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体系基础培训教材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e3c9fe804d2b160a4ec068.png)
ISO培训系列教材 (一)
第页
版 族标准的特点(续)
6. 更加强调了最高管理者的作用。
7. 将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或不满意的信息的监视 作为评价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一种重要手段。
8. 突出了持续改进是提高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和效 率的一种重要手段。
9. 对文件化的要求更加灵活,强调文件应能够为过 程带来增值,记录只是证据的一种形式。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指南
质量经济性管理指南
质量管理培训指南
统计技术指南
质量管理原则
选择和使用指南
小型组织实施指南
ISO培训系列教材 (一)
第页
版 族标准的特点
1. 更好地适用于所有产品类别、不同规模和各种类型的组 织。
2. 强调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引导组织关注顾客、 相关方、产品与过程,而不仅是程序文件与记录。
10. 强调了作为要求性的标准和作为指南性标准的协 调一致性,有利于组织业绩的改进。
11. 提高了与环境管理体系等其他标准的相容性。
返
ISO培训系列教材 (一)
第页
第二章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1.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 2. 领导作用 ● 3. 全员参与 ● 4. 过程方法 ● 5. 管理的系统方法 ● 6. 持续改进 ● 7.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 8. 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
ISO培训系列教材 (一)
第页
实施原则的主要利益(续)
分项表现:
在方针和战略的形成方面,可使全组织了解顾 客及其他相关方的需求。
在目标制定方面,可确保有关的目标和指标直 接与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相联系。
在运作管理方面,可改进组织满足顾客和期望 的业绩。
在人力资源方面,可确保员工具有为满足顾客 的需求和期望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七标体系基础知识培训教材-环境管理体系V3
![七标体系基础知识培训教材-环境管理体系V3](https://img.taocdn.com/s3/m/aca58a146bd97f192279e9b9.png)
七标标准化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教材GB/T 1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2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 23331-2012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 24353-2009 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HG/T4184-2011 责任关怀实施准则GB/T 19580-2012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北京中企联企业管理顾问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前言随着我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和市场激烈竞争压力的增加,不同规模和各种类型的企业期望贯彻实施国际管理体系标准的需求和呼声越来越高。
为了在认证咨询过程中帮助企业实施全员贯标培训,特编制了本七标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为了使用方便,七个系列标准的问答被分为七个独立的部分,以便企业结合实际需要参考使用。
采用提问——回答方式学习标准,只是一种便于记忆的学习方法,目的不是为了应付审核和认证,要认真全面地理解标准要求,仍需使用者认真阅读标准原文。
我们的宗旨是认真、热情和负责任地为企业开展认证咨询服务,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增强顾客满意度。
鉴于时间和能力所限,文中缺点错误在所难免,恳请使用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进一步修改完善。
北京中企联企业管理顾问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绪论1.什么是“七标一体”?将《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卓越绩效评价准则》、《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责任关怀实施准则》整合为一体的全面管理体系。
简称“七标一体”。
2.“七标”的主要内容?七标是指:GB/T 1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2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 23331-2012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 24353-2009 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HG/T4184-2011 责任关怀实施准则GB/T 19580-2012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3.为什么要搞“七标一体”建设?将七大管理体系组织整合成一个整体,从而形成使用共有要素的单一管理体系,将有利于策划、资源配置,确定互补的目标并评价组织的整体有效性,大大减少组织的管理成本,提高管理体系的运行效率。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教材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c78ac646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8b.png)
全面质量管理的系统思考
质量
交货期
成本
产品 + 服务
TCS、6、运转周期管理、QSR、基准评价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以顾客为中心、全员参与、持续改进、服务全社会
TQM比TQC的进步
80年代
90年代至今
质量检验阶段
• 1900年前后 • 泰罗 • 保证出厂产品均为合格品,提高竞争力 • 事后检验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SQC)
• 1940年代,贝尔实验室 • 休哈特(Shewhart)控制图(1924) • 道奇-罗米格(Dodge-Romig)抽样检
查表(1931) • 预防为主 • 专家检查
机
• Material— 材料
料
• Method— 工艺
法
• Environment— 环境
环
全面质量管理(TQM)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一种由顾客的需要和期望驱动的管理哲学。
以质量为中心,建立在全员参与基础上的一种管理方法, 其目的在于长期获得顾客满意、 组织成员和社会的利益。
由于顾客不满意,公司会如此迅速地 失去市场占有率……
1/3的客户离开是因为关心不够! 一个非常满意的顾客购买意愿六倍于 一个满意的顾客; 一个满意的顾客会引发8个新顾客; 一个不满意的顾客会影响25个顾客。
增值链
顾客
哪些因素对客户是重要的?
• 卓越的产品质量 • 优质的服务 • 合理的价格 • 按时交货
原则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理 解顾客当前的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 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的期望。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培训教材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培训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ca6d28a7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e8.png)
不合格事实描述要点
•不
•力求具体:如事情发生在何地、何时、何 人执行此事或在场、发生了何现象,以及有
•合
些关键的图号、文件或记录的编号等。
•格
•事
•不合格问题的性质要直接点明:如 未经上
•实
岗就操作造成废品;错误地使用了状态标识
•描
;没有书面的操作程序造成质量波动等。
•述
•要
•点
•违反标准或手册、程序的哪个具体条款应力 求判得确切:如判得不确切,纠正措施的方
格
•合
•审核员根据经验判定很可能导致质量管理体 系失效或严重降低产品和过程控制能力的不
•格
合格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 •孤立的人为错误
•类
•型
•一般不合
•文件偶尔未被遵守,造成的后果不太严重
格
•对体系不会产生重要影响的不合格
现场审核——不合格报告的内容
受审核部门及主管姓名; 审核员姓名,审核日期; 审核依据; 不合格事实描述; 不合格类型; 纠正措施及完成日期; 纠正措施验证
•现场审核计划——范例
•编号:
•
序号:
1R.审8核22目1的02
20010410
对本公司现有的质量管理体系作全面审核,通过审核了解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有效运行,是 否具备申请ISO9001:2000认证条件。
2.审核范围
ISO9001涉及的全部要求及各有关部门。
3.审核依据
3.1 ISO9001:2000
•内审实施
•内部审核实施
•首次会议 •现场审核 •审核组会议 •末次会议
首次会议——目的
向受审核方的高层管理者介绍审核组成员; 重申审核的范围和目的; 简要介绍实施审核所采取的方法和程序; 在审核组和受审核方之间建立正式的联系; 确认审核组所需要的资源和设备已齐全; 确认审核组和受审核方高层管理者之间末次会议和中
2024版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教材[1]
![2024版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教材[1]](https://img.taocdn.com/s3/m/a449fbb6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b0.png)
9
全员参与
2024/1/28
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
全体职工是每个组织的基础。组织的质量管理不仅需要最高管理者的正确领导,还 有赖于全员的参与。所以要对职工进行质量意识、职业道德、以顾客为中心的意识 和敬业精神的教育,还要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为实现有效的决策,组织应:确定、收集和分析数据和信息;确保数据和信息足够准确、可靠和安全;使 用适宜的方法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确保人员对分析和评价所需的数据是胜任的;依据证据,权 衡经验和直觉进行决策并采取措施。
2024/1/28
13
关系管理
为了持续成功,组织需要管理与供方、合作伙伴及其他 相关方的关系。
制定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是组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是组织质量方针的具体化。质量目 标应具有可测量性、可达成性、相关性和时限性。制定质量目标时应考虑组织 的实际情况和顾客的需求,确保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024/1/28
23
分配和落实质量职能
2024/1/28
分配质量职能
根据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将质量管理活动分配到各个职能部 门和层次,明确各部门和人员在质 量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
2024/1/28
14
03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术语和定义
2024/1/28
15
质量
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 满足要求的程度。
质量是公司的生命, 质量是竞争的核心。
2024/1/28
质量具有广义性、时 效性、相对性。
16
要求
要求是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 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要求可以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
三体系培训教材(含标准)
![三体系培训教材(含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3f2c437bceb19e8b8f6bad3.png)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体系培训教材二O一七年二月目录第一章:基础知识一、2015版七项质量管理原则 (1)二、七个方法论 (3)三、质量管理体系控制思路简介 (4)四、ISO9001:2015与2008版的主要变化 (4)五、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体系框架结构 (5)第二章: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理解与实施 (6)第三章: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的理解与实施 (42)第四章: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理解与实施 (63)第五章:管理体系认证的基础知识 (83)第一章基础知识一、2015版七项质量管理原则七项原则的分类:基本原则: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改进关键原则:领导作用;全员参与;关系管理方法原则:过程方法;循证决策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质量管理的主要关注点是满足顾客要求并且努力超越顾客的期望。
需求:人们为了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而对物质产品和服务的具有货币支付能力的欲望和购买能力的总和。
期望:是指人们对每样东西的提前勾画出来的一种标准,达到这个标准就是达到了期望值。
可开展的活动包括:1)了解从组织获得价值的直接和间接的顾客;2)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和期望;3)将组织的目标与顾客的需求和期望联系起来;4)将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在整个组织内予以沟通;5)为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对产品和服务进行策划、设计、开发、生产、交付和支持;6)测量和监视顾客满意度,并采取适当的措施;7)在有可能影响到顾客满意度的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方面,确定并采取措施;8)积极管理与顾客的关系,以实现持续成功。
2、领导作用各层领导建立统一的宗旨和方向,并且创造全员参与的条件,以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
可开展的活动包括:1)在整个组织内,就其使命、愿景、战略、方针和过程进行沟通;2)在组织的所有层次创建并保持共同的价值观和公平道德的行为模式;3)培育诚信和正直的文化;4)鼓励在整个组织范围内履行对质量的承诺;5)确保各级领导者成为组织人员中的实际楷模;6)为人们提供履行职责所需的资源、培训和权限;7)激发、鼓励和表彰员工的贡献。
ISO9001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ISO9001基础知识培训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99750d78c850ad02df804103.png)
目
ISO/TR 10013给出的文件结构把全世界 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好像都统一了
一的一在组织内使用本标准的特定术语。
企业应该有自己的语
言以便内部的理解
本标准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对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补充。
0.1 总则
• 本标准采用过程方法,该方法结合了PDCA(策划、实施、检查、 处置)循环与基于风险的思维。
c)应对与其环境和目标相关的风险和机遇;
d)证实符合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能力。
目的
0.1 总则
内部和外部各方均可使用本标准。实施本标准并不意味着需要:
一一统一不同质量管理体系的架构;
无数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架构看着那 Nhomakorabea不
么神似,恍如孪生兄弟一般
是一一形成与本标准条款结构相一致的文件; 抄袭标准结构的文件形式早该一去不返,
1.1 标准发展历程
IDT
1 历史性综合 2 战术性换版 3 战略性换版 八项原则 4 编辑性修正 5 里程碑换版 七项原则
X版起草组织
ISO9001:X修订历程
1.2 战略目标
1.3 改版原因
六大原因
改版原因
5 标准的发展整合统一的需要
改版原因
所有体系
改版原因
• 6 通用统一的PDCA模式需要
• 过程方法能使组织策划其过程及其相互作用。
• PDCA循环使得组织确保对其过程进行恰当管理,提供充足资源, 确定改进机会并采取行动。
• 基于风险的思维使得组织能确定可能导致其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 偏离策划结果的各种因素,采取预防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不利 影响,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出现的机遇(见附录A.4)。
1.4 主要变化
1.4 主要变化
培训体系工程培训教材
![培训体系工程培训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0ee5131365ce050877321345.png)
(培训体系)工程培训教材覆铜板培训资料一.定义覆铜板(CCL):CopperCladLaminate,是由木浆纸或玻纤布作增强材料,浸以树脂单面或双面覆以铜箔,经热压而成的壹种产品。
二.CCL的壹般特性要求及我公司常用CCL典型值三、基板材料的分类和品种根据PCB不同要求和档次,主要基板材料按不同规则有不同的分类。
1)按覆铜板不同的机械刚性划分:可分为刚性覆铜板和挠性覆铜板。
2)按不同的绝缘材料,结构划分:可分为有机树脂类覆铜板,金属芯覆铜板,陶瓷基覆铜板3)按不同绝缘层厚度划分:可分为常规板和薄型板。
壹般将厚度(不含铜)小于0.8mm的环氧树脂覆铜板称为薄板(IPC标准为0.5mm)4)按所采用的增强材料划分常用的不同增强材料的刚性有机树脂覆铜板有三大类:玻纤布基覆铜板,纸基覆铜板,复合基覆铜板(常见的有CEM-1:环氧玻纤布面纸芯复合基材层压板;CEM-3:环氧玻纤布面玻纤纸芯复合基材层压板)5)按所采用的绝缘树脂划分常见的主体树脂有:酚醛树脂,环氧树脂(EP),聚酰亚胺树脂(PI),聚酰树脂(PET),聚苯醚树脂(PPO或PPE),氰酸酯树脂(CE),聚四氰乙烯树脂(PTFE),双马来酰亚三嗪树脂(BT)。
固又可按不同增强材料和采用不同绝缘树脂可划分为五大类:纸基覆铜板,玻纤布基覆铜板,复合基覆铜板,积层法多层板用基板材料,特殊基覆铜板。
6)按阻燃特性的等级划分可分为四个等级:UL-94V0级,UL-94V1级,UL-94V2级,UL-HB级(非阻燃性类覆铜板)7)按覆铜板的某个特殊性能划分○1按Tg的不同分类(Tg高的材料具有更好的耐热性,尺寸稳定性和机械强度保持率)按IPC标准可分为三个档次:110-150度,150-200度,170-220度○2按有无卤素存于的分类(有卤素的化合物或树脂作为阻燃剂的电气产品,于废弃后的焚烧中会产生二恶英的有害物质)可分为有卤素型基板材料和无卤型基板材料(无卤化的基板材料是于其树脂中的“氯含量或溴含量小于0.09wt%”)IPC-4101标准中根据其树脂中所用的阻燃剂种类的不同划分为三类:非卤非锑的含磷型无卤化基板材料(不含无机填料),非卤非锑的含磷型无卤化基板材料(含有无机填料),非卤非锑非磷型的无卤化基板材料○3按基板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大小分类热膨胀系数(CTE)于12ppm/℃(板的X,Y方向)以下特性的基板材料,定为低的CTE基板材料○4按耐漏电痕迹性高低的分类基板材料的漏电痕迹是指电子产品于使用过程中,于PCB线路表面间隔的位置上,由于长时间的受到尘粒的堆积,水分的结露等影响而形成的碳化导电电路的痕迹,这种漏电痕迹的出现,会于施加了电压下,放出火花,造成绝缘性能的破环。
三体系培训教材(含标准)
![三体系培训教材(含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f4687f9581b6bd97e19ea98.png)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体系培训教材二O一七年二月目录第一章:基础知识一、2015版七项质量管理原则 (1)二、七个方法论 (3)三、质量管理体系控制思路简介 (4)四、ISO9001:2015与2008版的主要变化 (4)五、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体系框架结构 (5)第二章: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理解与实施 (6)第三章: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的理解与实施 (42)第四章: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理解与实施 (63)第五章:管理体系认证的基础知识 (83)第一章基础知识一、2015版七项质量管理原则七项原则的分类:基本原则: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改进关键原则:领导作用;全员参与;关系管理方法原则:过程方法;循证决策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质量管理的主要关注点是满足顾客要求并且努力超越顾客的期望。
需求:人们为了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而对物质产品和服务的具有货币支付能力的欲望和购买能力的总和.期望:是指人们对每样东西的提前勾画出来的一种标准,达到这个标准就是达到了期望值。
可开展的活动包括:1)了解从组织获得价值的直接和间接的顾客;2)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和期望;3)将组织的目标与顾客的需求和期望联系起来;4)将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在整个组织内予以沟通;5)为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对产品和服务进行策划、设计、开发、生产、交付和支持;6)测量和监视顾客满意度,并采取适当的措施;7)在有可能影响到顾客满意度的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方面,确定并采取措施;8)积极管理与顾客的关系,以实现持续成功。
2、领导作用各层领导建立统一的宗旨和方向,并且创造全员参与的条件,以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
可开展的活动包括:1)在整个组织内,就其使命、愿景、战略、方针和过程进行沟通;2)在组织的所有层次创建并保持共同的价值观和公平道德的行为模式;3)培育诚信和正直的文化;4)鼓励在整个组织范围内履行对质量的承诺;5)确保各级领导者成为组织人员中的实际楷模;6)为人们提供履行职责所需的资源、培训和权限;7)激发、鼓励和表彰员工的贡献。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d1719b1e87c24028905fc31c.png)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教材编辑:2005年4月15日第一章重要术语1.过程 process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注1:一个过程的输入通常是其他过程的输出。
注2:组织为了增值通常对过程进行策划并使其在受控条件下运行。
注3: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过程,通常称之为“特殊过程”。
2.产品 product过程的结果。
注1:有下述四种通用的产品类别:——服务(如运输);——软件(如计算机程序、字典);——硬件(如发动机机械零件);——流程性材料(如润滑油)。
许多产品由不同类别的产品构成,服务、软件、硬件或流程性材料的区分取决于其主导成分。
例如:外供产品“汽车”是由硬件(如轮胎)、流程性材料(如:燃料、冷却液)、软件(如:发动机控制软件、驾驶员手册)和服务(如销售人员所做的操作说明)所组成。
注2:服务通常是无形的,并且是在供方和顾客接触面上至少需要完成一项活动的结果。
服务的提供可涉及,例如:——在顾客提供的有形产品(如维修的汽车)上所完成的活动;——在顾客提供的无形产品(如为准备税款申报书所需的收益表)上所完成的活动;——无形产品的交付(如知识传授方面的信息提供);——为顾客创造氛围(如在宾馆和饭店);软件由信息组成,通常是无形产品并可以方法、论文或程序的形式存在。
硬件通常是有形产品,其量具有计数的特性。
流程性材料通常是有形产品,其量具有连续的特性。
硬件和流程性材料经常被称之为货物。
注3:质量保证主要关注预期的产品。
3.质量quality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注1:术语“质量”可使用形容词如差、好或优秀来修饰。
注2:“固有的”(其反义是“赋予的”)就是指在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
4. 质量管理 quality management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注: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IATF16949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IATF16949基础知识培训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ff34465d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1e.png)
CAPDo审核思路(Audit Trail)
过程方法的要点:
a)理解并持续满足要求; b)从增值的角度考虑过程; c)达到有效的过程绩效; d)在评价数据和信息的基础上改进过程。
审核时要从哪一环节开始?
过程方法
市场推广/销售
来自市场的 输出
例如: 顾客愿望和 期望
产品/过程开发过程
来自产品/过 程开发的输出
例如: 制造产品规 格
· 一个过程的输出通常会成为另一个过程的输入
· 策划和控制过程的基本目的是“增值”
(尽量减少“非增值”活动)
制造过程
输入转化为输出
什么是过程方法
· 本标准倡导在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提高其有效性时采用过程方法,通过满足顾客要求 增强顾客满意。采用过程方法所需满足的具体要求见4.4。
-判定质量系统对于标准及顾客特殊要求的符合性
IATF16949基本结构适用PDCA循环示意图
组织及其环境 (4)
顾客要求
相关方的需求 和期望(4)
质量管理体系(4)
支持和运行 (7、8)
策划(5)
领导作用 (5)
处置
改进
绩效评价 (9)
顾客满意
质量管理体 系的结果 产品和服务
过程方法
过程定义:“将输入转换为输出的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一个体系加以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有效和高效地实现其预期结果。
这种方法使组织能够对体系过程之间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的关系进行有效控制,以增强组织整 体绩效。
· 过程方法包括按照组织的质量方针和战略方向,对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系统地进行规定和管
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培训教材
![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培训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cd378850b90d6c85ec3ac68d.png)
24
4. 质量管理体系
4.2文件要求-4.2.1总则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a)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b)质量手册; c)本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 d)组织为确保其过程的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
的文件; e)本标准所要求的记录(见4.2.4)。
25
4. 质量管理体系
4.2.1总则
法规要求
客户要求 竞争压力 经营体质
管理职责
提
持 升顾永
资源管理
测量、分 析、改进
续 改
经客 续 营满 经
进 质意营
产品实现
量
...
5
汽车业标准认证的好处?
ISO9001:2000架构及过程化方法 更强调客户导向 成本目标,降低成本的要求 员工能力,激励与质量意识 提升供货商制程绩效的监督 产品及制程的可靠度目标 更多地方体现精益生产的精神
组织应编制和保持质量手册,质量手册包括: a)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包括任何删减的细节
与合理性(见1.2); 1.2 应用: 除非删减仅限于本标准第7章中那些不影响组 织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 的能力或责任的要求,否则不能声称符合本 标准。
27
4. 质量管理体系
b)为质量管理体系编制的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对 其引用;
34
5.管理职责
• 5.6 管理评审 5.6.1 总则 5.6.1.1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 5.6.2 评审输入 5.6.2.1 评审输入-补充 5.6.3 评审输出
15
16
第三部分 基本术语和定义
17
第三部分 基本术语和定义
18
4.质量管理体系 5.管理职责 6.资源管理 7.产品实现 8.测量、分析和改进
2024版质量管理体系培训教材
![2024版质量管理体系培训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efd93658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60.png)
营造积极的组织文化
通过倡导诚信、创新、持续改进等积 极的文化元素,激发员工的归属感和 责任感。
过程方法与系统管理
01
识别和管理过程
组织应采用过程方法,识别、理 解和管理相互关联的过程,以确 保产品和服务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02
强化风险管理
通过建立风险管理机制,识别潜 在风险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控
制,确保组织的稳健运营。
06
质量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 体系整合探讨
环境管理体系整合思路及实践案例
整合思路
将质量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相结合,通过识别、控制和管理组织内的环境 因素,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实践案例
某汽车制造企业在质量管理体系中融入环境管理要求,对产品设计、生产、销 售等全过程进行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实现了产品质量提升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增强对质量管理的认识和意识。
促进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02
通过培训,使员工掌握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运行和改进方法,
推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提升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
03
通过培训,使员工掌握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方法和工具,提
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教材结构和内容概述
03
优化资源配置
根据组织的目标和战略,合理配 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确
保过程的顺畅和高效。
持续改进与创新驱动
1 2
追求卓越绩效 组织应持续追求卓越的绩效,通过设定具有挑战 性的目标,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推动创新和改进 鼓励员工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通过技术创 新、管理创新等方式推动组织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分配和提供所需的资源
ISO9001:2008培训教材
![ISO9001:2008培训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e408df2027d3240c8447efc6.png)
程
控
形成文件,明确要求
制
执行、记录、反馈、更新
5.5 职责、权限和沟通
5.5.1 职责与权限 5.5.2 管理者代表 5.5.3 内部沟通
5.5.1 职责、权限
TOP 确保规定组织内的职责、权限并沟通。 实施方法:
制定QMS组织机构图 规定各部门/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在相关(如手册、程序等)文件中阐述 或形成《职务说明书》等文件。
8.2.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8.2.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组织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行监视并在适用时进行测量。
这些方法应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当未能达到所策划的结果时, 应采取纠正和纠正措施,以确保产品的符合性。
注:在确定适当方法时,组织应根据其过程对产品要求符合性和质量管理体系 有效性的影响,考虑对其每一个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的适当类型和程度。
产 品 符
保证 合
要 求
6.4 工作环境
组织应确定和管理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 注:术语“工作环境”是指工作时所处的条件,包括物 理的、化学的和其他因素,如噪声、温度、湿度、照明 或天气等。
人环
第七章 产品实现
20
7.1 产品实现的策划
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每月
其他 各部 间
同上
领导 层/生 产部/ 车间/ 技术 领导 层/质 管部/ 技术
8.5.1 持续改进
8.5.2 纠正措施
8.5.3 预防措施
第四章 质量管理体系 .
4.1 总要求
4.1 总要求
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4.2.1 文件结构
4.2.2 质量手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训体系)基础培训教材
易事特电力系统科技XX公司
培训资料
编写:戢义国、陈云峰
审核:潘世高
2006年11月28日
第壹版
第一章电路部分
一、名词术语解释:
1.电工术语解释:
➢电------是能的壹种形式:包括负电和正电俩类,它们分别由电子和质子组成,也可能由电子和正电子组成。
从摩擦生电物体的吸引和排斥上能够观察到它的存于。
通常电量单位(库仑)。
➢电压------电位或电位差,电压单位为伏特(V),简称伏。
➢电流------带正电的或带负电的粒子(如电子)的运动。
且伴有产生热、磁场或化学变化这样壹些可观察的效应。
电流单位为安培(A),简称安。
➢电路------能载电流的通路或互联通路组。
➢电阻器------于电路中障碍电流的器件。
电阻单位为姆(Ω),简称欧。
➢电感器------电路中电流发生变化时能产生电动势的器件。
电感单位
为亨利(H),简称亨。
➢电容器------于非导电体的俩个相对表面保持某壹电位差时,由于电荷移动能量便贮存于该非导电体之中,这种性质的器件称为电容器。
电容单位为法拉(F),简称法,常用单位微法(μF)。
➢功率------物体于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或转换的能量。
单位为瓦特(W),简称瓦。
➢功率因数------有功功率和视于功率的比值。
2.电子基础知识:
➢常用单位:
长度: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000毫米(mm) =106微米(μm)=109纳米(nm)=0.001千米(公里Km)
质量:千克(公斤Kg)=1000克(g)=0.001吨(T)
时间:秒(S)=1000毫秒(mS)=106微秒(μS)=109纳秒(nS)电子:
电流强度:安(A)=1000毫安(mA)=106微安(μS)
电压:伏特(V)=1000毫伏(mV)=106微伏(μV)
➢常用公式和定律:
➢欧姆定律:
R------电阻I------电流U------电压
------电阻率L------导线长度S------横截面积
串联电阻计算:R串=R1+R2+……Rn
➢且联电阻计算:
➢串联电路电电流相等,电压等于各分路的和:
U总=U1+U2+……Un
➢且联电路电压相等,电流等于各分路的和:I总=I1+I2+……In ➢视于功率:S=IU(电流强度和电压的乘积)
➢有功功率:P=S*COSΦ(功率因数)
二、主要元器件介绍:
2.常用元器件介绍:
●电阻器:
电阻器色环表示法:
电阻器的标称值及允许误差均用不同的颜色表示。
如下表
误差≥±5%的电阻器壹般采用四个色环,左起第三个环倍乘,第四个环表示允许误差。
误差≤±1%的电阻器大多采用五个色环,左起第四个环倍乘,第五个环表示允许误差。
温度系数要求高的电阻采用六个色环,第六位为温度系数。
例:
47⨯104Ω900⨯10-1Ω 电容器
电容器表示方法:
单位为法拉(F),常用微法(µF),皮法(PF)表示。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F=106µF=109nF=1012pF。
大容量常用µF,小容量常用nF、pF;数字表示时单位为PF,前俩位为有效数,3位为倍率:如102=10*102=1000PF105=10*105=106PF=1UF
电容器耐压的标注也有俩种常见方法,壹种是把耐压值直接印于电容器上,另壹种是采用壹个数字和壹个字母组合而成。
数字表示10的幂指数,字母表示数值,单位是V(伏)。
电感器------低频电感又名电抗器、扼流圈等
●变压器
●断路器------常称空气开关
●继电器
●接触器
同继电器工作原理,只是电流等级比继电器大。
除了和继电器壹样有主触点以外,仍增加有辅助触点等。
●保险丝------熔断器
●蜂鸣器
●二极管
●三极管:
●场效应管:
●绝缘栅晶体管(IGBT):
●晶闸管
●集成电路:
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电路功能,由俩个之上的分立元件组成的器件。
三、UPS介绍:
a)常见分类:
开槽盘头螺钉GB/T67-2000
十字槽盘头螺钉GB/T818-2000
十字槽沉头螺钉GB/T819-2000
十字槽盘头自攻螺钉GB/T845-2000
十字槽沉头自攻螺钉GB/T846-2000
六角头自攻螺钉GB/T5285-2000
墙板自攻螺钉GB/T14210-2000
2.螺母:
六角螺母六角锁紧螺母尼龙锁紧螺母
打点锁紧螺母带垫压机螺母点焊螺母
滚花螺母外齿锁紧螺母法兰面带耻防松螺母
快拆螺母快拆螺母快拆螺母3.平垫圈:
4. 弹簧垫圈:
5. 内锯齿锁紧垫圈、外锯齿锁紧垫圈、波
形垫圈
二、 常用工具: 1. 斜口钳: 2. 尖咀钳: 3. 剪刀 4. 断线钳: 5. 压线钳: 6. 螺丝刀: 7. IC 起拨器 8. 镊子: 9. 吸锡器 10. 剥线钳: 11. 烙铁:
12. 锡线: 13. 热熔胶枪: 14.
扳手:六角扳手、梅花扳手、开口扳手、梅开扳手、活动扳手、
棘轮扳手
产品名称 平垫圈 产品规格 ∮3--∮24 板厚 产品材质 304316 产品名称 弹性垫圈
产品规格 ∮1.6-∮24
厚度
产品材质
304201普料
15.套筒:
16.组合工具:
17.电动、气动工具:
所有的手动工具均有相应的电动和气动工具:电批、电动压接钳、电剪、电动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