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新教材新在哪里
部编版“新教材”新在哪儿
部编版“新教材”新在哪儿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改革更新,而《部编版“新教材”》就是其中的一次重要的革新。
那么,《部编版“新教材”》究竟新在哪儿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
首先,《部编版“新教材”》的编写者注重了教学素养的提升。
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编写者着重考虑了学生的认知层次、学习方法以及知识框架的体系,加强对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得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而不仅仅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编写。
其次,教材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化。
在扩大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把学科知识培养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使得教材内容更具有系统性与科学性。
同时,在强调“四史融合、数理化生交融”的同时,也注重了人文素养和社会实践的培养。
教材的内容也更加注重与实践结合,注重与时俱进的内容,关注学生的能力提升,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再次,《部编版“新教材”》强调了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教学内容的传授上,注重启发式教学,倡导探究式、实践式、情境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自主性。
此外,教材的编写者还注重整合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教育元素,拓宽了教学视野,使学生在全方位的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
除此之外,《部编版“新教材”》在数字化、可视化等方面也进行了有益尝试。
在应用新技术的同时,注重提高传统技术的应用能力,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科技素质和信息技术能力。
并且,通过适度地引入图像、表格、动画等多媒体展示方式,让学生能更加直观、深入地理解所学内容。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部编版“新教材”》在创新、多元、精细上的不断跨越和实践,使它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一次里程碑。
新教材的推出,必将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引领,也为我国的教师和学生提供无限的发展机遇。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新教材解读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新教材解读新教材解读马龙县旧县小学罗聪升“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本学期;历时近五个年头的部编新教材终于在热切期盼中显出真面目。
为引领一年级语文教师准确把握这套教材的特点;切实使用好新教材;我通过研读新课标;将新、旧教材进行对比阅读;查阅相关资料;对新教材进行了解读。
一、部编一年级语文新教材的几点变化部编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上册采用大开本排版、水墨画插图;显得大气优雅;赏心悦目。
新教材有哪些变化呢?(一)、调1、教材板块调整原版教材第一单元是拼音教学;新版教材第一单元是识字教学。
为什么要这样改呢?拼音教学的定位是工具——识字、学习普通话的工具。
识字难度低于学拼音的难度;这样编排便于和儿童的学前生活相连接。
2、识字与拼音比重调整新版教材的拼音教学由原来的4单元减少到目前的2单元;识字由原来的8课调整为现在的10课。
目的:体现了新课标中“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的要求;体现了拼音为识字服务的定位。
3、选文调整新版本教材共有14篇课文;保留了原来5篇课文;增加了《秋天》、《江南》、《青蛙写诗》、《明天去远足》、《大还是小》、《项链》、《乌鸦喝水》、《小蜗牛》等9篇课文。
选文突出了经典性、时代性;选用文质兼美、适宜教学的内容;一些经典课文又恢复了。
选文按照“双线”组织单元教学:一条线是“内容主题”组织单元;另一条线是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分成若干个“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布在各单元的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之中。
4、字种调换新教材将字种调换为儿童使用的高频字。
例如:《小小的船》;原版本要求会写“见、白、田、电”;新版本要求会写“月、儿、白、里”。
《画》;原版要求会写“人、火、文、六”;新版本要求会写“水、去、来、不”。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高频字构形简单;重现率高;其中的大多数能成为其他字的结构成分。
部编初中语文新教材的优化及使用对策
部编初中语文新教材的优化及使用对策作者:安长峰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9年第9期安长峰“部编本”全称“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并于2016年率先在七年级教学中投放使用,使旧的初中语文教材被取代。
当前,初中阶段所用语文教材仍坚持的是“一纲多本”原则,但全国各大城市中部编本的应用量约占60%,且部编新教材第一轮使用已结束,相较于旧教材,新版教材在各方面均出现了改变,故而进行教材改编后使用策略的探索很有必要。
一、部编初中语文新教材的优化(一)坚持“立德树人”目标,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旧教材更注重学生知识体系建构与学习,在育人上的作用未得到凸显。
在党的十八大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被提出后,新教材语文立意与眼界变得更高,并本着“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基本思路,增加了文学作品数量,重点培育学生文学作品欣赏能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弘扬、思想道德风尚建设、进行红色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等融合至教材设计里,并删除陈旧课文内容,用贴近生活的、近时代的美文、时文与哲理性较强的佳作进行替代,使学生道德品质在语言文字学习过程中受到感染与熏陶,达到人格培养和促终身发展的目的[1]。
(二)遵循课标要求,坚持课改方向守正创新旧教材中每课学习后的课后练习题虽较多,但更多的是局限于课本内理论知识要点的探索(如遣词造句、填空阅读等),而新教材题量在旧教材基础上增加了思考探索,拓展积累等,内容更全面,也很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层次上的变化,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与认知针对问题进行自主合作探究,自主阅读思索,自主表达,实现基本能力的培养,并依靠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来使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提高,达到守正创新之效,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真正学到有益的东西[2]。
(三)以学生为本,关注“语文素养”新教材对课程标准所提的“语文素养”理念非常关注,站在全新高度和开阔视野对现今语文教育进行审视。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温儒敏)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温儒敏首先让我代表“部编本”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编写组,感谢大家采用这套教材,我想介绍一下这套新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它与其他版本(包括原来人教版)的不同,还想从七个方面讨论“部编本”教材“新”在何处,并结合教学对新教材的使用提出一些建议。
一、“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这套新的教材包括小学和初中两部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材,前面加上三个字“部编本”,全称就是“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今年先行发行并投入使用的是一年级和七年级。
其他年级教材还将陆续投入使用,要逐步取代原来的人教版小学与初中的语文教材。
以前我们习惯以出版社而简称各个版本教材,比如“人教版”“苏教版”“粤教版”等等,这套新教材则可以叫“部编本”。
现有的语文教材编写出版还是“一纲多本”,大都是十多年前出版的,小学有12种版本,初中有8种版本,以后不会再增加新的版本了。
原有的几个版本现在也都作了修订,和“部编本”一同投入使用。
“部编本”取代了原来人教版,占有的使用面比较大,小学约达70%,初中超过70%。
其覆盖面还要逐步扩大,成为统编教材。
为什么要编一套“部编本”教材?背景是什么?这是中央的决定。
早在2009年中央宣传思想工作小组就召开过专题会议讨论教材问题,考虑到实施“一纲多本”之后,虽然调动了地方和出版社的积极性,教材的编写出版呈现活跃的局面,但也出现一些问题,主要是市场的介入,教材的选择使用往往受经济等因素左右,不能真正做到选优。
另外,就是教材主要有几个出版社组织编写,受到一些条件限制,加上当时编制的时间紧,评审的机制也不健全,出版社生怕不通过,编得比较仓促,这都影响到教材质量。
社会上很关注教材,批评的声音不绝于耳,某些媒体也拿教材炒作,这也引起中央的注意。
鉴于上述情况,有特别考虑到加强意识形态的需要,在2009年的会议上,中央领导同志(李长春同志)就指示要组织编写德育、历史和语文这三科教材,并把这项任务交给了教育部。
三年级学生须知:“部编本”语文教材新在哪儿
三年级学生须知:“部编本”语文教材新在哪儿【导语】马上就要使用新教材了,新旧教材之间有什么不同呢?WTT准备了《三年级学生须知:“部编本”语文教材新在哪儿》,希望对你有帮助!“部编本”教材新在哪儿1、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语文教材不仅书本大了一圈,由原来的16开本变为A4大小,传统文化的篇目也大大增加。
最引人关注的变化之一是古诗文篇目的大幅增加。
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
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
初中古诗文选篇也是124篇,占所有选篇的51.7%,比原来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
古诗文体裁更加多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
革命传统教育篇目也占有较大的比重,小学选了40篇,初中29篇。
鲁迅的作品选有《故乡》《阿长与山海经》等9篇。
2、打破传统的学拼音再学汉字以前是先学拼音,再学汉字,但这回,改了,先认字,再学拼音,拼音学习推后了一个月左右,并且是边学拼音,边认字。
据了解,传统的语文教育都是从认字开始,是在没有注音帮助的情况下进行的。
以前的蒙学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反复诵读,慢慢就会认字了。
“部编本”多少有点回归传统。
入学教育以后,第一篇识字课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大的楷体字。
接下来是“金、木、水、火、土”,“云对雨,雪对风”。
3、倡导亲子阅读新教材对家长提出的“要求”莫过于“和大人一起读”栏目,把亲子阅读编入教材,让家长参与到教学教育中来。
一年级刚上学的学生自己还不会读,所以让大人和他们一起读。
这个栏目的用意是激发读书的兴趣,让孩子刚上学就喜欢语文,喜欢读书。
幼儿园主要是无纸化教学,听故事多,到了小学就开始使用纸质的阅读材料包括书本了,让孩子先和大人一起读,慢慢过渡到自己读,这过程需要大人的引导。
部编本语文新旧教材分析(温儒敏)
“部编本”语文新旧教材分析2017年9月起,全国小学和初中统一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
作为教育改革的标志性学科,中小学语文教材“一纲多本”的时代将终结。
那么,新语文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有哪些不同?面对展露“新颜”的语文课本,老师们、同学们甚至家长们要做好哪些准备呢?负责编写教材的总主编、北京大学教授温儒敏这就给出了一些建议。
“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体特色:1.“部编本”语文的立意和眼界是比较高的。
重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指导思想明确,措施落实。
价值观的体现注意整体规划,有机渗透,化为语文的“血肉”。
这套教材处处都注意立德树人,却又避免做表面文章,努力做到润物无声,不那么“说教”。
这是第一点。
2.十多年来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以人为本”“自主性学习”等理念,在教材编写中“沉淀”下来了。
新教材还是注意“接地气”的,希望有新理念,又不挂空,能实用好用。
3.注重学习和继承以往教材编写好的经验,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使教材编写更有科学性,符合语文教育规律。
4.教材在课文选取、习题设计、教学活动安排、编写语言、插图和装帧设计等方面,都力图贴近当代中小学生的“语文生活”,体现时代性。
针对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一.先认一些汉字,再学拼音过去都是一年级刚上学就学拼音,然后再用拼音去认字。
这回改了:把拼音学习推后个把月,先认一些汉字,再学拼音,而且边学拼音边认字。
这个改变体现一种更切实的教学理念。
其实,传统的语文教育都是从认字开始,是在没有注音帮助的情况下进行的。
以前的蒙学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反复诵读,慢慢就会认字了。
部编本多少有点回归传统。
入学教育以后,第一篇识字课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大的楷体字扑面而来,会给刚上学的孩子留下深的印象,可能是一辈子的印象。
接下来是“金、木、水、火、土”,“云对雨,雪对风”,很传统,也很有趣。
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的是孩子们对汉字的原初感觉。
“第一印象”不是字母abc,而是汉字“天地人”,这个顺序的改变是别有意味的:把汉语、汉字摆回到第一位,而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不是目的。
2023年小学部编语文新教材 培训心得
2023年小学部编语文新教材培训心得2023年小学部编语文新教材培训心得17月,我参加了由安康市教育体育局组织的部编本人教版新教材培训,听了本次讲座,让我对新教材有了更深的理解,部编本教材“好教”,但“教好”不易。
“好教”,是因为它和现行语文教材相比,有自己明显的优势,它的编排体系更利于教师的教授,更加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通过学习,让我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懂得了怎么才能更好的把握教材,有效的去教。
首先就是关于部编本教材都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结构组成的。
新教材的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尊重儿童的天性,引导学生去发现,去自主的探究。
比如口语交际,从交际的实际入手,通过儿童最喜欢的游戏入手,让他们在游戏中发现交际的最基本要求,声音要让别人听到,要懂得认真听。
其次,部编本”教材的几点变化,第一就是增加了传统文化元素。
过去小学阶段古诗文很少,这次有了较大的增加。
新版本教材整个小学阶段共选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版教材增加54篇。
语文园地增加了“识字加油站”“预测”2个栏目。
8个单元,有6个“识字加油站”。
识字加油站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识字,分担了课文识字的教学任务,把使用频率高但又不好在课文中呈现的字编排起来,6个识字加油站,共完成31个会认、6个会写的任务。
这样就有利于和学前教育衔接,引导孩子从口语过度到书面语,引导学生读书的兴趣。
教材中增加了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
要有整体的意识,把字融于词中融于句子中,引导学生多表达,多积累词语。
教材中的每一个板块都是有机的整体,拼音用来识字,识字用来阅读,阅读用来发展思维,学习表达,积累知识,从而更好地生活。
在逐步的积累中提高素养。
第二体现在新版本教材分单元组织教学,板块设置比以前清晰,但教学内容融合性更强,综合性也有所加强。
新教材的内容有所删减,但我们课堂教学的容量却更加的丰富。
对于新教材的使用我们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知识的渗透。
“部编版”语文教材新在哪儿?
“部编版”语文教材新在哪儿?“部编版”语文教材新在哪儿?首先需要认识部编版教材诞生的意义,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前中小学教材的编著为“一纲一本”,改革开放以后,中小学教材开始探索实行“一纲多本”政策,2016年部编版语文教材的审定是“一纲一本”(一套教纲配备一套全国教材)的格局的重启。
2017年全国基本统一使用部编本教材《语文》和《中国历史》。
2018年,全国七年级新生统一使用部编本教材《语文》;全国一年级新生统一使用部编本教材《语文》。
这不仅是积极配合国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等新课标的落实,是从国家层面让青少年从小在中国基础教育教材中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培养学科人文素养,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体现。
整体外观16开变4开,字体变大,图文并茂。
学段要求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小学识字量为2400,中学识字量为3800,整个基础教育学段的识字量为6600。
新课标格外重视课外阅读量,小学和初中九年的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400万字以上,官方推荐古诗文136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
栏目设置高年级教材以单元设置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诵读五大板块,其中低学段教材开设“与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等栏目,倡导亲子阅读,注重语言表达和口语交际。
由此可见部编版教材对阅读的关注度大大增加,还特别提出了要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从学校教育开始贯彻全民阅读。
实用工具性每篇课文前新增的“预习提示”;改旧教材的“精读”为“教读”、“略读”为“自读”;“教读”“自读”“课外导读”的三位一体;“自主阅读推荐”增幅,体现了编者对同学们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引导。
写作指导科学化、可操作性变强。
体现在,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写作专题,如8年级下就设置《学写新闻》《学写传记》《学习描写景物》《语言要连贯》《说明事物要抓住特点》《表达要得体》等梯度教学,且由原来只规定写作内容到偏重于写作技巧指导。
部编初中语文新教材的优化及使用对策
100!教材教法I部编初中语文新教材的优化及使用对策◎安长峰“部编本”全称“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并于2016年率先在七年级教学中投放使用,使旧的初中语文教材被取代。
当前,初中阶段所用语文教材仍坚持的是“一纲多本”原则,但全国各大城市中部编本的应用量约占60%,且部编新教材第一轮使用已结束,相较于旧教材,新版教材在各方面均出现了改变,故而进行教材改编后使用策略的N一、部编初中语文新教材的优化(一)坚持“立德树人”,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旧教材更注重学生知学习,在育人的用。
在的大(人”本务被出后,新教材语文变得更,并(,渗透”,了文学量,重育学文学,社义中统文化进行统教育教材,并旧文,用的代的文文较的进行代,使学在语文学中,达到人格培养和促终身发展的目的(二)遵循求,坚持课改方向守正创新旧教材中每学后的后练题虽较多,但更多的是局限于本论知的t (如遣词造句、填空阅读),而新教材题量在旧教材基础了思考,拓展积累,更全面,也很注重学维的养,注重层次上的变化,学可据己的认知针对问题进行究,阅读,表,实现本的养,并依靠社实践活动的开展,来使学问题解决,守正创新之效,给学由发挥的空间,真正学益的东西[2]o (三)以学为本,关注“语文素养”新教材对准所的“语文素养”念非常关注,站在全新度和开阔视野对现今语文教育进行审视。
语文素养(包括素养)在教材中的体现是部编新教材的独特创新之处,不仅涉及读养,注重素的养,这是传统语文教材教学所的。
(注重“多”,促学发展的发展,社也呈现出杂化、多化趋势,统语文教材仅进行础知载的情况所育出的人才使学和社发展求不,故而部编新教材更注重多元文化(如教学更注重语文本和社实践的养,了实践活动教学环节,开放究特,并注重学科间的,以来使学素养,为可应来杂社的,实问题解决的人叫,读也属于新教材中非常关注的一,新教材中的后读环中变(中七年级为,而年级为行,一改编来书教学重视度,促学书不(五)注重教学形式差异,促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旧教材是以教学为,教学,学学。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和老教材的区别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和老教材的区别天骄小学李丽君我从两个大方面谈一谈统编版语文教材与人教版教材的区别,第一是新教材内容上的新,第二是教法上的新。
其中第一部分分为以下五点:一是选文方面选文方面是一个最直观的变化,先说一说统编版教材在课文数量上的变化。
和原来人教版比较课文数量减少了,比如一年级上册,人教版原来有41课,现在减少为32课,汉语拼音的课量也减少了,识字课却增加了;一年级下册,人教版原有39课,现在也减为29课。
三年级下册,老版教材32课,新版28课。
课文数量减少,是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调整,使教材所呈现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重视口语、读书等方面内容,也更有利于语文素养的提升。
新教材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各格外重视。
二是灵活的单元结构体例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结构是分单元组织教学,若干个板块的内容穿插安排在各个单元之中。
小学低年级分三个板块:一是课文,二是识字,三是汉语拼音。
在目录里很明显就能体现出来。
到了三年级,没有识字单元,每册有一个习作单元,上册一个阅读单元,下册一个综合性学习单元。
三是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部编本”语文教科书如何体现知识体系和能力点?有四个“渠道”。
统编语文教材如何体现知识体系和能力点呢?小学阶段有四个“渠道”。
第一,是教师教学用书,会给大家排列一个表,每个学段、单元,甚至每一课要学习哪些基本的知识,进行哪些必要的训练,都一目了然。
第二,每个单元的导语(从三年级开始),对本单元的人文要素和语文要素,学习的重点,包括知识点和能力点,都有提示。
第三,是每一课的思考题和拓展题,必定有一两题是按照相关的知识点或者能力点来设计的。
第四,综合性学习,写作,名著选读等方面,全都有学习方法或者训练目标等提示,有的还比较具体。
四是阅读教学实施“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部编本”语文教科书就有意识改变这种课型不分的状况,加大了精读和略读两种课型的区分度。
新教材格外注重往课外阅读延伸,这就建构了“教读一自读一课外阅读”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
部编本语文教材“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新在哪儿
部编本语文教材“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新在哪儿“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新在哪儿?增加语感练习,在朗读中学好普通话拼音教学上更加注重习惯,每一节课后增加音节词的拼读和儿歌练习,对于语感的训练非常重视。
“这其实就引导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晨读、课外活动等时间,带着孩子一起朗读,汉语拼音学习是为了帮助孩子说好普通话,知识性弱化,主要体现工具性,帮助孩子增加语言感觉,课后练习中也是要寻找长句子和短句子朗读的节奏。
”写字要求降低,识字要求增加部编本教材特别关注识字,引导孩子多元化记忆汉字。
新教材一年级语文中一类生字减少了很多,每一课基本只有四、五个需要书写。
“一类生字是需要会书写的字,虽然减少了,但需要我们带着孩子练得更加精细。
”与一类生字减少相对应的是,二类生字大大增加。
“苏教版的二类生字一课基本是7-9个,现在的部编本基本是每课11、12个,对写字的要求降低,对识字的要求提高,需要我们更加多元化的带着孩子们掌握汉字的记忆方法。
”拼音进入儿歌学习,增加“和大人一起读”同时,新教材的拼音进入儿歌学习,每个单元练习有读读背背,有成语,增加“和大人一起读”的内容。
“除了老师带孩子们一起读,还在倡导家长和孩子们的亲子阅读。
”新教材倡导先识字,拼音是辅助孩子认识汉字的工具,新的课程标准出来以后,汉语拼音知识性逐步淡化,总的来说,新教材对汉语拼音的要求降低。
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解决学生读书少的问题小学中高年级几乎每一单元都有课外阅读的延伸。
多数课后思考题或拓展题,也都有课外阅读的提示引导。
这就把语文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形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制。
增加传统文化渗透,一年级开始学古诗文原来教材的文本比较长,可以挖掘的内容自然就多,而新教材一年级的课文变化比较大。
“比如识字,一共就是六个字:天、地、人、你、我、他,如何增加这简单六个字学习的趣味性,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对我们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部编版低年级语文新教材的特点及使用建议
部编版低年级语文新教材的特点及使用建议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教育教学的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础,语文教材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部编版低年级语文新教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它包含了许多新的特点和内容,旨在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那么,部编版低年级语文新教材有哪些特点呢?如何更好地使用这些教材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深入探讨一下。
1. 以学生为中心部编版低年级语文新教材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材中的课文、图片、插图都紧密贴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让学生能够轻松理解、接受和喜欢。
2. 贴近生活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选材广泛丰富,内容丰富多彩。
教材中不仅包含了优美的古诗词、经典的文言文,还涵盖了现代文学作品和经典童话故事,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美的熏陶,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
3. 多媒体融合部编版低年级语文新教材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注重音像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辅助材料。
学生可以通过听故事、看图片、观视频等方式,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升语文学习的效果。
4. 引导性强教材的编写注重引导性,既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教材中设置了很多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5. 课程设计合理教材的课程设计合理,分为启示篇、模仿篇和自由篇三个部分。
启示篇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和体验课文内容,模仿篇主要是帮助学生模仿语文语言,自由篇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表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 注重情感体验在使用部编版低年级语文新教材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
通过课文的朗读、朗诵和情感表达,让学生深入感受语言的魅力,增强学生对语文的情感认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2.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情景再现、角色扮演等,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体验课文。
今秋启用的部编版新教材有哪7个关键变化
名家#教今+启用.部编版新教3 457678变化文#温儒敏变化!:以选文强调四个标准大家比较关注选文,先说说“部编本”语文教材课文数量的变化:和原来人教版作比较,课文数量总的是减少了:一上原来共41课,包括汉语拼音13课,识字8课,另有课文20篇;新教材共32课,其中汉语拼音减少为8课,识字则增加到10课,另有课文14篇。
初中原来七上和七下都是30篇课文,现在每一册减为24篇:数量减少不等于教学总量减少,而是几个板块的内容方式在调整,使教学内容更丰富,也更有效:小学的变化大一些。
以前孩子从学前班到小学,刚上来就学拼音难度大,对学语文的兴趣可能会损伤。
这些年学界对于汉语拼音教学在整个教学体制中的位置效能问题有调查研究成果,总的是要减少汉语拼音的,拼音教学于识字教学:新教材据此作了调整,减少,大一个,先做入学教育,开始识字教学(5-6课,学拼音,识字教学和拼音教学更好地结合:初中课文减少,30篇减少为24篇,增加了课和写作的分量:大家使用新教材,要理课文减少,其几个教学板块又有所加强的用意:回到选文问题:“部编本”语文教材的课文选篇更加调个;,文,教学,有适当兼顾时代性:这也是针对性的:课的版本语文,都人文在位置,另,学的,选文,不说不,不了,新教材到的,调性、文质兼美和适宜教学:大家会发现,很多经典课文这次来了,的文少了:有一个变化,是文化的篇目增加了。
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整个小学六年级12册,共选有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初中古诗文选篇也是125篇,约占所有选篇的52.5%,比原来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体裁更加多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也占有较大的比重。
小学选了40篇,初中29篇。
小学部编版语文新教材最全解读
小学部编版语文新教材最全解读你知道新版教材有什么特点吗?你知道新教材实施后小学语文怎么学吗?你知道部编教材和北师大版的区别吗?你之前听到的谣言有多少是真的?今天,小侠就来给您一一实锤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看到就是赚到赶快拿起小本本记起来吧~~~一. 部编版教材有什么特点1教材特色——重创新编排这套教材特别重视创新编排的理念,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
在栏目的编排上,安排了引导课外阅读的内容“和大人一起读栏目”、“快乐读书吧”栏目十分注意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给予适当的指导。
努力打通学生课内外的阅读。
延伸到中国人的生活。
这个理念是说我们希望学生通过语文教材学到的东西它不是死板的、没有用处的而是说无论他学到的知识,学到的能力都能向他实际生活中使用语文的这些场合里头去延伸服务于他的语文生活、社会生活、社会交往,所以,在很多的栏目设计里头比如“课后思考练习题”,比如“语文园地”等很多地方都做着尝试希望能够把教材中的这些内容不断与学生的社会生活联系运用语文进行交际把能力在生活中延伸2教材概况——重素养、建体系“部编版”教材课文数量减少15%,40%的课文被替换。
古诗词和中国传统文化比重增加,强调阅读。
词语是文化的遗产语文的学习深层次是学生对文化的学习过去将语文定位于识字写作而后语文差点沦为思品、政治语文的说教大于语文的美感而今将语文重新定位从认知上是一大进步一方面要学生学会文字运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其思想政治思想对一些必要的语文知识进行一个重建找到隐藏在教材的各个地方的重点但不是说走到另一个极端把各种体系化的语文知识全都表现出来而是旨在让他在现代的这个社会生活里头有基本的语文能力这是理念上的一个特点3教材重点——“三加强”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统编语文教材适度增加了古诗文比例其中小学增加多一些一年级就有古诗小学6个年级有古诗文129篇也比以前略有增加。
二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容选文有反映老一辈革命家经历的篇目和他们的作品也有赞扬革命英雄主义的篇目。
部编版“新教材”新在哪儿
部编版“新教材”新在哪儿?“部编本”的总体特色——有这4个特色,或者说编写努力的方向,值得老师们关注,也有助于把握教材的基本理念。
1、注意立德树人,同时努力做到润物无声,淡化“说教”。
2、“以人为本”“自主性学习”等理念在教材编写中“沉淀”下来了。
这些年一线教学所出现的某些通病,也努力通过教材的编写去纠偏。
注意“接地气”,有新理念,又不挂空,能实用好用。
3、教材是“公共知识产品”,编写需要听取各方面意见,还会受到这样那样的制约,但还是要努力去创新,“守正创新”。
4、力图贴近当代中小学生的“语文生活”,体现时代性。
另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格外重视引导读书,“专治”目前教学中少读书不读书的通病。
选文的变化——“部编本”语文教材不是对既有同类教材的颠覆,而是“守正创新”,吸收既有各种版本的优点,更加强调遵循教学规律,也更有效地提升语文素养。
新教材课文数量比原来人教版减少了,但教学内容的安排更加丰富。
选文更加强调四个标准: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还要适当兼顾时代性。
很多经典课文又回来了,尚未沉淀的“时文”相对少了。
有一个变化非常明显,就是传统文化篇目的增加。
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古诗文132篇,占所有课文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
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
初中古诗文选篇124,占所有选篇的51.7%,比原来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
体裁更加多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
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也占有较大的比重。
为何要采用双线单元结构体例?“部编本”语文教材结构上明显的变化,是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按照“内容主题”(如“修身正己”“至爱亲情”“文明的印迹”“人生之舟”,等等)组织单元,课文大致都能体现相关的主题,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的线索,但又不像以前教材那样给予明确的单元主题命名。
部编版新教材的特点探微
-038-2022年第12期(总第316期)教改一、部编版新教材的孕育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明确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教育部门展开了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以下简称“新课改”)。
遵循新课改要求,由教育部组织牵头、温儒敏教授主编的语文新教材——部编版语文教材,于2016年面世,并从2017年秋季新学期起统一投入使用。
部编版语文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涵盖语文基础教育的全部学段——小学、初中、高中。
其中,初中学段的语文教材共六册,在编排和内容上特点鲜明。
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从编排和内容上探寻新教材的特点。
二、部编版新教材的鲜明特点(一)整体编排1.双线要素系统融合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入课文169篇,部编版语文新教材选入课文141篇,在选文数量上新教材相较于人教版虽有所减少,但减量增质,在单元的编排中独具匠心地融入了“双线组元”的理念,即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分别以明线和暗线的形式交织于各单元的具体编排中,且这种编排摒弃了随意性,双线在单元中是融合共通的状态。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人文主题是“四时之景”,选入了经典的散文以及借景抒情的诗歌。
这些文本有共同的特点,如篇幅短小、语言优美、画面感强、情感饱满等,这样的文章非常适合用于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让学生用“读”的方式将文本的情感外化,从而产生共情。
相应的,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强调了“朗读”,安排了重音、停连的学习,并且针对文章语言优美的特点,强调了对语言的品味和揣摩。
2.单元结构联系紧密课文是语文教材的主干部分,而课文又包含在单元之中,因此,单元结构的编排能直接体现编者的编写理念,对学生学习语文也有直接影响。
新教材中单元结构的设置颇具特色,尤其显现出了“整体性”的特征。
新教材的一个极为明显的不同是采用了“1+x”模式。
为加强文本之间的联系,新教材采取了“1+x”模式,即将占据课堂教学主要课时的教读课文作为“1”,用以引导、帮助学生实现单元双线目标;教读课文之后,再设置与其人文主题相近、语文要素目标相一致的自读课文,以便学生用学到的方法进行实践;最后,安排名著导读、自主阅读推荐、课外古诗词诵读以及具有针对性的课外阅读,构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综合阅读体系。
(完整版)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和老教材的区别(参考)
(完整版)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和老教材的区别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和老教材的区不天骄小学李丽君我从两个慷慨面谈一谈统编版语文教材与人教版教材的区不,第一是新教材内容上的新,第二是教法上的新。
其中第一部分分为以下五点:一是选文方面选文方面是一具最直观的变化,先讲一讲统编版教材在课文数量上的变化。
和原来人教版比较课文数量减少了,比如一年级上册,人教版原来有41课,如今减少为32课,汉语拼音的课量也减少了,识字课却增加了;一年级下册,人教版原有39课,如今也减为29课。
三年级下册,老版教材32课,新版28课。
课文数量减少,是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调整,使教材所呈现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重视口语、读书等方面内容,也更有利于语文素质的提升。
新教材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各分外重视。
二是灵便的单元结构体例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结构是分单元组织教学,若干个板块的内容穿插安排在各个单元之中。
小学低年级分三个板块:一是课文,二是识字,三是汉语拼音。
在名目里非常明显就能体现出来。
到了三年级,没有识字单元,每册有一具习作单元,上册一具阅读单元,下册一具综合性学习单元。
三是重视语文核心素质,重建语文知识体系“部编本”语文教科书怎么体现知识体系和能力点?有四个“渠道”。
统编语文教材怎么体现知识体系和能力点呢?小学时期有四个“渠道”。
第一,是教师教学用书,会给大伙儿罗列一具表,每个学段、单元,甚至每一课要学习哪些基本的知识,举行哪些必要的训练,都一目了然。
第二,每个单元的导语(从三年级开始),对本单元的人文要素和语文要素,学习的重点,包括知识点和能力点,都有提示。
第三,是每一课的考虑题和拓展题,必然有一两题是按照相关的知识点或者能力点来设计的。
第四,综合性学习,写作,名著选读等方面,全都有学习办法或者训练目标等提示,有的还比较具体。
四是阅读教学实施“三位一体”,区分别同课型“部编本”语文教科书就故意识改变这种课型别分的状况,加大了精读和略读两种课型的区分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本新教材,新在哪里?
今年9月初新学期开始后,全国将有数百万小学生和初中生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
“部编本”是指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教材。
为什么要编写“部编本”?教材内容有何变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人民日报》记者采访了“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主编、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
现有的“一纲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想起到示范作用
记者:目前语文教材有多个出版社的不同版本,为何还要编写“部编本”?
温:“部编本”是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教材,除了语文,还有德育和历史。
现有的语文教材编写出版还是“一纲多本”,小学有12种版本,初中有8种版本。
这些版本现在也都做了修订,和“部编本”一同投入使用。
“部编本”取代了原来人教版,覆盖面比较广,小学约占50%,初中约占60%。
实施“一纲多本”,虽然调动了地方和出版社的积极性,教材的编写出版呈现活跃的局面,但也出现一些问题,教材的选择使用受到经济等因素左右,不能真正做到选优。
另外,教材主要由出版社组织编写,受到一些条件限制,影响到编写出版的质量。
为此,中央决定组织编写德育、历史和语文三科教材。
“部编本”教材力图在多种教材并存的情况下,起到示范作用,促进教材编写质量的提升。
记者:能说说编写队伍组成和编写的过程吗?
温:语文教材的总主编和主要编写人员是全国申报遴选、教育部聘任的,编写组主要由三部分人组成,一是学科专家,包括一些大学教授、作家和诗人,二是优秀的教研员和教师,三是人教社的编辑。
前后参加编写组的有60多人,另外还有外围的各学科的咨询专家、学者,人数就更多了。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从2012年3月8日正式启动,到现在4年多了。
以往教材编制都由出版社来实施,请个主编,搭起班子,最多也就用一二年。
教材编写经过复杂的程序,包括确定大纲和体例框架、拟定样张、选文、进入具体编写等。
起始年级初稿出来后,先后经过14轮评审,还请100名基层的特级教师提意见,最后才提交给教育部。
教材编写不只照顾人文性,还注重训练必需的语文能力、写作口语
记者:“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是什么?
温:概括起来有4点。
一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教材编写实质上是国家行为,所以教材编写立意要高,要立德树人。
二是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
在确定编写方案之前,编写组对十多年来课程改革以及课程标准实施的得失状况,进行了细致的调查总结,但对于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某些问题,也注意“纠偏”。
比如,现在语文教学普遍是两多一少:精读精讲太多,反复操练太多,学生读书太少。
新编语文教材注意到这个问题,采取了一些改进办法。
三是加强教材编写的科学性。
编写组学习和继承了以往教材编写好的经验,并借鉴国外先进做法,实行“编研结合”,还特别重视学界有关语文认知规律的研究成果,加以选择、吸收和转化,用来指导编写。
比如,新编一年级教材的识字课文就采纳了北师大关于儿童字频研究的成果,把儿童读书最需要先认识的300个字,安排在教材中,努力体现教材编写的科学性。
整个编写过程都是一边研究,一边编书。
四是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部编本”语文教材在课文的选取、习题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安排等方面,努力切入当代中小学生的语文生活,适应社会转型和时代需求。
比如,如何正确地认识和使用新媒体,如何过滤信息,都在教材中有体现。
记者:和其他版本语文教材比较,“部编本”的框架体例有何不同?
温:现有各种版本语文教材基本上都是主题单元结构,多照顾到人文性,而可能忽略了语文教学的规律。
选文也往往只顾一头,只考虑所选课文是否适合本单元主题,难于照顾到本单元应当学习哪些知识、训练哪些能力。
语文教学也就失去了必要的梯度。
“部编本”语文教材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即按照“内容主题”组织单元,课文大致都能体现相关的主题,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的线索;同时又有另一条线索,即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等等,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的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之中。
传统文化篇目多了,很多经典课文回来了,尚未沉淀的“时文”少了
记者:语文教材的选文历来被社会关心,您能介绍一下选文标准吗?
温:“部编本”的课文选篇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此外还适当兼顾时代性。
课改之后流行的各种版本语文,都把人文性放在最重要位置,另外,很重视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多选“时文”。
这不能说不好,但不能偏了,新教材回到“守正”的立场,大家会发现,很多经典课文这次又回来了,尚未沉淀的“时文”相对少了。
有一个变化非常明显,就是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
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
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
初中古诗文选篇也是124篇,占所有选篇的51.7%,比原来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
体裁更加多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
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也占有较大的比重。
小学选了40篇,初中29篇。
鲁迅的作品选有《故乡》《阿长与山海经》等9篇。
记者:部编教材怎么处理语文教学中知识体系的问题?
温:这套教材注意重新确定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落实那些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点、能力点。
近几年的语文教学很活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尊重。
但又出现另一趋向,就是知识体系被弱化。
教材在知识体系的建构上,不敢理直气壮地讲语文知识,不敢放手设置基本能力的训练,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不突出,也不成系列。
“部编本”语文教材很重要的一点改进,就是让课程内容目标体现的线索清晰,各个学段、年级、单元的教学要点清晰。
这套新教材的编写一开始就注意这个问题,按照“课标”的学段目标要求来细化哪些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训练,落实到各个单元。
有些必要的语法修辞知识,则配合课文教学,以补白形式出现。
努力做到“一课一得”。
现在不是强调“语文核心素养”吗?“部编本”语文教材就已经在努力建构适合中小学的语文核心素养体系。
但这是“隐在”的,不是“显在”的,在教材的呈现和教学中并不刻意强调体系,防止过度的操练。
记者:目前语文教学中的严峻问题是学生读书少,部编教材在鼓励读书方面有何举措?
温:举措就是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
比如,小学一年级就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意在和学前教育衔接,一开始就引导读书兴趣。
小学中高年级几乎每一单元都有课外阅读的延伸。
初中则加强了“名著选读”,改变以往那种“赏析体”写法,注重“一书一法”,每次“名著选读”课,都引导学生重点学习某一种读书的方法。
激发兴趣,传授方法,是“名著选读”设置的改革方向。
如浏览、快读、读整本书、读不同文体,等等,都各有方法引导。
多数课后思考题或拓展题,也都有课外阅读的提示引导。
这就把语文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形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制。
这可能是一个突破,让语文课更重视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包括课外阅读,努力做到课标所要求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
新教材虽然力图把“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者结合起来,但也还需要老师们去“加码”。
建议老师们采取1+X的办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
记者:写作教学比较难,历来语文教材的写作部分容易引起争议。
“部编本”的写作教学安排有何新意?
温:我们力图突破既有的模式,在突出综合能力的前提下,注重基本写作方法的引导。
写作方法和技能训练的设计编排照顾到教学顺序,让老师能够落实,克服随意性。
但也注意到避免应试式的反复操练。
写作课的系列努力做到中心突出,简明扼要,有可操作性。
初一两个学期一共12次写作课,每个单元1次。
分别是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学会记事,写人要抓住特点,思路要清晰,如何突出中心,发挥联想与想象,写出人物精神,学习抒情,抓住细节,怎样选材,文从字顺,语言简明。
每次都突出一点,给予方法,又照顾全般。
和以往教材比较,现在的编法是希望有一个系列,更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也比较有“抓手”,比较方便教学实施。