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讲座讲稿
预防为成年人犯罪的言讲搞1000字
![预防为成年人犯罪的言讲搞1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f2cef90bfab069dc51220194.png)
预防为成年人犯罪的言讲搞1000字篇一: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演讲稿一、从一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例说起未成年人犯罪一直是一个被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无论是从报纸、电视还是网络,可以说,未成年人犯罪的消息已经屡见不鲜。
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20xx年2月16日,17岁的陈某和16岁的小卢以及尚不满15岁的张某三人,因要办事身上没钱,遂来到安徽省宁国市某中学门口,计划在学生放学后,向该校学生借钱。
待到学校放学后,三人立即向早前认识的学生借钱,谁知分文也未借得,在这种情况下,三人遂决定“实在借不到,就硬要。
”于是先由年纪较小的卢、张二人在校门口用言语威胁的手段,在两名学生处分别要来人民币2元和1元。
随后,在听说一学生身怀320元学分款时,卢、张二人立即向其索借120元,该生当即拒绝,于是卢、张二人将其带到学校附近一围墙处,连同陈某一起继续言语威胁,此时,该生仍拒绝借钱给三人。
于是,三人用暴力手段致使该学生被迫交出了120元。
案发后,被抢学生立即报了案。
随后,陈某退回了全部赃款,卢、张二人也在随后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法院审理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的明确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被告人陈某、卢某和张某三人案发时均已满十四周岁,其行为符合抢劫罪的构成要件。
鉴于三人犯罪时未满十八周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对三人作出如下判决:陈某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
卢某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两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
张某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两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演讲稿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6e726d53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a4.png)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家长和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关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话题。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关乎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然而,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现象时有发生,这给社会治安和未成年人本身的成长带来了严重的问题。
因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势在必行,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努力。
首先,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在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关心他们的成长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教育。
同时,家长要做好自身的榜样,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学校教育也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环节。
学校是未成年人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法律和社会规范,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和责任意识。
此外,学校还应当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及时发现并帮助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防止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
此外,社会各界也应当共同努力,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政府应当加大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打击力度,同时也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社会组织和媒体也应当积极参与到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中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法制观。
最后,未成年人本身也要自觉遵守法律和社会规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要注重自身的心理健康,学会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和人际关系,遇到问题要及时寻求帮助,不能采取违法犯罪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总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界和未成年人本身共同努力。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
关于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会上的演讲稿[修改版]
![关于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会上的演讲稿[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6bdbb29dcaaedd3382c4d358.png)
第一篇:关于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会上的演讲稿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会,是按照中央、省、市、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成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进一步明确专项组成员单位及其职责,推进我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开展。
刚才,县综治办罗勇同志宣读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成员单位及其职责,县民政局、教科局等六家单位就截止目前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情况进行了交流发言,为确保今年我县预青工作的圆满完成。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认清形势,增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我们每个家庭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中央先后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政治理念,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呈现以下特征:从犯罪人数看,青少年犯罪人数居高不下,并有上升趋势;从犯罪主体看,犯罪主体低龄化趋势明显,在校学生犯罪现象突出;从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看,具有单一性,有的是讲哥们义气,有的是贪图一时享乐,一包烟、一顿饭都可以成为犯罪的诱因;从犯罪手段看,日趋成人化、智能化,有预谋的共同犯罪增多;从犯罪类型看,盗窃、抢劫、抢夺、敲诈勒索等侵财形犯罪比重较大,甚至出现新的犯罪形式。
2011年,县一中、县职中均发生报复性学生凶杀案;今年3月,花坪镇又发生一起学生受他人蛊惑后引起的群众非法上访案件。
青少年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受社会、家庭、学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是社会风气影响。
“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盗版音像制品活动猖獗,其内容往往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由于青少年好奇心强,有强烈的模仿欲望,难以抵制不良诱惑,因此,容易走向犯罪;二是家庭教育缺失。
未成年人保护法演讲稿(五篇)
![未成年人保护法演讲稿(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98ab2224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43.png)
未成年人保护法演讲稿(五篇)未成年人保护法演讲稿(五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演讲稿,希望大家喜欢!未成年人保护法演讲稿篇1亲爱的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为增强少年儿童的安全法制观念,平安愉快度过这个学期,现由我同大家共同学习和探讨小学生应当了解的法律常识。
首先就是一定要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这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更是同学们在自我防范违法犯罪中的法定义务和责任。
下面是我们各方面应注意和了解的问题:1、养成良好习惯,自觉守法2、帮助他人,抵制不良诱惑3、运用法律保护自己4、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从身边做起当同学们独自在家,要锁好院门、防盗门等。
如果有人敲门,千万不可盲目开门。
不邀请不熟悉的人到家中做客,以防给坏人可乘之机。
外出或在公共场所,尤其需要提高警惕,加强自我防范意识。
如遇到特殊情况受到违法犯罪份子的直接威胁和侵害,仅凭同学们自身的力量很难防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向公安部门报告。
匪警电话的号码是110,这个号码应当牢记,以便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拨打。
拨打110电话,要简明、准确地向公安部门报告案件发生的地点、时间、当事人、案情等内容,以便公安部门及时派员处理。
打报警电话是事关社会治安管理的大事,千万不要随意拨打或以此开玩笑。
同学们,安全事关我们家庭幸福和健康生命,希望大家处处留意,事事小心,无论何时何地,都应对安全问题保持高度警惕,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紧要处却常常只有几步。
同学们还没有走上社会,前面的道路还很长,一定要走好每一步,学会分析,学会辩别,学会拒绝,才能学会自我保护。
最后祝愿所有同学们都能够学法、懂法、守法,奋发向上、健康成长! 未成年人保护法演讲稿篇2各位同学们、各位老师:今天,我们学校牺牲紧张的教学时间召开这样一个会议,是十分必要十分及时的,是一次有意义的探索,同学们,上周大家通过观看多媒体接收的信息资料,了解了几个典型案例,大家也许不敢相信,但这都是确实存在的。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讲课稿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讲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adeb746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7.png)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讲课稿[Introduction]感谢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的到场,我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讲授有关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课程。
如今社会上发生的一起起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不禁让我们深思,并意识到预防工作的重要性。
通过今天的讲授,我希望能够提高大家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的认识,共同努力为社会的安宁和未来的发展筑起坚实的基石。
[Body]I. 为什么要关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a)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对社会的影响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不仅对受害人造成伤害,也对整个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
其一,未成年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其犯罪行为对社会治安造成直接威胁。
其二,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发生反映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问题,对社会的整体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b)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性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维护社会安全的重要途径。
通过提高对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及加强家庭、教育和社会的协同努力,有助于预防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
早期的预防工作不仅可以保护孩子们的成长环境,也有助于建设更和谐、稳定的社会。
II.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a)受教育环境的影响教育环境是塑造未成年人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些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方式不当,缺乏对未成年人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会导致他们产生违法犯罪的冲动。
(b)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的不良因素也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一大原因。
一方面,社会的不公平现象、道德滑坡和经济压力等问题容易让未成年人产生挫折感和逆反心理,进而走上违法的道路。
另一方面,犯罪团伙和不良分子的引诱和影响也对未成年人的行为起到促进作用。
III. 如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a)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基础。
家庭应承担起培养孩子良好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的责任,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提供温暖与关爱,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鼓励孩子积极参与正面的社会活动。
2024年预防青少年犯罪演讲稿
![2024年预防青少年犯罪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03a49ea6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cf.png)
2024年预防青少年犯罪演讲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一同分享我对于____年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它不仅给个人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也给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青少年,我们是国家的未来、家庭的希望,而我们也是犯罪的主要人群。
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自觉预防和遏制青少年犯罪,为建设美好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那么,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呢?首先,家庭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第一道防线。
家庭是孩子们的根,是他们成长的温床。
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从小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引导,让他们有机会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就感和归属感。
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让他们学会如何正确处理问题和面对挑战。
同时,不断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学校教育也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环节。
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程和活动,帮助他们塑造健康的人格和正确的行为准则。
学校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潜能。
同时,学校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应对心理压力和困扰,从而减少犯罪的可能性。
此外,学校还要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再次,社会的力量也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不可或缺的一环。
社会各界要共同关心和关注青少年的成长问题,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政府要加大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宣传和防控力度,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来保护青少年的权益。
同时,社会组织、媒体、企业等也要积极参与到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工作中,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最后,作为青少年自身,我们也要有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的意识。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珍惜自己的青春和未来。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法制宣传讲稿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法制宣传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e0bb1382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69.png)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法制宣传讲稿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和了解一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看到一些未成年人因为种种原因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不仅给他们自己的人生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因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也是我们今天相聚在这里的重要原因。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未成年人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 周岁不满 18 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
常见的未成年人犯罪类型包括盗窃、抢劫、故意伤害、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等。
那么,为什么未成年人会犯罪呢?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家庭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
一个缺乏关爱、教育不当、父母关系紧张或者存在家庭暴力的家庭,往往容易让孩子产生心理问题,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比如,有些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导致孩子任性、自私,缺乏规则意识;而有些家长则对孩子过于严厉,甚至打骂孩子,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学校教育的缺失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学校如果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那么学生就可能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
此外,校园欺凌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也可能让一些孩子为了保护自己或者报复他人而犯罪。
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影视作品中的暴力镜头、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等,都可能对未成年人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让他们模仿错误的行为。
那么,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呢?家庭方面,家长要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给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正确的引导。
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教育孩子要诚实守信、尊老爱幼、遵守规则。
同时,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开设专门的课程,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
建立心理咨询室,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还要加强校园管理,杜绝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法制宣传讲稿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法制宣传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37d69971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9e.png)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法制宣传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亲爱的学生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来为大家宣传一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法制知识。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事关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然而,当前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突出,亟待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下面,我将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为大家详细介绍未成年人犯罪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危害未成年人犯罪虽然在整个犯罪体系中占比较小,但其社会危害不可小觑。
未成年人在犯罪过程中常常受到欺骗和胁迫,他们的心智和判断力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影响的诱导。
未成年人犯罪不仅对受害人造成伤害,也对犯罪者本人的身心健康造成长期影响。
此外,未成年人犯罪还会破坏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并给未成年人自身的教育和发展带来诸多障碍。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为了预防未成年人参与犯罪活动,我们必须全面加强法法制宣传教育。
以下是一些我国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方面采取的措施:1.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这些法规的出台为预防和打击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2. 加强校园宣传教育:学校是培养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场所,必须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法制宣传活动,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增强法律意识和违法风险意识。
3.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培养未成年人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应该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
通过加强家庭教育,教育孩子们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 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关爱与帮助,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同时,加强社区服务、青少年活动场所的建设,提供更多有益的娱乐和学习方式,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5. 加大法制宣传力度:政府和社会机构要加强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宣传手段普及法律法规、宣传未成年人犯罪的危害,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对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重视程度。
预防未成年犯罪讲话稿范文(通用8篇)
![预防未成年犯罪讲话稿范文(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4e37c551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06.png)
预防未成年犯罪讲话稿预防未成年犯罪讲话稿范文(通用8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讲话稿,讲话稿也称“发言稿”,是指在讲话前拟定的书面稿子。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好一份讲话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预防未成年犯罪讲话稿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预防未成年犯罪讲话稿篇1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你们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向今天到会的各位领导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全体老师和学生们问好!刚才各位领导的的报告结合中学生的特点,用一个个具体的事例,以案释法,以法—论事,深入浅出的给我们做了生动的报告,告诉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遵纪守法的合格中学生,使我们大家深受教育,可谓是学校法制教育的一次“雪中送炭”。
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近年来由于各种消极因素和不良环境的影响,我国青少年犯罪率日渐突出。
目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不容乐观,可以用“数量多、危害大、蔓延快”九个词来概括。
从数量上看,全国约2.5 亿学生,其中违法犯罪青少年约占青少年总数的万分之六。
大城市更高,达到万分之二十点六。
其中青少年犯罪占刑事犯罪的比例达60%左右;从危害性看,由于青少年生理尚未成熟,思想单纯,易于冲动,不计后果,其犯罪危害极大。
从蔓延性看,青少年犯罪模仿性强,其犯罪行为、手段相互传播,有的直接模仿影视资料中的犯罪行为,他们往往结帮成伙,同一类案例在某一地区迅速蔓延开来,重复发生,团伙犯罪愈演愈烈。
青少年犯罪呈低龄化趋势。
据有关部门统计,80年代初,青少年初犯的平均年龄为16岁,到90年代,初犯的平均年龄已降低到14—15岁,进入二十世纪初犯的平均年龄已降低到12岁。
在校学生作案逐年递增,其中以初中生居多,约占青少年作案人数的18—20%。
犯罪的类型复杂,他们或敲诈勒索、或盗窃抢劫、或聚众斗殴、或残害亲人、有的甚至是计算机犯罪。
所有这些,究其原因,有社会方面的,有家庭方面的,也有学校教育不力的因素。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法制宣传讲稿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法制宣传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4daf95ce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b9.png)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法制宣传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家长、教师和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讲一个很重要的话题,那就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作为现代社会中的一份子,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稳定和谐做出自己的贡献。
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就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法律知识。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在犯罪时所处的法定年龄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未成年人犯罪应当适用特别程序,同时也应当依法予以惩处。
针对未成年人犯罪,我们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教育、法律、家庭。
教育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手段。
学校应当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增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和法律意识。
例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宣传讲座和法制教育课程,让同学们了解各类犯罪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危害和法律规定,增强他们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以提高他们防范犯罪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法律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保障。
针对未成年人犯罪,国家制定了一些法律行为准则以及特殊的法律措施。
比如,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有特殊的保护措施,同时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也应当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和教育,以避免他们受到不良影响和违法犯罪。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对于犯罪行为较轻的未成年人,可以采取少年司法处理的措施,比如说进行教育转化和感化,以及进行缓刑、矫正等处罚措施。
家庭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
家长应当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加强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
例如,家长应当从小灌输孩子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了解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不好的行为,对于孩子的违法犯罪行为,家长应当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和管理。
同时,家长也应该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和行为习惯,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全社会的参与,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关注和付出。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我们社会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和希望。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做出我们自己的贡献。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法制讲座讲稿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法制讲座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2a814567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66.png)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法制讲座讲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法制讲讲座讲稿前言讲课之前前,我要向大家先介绍以下下三个概念,即“未成年人人”“少年”“青少年”。
“未成年人”这一概念从从法律上说它是以年龄的划划分为标准的,根据《未成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的规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少少年”,是指已满14周岁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年人,是未成年人中特定的的一个年龄段。
“青少年”是一个笼统的、习惯性的的称呼,既包括成年人,又又包括未成年人,它不是法法律上的概念。
因此,在日日常生活中,当别人称你为为未成年人、少年或青少年年时都不算错。
但是在适用用法律时,我们的提法都是是用“未成年人”,这一点点很重要。
那么说到这里在在,我们有的同学会说了,,温叔叔,别在这里骗我们们小孩子了,我知道:小孩孩干点坏事没事,最多被派派出所叫去批评一下就放了了。
那么,请问:未成年人人“干点坏事”真得“没事事”吗?在这里,温老师要要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郑郑某,男,15岁,初中尚尚未毕业就辍学,在外东游游西逛,偶然结识了周某((男,19岁,无业青年))俩人成了铁哥们,俩人干干过小偷不摸的事儿,甚至至进行盗窃,刚开始,郑某某很害怕,但周某说:“小小孩干点坏事没事,最多被被派出所叫去批评一下就放放了。
”郑某抱着这种想法法,胆子愈来愈大,逐渐萌萌发了没钱就去偷、就去抢抢的念头。
2001年3月月18日,郑某因偷盗被拘拘留,后因涉嫌抢劫而被逮逮捕并判了三年有期徒刑。
怎么会被判刑呢?接下来来,我会给大家慢慢说明的的。
一、什么是违法和犯犯罪。
违法和犯罪这两个个词,同学们一定不会陌生生,但是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别同学们可能不是很了解。
根据我们的调查情况分析析,目前未成年人犯罪一个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未成成年人对法律的无知。
我给给同学们讲两个案例,一个个是一名十四周岁的中学生生投毒案,这起案件发生在在XX年的七月份某天下午午,该学生感觉好玩,将自自已买来末吃的冰袋咬破一一口,再装入老鼠药,而后后放入附近一小学的某教室室的一张课桌抽屉里,第二二天,坐该课桌的小学生喝喝了这有毒的冰袋后,很快快就死了。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法制宣传讲稿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法制宣传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34ff6e73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88.png)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法制宣传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来给大家做一个关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法制宣传的讲稿。
希望通过这次讲解,让大家认识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性,并掌握一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方法和相关法律知识。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未成年人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因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也是社会的重要任务。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和打击。
首先,我国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指出了各个社会成员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家庭、学校、社区以及法律机构等都应该积极参与到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中来。
另外,《刑法》也对未成年人犯罪做出了相关规定,明确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并规定了相应的刑罚力度。
这些法律的出台和实施,为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了有力支持和法律保障。
那么,具体来说,我们应该怎么样做才能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呢?首先,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应该加强对孩子的教育。
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教育他们正确对待人生和社会。
此外,学校也承担着教育未成年人的重要责任。
学校应该开展系统的法制教育,让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和法律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法纪观念。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当共同参与到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中来,提供帮助和支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除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努力之外,个人的自我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未成年人应该加强自身的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远离违法犯罪的行为。
要通过读书、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法律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当遇到可能涉及法律问题的情况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援助和咨询,避免走上错误的道路。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部门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
国旗下讲话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讲话
![国旗下讲话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讲话](https://img.taocdn.com/s3/m/f0598ce0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74.png)
国旗下讲话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讲话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在国旗下集会,我有幸能够在这里给大家带来一点小小的建议和思考。
这次集会的目的是为了纪念新中国成立,而新中国的成立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和发展,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新生活,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健康成长,成为对未来的信仰和希望。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未成年人的犯罪事件在增加,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
我们不希望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混乱,更加黑暗。
为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我们需要做出自己的努力。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自身的规范和自律。
不乱花钱,不乱交友,不观看不良信息、不接触不良游戏,这些都是我们加强自身规范的基础。
作为未成年人,我们容易被一些误导信息所影响,从而做出一些错误的决策,所以我们需要更具观察、分辨和判断力,不轻易相信流言和偏见。
我们还要紧盯自己的行为,时刻保持内心的正义和纯洁,不能为自己的欲望和私利损害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其次,我们需要学习一些法律知识,了解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障和法律规定。
合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不违反法律规定。
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蔑视法律权威,对于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行为要保持清醒和理智,尽早向父母、学校或者相关部门报告,依法处理,不要心存幻想和逃避。
再次,我们需要加强与周围人的交流和沟通。
不变成孤独的人和自我封闭的闷葫芦,而是积极和大家进行交流和互动。
我们需要尊重他人,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增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情感体验,深化亲属和师生之间的感情,避免因人际关系问题而惹上麻烦,最终深陷罪恶和犯罪的泥潭。
最后,我们需要有积极乐观的思想和心理,以阳光和向上的激情面对人生。
不沉迷于消极的情绪和压力,对自己充满信心和希望,积极面对生活挑战和考验的背后,寻找生活的积极正面和幸福感。
我们需要有以“追求幸福,超越自我”的信念和理念,不为名利、权力、金钱所迷惑,而是以真德、实力、勇气和智慧为支持,顺势推进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最终实现自我实现和社会奉献的双重价值。
国旗下演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国旗下演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https://img.taocdn.com/s3/m/b9cd1469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81.png)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当今社会,正是由于有法律的存在,我们的权利才能得到应有的保障。
《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先后颁布实施,以及下调刑法年龄,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关注。
学校一向重视对同学们的法制宣传教育,为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而不懈努力。
青少年学生由于心智尚不成熟,法制观念淡薄,做事可能缺乏理性思考,冲动之下不计后果;也有的学生会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与不良社会青年“称兄道弟”,经受各种“网络诱惑”,观看、传播不良视频,甚至在无形中成为网络暴力的施暴者,陷入其中不能自拔,荒废学业。
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校规校纪、损害了学校的形象,而且不利于自身良好品质的形成,甚至有可能因此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这需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因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违法者绝不会网开一面。
借此机会,我向大家提出几点建议: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自觉抵制低俗、愚昧的事物,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有远大理想的人才能勤奋刻苦、奋勇拼搏,体现自身价值。
其次,要提高法制观念,认真学习各种法律法规,上好道法课,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
要清楚地知道我们应该履行的法律义务和责任,自己所拥有的权利,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绝不践踏法律法规的底线。
要学会控制、约束自己的行为,增强法制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三,要从小事做起。
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
”任何丑恶的、不良的行为和习惯,不管它是多么的微不足道,我们都应彻底杜绝,绝不让它生长蔓延。
克制自己的行为,监督他人的行为,发现违法违纪行为需及时制止。
法无处不在。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知法守法,与法同行,从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做起,当我们走出校园,融入社会这个大集体后,才能真正成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讲稿五篇范文
![《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讲稿五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4b20a74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28.png)
《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讲稿五篇范文张戈庄小学未成年人保护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总结未成年人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也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与改革未成年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与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师生的具体情况。
坚持以人为本,以让学生健康进展为目标,精心构筑教育平台,着力整与教育资源,不断探索“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使我校该项工作呈现出健康进展的势头,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下面就我校“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方面(一)建立健全组织,统一思想,强化认识我国青少年占全国人口的近半数,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民族的兴衰。
由于种种原因,当前社会上、校园内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因素依然存在,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时有发生,未成年人犯罪率不断上升且呈现出低龄化、智能化的特点。
鉴于目前的这种状况,学校在紧抓教学质量的同时,高度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
由校长室督查,各部门具体操作,广大教职工协同配合,形成一个立体的教育管理网络,使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消化、遏制在萌芽状态。
为此,学校成立专门的组织—未成年人保护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领导小组。
由校长任-1-组长,派出所领导任副组长,校行政领导、各班主任、任课教师、心理健康教师为组员。
校长全面负责,各成员协同配合。
如每周一的行政例会,校长室都要过问“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进展状况,并督促德育处、总务处、团队定期组织班主任、课任教师、后勤工作人员、团员干部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与中小学生自我安全防范常识。
国旗下讲话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国旗下讲话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https://img.taocdn.com/s3/m/df465038ccbff121dd3683f8.png)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讲话稿)
(北厝派出所白璐璐)
各位老师同学,你们好,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主题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近几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居高不下,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正在日益加重,出现频率最多的犯罪案件依次为抢劫、盗窃、故意伤害、强奸、寻衅滋事、聚众斗欧、故意杀人等等。
青少年违法犯罪不仅会埋葬自己的前途,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终身不利影响,还会给被害人、社会、国家带来不良危害。
那么如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使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成长则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同学们,我们应该树立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深刻认识到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有时仅仅是一步之遥,如果任不良行为肆意发展,必然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同时,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学会自我保护,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你的权利受到侵犯时,法律就是你们健康成长的保护神。
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树立高远的志向,拥有文明的道德修养,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做优秀的附中人,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
最后,请同学们记住几句话:恶习伤害你,品德扶正你,法律规范你;父母养育你,老师教导你,国家关怀你。
路在脚下,成长进步,关键要靠你自己去努力。
我的国旗下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法制宣传讲稿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法制宣传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caded5bf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cf.png)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法制宣传讲稿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的讲稿是关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法制宣传的。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它不仅损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也威胁着社会的安宁与稳定。
为了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我们需要加强法制宣传,让广大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使其成为社会的有益之才。
首先,我们需要普及法律知识。
未成年人通常对法律了解甚少,容易出现违法行为。
因此,我们应该将法律知识融入到教育中,从小培养未成年人的法治观念。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法律课程、举办法制教育讲座等方式,向学生普及相关法律知识,让他们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
同时,家庭也是普及法律知识的重要场所,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的交流,告诉他们一些简单的法律常识,引导他们养成守法的好习惯。
其次,加强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教育。
未成年人犯罪通常与其心理和环境因素有关。
我们应该引导未成年人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份和角色,理解自己是法律的主体,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同时,对于那些有不良行为倾向的未成年人,要加强心理辅导和行为规范教育,帮助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
此外,社会应当营造良好的环境,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使他们能够培养出正义感和责任感。
再次,加强社会的监督和帮助机制。
社会的监督和帮助对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至关重要。
公安机关、学校、家庭、社区等各个方面应加强协作,建立健全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机制。
公安机关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和打击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
学校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行为动态,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
家庭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社区要积极参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爱心和关怀。
最后,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未成年人犯罪的惩治力度。
只有法律的制裁才能有效地震慑未成年人犯罪的行为。
相关部门应该制定更加具体严格的法律法规,对于涉及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依法加以严惩。
预防未成人犯罪讲稿作文篇
![预防未成人犯罪讲稿作文篇](https://img.taocdn.com/s3/m/7b7a4f17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8a.png)
预防未成人犯罪讲稿作文篇亲爱的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相当重要的事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咱先来说说为啥这事儿这么关键。
未成年人就像一棵棵正在成长的小树苗,他们未来会长成什么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长的环境和受到的引导。
要是在这个关键时期走偏了道儿,那可就麻烦大了。
我给大家讲讲我亲眼见到的一件事儿。
就在我家附近的那个小区,有个叫小明的孩子。
这孩子原本挺乖巧的,学习成绩也还不错。
可后来,不知道怎么的,就交上了一群不太好的朋友。
刚开始,就是放学后不按时回家,在小区里瞎晃悠。
他爸妈工作忙,也没太在意。
后来,这情况越来越严重。
有一回,我下班回来,天都快黑了,就看见小明和那几个朋友在小区的角落里偷偷摸摸的。
我好奇啊,就多瞅了几眼。
您猜怎么着?他们手里拿着烟,一个个学着大人的样子在那儿吞云吐雾,还嘻嘻哈哈的,觉得自己特别了不起。
我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这孩子怎么变成这样了?再后来,听说小明开始跟着那些朋友去网吧。
网吧那地方,大家都知道,环境复杂,什么人都有。
小明在那里接触到了更多不好的东西。
有一次,他们几个在网吧和别人起了冲突,差点就打起来了。
网吧老板把他们赶了出来,还通知了家长。
小明的爸妈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
可这时候,小明已经有点收不住心了。
他觉得爸妈不理解他,和家里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张。
没过多久,小明和他那几个朋友居然开始小偷小摸。
先是在学校里偷同学的文具、零花钱,后来发展到在小区里偷自行车。
有一天,我出门买菜,就看见小区里围了一群人。
过去一看,原来是有人抓住了正在偷自行车的小明他们几个。
那场面,真是让人又生气又心疼。
小明的爸妈赶到的时候,那脸色别提多难看了。
他妈当时就哭了,他爸气得抬手就要打他。
周围的人赶紧拦住,说孩子还小,得好好教育。
这件事儿给整个小区都带来了不小的震动。
大家都在议论,这孩子怎么就走到这一步了呢?其实仔细想想,原因很明显。
一开始,小明的爸妈因为工作忙,对他关心不够,没有及时发现他的变化。
关于预防未成年犯罪普法宣传讲稿范文
![关于预防未成年犯罪普法宣传讲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25178ed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7a.png)
关于预防未成年犯罪普法宣传讲稿范文好嘞,咱们今天就来唠唠关于预防未成年犯罪的普法宣传这档子事儿。
咱先得知道啊,未成年人就像刚破土而出的小嫩苗,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也需要正确的引导和保护,才能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
可要是一不小心走上了犯罪的歪路,那就好比小嫩苗长歪了,还没长大就毁了,多可惜呀!那为啥要专门搞这个预防未成年犯罪的普法宣传呢?这就跟咱们给小树苗打预防针是一个道理。
你看,小树苗要是不打预防针,各种病菌害虫就容易来侵害它。
未成年人呢,如果不懂法,就很容易在这个复杂的社会里一不小心犯了错。
比如说,有些小朋友可能觉得偷拿别人一个小玩具没什么大不了的,他哪知道这就是盗窃行为呢?这就说明啊,普法宣传就像给未成年人的思想打预防针,让他们知道哪些事儿能做,哪些事儿绝对不能做。
咱再说说这未成年人犯罪都有啥类型。
有一些是因为冲动,就像那炮仗一点就着。
比如说在学校里,两个同学可能就因为一句口角,谁也不服谁,然后就动起手来,这一动手就可能造成伤害,要是严重了,那可就是故意伤害罪了。
还有一些呢,是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
就好比一颗小嫩苗,要是周围都是杂草,那它能长好吗?有些未成年人身边有不良的朋友,整天带着他去干些偷鸡摸狗的事儿,时间长了,他也就跟着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那咱们怎么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呢?家庭可起着超级重要的作用。
家庭就像是小嫩苗的土壤,土壤肥沃了,苗才能长得壮。
家长得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不能自己整天违法乱纪的,还想让孩子学好。
要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变化,你不能光管孩子吃穿,孩子心里想啥你都不知道,那可不行。
就像有些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回家想找爸爸妈妈倾诉,结果爸爸妈妈根本不当回事儿,那孩子心里就会很失落,很容易产生一些不好的情绪,久而久之就可能做出极端的事儿。
学校呢,也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阵地。
学校就像是小嫩苗的园丁,要精心修剪那些长歪的枝叶。
老师得给孩子们上好普法课,不能光教那些书本上的知识,法律知识同样重要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制讲座一------什么是违法和犯罪讲课之前,我要向大家先介绍以下三个概念,即“未成年人”“少年”“青少年”。
“未成年人”这一概念从法律上说它是以年龄的划分为标准的,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的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少年”,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未成年人中特定的一个年龄段。
“青少年”是一个笼统的、习惯性的称呼,既包括成年人,又包括未成年人,它不是法律上的概念。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当别人称你为未成年人、少年或青少年时都不算错。
但是在适用法律时,我们的提法都是用“未成年人”,这一点很重要。
那么说到这里在,我们有的同学会说了,温叔叔,别在这里骗我们小孩子了,我知道:小孩干点坏事没事,最多被派出所叫去批评一下就放了。
那么,请问:未成年人“干点坏事”真得“没事”吗?有这样一个故事:郑某,男,15岁,初中尚未毕业就辍学,在外东游西逛,偶然结识了周某(男,19岁,无业青年)俩人成了铁哥们,俩人干过小偷不摸的事儿,甚至进行盗窃,刚开始,郑某很害怕,但周某说:“小孩干点坏事没事,最多被派出所叫去批评一下就放了。
”郑某抱着这种想法,胆子愈来愈大,逐渐萌发了没钱就去偷、就去抢的念头。
2001年3月18日,郑某因偷盗被拘留,后因涉嫌抢劫而被逮捕并判了三年有期徒刑。
怎么会被判刑呢?接下来,我会给大家慢慢说明的。
什么是违法和犯罪违法和犯罪这两个词,同学们一定不会陌生,但是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同学们可能不是很了解。
根据我们的调查情况分析,目前未成年人犯罪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未成年人对法律的无知。
我给同学们讲两个案例,一个是一名十四周岁的中学生投毒案,这起案件发生在2004年的七月份某天下午,该学生感觉好玩,将自已买来末吃的冰袋咬破一口,再装入老鼠药,而后放入附近一小学的某教室的一张课桌抽屉里,第二天,坐该课桌的小学生喝了这有毒的冰袋后,很快就死了。
这起案件侦破后,该投毒的中学生后悔不已,他说自已没有想害死人,以为小学生吃了只会拉肚子,但是严重的后果已经造成,该学生的后悔不能代替法律的惩罚,根据《刑法》的规定,投毒致人重伤、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再给同学们讲一个今年4月发生的案件,命案:两个14岁少年预谋后,持马刀和绳索杀害一名13岁学生,动机仅是为今后闯社会“练胆”。
他们杀害小健的原因仅是给今后闯社会“练胆”。
从刚才两起案件的发生和发展看,很清楚地说明了那几位同学对违法和犯罪认识的不清。
从这些案件可以看出未成年人懂得什么是违法和犯罪,对规范自已的行为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是相当重要的。
接下来,我就给同学们讲讲什么是违法。
违法,是法律行为的基本分类之一。
它指违反法律,不履行法律义务(举养老事例说明不履行法律义务)。
那么什么是我们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呢?我们通常所讲的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所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严重不良行为,即: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多次偷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上述列举的行为中,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这一行为希望同学们引起注意,同学们可能会对此不以为然,但这也是违法行为;还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的违法行为在学校也是时常发生的,据我们了解,一些高年级的同学会向低年级的同学强行索要钱财,这是一种违法行为,不过,受害的同学们不要害怕,要敢于检举揭发,同这些违法行为作斗争。
那么对具有上述违法行为的未成年人应当如何处理呢?一方面对违法行为较轻的未成年人,一般由其父母或者其监护人和学校相互配合,采取措施严加管教,也可以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
如果未成年人具有上述违法行为,且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处罚,因不满14周岁或者情节特别轻微免予处罚的,可以予以训诫。
再讲讲什么是犯罪。
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完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那么,什么是我们未成年人犯罪呢?未成年人犯罪,是未成年人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刑法第17条对于未成年人犯罪还做了年龄及犯罪行为种类上的限制。
例如《刑法》第17条第1款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意思就是凡年满十六周岁的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任何一种的犯罪行为,都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样规定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在我国,已满十六周岁的人,因体力、智力已相当发展,并有一定社会知识,已具有分辩是非善恶的能力,因此,应当要求他们对自己的一切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17条第2款还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同学们,前面我们讲到的那个“小孩干点坏事没事”,现在我们就有答案啦。
郑某,已经15岁了,因此对于盗窃,法院没有认定为犯罪,而对于其实施的抢劫行为则认定为犯罪,故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
所以,我们不能再认为说“小孩干点坏事没事”啦。
以上所列举的例子只是较为典型的几个案件,我知道有的同学其实很聪明,但他不用在学习上,而是用在调皮捣蛋上,喜欢逞强好胜,有事没事惹一下其他同学,比如别人走路时他突然伸出一只脚将别人绊倒;有些同学喜欢打架,将别的同学打伤;有些同学不爱护公物,故意毁坏公共场所的物品(举例说明);有些同学以大欺小,没有钱买东西吃、没有钱进游戏室就强行向弱小同学索要,等等这些行为都是法律不允许的,如果情节严重的话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也就是说你这一逞强就有可能将自己玩进班房。
如:一名十五岁初三男生,为了弄钱买武侠小说,连续七次入室盗窃纵火,判有期徒刑10年。
所以在这里我要告诉同学们平时一定要听老师和家长的话,遵纪守法,什么游戏室、网吧、舞厅等地方,同学们千万不要进去,因为那种地方很容易接触到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从我们工作实践中发现很多这样的案例:有些平时表现较好的学生,就是由于在游戏室、网吧、舞厅等地结识了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后就被带坏,最后走向了犯罪的道路。
2005年2月16日下午3时许,松阳县有一个学校的学生小杨在西屏桃花园旅馆门口被七八名十五六岁的小青年抢走一部小灵通及现金30元;当天下午,又有学生报案说,手机被类似的一伙人抢走。
同日下午6时许,松阳县a学校毛某等3人在西屏山烈士墓边上,被七名十五六岁的小青年威胁、殴打、搜身后,被抢走现金30余元、裤子1条、鞋子1双。
一天内连续3起抢劫案,受害人都是在校学生。
这引起了松阳县公安局的高度重视,当即组成专案组对此系列案件展开连夜排查。
经过两天两夜的连续侦查,8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被抓。
经查实,这是一个由4名在校生和4名社会青年组成的敲诈抢劫团伙,年龄分别为15岁和16岁。
据他们交代,刚开始,他们几天抢劫一次,到后来越来越频繁,因为他们的生活来源靠的就是抢劫敲诈,随着抢劫敲诈次数的增多,数额的增加,他们开始用抢来的钱住旅馆、吃饭、上网吧,长时间不回家。
2月16日当天他们连续抢劫了8起。
不论公园、街道、体育场所、网吧、学校附近,也不论是白天黑夜,只要遇到可以抢劫敲诈的对象,他们随时进行抢劫敲诈。
而且,团伙成员越来越多(刚开始只有两三个人,到最后发展到10多个人,从纯“流生”发展到在校生的加入),还有,他们的手段越来越残忍,他们在街上碰到或发现有学生模样的人,就上前去搂住对方的脖子拉到小弄堂里,一伙人围住,先问是否有钱,再殴打,后搜身进行抢劫。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抢劫的手段也越来越残忍,起先是拳打脚踢,后来随身携带马刀、棍棒等工具。
一次他们曾把一个学生拉到一偏僻处,让被抢的学生跪在地上,一伙人围住用木板及拳脚打了一个多小时,直至木板打断了才罢休。
这一伙坏蛋的结局是什么呢,当然是受到了法律应有的惩罚。
法制讲座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不良行为的现实表现犯罪不是天生的,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罪犯,就会杀人抢劫,他都有一个过程,那么,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哪些呢?总结起来,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有未成年人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家庭的和学校的因素。
那么,今天我们就着重探讨一下未成年人的主观方面的原因。
未成年人个个"年轻气盛,血气方刚",都具有敏感、好奇、喜欢冒险、爱模仿的特点。
如果引导得当,这些特点就是优点,对吸收新鲜事物,探索未知事物都有好处。
如果缺乏指导或引导不当,这些特点就会成为缺点。
有句俗话说的好“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同时,未成年人也处在"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阶段,认识能力低,辨别能力差,看问题简单、片面,不知天高地厚,待人处事往往感情用事,很少经过深思熟虑,常常不顾后果。
据报道,某市公安局去年抓获140多名未成年人犯罪分子,无一例外都是游戏迷。
其中一个未成年人犯罪团伙抢劫、盗窃、敲诈得来5万元,有4万多元是用于打电子游戏机。
许多人都在金钱,物欲的诱惑下丧失了理智,抛弃了做人的基本准则。
还有,前段时间发生这样一个案例,有几位未成年人为了吃夜宵,而又没有钱,就到江滨公园的黑暗处抢劫一对情侣的钱财,共获得50元,就因为这50元钱这几个人结果都被判处了有期徒刑。
同学们,为了这么小小的50元钱,去坐牢值得吗,"一失足成千古恨",后悔莫极。
在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在发生未成年人犯罪前,就已沾染上了许多恶习。
王某原系县一中学生,当然不是我们一中啦,以前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在他初中毕业就要升入高中中的那个暑假,在与同学玩时认识了在社会上混的李某等一伙人,他见李比自己才大两岁,却比自己潇洒得多:出手大方,还经常带他到网吧、游戏室等地方玩,他很羡慕李某,于是天天跟着李玩,但是出去玩必须要有钱,李某口袋中的钱很快就用完了,王某为了充面子回请李某,那么,是请他吃饭吗?不是!是请他玩游戏吗?也不是!是请他于2002年9月盗窃本校食堂、办公室,后来发展到撬门压锁盗窃居民住宅,被公安机关抓获。
2005年6月7日,本该参加高考的王某坐在牢房里悔恨交加,他痛哭道:“今天是高考的日子,我多么想参加高考呀,当时我只是想到好玩,我没想到会有今天的结果,我后悔呀。
”但是法律是无情的,谁触犯了它就要受到处罚。
同学们!请你们记住一句话“你可以后悔!你可以在学校后悔,你可以在路上后悔,你可以在家里后悔,但是,你千万不能在监狱里才后悔!”那么,这些不良行为有那些表现呢?老师编了几句顺口溜来形容:有些同学真糟糕,前后左右乱了套;上课总想把课逃,找人要到网吧找;不比学习谁更好,只比穿戴谁新潮;考起试来才动脑,八仙过海想偷抄;集体观念无处找,一说劳动就偷跑;哥们义气不得了;打架斗殴把架吵;当起小偷真勤劳;日伏夜出像野猫;为了弄钱走歪道,杀人抢劫都敢搞,坏事做尽被人告,最后乖乖进监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