审批与演练要求,以及事故报告的程序、内容与处理流程等。

以上是安全基础管理知识汇总的一些内容,具体细节可能因地区和行业而异。

安全基础管理知识归纳安全基础管理是指企业或组织在安全方面的基础性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制度建设、安全培训、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应急预案演练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安全基础管理的知识归纳:1.安全制度建设:包括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

安全制度应该覆盖所有工作场所和人员,并且要定期更新和严格执行。

2.安全培训:员工应该接受安全培训,了解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内容,并且应该定期进行考核和评估。

3.安全检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工作场所的安全设施、安全标识、安全操作等是否符合要求,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4.隐患排查治理:定期进行隐患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

5.应急预案演练: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6.安全记录管理:做好安全记录,记录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应急演练等情况,并定期进行归档和备份。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包括以下内容: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了解国家、地方颁布的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

2. 安全生产责任制:了解企业内部建立的安全生产组织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和权限。

3. 安全信号标志:了解不同种类的安全信号标志及其含义,能正确识别和使用安全信号标志。

4. 事故应急管理:掌握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了解各种常见事故的处置方法和应急措施。

5.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了解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方式和方法,掌握安全生产培训的内容和要求。

安全生产技术包括以下内容:1. 安全生产检查:掌握不同安全检查方法和技巧,能够对生产设备、场所、作业过程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并提出处理建议。

2. 安全生产评估:能够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评估,分析评估结果,提出改进措施。

3. 安全防护设施:了解不同类型的安全防护设施,熟悉其安装、使用和维护方法。

4. 应急救援技术:掌握常见事故的应急救援技术,能够正确、高效地组织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5. 事故调查与分析:熟悉事故调查与分析的方法和流程,能够准确找出事故的原因和责任,提出事故防范对策。

安全生产专业知识包括以下内容:1.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了解企业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和步骤。

2. 危险源识别与评估:熟悉某个行业或某个具体工艺过程的危险源,掌握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估方法,能够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3. 作业安全控制:了解不同作业过程的安全要求,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术。

4. 安全培训与宣传:熟悉安全培训与宣传的方法和技巧,能够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宣传活动。

5.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了解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的法律法规和要求,掌握监督检查工作的方法和技巧。

安全管理基本知识

安全管理基本知识

安全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管理是指为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在采取措施的同时,安全管理也应考虑人员、设备以及环境的因素,确保整个安全系统的高效运作。

本文将介绍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以及相关工作必备的技能。

一、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安全管理是指由专业的安全人员负责,通过采用合理的方式识别和分析安全风险,采取适当的措施,以降低风险和保护人员、设备和财产安全的一系列措施。

1.安全标准安全标准是为了达到减少事故发生和造成损失的目的而制定的标准。

安全标准规定了各个部门和自然人的行为准则和标准,对于控制事故的发生和减轻后果起到了重要作用。

2.安全保障安全保障是指通过合理的安全储备和措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事故的发生,从而降低事故对生产和人员的危害。

安全保障是一项重要的管理职责,它涉及到企业的生产、人员的安全和社会的和谐。

3.安全危害源安全危害源是指可以对人员、设备和环境产生危害的物质、设备、工艺,以及人员的错误行为。

危害源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对象,通过对其进行识别和分析,可以有效防范事故的发生。

二、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企业安全管理活动的规范及指导路线,也是保证企业安全管理系统高效运转的基础,其核心原则有以下几点:1.法律遵守企业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加强与国家或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做好事故预防和控制工作。

2.风险评估企业应对可能存在的危险和风险进行评估,并针对可能发生的灾害和事故制定相应的措施。

3.责任制度企业必须建立完整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明确的责任分配,确保所有人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落实到位。

4.培训教育企业必须注重安全培训教育,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5.技术改进企业应不断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对原有设备进行升级和改造,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三、安全管理的相关工作必备技能在日常工作中,安全管理人员需要掌握以下相关技能: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熟悉程度安全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如《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对这些法律法规有心中有数,并能够灵活运用到日常工作中。

安全生产管理基础知识

安全生产管理基础知识

安全生产管理基础知识安全生产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合理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生产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和设备设施的安全,在生产过程中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企业的生产正常进行。

下面是关于安全生产管理基础知识的介绍。

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了解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等。

了解法律法规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掌握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

2.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安全生产例行检查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等。

确保全体员工了解和遵守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3. 生产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了解企业生产设备设施的安全性能,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

加强设备设施的维护与保养,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测和维修,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4. 作业环境的安全管理:对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各工作环节进行评估和控制,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性。

合理布置作业场所,做好通风、照明等环境配置,防止因作业环境导致的事故发生。

5. 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组织安排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通过安全培训,使员工了解安全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处理措施,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

6. 事故应急预防和处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责任和应急措施。

加强对生产过程中的潜在危险因素的控制,预防事故的发生。

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采取应急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的损失。

7. 事故调查分析和事故预防:对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事故的原因和责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事故预防。

对类似事故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8. 安全风险评估和控制: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分析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制定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加强现场管理,提高安全生产的风险控制能力。

安全管理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安全管理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安全管理基础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30 分)1、安全生产:所谓“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避免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使生产过程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进行,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

2、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物质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因素。

3、重大危险源: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使用、储存或经营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4、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或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5、事故:一般是指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者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6、风险:是指在某一特定环境下,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某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

7、双重预防机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隐患排查治理机制。

8、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就是管理者,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

9、戴明模式:进行质量管理必须遵循P(策划)D(实施)C(检查)A(改进)去做。

10、工作前安全分析:是指事先或者定期对某项工作任务进行风险评价,并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控制程序,达到最大限度消除或者控制风险目的方法。

二、填空(每空 1.5 分,共 45 分)1、氧气乙炔瓶的安全距离( 5 )米,氧气乙炔与火源的安全距离10 米。

2、石油管道与其它管道不可避免交叉时,安全距离不得小于(0.4)米。

3、大中型危险化学品仓库内应设库区和生活区,两区之间应有高( 2) m 以上的实体围墙,围墙与库区内建筑的建筑距离不宜小于( 5 ) m,并应满足围墙两侧建筑物之间的防火距离要求。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包括哪些内容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包括哪些内容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包括哪些内容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包括以下内容:一、安全意识培养安全意识培养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首要任务,旨在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通过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营造安全生产的文化氛围,使员工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自觉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二、安全规章制度安全规章制度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是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和生产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措施。

企业应制定和完善安全规章制度,明确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

三、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是针对具体设备和工艺流程制定的安全操作规范,是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

企业应针对不同的设备和工艺流程,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员工能够正确、安全地操作设备。

四、安全培训与教育安全培训与教育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的重要途径。

企业应定期开展安全培训与教育活动,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方面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五、事故预防与处理事故预防与处理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

企业应建立事故预防机制,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同时,企业应建立事故处理机制,对发生的事故进行及时处理,分析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和完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企业可以系统地管理和控制安全生产过程,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七、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预案是为了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而制定的行动方案。

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应急救援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和责任人,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

八、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是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估,企业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和降低风险,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

安全管理员常用安全知识

安全管理员常用安全知识

安全管理员常用安全知识011.什么是安全?答:安全是指没有受到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

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危害的隐患, 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2.什么叫事故?答:事故是指人们在有目的地进行生产劳动中突然发生意外事件,迫使生产暂时停止或人员受到伤害。

事故是生产实践异常的突变。

3.什么是劳动保护?答:劳动保护是指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采取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消除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不良条件和行为,防止事故和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其内容包括: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女工保护、未成年工保护、工作时间与休假制度。

4.什么叫把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5.什么叫四不伤害原则?答: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6.什么叫四不放过原则?答:对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与应受教育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7.事故伤害程度分为:轻伤、重伤、死亡。

8.什么叫轻伤?答:轻伤是指造成职工肢体伤残,或某些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轻度损伤,表现为劳动能力轻度或暂时丧失的伤害。

一般指受伤职工歇工在一个工作日以上,但够不上重伤者。

9.什么叫重伤?答:重伤是指造成职工肢体残缺或规范、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一般能引起人体长期存在功能障碍,或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伤害,重伤失能损失超过105个工日。

10.什么叫责任事故?答:是指因有关人员的过失而造成的事故。

0211.什么叫非责任事故?答:是指由于自然界的因素而造成不可抗拒的事故,或由于当前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而发生的难以预料的事故。

12.什么叫破坏事故?答:是指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蓄意制造的事故。

13.企业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因病导致伤亡,能否按工伤事故处理?答:过程中因病导致伤亡,经县级以上医院诊断和劳动部门的调查,确认系职工本人疾病造成的,不按职工伤亡事故处理。

(完整版)安全管理基础知识

(完整版)安全管理基础知识

安全管理基础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技术的变革和地质条件的复杂化,生产事故的种类和发生频率增大,企业安全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学习安全管理的基础知识,有助于加深对安全管理的认识,更好地掌握安全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切实做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

一、安全管理的定义与分类(一)管理的概念:管理是一种现象,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约束行为。

管理就是管理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对管理对象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

(二)安全管理的定义:安全管理既指对劳动生产过程中的事故和防止事故发生的管理,又包括对生活和生活环境中的安全问题的管理。

安全管理是管理者对安全生产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以保护职工的安全与健康,保证企业生产的顺利发展,促进企业提高生产效率。

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安全管理的分类:1、广义安全管理:泛指一切保护劳动者安全健康,防止国家财产受到损失的管理活动。

从上述可以看出,安全管理不仅要防止生产作业中的人员伤害,也要与危害人员身体健康的一切因素进行斗争;不仅要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免遭损失,也要保证作业环境的安全化,实现作业环境和作业过程的本质安全。

2、狭义安全管理:指针对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具体的危险源而开展的安全管理活动,以防止生产过程或与生产有直接关系的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和财产损失。

二、安全管理的对象与内容(一)安全管理的对象:安全管理的对象是煤炭生产系统这个人机环境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包括人的系统、物质系统、能量系统、信息系统以及这些系统的协调组合。

1、人的系统:人员管理是安全管理的核心。

因此安全管理必须以人为根本,加强对人的系统的管理和控制。

2、物质系统:物质系统包括生产作业环境中的机械设备、设施、工具、器件、构筑物、原材料、产品等一切物质实体和能量信息的载体。

物质系统是生产的对象,也是发生事故的物质基础。

3、能量系统:不同形式的能量具有不同的性质,通常能量必须通过运载体才能发生作用。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一、安全管理基础知识1.安全术语(1)安全生产:消除或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保证生产顺利进行;(2)本质安全: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3)安全管理:是为了在生产过程中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实现劳逸结合,加强安全生产,使劳动者安全顺利地进行生产所采取的一系列法制措施;(4)事故:职业活动过程中发生意外的突发性事件总称,通常会使正常活动中断,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5)事故隐患:引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缺陷;(6)不安全行为:员工在职业活动中,违反劳动纪律,操作程序和方法等具有危险性的做法;(7)违章指挥:强迫员工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或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的行为;(8)违章操作:员工不遵守规章制度,冒险进行操作的行为;(9)四不放过的原则:是指在调查处理工伤事故时,必须坚持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没受到处罚不放过、他人没受到教育不放过;(10)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11)三级安全教育:入厂教育、车间教育、班组教育;(12)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13)三懂四会:懂生产原理,懂工艺流程、懂设备构造;会操作、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和处理事故,会正确使用消除器材和防护器材;(14)职业安全:是指人们进行生产过程中没有人员伤亡、职业病、设备损坏或财产损失发生的状态,是一种带有特定含义和范畴的“安全”;(15)危险:是指可以导致意外事故发生的现存或潜在的状态;(16)危险化学品:是指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腐蚀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17)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18)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19)特种作业: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

安全管理知识

安全管理知识

安全管理知识安全管理是一种防止事故发生,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管理方式,它涉及的知识领域广泛,包括安全理念、安全法规、安全措施、安全培训等。

有必要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以确保我们在生活、工作中能够遵循正确的安全行为,防止因疏忽大意导致的伤害和损失。

**一、安全理念**安全理念是指人们对于安全的认识和态度。

常见的一种理念是“安全第一”。

这个理念强调安全的重要性排在所有活动之首,是实现其他目标的前提。

除此之外,还有“预防为主”的理念,它告诉我们要注意事前预防,而不是事后补救。

另外,“人人有责”的理念传达的是每一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安全和他人的安全负责。

**二、安全法规**安全法规是对人们行为的规范,是确保安全的重要保障。

对于不同的环境和活动,有相应的法规进行规定。

例如,交通安全法规就规定了驾驶人员和行人应该遵守的规则,从而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而工业生产中的安全法规则告诉我们如何正确、安全地操作机器,防止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的事故。

**三、安全措施**安全措施是防止安全事故的具体方法。

安全措施根据具体环境和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分类及制定。

例如,在防火安全中,我们应当安装烟雾报警器,定期检查电线设备,及时消除火源;在防溺水中,我们应学习游泳技巧,不要独自一人或在没有救生设备的地方游泳。

**四、安全培训**安全培训可以帮助我们增加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学习如何正确应对危险情况。

安全培训的内容有关注一些可能引发危险的行为,如不当使用电器设备,不佩戴安全装备等;应对安全事故的方法,如火灾逃生,心肺复苏(CPR)救援等。

不论在什么地方,安全始终是我们生活中的最重要内容。

掌握了安全管理知识,我们就能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有所准备,能更冷静、妥善地处理紧急情况,从而确保我们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因此,安全管理知识需要我们常学常新,让“安全第一”真正落实到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安全管理基础知识

安全管理基础知识

安全管理基础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安全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无论是在工作场所还是在家庭生活中,我们都要时刻关注安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安全管理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1. 了解安全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安全管理是指通过对潜在风险的分析和评估,采取控制和管理措施,以预防和减少事故、伤害和损失的发生。

它涉及到各个方面,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环境安全等。

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于保护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 物理安全管理物理安全管理是指通过修建和使用各种设施和设备,防范和应对潜在的威胁和风险。

在工作场所中,应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设施的合法合规;在家庭生活中,要保证家庭装修的安全性、使用家电的安全性以及保护个人财产的安全。

3. 网络安全管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网络安全管理包括保护个人隐私、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性以及防范网络犯罪等。

在个人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信息,提高密码的安全性,防范网络诈骗和网络攻击等。

4. 环境安全管理环境安全管理是指通过对环境因素的监测和控制,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安全。

在工作场所中,应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规,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环境污染和损害。

在家庭生活中,要注意节约能源,减少垃圾的产生,保护自然资源。

5. 预防意外事故预防事故是安全管理的核心要义。

无论是在工作场所还是在家庭生活中,我们都应时刻关注潜在的危险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例如,遵守交通规则、正确使用电器设备、定期检查家庭燃气、减少火灾风险等。

6. 事故应急管理除了预防措施外,我们还需要具备事故应急管理的能力。

在事故发生时,我们应该冷静应对,采取正确的措施来减少损失并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在工作场所中,应进行事故应急演练,培养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在家庭生活中,应制定家庭应急预案,确保在危险情况下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

安全管理基础知识简介

安全管理基础知识简介

安全管理基础知识简介一、安全管理十须知①一个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②二条守则:岗位职责;操作规程。

③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④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领导责任未追究不放过;广大职工未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⑤五个须知:知道本单位安全工作重点部位;知道本单位安全责任体系和管理网络;知道本单位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知道本单位存在的事故隐患和防范措施;知道并掌握事故抢险预案。

⑥六个不变:坚持“安全第一”的思想不变;企业法人代表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不变;行之有效的安全规章制度不变;从严强化安全生产力度不变;安全生产一票否决的原则不变;充分依靠职工的安全生产管理办法不变。

⑦七个检查:查认识;查机构;查制度;查台账;查设备;查隐患;查措施。

⑧八个结合:建立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相结合;突出重点与兼顾全面结合;职能部门管理与齐抓共管相结合;防微杜渐与突出保障体系相结合;弘扬安全文化与常抓不懈相结合;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相结合;落实责任制度与完善责任追究制相结合;强化安全管理与推行安全生产确认制相结合。

⑨九个到位:领导责任到位;教育培训到位;安管人员到位;规章执行到位;技术技能到位;防范措施到位;检查力度到位;整改处罚到位;全员意识到位。

⑩十大不安全心理因素:侥幸;麻痹;偷懒;逞能;莽撞;心急;烦躁;赌气;自满;好奇二、安全生产十不准①不戴安全帽,不准进入施工现场;②高空作业不挂安全网、不系安全带,不准施工;③穿高跟鞋、拖鞋、赤脚不准作业;④工作时间不准喝酒,酒后不准作业;⑤高空作业所用物料不准随便抛下;⑥电源开关不准一闸多用;⑦机械设备不准带病运行;⑧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不完善不准使用;⑨吊车无人指挥、看不清起落点不准吊装;⑩防火禁区不准吸烟;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三、安全生产的“三宝”: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

四、四不伤害:即自己不伤害自己,自己不伤害他人,自己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被伤害。

安全生产管理基础知识

安全生产管理基础知识

安全生产管理基础知识
1. 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
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止和减少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保护环境资源,确保生产安全和稳定运行。

2. 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指在企业或组织中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明确相关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形成安全生产工作的共同责任。

3.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是指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包括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建筑法等。

4. 安全生产风险评估与控制
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是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风险进行科学评估,找出可能导致事故的隐患和薄弱环节,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进行防范。

5. 安全生产事故的分类
安全生产事故可分为一般事故和重大事故两类。

一般事故是指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控制、损失较小的事故;而重大事故是指严重威胁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的事故。

6. 安全生产监管机构
安全生产监管机构是指国家和地方政府设立的负责对生产经
营单位进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机构,如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地方安全生产监管局等。

7. 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
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是指通过组织培训课程、宣传教育活动
等方式,向员工传授安全生产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能力。

8. 安全生产意识
安全生产意识是指员工在工作中始终保持对安全事故的预感、警觉和预防意识,时刻时刻将安全放在首位,主动采取安全措施,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管理知识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管理知识

安全第一
在生产、经营、服务过程中,始终将安全放在第一位,任何时候 都不能放松对安全的要求。
预防为主
安全管理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科学预测和预防措施, 有效地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和影响范围。
综合治理
安全管理需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实现全员 、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建立健全的事故应急机制,包括应急预案、 应急组织、应急资源等,确保在事故发生时 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
02 安全制度与文化
安全制度的制定与执行
总结词
安全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是确保企业安全的重要保障。
详细描述
安全制度应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等,以确保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遵守国家法 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在制度的执行方面,应加强监督和考核,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和处罚,确保制 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2023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管 理知识
contents
目录
• 安全管理体系 • 安全制度与文化 • 安全预防与控制 • 安全培训与教育 • 安全事故处理与应急响应
01 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01
安全是生产、经营、服务的基础
无论是在生产、经营、服务过程中,安全始终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
一。只有保障了安全,才能保证生产、经营、服务的顺利进行。
风险控制措施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 ,如采用加密技术、制定访问控制策略等。
监控与报告
建立一个有效的安全监控和报告机制,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事件。
安全漏洞的发现与修复
安全漏洞扫描
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以发现潜在的安 全漏洞。

安全管理基本知识

安全管理基本知识

一、基本知识:1、本质安全——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2、重大危险源—-—- 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3、安全评价:对危险性的定量定性分析,确定其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价,分为系统安全评价和随机安全评价。

4、危险--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5、安全生产——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6、安全生产管理——是指国家应用立法、监督、监察等手段,企业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对危害因素进行辨识、评价、控制,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7、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上的缺陷。

8、事故(accident)-—在生产过程中,造成人员死亡、职业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它损失的意外事件.9、事件(incident)-—造成事故或可能造成事故的事件。

注:没有造成职业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它损失的事件也称为险肇事故或未遂事故。

事故特性:因果性、普遍性、随机性、突变性,偶然性与必然性,潜伏性、危害性、可预防性。

10、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11、系统安全理论----把人、机械、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整体),研究人、机械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反馈和调整,从中发现事故的致因,揭示出预防事故的途径.12、可靠性-——-系统、设备、元件等在规定的条件下和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预定的功能的性能;通常用概率来定量描述。

13、可靠度----系统、设备、元件等在规定的条件下和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预定的功能的概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别警示:1、硝酸铵在400℃以上剧烈分解发生爆炸:4NH4NO3→3N2+2NO2+8H2O; 2、与易燃物、可燃混合物或急剧加热会发生爆炸; 3、受剧烈震动也会爆炸; 4、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从安全设计、技术上分析:工艺流程设计中物料投放顺序不明确,将影响硝 酸铵热稳定性的钾盐投入1#混合槽;未设计自动联锁控制系统;1#、2#混合槽 的温度、液位等报警系统设置不全;加热蒸汽自动调节系统与实际不匹配。
改造提升现有企业,逐步提高安全技术水平。技术自动控制水平低的重点 企业要制定技术改造计划,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完成自动化控制技术改造,通 过装备集散控制和紧急停车系统,提高生产装置自动化控制水平。 新建的涉及危险工艺的化工装置必须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选用安全可靠的仪 表、联锁控制系统,提高装置安全可靠性。
一、基本概念介绍
安全生命周期:分为工程设计阶段、集成调试及验收测试阶段和操作维护阶段。
安全生命周期工作:包括工程设计,过程危险分析与风险评估,保护层的安全功 能分配,安全完整性等级评估及审查,安全仪表系统技术要求,安全仪表系统基 础工程设计,安全系统详细工程设计,安全仪表系统集成、调试及验收测试,安 全仪表系统操作维护与变更,安全仪表系统功能测试,安全仪表系统停用等。
目录
31
基本概念介绍
2
加强化工安全仪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3 加强化工安全仪表系统管理的基础工作
4
相关要求
一、基本概念介绍
安全仪表系统:包括安全联锁系统、紧急停车系统和有毒有害、可燃 气体及火灾检测保护系统等。主要为工厂控制系统中报警和联锁部分、 对控制系统中检测的结果实施报警动作或调节或停机控制,是工厂企业 自动控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宜昌富升化工有限公司“2·19”较大燃爆事故
事故经过:2015年2月19日8时22分,宜昌富升化工有限公司硝基复合 肥建设项目在试生产过程中发生燃爆事故,造成5人死亡,2人受伤,直 接经济损失469.28万元。。
事故直接原因:北塔1#混合槽物料温度超控制指标175℃长达一小时19 分钟,致使物料在槽内的实际温度介于185℃-200℃之间运行,硝酸铵受 热分解,温度持续升高,瞬间达到629.95℃,期间1#和2#混合槽相继冒 槽,物料流至100m和96m层平台,发生高温分解爆燃。
二、加强化工安全仪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江苏连云港“12·9”重大爆炸事故
事故经过:2017年12月9日凌晨2时20分左右,江苏省连云港市堆沟港镇化 工园区聚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号车间内发生爆炸,该事故导致10死1伤。
事故直接原因:保温釜压料过程中,严重超压(设计压料系统应使用氮 气,正常操作压力为1.5公斤,实际操作改用了5.8公斤的压缩空气进行压 料)造成保温釜内物料从视镜处泄漏、冲料,摩擦产生的静电引燃物料, 并引发装置外侧下方的成品精馏釜等爆炸。
预防性维护策略针对性不强
随着我国化工装置、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规模大型化、生产过程自动化 水平逐步提高,同步加强和规范安全仪表系统管理,十分紧迫和必要。
二、加强化工安全仪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由此,国家在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2008年,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 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安办〔2008〕26号),第14条明确:
灵敏性:一旦生产装置或设施出现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情况 时,能够瞬间准确动作;
可靠性:使生产过程安全停止运行或自动导入预定的安全状态, 必须有很高的可靠性(即功能安全);
事故严重性:如果安全仪表系统失效,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安 全事故,它是安全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
同时,具有覆盖面广、安全性高、有自动诊断功能,能够检测并预防潜在的危险; 具有容错性的多重冗余系统,以提高系统的硬件故障裕度; 具有应用程序修改简单,可根据实际需要对软件进行修改; 具有响应速度快,从输入到输出变化的响应时间一般在10-15ms左右。
特别提示:间二氯苯可燃,有毒,具有强烈刺激性。
从安全设计、技术上分析:装置生产过程中整体自动化控制程度存在严重 缺陷,间二氯苯成品蒸馏、残液精馏等设备仅设置单一温度显示仪表,缺乏 超温报警及调节控制设施。 擅自变更压料工艺且为人工手动操作,工艺指标控制极不严格(设计为1.5 公斤氮气改变为实际使用5.8公斤压缩空气),以致在压料过程中造成高位 槽泄漏、闪燃。
二、加强化工安全仪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近年来化工(危险化学品)事故与安全仪表失效或设置不当有关的案例:
中石化九江分公司“3·12”爆炸事故
事故经过:2018年3月12日16点10分左右, 中石化九江分公司6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原 料缓冲罐发生爆炸起火,导致2人死亡。
事故直接原因:循环氢压缩机因润滑油压力 低而停机后,加氢原料进料泵随即联锁停泵, 但因泵出口未设置紧急切断且单向阀功能失效, 加之操作人员未能第一时间关闭泵出口手阀, 反应系统内高压介质(压力5.7MPa)通过原料 泵出入口倒窜入加氢原料缓冲罐,导致缓冲罐 超压爆炸着火。
/a/212693641_368279 /html/2017/12/20/news_537651.html
二、加强化工安全仪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江苏连云港“12·9”重大爆炸事故
二、加强化工安全仪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根据安全仪表功能失效产生的后果及风险,将安全仪表功能划分为不同的安 全完整性等级(SIL1-4,最高为4级)。不同等级安全仪表回路在设计、制造、 安装调试和操作维护方面技术要求不同。
一、基本概念介绍
安全仪表系统主要特点:
独立性:独立于其他过程控制系统(如DCS、PL等);
静态性:生产正常时处于休眠或静止状态;
二、加强化工安全仪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宜昌富升化工有限公司“2·19”较大燃爆事故
二、加强化工安全仪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从上述3起事故案例中,不难看出,安全仪表系统在化工生产过程 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当前面临的严峻问题:
危险与风险分析不足
在设计、 安装、操 作和维护 管理等全 生命周期
设计选型不当 冗余容错结构不合理 缺乏明确的检验测试周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