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监测方案

合集下载

边坡工程变形监测技术方案

边坡工程变形监测技术方案

边坡工程变形监测技术方案1. 前言边坡工程是指地质灾害治理中对山体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进行防治的工程性措施。

边坡工程在进行构筑时,需要对边坡的变形进行监测,以保障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边坡工程变形监测技术方案十分重要。

本文将对边坡工程变形监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为边坡工程变形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2. 边坡工程变形监测概述边坡工程变形监测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对边坡的变形情况进行实时或定期监测,以及时发现并处理边坡工程的问题,确保边坡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般来说,边坡工程变形监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水平位移监测:对边坡工程水平方向的位移进行监测,及时发现边坡的侧向位移情况。

(2)垂直位移监测:对边坡工程垂直方向的位移进行监测,及时发现边坡的垂直位移情况。

(3)变形速率监测:对边坡工程的变形速率进行监测,了解边坡变形的速度情况。

(4)裂缝监测:对边坡工程的裂缝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边坡的裂缝问题。

3. 边坡工程变形监测技术方案在边坡工程变形监测中,常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全站仪监测技术、GPS监测技术、遥感监测技术、振动监测技术等。

下面将分别对这些技术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1)全站仪监测技术全站仪是一种测量仪器,可以测量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适用于边坡工程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测。

全站仪监测技术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 设置全站仪:首先在测量点附近设置好全站仪,进行水平校准和垂直校准。

② 观测目标:使用全站仪对边坡工程的监测点进行观测,记录下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

③ 数据处理:将观测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边坡工程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情况。

全站仪监测技术能够实现边坡工程的实时监测,具有响应速度快、准确度高、数据处理简便等优点。

(2)GPS监测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是一种通过卫星信号进行位置测量的技术,适用于边坡工程的水平位移监测。

GPS监测技术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 设置GPS测量点:在边坡工程的监测点附近设置好GPS测量点,确保能够接收到卫星信号。

基坑变形监测工程方案

基坑变形监测工程方案

基坑变形监测工程方案一、监测的内容基坑变形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基坑周边的地表沉降、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地下水位的变化和基坑周边建筑物的变形等。

在监测时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全面的监测,以及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1. 地表沉降监测地表沉降可以通过水准仪、全站仪或GPS进行监测。

监测站点应根据基坑的布置情况,合理设置在基坑周边并延伸至一定范围的地表上。

监测的频次应根据基坑施工工况和地质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 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监测基坑支护结构主要包括钢支撑、深基坑墙、桩墙等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形。

可以通过支撑位移仪、变形测斜仪、钢筋应变计等仪器设备进行监测。

3. 地下水位的变化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基坑的稳定性,因此需要对地下水位进行监测。

监测可以采用水位计、水压计等仪器设备,实时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4. 基坑周边建筑物的变形监测基坑施工可能会对周边建筑物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对周边建筑物的变形进行监测。

可以使用倾斜仪、位移计等仪器设备进行监测。

二、监测方法基坑变形监测的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监测方法和新技术监测方法。

传统监测方法主要包括水准测量、测斜测量、倾斜测量、测量等方法;新技术监测方法主要包括全站仪测量、GPS 监测、激光扫描监测、遥感监测等方法。

在实际监测中需要根据基坑的特点和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

三、监测仪器设备基坑变形监测需要使用一系列仪器设备进行监测,包括水准仪、全站仪、GPS、支撑位移仪、变形测斜仪、水位计、水压计、倾斜仪、位移计等仪器设备。

在选用仪器设备时需要考虑其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需要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

四、监测周期基坑变形监测的周期需要根据基坑的施工工况和地质情况进行合理设置。

一般来说,基坑变形监测的周期应该是连续不断的,并且需要根据监测数据的变化情况进行调整监测周期。

五、实施方案基坑变形监测的实施方案主要包括监测方案的制定、监测点的设置、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以及监测报告的编制等内容。

桥梁工程变形监测方案

桥梁工程变形监测方案

桥梁工程变形监测方案一、引言桥梁是现代城市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其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于保障交通运输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桥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疲劳、老化以及外部荷载的作用,往往会引起一定程度的变形,严重的甚至导致桥梁结构失稳和倒塌。

因此,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桥梁中存在的变形问题,必须进行有效的变形监测。

二、变形监测技术目前,桥梁变形监测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技术:激光测距仪监测技术、红外线测温技术、GPS技术、网络监测技术和传感器监测技术。

1.激光测距仪监测技术:该技术通过激光测距仪对桥梁各个部位进行扫描,并根据扫描数据计算出相应部位的变形情况。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测量精度高,可以实时监测桥梁的变形情况,缺点是设备成本较高。

2.红外线测温技术:该技术利用红外线测温仪对桥梁结构进行扫描,通过测量不同部位的温度差异来判断桥梁的变形情况。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设备成本较低,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缺点是测量精度相对较低。

3.GPS技术:该技术通过GPS接收器对桥梁的位置进行定位,并通过多次测量来判断桥梁结构的变形情况。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测量范围广,可以在大范围内进行监测,缺点是精度相对较差。

4.网络监测技术:该技术通过在桥梁结构上设置传感器,实时监测桥梁各个部位的变形情况,并将监测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监测中心进行分析。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实时监测能力强,缺点是设备成本较高。

5.传感器监测技术:该技术通过在桥梁结构上设置传感器来实时监测桥梁的变形情况。

传感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类型,如应变传感器、挠度传感器等。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监测范围广,精度高,缺点是设备成本较高。

根据以上介绍的变形监测技术,可以综合使用多种技术来监测桥梁的变形情况,以提高监测的准确度和实时性。

具体的监测方案如下:1.在桥梁结构的不同部位设置合适的监测仪器,如激光测距仪、红外线测温仪、GPS接收器和传感器。

2.选择合适的监测时间间隔,对桥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测,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桥梁的变形问题。

工程的变形监测方案

工程的变形监测方案

工程的变形监测方案1. 背景及意义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工程变形监测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对工程进行变形监测可以及时了解工程稳定性和安全性,保障工程质量,避免灾难事故的发生。

工程变形监测方案是指对工程变形进行监测,采集和分析数据,对工程进行安全评估和风险分析的一项重要工作。

因此,制定合理、科学的工程变形监测方案对工程的稳定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 监测对象在工程变形监测方案中,首先需要明确监测对象。

监测对象包括土木工程、建筑物、桥梁、隧道、水利工程等。

根据不同的监测对象,监测方案中的监测手段和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3. 变形监测手段在工程变形监测方案中,变形监测手段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目前,常见的变形监测手段包括激光测距仪、全站仪、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INSAR(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等。

这些监测手段具有精度高、监测范围广、操作简单等特点,可以为工程变形监测提供有力支持。

4. 监测方法对于不同的监测对象,需要采用不同的监测方法。

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静态监测和动态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工程变形监测。

静态监测是指通过定点监测,采集工程各个部位的变形信息,以实现全方位的监测。

动态监测则是指采用实时监测,利用传感器等设备监测工程的变形情况。

通过静态和动态监测相结合,可以全面了解工程的变形情况,提高监测数据的精度和准确性。

5. 数据采集和分析数据采集和分析是工程变形监测方案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变形监测中,需要通过监测手段采集大量的变形数据,并进行精确的数据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了解工程的变形情况,判断工程的安全状态,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和应对措施。

6. 存储和管理在工程变形监测方案中,对于采集到的大量数据需要进行合理的存储和管理。

这样可以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使用。

同时,通过对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可以形成完整的监测报告,为工程的安全评估和风险分析提供重要依据。

7. 安全评估和风险分析在工程变形监测方案中,安全评估和风险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变形监测方案

变形监测方案

变形监测方案
目录
1. 概述
1.1 变形监测方案的重要性
1.2 变形监测方案的基本原则
2. 实施步骤
2.1 初步调研
2.2 制定监测方案
2.3 选择合适的监测工具
2.4 实施监测
2.5 分析监测数据
2.6 调整和优化方案
3. 成功案例分析
4. 结论
概述
变形监测方案是指针对特定目标进行监测和分析,以及提出相关改进策略的一套系统性方案。

在各行各业,变形监测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组织及时发现问题、预防风险,并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变形监测方案的制定需要基于一定的原则,包括全面性、精准性、可操作性和持续性等。

只有确保监测方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才能真正实现预防和提升的目的。

实施步骤
在制定变形监测方案时,需要经历一系列的步骤。

首先是进行初步调研,了解目标需求和现实情况;然后是制定具体的监测方案,明确监测的目标和指标;接着是选择合适的监测工具,保障监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随后是实施监测,收集数据;再之后是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和改进方向;最后是根据分析结果调整和优化监测方
案,形成良性循环。

成功案例分析
通过对一些成功的变形监测方案案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些方
案的制定和实施都经过了严谨的步骤和科学的思考,在不断调整和优
化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这些成功案例为其他组织提供了宝贵
的借鉴和参考。

结论
变形监测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注重科学性
和实用性,经过严密的步骤和细致的思考。

只有做好了变形监测方案,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预防风险,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道路桥梁工程变形监测方案

道路桥梁工程变形监测方案

道路桥梁工程变形监测方案1.引言道路桥梁工程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车辆荷载、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结构的变形和损坏。

因此,对道路桥梁工程的变形进行监测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及时发现结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维护和修复措施,以保障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本文将针对道路桥梁工程变形监测的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2. 变形监测技术及方法2.1 常用的监测技术(1)位移监测技术利用GPS、全站仪、测斜仪等设备,对桥梁结构的水平和垂直位移进行实时监测,以判断结构是否存在变形。

(2)应变监测技术利用应变片、应变计等设备,对桥梁结构的应变进行监测,从而判断结构是否存在应力集中或裂缝的情况。

(3)振动监测技术利用加速度计、振动传感器等设备,对桥梁结构的振动情况进行监测,以判断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声波监测技术利用声波传感器和声波分析仪,对桥梁结构的声波传播情况进行监测,以判断结构内部是否存在裂缝或空洞。

2.2 监测方法(1)现场监测定期派专业人员到桥梁现场,利用各种监测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记录监测数据和情况。

(2)远程监测利用网络、卫星通信等技术,将监测设备连接至远程监测中心,实现对桥梁结构的远程实时监测和数据传输。

3. 变形监测方案3.1 监测目标根据桥梁结构的特点和使用环境,确定监测的主要目标和重点部位,包括主塔、主梁、支座、桥面和桥墩等结构元素。

3.2 监测方案(1)位移监测方案采用GPS、全站仪、激光测距仪等设备,对桥梁结构的水平和垂直位移进行实时监测,主要监测桥面变形情况和主梁的竖向变形情况。

(2)应变监测方案采用应变片和应变计等设备,对主梁、桥梁支座等关键部位进行应变监测,以判断结构是否存在应力集中或裂缝的情况。

(3)振动监测方案采用加速度计、振动传感器等设备,对桥梁结构的振动情况进行监测,以判断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声波监测方案采用声波传感器和声波分析仪,对桥梁结构的声波传播情况进行监测,以判断结构内部是否存在裂缝或空洞。

变形监测工程施工方案

变形监测工程施工方案

变形监测工程施工方案1. 项目背景变形监测工程是指为了观测和记录土地、建筑物、桥梁、隧道、水利工程等工程物体在受力或受外部因素影响时产生的形变变化,及时发现并研究工程物体的形变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工程的安全。

变形监测工程是土木工程领域的重要内容,对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变形监测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和讨论。

2. 工程范围变形监测工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土建结构的变形监测、地下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地表沉降监测、边坡和河岸的变形监测、管线和电缆的变形监测等。

需要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对变形监测工程的范围进行具体确定,并组织相应的监测方案和工艺设计。

3. 工程方法变形监测工程的方法通常包括传统的地面测量和现代化的无人机、激光雷达、卫星定位等高新技术手段。

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并进行相应的监测点设置和数据采集。

传统地面测量主要包括水准测量、测角测量、距离测量等方法,适用于一些无法使用高新技术手段的场合。

无人机、激光雷达等现代化技术则可以实现对大范围、多角度的监测,并具有高效、精准的特点。

4. 监测点设置在进行变形监测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合理设置监测点。

监测点应当尽可能覆盖整个工程范围,并且应当考虑到监测点的密度和分布,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在设置监测点时,需要考虑到监测点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支撑和固定工程。

5. 数据采集与处理在变形监测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监测点的设置,进行相应的数据采集工作。

数据采集工作应当严格按照监测方案和技术要求进行,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采集到的监测数据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分析工作。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校正、去噪、验证等工作,以确保数据的可信度。

数据分析则包括对数据的整合、趋势分析、异常点识别等工作,以保证对工程变形情况的准确掌握。

6. 施工组织变形监测工程的施工组织工作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变形监测实施方案

变形监测实施方案

变形监测实施方案一、引言。

变形监测是指对工程结构或地质体进行形变、位移等变化的监测和分析。

在工程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变形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变形监测实施方案,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工程安全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二、监测对象。

变形监测的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物、桥梁、隧道、坝体、边坡、地基等工程结构,以及山体、岩体、土体等地质体。

三、监测内容。

1. 变形监测应包括的内容:(1)位移监测,包括水平位移、垂直位移等。

(2)形变监测,包括轴向形变、横向形变等。

(3)应力监测,包括受力构件的应力监测等。

2. 监测方法:(1)传统监测方法,包括测量法、观测法等。

(2)现代监测方法,包括卫星定位技术、遥感技术、激光扫描技术等。

四、监测方案。

1. 监测方案的制定应考虑以下因素:(1)监测目的,明确监测的目的和需求。

(2)监测对象,确定监测对象的类型和特点。

(3)监测内容,明确监测的内容和范围。

(4)监测方法,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和技术手段。

(5)监测周期,确定监测的周期和频率。

(6)监测标准,制定监测的标准和要求。

(7)监测方案,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案。

2. 监测方案的实施步骤:(1)确定监测方案,根据监测对象的特点和监测需求,确定监测方案。

(2)监测仪器设备的选择,选择适合监测对象和监测内容的监测仪器设备。

(3)监测点布设,根据监测方案,合理布设监测点,确保监测数据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4)监测数据采集,按照监测方案和要求,进行监测数据的采集和记录。

(5)监测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监测结果。

(6)监测报告编制,根据监测结果,编制监测报告,提出监测分析和建议。

五、监测质量控制。

1. 监测质量控制的要求:(1)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监测过程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2. 监测质量控制的措施:(1)严格按照监测方案和要求进行监测。

监测方案四篇

监测方案四篇

监测方案四篇监测方案四篇监测方案篇1监测现场1、技术设计工作开始前,应收集相关的地质和水文资料及工程设计图纸,根据变形体的特点、变形类型、测量目的、任务要求以及测区条件进行施测方案设计,确定变形测量的内容、精度级别、基准点与变形点布设方案、观测周期、观察方法和仪器设备、数据处理分析方法、提交变形成果内容等,编写技术设计书或施测方案。

2、观测要求变形监测观测要求:1较短时间内完成2使用同一仪器设备3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4人员相对固定5记录环境因素6采用统一的基准处理数据1、监测精度与等级变形测量的等级与精度取决于变形体设计时允许的变形值的大小和进行变形测量的目的。

一般认为,如果观测目的是为了使变形值不超过某一允许的数值从而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则其观测的中误差应小于允许变形值的1/10~1/20;如果观测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其变形过程,则其观测精度还应更高。

变形监测网还要求有高可靠性和高灵敏度。

2、变形监测网布设变形监测网点,一般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观测点3种。

(a)基准点基准点是变形测量的基准,应选在变形影响区域之外稳固可靠的位置。

(b)工作基点工作基点在一周期的变形测量过程中应保持稳定,可选在比较稳定且方便使用的位置。

(c)变形观测点变形观测点是布设在变形体的地基、基础、场地及上部结构的敏感位置上能反映其变形特征的测量点,亦称变形点。

对高精度变形监测网应顾及精度、可靠性、灵敏度及费用准则进行优化设计。

变形观测的周期监测周期应能反应变形体的变形过程且不遗漏其变化时刻。

根据变形提的变形特征、变形速率、观测精度、外界因素的影响来综合确定。

变形体发生显著变化时,应增加观测频率。

①施工过程中的观测频率(1)根据施工进度,编制观测日历,按计划进行。

一般有三天、七天、半月三种观测周期;(2)如建筑物均匀增高,可根据荷载增加的进度进行。

从观测点埋设稳定后进行第一次观测,当荷载增加到25%时观测一次,以后每增加15%观测一次。

建设工程建筑变形测量监测方案

建设工程建筑变形测量监测方案

建设工程建筑变形测量监测方案早上九点,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办公桌上,我开始构思这份“建设工程建筑变形测量监测方案”。

这样的方案我已经写了十年,每一次都是全新的挑战,但也充满了熟悉的节奏感。

一、项目背景及目标这个项目位于繁华的市区,一栋高达50层的大厦,它的建设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我们的目标很简单,确保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建筑物的变形在可控范围内,避免因变形过大导致的安全问题。

二、监测内容1.建筑物的垂直度:这是最基础的监测内容,我们要确保大厦垂直于地面,不倾斜。

2.结构位移:随着施工的进行,建筑物的结构可能会发生微小的位移,我们需要实时掌握这些数据。

3.基础沉降:这是关键中的关键,基础沉降过大,整个建筑物的安全性都会受到影响。

4.地面裂缝:地面裂缝的出现往往预示着更大的安全隐患,我们要密切关注。

三、监测方法1.采用全站仪进行垂直度和结构位移的测量,这是一种高效、精确的测量方法。

2.使用水准仪和测量进行基础沉降和地面裂缝的监测,它们能提供连续、实时的数据。

3.搭建一个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将所有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到电脑,方便我们分析和处理。

四、监测频率1.在施工初期,每周进行一次全面监测,确保建筑物的变形在可控范围内。

2.在施工中期,每两周进行一次全面监测,此时建筑物的变形趋势已经比较明显。

3.在施工后期,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监测,直至工程结束。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1.收集到的数据会先经过初步的筛选和清洗,去除无效和异常数据。

2.对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出变形曲线图,直观地展示建筑物的变形情况。

3.根据变形曲线图,预测建筑物的变形趋势,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参考。

六、预警与应对措施1.当监测数据超过预警阈值时,立即启动预警机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2.针对不同类型的变形,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如垂直度偏差过大,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基础沉降过大,加强地基处理等。

3.定期对监测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七、成果提交1.在工程结束后,整理所有监测数据和分析报告,形成一份完整的“建设工程建筑变形测量监测报告”。

变形监测工程方案

变形监测工程方案

变形监测工程方案一、引言变形监测是指对工程结构或地质体的变形情况进行长期、动态、自动化监测和记录。

通过变形监测可以了解工程结构或地质体的变形情况,为工程安全运行提供数据支持,为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因此,变形监测工程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

本文将以某大型水利工程为例,介绍变形监测工程的方案设计,包括变形监测的对象、监测方法、监测仪器的选型、监测数据处理等方面。

二、变形监测对象大型水利工程是国家的重点工程,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地质变形会对工程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对大型水利工程的变形情况进行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选取某大型水利工程的变形监测作为实例,对其进行具体的方案设计。

该大型水利工程位于一个地处地震多发区的地方,地质条件复杂,因此对其进行变形监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主要监测对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变形:主要是指大型水利工程的桥梁、坝体、闸门、边坡等结构的变形情况。

2. 地下水位变化:地下水位的变化对于大型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需要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3. 地下水压力变化:地下水压力的变化也会对工程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监测。

4. 地震监测:该地处地震多发区,因此需要进行地震监测,及时了解地震情况对工程结构和地质体的影响。

三、监测方法对于大型水利工程的变形监测,一般采用多种监测方法,包括传统的测量法和现代的遥感监测技术。

具体的监测方法如下:1. 传统测量法:主要包括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用于对工程结构和地质体的位移、倾斜等参数进行监测。

2. 遥感监测技术:包括卫星遥感、激光雷达遥感等现代遥感技术,用于对大范围地质体的形变情况进行监测。

3. 地震监测技术:主要包括地震仪、地震波监测等技术,用于对地震活动进行监测。

4. 水文监测技术:主要包括水位计、水压计等技术,用于对地下水位和地下水压力的变化进行监测。

四、监测仪器选型根据变形监测对象和监测方法,需要选择相应的监测仪器进行监测。

变形监测方案工程概况

变形监测方案工程概况

变形监测方案工程概况一、项目背景变形监测是指对岩土体在外部或内部载荷作用下引起的变形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以实现对工程结构和地质环境变化进行监测和预警的一种技术手段。

变形监测在地下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建筑物结构监测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变形监测方案的工程概况、监测设备的选择、监测方案的制定、监测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项目内容1. 变形监测设备的选择变形监测设备是变形监测方案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直接影响到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根据不同的监测对象和监测要求,变形监测设备可以选择裂缝计、倾斜仪、位移仪、应变计、孔隙水压力计等不同类型的设备。

在选择变形监测设备时,需要考虑监测对象的特点、监测点的数量和布置、监测数据的采集和传输方式等因素,以确保监测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

2. 监测方案的制定监测方案的制定是变形监测工程的重要环节,决定了监测的范围、数量、时间和频率等方面的内容。

监测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监测对象的特点、监测要求和监测周期等因素,以实现对变形过程的全面、及时和准确的监测。

在制定监测方案时,还需要充分考虑监测设备的选择、布置和安装方式,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监测数据处理监测数据处理是变形监测工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决定了监测结果的分析和判断。

监测数据处理包括监测数据的采集、传输、储存和分析等步骤,需要使用专业的监测数据处理软件和设备,以准确、及时和全面地获取监测数据,并对监测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

监测数据处理的结果将为工程安全评估和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三、项目实施1. 监测设备的安装和调试监测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是变形监测工程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监测设备的安装需要严格按照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包括监测点的选择、设备的布置和安装方式等。

在安装和调试过程中,需要对监测设备进行严格的验收和测试,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监测方案的实施监测方案的实施是变形监测工程的主要任务之一,需要严格按照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

变形监测方案

变形监测方案

变形监测方案第1篇变形监测方案一、概述本方案旨在对某特定区域或结构进行精确、高效的变形监测,以确保其安全性及功能性。

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严谨的数据分析方法,实时掌握监测对象的变形情况,及时预警潜在风险,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监测目标1. 准确测量监测对象的变形量,包括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倾斜等;2. 实时掌握监测对象的变形速率,分析变形趋势;3. 及时发现监测对象的异常变形,预警潜在风险;4. 为政府部门、企业及相关单位提供科学、可靠的监测数据。

三、监测方法1. 地面测量法:采用全站仪、水准仪等设备,对监测对象的水平位移、垂直位移进行定期测量;2. 空间测量法:利用GNSS技术,对监测对象的水平位移进行实时测量;3. 倾斜测量法:采用倾斜仪等设备,对监测对象的倾斜角度进行定期测量;4. 远程监测法:利用摄像头、无人机等设备,对监测对象进行远程监控,实时掌握其变形情况。

四、监测设备与参数1. 全站仪:用于测量监测对象的水平位移、垂直位移;- 精度要求:±(2mm+2ppm);- 测量范围:≥5km;2. 水准仪:用于测量监测对象的垂直位移;- 精度要求:±0.5mm;- 测量范围:≥3km;3. GNSS接收机:用于实时测量监测对象的水平位移;- 精度要求:±(10mm+1ppm);- 测量范围:全球范围;4. 倾斜仪:用于测量监测对象的倾斜角度;- 精度要求:±0.01°;- 测量范围:±45°;5. 摄像头/无人机:用于远程监控监测对象。

五、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1.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校准等;2. 采用加权平均法、最小二乘法等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计算监测对象的变形量;3. 分析监测对象的变形趋势,评估其稳定性;4. 结合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预测监测对象的未来变形情况;5. 当监测对象的变形量超过预警阈值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工程变形监测方案涉及哪些内容

工程变形监测方案涉及哪些内容

工程变形监测方案涉及哪些内容一、监测对象工程变形监测的对象主要包括建筑结构、桥梁、隧道、地铁、坝体、管道、地基土体等工程结构及地质体等。

对不同的监测对象,采取不同的监测手段和技术方法。

在建筑结构方面,通常会对建筑的位移、倾斜、裂缝等进行监测,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对桥梁和隧道方面,主要关注其结构变形、挠度、裂缝等情况。

而对于地基土体、坝体、管道等地下工程,通常会对其沉降、变形、应力等进行监测。

二、监测的技术手段工程变形监测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传统的测量仪器监测和现代的遥感监测技术。

传统的测量仪器监测包括全站仪、水准仪、倾斜仪、裂缝计等。

这些仪器主要通过人工操作或固定安装在监测点上,采用光学、机械或电子等原理进行测量,获取监测数据。

现代的遥感监测技术包括卫星遥感、激光雷达扫描、无人机、高精度GPS等。

这些技术可以实现远距离、动态、高精度的监测,大大提高了监测效率和精度。

三、监测的频次工程变形监测的频次主要包括定期监测和实时监测。

定期监测通常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如每月、每季度或每年进行一次,以了解结构变形的趋势和周期性变化。

实时监测是指通过实时数据传输和处理技术,实时获取变形数据,并能及时发出预警信号。

四、监测数据分析监测数据的分析主要包括数据处理、趋势分析、异常预警等。

数据处理方面,主要对监测数据进行清洗、修正、转换、存储等,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趋势分析是指对监测数据进行周、月、年的趋势分析,以了解结构变形的规律性和周期性变化。

异常预警是指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发现结构发生异常变形,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五、应对措施当监测数据显示结构发生异常变形时,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对于建筑结构,可以通过加固、维修等手段来消除异常变形。

对于桥梁和隧道等结构,可以加固、维修或限行等来应对。

对于地基土体、地铁隧道等地下工程,可以通过加固、抢修或改线等来应对。

综上所述,工程变形监测方案是确保工程结构安全及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涉及监测对象、监测技术手段、监测频次、监测数据分析及应对措施等方面。

工程变形监测设计方案

工程变形监测设计方案

工程变形监测设计方案一、前言工程变形监测是指针对工程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形情况进行实时、精准的监测和控制,以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

根据不同的工程类型、地质条件和使用环境,变形监测需要采用不同的监测方法和技术手段,以满足工程变形监测的精确性、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

本方案将通过分析变形监测的技术原理、监测方法和应用场景,提出一套全面、有效的工程变形监测设计方案,以期为相关工程领域的实践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工程变形监测的技术原理工程变形监测的技术原理主要涉及传感技术、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通信技术和监控技术等方面。

1. 传感技术传感技术是工程变形监测的核心技术之一,其主要包括位移传感技术、应变传感技术、倾斜传感技术、振动传感技术等。

传感器通过将物理量(如位移、应变、倾斜、振动等)转换为电信号,再经过放大、滤波和模数转换等处理,最终形成可供监测分析的数字信号。

2. 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是将传感器监测到的模拟信号采集、转换成数字信号,并通过存储和处理系统进行数据的存储、分析和处理。

这项技术的主要任务是保证采集到的数据真实可靠,并通过数据分析挖掘出有用的信息。

3. 通信技术通信技术是将采集到的监测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监测中心的关键环节。

目前常用的通信技术包括有线传输、无线传输、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等,其中无线传输技术应用较为广泛。

通过通信技术,监测中心可以实时获取工程变形的监测数据,做到实时监控。

4. 监控技术监控技术是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的结果及时发现工程变形的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工程的安全运行。

三、工程变形监测的常用方法工程变形监测的常用方法包括精密水准测量、全站仪测量、GNSS定位测量、应变片测量、倾斜仪测量等。

1. 精密水准测量精密水准测量是通过测量水准仪的读数变化,研究出工程结构的变形情况。

该方法适用于平面变形的监测,具有精度高、实时性好的优点,但仪器比较昂贵,且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和维护。

桥梁工程变形监测方案

桥梁工程变形监测方案

桥梁工程变形监测方案1.监测目标和要求桥梁工程变形监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实时、准确地监测桥梁结构的变形情况,及时判断结构的稳定性,并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和分析。

监测要求包括:实时监测变形数据、准确标定监测位置、高精度测量变形量、快速响应异常情况等。

2.监测设备和技术(1)监测设备: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是影响监测效果的重要因素。

可以选择激光测距仪、GNSS测量系统、倾斜仪、挠度计等设备。

这些设备可以提供高精度的变形数据,并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监测技术:通过不同的监测技术可以实现对桥梁变形情况的全面监测。

例如,利用激光测距仪可以实现对桥梁的纵向和横向位移变形的监测;倾斜仪可以测量桥梁的倾斜变形;GNSS系统可以实现对桥梁的整体位移和变形的监测等。

3.监测方案(1)监测位置的确定:根据桥梁结构的特点和工程要求,在桥梁的主体结构和关键部位安装监测设备,如桥塔、梁体、支座等。

监测位置的确定需要充分考虑到监测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监测频率和周期:根据桥梁的使用情况、结构特点和监测目标,制定监测频率和周期。

可以通过连续监测、定时监测或事件触发监测等方式,获取尽可能多的变形数据,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数据处理和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及时处理和分析,以便了解桥梁结构的变形特点和趋势。

可以使用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的预处理和分析,还可以应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发现异常变形,并进行预警和报警。

(4)监测报告和管理:根据监测结果和分析,编制监测报告,汇总和记录桥梁结构的变形情况和趋势,为桥梁的维护和管理提供依据。

监测报告应包括监测数据、分析结果、异常情况和管理建议等内容。

4.实施和维护在实施桥梁工程变形监测方案时,需要进行设备安装、校准和参数配置等工作,保证监测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使用过程中,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巡检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此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应急预案,及时处理数据异常和设备故障,并与维修单位进行沟通和协调。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方案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方案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方案一、引言在工程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地质灾害、地震、工程结构破坏等问题常常发生,这些问题对工程安全和持续运营产生很大影响。

因此,工程变形监测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对于及时发现工程变形情况、预警可能的危险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设计一种综合的工程变形监测技术方案,来实现对于工程变形情况的监测、预警和分析。

二、监测目标1.施工期变形监测在工程施工期间,因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和地质造成的影响,以及施工材料和设备对地基和结构的影响,需要对工程变形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工程安全隐患。

2.运营期变形监测工程建成后,需要对工程结构的变形情况进行长期监测,及时发现结构变形问题,预警可能的工程安全风险。

三、监测技术方案设计1.监测方法选择(1)结构变形监测:选择合适的结构变形监测方法,如金属应变计、位移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等,对工程结构的变形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2)地质和地下水监测:选择合适的地质和地下水监测方法,如岩层位移监测仪、沉降仪、地下水位监测仪等,对地质和地下水情况进行监测。

(3)卫星遥感监测: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工程变形情况进行大范围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可能的变形问题。

2.监测数据采集(1)传感器布置: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在重要的结构节点和潜在的变形区域,布置相应的监测传感器,确保对工程变形情况进行全面监测。

(2)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和部署监测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传感器信号采集、数据传输和存储等功能,确保监测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存储。

3.监测数据处理(1)数据分析算法:设计和实现监测数据的分析算法,包括对结构变形、地质和地下水情况的分析算法,通过分析监测数据,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变形问题。

(2)数据可视化:设计监测数据可视化系统,将监测数据以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包括图表、曲线和地图等形式,为工程变形情况的分析和决策提供直观依据。

4.监测预警和分析(1)预警系统设计:设计和部署监测数据预警系统,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及时发出预警信号,以通知相关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避免潜在的工程安全风险。

大坝变形监测实施方案

大坝变形监测实施方案

大坝变形监测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坝建设已成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然而,随之而来的大坝变形监测问题也日益凸显。

大坝的变形监测是确保大坝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大坝变形监测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监测目标。

1.准确监测大坝的变形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位移、应变、裂缝等情况。

2.及时发现大坝变形异常情况,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大坝安全稳定。

3.为大坝的维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三、监测内容。

1.位移监测,采用全站仪、GPS等设备对大坝的位移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

2.应变监测,通过应变计等装置对大坝的应变情况进行监测,及时掌握大坝的受力情况。

3.裂缝监测,使用裂缝计等设备对大坝的裂缝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裂缝扩展情况。

四、监测方案。

1.确定监测点位,根据大坝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监测点位,确保监测数据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2.选择监测设备,根据监测内容,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并进行设备的校准和调试,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3.建立监测网络,搭建大坝变形监测网络,确保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存储。

4.制定监测方案,根据监测内容和监测要求,制定详细的监测方案和操作流程,确保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五、监测周期。

1.常规监测,对大坝进行常规监测,包括日常、季度、年度等周期性监测。

2.特殊监测,对大坝进行特殊情况下的监测,如大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的紧急监测。

六、监测数据处理。

1.监测数据采集,对监测设备采集的数据进行及时、准确的采集和记录。

2.数据分析与评估,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作出相应处理。

3.数据报告,定期编制监测数据报告,对监测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为大坝的安全稳定提供科学依据。

七、监测结果应用。

1.监测预警,根据监测数据,及时发现大坝变形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

2.维护修复,根据监测数据报告,制定大坝的维护和修复计划,确保大坝的安全稳定。

路基工程变形监测方案

路基工程变形监测方案

路基工程变形监测方案一、监测内容路基工程变形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路基变形量、路基变形速率、路基变形趋势、路基稳定性评价等。

监测路基变形量可采用水准测量、全站仪测量、GPS测量等方法,通过监测不同位置的路基变形量,分析和评估路基的变形情况。

监测路基变形速率可采用连续监测法或间歇监测法,分析路基变形的时间变化规律,评估路基变形的速率和趋势。

路基稳定性评价则是通过计算和分析监测数据,评估路基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监测方法1.水准测量法:水准测量法是利用水准仪和测量桩进行路基变形量的监测。

它的优点是准确性高,可靠性强,适用范围广,但劳动强度大,监测周期较长。

2.全站仪测量法:全站仪测量法是利用全站仪和反射棱镜进行路基变形量的监测。

它的优点是测量速度快,准确性高,适用范围广,适合大面积路基的监测。

3.GPS测量法:GPS测量法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进行路基变形量的监测。

它的优点是测量速度快,无需建立测量桩,适合大面积路基的监测,但受天气和遮挡物的影响较大。

4.连续监测法:连续监测法是指采用自动监测仪器,对路基变形量进行连续监测。

它的优点是实时监测,能够及时发现变形趋势,但监测设备成本较高,维护和管理成本也较高。

5.间歇监测法:间歇监测法是指定期对路基变形量进行监测。

它的优点是监测成本低,适用范围广,但不能及时发现变形趋势。

三、监测技术1.数据采集技术:采用先进的数据采集设备,实现对路基变形量的高效、精准采集。

2.数据传输技术:采用现代化的数据传输技术,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和远程监控。

3.数据处理技术:采用计算机辅助数据处理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

4.监测报警技术:采用智能化监测系统,实现对异常变形的及时报警和处理。

四、监测方案1.确定监测路段:根据路基工程的重要程度和变形风险,确定监测路段。

2.选择监测方法:根据监测路段的特点和变形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

3.确定监测频次:根据监测要求和变形趋势,确定监测频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园污水处理厂顶管施工基坑监测方案编制:审核:审定:二0一五年七月目录1.项目概述 (2)1.1概况 (2)1.2监测项目 (2)2.第三方监测原则及技术规程 (2)2.1监测原则及目的 (2)2.2技术规程 (2)3.监测实施程序 (3)4.监测实施 (3)4.1基坑围护结构顶部沉降监测 (3)4.1.1水准控制网的设置 (3)4.1.2监测点的埋设原则 (5)4.1.3监测点的安设方法 (5)4.1.4监测方法及精度控制 (6)4.1.5沉降观测数据分析及成果表述 (7)4.2基坑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 (7)4.2.1水位位移监测控制网的布设形式 (7)4.2.2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布设原则 (8)4.2.3水平位移测点布置原则 (8)4.2.4水平位移测点的埋设技术要求 (8)4.2.5观测技术方法及精度控制 (9)4.2.6观测数据分析及成果概述 (12)4.3基坑自身监测频率 (13)5报警的处理方法 (14)5.1报警值的设定 (15)5.2报警的处理办法 (15)6实施组织计划 (14)7本工程拟投入的主要仪器设备表 (15)8人员组织实施 (16).项目概述1.1概况受0000000厂委托,00000000承担绿园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基坑沉降变形观测工程,管道位于:东湖大街、滏阳路、朝阳大街、长安路、和平路、等路段,管线总长度约12263米,共计92个深基坑,我公司在基坑开挖至回填土完成期间,对基坑坡顶进行水平位移和沉降变形监测。

1.2监测项目本方案监测项目有:基坑围护结构顶部沉降、水平位移监测。

2.第三方监测原则及技术规程2.1监测原则及目的在施工方对基坑支护结构进行实时监测前提下,我方监测在对施工方监测进行校核的基础上,独立地进行监测。

我方遵照委托方提出的要求,在基坑施工期间对基坑支护进行高精度监测,并从岩土工程专业的角度对监测数据、信息进行及时分析,向业主提供监测变形的情况,对异常情况及时提供建议,为施工安全和施工方案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2.2技术规程《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20021-2001,2009版)《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业主提供的其他资料。

3.监测实施程序(1)前期调查根据本工程的技术要求和工程特点,我公司在制定本项监测技术方案之前即开展本项目详细调查、记录工作。

(2)监测方案监测单位按照要求,编制其监测方案。

监测实施方案须经委托单位及设计等相关单位确认后方可实施。

(3)测点布设及取得初始监测值按照规范要求及时安设水准基点、监测点等,确保监测系统的稳定可靠。

(4)现场监测现场监测工作由现场监测组实施。

(5)提交监测结果监测资料要求及时整理分析,形成中间监测报告,并将监测成果及时反馈给委托单位等,以便进行施工控制和动态设计。

(6)编写监测报告施工及监测结果出现异常情况须及时提交专题分析报告;土建施工结束后提交阶段性总结报告,监测工作停止后,监测单位应按照委托方的要求,编写综合监测报告。

4.监测实施4.1基坑围护结构顶部沉降监测4.1.1水准控制网的设置根据相关规范规定:“每一测区的水准基点不应少于3个”,除考虑到水准基点的稳定性、长期性、使用方便的特点之外,还必须选择在沉降区以外。

本工程共设3个水准基点,均为带套管深埋式①深埋式水准基点设置设置深埋式水准基点时,首先采用探钻机开孔至预定深度,然后将内、外管下至孔内,并使带有水准标志的内管管底嵌入稳定地层,最后在外管外侧投入填料进行固定。

水准基点的型式如图4-1所示。

图4-1深埋式水准基点设计图1)位置根据现场条件、场地使用性质、地下埋藏物情况、长期保存条件等,由建设单位与我公司共同选定。

2)保护由建设单位出资委托施工单位按照我公司提供的水准基点保护井图纸砌井、加盖加以保护,施工单位不得在其上堆放物品,以保证水准基点随时正常使用。

②建筑物式水准基点在现场符合规范要求的相对稳定的地面或建(构)筑物上安设。

③水准基点联测按照国家一等水准测量的标准及技术要求进行每公里高差中数的中误差不得大于0.5mm,沉降观测点按照不低于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标准及技术要求进行,每公里高差中数的中误差不得大于1.0mm。

每次对观测点的高程测量均采用环路方式进行,并以设在附近深埋式水准基点为观测基点,以确保成果的可靠性。

水准基点之间的每次均联测。

各类观测将严格按照二固定和一一致原则进行,即:观测人员固定、观测仪器固定和观测路线与前一次基本一致,并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

④水准网用途高精度水准网用于整个监测区域垂直位移的变形监测,包括支护结构的沉降监测及后期建筑物主体沉降观测等。

4.1.2监测点的埋设原则布置的原则为:①测点应尽量布设在围护结构顶部等较为固定的地方,以设置方便,不易损坏,且能真实反映基坑围护结构顶部的沉降变形为原则。

②测点沿基坑四周围护结构顶部每15-20m 布置1点;③在不同支护方式交界处。

4.1.3监测点的安设方法围护结构顶部沉降监测点可用采用以下两种型制,即暴露式墙钉、暴露式地钉,如图4-3。

对于一般建(构)筑物采用直埋暴露式墙钉,具体埋设要求为:①采用直径适合的冲击钻在被监测建(构)筑物的外表面开孔,开孔高度离地面20cm ~50cm ,开孔深度根据不同型制的监测点而不同,开孔时要使孔与水平位置向上成5度左右夹角,如图4-2;②在孔内填充少许钢丝或钢片等垫料,将带有标识牌的钉点放入孔中,使孔与监测钉无空隙,密实接触,再用手锤将监测钉点打入孔内;③监测点周围喷漆或设置明显标志,以方便监测和保护。

柱子或承重墙暴露式墙面式观测点安设图暴露式墙面监测点成型图地面钉式观测点安设图地面钉式观测点成型图图4-2 监测点的型制及埋设方法4.1.4监测方法及精度控制水准网采用几何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观测,监测控制网中的基准点、工作基点按不低于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标准及技术要求进行联测。

本工程观测所采用的仪器主要是瑞士DNA03精密电子水准仪及铟瓦尺,DNA03电子水准仪可满足一等测量精度的要求,表4-1为该水准仪的型号及主要技术指标。

初次观测时,要对同一观测对象进行三遍观测后取平均值作为初始值。

表4-1 水准观测仪器及主要技术指标4.1.5沉降观测数据分析及成果表述(1)观测数据计算观测完成后,将满足各项限差要求的原始电子观测文件传输至计算机,使用我单位自行研制的数据处理系统“SODMS”对数据进行初步处理,生成原始记录。

计算前,根据水准基点的联测结果,选择稳定的水准基点作为高程起算点,然后使用“SODMS”通过严密平差推算出各工作基点的高程,再由工作基点经过严密平差后推算出各观测点的本次高程值。

两次观测高程的差值即为本次沉降值,本次沉降值与历次沉降值和值即为累计沉降值,沉降值的单位采用mm,计算结果精确到0.01mm,高程计算结果经过人工初步分析和数据筛选,自动输入“SODMS”的数据库存储,同时将各被监测单元的观测时间、观测时的工程进度输入数据库,即可计算出各点的阶段沉降速率,沉降速率的单位采用mm/d,计算结果精确到0.01mm/d。

(2)变形数据分析计算完观测数据后,根据甲方需要随时生成我公司设计的原始成果表格、阶段和最终成果表格、观测点下沉量一览表、代表性观测点时间下沉曲线等,以备数据分析使用。

根据已有观测数据和图表分析观测点稳定性。

首先分析变形量,若本次变形量小于最大限差时,可认为该观测点在此段时期内没有变动或变动不显著;当累计变形量变化趋势明显性,应视为有变动。

其次分析观测速率,当阶段变形速率超出预警值时,则应根据基坑的风险等级、施工进度等通知甲方及有关各方及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4.2基坑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4.2.1水位位移监测控制网的布设形式本工程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网采用导线网,导线采用闭合导线形式,起始并闭合于精密导线上。

根据场地围挡的条件及基坑位置,合理布设控制点,一般每个基坑不少于3个控制点。

4.2.2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布设原则①控制点的选址将根据现场条件、周边工程特点等确定;②控制点应选通视良好,且易于长期保存和观测的位置;③控制点的分布应方便引测定全部观测点的需要,每个相对独立的测区点个数均不应少于3个,以保证必要的检核条件。

4.2.3水平位移测点布置原则①测点应尽量布设在基坑圈梁、围护桩或地下连续墙的顶部等较为固定的地方,以设置方便,不易损坏,且能真实反映基坑围护结构顶部的侧向变形为原则;②测点沿基坑四周围护结构顶部每15-20m布置1点;③在不同支护方式交界处。

本工程预计共布设水平位移监测点12个。

4.2.4水平位移测点的埋设技术要求1)测站点:围护结构坡顶水平位移观测若采用固定测站点,那么根据现场地面条件的不同,可采用地面钉式或水泥墩台式,安设的原则是保证其平面的稳定性,若现场条件允许,可埋设强制对中装置。

2)监测点:反射棱镜的安装方法详见图4-3;图4-3 反射棱镜监测点安设示意图4.2.5观测技术方法及精度控制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点根据现场条件可采用测坐标法或自由设站法。

在实施过程中,将根据施工工法、要求的观测精度及现场施测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本工程初步设计采用自由设站法。

该项目采用索佳230R全站仪进行测设,使用我单位自行研制开发的数据处理系统“水平位移现场数据采集及分析系统”进行数据传输、计算、统计和分析。

表4-2为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采用的仪器,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条件及观测精度进行选用。

初次观测时,要对同一观测对象进行三遍观测后取平均值作为初始值。

表4-2 观测仪器及主要技术指标两种观测方法分别如下:1)测坐标法根据施工现场条件,设计一监测坐标系,利用全站仪测定监测点在坐标系下的坐标变化值,即可得出垂直于基坑边界的位移量。

利用测坐标法测水平位移监测示意图见图4-4所示。

图4-4 利用测坐标法测水平位移监测示意图测坐标法步骤如下:Ⅰ建立监测坐标系。

基坑周边选择一点作为设站点,经过设站点平行基坑边为X轴,垂直X轴且经过设站点为Y轴;Ⅱ安装监测小棱镜或反射片;Ⅲ利用测量机器人对监测点进行自动化监测;Ⅳ利用Excel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

利用测量机器人监测示意图如图4-5所示:图4-5 测量监测示意图该方法主要优点:①效率高;②适用面广。

2)自由设站法由于普通测坐标法需在基坑周边埋设基准点进行设站观测,但由于基坑及周边地区均存在变形,因此,基准点的稳定性往往难以保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