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读书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读后感
要传道,教师首先就要读《大学》,读懂“大学之道”、“大学之德”。诸如《大学》这些古老的经典,它们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分享知识、经验的结果。它言简意赅,却在精练之中蕴涵大智慧。我们的老师需要时时阅读这些经典,领悟其中的智慧,并学以致用,身体力行之。如此才能让学生于日常生活中耳熏目染,潜移默化,日积月累间养成美好的德性,成长为健全的人——这才是教育的目的。
《大学》短短的二千来字,深刻阐明了人生和社会的大学问,以及做学问的最高境界。学问不在于某一具体的技术,不拘泥于世俗的琐事。学问在于明辨世间的大是大非,在于促进社会进步,为天下人树立榜样。“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
作为儒家经典,《大学》很突出地表现了儒家思想体系中两个很有意思的概念,一个是圣人的问题,一个是家邦的问题。这两个问题与《大学》开篇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想呼应,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回答了儒学要让个人变成什么样和儒学要让社会变成什么样这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也正是它们,支撑起了整个儒学大厦。现在无论我们从哪个角度谈论儒学,其出发点与最终的落脚点都必然与之密切关联。
现在我们说的圣人已经基本上全部是儒家的圣人了,但是在几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不同的学派对理想中的圣人却有着千差万别的描述。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与儒家经世致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思想几乎是南辕北辙,而《大学》中几乎没有“圣人”二字,但是它仍然对一些可能构成圣人思想的品质做了描述,如“所谓诚其意者,无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股君子必慎其独也”“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君子不成家而成教于国”“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仁人能爱人,能恶人”,这些话虽然描述的是君子和仁人,但是撇开具体的学术概念来看,它们都或多或少地从侧面描述着一幅所谓圣人的画像。但是儒家在刻画本派别圣人的时候并没有可以地将他们表述成无所不能的神,它们并非不食人间烟火,圣人也有喜怒哀乐,他们“能爱人,能恶人”,就拿至圣孔子和亚圣孟子来说,前者曾在梦不到周公时哀叹“吾不济矣”,也会在河床上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其俗世化的一面跃然纸上,而后者曾在拜见粱襄王后对别人说“望之不似人君”,如此坦然直率,更非想象中所谓的“圣人”特有的呆木古板。
而从另一个方面,这些在精神领域带领众人的人除了感召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一些另外一些特质,这些也是构建圣人的基本要素。《大学》中提到了“亡
人无以为宝,仁亲为宝”以及“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虽然这些话分别描述的是晋文公和楚国,但其中的仁亲与良善却是儒家极为推崇的道德品质。众所周知,儒家思想体系中最核心的一个字就是“仁”,孔子曾经说过“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孟子》中也提到了“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朱子也在注解中提到“当有仁心仁闻以行先王之道,而君臣又各任其责也”的话。它们虽然生存年代相差很大,但是对仁爱学说的继承却是一以贯之,这充分说明仁爱已经成为儒家圣人的一个固有标签。
儒家一直强调这种以己推人、由近及远的社会认知原则,和它的个人观有关。儒家推崇的个人观并不是只看重自我权,而表现为对一种个人关系的理解。如今人们常以为只要言及个人关系,就意味着放弃个人的需要,这种认知是偏颇的。到《大学》明确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念,其实在这里,家庭体现的也是一种个人权利,而国家被想象成是一个扩大的家庭。儒家强调这种家国的认知原则,和中国人对血缘情感的看重也有关,与西方宗教国家认为个人生命和价值均来自宗教的家庭契约观完全不同。
现代社会,对仁爱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家国的关注,我们惯常的思维往往会将国与家分开来考虑,或者认为一家之祸福,决定于一国之祸福。事是并非如此,在儒家思想中,家没有弱势到为国所决定的程度。孟子在描述王道之治时,说的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这些其实都是简单的家庭生活,但是其中所蕴含的则是天下大同的思想。
在儒家观念中,家往往庇佑着个人,并且成为个人为天下苍生谋福的最初动力源泉。这样以来,家便成为王道之始,然后传递于个人,最后推行到天下。《大学》说“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治国在齐家”,都突出地表现了这一思想。
总的来说,儒家思想想要在现代社会中勃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与当今社会显示相结合。这并不意味这它要与现实妥协,更不是放弃传承了几千年的儒家宗旨,但是扎根于现实,并且可以指导现实是一个优秀学说所必须具有的特点。而《大学》中所体现的圣人思想与家国学说与时下广泛开展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积极的呼应关系。从这一点上来看,儒家学说的重要意义,远远没有被完全发掘出来,斯后世来如我辈者,当需努力为往圣继绝学。
儒家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的长河中,占有无比重要的地位,对我们民族的政治、经济、道德乃至思想方式、生活习惯都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历史影响。《大学》一篇,是先秦政治学说的思想纲领,同时也表现了儒家注重个人道德品质的自我
修炼。《大学》本为《礼记》中的一篇,朱子取《大学》和《中庸》、《论语》、《孟子》为四书,并且为其注释,成为此后官方正统教育的基本经典。读罢《大学》,我从中体悟到了“修身”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也学到了一些“修身”的思想方法。
首先,我认为《大学》是以“明明德”为本,因此“明明德”便是修身的目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从此看来,《大学》提倡“修身”,就是为了最终能够使人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其次,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都是修身的成果,或者说,修身的结果要具体体现在家齐、国治、天下平上。“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人生的功名阶段。修身是中枢环节,往前是心灵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修养阶段,修身是前四者的发展终点;往后是行为上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名阶段,修身是后三者的发展起点。所以说,“正心以上,皆所以修身也。齐家以下,则举此而措之耳。”“修身以上,明明德之事也。齐家以下,新民之事也。”又说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字的顺序就强调了我们应该先做到修身,正如一叶知秋,以小见大,自身品德修养不好何以谈治国平天下。至于齐家,现在社会上的“小三”、“裸婚”等等和婚姻有关的话题越来越多,有人扩大了婚姻的问题,像《围城》,结婚后就像把自己围在一座城里,那不只是方鸿渐的婚姻情况,更多的成了很多人的写照,但是爱情还是依旧美好的,家庭也是幸福大于烦恼的,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忍让的处事方式古人比我们现代人看的更透彻,因为他们懂得以修身为本。懂得明明德,懂得何为薄厚。虽说“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天下鲜矣”,但我们仍需更好地修身然后也可以更好地齐家,“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齐家才能治国,而治国才能平天下。
第三,既然修身的目标是造就光辉俊杰的思想人格,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实践“修身”呢?我认为,人因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发展自己的自控意志,以修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性。修养的关键,则是诚意而慎独,不断坚定自己的为善的意向,特别是在独处时尤要谨慎,不得放松意志。另外,我们应该有一个求是务实的处世态度,我想,这同时也是“格物致知”的要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为政》正体现了这样的态度。格物就是“穷至事物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