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达《金融学》(第4版)章节题库-第27章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圣才出品】
黄达《金融学》(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章节练习+模拟试题】金融发展与稳定机制【圣才出品】
黄达《金融学》(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章节练习+模拟试题】金融发展与稳定机制【圣才出品】第5篇金融发展与稳定机制第25章货币经济与实际经济1.研究经济的货币方面、金融方面,必须时时紧密联系经济的实际方面;或者说,对于经济的货币方面、金融方面,是作为经济整体中与实际方面不可分割的部分进行研究的。
学习这门课程后,你对这样的思路有怎样的领会?答:略。
2.两分法的分析框架在理论研究中被广泛地运用,但要具体运用却不太容易。
比如,什么是“名义”,什么是“实际”,你能时时事事都可分清吗?再如,什么是“货币方面”,什么是“金融方面”,你能清清楚楚地予以界定吗?不妨试试看。
答:略。
3.这是一个涉及“名义与实际”、“货币与实际”的问题:为什么微观主体的资产总和并非宏观经济体的总资产?答:名义与实际讲的是“一个”个体本身或“一个”集合本身的两个侧面——名义面和实际面;实际资产与货币资产构成的框架,则是存在于任一经济体——不论是微观经济行为主体还是宏观经济整体——之内的两个有紧密联系却又能清清楚楚加以区分的并存部分。
就微观经济行为主体来说,实际资产与货币资产这两者都是实实在在的资产,这两者的和构成总资产;而从宏观角度考察则是另一种情况。
一个经济体——一个封闭经济体模型,它的资产,它的财富,只是由实际资产构成,至于货币资产无论其数额如何大,那只是实际经济运行的润滑剂;它可以促进实际经济加速发展,但无论如何,却不能构成实际资产与实际财富的本身。
当存在金属货币时,用于货币的金属是实际财富。
但今天的货币,是用纸印制的,是账簿上记载的,是以电磁信号为载体的。
如果说它们的形成成本也构成财富,那么这种财富的量很微小,在一般的经济理论分析中可以略而不计。
颇能说明问题的一个最简单的事例就是,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是把货币供给量计入GDP的。
4.我们今天所讲的虚拟资本是承接马克思所论证的理论概念。
但我们今天所讲的虚拟资本,其范围只是马克思所讲的虚拟资本的一部分;而我们所承接的这一部分,较马克思的时代则有极大的发展。
黄达《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金融中介体系)【圣才出品】
第5章金融中介体系5.1 复习笔记一、金融中介及其包括的范围1.金融中介的定义与范围(1)金融中介定义金融中介是指从事各种金融活动的组织,也称金融中介机构或金融机构。
其基本功能就是在间接融资过程中作为连接资金需求者与资金盈余者的桥梁,促使资金从盈余者流向需求者,实现金融资源的重新配置。
(2)金融中介范围①在间接融资领域中,与资金余缺双方进行金融交易的金融中介有各种类型的银行。
②在直接融资领域中,为筹资者和投资者双方牵线搭桥,提供策划、咨询、承销、经纪服务的金融中介,包括投资银行、证券公司、证券经纪人、金融市场上的各种基金以及证券交易所。
③各种保险事业。
④从事信托、金融租赁、土地和房地产金融活动的机构。
2.金融中介的国际分类(1)联合国统计署的分类①按经济活动类型分类,把现今世界上的经济活动分成17个大类。
金融中介,是其中的一大类,包括的内容是:不包含保险和养老基金的金融中介机构;保险和养老基金;辅助性金融中介。
②按中心产品的分类,共分6大类。
金融产品属于服务性质的产品。
“金融中介、保险及辅助服务”包括的内容是:金融中介服务;投资银行服务;保险和养老基金服务;再保险服务;金融中介辅助服务;保险和养老基金辅助服务。
(2)国民核算体系SNA对金融业按机构的分类①中央银行;②其他存款公司;③其他金融中介机构,如投资银行;④金融辅助机构;⑤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
3.金融服务业的特点(1)金融资产比率极高在金融中介资产负债表中,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相比,具有其他产业不能比拟的极高比例。
(2)高负债率金融业务的自有资本与资金来源相比,所占比例过低。
一般企业的该比例要高许多。
(3)高风险产业高负债率决定了金融业务的高风险。
(4)政府的严格监管高风险和高负债率的特征决定了政府对其的严格监管。
(5)追求利润作为企业这是与一般产业的共同特征。
二、中国的金融中介体系我国目前形成了以银行体系(包括中央银行和各类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中介体系格局,具体如图5-1所示。
黄达《金融学》(第4版)章节题库-第26章 货币经济与实际经济【圣才出品】
第26章 货币经济与实际经济一、概念题1.货币中性答:货币中性是货币数量论一个基本命题的简述,即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只影响经济中的价格水平,不会影响就业、产出等实际变量。
有关货币中性的问题是理论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
传统的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量的增减只会导致一般物价水平同方向、同比例的变化,而不会带动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化,货币是中性的。
反之,如果货币因素能改变实际资源的配置,那么货币就是非中性的。
2.货币政策超中性答:货币政策超中性是旨在保持动态均衡的目标。
超中性的货币政策要求:货币数量增长(人口的增长,科技进步,经济增长都使实际货币需求增大);货币量增长率应与实际经济变量相适应,以求得资源配置的动态均衡。
3.货币非中性[上海交通大学2004研]答:货币非中性是与货币中性论相对立的关于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问题的一种理论。
货币非中性是指名义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能够引起相对价格和利率的变动,从而引起消费或投资方式的变化,进而改变经济中的实际变量。
这是因为,从短期来看,价格不可能立即随货币数量的变动而同比例的变动。
相反,各类价格会以不同的比率对某种货币变化做出反应,进而影响相对价格体系并对就业和产出产生影响。
更为重要的是,价格水平的变化会造成实际收入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分配的变化,价格的骤然下跌会导致债务人大批破产,对国民经济产生有害的影响。
短期货币非中性是凯恩斯主义货币理论的一个基本特点,这一特点产生于下述论断:在经济中存在大量失业的状况下,价格并不随货币数量的增加而同比例上涨,由此而造成的实际货币数量的增加将导致利率下跌,并因此而使投资和国民收入水平增长。
短期货币非中性也是现代货币主义者的基本信条,M·弗里德曼指出:在短期内,如5~10年间,货币变动会主动影响产出;另一方面,在几十年内,货币增长率则主要影响价格。
4.货币面纱论答:货币面纱论即认为货币对实际产出水平不产生影响的典型理论。
“面纱论”认为,货币对于实际经济过程来说,就像罩在人脸上的面纱,它的变动除了对价格产生影响外,并不会引起诸如储蓄、投资、经济增长等实际经济部门的变动。
黄达《金融学》(第4版)章节题库-第4章 金融范畴的形成与发展【圣才出品】
第4章 金融范畴的形成与发展一、概念题1.直接融资答:直接融资是指公司、企业在金融市场上从资金所有者那里直接融通货币资金,其方式是发行股票或债券。
股票或公司债券的发行者,售出股票、债券,取得货币资金;资金所有者,买进股票、债券,付出了货币资金。
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既扮演债务人角色又扮演债权人角色的中介者处于债权人和债务人、资金所有者和资金需要者之间,所以用直接融资或直接金融概括,以区别于间接融资。
2.单纯融资性商业票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4研]答:单纯融资性商业票据即金融票据,亦称“融通票据”“空票”,是不以商品交易为基础,专为融通资金而签发的一种票据。
它由当事人双方达成协议后产生,一方作为债权人签发票据,一方作为债务人表示承兑,出票人则于票据到期前把款项归还付款人,以备清偿。
融通票据有商人签发商人承兑、商人签发银行承兑和银行签发银行承兑几种形式。
此种票据不反映真实的物资周转,只为获取资金而签发;拟获得资金融通的公司或商号,须事先向承兑公司申请承兑信用额度,在其额度内开立以承兑公司为付款人的融通票据。
3.金融答:当货币的运动和信用的活动虽有多方面联系却终归保持着各自独立发展的过程时,这是两个范畴;而当两者密不可分地结合到一起,那么,与货币范畴和信用范畴存在的同时,又增加了一个由这两个范畴长期相互渗透所形成的新范畴。
这就是“金融”。
金融或可界定为:凡是既涉及货币,又涉及信用,以及以货币与信用结合为一体的形式生成、运作的所有交易行为的集合;换一个角度,也可以理解为:凡是涉及货币供给,银行与非银行信用,以证券交易为操作特征的投资,商业保险,以及以类似形式进行运作的所有交易行为的集合。
4.补偿贸易答:补偿贸易是指技术贸易、商品贸易和信贷结合的一种利用外资的形式,是国际信用的一种形式。
基本含义是,由外商直接提供或在信贷基础上提供机器设备或技术给本国企业,本国企业用该设备或技术生产的产品或其他产品,分期偿还进口设备或技术的价款和利息。
黄达《金融学》(第4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单选题1.在关于利率决定理论的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
[中央财经大学2019研] A.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B.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在分析长期利率趋势时更具有说服力C.IS-LM模型认为利率水平是由货币市场供求均衡决定的D.可贷资金理论是一种存量分析法【答案】A【解析】A项,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利率水平越高,人们越愿意存钱,从而投资减少。
B项,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更加重视货币因素对利率决定的影响,而货币供求受短期因素的扰动较大,故该理论在分析短期利率走势的变化时更具说服力。
C项,IS-LM模型将市场划分为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认为国民经济均衡是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出现均衡。
D 项,可贷资金理论是一种流量分析法,可贷资金的供给来自某一时期的储蓄流量和货币供给的增量,与利率水平正相关;借贷资金的需求则取决于同一时期的投资流量和人们希望保有的货币余额的变化,与利率水平负相关。
2.当一国同时处于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逆差时,应采用()的政策搭配。
[暨南大学2018研]A.紧缩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B.紧缩的货币政策和扩张的财政政策C.扩张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D.扩张的货币政策和扩张的财政政策【答案】A【解析】紧缩的货币政策主要适用于改善国际收支逆差,通过紧缩的财政政策来抑制国内的通货膨胀。
3.当()时,收益率曲线向下倾斜。
[暨南大学2018研]A.长期利率高于短期利率B.市场流动性缺乏C.投资者风险中性D.通货膨胀预期下降【答案】D【解析】收益率曲线是显示一组货币和信贷风险均相同,但期限不同的债券或其他金融工具收益率的曲线。
纵轴代表收益率,横轴则是距离到期的时间,根据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可得,若预期通货膨胀率下降,则市场预期未来的短期利率将会下降,此时收益率曲线是向下倾斜的。
4.可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指的是()。
[华中科技大学2017研]A.再贴现B.不动产信用控制C.公开市场业务D.存款准备金政策【答案】B【解析】货币政策工具包括:①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金率);②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预缴进口保证金等);③直接信用控制(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预缴进口保证金等);④间接信用控制(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⑤新的货币政策工具(MLF、PSL等)。
黄达《金融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2章~第14章【圣才出品】
第3篇货币均衡与宏观政策第12章利率的决定及作用12.1复习笔记一、利率及其种类1.利率及其系统利率是指在借贷期满所形成的利息额与借贷资本金的比率。
不同的利率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构成利率系统。
2.利率的种类(1)基准利率与无风险利率基准利率是指在整个金融市场上和整个利率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利率。
利率=机会成本补偿水平+风险溢价水平利率中用于补偿机会成本的部分往往是由无风险利率表示。
在市场经济中,基准利率是指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无风险利率。
由于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绝对无风险的投资,所以也无绝对无风险的利率;市场经济中,只有国债利率可用以代表无风险利率。
基准利率在实际中有不同表现,在西方,传统上曾指再贴现率;在我国,则指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存贷利率。
现在已有变化,各国不尽相同。
【例12.1】基准利率[山东大学2016金融硕士;西南大学2016金融硕士;中央财经大学2010研]答:基准利率是指在整个金融市场上和整个利率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利率,也叫中心利率。
在市场经济中,基准利率是指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无风险利率。
它的变化传递出央行银根紧缩与松动的信息,是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各国利率体系的核心,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性作用。
中央银行改变基准利率,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借款成本的高低,限制或鼓励信贷规模,从而影响其他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
因此,把握各种利率的变化趋势就要首先了解这种关键性利率的变动趋势。
在西方国家通常是指央行再贴现率或短期资金市场利率,如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
在我国,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对各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利率。
(2)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①定义:实际利率是指物价水平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名义利率是指包括补偿通货膨胀(包括通货紧缩)风险的利率。
②二者关系:名义利率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r=(1+i)(1+p)-1,其中,r 为名义利率,i 为实际利率,p 为借贷期内物价水平的变动率。
黄达《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信用、利息与信用形式)【圣才出品】
第3章信用、利息与信用形式3.1 复习笔记一、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1.信用的概念(1)定义:信用是借贷行为的总称,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的特殊运动形式。
(2)特点:信用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贷方有权取得利息,借方承担支付利息的义务。
(3)信用关系建立的三要素:由借贷双方构成的债权债务关系;价值做相向运动形成的时间差;保证债权债务关系确定的凭据——信用工具。
2.信用的产生从逻辑上推论,私有财产的出现是借贷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
从商品货币关系看,信用产生于商品交换之中,人类最早的信用活动起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信用与货币,都以私有为前提,它们产生的经济前提是同源的,但不具有逻辑的先后关系。
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自身就是一种信用关系的体现。
3.信用形式信用以实物借贷和货币借贷两种形式存在,前者在自然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后者主要是资本主义经济。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和提高,货币借贷成为信用最主要的形式。
二、利息1.利息的含义利息是货币所有者(或债权人)因贷出货币或者货币资本而从借款人(或债务人)那里获得的报酬。
利息对于债务人来说,是借入货币或者货币资本所付出的成本或代价。
利息从来源上看,是剩余价值或者利润的一部分,即利息是投资人让渡资本使用权而索要的补偿。
补偿由对机会成本的补偿和对风险的补偿这两部分组成。
2.利息的实质马克思论证了利息实质上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利润在贷放货币资产的资本家与从事产业经营的资本家之间的分割。
以剩余价值论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在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利息体现了贷放货币资本的资本家与从事产业经营的资本家共同占有剩余价值以及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3.收益的资本化(1)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①含义:无论贷出资金与否,利息都被看作是资金所有者理所当然的收入——可能取得或将会取得的收入。
②表现:利息率成为一个尺度,即如果利润率低于利率,则不应该投资。
③原因(马克思的观点):首先,利息是资本所有权的果实这种观念已得到广泛认同,一旦人们忽略借贷过程创造价值这个实质内容,而仅注意货币资本的所有权可带来利息这一联系,便会形成货币资本自身天然具有收益性的概念。
黄达《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金融体系结构)【圣才出品】
第10章金融体系结构10.1 复习笔记一、金融体系与金融功能1.金融体系金融体系的构成要素:(1)由货币制度所规范的货币流通。
由货币制度所规范的货币流通可以说是金融体系赖以展开的基座、平台。
(2)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是融资运作的两大领域。
人们常常把融资的两种形式——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分别与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挂钩:金融市场是直接融资领域;金融中介是间接融资领域。
这两者是构成金融体系实体的两个互补的部分。
金融体系是由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所构成。
(3)金融工具。
没有脱离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的金融工具;也没有不存在金融工具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
(4)金融制度和调控机制。
金融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是准公共产品。
因此,国家的管制框架就成为金融体系中一个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
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机构相互之间的关系,实际会涉及整个金融体系,是有关金融体系的全局问题。
2.金融功能20世纪90年代初,国外学界提出了金融功能分析框架。
金融功能观是指应当从功能而不是机构分析不同国度、不同时期的金融机构为什么大不相同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原因有两点:①金融功能比金融机构更为稳定;②机构的形式随功能而变化,机构之间的创新和竞争最终会导致金融系统执行各项功能的效率提高。
金融功能框架并非限于金融机构,更着眼于金融市场。
金融系统基本功能可分为六项:(1)在时间和空间上转移资源;(2)提供分散、转移和管理风险的途径;(3)提供清算和结算的途径以完结产品、服务和各种资产的交易;(4)提供了集中资本和股份分割的机制;(5)提供价格信息;(6)提供解决“激励”问题的方法。
二、金融体系的两种结构1.中介与市场对比的不同结构金融功能由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运作来实现。
但在现实世界中,在不同的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这两者在金融体系中的对比却有不同的格局。
例如,在美国的金融体系,资本市场非常发达,而在欧洲大陆很多国家,例如德国和法国,则是大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黄达《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圣才出品】
第24章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24.1 复习笔记一、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1.融资方式(1)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间接融资是指通过金融中介体系(主要是银行体系)筹措资金。
直接融资是借助资本市场工具(如债券、股票等)进行的筹资活动。
(2)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最常见的内源融资方式是留存收益投资,而外源融资既包括发行债券和股票等直接融资方式,也包括银行借款等间接融资方式。
企业在筹集资本的过程中,遵循着先内源融资后外源融资的基本顺序。
(3)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权益融资包括留存收益投资(内源融资)和股权融资(外源融资),债务融资包括借款融资(间接融资)和债券融资(直接融资)。
权益融资没有固定期限且企业所有权会发生转移,而债务融资有固定期限,企业的所有权不会转移至债权人。
2.影响企业融资方式的因素(1)资本成本资本成本作为企业筹措、运用长期资金所付出的代价,是影响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最主要因素。
为了实现最优资本结构,企业需要选择成本最小的融资组合。
资本成本可用绝对数或者相对数表示。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一般采用相对数。
①债务融资的资本成本a .企业的长期借款融资成本:企业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所支付的成本,主要包括利息和手续费等。
企业的长期借款融资成本C L 的计算公式为:()()11L L r t C L f ⨯⨯-=⨯-其中,L 为长期借款;r 为利率;f 为手续费率;t 为税率。
b .企业的长期债券融资成本: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发行债券筹资所支付的成本。
企业的长期债券融资成本C B 的计算公式为:()()11B B r t C P f ⨯⨯-=⨯-其中,B 为长期债券发行面额;r 为票面利率;P 为债券筹资额(根据发行价格);f 为发行费率;t 为税率。
c .长期借款融资成本和长期债券融资成本的区别长期借款融资获得的资金通常是借款合同中标明的面值,即未来要归还的本金。
发行长期债券获得的资金不一定等于债券面值,因为长期债券可以以溢价(发行价>面值)、平价(发行价=面值)和折价(发行价<面值)三种方式发行;相对于借款融资,债券融资面对的投资者相对分散,而且还有信用评级等因素,因此其发行利率通常较高。
黄达《金融学》(第4版)章节题库-第28章 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圣才出品】
第28章 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一、概念题1.金融脆弱性答:金融脆弱性简称“金融脆弱”,又称“金融内在脆弱性”。
金融脆弱是指风险积聚所形成的“状态”与稳定、坚固、不易受到破坏、摧毁相对的状态。
狭义的金融脆弱性是指金融业由于具有高负债经营的行业特点而容易失败。
广义的金融脆弱性泛指一切融资领域,包括金融机构融资和市场融资中的风险积聚。
2.金融风险答:金融风险是指潜在的损失可能性。
金融风险与金融脆弱性意义相近。
金融脆弱是指风险积聚所形成的状态。
金融风险概念既用于微观领域,也用于宏观领域。
金融脆弱性多用于对金融体系的讨论。
二、选择题1.金融危机的危害主要表现为( )。
A.金融机构经营困难B.财政负担加重C.货币政策效率降低D.出现债务紧缩效应【答案】ABCD【解析】金融危机发生会造成金融机构经营困难,收入减少,财政收入减少,同时政府投资也很大可能增加,从而造成财政负担加重。
通货存款比减少,货币乘数减小,货币政策效率降低。
金融危机之后的萧条阶段,银行信用必然过分紧缩。
2.金融自由化改革的核心内容有( )。
A.放松利率、汇率管制B.缩小指导性信贷计划实施范围C.减少金融机构审批限制,促进金融同业竞争D.发行直接融资工具,活跃证券市场【答案】ABCD【解析】金融自由化改革的核心内容主要有:①放松利率管制;②缩小指导性信贷计划实施范围;③减少金融机构审批限制,促进金融同业竞争;④发行直接融资工具,活跃证券市场;⑤放松对汇率和资本流动的限制。
3.用于观察金融部门脆弱性的指标有( )。
A.短期债务与外汇储备比例B.经常项目逆差数额C.预算赤字数额D.短期资本占资本流入的比例【答案】ABCD【解析】用以反映金融部门正趋于脆弱的指标有:①短期债务与外汇储备比例失调;②巨额经常项目逆差;③预算赤字大;④资本流入的组成中,短期资本比例过高;⑤汇率定值过高,如本币实际汇率连续12个月高于历史平均水平10%以上;⑥货币供应量迅速增加;⑦通货膨胀率在10个月内的平均水平高于历史平均水平8%以上;⑧M2对官方储备比率连续12个月上升后急速下降;⑨高利率等。
黄达《金融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二十章至第二十四章【圣才出品】
第20章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20.1复习笔记一、与金融紧密联系的一些财政概念1.赤字的口径财政的赤字就是财政支出超出财政收入的部分。
但对政府债务收入是否计入财政收入,以及债务的清偿是否计入财政支出之中而使赤字有不同的口径。
计与不计,使赤字基本上有两种口径:(1)财政赤字=经常性财政支出-经常性财政收入经常性收入主要是指税和费的征收收入;经常性支出主要指对政府、军队、文教卫生、经济建设的拨款。
项目的特点是不以“归还”和“付息”为条件。
(2)财政赤字=(经常性财政支出+债务还本付息支出)-(经常性财政收入+债务收入)(3)IMF的口径财政赤字=(财政支出+净增贷款)-(财政收入+补助总额)财政收入包括税收和非税的各种传统财政收入项目以及出售固定资产和股票等资本性收入(capital revenue);补助(grant)则指来自国内外的无偿补助收入。
财政支出包括行政、国防、文教卫生、社会福利、经济服务、对国内外的补助等传统支出项目以及获取固定资产和股票等资本性支出(capital expenditure),净增贷款指本期对国内外提供的贷款数额与贷款回收数额之间的差额。
2.账面赤字和隐蔽赤字隐蔽赤字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虚收”;另一方面是应由财政安排的支出但并未安排却由银行以扩大信贷途径解决的部分。
所谓“虚收”,并不是指财政没有收入而在账面上假造收入。
它是实实在在的财政收入,但从经济过程的实质来说是“虚假”的。
虚收实支的隐蔽赤字与公开赤字在性质上并无不同,都意味着财政支大于收而不得不靠扩大货币供给来弥补,从而造成货币流相对于市场供给流偏大。
赤字不论是公开还是隐蔽,对扩大货币供给的压力,在性质上没有区别。
3.预算外及制度外预算外资金的性质,是指属于不纳入国家预算的一种财政性资金。
严格意义上的预算外资金,是指按国家财政制度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的、允许地方财政部门和由预算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自收自支的资金。
黄达《金融学》(第4版)-考研真题精选-判断题和概念题【圣才出品】
考研真题精选三、判断题1.根据货币投机需求,当利率高于其正常水平时,人民持有货币而非债券。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0研]【答案】×【解析】凯恩斯的货币投机需求认为,随着利率i的上升,货币的机会成本增加(持有货币相对于持有债券变得更加昂贵),货币需求下降。
2.贴现是票据持有人为了取得存款现款,将尚未到期的各种票据向中央银行换取现金的行为。
( )[四川大学2016研]【答案】×【解析】贴现是票据持有人为了取得存款现款,将尚未到期的各种票据向商业银行换取现金的行为。
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将已同客户办理过贴现的未到期的商业票据提交中央银行并要求付给现款的一种行为。
3.结构型通货膨胀表现为一些经济部门因供不应求出现物价上涨,另一些经济部门供过于求物价下跌,但是价格总水平呈上涨趋势。
( )[四川大学2016研]【答案】×【解析】结构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需求转移、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不平衡或世界通货膨胀率的变化,一个部门的工资、物价上升会引起另一个部门工资、物价的同比例上升,结果是引起物价总水平普遍而持续地上涨。
4.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就是银行的资金运用。
( )[四川大学2016研]【答案】√【解析】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指将自己通过负债业务所聚集的货币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是取得收益的主要途径。
5.在证券市场上,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品种的多样化对宏观经济政策导致的投资风险加以分散。
( )[四川大学2016研]【答案】×【解析】投资者可以通过增加证券的种类来分散甚至消除非系统性风险,宏观经济政策导致的投资风险属于系统性风险,以同样的方式对所有证券的收益产生影响,所以无法通过分散投资消除。
6.场外交易市场是在证券交易所之外进行证券交易的场所。
场外交易由交易双方协商定价,既可以通过证券商的柜台交易,也可以通过面谈、传真、电报等方式进行。
( )[四川大学2015研]【答案】√【解析】场外交易可以通过交易商或经纪人,也可以由客户直接进行;场外交易一般由双方协商议定价格,不同于交易所采取的竞价制度。
金融学(第二版)_精编版_(货币银行学(第四版))_编著_黄达_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钱、货币、通货、现金是一回事吗?银行卡是货币吗?答:(1)钱、货币、通货、现金不是一回事,虽然其内容有所重叠,但这几个概念之间是有区别的。
钱是人们对货币的俗称。
经济学中被称为货币的东西,就是在日常人们生活中被称为钱的东西。
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在商品劳务交易中或债务清偿中被社会普遍接受的东西。
通货即流通中的货币,指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货币。
现金就是指家庭个人、工商企业、政府部门所拥有的现钞,包括纸币现钞、硬币现钞。
现金是货币的一部分,这部分货币的流动性强,使用频率高,对人们日常消费影响大。
(2)银行卡亦称“塑料货币”,是由银行发行,供客户办理存取款等业务的新型服务工具的总称,包括信用卡、支票卡、记账卡、自动出纳机卡、灵光卡等。
各种银行卡是用塑料制作的,可用于存取款和转账支付。
现在,特别在西方发达国家,各种银行卡正逐步取代现钞和支票,成为经济生活中广泛运用的支付工具。
因此,在现代社会银行卡也属于货币。
2.社会经济生活中为什么离不开货币?为什么自古至今,人们又往往把金钱看作是万恶之源?答:(1)社会经济生活离不开货币,货币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客观必然性。
物物交换的局限性要求有某种商品充当共同的、一般的等价物,而金银的特性决定其成为货币的天然材料。
作为货币的金银等贵金属,便于携带、铸造和分割,大大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形态不断发生变化。
经历了实物货币阶段、贵金属货币阶段、代用货币阶段和信用货币阶段。
当今货币正朝着专门化、无体化、扩张化、电子化的趋势发展。
但不管货币的具体形态如何,都是媒介商品经济所必需的。
货币节省了社会劳动,促进了市场经济的有效率的发展。
对货币的使用是实现市场对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条件,也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一种货币经济:货币方便了市场交换,提高了市场效率;货币保证了社会需求的实现,促进了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
黄达《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圣才出品】
第27章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27.1 复习笔记一、金融与经济增长1.金融与经济发展概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初的20年,西方主流的经济发展理论与金融理论基本上是相互分离的。
从20世纪60年代起,一批经济学家先是肯定金融发展对于一国的经济增长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随后又论证了金融部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并指出:发展中国家存在广泛的“金融压抑”现象,从而制约了经济增长。
所以发展中国家应将金融自由化、金融深化作为发展政策的核心。
自此,发展中国家先后推开了以金融发展为目标的金融体制改革。
同时发达国家也相继放松金融管制。
一场在全球范围内的金融自由化运动迅速扩展。
2.金融发展的含义金融发展(financial development),作为一个专用术语,按照戈德史密斯的解释,是指金融结构的变化。
金融结构包括金融工具的结构和金融机构的结构两个方面;不同类型的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组合在一起,构成不同特征的金融结构。
一般来说,金融工具的数量、种类、先进程度,以及金融机构的数量、种类、效率等的组合,形成发展程度高低不同的金融结构。
金融发展程度越高,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数量、种类就越多,金融的效率就越高。
3.衡量金融发展的基本指标对于金融发展的程度,一是根据对金融发展的释义,通过对金融结构状态的数量指标来度量;二是通过金融发展状态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指标来度量。
(1)金融内部结构指标①主要金融资产占全部金融资产的比重;②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与非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之比率;③在非金融机构发行的主要金融工具中,由金融机构持有的份额;④主要金融机构相对规模;⑤各类金融机构的资产之和分别占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的比率;⑥非金融部门的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的对比;⑦国内部门和外国贷款人在各类债券和股票中的相对规模。
(2)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指标①金融相关率: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该国经济活动总量的比值;②货币化率:通过货币进行交换的商品与服务的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黄达《金融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一章至第五章【圣才出品】
第1篇货币、信用与金融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1复习笔记一、初识货币对外交往中的货币(外汇):对于任一国家的居民,相对于其本国的货币,也把一切外国的货币称为外汇。
货币流通体系:以个人、企业、机关团体、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中心的货币收支及对外货币收支构成国民经济的五大货币收支系统,这些收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不可割裂的货币流通活动总和。
二、货币的起源研究货币的起源问题就是研究货币的产生问题,关于货币的起源或货币产生的理论可以归纳为三类。
1.马克思对货币起源的论证(1)价值及其形式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商品理论,任何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
商品首先必须是有用物,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质上各不相同,但所含的价值是同质的。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都是同质的,所以不同商品可以通过彼此体内凝结的不同劳动量即价值量进行衡量、对比。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货币理论中讲到商品有两个属性,相应的也有两种表现形式,即使用价值形式和价值形式。
商品的使用价值形式就是商品的自然形式,人们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
商品的价值形式就是商品的交换价值,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表现出来。
为了弄清货币的起源和本质,需要结合商品交换发展的历史进程,分析价值形式发展的过程。
(2)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价值形式的发展是同商品交换的发展历程相适应的。
它经历了简单的价值形式(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四个阶段。
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的完成形式,也是货币产生的阶段。
货币产生后,整个商品世界分为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商品,它们作为特殊的使用价值存在,要求转化为价值;另一极是货币,它直接作为价值的化身而存在,随时可以转化为任何一种有特殊使用价值的商品。
2.从交易的社会成本角度比较物物交易与通过货币的交易经济行为的演化与交易成本有紧密的联系,演化的方向总是从交易成本较高的趋向交易成本较低的。
黄达金融学题库(完整版)
黄达《货币银行学》题库说明1、本题库是由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理论教研室承担的校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货币银行学》课程考核改革方案的研究”成果的组成部分。
2、题库以教育部确定的面向21世纪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货币银行学》(第二版)为蓝本,该教材由我国著名金融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黄达教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该教材于1997年、2002年分别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优秀教材一等奖,是当前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的权威性教材。
3、本题库的命题原则是:立足于考核学生对《货币银行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等的综合运用能力。
为此,题库的题型灵活多样,覆盖面宽广,按照章节命题,突出试题的客观性,以减少教师授课时的随意性,保证该课程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题库的主观性试题所占的比重不大,所列论述题主要供参考使用,给任课教师一定的自主性,使他们能够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自主出一些针对性强的试题,增强期末考试试题的检验功能。
4、本题库的题量充足,有填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计算、简答和论述共7种题型,按照《货币银行学》教材的17章内容的先后次序编列。
除了第十四章因内容较少,命题数量受到限制外,其余各章至少有15道填空题、15道单项选择题、10道多项选择题、10道判断正误题、5道简答题和2道论述题,可以出计算题的章节至少有2道计算题。
客观题附有标准答案,主观题附有参考答案。
本题库主要供期末笔考教研室统一组题和流水评卷时使用。
5、本题库是开放式试题库,由于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题库试题不可能一成不变,而需要不断更新。
主要渠道一是将各任课教师的自主性命题不断纳入题库,逐渐增加题库容量;二是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一般每2年进行一次,吐故纳新;三是在教材修改时及时调整。
在本题库设计编写过程中,黄达教授主编的《货币银行学》第三版正在修订,新教材有望在明年出版,为使题库与教材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届时本题库也将根据新教材进行全面修订。
《黄达《金融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下载
24.2 课后 习题详解
25.1 复习 笔记
25.2 课后 习题详解
第5篇 金融发展与稳定机制
第26章 货币经济 与实际经济
第27章 金融发展 与经济增长
第28章 金融脆弱 性与金融危机
第29章 金融监管
26.1 复习 笔记
26.2 课后 习题详解
27.1 复习 笔记
27.2 课后 习题详解
8.1 复习笔 记
8.2 课后习 题详解
9.1 复习笔 记
9.2 课后习 题详解
10.1 复习 笔记
10.2 课后 习题详解
11.1 复习 笔记
11.2 课后 习题详解
第3篇 货币均衡与宏观政策
01
第12章 利率的决 定及作用
02
第13章 货币需求
03
第14章 现代货币 的创造机 制
04
14.1 复习 笔记
14.2 课后 习题详解
15.1 复习 笔记
15.2 课后 习题详解
16.1 复习 笔记
16.2 课后 习题详解
17.1 复习 笔记
17.2 课后 习题详解
18.1 复习 笔记
18.2 课后 习题详解
19.1 复习 笔记
19.2 课后 习题详解
20.1 复习 笔记
20.2 课后 习题详解
28.1 复习 笔记
28.2 课后 习题详解
29.1 复习 笔记
29.2 课后 习题详解
读书笔记
谢谢观看
第15章 货币供给
06
第17章 开放经济 的均衡
05
第16章 货币均衡 与总供求
第18章 通货膨胀 与通货紧缩
第19章 货币政策
黄达《金融学》(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章节练习+模拟试题】金融体系结构【圣才出品】
黄达《⾦融学》(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章节练习+模拟试题】⾦融体系结构【圣才出品】第9章资本市场1.在资本市场上,企业是直接在⼀级市场上筹集资⾦,那为什么还必须同时有⼆级市场的存在和充分发展?答:(1)⼀级市场,是组织证券发⾏的市场。
凡新公司成⽴发⾏股票,⽼公司增资发⾏股票,政府及⼯商企业发⾏债券等,都构成发⾏市场的活动。
在发⾏市场上,发⾏⼈或者⾃⼰直接,或者借助中介机构的帮助发⾏证券。
由于中介机构有丰富的经验和⼤量信息,绝⼤多数的证券发⾏均通过它们完成。
发⾏市场通常⽆固定场所,是⼀个⽆形的市场。
发⾏市场在发挥融资功能的同时,还发挥价值发现与信息传递的功能。
好的发⾏市场能够相对准确地确定⾦融资产价值。
(2)⼆级市场,是对已经发⾏的证券进⾏交易的市场。
当股东想转让股票或债券持有⼈想将未到期债券提前变现时,均需在流通市场上寻找买主。
当希望将资⾦投资于股票或者债券等长期⾦融⼯具的⼈想进⾏此类投资时,可以进⼊流通市场,从希望提前变现的⼈⼿⾥购买尚未到期的证券,实现投资。
股票流通市场的主要场所是证券交易所,但也有场外市场;债券⼆级市场则主要以场外市场为主。
流通市场最重要的功能在于实现⾦融资产的流动性。
如果没有流通市场,许多长期融资将⽆法完成。
流通市场同样具有价值确定的功能。
(3)⼀级市场与⼆级市场有着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
⼀级市场是⼆级市场存在的前提,没有证券发⾏,⾃然谈不上证券的再买卖;有了发⾏市场,还必须有⼆级市场,否则,新发⾏的证券就会由于缺乏流动性⽽难以推销,从⽽导致⼀级市场萎缩以致⽆法存在。
另外,如果⼀级市场价值发现功能较弱,也会影响⼆级市场的价值发现的效果。
例如,由于种种原因使⼀级市场定价普遍偏低时,会促使⼆级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加⼤,助长过度投机,不利于市场正常发展。
2.为什么债券发⾏如此看重信⽤评级?答:公司债发⾏⼈的资信状况千差万别,公司债的风险也远远⾼于政府债券。
因此,公司债券的发⾏与交易⼀般需要先通过权威的、绝对中⽴的信⽤评级机构进⾏评级,然后再进⼊市场交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7章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一、概念题
1.贷款损失拨备覆盖率
答:贷款损失拨备覆盖率是指拨备占不良贷款的比例,该比率越高,银行运营的安全性越强。
拨备是指商业银行根据“一逾两呆”“五级分类”或更严格的“十二级分类”方法来估计贷款资产中的不良贷款比率,并根据成为坏账的风险高低计提的准备金。
贷款损失拨备覆盖率计算公式为:贷款损失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余额/损失贷款余额。
它是衡量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的一个重要指标,反映了商业银行对贷款损失的弥补能力和对贷款风险的防范能力。
由于各家银行计提标准不尽相同,因此不同银行间的拨备覆盖率可比性不强,投资者应更多关注具体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覆盖率与自身历史数据的比较,看是否改善或恶化。
当不良贷款率上升时,计提的拨备也会上升,银行利润就会下降;相反,不良贷款率下降会减轻银行计提拨备的压力,对利润就会有积极贡献。
鉴于此,有时银行也会通过改变计提拨备的标准来调节利润,投资者可能会发现银行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计提出现不正常的快速下降而制造出“虚假”利润增长。
2.金融压抑
答:金融压抑指一国的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市场机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经济生活中存在过多的金融管制措施,而受到压制的金融反过来又阻滞着经济的成长和发展。
“金融压抑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Ronald Mckinnon)提出的一种理论,揭示的是发展中国家存在的政府当局对金融得过分干预,严格管制(人为压制)利率和汇率,
政府又不能有效地抵制通货膨胀,从而制约经济发展,经济落后反过来又进一步采取金融压抑措施,形成恶性循环的现象。
金融压抑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金融市场发展不够、金融商品较少、居民储蓄率高、利率管制、实行选择性的信贷政策、对金融机构进行严格管理以及人为高估本国汇率提升本国币值等。
3.金融发展
答:金融发展指金融交易规模的扩大和金融产业的高度化过程带来金融效率的提高。
体现为金融压制的消除、金融结构的改善,即金融工具的创新和金融机构适应经济发展的多样化。
其量的方面(规模)可以以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的比率(金融相关比率)等指标来衡量。
质的方面(效率)可以以实际利率、金融工具与经济部门的分类组合(金融相关矩阵),各部门的资金流量表的合并(金融交易矩阵)和融资成本率等指标来衡量。
经济主体为追逐潜在收益而进行的金融创新(包括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金融发展的根本动力。
金融发展的一般规律是金融相关比率趋于提高。
4.金融同质化
答:金融同质化是指所有的金融机构正在提供同质的或类似的产品与服务。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原先普遍推行的业务日益交叉,走向多样化和综合化的结果。
金融同质化的途径有三种:①直接开办其他金融机构所经营的业务。
②通过收购、合并或成立附属公司的做法,互相渗入对方的营业领域。
③通过金融创新绕过管制,向顾客提供原来只由竞争对手所经营的产品与服务。
目前,金融同质化已成为美国、英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的共同现象,它反映了金融机构对各种管制的不满及其追求全面服务的强烈愿望,有
5.金融相关率
答:金融相关率是指某一时期一国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该国经济活动总量的比值。
金融资产包括:非金融部门发行的金融工具(股票、债券及各种信贷凭证);金融部门,即中央银行、存款银行、清算机构、保险组织和二级金融交易中介发行的金融工具(通货与活期存款、居民储蓄、保险单等)和国外部门的金融工具等。
经济活动总量,在实际统计时,常常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来表示。
6.金融生态
答:从狭义上讲,是指金融基础设施及其运行状况;从广义上讲,是指金融体系运行的外部环境,是影响金融体系生存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地理、人口等一切与金融运行相关的方面。
完善的金融生态环境是维护金融稳定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障。
一般地,金融生态就是指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包括法律、社会信用体系、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企业改革的进展及银企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金融生态的改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建立良好的法律和执法体系;②加快企业客户的市场化改革;③完善社会信用体系;④提高审计、会计、信息披露等标准;⑤要提升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水平。
二、选择题
1.以下改革措施当中,不属于金融深化的范畴的是( )。
A.取消利率上限,以减少通货膨胀
B.放松汇率限制以减少高估货币对出口的打击
C.统一并减少金融工具的种类
D.允许金融机构之间开展竞争
【答案】C
【解析】金融深化是指一个国家的金融和经济发展之间呈现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状态,其具体表现为:①取消利率上限,以减少通货膨胀;②放松汇率限制以减少高估货币对出口的打击;③允许金融机构之间开展竞争等。
2.在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实践中,被视为成功范例的国家是( )。
A.韩国
B.阿根廷
C.智利
D.新西兰
【答案】D
【解析】金融自由化指政府放弃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过度干预,并放松对利率和汇率的严格管制,使利率和汇率成为反映资金供求和外汇供求对比变化的信号,从而有利于增加储蓄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在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实践中,新西兰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3.下列属于金融抑制的有( )。
A.对存贷款利率及汇率水平进行管制
B.对商品价格进行管制
C.对金融市场业务的隔离
D.对国外资本的进入进行限制
【答案】ACD
【解析】金融抑制是指由于政府对金融实行过分干预和管制,人为压低利率和汇率并强行配给信贷,造成金融体系与实际经济同时呆滞落后的现象,金融压制使金融和经济发展之间出现相互制约的恶性循环。
金融抑制针对的是金融市场,因此,B项不符合题意。
4.金融自由化的主要内容有( )。
A.放松利率管制
B.发行直接融资工具
C.放松汇率限制
D.缩减指导性信贷计划
【答案】ABCD
【解析】金融自由化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实现完全的利率和汇率的自由化、市场化;
②改变境内外金融市场的分离状态,对外开放金融市场,实行外汇交易自由化等等。
三、判断题
1.金融发展决定经济发展。
( )。
【答案】×
【解析】金融发展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但不能说金融发展决定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
2.以“金融深化”为主题的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减少金融机构审批限制以促进金融同业竞争。
( )
【答案】√
【解析】通过金融自由化政策、金融深化政策来促进金融部门自身的发展,进而促进经济增长,改革核心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放松利率管制。
②缩小指导性信贷计划实施范围。
③减少金融机构审批限制,促进金融同业竞争。
④发行直接融资工具,活跃证券市场。
⑤放松对汇率和资本流动的限制。
3.发达国家的企业主要依靠内部积累融资。
( )
【答案】×
【解析】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发达,企业可以直接从市场上融资,而不是主要依靠内部融资。
4.金融机构从集团化向单一结构方向发展是金融机构创新的主要表现之一。
( )
【答案】×
【解析】随着金融机构创新的进行,金融机构逐渐从单一结构向集团化发展。
5.解除金融压制,促进金融深化,是发展经济繁荣金融的必要条件。
( )
【答案】√
【解析】麦金农和肖认为,金融压抑(压制)政策所带来的金融萎缩严重制约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